李筱峰相關文章

〈清明話祖先〉

〈清明話祖先〉

  (原載2016.4.2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時值清明祭祖掃墓之際,我想起我經常接到一些「義和團」式的人士寫信來罵我「數典忘祖」。偏偏我這個被罵「數典忘祖」的人,每學期講授「台灣文化史」課程時,一定會花上一週的時間討論「台灣住民的祖先來自哪裡?」。 那些罵我「數典忘祖」的人,他們來信通常都不敢寫地址,否則我一定買束鮮花登門造訪,和他討論「是我數典忘祖,還是你數典忘祖?」 我被罵「數典忘祖」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我主張台灣獨立。他們認為台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就是數典忘祖,這種觀念來自兩個「無知」: 第一個無知,他們認為台灣人的祖先悉數來自中國,而不知道南島民族(含平埔族和高山族)佔著我們祖先的重要成分。我們只要看看台灣三百多個鄉鎮區的地名(今名及舊稱),有近三分之二是源自南島民族,連「台灣」一名也是平埔語,就可知台灣早年到處都是平埔族聚落(社)。難道我們遍佈南北的平埔祖先都全部消失滅種,而由來自中國的唐山祖取代?這種只知有唐山祖,卻完全否定南島祖先的心態,才是數典忘祖! 第二個無知,認為相同的祖先必須同一個國家。因此他們認為來自中國、同樣是「炎黃子孫」、「中華兒女」的台灣人,必須屬於中國,不許自成一個國家,否則就是數典忘祖。奇怪,他們怎麼不罵新加坡共和國的七十五%華裔數典忘祖?姑且不去辯論所謂「炎黃子孫」、「中華兒女」這種「後設建構」的政治神話,我們只要問,同文同種就必須同一國嗎?否則就數典忘祖嗎?那麼,同文同種的阿拉伯世界,就有二十二國,誰數典忘祖了?講英語的盎格魯薩克遜後裔,就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誰數典忘祖了?日耳曼族的後裔,可能是德國人,也可能是瑞士人,也可能是奧地利人,誰數典忘祖了? 說也奇怪,既然他們(含國共兩黨及其信徒)以祖先血源來思考國家概念,那麼南蒙古(所謂「內蒙」)是不是該歸蒙古共和國統一?否則,不怕他們數典忘祖嗎? 維吾爾族的「新疆」(應說「東土耳其斯坦」,與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耳其屬同一系統),與「炎黃子孫」完全不同文不同種,怎麼不准他們獨立復國,而強迫他們做中國的「新疆」呢?怎不擔心他們數典忘祖? 還有,所謂「藏族」的圖博人,為了不讓他們數典忘祖,讓他們獨立復國如何? 為何面對台灣,就講血緣祖先;對於東突、圖博,就不講血緣祖先了呢? 在馬英九、洪秀柱與習近平唱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之際,時逢清明祭祖,我們應了解我們台灣人的雙元(甚至多元)祖先。我們是當年逃離中國來台尋求新生天地的漢語族,與在地南島祖先交融的後代。我們的國家,應該是建立在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為基礎的命運共同體,而不是建立在「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海市蜃樓上。
李筱峰 2023-04-05
「小莫札特」指揮家卡拉揚

「小莫札特」指揮家卡拉揚

在一個交響樂的演奏台上,有一個小提琴家閉著眼睛演奏,不過當他偶而睜眼看指揮時,發現指揮居然也閉著眼睛,他只好又把眼睛繼續閉上。這個小提琴家就是烏克蘭裔美國小提琴家,內森.米爾(Nathan Milstein);而這個指揮家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有一次卡拉揚跳上一部計程車,司機問他去哪裡?他很狂妄地回答:「去哪裡都可以,哪裡都要我!」我如果是那位司機老大,我可能會說:「你下車吧!我現在哪裡都不想去了!」不過,如果我知道這位很「臭屁」的客人就是大指揮家卡拉揚,可能就不一樣了。 看看卡拉揚在音樂上的成就,也難怪他如此「臭屁」: 卡拉揚在指揮舞台上活躍60年,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曾擔任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長達34年。他熱衷於錄音和導演,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資料,包括眾多的管弦樂,歌劇錄音和歌劇電影,涵括從巴洛克,到後浪漫主義歐洲作曲家,甚至部分現代樂派的作品。 卡拉揚於1908年的今天(4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這裡也曾經誕生過一位偉大音樂家莫札特,所以卡拉揚有「小莫札特」之稱。 卡拉揚在戰前曾因為工作的考量,加入納粹黨(這有點像以前國民黨專政時代,許多人也因工作環境所迫而加入國民黨)。不過,1942年卡拉揚第二段婚姻的新婚10天後,他宣告退黨,這與新婚妻子的祖父是猶太人有關。這一退黨舉動,使卡拉揚又一次失業,成為政府和納粹眼中的「不受歡迎的人物」。卡拉揚申請復職續任,但他的申請遭希特勒本人命令駁回。 雖然他退出納粹黨,但是仍無法抹去他曾是納粹黨員的經歷,以至戰後他雖然在樂壇上大有表現,卻仍在世界各地演出時屢次遭到抗議,有人罵他是「大納粹」。其實當年卡拉揚只是一個納粹黨的小黨員而已,他的指揮棒並不是殺害猶太人的槍枝!他不像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那麼幸運,殺過那麼多人,始終有台灣人支持。
李筱峰 2023-04-05
這齣悲劇,台灣人能忘記嗎?

這齣悲劇,台灣人能忘記嗎?

76年前的今天,花蓮名醫,制憲國大代表張七郎父子三人遭中國國民黨軍隊殺害! 13年前(也就是228事件的63週年)我在報上發表以下這篇紀念張七郎父子的文章,今天一晃又過13年了。我重貼該文,希望我們不要當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遺忘過去,就沒有未來! 〈63年前的今天〉 原載2010/04/04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六十三年前的今天,有一齣悲劇發生在花蓮縣鳳林鄉的一個家庭。那不只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台灣的大悲劇,是台灣苦難歷史的縮影。 什麼!又有人在叫囂「不要老是沉浸在悲情,要走出悲情」? 可是今天的許多青年人從來不知道台灣有過這種悲情,叫他們如何「走出」悲情?在走出悲情之前,讓我們先走入這段每個台灣人都不該遺忘的悲劇。 六十三年前的今天,一九四七年四月四日,二二八事件已經爆發了三十六天,中國軍隊已經在全島多處進行了幾場屠殺,許多精英也已分別在各地被捕遇難。原本平靜的花蓮鳳林鎮上,由於中國整編廿一師的部分部隊在三天前開進這個小鎮,築陣地、建軍壘,民心為之惶惶。於是就在這一天,地方人士為了向軍隊表示誠意,乃於傍晚設宴招待駐軍。鳳林鎮上的首號精英,時任制憲國大代表,也是花蓮縣參議會議長的張七郎醫師,理當參加這次宴會。但是由於他自從三個多月前到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回來之後,一直臥病在床,乃囑長男張宗仁醫師代理父親參加晚宴。 誰能料到,宴畢席散,張宗仁才剛回到他們家的仁壽醫院,就有該連士兵前來謊稱連上士兵多人患病,請張醫師前去診治。張宗仁立刻前往,去後卻立刻被拘押起來。隨後,這批才剛接受招待的「國軍」,又派員來到仁壽醫院和位於郊區的張家住處,押走張七郎和次男張依仁(醫師)、三男張果仁(醫師)。 由於次男張依仁身上被發現有一枚現職軍醫上尉證章,又詢悉曾獲蔣介石獎飾,倖免於難。然而其餘張七郎和張宗仁、張果仁父子三人,於當晚十一時許,被軍人押解到鳳林鎮郊的公墓東側槍斃!他們所穿的衣物被剝洗一空,僅剩內衣褲;張七郎受兩槍背貫前胸;張宗仁眼眶有層層密密的刀刺傷痕;張果仁也背受兩槍貫穿前胸,腹部因受刀刺,大腸外露。 張七郎的妻子詹金枝經過一天的搜尋,才在翌日傍晚找到父子三人被丟棄在荒郊的屍體。詹金枝僱用牛車載回沾滿血跡與泥土的三具屍體,回到家裡,為他們清洗…。父子三人後來合葬在他們家宅後院。墓碑上刻著一副對聯:「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洒郊原」。 (見下圖) 張七郎雖在日本統治下接受醫學教育,但對日政當局極無好感,民族精神甚濃的他,平日居家只講客語,不准孩子講日語。一向不穿和服和日式木屐,只穿唐衫或西裝。他與海外的兒子們通信,一概用漢文,如果孩子用日文寫家書,則必挨罵。 終戰後,張七郎興奮地寫信召喚三個在滿洲的兒子儘速返台,一則服務桑梓,一則重建家園,同享由「自己國人」治理國度的歡欣。為了迎接新來的「祖國」,張七郎在花蓮籌建一個歡迎的牌樓,對聯寫著:「萬象回春事事須把握現在;一元復始處處要策勵將來」,上款則題「天下為公」、「國為民有」。從張七郎遺留下來的習字帖中,我們發現他還寫著:「歡喜江山歸依舊;迎來旗幟慶重新」、「四百餘里鯤身已去復返;五十一年婢僕垂死重生」、「治世三民無慚國父;共和五族一樣弟兄」。張七郎如此認同大中國,萬萬沒有想到,他「迎來旗幟慶重新」的結果,卻反而屈死在他所歡迎的「祖國」的槍下。 這齣悲劇,台灣人能忘記嗎?  
李筱峰 2023-04-04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馬雅.安傑洛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馬雅.安傑洛

籠中鳥會唱歌嗎? 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馬雅.安傑洛(Maya Angelou)說「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其實這是安傑洛的一本小說書名《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是她的第一部自傳作品,展現了她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坎坷與不幸。此後,他一系列的自傳小說,還有:《以我之名相聚》(Gather Together in My Name,1974)、《唱啊,跳啊,就像過聖誕一樣快樂》(Singin' and Swingin' and Getting Merry Like Christmas,1976)、《女人心語》(The Heart of a Woman,1981)、《上帝的孩子都需要旅遊鞋》(All God's Children Need Traveling Shoes,1986)和《歌聲飛入雲霄》(A Song Flung Up To Heaven,2002),總共六部。 看這些書名,仿似歡樂之作,實則,那是身為一個女性黑人,在白人優越的種族歧視下,在男性中心的父權社會中,受辱、壓抑、掙扎、奮鬥的寫照。 安傑洛成長於美國南方種族歧視盛行的時代,種族隔離政策給年幼的安傑洛留下了難以撫慰的創傷。安傑洛在書中指出「黑人女性在青少年時期深陷三方交叉壓力之中,那就是男性的偏見、白人無理的仇恨,以及黑人的弱勢無權」。安傑洛繼承了她的先輩們的傳統,把種族壓迫這個黑人恆久的話題視為自己作品主題的一部分。她説,在寫作過程中「重温痛苦、憤怒和那個狂飆的年代」,讓自己完全地置身於書中場景,即使是被強姦的可怕時刻,「可以告訴讀者最真實的生活」。 除了六本系列自傳小說,馬雅.安傑洛還有五本散文、數部詩集,並為許多戲劇、電影和電視節目當過編劇,其寫作生涯超過50年。 今天就是馬雅.安傑洛的冥誕,她出生於1928年4月4日。她的身分除了作家、詩人,也是舞者、電影製作、電視製片人、編劇、導演、演員、教授,更是民權運動家。 她獲得過眾多獎項(1970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1998年入選全美婦女名人堂;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勳章」;2008年獲得「林肯勳章」;2011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此外,她獲頒三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 直到安傑洛過世的前兩年(2012年),《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一書平裝本銷售已達460萬冊。其內容被選入多國從高中到大學的教育材料。然而,這本書因為對強姦、種族主義和性慾的描繪,也頗受質疑,曾被一些保守的學校和圖書館列為禁書。但這無損其魅力,該書被讚譽「為美國回憶錄開闢了新的文學道路」。
李筱峰 2023-04-04
《教父》馬龍·白蘭度

《教父》馬龍·白蘭度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冥誕壽星,還真的是一位巨星。他的祖先來自許多國家,包括德國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愛爾蘭人。他的父系移民祖先於1700年代初從德國抵達紐約,所以他是美國人。(中國及台灣赤藍集團最喜歡動輒就罵人「數典忘祖」,這樣會讓今天的壽星很困擾)。 小時候愛酗酒的父親常數落他「沒有一件事能做成」。 但他在高中時起碼做了一件轟動全校的事,他被留校查看一年,後來終於被開除,因為他騎著摩托車穿過走廊。 他確實與眾不同,小時候就喜歡模仿玩伴的各種神情,模仿牛馬各種動物。大約18歲時,他到紐約的學校學習表演,有一次老師要學生們假設自己是一隻雞,表演這隻雞正面臨炸彈即將炸下來的神情。全班同學都表現慌張著急,到處亂跑的樣子,只有他一個人靜靜蹲坐著,老師問他為何這樣表演?他回答:「我是一隻雞,正在孵蛋,至於炸彈要炸下來,我哪會知道?」 這位自小擅長模仿的人,後來成為一位世界級的演員,兩度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你猜出他是誰了嗎? 讓我提示一下,他演過:《教父》、《慾望街車》、《凱撒大帝》、《岸上風雲》、《巴黎的最後探戈》、《超人》、《現代啟示錄》和《乾燥的白色季節》等片,皆獲得好評。 他就是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年的今天(4月3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在《岸上風雲》中,馬龍白蘭度扮演一位碼頭搬運工。他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代表。這是他第一次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在《教父》中,把維托·柯里昂閣下演得出神入化。為此他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是,白蘭度不滿當時美國電影產業對印地安人的歧視態度,拒絕出席領獎!有夠氣魄! 馬龍·白蘭度不止安於演戲,他也從事社會活動,參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和許多美國原住民運動。這也應該是有內涵、有思想的演藝人員的「份內之事」。
李筱峰 2023-04-03
台灣農運及人權運動要角戴振耀

台灣農運及人權運動要角戴振耀

「熱情、慷慨、樂觀、正直、打拼、反抗不義等,如果都是「台灣精神」的重要元素,那麼我所認識的耀伯-戴振耀的人生故事,應該是最能夠有血、有肉、有温度地表述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一。」這是資深媒體人陳增芝在《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一書開門見山的敘述。 今天是台灣農運及人權運動要角戴振耀的冥誕,他在1948年的今天(4月2日)出生於高雄橋頭。 樸實無華,待人誠懇的戴振耀,創立「台灣農權總會」。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三年。1989年12月當選農民團體立委,此後連任立委達9年。他是首位以台語問政的立委。 他關注農民權益,成功爭取農民免繳水租;關注參政權平等,成功廢除選舉資格限高中畢業的法律;推動完成《老農津貼條例》。 2002年2月出任農委會副主委,成功提案通過《農漁子女獎助學金辦法》。 林義雄讚譽他說「戴振耀是一個是疼惜鄉土和同胞,農家出身的正直青年,一個將土地和人民結合的政治家」;也誠如陳定南說的「耀仔雖然從政多年,卻始終不改其農人本色,不但為人誠懇,沒有心機,更難得的是不受金錢誘惑,不怕惡勢力!」 可惜,戴振耀在2017年11月癌逝,享年69歲。 無情我恨天心酷! 不把人間偉器留。
李筱峰 2023-04-02
人稱「嘉義媽祖婆」許世賢

人稱「嘉義媽祖婆」許世賢

台灣第一位留學日本且拿到女醫學博士的人是誰? 台灣第一位女性擔任女中校長的人是誰? 台灣首位女性地方政治首長是誰? 她就是人稱「嘉義媽祖婆」的許世賢!今天是許世賢的冥誕。她出生於1908年的今天(4月1日)。 用「醫人醫國」形容她,絕不誇張。 窮苦人家進入嘉義「順天堂」診所,不用擔心,許世賢醫師會幫你打折,甚至免費。病太重無法出門的病患,許世賢還會來病患家裡「往診」。 嫉惡如仇的許世賢,不甘僅止醫人,她更要醫國!她投身民主運動,馳騁議壇,為民喉舌。 從二二八事件、雷震籌組「中國民主黨」運動,到「黨外」民主運動,都有許世賢的身影。 在省議員任內,她諤諤直言,名列省議會的「五龍一鳳」,「一鳳」就是許世賢。 她曾創下全國最高票當選立法委員的紀錄。 在嘉義市長任內,她讓嘉義市煥然一新,又清廉自持,深受市民愛戴! 她1983年病逝。她在世,讓中國國民黨頭痛;她的過世,讓台灣人心痛!
李筱峰 2023-04-01
「交響樂之父」海頓

「交響樂之父」海頓

18世紀中,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的兒童合唱團裡面,有一個很有音樂天分的小孩,他音色很好,又勤練琴。可是漸漸長大之後,身體成熟,已經無法唱出兒童合唱團要求的童聲,因此他被迫離開合唱團。 他在公園長凳上過了一夜,但隨後被朋友收留,開始了他的自由音樂人的生涯。經過約十年的艱難歲月,他作品日豐。他作過108部交響曲,被後人稱為「交響樂之父」。 1792年3月的某日,倫敦漢諾瓦廣場音樂廳正在演奏著這位「交響樂之父」的第94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進行時已經有許多人昏昏欲睡,到了第二樂章,弦樂主題以弱音重複兩次之後,突然來了一個全團齊奏的強烈震音!聲音一震,許多正在打瞌睡的聽眾全都被驚嚇醒來。這首交響曲後來又被叫做「驚愕」交響曲。 這位「交響樂之父」就是奧地利作曲家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今天是海頓的冥誕。他於1732年的今天(3月31日)出生在奧地利的小鎮羅勞。 連貝多芬、莫札特都對他極為尊敬,稱他叫「海頓爸爸」。 (附記一: 但是海頓生前聽人家說他的「驚愕交響曲」名稱的由來時,他笑著說:「我的聽眾哪有打瞌睡?他們全場專注聆聽,第一樂章結束時還鼓掌喊安可!」。 我的好友盧孝治說:「海頓其實是很人性化 ,很懂幽默的"老作曲家'' 他的作品有一股溫暖。) (附記二: 除了「交響樂之父」,今天也是「解析幾何之父」笛卡兒的冥誕,他出生於1596年。這位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跟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 他最著名的一句話「我思故我在」。 記得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打電話來:「請問李筱峰在不在?」我答「我思故我在」,對方說:「你說什麼?」)
李筱峰 2023-03-31
唯一進入二二八紀念館的將軍沈一鳴

唯一進入二二八紀念館的將軍沈一鳴

我以無比沈痛的心情來介紹今天台灣史上的壽星-沈一鳴將軍。 中華民國第27任參謀總長沈一鳴,1957年的今天(3月30日)出生於台北士林。他的祖籍是中國江蘇,但他在台灣落地生根。 他是唯一進入二二八事件紀念館參觀的將軍。 他青壯有為,空軍官校正期班第一名畢業。曾參與大漠計畫,也是幻象兩千戰鬥機交機第一批種子教官的首席試飛官、領隊。他曾留學美國空軍戰爭學院。 如此有為將領,卻於2020年1月2日空難殉職,是台灣一大損失。 台灣有幸得此人, 台灣不幸失此人!  
李筱峰 2023-03-30
為馬英九草擬〈呈北京中央述職書〉

為馬英九草擬〈呈北京中央述職書〉

出生於英屬九龍的馬英九,成長於台灣,子女送美國當美國人,但是他爸爸骨灰罈上那句「化獨漸統」的遺言,不敢須臾或忘,中華民族主義始終深植在他心中。儘管當年跟著兩蔣高呼「消滅共匪」,但兩蔣已經走了,他已無忌諱,可以好好發揮中華精神了! 這次他回歸「祖國」,不在乎台派綠營的指責,也不在乎會不會衝擊藍營選情,祖國的召喚使他義無反顧!還有什麼比他的「民族大義」更重要的? 他當總統時,就處處表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首」的作為,我早在13年前就為他草擬了一篇「呈北京中央述職書」,現在重貼於此,給年輕一輩留點備忘錄: 【為馬英九草擬〈呈北京中央述職書〉】 (原載2010.5.16.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胡主席錦濤陛下,溫總理家寶殿下: 職 自當選台灣領導人至今將屆兩年。蒙中央垂顧,不勝感念。職 雖支持度日下,然睠懷祖國之心,與日俱增。今逢就職兩周年,特呈報兩年來工作重點,並致感恩之忱。 首先感謝中央體諒,容許職在兩年前競選台灣領導人時使用具有台灣意識的用語,如「燒成灰也是台灣人」、「他馬的就是愛台灣」、「為台灣前途打拼」。實因「統一」已非台灣主流民意,為求勝選,不得不虛應一番。職 雖言必稱台灣,然起心動念,無不以中國為念,施政更以祖國統一為終極目標。先父有「化獨漸統」遺訓,職 未曾須臾或忘,更以之為施政原則,可謂「嘴愛台灣,心存中國」。競選期間,職 雖揭櫫「不統不獨不武」,諒我中央必知,「不獨」乃職 之本心,「不統」則在安台人之心。實則祖國統一乃職 之歷史使命。 職 深知造成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在於兩岸的落差與隔閡。因此,縮短兩岸的隔閡與落差,實乃祖國統一之不二法門。 先從自由度言,台灣被「自由之家」列為自由國家,而我祖國大陸則被列為不自由國家,差距確實過大,職 乃設法拉平。例如陳雲林先生來台期間,職 容許台灣警察取締並毆打拿國旗的人,甚至侵入唱片行禁止播放台灣歌曲。此外職 對媒體的介入,也已產生具體成果。台灣的新聞自由,不但從民進黨執政時排名亞洲第一下跌,全球排名也在去年下滑十一名,今年又下滑三名。另一方面,職 於去年發表六四感言,則頌揚祖國人權之進步。職 如此作為,莫非意欲拉平兩岸的人權標準。 不僅拉近人權標準,也要消弭兩岸隔閡。故職 在台北市長任內,即擅自在台北市推行祖國的漢語拼音。最近職 更提出「識正書簡」構想,以期未來兩岸能書同文。 至於兩岸的交融,不能因海峽的隔閡而受阻,因此在職 執政後,已完成兩岸直航。在陸地上,雖然海峽過寬,無法搭橋,但「金廈大橋」已列入構想之中,象徵台澎金馬與祖國緊密相連。 為了加緊與祖國緊密結合,職 上任後,大舉開放陸資來台,以經促統。繼而開放大陸「專業技術人員」來台、進而開放陸生來台、承認大陸學歷,甚至構想將大陸醫院納入台灣健保…,凡此俱見職 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之苦心。 台灣是我中國不可分割之一省,而非獨立國家。因此職 上任後即強調「外交休兵」,蓋因台灣既非國家,何來外交?職 上任後即中斷台灣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每年都向聯合國提案入會的行動;去年台灣以中國的一省之身分成為WHA觀察員;去年八八水災雖然我們死傷不少「中國台灣人」,但職 仍拒絕美軍入台救援,因事涉我中國主權尊嚴,非中央首肯,職 不敢逾權專斷;最近職 接受CNN訪問,再度表示「我們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藉機替祖國挑戰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也是基於此一立場。四年前職 接受BBC記者賽克專訪時,賽克曾質問:「你的立場基本上與北京一致,難道不會感到不安嗎?」賽克果然了解職 之立場,惟職 身為中國人,站在中國立場,何不安之有?綠營輒以「傾中」責我,職 本係中國人,何須「傾中」? 然因台灣內部的台獨民意漸成主流,職 非小心應付不可,因此職 雖「心存中國」,仍需「嘴愛台灣」。即以簽署ECFA而言,職 深知此事對台灣民生經濟衝擊必大,然仍必須在口頭上標榜一切為台灣。是故,有兩項懇求祈請中央成全:即請約束手下勿再明言ECFA是祖國統一的起步。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就公開表示ECFA是「兩岸邁向最終統一的必要條件。」其言甚是,卻不利職 在台宣傳;再者,ECFA簽署後,祈請中央務必對台「讓利」至少至二○一二年大選為止,如此職 之連任始有希望。若真如此,職 不勝受恩感激。而祖國統一當更指日可待。 拳拳之心,款款之意,尚祈鑒察。 職 馬英九 謹呈 (附記:此文收錄於張恆豪主編《李筱峰政論文學選集》(遠景出版)
李筱峰 2023-03-29
〈人生三典範〉山姆·沃爾頓

〈人生三典範〉山姆·沃爾頓

他小時候家境清寒,7歲就開始打零工了。稍長,他在農場裡擠牛奶、裝瓶,然後送牛奶。另外還送報和銷售雜誌。 高中畢業時,他被評選為「最多才多藝的男孩」。大學畢業三天後即開始上班….。他自己都沒料到,最後(1982到1988)他被媒體列入美國最富有的人物。1998年還被《時代》雜誌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他的奮鬥史,給世人「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典範。 他就是全球零售業領導廠商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摩爾·沃爾頓(Samuel Moore Walton)。他出生於1918年的今天(3月29日)。 儘管山姆·沃爾頓後來成了億萬萬富翁,但他節儉依然不變。1985年記者採訪這位全美首富時發現,山姆·沃爾頓是過著最簡樸的生活,他穿著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價服裝,戴著一頂打折的棒球帽,開著一輛破舊不堪的小貨運卡車上下班。他沒購置過豪宅,一直住在本頓維爾鎮上,經常開著自己的舊貨車進出小鎮。每次理髮都只花當地理髮的最低價5美元。這位自小窮苦長大致富的富豪,並沒有「由儉入奢」,又是人生的一樁典範! 但他是小氣吝嗇的守財奴嗎?一點也不!這個對自己吝嗇的「小氣鬼」,卻向美國5所大學捐出了數億美元,並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很多獎學金。這又是富豪人生關懷公義的典範! 山姆·沃爾頓於1992年4月過世,他死後留下了沃爾瑪連鎖商店公司、山姆俱樂部倉儲式商店,沃爾瑪分布在美國和包括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國、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日本、墨西哥、尼加拉瓜、波多黎各和英國在內的國際市場。
李筱峰 2023-03-29
〈「馬的」傳統帝國夢〉

〈「馬的」傳統帝國夢〉

馬英九終於回奔他的中華祖國,還秀出書寫「振興中華」的標語。此人大腦充滿著大中華意識型態。我重貼七年前舊作,讓年輕一代的人認識他的意識型態: 〈「馬的」傳統帝國夢〉 (原載2016.9.30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人類世界自一七七六年美國獨立、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之後,開始有「現代國家」的形成。「天賦人權」、「民約論」、「命運共同體」建構現代國家的基本性質,與過去以武力霸權維持的傳統帝國迥然不同。 留學美國回來的馬英九,竟然學不到最基本的現代國家概念,還滿腦充斥着傳統大帝國的迷思。日前他在東吳大學演講,大談「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舊觀念,認為「中國歷史上『合』的時間佔七〇%,『分』的時間只有三〇%,統一才是常態」。馬顯然還停留在中國傳統歷史意識的「大一統」迷夢。 回顧一百多年前,全球只有三十幾國,現在全球已有一百九十多國,短短百餘年國家數增加五倍,天下大勢哪有「分久必合」? 原來馬英九的「天下」不是放眼全球,而是放入中國看。然而即使放眼中國歷史,所謂「分、合」的比例果真三〇比七〇嗎?三七分還切得這麼精準?我的統計則大大不然!我統計過,近三千年來﹐東亞大陸上出現「大一統帝國」(所謂「合」)及「列國並立」(所謂「分」)的兩種局面的對比應是:58%比42%。大一統帝國的時間約有一千七百十八年;列國並立約長達一千兩百八十二年。佔42%時間長達一千兩百八十二年的列國並立狀態,豈可視為「非常態」? 再說,列國並立時期人民生活未必較差。試看五代十國的大閩國,前後約53年在福建獨立發展,生活不比大帝國差,尤其發展海外貿易,泉州成為國貿港;再如四川,史上曾出現數次獨立的蜀國,生活不見得差,反而被趙匡胤的宋帝國「統一」(併吞)後不久,就因農民被剝削而爆發農民革命! 中國傳統歷史意識建立在「大一統觀」與「正統論」。歷史上凡是出現列國並立,即使人民生活安定繁榮,也不被視為正常;而即使生民塗炭、生活下降,只要能「天下一統」,便是正常。這種觀念使得帝王將相們以追求「天下一統」為神聖歷史使命,而史家也以「天下一統」做為謳歌歷史的標準。萬一天下「分裂」﹐便要爭個「正統」,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別人都是亂臣賊子。中國歷史上為了爭「正統」,為了「大一統」,征戰殺伐,犧牲多少人民的生命、物力、財力!政治學者白魯恂(Lucian W.Pye)就曾指出這是歷史上中國積弱的因素之一。 傳統中國不懂United(聯合)的意義﹐卻只知Unified(一統)﹐前者可以創造共贏﹐後者卻相贅相耗。何況台灣自古不屬中國(一六八四才被併入),更應擺脫傳統中國的歷史意識,以現代國家走向世界。台灣與中國應建立「現代國家」的共識,而不是以傳統大一統為本質的「一個中國」的所謂「九二共識」。應讓台、中兩國在世界上攜手並進,共創雙贏!而非「大一統」。  
李筱峰 2023-03-28
「現代教育之父」康米紐斯

「現代教育之父」康米紐斯

你聽過有人寫了一本書,書稿完成之後,竟然等了兩百多年之後才正式出版嗎?有,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的康米紐斯就是。 康米紐斯用捷克母語於1632年完成《大教學論》一書的原稿,直到兩百一十七年後的1849年才被發現而公開出版,他是公共教育的先驅者。 康米紐斯(捷克語Jan Amos Komenský,德語Johann Amos Comenius)於1592年的今天(3月28日)出生於捷克的摩拉維亞。但是他一生顛沛流離,為了求學、工作、神職、戰亂、避難、應聘任教...,居住過許多國家,包括捷克、德國、波蘭、立陶宛、英國、瑞典、匈牙利、荷蘭。最後在阿姆斯特丹以78歲過世。他真是四海為家處處家,但是2005年6月捷克票選他是「最偉大的捷克人」,排名第四人。 在流離失所的過程中,他曾幾度散失家財、手稿、藏書。但他最後還是能寫下許多影響後世的教育理論書籍。 他完成後代公認的最早為教科書採用圖畫的《世界圖解》(1658),是兒童圖畫書的鼻祖,是世上第一本插畫童書。 康米紐斯的教育理論可以從他兩百多年後才被出版的《大教學論》知其要旨。正因為兩百多年後被發現的書稿仍具有相當的啟發性,因此才被出版。奠定康米紐斯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不僅在實踐方面留下許多偉跡,在思想方面也奠提供18、19世紀新教育的理論基礎。例如: 1改良拉丁文教科書,使此等教科書參入科學新觀念。 2提倡直觀教學,使兒童自己用眼、耳、手直接分析判斷,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3強調平等的教育機會,主張兒童應不分性別、貴賤、貧富都受單線統一的學校教育。 4編印插圖教科書,使17世紀後的初等教科書完全改觀。 5創立團體教學制度,解決學生容量問題。 6提倡泛智學體系,強調學科內容的重要。
李筱峰 2023-03-28
坐三次黑牢的「人格者」魏廷朝

坐三次黑牢的「人格者」魏廷朝

被中國國民黨下獄三次總共坐了17年政治黑牢的魏廷朝,於1935年的今天(3月27日)出生於桃園龍潭的八德村。 魏廷朝的父親是小學老師,對日本統治台灣極為憤慨,遂將兒子取名「廷朝」,將朝廷顛倒過來,意為「顛覆朝廷」! 魏廷朝就讀成功高中時,率領全班同學拒絕參加當時中國國民黨在學校所設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最後只有他一個人堅持到底,因而被校方退學!但他最後以同等學歷考進台大法律系。 1964年,這位客家硬漢與他的老師台大政治系教授彭明敏、台大法律系同學謝聰敏,共同草擬《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呼籲「制定新憲法,建立新國家,加入聯合國」,因而被判8年徒刑。 魏廷朝坐滿8年牢獄出獄的隔年,1971年,又遭國民黨以「台北花旗銀行爆炸案」羅織入罪,判處10年徒刑(一個溫文儒雅的知識份子,竟然被扣上爆炸犯的帽子,那是專制政權的無理荒謬!)。後因逢1975年蔣介石總統去世而釋放出獄。 1979年8月,「黨外」民主運動的機關刊物《美麗島》雜誌創刊,魏廷朝出任編輯。年底爆發「美麗島事件」,魏廷朝第三度被捕。 魏廷朝在法庭上正氣凜然,根據戴振耀(也是美麗島事件受難人)的弟弟戴振惠,敘述魏廷朝在法庭時的從容大度: 「美麗島大審在台北地方法院本人躬逢其盛,大魏(魏廷朝)面對法官說:今天我是要向你們統治者問個是非,人生只不過是數拾寒暑,致於判我幾年,那只是個數目字。此等豪情,面對統治者,不卑不亢,在恐佈肅殺的氣氛下,守護了台灣人的自尊。」 認識魏廷朝的人,稱他為「人格者」,在台語的意思是「人品高尚的人」。
李筱峰 2023-03-27
「學校不兼警察任務」台大校長傅斯年

「學校不兼警察任務」台大校長傅斯年

今天是前台大校長傅斯年的冥誕。1896年的今天(3月26日)出生於中國山東聊城。 他是中國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後來曾代理北京大學校長。戰後來台被派任為台大校長,極受學生愛戴。 他個性耿介剛直,得罪不少政要(包括皇親國戚宋子文、孔祥熙等),爭議也不少。 一生跌宕生姿,留下不少醒世名言,信手例舉如下: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史學態度)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委員長我是信任的,至於說因為信任你也就該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麼,砍掉我的腦袋我也不能這樣說。」(與蔣介石的對話) 〈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文章) 「自抗戰以後,所有發國難財者,究竟是哪些人?照客觀觀察,套購外匯和黃金最多的人,即發財最多的人。」(批判行政院長宋子文) 「我要是十七八歲的青年,我也許對共產黨發生興趣。但我自從與共產黨接觸以後,絕對不會當共產黨!」 「我不能用共產黨的方法反對共產黨,因為若先向共產黨拜了老師,用他那一套不講事理不重人性的辦法,則自身先站不住,反共之結果,只有替共產黨擴張勢力。」 「學校不兼警察任務」,「我不是警察,我辦的是教育,不兼辦特務!」 「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回應警備總司令彭孟緝) 「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
李筱峰 2023-03-26
兩顆壽星:托斯卡尼尼與黃呈聰

兩顆壽星:托斯卡尼尼與黃呈聰

在歷史的夜空上,今天要介紹兩顆壽星。 壽星之一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應該都聽過義大利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大名。今天是他的冥誕,他於1867年3月25日出生。 托斯卡尼尼讓人佩服的地方,不只在音樂的成就,而是他崇尚自由的精神和骨氣。他是著名的反法西斯人士,1922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鞏固之後,他多次拒絕演奏法西斯國歌《青年》!(較諸今天一些「藝人」,把藝術當商品賣,為了賣座而向專制政權卑躬屈膝,真不能以道里計)但托斯卡尼尼因此受到法西斯黨徒的責難和攻擊,他的行蹤受到監視,護照更曾被沒收,最後他在1937年離開義大利,去紐約,獲得充分的藝術發展的空間,成為世界具有影響力的指揮家。 壽星之二 曾在日治時代投身台灣民族運動、社會運動的要角黃呈聰,留學早稻田大學,參加林獻堂、蔡惠如籌組的「新民會」,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參與台灣人的喉舌刊物《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的寫作、編輯與社務,當然也參加台灣文化協會。黃呈聰1886年3月25日出生於彰化線西。 他曾去廈門、上海與日本本土等多地經商。 篤信基督教的黃呈聰,也是將真耶穌教會引入台灣的主要人物之一。 黃呈聰曾在《台灣民報》為文呼籲,將我們台灣固有的文化,「與外來的文化擇其善的來調和,造成台灣特種的文化。」 今天的兩位壽星八桿子打不到啥關係,但是他們給我一個靈感:文化的發展與精進,需要自由的空氣,和多元的環境。
李筱峰 2023-03-25
海外台灣人運動領袖廖述宗冥誕

海外台灣人運動領袖廖述宗冥誕

今天是蜚聲國際的生化家、海外台灣人運動領袖廖述宗的冥誕,他出生於1931年3月24日,父親是台灣著名畫家廖繼春。 廖述宗教授是男性荷爾蒙研究的先驅,在三十幾歲時,即發表一系列卓越的男性荷爾蒙研究論文,揚名國際生化界。他得過許多學術卓越獎,包括荷爾蒙研究的最高榮譽平卡斯(Pincus)獎,以及國人比較熟悉的台美基金會科技獎、杜聰明醫學獎、李卓皓生化獎等等。此外,他長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院士、台 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美國重要科學期刊與研究基金的審核委員...。 廖述宗除了學術研究享譽國際之外,他極關心台灣國內政情與民主發展,卻因此被列入「黑名單」,長達二、三十年不能回台灣。1976 年,他的父親廖繼春在台北病逝,他竟無法獲得簽證回台奔喪。廖教授曾說:「有許多年,我獨自一人時, 每當想起自己連人子的最後一份責任都無法盡到,就不禁淚流滿面。」 1979 年年底「美麗島」事件發生,國民黨雷厲風行對民運人士進行大逮捕, 海外關心的鄉親莫不憂心如焚。廖述宗終於決定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採取積極的救援行動。他和堪薩斯州立大學的黃金來教授、普渡大學的蔡嘉寅教授共同呼籲北美洲的台灣人教授們,聯合在華盛頓郵報刊登廣告,譴責中國國民黨政府濫捕異議人士的惡行,並且力主被捕人士應獲公平與公開的司法審判。他的呼籲立刻獲得熱烈的回應,數天內,137位台灣人教授參與連署。廖述宗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我們因此決定進一步籌組『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關懷島內的民主運動。」 1980 年 2 月16 日,廖述宗與張錦哲、張旭成、陳炳杞、黃員成、黃金來、賴義雄、林靜竹、孫錦德、商文義、陳黃義敏、蔡嘉寅、吳得民、伍焜玉、楊勝亮和嚴文亮等共十六名教授聚集在芝大的國際學舍,召開「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籌備會。籌備會的 12 天後(2 月 28 日),台灣發生林家滅門血案!讓大家更加痛心疾首。 4 月 24 日,「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英文名稱叫 North America Taiwanese Professors' Association,簡稱 NATPA)正式成立,廖述宗教授被推為創會會長。 身為蜚聲國際的生化學家,卻又是一位關懷家鄉、關懷自由人權的知識份子,廖述宗有其成長過程中的歷史背景。廖述宗就讀台中一中時,台灣發生「二 二八」事件,他親眼目睹血腥屠殺。 廖述宗曾回憶說: 「那時,被逮捕的人在槍決前,要遊街示眾。我親眼看見一個纏足的老媽媽,拼命想追一部載著人犯的囚車,卻又追不上,那種情景令人看了,忍不住會落淚。更令人難過的是台中一中旁,是個舉辦省運的大操場,當年即是國民黨軍人槍斃百姓的地方。 每次要進行集體槍決,就命令學校停課,強迫學生站在操場上觀看,實在非常殘酷。我每次回家後,都直想嘔吐,這是我成長過程中最黑色的一頁。」
李筱峰 2023-03-24
《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

《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

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中說: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佛洛姆認為,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 今天是佛洛姆的冥誕,他在1900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身為猶太人,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而前往瑞士,再到美國發展學術、任教。晚年又回到瑞士。 他的著作甚豐,尤以《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是分析專制獨裁政治形成的心理背景,最具啟發性。 我在高中時深受佛洛姆的啟發。以下是我在回憶錄《小瘋人生》中的一段受佛洛姆啟蒙的敘述: 〈佛洛姆教我不要「逃避自由」〉 在民主自由的理念上,高中時代讀到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的 《逃避自由》的理論,大受啟發。他比喻獨裁者的形成,像「虐待狂」跟「被虐待狂」的結合。 佛洛姆說: 「想要主宰他人的行為與想要被主宰的行為雖然正好相反,但實際是有密切關聯的。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兩者有一個共同的來源,你不能忍受自己的孤獨及懦 弱,這種現象為共生體,意即兩者必須共存。因此必須喪失其個別獨立的完整性, 而成為互相依賴的現象...,一為失去自己,使自己融化於外界的權力中;另一為 擴大自己,使他人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獨裁政治便是「虐待狂者」(統治者)與「被虐待狂者」(擁護獨裁者)的 密切合作而形成的。人民由於徬徨、無助、孤獨、不安全感等,而造成逃避的心 理機制(Mechanisms of Escape)。 佛洛姆說: 「逃避的心理機制在被虐待者方面而言,是指其個人有放棄其自己獨立自由的傾向,而希望去與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結合起來,以便獲得他所缺少的力量。」 「被虐待狂的景象,有依賴的特性,其一般的取向,很明顯的是一種病態及無理性的,但卻常常以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總是認為其依賴特性是愛護與忠心。」「獨裁主義的勇氣是能承受他們的主宰所帶給他們的一切命運,能忍受而不抱怨是最高的美德...。獨裁的特性中,服從才能代表他們的英雄氣概。」 了解這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對於歷史上人民擁護獨裁的心理背景,應該 可以更加了然。在帝王專制或極權獨裁的政治下,奴性的人民總自認為對獨裁統治者的一言一行表示無異議的馴從,是一種忠心愛國的表現。反之,若是對統治者表示異議,則是一種「叛國」、「叛亂」的罪行。 佛洛姆的分析,仿佛針對著三年前還在書桌上擺著蔣介石照片的我而發的。 我一路所受的教育–效忠領袖,報效國家–的教育,不就是這種培養廣大人民「逃避自由」的教育嗎? 也差不多在此時(高中二年級),我讀到徐訏的《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他是文藝作家(以《風蕭蕭》聞名),也在《自由中國》發表自由主義的文藝理論的文章。徐訏以下這段文字也把我打醒: 「個人崇拜乃是英雄主義的產物。當一個領袖,可以肅清壓抑一切異己的勢力之時,他就必須造成一種偶像性的個人崇拜,這時候,他必須被神化為萬能,變成一個祭師,代表了神,成為聖經教義的最正確的詮釋者,使無人可以變動其領導地位。」 佛洛姆和徐訏的理念,今天來看仍然很管用。今天的中國出現終身職的「習皇帝」,竟然還有很多人覺得沒有關係,說「國家」比較重要,個人無自由沒關係,這正是「逃避自由」的心理。台灣有部分人逃避自由,中國人更是比比皆在逃避自由。 (以上摘錄自拙著《小瘋人生》第6章「第一次覺醒」)
李筱峰 2023-03-23
〈獄中雜詠〉社會運動家王敏川

〈獄中雜詠〉社會運動家王敏川

獄官指點到監門, 寢具安排日已昏; 莫笑書生受奇禍, 民權振起義堪尊。 此地同來數十人, 俱懷才略計維新; 相逢轉恨無言語, 但見頭顱暗點頻。 自料監門不易開, 讀書靜坐屏疑猜; 分明恍共諸賢語, 拜服干秋有俊才。 獄官指點到監門, 寢具安排日已昏; 莫笑書生受奇禍, 民權振起義堪尊。 此地同來數十人, 俱懷才略計維新; 相逢轉恨無言語, 但見頭顱暗點頻。 自料監門不易開, 讀書靜坐屏疑猜; 分明恍共諸賢語, 拜服干秋有俊才。 以上詩作,是日治時代因「治警事件」被拘的社會運動家王敏川在獄中的作品〈獄中雜詠〉。 今天是王敏川的冥誕,他於1889 年 3 月 22 日,出生於彰化。 王敏川在1919年留學早稻田大學,加入林獻堂領銜的台灣人的民族運動團體「新民會」。1920年擔任《台灣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繼而又參加「台灣文化協會」。 也擔任「台灣人的喉舌」《台灣民報》的編輯工作。 1927年文化協會左右分裂後,他主導新文協,發行《大眾時報》。為台灣文化協會末代委員長。 他後來因參加「赤色救援會」被日治當局判刑4年。出獄後隔年(1942)病逝。 如果他不早逝,以他的性格和言行,想必也難逃戰後的228或白色恐怖的更大劫難!
李筱峰 2023-03-22
選擇台灣做「最後的住家」馬偕冥誕

選擇台灣做「最後的住家」馬偕冥誕

今天是馬偕(George L. MacKay)的冥誕,他於1844年的今天(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 他於1872年來台佈道,蓋教堂、偕醫館,建牛津學堂、淡水女學堂…..。馬偕一生替台灣人拔過兩萬多顆牙齒。「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他,最後遺言要葬在淡水,留下感人的詩句: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的生趣在此;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望穿雲霧,...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的時候,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在那竹林搖曳的陰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他選擇台灣做他「最後的住家」。 以下短片,帶我們去馬偕的墓園巡禮(位置在淡水的淡江中學校園裡面): https://www.facebook.com/1675883190/videos/925802102074057/ 圖片來源: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
李筱峰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