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相關文章

柯文哲唸的是奇幻小說吧?

柯文哲唸的是奇幻小說吧?

柯文哲唸的是奇幻小說吧?否則為何老跟現實脫節? 雖然柯文哲前幾天說要「停火」,不過他的停火就跟俄羅斯一樣,說一套做一套,還一直搬「我有唸書」來回應。也許他真的有唸書,只不過唸的是奇幻小說,所以才一天到晚做出跟現實脫節的事情。 昨天我也解釋過,口服藥不是仙丹,副作用非常嚴重,尤其對高風險族群更是如此,主因還是許多慢性用藥會與口服藥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一定要讓醫師確認患者每一種用藥情況才能開立,這就是指揮中心對口服藥如此謹慎的原因。 至於柯文哲搬出防疫團隊的醫師,要陳時中部長「回去問問他們」,那又更莫名了,指揮中心的決策不就是他們一起討論出來的嗎?每天放話下指導棋很簡單,可是口服藥不是口罩、快篩這種外用的東西,政策稍有閃失都可能造成生命損失,為國人健康負責任的可不是柯文哲。 我印象非常深刻,去年台北環南市場群聚案爆發時,柯文哲的回應竟是「跟教科書不一樣」,書是唸了沒錯,但耗費大量醫療資源才讓柯文哲認識到現實與書本的不同,才過不到一年難道忘了?但現在口服藥的學費會很高,恐怕沒辦法再讓柯文哲複習一次。
林俊憲 2022-05-13
鼓吹「大撒藥」是什麼心態?

鼓吹「大撒藥」是什麼心態?

口服藥不是仙丹,鼓吹「大撒藥」到底是什麼心態? 現在各地的快篩試劑逐漸充足,每天都有固定數量釋出、不需要囤貨,需求得以緩解,國民黨也很聰明,馬上改開下一個戰場,把腦筋動到口服藥上,嫌「給的太慢」,把口服藥說的像仙丹一樣。但話可以亂講、藥可不能亂吃,實在不知道鼓吹「大撒藥」是什麼心態? 口服藥發放數量之所以這麼少,不是因為缺貨,而是這是「非不得已的最後一道防線」,目前通過緊急授權的兩款口服藥都有不小的副作用,慢性病、孕婦等高風險族群尤其要小心,一定要醫師謹慎評估才開出,把關用藥安全,否則併發症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可不亞於確診。 另外,大家也該清楚「緊急授權」四個字的意義,代表這幾款藥因為疫情急需,沒有時間像一般藥品經過好幾年的臨床實驗驗證,長期副作用也未知,如果一般處方藥都不能亂發了,更何況是緊急授權的新藥? 先是口罩、再來疫苗、再來快篩,政府若有準備不及的地方確實要改進,因此國民黨的批評只要有道理,我也不曾多說什麼。可是這次把腦筋動到口服藥來就真的太過火了,這可是要吃進身體的東西啊!政治操作,拜託也有點良心、留個底線,好嗎?  
林俊憲 2022-05-12
柯文哲「打壁球」自得其樂

柯文哲「打壁球」自得其樂

指揮中心不踏入口水戰陷阱,柯文哲只好「打壁球」自得其樂。 現在疫情嚴峻,全國上下都在為防疫努力,尤其中央的決策下達後,還要地方協助執行,雙方必須合作無間。但是全台20幾個縣市,只有一個老是有狀況,別人都沒問題的事情到了台北就會出差錯,那到底是誰的責任? 從去年以來,柯文哲的種種言論讓我想起一種運動叫做「壁球」,跟網球非常類似,只不過沒有人對打,而是對著牆壁擊球反彈後再打回去。柯文哲亂開砲,但指揮中心才沒那種閒功夫陪他對打,眼見得不到回應,乾脆對著空氣說要「停火」,彷彿在跟牆壁打球,倒也自得其樂。 地方政府是防疫執行的第一線,因此有意見反映給中央是很正常的事,指揮中心也會積極回應或調整。但柯文哲整天不是當預言大師就是自創新名詞,單純為了搶版面,這些話連回應的價值都沒有。希望他說「停火」後真的會安靜一陣子,先顧好台北市的疫情吧! 其實想想,寫了這麼多字,用一張圖就可以說完了!  
林俊憲 2022-05-11
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

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

芬蘭、瑞典入北約,簡單講就是「看俄羅斯沒有」。 俄烏戰爭雖然在戰場上呈現膠著,不過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正在劇烈變化中。芬蘭與瑞典表態加入北約後,目前已打算在5月16日前正式遞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芬蘭,證明某些人不斷鼓吹的台灣中立化路線並不可行。 芬蘭與俄羅斯的恩怨由來已久,最著名的一場就是二戰初期的「冬季戰爭」,芬蘭人善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最終蘇聯以慘痛的代價才勉強獲得勝利。但芬蘭也意識到以他們的人口領土規模要正面打敗俄羅斯非常困難,因此採取中立化的政策,不加入北約也不與俄羅斯合作,這就是「芬蘭模式」。 芬蘭中立維持數十年,但對俄羅斯始終抱有防備之心,如今選擇加入北約,除了代表他們已經「看俄羅斯沒有」外,也是因為烏克蘭讓他們認識到無論是否維持中立,都無法阻止俄羅斯的侵略野心,既然如此,那何不直接倒向北約?反而還更有保障。 同樣的,中國侵略台灣從來就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何況中立的前提是中國必須承認台灣的地位,台灣從來就沒有中立的空間。放棄與虎謀皮的和平幻想,正視威脅,這才是小國生存之道,芬蘭亦然,台灣亦然。  
林俊憲 2022-05-05
「兩面押寶」是國民黨的最高指導原則

「兩面押寶」是國民黨的最高指導原則

俄烏不要單押一邊?那侵台時你是不是也要押中國那邊? 繼前幾天吳斯懷要外交部「學學孔子學院」、「不要逢中必反」後,今天又有最新力作,稱政府在俄烏衝突中不應該「單押一邊」。會說這種話,已經不是國際外交見識不足的問題,而是最基本的道德良知問題。 這場戰爭發展到現在,究竟誰才是需要負起最大責任的國家?世界早已經有定論,就連一向把俄羅斯奉為上國的中國,此時都不敢明白支持俄羅斯。戰爭每持續一天,烏克蘭人民的生命就持續消逝,怎麼會把人命當籌碼,還可以選擇要押哪一邊呢? 台灣會如此支持烏克蘭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烏克蘭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自己可能的樣子,屆時台灣一定也希望所有國際夥伴的支援,就如同那句名言所說的,此時不幫烏克蘭說話,往後也不會有人幫我們說話了。台灣支持烏克蘭,不只是情感,更是理性的判斷。 「兩面押寶」一直是國民黨對外交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套作法在和平時期或許管用,但是真正面臨威脅時,同時押敵人盟友兩邊,這叫做「雙面間諜」。況且從國民黨近年越來越親中疑美的表現來看,台灣發生衝突時,國民黨把全部籌碼梭哈在中國身上還比較有可能!
林俊憲 2022-05-04
防疫下半場的關鍵

防疫下半場的關鍵

二、三劑間20%的差距,將是防疫下半場的關鍵。 今天國內新增23102例本土病例,是疫情以來首度突破2萬,不過值得慶幸是中重症率並沒有提高。另一方面,第三劑疫苗接種率終於突破60%,第二劑也突破80%,而這中間的20%差距,將是防疫下半場的關鍵。 目前醫療量能緊繃的最主要原因,其實並非收治大量的病患,而是PCR篩檢癱瘓急診造成。而以各國經驗看來,疫情到了這個階段,確診數已無太大意義,所有資源應該優先集中在中重症照護上,因此減少PCR對院所帶來的負擔是必然的方向,指揮中心也已開始進行。 檢驗爆量等等的問題都可以透過行政手段解決,唯獨中重症率只能靠第三劑疫苗覆蓋率來壓低,這也是防疫下半場唯一重要的指標。只打兩劑未打第三劑的這20%朋友,或許各有各的原因,可是你們將是台灣能否安然度過疫情的關鍵,若非真的無法接受副作用,請趕快接種吧!
林俊憲 2022-05-03
國民黨技術官僚治國神話破滅

國民黨技術官僚治國神話破滅

國民黨技術官僚治國神話的破滅,得靠楊志良來實現! 昨天楊志良說出政府花100億元買試劑,民間花100億元買來用,等於花費了200億元的神奇算式後,我總覺得在哪裡看過這種算法,後來想想這不就是GDP的公式嗎?把政府支出跟民間消費都加在一起,這大概就是楊志良會得出200億元背後的思考過程。 但即使算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卻犯了根本上的錯誤,因為GDP的最終財只採計首次售出,轉賣給民眾是二次售出不計算,所以無論用什麼樣的統計方式來算,這題都只有100億元這個答案。楊志良不信的話,可以問問任何一個修過經濟學的大一新生,都能幫忙解惑。 從楊志良身上,我們看到了國民黨從蔣經國時代以來所謂「技術官僚治國」神話的破滅。當過博士、當過教授,寫封英文公開信連高中生程度都不如、亂用經濟學原理連大一生都不如,這樣的人卻是馬英九重用的衛生署長,而這還不是最悲哀的。 人貴自知,要懂得藏拙,不懂就別出來亂講話,至少沒有人會發現你程度有多差。可是我們在楊志良身上看到的卻是沾沾自喜、理直氣壯,完全沒意識自己錯的多離譜,楊志良就是馬政府「自我感覺良好」的最佳代言人。 不過今天也算是解開了一個世紀大謎團,如果滿朝都是像楊志良這樣的官員,馬時代荒腔走板的八年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林俊憲 2022-04-30
「枵飽吵」戰術還要玩多久?

「枵飽吵」戰術還要玩多久?

沒來可以罵、來了居然也有得罵,「枵飽吵」戰術還要玩多久? 昨天指揮中心宣布終於與輝瑞公司完成簽約,國人期待已久的輝瑞兒童疫苗即將在5月來台,屆時民眾就有兩種選擇可打,不過前段時間大力要求輝瑞來台的民眾黨和北市府又有意見了。 北市府稱輝瑞來台會影響下週的接種,這邏輯實在非常奇怪。在展開接種作業以前先讓家長們知道還有另一種選擇,難道不是最好的做法?若開打後才宣布,有家長原本希望讓孩子打輝瑞,但為求儘速接種而先打了莫德納,又該怎麼辦? 再幫大家整理一下時間序,4月初疫情升溫,民眾黨要求儘速洽購兒童疫苗和通過莫德納EUA;4月17號莫德納EUA先通過,民眾黨過兩天竟然又改口兒童打莫德納是「白老鼠」;到昨天輝瑞簽約即將來台,現在兩支都有了,訴求都實現了,以為會就此打住嗎?沒有,現在改說會影響接種,真的只有「枵飽吵」三字可以形容。 嬰兒會「枵飽吵」,吃飽也哭、沒吃飽也哭,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判斷能力,只會無理取鬧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回頭來看,民眾黨在兒童疫苗議題的反覆無常,倒也像極了毫無是非判斷力的政治巨嬰。但民眾不是你們的父母,不會無限包容你們的「枵飽吵」,總有一天會厭煩而去。
林俊憲 2022-04-29
乾脆改叫「劃江分治」好了!

乾脆改叫「劃江分治」好了!

「軟性封城」無法展現柯文哲的獨特,建議乾脆改叫「劃江分治」好了! 昨天柯文哲突然拋出一個沒有人聽得懂的「軟性封城」,今天終於找到解釋方法了,原來就是台北要自己搞三級警戒的意思。 國外這麼多例子,單一城市搞封城就是把民眾逼往其他縣市,不僅壓不下北部的確診數,還會讓相對和緩許多的南部加速淪陷,難道是覺得台北市以外都是他國事務嗎? 不要說南部,就拿北部自己來看就好,雙北每天來往的人數高達數十萬人,台北禁內用,那我過個淡水河到新北不就好了?若真的想達到去年三級的效果,在侯友宜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跟進的情況下,只能禁止雙北人流往來,乾脆把淡水河上的橋、捷運、鐵路全部封起來效果最好。 柯文哲兩年多來總是想透過跟指揮中心唱反調來顯示自己多厲害,全國走向開放,我北市就要來開倒車搞封城,然後後果讓其他縣市承擔。 如果目的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那我建議別叫什麼「軟性封城」,無法展現柯文哲的實力,乾脆改稱「劃江分治」,以淡水河為界北市自己封起來,至少聽起來厲害多了!
林俊憲 2022-04-27
迎接後疫情時代,成為指揮中心一份子

迎接後疫情時代,成為指揮中心一份子

迎接後疫情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指揮中心的一份子。 今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晚了幾個小時,因為專家會議需要討論疫情以來最重大的政策改變:隔離改為3+4天,3天居家隔離、4天快篩陰性即可出門的「自主防疫」。此政策不僅是在天數上有所改變,更重要的是背後隱藏的思維,就是將防疫策略主導權逐漸轉移給人民,人人都是防疫團隊的一份子。 按照其他國家來看,回歸正常生活已是進行中的趨勢,就像一場馬拉松,差別只在於有的國家跑得快、有些國家跑得慢,但關鍵就在於「終點」已經出現。防疫生活過了兩年多,指揮中心幾乎成為國人最熟悉的政府單位,都快忘了它其實是個「任務編組」。 任務編組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它不是永久的,總有一天會結束任務而回歸各自單位,就像我們總期望回到2019年前的正常生活一般。要完全消滅病毒已是不可能的事,同時也不可能讓社會永遠維持非常時期的運作方式,所以唯一的問題,只在於這條終點線要劃在哪? 隔離縮短至3+4天,其實就代表終點已在可見之處,例如後4天的篩檢結果需要大家自行回報,這機制也代表政府的強制力將慢慢退場,如果病毒減弱的趨勢不變,就讓大家開始自主管理、慢慢回歸正常生活,減少對社會運作的干擾。 過去兩年多來,台灣也曾爆發過幾波疫情,從來沒有實施過外國的全面封城模式,卻做到外國沒成功的降低疫情,這就是台灣的獨特之處,不需公權力強制的高度公民自覺。 指揮中心終有一天會結束運作,讓疫情回歸一般疾病對待。放寬天數,就是讓人民開始從指揮中心手上接過對疫情的主導權,過去兩年的經驗也讓我對國人深具信心,相信離跨過終點、邁入正常生活的日子已經不遠。  
林俊憲 2022-04-25
烏克蘭國會議員向台灣人致謝

烏克蘭國會議員向台灣人致謝

烏克蘭國會議員,向所有慷慨的台灣人致謝! 烏克蘭國會議員Inna Sovsun在推特上發文,向所有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人們致謝,並特別提到了台灣,也說烏克蘭人永遠不會忘記台灣人雪中送炭的溫暖。來自全台的愛心,烏克蘭確實都收到了,也點滴在心頭。 就如同我前幾天說的,往後台灣與東歐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緊密,而經歷此戰以後,烏克蘭「脫俄入歐」的決心也會更加強烈,往後的台烏關係或許也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患難見真情,台灣的善良廣為世人所知!  
林俊憲 2022-04-21
中俄結盟,台灣與東歐成為命運共同體

中俄結盟,台灣與東歐成為命運共同體

中俄結盟,台灣與東歐也將成為命運共同體。 近幾年台灣與歐洲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與台灣加強關係的國家不是我們熟悉的西歐,而是過去較少認識的東歐國家。造成這個現象的不是別人,正是中國與俄羅斯,他們正在親手把兩個相距千里的陌生地方打造成命運共同體。 東歐的傳統威脅是俄羅斯,台灣的傳統威脅是中國,俄中結盟,也意味著我們面臨的是同一個敵人,這就是關鍵。台灣可以分散中國支援俄羅斯的壓力,東歐可以利用俄羅斯牽制中國對台海的注意力,雙方擁有共同利益,自然越走越近。 俄烏戰爭以後,歐洲「東升西落」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因為蘇聯解體後自由陣營邊界不斷東移,東歐在歐洲的話語權將越來越大。所以這位學者說現在是台灣的機會,這個機會在哪?不在傳統西歐國家,而是成為新前線的東歐國家。 美中交惡開啟新冷戰,俄烏戰爭確立了新冷戰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趨勢,長年孤身對抗極權的台灣也多了許多過去意想不到的盟友。雖然台灣與東歐過去的歷史截然不同,卻有相同的理想,未來也將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夥伴。
林俊憲 2022-04-19
「想來就來」正是重點

「想來就來」正是重點

「想來就來」正是重點,台灣已是世界的台灣! 雖然上次裴洛西議長訪台因確診而遺憾未能成行,不過短短一週後,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就馬上率團即將來台,距離上次議員訪台不過一個多月。此舉除了再次重申對台支持外,其實還有一個意義,就是讓雙方交流頻繁成為慣例,只要台灣同意「想來就來」,中國沒有任何置喙餘地。 如果加上去年,這已經是美國議員第五度訪台,其他友好國家的代表團更是不計其數。但我們也可觀察出一個局勢,那就是決定到公布再到抵台,中間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甚至這次的訪團幾乎已經要出發了才出現消息,而時間正是一切的重點。 其實這正是用行動在告訴中國,台灣的對外交流沒有他們插嘴的餘地,要如何交流、多頻繁交流,都是台美雙方自己的事。從過去可以干涉台灣的對外關係,到現在只能事後氣急敗壞咒罵而無濟於事,這樣的漸進式改變雖隱晦而影響巨大。 現在瑞典議員正在台灣訪問,馬上美國議員又要來,這幾年台灣確實熱鬧不少,都快記不得到底總共有多少人來台了。證明台灣是世界的台灣,歡迎任何理念相近的朋友來訪,我們也會以最熱情的接待來回應!  
林俊憲 2022-04-14
解放軍貿然渡海的下場

解放軍貿然渡海的下場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遭擊沉,這就是解放軍貿然渡海的下場! 今天台灣時間清晨,傳出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遭到擊沉,烏克蘭方宣稱是由兩枚國產的天王星飛彈達成,俄羅斯也已承認莫斯科號嚴重毀損棄船,過去大家開玩笑的「打到莫斯科」以另一種方式成為現實。 這個事件恐怕會對烏克蘭戰局造成很大影響,因為烏克蘭證明有能力攻擊海上目標,而且第一擊就打沉整支艦隊最重要的旗艦。另外,黑海艦隊是克里米亞的重要安全保障,此地一直是俄軍南方戰線的運補基地,能夠攻擊黑海艦隊,也代表克里米亞不再安全,整個南方戰線都有風險。 對台灣來說這是重要的一課,因為這是二戰後飛彈技術迅速發展以來少數的實戰經驗,證明台灣著重發展不對稱戰力,以反艦飛彈對抗解放軍戰艦的建軍方向是正確的。而我們自主研發的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攻擊力、精準度也勝過烏克蘭這次使用的前蘇聯時代飛彈,既然烏克蘭能,台灣當然也能!  
林俊憲 2022-04-14
上海失敗的原因是「時空錯亂」

上海失敗的原因是「時空錯亂」

上海失敗的原因是「時空錯亂」,以為自己是2020年的武漢。 近來國內確診數字不斷增加,指揮中心也改採不同策略對抗疫情,不過每天看著動輒幾百例的數字不免讓人有些擔心。但就在台灣轉換策略的時機點,隔壁正好提供了一個對照組給我們參考,如果不轉變的後果是什麼? 明明封城已經近兩週,上海在今天公布的確診數卻再創高峰來到2.6萬例,更別說有的區域已經封鎖了近1個月,原因恐怕就如我前幾天所說的,一是不可能停止城市基本運作所需人力,二是一天到晚抓人做檢測造成群聚,面對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物理隔絕清零基本上已難以實現。 傳播力高則致死率低,反之亦然,因為需要宿主活動才能擴散。上海當前的防疫模式基本上與2年前的武漢無異,可是當年在武漢不時傳出火化爆滿的新聞,至今上海卻還沒傳出一個死亡案例,這中間的差異已經足以說明為何上海會失敗,因為他們還以為自己在對抗2020年高致死率、傳播力較低的武漢原始病毒。 現在台灣的防疫模式,不只是以當下疫情來設想,而是為1年甚至5年後的未來做規劃,隨著世界逐步走向共存,台灣不可能永遠封鎖下去,況且即使要走另外一條路清零,上海已經告訴我們不可能。至少在這點上,倒是該感謝中共讓我們得以少走彎路。 所以戴好口罩、勤消毒,繼續努力過日常的生活,對疫情不必恐慌。大家也要感謝自己過去2年對防疫的配合,讓台灣爭取到寶貴的時間過渡到新防疫模式,而不至於社會大亂,起跑點已經領先大部分國家,我們更要繼續保持領先下去。  
林俊憲 2022-04-13
國民黨泡沫化的速度

國民黨泡沫化的速度

有朋友說,怎麼最近都沒有看到我評論國民黨了?仔細回頭看看,上次寫到跟國民黨有關的評論還是4月1號,將近兩週前,而且主角是蔡正元,也不算國民黨當前的核心人物。 再回頭想想,這兩週國民黨有什麼值得注意的行為嗎?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來,但看到這份民調以後終於知道解答了,不是不罵國民黨,而是存在感低到不知該對他們說什麼才好啊! 不只是這份民調,近來的民調都顯示出同樣的結果,國民黨支持度節節降低,但也並非全然轉而支持民進黨。 過去二十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一直是政壇的主基調,甚至再往前推到過去幾十年,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台灣政治幾乎就等於國民黨,對照近來國民黨近乎「消聲」的狀況,這個泡沫化速度著實令人訝異。 雖然早有不少深具遠見的人預測國民黨崩解是必然,可是恐怕沒有人預期速度這麼快。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民主化後的政黨政治不同其他國家的左右角力,而是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間攸關存亡的競爭,但這個局面正在改變,而且已近完成。 未來能獲得人民支持的政黨,強調以台灣為主體只是基本條件,再來才是政策的辯論,至於那些一開始就不認同台灣主體性的政黨,則連進入人民目光的資格也沒有了。 讓這一切過程加速的功臣,一是習近平,二是烏克蘭人,前者讓台灣人認清親近中國等於滅亡,後者讓台灣人明白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們自己。兩者用不同方式加速了台灣人自我認同建構的進程,速度之快,讓國民黨不再有幾十年慢慢轉身的餘裕,而是在路線錯亂的過程中還沒找著方向就裂解了。 當然,國民黨的泡沫化不代表民進黨必然得利,取而代之的會是更多同樣堅守台灣主體性的勢力加入競爭,但這不正是台灣人長年期待的、一個正常國家的民主政治嗎?我樂觀其成,也期待這樣的未來早日到來。 看著昔日的老對手如今淪落至此,多少有些感慨,但這條路是國民黨自己選擇走上的,怪不得別人,早在2005年連戰訪問中國時就註定了結局,畢竟台灣的未來還有更多工作待完成,人們沒有餘力、也不會想管活在過去的政黨未來何去何從,往後提到國民黨的次數,恐怕也只會越來越少了吧!  
林俊憲 2022-04-13
台灣要當法國,還是要當烏克蘭?

台灣要當法國,還是要當烏克蘭?

  俄烏戰爭進行到現在已經進行到49天,有人指出這天數已經比二戰時的法國撐得還久,這個比較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雖然兩場戰爭相隔80多年,還是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究竟二戰時的法國發生了什麼事,才會如此迅速投降? 可能很多人會誤解,法國是因為軍力不如德國才投降,事實並非如此,二戰前的法國單論實力可以說是歐洲最強大的軍隊,絕對可以跟德國一戰。另一方面,法國對德國的野心也並非毫無察覺,這樣的戒心並非單因納粹而起,而是從一戰後就開始有所提防,認為德國可能捲土重來。 因此從1929年開始,法國就在德法邊境興建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並且終於在德國入侵前完工,這條防線由無數的堅固混凝土地堡連結而成,部署的也都是最精銳的部隊,法國非常有自信德軍絕對無法跨越。然而最終結果大家也都從課本上看到了,德軍從來沒有正面突破防線,而是從佈防稀疏的阿登森林突破,最終被閃電戰包圍殲滅。 總結法國失敗的原因,第一是輕敵未積極備戰,第二是失敗主義,而烏克蘭做出了與法國完全相反的應對,才能抵抗至今,第二點尤為關鍵。在法國戰役初期,英國便積極協助,邱吉爾也提出許多提議來讓法國政府後撤、重新整軍繼續抵抗,但法國政府內部綏靖派占壓倒性多數,最後在仍然控制大部分領土的情況下投降,至今仍洗刷不掉汙名,以至於到今天還被拿來跟烏克蘭比較。 烏克蘭政府沒有因為兵臨城下的壓力而投降,完全打破了俄軍當初閃電戰的設想,最後在各國援助下局勢漸漸好轉,抵抗決心越打越強。不禁讓人思考,當初若法國選擇不投降,接受邱吉爾的提議繼續抵抗、等到美國開始大力軍援,或許粉碎閃電戰幻想的就會是80年前的法國,而不是今日的烏克蘭了。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可以成為未來的借鏡,法國和烏克蘭兩個案例就擺在眼前,台灣又要怎麼選呢?決定權就在我們每個人手上。  
林俊憲 2022-04-12
沒有民主真的可能沒飯吃

沒有民主真的可能沒飯吃

民主或許不能當飯吃,但沒有民主真的可能沒飯吃! 疫情至今已經兩年多,面對高傳染力症狀輕微的Omicron變異株,全面清零已不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台灣也改以「重症清零、輕症控制」的新模式主導防疫,努力維持正常生活,並準備跟世界接軌。台灣的方向到底對不對?其實我們只要看看對岸就知道了,堅持封城清零,反而越封越蔓延,上海的慘況作為負面教材,值得好好研究。 封城的作法看似簡單暴力,以為不移動疫情就不會蔓延,可是城市的基本生活運作還是需要有人執行,這些人員本身就是風險,更奇怪的是封也封不徹底,三不五時又把人集合起來做檢測,原本沒感染的都在檢測時群聚感染,能清零才奇怪。 清零的策略本身有問題,再搭上專制政權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災難。從許多上海市民發出的求救訊息可以看出,防疫人員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遇到緊急狀況只會遵守僵化的命令,物資到了發不出去、民眾需要急救不准送醫院,中共正在示範什麼叫真正的「官僚殺人」。 防疫視同作戰,如果仔細比較俄軍在烏克蘭的狀況和上海的防疫狀況,就會發現相似程度之高令人訝異。同樣是指揮體系失靈,上面下了模糊的命令,下面不知道怎麼執行,又沒有人敢反映,只能硬著頭皮自己胡搞,最後受苦受難的全是底層人民。 中共有一個政治術語叫做「制度優越性」,為了論證自身的正當性,就必須證明中國的體制是最優越的,遠勝他們口中的西方民主。不過危機處理正是專制政權最大的弱點,民主雖然也會犯錯,卻懂得反省修正,靈活應對未曾出現過的緊急狀況,這才是民主最常被忽略、卻最無法取代的優點。 在天下太平的時候,總有些人不滿民主制度凡事照規定來的執行速度,喜歡喊著「民主不能當飯吃」。但等到危機發生時這些人才會明白,民主或許不能當飯吃,但沒了民主,卻連飯都可能吃不到,相信現在的上海人比誰都能切身體會這一點。  
林俊憲 2022-04-11
海洋國家,鯨神文明

海洋國家,鯨神文明

「海洋國家,鯨神文明」 這是1996年彭明敏教授在第一次總統直選時的標語,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仍然無比前衛,就如同近60年前彭教授共同起草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一般,偉大的先行者,早就為我們指引出了未來的道路。 相信許多朋友家中也都有收藏這套紀念幣,它代表400年來台灣人第一次能決定自己的領導人,主宰自己的命運。把台灣倒轉90度來看,就如同一支橫臥在太平洋上的鯨魚,美麗的海洋國家就是我們的歸宿,也是世世代代台灣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謝謝彭明敏教授和所有民主前輩們為我們畫下的藍圖,現在換我們接棒繼續,完成海洋國家的理想。也請您繼續在天上看顧著故鄉、看顧著我們,台灣人會永遠銘記您的精神,努力前行。 彭明敏教授於今天清晨5時55分安息主懷,交代一切從簡,不舉辦任何儀式 https://tw.appledaily.com/....../EBZHOFO735DEJNHA4MXP5LYYCQ/ TW.APPLEDAILY.COM 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辭世!享耆壽98歲 遺囑交代從簡不辦喪禮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林俊憲 2022-04-08
「侵略」或是「統一」?

「侵略」或是「統一」?

「侵略」或是「統一」?台灣千萬不可忽略兩者的差別! 俄烏戰爭讓我們首次見識到資訊戰在現代的重要性,戰場不只在有形的武力衝突而已,無形的情報、輿論更有關鍵影響力,中俄兩國是這方面的專家,早已鑽研多年。其實中國不斷幫俄國洗白侵略行為,真正的目的不是支持盟友,而是要為自己往後的攻台行動鋪路。 中共常做出許多難以理解的行為,但其實他們自有一套合理化自身行為的邏輯,比誰都還重視「名份」,對台行動自然也不例外。例如中國外交部不斷說「台灣與烏克蘭截然不同」,並且強調台灣是「內政問題」,因為若是內政問題,外國就沒有理由介入兩岸戰事,只能由兩岸雙方自行解決。 照此邏輯來看,「統一」其實是無比危險的字眼,若我們也承認中國對台的侵略是統一行動,等於是踏入中共設下的陷阱。無論兩岸過去有什麼歷史糾葛,台灣在民主化以後已是與對岸截然不同的國家,主權掌握在每個台灣人手上,中國若膽敢侵犯台灣,絕對應視為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台灣的表態非常重要。 美國自由航行台灣海峽、日本表達「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其實核心目的正是想藉由台海問題「國際化」來粉碎中共「內政化」的企圖,而台灣人身為主角更是不能不察。兩岸問題無關統一與否,應該跳脫中共設下的選擇題,只要想用任何手段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就等同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樣毫無正當性,「反侵略」才是台灣真正該用的詞!
林俊憲 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