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謝志偉)
謝志偉相關文章
「反共挺台的中華民國派」!
很多所謂鐵桿獨派都不時強調 「中共眼中根本 己沒有中華民國的存在, 也準備隨時消滅台灣」, 那為什麼, 在紐約的街頭,為了小英總統, 「中華民國的支持者 及台灣的支持者」 聯合起來反嗆 前來「反獨、反英」的中共支持者, 而我對此感到欣慰時, 卻分別有「挺中華民國者」 及「挺台灣者」來表示不爽? 不管小英在台灣是 「中華民國總統、台灣總統 或是中華民國台灣總統 或三者都是」, 大家都知道,出了國, 她就是「The president of Taiwan」, 人家也是這麼稱呼她。 台灣目前面對的最大危機, 就是中國隨時將武力犯台, 而國際友人對台灣的支持 也全集中在如何嚇阻中國。 因此,「中華民國」的支持者 若來和「台灣」的支持者 一起㩗手並肩對抗 以「反獨」為理由 而要併吞、侵略台灣的中國, 為何獨派要反對? 為何「中華民國派」要反對? 我在德國這些年, 只要用德文或英文, 各型演講、拜會、致詞、採訪等, 幾年下來,也不知好幾百場了, 我百分之百,沒例外, 全以「Taiwan 」稱我們的國家。 即便在場有反獨的中華民國派, 也沒有人會在德語世界裹 要求我必須說「Republik China」 而不能說「Taiwan 」。 因為這已是不必討論的議題了。 至於在紐約現場及各式媒體前, 人們看到的只有三個國家的國旗: USA, China,Taiwan. 在國際場域裏, 這面國旗就同時代表了 中華民國、台灣(民國) 及Taiwan。 因為在國際領域裏, 大家用的是英文,因此, 這面「青白紅」國旗代表「Taiwan」, 我可以接受。 因為,在國外,國旗是用來區別「Taiwan」和「China」用的, 而不是用來區別 「中華民國」和「台灣」用的。 至於我個人對這面國旗的態度及想法 很多人都知道,也不必在此覆述。 總之,值此關鍵時刻,我們要認清的是: 誰是「挺共反台的中華民國派」及 「反共挺台的中華民國派」! 其他,等台灣存活下來再說。 不是有成語叫: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可以反對我,但請不要質疑我。
謝志偉
2023-04-01
中國妹,統一哥,您喜歡的是哪一個?
「時差」原來是「時間調得很差」的意思。回來已經第三天了。。。 天還沒亮,鐘還沒閙,可我早已經睡飽飽。 聚精會神地看完了德法合營電視台「ARTE 」長達53分鐘的最新台灣報導專集德文版「Nous Sommes Taiwan / Wir sind Taiwan」(我們是台灣)。 看到了「流麻溝十五號」、唐鳳、曹興誠、Kolas Yotaka、中國對台的文攻武嚇、蔣介石、太陽花、黑熊學院等。 這邊強調: 我們是台灣,基因裏有自由民主人權。 別嫉妒! 那邊堅持: 你們屬中國,血液裏源遠流長唐山人。 來祭祖! 我個人能接受「台灣屬中華文化圈」的說法,但是因此: 「China」就永遠是「贏家」, 「Taiwan 」就永遠不能是「國家」? 或「Taiwan(ROC)」也可以。 我們是台灣,但台灣是誰的? 我的答案如下: 統一哥與中國妹 統一哥: 妹啊! 中國妹: 啥事,哥? 統一哥: 你說,你愛哥,可都是真的? 中國妹: 咂假的?!整個人不都給哥了?! 還有哪部分不是哥的?! 統一哥: 那,那,那也把台灣分哥唄。 中國妹: 這難! 統一哥: 咂難? 中國妹: 那台灣又不是我中國的。 統一哥: 那咂? 中國妹: 那咂?那咂!你愛妹愛昏頭了? 不是妹的,我咂分給哥? 台灣要分哥? 那不如咱分手,還比較快。 懂唄? 統一哥: 懂!懂!懂!哥懂,哥懂。 中國妹: 懂?懂?你懂啥?說個清楚! 統一哥: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哥的一部分。 中國妹: 因為很重要,所以唸三遍! 統一哥: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哥的一部分。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哥的一部分。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哥的一部分。 中國妹: 好了,以後就別再閙了! 哥要真愛妹,就專心地愛妹, 從此就別再中國、台灣搞曖昧了。 *** 作人不能沒立場, 朋友們, 中國妹,統一哥, 您喜歡的是哪一個? 我,最後,其實兩個都能接受。
謝志偉
2023-03-29
台灣的未來就靠「兩位」
職位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訂位 各位親愛的朋友,經過整整24小時。我終於安抵柏林。 這次公務短暫返台,係因德國交通部次長及教育暨研究部長一周內先後率團訪台之故,除了簽了台德科技合作協議,同時也簽了台德法務部一合約。 因為周一(3/27)晚須出席三位國會議員在萊比錫聯合服務處的開幕儀式並致詞,我無法在台多待,乃不克與諸多朋友碰面,甚感遺憾,也敬請見諒。 由於這邊德航空公司/機場罷工之故,導致這兩天台德兩邊許多航班大亂,最後幸能更改航班、及時訂位,不走慕尼黑,經巴黎,等了約四小時,才轉機回到柏林。 旅途如人生,果然不虛,這次搭機輾轉頗似生涯曲折,乃有以下感想與大家分享: 職位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訂位 - 訂晚了就沒你的位。 訂不到座位,一定要訂候補順位。 正是:祖先看牌位,搶先照順位。 總之,不能太過梗,不然梗到最後, 人家搶位的搶位,卡位的卡位, 甚至先卡了位再隨時等著要篡位。 而你,最後, 恐怕慘被人家問:「先生,您哪位?」 當然,說到感想,最後總要想到台灣, 而台灣的未來就靠「兩位」: 第一位: 心中有台灣,怎麼愛台都到位。 第二位: 行動護台灣,國家未來靠各位。 現在洗洗睡去。晚安!
謝志偉
2023-03-27
在德國出一張嘴,回台灣出一隻手
在德國出一張嘴,回台灣出一隻手 這趟返台代表政府兩部會 和德國駐台代表 簽了台德兩約: 1。台德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 2。台德刑事司法互助協議。 前者是台灣的國科會和德國的教育暨研究部,其部長史塔克·瓦辛格女士親自率團訪台,是1997年以來(26年!)首度訪台的德國部長,中國為此暴跳如雷,甚至口出惡言,實在有失大國「瘋」範,有點難看。 或許他們應該試著開始適應,這種事,未來只會多,不會少,而且不止德國。 後者是台灣的法務部和德國的法務部。我從2016年8月就任後,接手洽談此協議,六年之後,終於修成正果。令人倍感興奮。 很多朋友跟我恭喜,但我必須說, 在德國談,我只是出一張嘴, 回台灣簽,我只是出一隻手。 然,最大的,但檯面上看不到的 幕後功臣是國科會及法務部 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官員, 我親證他/她們的專業、勤奮、認真! 當然,我們德國代表處的承辦同仁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聯繫角色。 外交部、國科會、法務部,我有幸能和他們合作無間地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倍感驕傲與感動。 無邦交,照樣能深交。 我對台灣十足、非常、特別有信心!
謝志偉
2023-03-23
敬悼 寬敏先輩
敬悼 寬敏先輩 - 忍不住「想獨」,人性也。 不忍心「獨享」,人道也。 我和寛敏先輩認識之初,名之「旺年之交」可也。 當時,我年在四十剛剛以上,五十遠遠不到,正值旺年無誤。 至於辜先生,他雖然長我等將近一輩,然而那時的他,兩眼烱烱有神,上下腰板直挺,若非他生命體驗較之我等如此豐富,以及思維歷練較之吾等如此深邃,我輩其時若和他稱兄道弟,並非難以想像。 先輩生長於日本時代,繼遭逢黨國時代、復經歷戒嚴時代,終而得炙自由時代。 然而我確信,寛敏先生直至離開人世的那剎那,都不曾覺得自己是真正的自由人。 因為他終其一生一直背負著一擔千斤重的遺憾 - 只能當個「台灣人」,而非「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堂堂正正的台灣人」,而非「歪歪扭扭的中國人」,這是他作為獨派永恆的標籤,若稱勳章亦屬妥當。 忠誠於自己的認同,推介它,捍衛它,這是武士精神。 這樣,稱寛敏先輩「頑固獨派」非常可以,責他「背祖叛宗」則失焦大矣。 因為,他不止對我(們)說過,也真心認為,台灣人和中國人乃兄弟(姊妹)也,而兄弟之間不應有威脅恐嚇,乃至欺侮霸凌之行為。 他固然追求台灣成為一個真正主權完整、人權完善的國家,和中國結為兄弟之邦。但也認為,好不容易擺脫掉戒嚴黨國的台灣人應該支持中國人、西藏人等的自由民主化。 光就上面這點來看,寛敏先輩是一個心胸寬廣而健康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反而台灣那些口口聲聲「復興中華民族」,卻對追求自由民主的中國人、西藏人、香港人、維吾爾族人受盡中共折磨、迫害之命運置若罔聞的台灣人和中國人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國種族主義者」! 是以,寛敏先輩的「台灣和中國 - 不是中共 - 應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之邦」是建立在「兄弟之幫」的關鍵思維上。這是認知,也是責任! 而惟台灣擺脫被中共併吞的命運,才可能行「兄弟之幫」。 寛敏先輩離世,評論與評價必多。我這麽看他: 忍不住「想獨」,人性也。 不忍心「獨享」,人道也。 先輩,今日您獨行,一路請好走。 來生,兄弟相伴陪,一定無遺憾。 *** 「228」前夕寫此文,感觸良多。
謝志偉
2023-02-28
請用心聽
請用心聽 你很納悶,立言是在立功嗎? 為什麼你從口沫橫飛 講到口乾舌燥,甚至快要口吐白沫, 他們的心就是不在台灣/TAIWAN? 你開始懷疑, 難道他們沒有耳朵嗎? 有的,只是不是用來聽你講。 對的,他們熟悉的台灣史是: 你聽他們講, 而不是你講給他們聽。 所以,他們會對台灣心不在焉, 是因為耳朵根本沒在聽。 有耳朵等於沒耳朵。 你看,英文的「心」 叫「HEART」, 而在「H」和「T」的中間, 夾著隻「EAR」-, 不正就是「耳朵」?! 一旦這顆「HEART」/心 少了「EAR」/耳朵, 就沒辦法「HEAR」 /聽, 而「HEART」少了「HEAR」, 就只剩下孤伶伶的一個「T」, 可,孤伶伶的「T」, 不就是「Taiwan」的「T」? 像是「此路不通」的標誌? 因此,無論如何, 不能讓「T」孤單。 靠近它!陪伴它!貼近它! 但是,不能只是耳朵貼近它, 還要用耳朵去傾聽/HEAR它。 因為,「HEAR」加上「T」, 才能變成「HEART」。 而「T」若只是多了個「EAR」, 就成了「TEAR」- 眼淚。 一旦有人的心看到台灣就不停留, 那,就會有人眼淚為台灣流不停 - 咦?喂,喂!別走啊! 我還沒講完唉! 。。。 那,至少聽我說「晚安!」 其實,我心裏擔心的是: 「一旦晚了,就難安了。」 晚安, 台灣! *** 本貼文靈感來源: 台北市新科議員趙怡翔(民進黨籍)應邀出席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後,收獲、心得陸續發表在臉書上。其中有一段如下: 「中國對台灣只有一個企圖。但所幸,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能選擇一起來面對。」 我看了,感觸很深。他這句「我們並不孤單」,主要指的是和我們相伴的其他民主國家。這點是他這趟會議的重要心得之一。我非常認同。 但是,台灣人自己呢?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我們台灣人能為我們的自由民主全心全意彼此相陪相伴,相依為命嗎?或者,我們會孤單,因為這裡有破口? *** 趙怡翔臉書(2023.02.19)上下文是這麼寫的: 「這就是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關鍵點。從德國到美國,非洲到東南亞,各國領袖思考的並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避戰。而避戰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戰爭的代價變得太高,一起讓戰爭不再成為一個選擇。 這是台灣能做到的。連同我們的民主夥伴,我們有機會快速提升我們的軍備與戰力;與民主國家合作,我們能讓中國理解:攻擊台灣就是向民主世界宣戰。 中國對台灣只有一個企圖。但所幸,我們並不孤單,我們能選擇一起來面對。」
謝志偉
2023-02-21
德國觀察:不容王毅叛國
慕尼黑安全會議第二天,中國代表團團長王毅在會中稱:「台灣一直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從來就不是獨立國家,以後也不會是。」 由於是老調一再重彈,這些話說完到現在已超過十二小時,基本上在此間並未引起太多關注。 反正,中國看到的台灣是「該死台獨」,西方世界看到的台灣則是「活力民主」。 我作為駐外人員倒是關注另一個問題: 依照台灣南部某法官的「國賠」解釋,王毅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民,未經報准而兼任匪區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已是附匪在先,且又在國際場合散播對台不實言論,更是叛國於後。 那,我們是否應起訴王毅,因其叛國而判其「賠國」- 注意,不是「國賠」,而是「賠國」噢。 其實,王毅今天引起場內外關注並討論的是他那句「中國會在俄烏之戰爭一周年時,提出和平解決方案」。這句話雖予大家有一定程度的驚艶之感,但看好的人並不多。 原因是,談和是有條件、也有前提的。北約、歐盟並不反對和普丁坐下來談,但前提是,一定要在軍事上先把普丁打到無力招架或至少認栽,再來談。 此外,對於普丁的侵烏之罪行,也須究責。再來,凡是烏克蘭的領土,包括克里米亞,都得歸還。否則不就等於獎賞犯下戰爭罪者?!習近平會提出這樣的和平方案嗎? 不急,一個禮拜後,圖窮匕現,咱們就等著瞧。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習最終若以「國際法下的國家領土完整不容破壞」來明確譴責俄國而支持烏克蘭,那他期待的就是,西方亦得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 -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方當然會不依,- 倒不是只為了挺台灣,而是也涉及其自身國家利益。 倒是,對中共蔑視「中華民國」(提都懶得提),意圖武力染指台灣的宣示,台灣朝野 - 中華民國加台灣 - 沒有任一政黨可再龜縮,至少都必須表態,開口迎戰中共,而不是迎合祖國。
謝志偉
2023-02-19
牧童大衛和巨人歌利亞
就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周年的今天,1963年創設、今年成立滿一甲子的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了。 甫接任會議主席的前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依斯根(Christoph Heusgen)在開幕致詞時對普丁/俄國侵略烏克蘭之舉痛加撻伐,同時在細數全球其他邪惡罪行時,也指出新疆維吾爾族被集體關進再教育營的悲慘命運。 而在開埸鋼琴演奏時,大瑩幕上所播放的剪輯新聞短片或照片同時並排出現了中國和台灣的國旗。(如圖左下角)。 場景則是去年八月裴洛西議長訪台後,中國發射飛彈威脅台灣的幾幀照片。這點完全符合,霍依斯根主席在致詞裏對「強國欺凌弱勢隣國」的嚴厲指控。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緊接著以視訊方式作開幕貴賓致詞的烏克蘭總統澤林斯基即以聖經中「牧童大衛與巨人歌利亞之戰」為比喻,頭尾串連其鏗鏘有力、震撼人心的演講。 這位個子彷如牧童大衛的烏克蘭總統反覆以「要擊敗巨人歌利亞,大衛有的是勇氣,但不能沒彈弓」明示喑示:正義之戰他們可以單獨打,但武器需要盟友一起給。 他特別指出,今天的世界裏,「大衛」是複數,是「大衛們」,「歌利亞」也不是單數,而是「歌利亞們」! 因此,他呼籲所有「大衛們」必須團結起來㩗手並肩抵抗「歌利亞們」,等於頭尾呼應主席霍依斯根對所有暴虐獨裁者的聲討,當然主要就是普丁的俄國和習近平的中國! 我相信,他腦袋裏浮現的正是「俄國侵略烏克蘭」及「中國威脅台灣」並列的兩幅圖像。 但是我眼前浮現的卻是,國共並肩,至今仍把台灣的自由民主「汚衊」為要聯手打擊的「台獨」之景象。 也就是說,自由世界的人們同聲譴責普丁/俄國並同聲警告習近平/中國萬勿侵犯台灣的同時,卻有台灣的政黨、台灣的政治人物、學者。。。 真是令人感到今後夏天不須再開冷氣,- 反正只要想起這些,背脊就發涼。 *** 2015年是台灣最後一次有人受邀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當然是中國之故!)。今年終於有台灣人受邀,且是進入核心會議,並將和極重量級的國際政壇領袖閉門面對面會談。包括「總理、總統、副總統、國防部長、將軍等」。 而這位台灣人是曾任台灣駐美的外交官、剛選上台北市市議員的趙怡翔(民進黨籍)!令人安心!
謝志偉
2023-02-18
情人的舍利子
既然老是口口聲聲說真心愛台灣, 若把台灣當情人, 去了中國,可不能拿情人作人情。 若把台灣當愛妻, 拜會老共,休妻與共的事可別幹。 真心對台灣愛到骨裏, 平常每天隨時都在為它赴湯蹈火, 燒成灰也還是台灣人, 不必等最終燒得出舍利子來證明。 *** 訪台的德人對我說,以後,中國大概會拒絕他們入境,但是,他們有台灣。 然後,此行亦曾與最大在野黨會談的他們問我,該黨副主席去中國說些什麼? 我能說什麼?說他們說,他們有台灣? *** 方外人,題外話 問: 最大最亮舍利子是? 曰: 捨得舍利子。 問: 若不捨舍利子,那算啥粒子? 曰:佛門外棄子。 *** 法師生前既已明言:吾無舍利子。 就當他「捨得舍利子」。 是以, 法師既智,衆莫愚之, 既是師法法師,當以其說法為師。 再說,如何得知總共有幾粒? 因為,唉!算了。 是乃, 在世若是寥若晨星, 寂後更當萬里無雲。 能「捨離之」乃真「舍利子」。
謝志偉
2023-02-15
他也是退將
他也是退將 重量級德媒〈南德日報〉昨晚即時報導捷克新選出的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和台灣的蔡總統通電話十五分鐘,接受蔡總統的恭賀。 報導評論說「帕維爾還沒上任,就已經和中國對上/幹上了。 接著就引帕維爾推特所寫,稱他向蔡總統保證,「台灣和捷克共享自由、民主、及人權的價值,並會加強我們間的夥伴關係。」(原文在後) 知道嗎?帕維爾出身軍人世家,陸軍少將退伍!他。是。退。將! 這不能不讓我寫下這篇貼文: 近兩年來,三不五時和德國國會議員談到「認知戰」、「假訊息」等,我們都同意,這是一種可以包羅萬象的惡性宣傳、話術、詭辯。 但是,我也一直認為「真理越辯越明」是一項破解謊言之顛撲不破的準則。 說著、說著,今天就看到一個例子,且取之作實驗: 有人針對新任國安局長發出以下貼文: 「以前只要接受中評社的採訪,不少斑斑就會把受訪者貼上「中共共鳴者」的標籤,因為他們認定中評社就是一間統媒,我們要抗中保台怎麼可以接受統媒的訪問! 結果呢,現在新任的國安局長蔡明彥,過去不也經常接受中評社訪問嗎?」 這裏,且不論中評社是否為統媒,貼文者故意將「上統媒」的人簡化地等同於「中共喉舌」,但是這是混淆定義兼偷天換日。因為,有沒有當了「中共喉舌」,不是決定於「屁股坐上了統媒來賓席」,而是決定於「嘴巴說出了什麼話」。 例如某立委上了中國媒體,「中華民國」不見就算了,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總統從她口中吐出來,就成了「台灣領導人」!其所以被衆人幹譙是「中共喉舌」或「為匪宣傳」,就一點也不寃往。 因此,重點不是她「上統媒」,而是她「幹了統活,說了統話」! 同理,新任國安局長過去多次接受中評社 - 就算是統媒好了 - ,那又怎樣?要看他說了什麼啊?他出賣了台灣嗎?他出賣了自由、民主嗎?剛好相反,他捍衛了台灣的價值! 同理,李明哲和某退將,同樣是去中國,結果前者被關好幾年才放回來。台灣人除了佩服他外,有誰會說他出賣台灣、自由、民主、是「中共喉舌」? 而某將去了中國,不但能回來,還滿面春風,老皮溼潤不少 - (有人說,不排除是,回台灣後,被人口水吐到化雨)。 為什麼?因為他堂堂退將,月領十萬以上,卻去「恭聽」到今天還信誓旦旦要消滅台灣/中華民國的中共頭人習主席訓話!其嚴重性豈止是當了「中共喉舌」而已?! 真理越辯越明,台灣人,不管那一派,可以試著反駁以上的想法,多練多赢,面對「認知戰」或可增強戰力。 又,若中共任一匪媒敢來採訪我,來一個,上一個,來兩個上一雙。天天來,我天天上,讓我們聽聽、讀讀我說什麼,看看誰敢說我成了「中共共鳴人」?
謝志偉
2023-02-01
中共不是「講歷史」而是「掰故事」
德媒來採訪,其中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普丁對烏克蘭和習近平對台灣的態度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我回以: 「兩個人都企圖以暴力逆轉時間的巨輪歸零到其歷史上的帝國。 但是,今天的俄國能代表歷史上的俄羅斯帝國嗎? 而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是1949年才成立的啊! 另外,你看,中國駐德大使才又鬼扯『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莫說他們1949年成立至今連一天也沒統治過台灣,我們就看『Xinjiang』(新疆)和『Tibet』(圖博/西藏)好了。前者是「新納入或搶來的疆土」的意思。後者,簡單地說,一直到進入廿世紀,都還具有獨立王國或國家的本質,更是1950才被這個前一年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血腥入侵所佔領。」 我要說的是,中共不是在「講歷史」,而是在「掰故事」。不是「自古以來」的「事實」,而是「講古以來」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德文的「Geschichte」也的確同時有「歷史」和「故事」的意涵。 *** 照片裏的「事實」是,小女兒揹了好幾公斤的包包去漢堡出差,而我這個老爸竟沒送她去火車站。 結果,老婆怪罪下來,問說「這樣當什麼爸爸?」 我是睡過頭,沒「故事」可掰,將功贖罪的唯一辦法就是:直接到月台接「包」。嗯,還真的不輕。 但是,看我表情就知道,所謂「甜蜜的負擔」絕對是事實。 我意思是說,不是掰的,是揹的。
謝志偉
2023-01-30
戒嚴法國民餐
戒嚴法國民餐 「戒嚴法國民餐」和「法國餐」毫無瓜葛,正確的讀法是「戒嚴法」時代的「國民餐」。出此詞,其來有自。 據說,當年戒嚴時代,政治最大咖為標榜「清廉」,就下令要求所有官員與商人聚餐時,最多僅能三菜一湯,違者必究。 雷厲風行一陣子後,經查,果有成效,唯令人費解者,凡三菜一湯者,必為: 1.山藥炒木耳 2.有料熬鮮湯 3.回鍋肉 4.梅乾扣肉 政治最大咖百思不得其解,後經高人指點,始悟,此「三菜一湯」者,實乃:「藥(要)有回扣」之隱語也。 是否真有此事,姑且聽之。然「飲食」在文學文本裡各司其職,有的儘管篇幅不多,卻隱有畫龍點睛之功。 以我看,日治時代台灣作家呂赫若 (1914-1951) 的小說〈前途手記 ─ 某一個小小的記錄〉就是極佳的一例。 在這篇小說裡,放蕩男林某進「咖啡廳」泡「咖啡」也兼泡女人就對照了被他騙稱要納為入室之妾的天真女淑眉進廟裡喝「香灰」(因為不孕而求神,但其實問題出在林某)。 相對於那個年代咖啡廳的「喝咖啡」之代表「前衛」與「頹廢」,「喝香灰」就這麼不經意地點出了彼時傳統女性無法擺脫「不能為男人生小孩 ─ 最好還是男孩 ─ 就沒安全感」這種魔咒的結果。 腹部終於日漸腫脹的淑眉並非懷了身孕,而是得了癌症,不但沒有孕出新生命,還送了一條命 ─ 小說裡還暗示病因可能是喝了太多廟裡的香灰或草根:『如果太過份身體會搞壞喲』。 這是喝的,還有吃的。整體來看,在直到二十世紀初,德語文學(其實是西方文學),勞工之被賤視及踐踏和馬鈴薯之賤幾乎可以劃上等號了。 梵谷那幅名畫〈吃馬鈴薯的人〉(1885)裡圍在桌邊陰鬱地吃著馬鈴薯的男男女女臉上都有個狀若馬鈴薯的鼻子,即是在為「賤人就是馬鈴薯」的勞動者發聲和留影了。 甚至,好種也好養,量多又撐胃的馬鈴薯就成了當時工資便宜又人數眾多的勞工和窮人之象徵了。 遠景出版社出的《悲慘世界》的封面用的即是梵谷那幅〈吃馬鈴薯的人〉這幅畫,不是沒理由的。 無獨有偶,Salaman那本《馬鈴薯之歷史和其社會影響史》的內頁也附了梵谷這張畫。 此外,在德國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漢利希‧伯爾(Heinrich Böll, 1917-1985)的短篇小說〈霸雷客家的秤〉(Die Waage der Baleks)裡,村民的小孩放學後回家還得幫著削馬鈴薯皮,削下來的皮不能丟,得給大人檢查,看是否削得太厚。 事實上,這些被削皮的馬鈴薯就是暗喻被霸雷客家族「剝削」的全村村民。 以上簡證,「飲食」有隱喻功能無誤。而餐盤留白的部分若遠多於食物所佔的面積 - 盤子越潔白,留白效果越突顯 - ,即產生「游刃有餘」的可能,並導出「從容不迫」的印象,此,優雅也。這是一種空間美學,從「高貴的XX人」來看,對照著「齜牙咧嘴」的「粗俗不堪」。 此刻,若有人想到,「番薯」和「台灣人」被設定的「沒文化」為何會聯結起來,就不稀奇了:因為番薯「泥濘不堪,凹凸不平」,而非「晶瑩剔透,凹凸有致」。這點,不是符合「外表」,而是符合「命運」,坎珂的命運。 此次有些媒體或群體強對某政治人物之「年夜飯」酸諷為「法國餐」,已到了窮極無聊的地步,實乃不得不令人懷疑,是否某些族群或政黨對「本土」政黨的刻意宣染印象就是:你們這個黨就是「粗俗」,就是和「優雅」無緣。一旦稍微「又優又雅」,就一定非超譯為「民脂民膏」不可! 再往下想,不就是:你們只有當順民的份,哪有資格治理這個國家!?再接下去,不就是「寧與外人,不予家奴」的寫照?再往下拉,不正是那位「皇復興」將軍的真心話:「寧願給中國統一,也不讓。。。」 這些也解釋了,為什麼台灣人以「民主和自由來進化國家」的成就再怎麼受到國際社會的讚賞與珍惜之際,有些人、甚至政黨和老共卻是眼裡所見永遠是「台獨」!這不夠,還要聯手共同打擊它呢。 就此看來,這餐年夜飯,根本不是「學了法國」,而是「犯了國法」。 *** 以上所舉文學或繪畫的例子皆順手拈自我2014年的一篇研究發表: 從天堂的禁果到地底的馬鈴薯:淺論「飲食與文學」 刊於《飲食與文學 – 世界文學論集》(聯經,2014)。手頭所留資料未存頁數。
謝志偉
2023-01-25
兔be or not 兔be?
台灣:志偉,祝你 平安如意 萬事順利! 志偉:台灣,謝謝! The same 兔you! 台灣:謝謝!記得 - 「團結真有力」。 志偉:不會忘記的 - We are strong, if we stay 「兔gether」! 台灣:我們能不能繼續存在, 關鍵在此。 志偉:是的。兔be or not 兔be? 這個問題我們不可能「躲 be」! *** 德國的除夕夜,我以參加一私人畫展度過。年輕的女畫家來自喬治亞共和國,畫作裏,「母親和家庭」是常出現的主題。 我不能不想到,2008年,普丁攻打喬治亞這件事。。。 我自忖,「母親」象徵著「安全」,「家庭」意味著「隱庇」 ,而武力侵略、暴力威脅,則毀滅了「安全」與「隱庇」。 藝術提供了鬆解潛意識裏憂懼失去「安全」之焦慮的可能性。 當然,我可能想太多了。然而,讀/觀者美學允許我作此遐想。 真引人的畫作!
謝志偉
2023-01-22
烏鴉與烏賊
烏鴉叫聲刺耳難聽,但內容可能是「忠言逆耳」,屬「良樂苦口」的手段。 烏贼則是模糊事實,甚至是偽造事實、猛噴假訊息,屬「認知戰」的手法。 台灣要存活,政黨、社會與政府都必須有能力分辯烏鴉與烏贼的區別。 否則 - - - ,有詩為證: 夜落烏賊噴満天, 煽風點火對仇眠, 故輸誠外喊三次: 夜半中聲來翻船! *** 挺台不遺憾餘力的德籍友人對屢有台灣退役軍人當共諜感到不可思議,也對有台灣政治人物、教授上中國媒體攻擊台灣的政府而不是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感到難以置信。 此外,友人也説:「疑美論」從二戰結束後至今,在德國也從未消失過,只是不曾是主流,也不會是主流。尤其俄侵烏之後,德國、歐盟和美國 - 即跨大西洋 - 之間的自由民主連線甚至更為緊密。 我倒沒説出我心裏的兩個憂慮: 1。 「民族主義」會不會成為烏賊偽裝為烏鴉的道具? 2。 中共有沒有對台「抖內」? 有的話,是不是能想點辦法讓這種「抖內落幕」或最好是好好地「拌出一點內幕」? - 台版的「三烏主義」-「烏賊扮烏鴉幫俄國(中國)打烏克蘭(台灣)」- 不是不可能, 順帶一提: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所屬的社民黨(SPD)雙主席之一的克林拜爾(Klingbeil)先生日前(1/11)接受重量級德媒〈時代周報〉(Die Zeit)採訪時,除了說:「若中國侵台,那德中關係也會產生根本的鉅變,如德俄目前的關係一樣。」之外(Wenn China Taiwan angreift, wird sich auch unsere Beziehung zu China fundamental ändern, so wie das jetzt mit Russland der Fall ist.),那篇採訪的標題是「普丁騙了我們,也耍了我們」(Putin hat uns belogen und betrogen),- 把「普丁/俄國」替換成「習近平/中國」毫不違和! 在此前一天(1/10),中國駐德大使吳懇(Wu Ken)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採訪時,對德國越來越多國會議員、高階官員訪台或將訪台表示不滿地說:「但是我要建議一些(德國的)政治人物,在台灣問題上不要玩火或測試中國的紅線。」(Ich möchte aber einzelnen Politikern auch raten, in der Taiwan-Frage nicht mit dem Feuer zu spielen und chinesische rote Linien nicht zu testen.) 我這趟駐德超過六年,還沒看過中國駐德大使必須以聽起來如此氣急敗壞的口吻說出這種其實沒人甩的警告 - 説重話,卻沒重量。 為什麼?因為,不獨只有德國如此,這是所有自由民主國家此起彼落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集體反彈! 為什麼?因為他們和前面那位克林拜爾主席一樣,發現中國/習近平騙了他們、耍了他們! 為什麼?因為中國口口聲聲在說的「台灣問題」,在他們看來卻是:台灣不是問題,台灣是答案! 總結來看,我要講的是: 1。 沒有「台灣是美國挑釁中國的棋子」這回事。 2。 只有「有人要幫中共把台灣變棄子」這檔事。 3。 也沒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碼事。 4。 只有「台灣是自由民主世界之一部分」的美事。 5。 把台灣正副總統今年送的春聯貼起來: 「喜福運途」! 6。 我可以告訴台灣鄕親,接下來,全球自由民主世界各國訪台的各類高階政治人物將會是另一「途」:絡繹於途。 7。 同時也把文化部曾派駐我代表處的劉順明同仁遠從台灣寄來的親筆春聯也貼起來。 8。 這就是台灣,人民寫的春聯和總統、副總統送的春聯掛在一起,毫無問題。 要是在共產政權的中國呢?誰要敢把老百姓寫的春聯和習近平送的春聯掛一起,那結果會如何? 答案大概會是: 寫的春聯和寫春聯的 一起掛了。 9。 因此, 中國駐德大使叫 Wu Ken. 台灣駐德代表叫 We Can. 10。 順祝台灣鄉親朋友們: 新春愉快 闔家平安 事事順心 樣樣如意
謝志偉
2023-01-19
我在等你
我在等你 終於,你忍無可忍, 於是,奮力反擊, 以為對方會痛得流淚。 沒有,人家八風不動,無動於衷。 你義正辭嚴地反駁, 是如此的有把握, 沒想到,一針下去,卻不見血。 人家依舊我行我素,還嗆你: 「恁北阿不是吃素的!」 這時,在你捶胸頓足, 氣憤、甚至自責隱忍這麼久之前, 先想一想,有沒有可能: 這一切只因為是,你碰到了 一個沒血,一個沒淚的人? 以後別忘記,現在知道就好了。 所以,朋友,黑暗中,我在等你一起繼續向前走,別譲我孤單。 只剩下整整一年了,別再糾結在這裏了,讓我們調整步伐,加緊腳步,跟著賴和〈前進〉。看!他怎麼對我們倆個説的: 前進才有光亮,才有方向,才會有希望 夥伴們快點跟上一起前進,就會有力量 前進才有光亮,才有方向,才會有希望 夥伴們快點跟上一起前進,就會有力量 *** 賴和的散文〈前進〉(1928)全文如下: 在一個沒有星亮的晚上 駭人的黑暗籠罩著四方 有一對孤獨相依的夥伴 走在未知的道路上 不知站立的是什麼地方, 不知什麼是方向 他們並不驚慌 因為有種直覺在呼喚 就是前進 朝著那未知的前方 不停地前進 為實現我們的願望 路上也許有荊棘,有暴風雨,但是我不怕 只要並肩同行,一起前進,就會有力量 他倆沒有希求光明的意識, 或得到自由的奢望 因為黑暗是如此濃烈,所以眼前就是方向 路上佈滿了石塊,泥澤,和水漥 但是比起身後的絕望 往前進就不值得害怕 讓我們前進,眼前的黑暗就是方向 勇敢的前進,因為前進才有希望 盡頭總會天亮,我們總有一天會到達 我們要互相提攜,互相信賴, 幸福就在前方,在夢境的邊際, 黑暗的邊境,彷彿透出了一些光 睜開眼睛,看見了眼前前進的方向 他不自禁的走去卻忘了同伴落在後方 他大聲的呼喚,光明就在前方 快來跟上!快來跟上!快來跟上! 還是要前進,即使失去了夥伴,努力前進,即使路途孤單 前進才有光亮,才有方向,才會有希望 夥伴們快點跟上一起前進,就會有力量 前進才有光亮,才有方向,才會有希望 夥伴們快點跟上一起前進,就會有力量
謝志偉
2023-01-15
異鄕情怨
異鄕情怨 車從辦公室回官邸的路上,都會右轉進入一條叫「Ben-Gurion-Straße 」的馬路。 「Ben-Gurion」是人名,而「Straße」 則是德文「街道/路」的意思。 每次GPS以德語説:「下一條右轉Ben-Gurionstraße」時,「Ben-Gurion」聽起來就覺得佷像台語的「變故鄉」 ,而我每次耳裏就自動響起台語「他鄕變故鄕」的聲音。 好幾次,這種情境都引發我寫下一九四五至四九年間,兩百萬「外省人」 - 家父是其中一位 - 陸續或匆匆逃難來台者的心情轉折之衝動。 昨晚,路經「變故鄉」這條路 ,不知為何,這次感覺特別強烈。今夜,決定把一直等著釋放的感觸寫下來: 異鄕情怨 想起當初 不情不願 逃離家鄕 兵荒馬亂 離宅棄院 背井離鄉 卻帶不走 一箱情怨 且留故鄉 自彼時起 身在台灣 心繫老鄉 老巴望著 終有一天 衣錦還鄉 從此以後 夢魂牽縈 等夜來鄕 盼到開放 心寛體胖 衣緊還鄉 這才覺悟 寶島台灣 真溫柔鄕 自由民主 有情無怨 乃新故鄉 自由民主 落地生根 乃真故鄉 *** 此乃創作,雖出於真心,唯不保證「實然」如此。只是我直覺認為,「應然」如此。 David Ben-Gurion (1886-1973), 大衛·賓-古里昂,出生於波蘭的猶太人後裔,堪稱是以色列建國者,第一任總理,後也擔任過國防部長。 此人其實故事甚多。 *** 柏林這條街自2006年起改名為Ben-Gurion-Straße ,是德人表達對他於二戰後致力於猶太人和德國人間和解的努力之尊崇。 *** 路牌照片作者為「Avi1111 dr. avishai teicher」。
謝志偉
2023-01-04
「和平之願」
台灣作為非聯合國會員國,在絕大多數的國家都不承認的情況下,一般國人可能比較難想像,我們的國際處境實況如何。 今天我就以一個最新的例子為國人描繪一下這個處境。 具有超過六十年歷史、駐點為首都柏林的〈外交雜誌月刊〉(Diplomatisches Magazin)今年十二月號的專題是「和平」(Peace)。 其中一個佔了好幾頁篇幅的專欄是請各國駐德大使就「和平之願」(Wishes for Peace」發表短文一篇。並註明作者是「柏林的各國大使、From the International Ambassadors in Berlin」。 十一月下旬的某個周五中午左右,我們新聞組的同仁收到該外交雜誌來訊問説: 「貴代表可否就『和平祝願』一題以英文撰寫短文一篇?但是抱歉,時間有點趕。若可,請於今天下午三點交稿,簡單即可。」 這麼趕,同仁問我要不要答應。我知道,該外交雜誌已有好一陣子沒登台灣的消息。這是由於中國的施壓,大家心照不宣。 我很快地在心裏盤算了一圈: 1。一定是和俄侵烏有直接的關係。 2。台灣被中國威脅,漸被關注。 3。中國到處施壓,隱形化台灣。 4。’TAIWAN‘ 在國際露臉,就得分。 5。其主動來邀,‘TAIWAN‘ 不能缺席。 6。不花一毛錢,免費為台灣作廣告。 於是,我告訴同仁「答應再說,三點前我交稿。」 問題來了,周五,我手邊還有別的事得趕。而且要寫什麼? 我略加思索之後,心想,大家一定寫得差不多。我得寫點不一樣的。腦袋一轉,我告訴自己:來首詩。 於是,我囑咐袐書,除非特急件,否則一小時內讓我集中精神好完稿。 坐在電腦前,我很快進入了創作的亢奮情境。最後,完稿時,已是70分鐘後的事了。不過,準時傳給了雜誌編輯。 今天,收到了他們寄來的兩本實體雜誌。我一翻,我的詩登了,按字母順序,放在西班牙大使(Spain)和塔吉干大使(Tajikistan)之間。 果真,如我所料,大家都是平鋪直敘的散文體,只有我的是詩文體。 很特別的是,所有國家都附國旗及大使照片,唯獨我那一欄非常突出:只有台灣國旗,沒有我的照片。 別人都是標註如「西班牙大使」,而我則是「台灣代表」(Prof. Dr. JHY-WEY SHIEH.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因此,一眼就看到台灣的「特殊案例」。 我對同仁説,還好不是只有我照片,然後名稱寫「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代表)! 這是一本在德國外交界十分流通的資深外交雜誌,竟然以這種方式讓「Taiwan」露臉,中國駐德大使館一定會暴跳如雷地去找他們抗議。 當然,也不排除,這已經是中國大使館施壓後的結果。若然,一定是中方要求整個拿掉(這是慣例了),但雜誌不依,拿掉我的照片後照登。 若是後者,我們可以説,老共未得逞,那,這就是「戰狼」成「站廊」- 站到走廊了。 我告訴同仁,空杯變半杯,得分! 對了,我寫的詩,暗藏對「俄侵烏」的批判,題為「A Cake of Peace」(一塊和平蛋糕),是從片語「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小事一樁)為雙關語出發的。 連同我自己的中文翻譯附在後面,以供參考: 中譯: 和平蛋糕 謝志偉博士 台灣駐德代表 如果冬天來了, 死亡的腳步就近了,不會太遠。 它會生氣勃勃地,很明顯, 肆無忌憚地,把尖刀插進 戰士妻子的心臟,再左右轉一點。 和平蛋糕,來,烤一個吧! - 我知道, 這,不是小菜一碟,也不是為了想熱鬧。 但是,我們仍得盡力而為, 那麼多的媽媽,看,她們多無靠。 蛋糕上,我們點燃一根蠟燭, 「戰爭,你去死!」,我們祈禱也祈福 - 願士兵們都能擺脫厄運,安然回到家, 好好哭一場,躲過死神的荼毒。 然後,我們心情愉快地,一點也不驚聳, 反將一軍,有恃無恐, 把俄羅斯輪盤賭, 不可逆地推進糞坑或馬桶。 這,不是小菜一碟, 是讓大獨裁者穿小鞋, 是和平的案例, 祝願天老爺!。 *** 我想,大家應也讀的出來,本詩對「和平」作出定義:對侵略者反將一軍,才是「和平」的真諦! 英文原稿: A Cake of Peace Prof. Dr. Jhy-Wey SHIEH Repräsentant von Taiwan in Deutschland If winter comes, Death won’t be far behind. It will spring to life Throwing caution to the wind, Turning the knife In the heart of soldiers wife. A cake of peace, let’s bake! - I know, It’s not a piece of cake. Let’s try our best though, For so many mothers sake. On the cake we light a candle, Praying the war go to the devil, Soldiers be home and dry, Escape bad luck And have a good cry. Then, getting off on the right foot, We turn the tables To make our input And wheel the Russian roulette Irrevocably into the toilet. It’s not a piece of cake, It’s a case of peace.
謝志偉
2022-12-30
細水長流比夜長夢多好
1990年3月學運的某一天夜裏,我和許多師生一樣,睡在大家俗稱的中正廟廣場上。 那時,我是東吳大學德文系的系主任,第二天一早的課準備臨時請假。 七點不到,有人把我叫醒,我睜開眼,竟然是我太太抱著才満一歲的女兒站在我跟前。我仰頭,半眯著眼,一時愣在那。 老婆:「你要罷課?」 我:「沒有啊!」 她:「那八點十分的課,你不上了?」 我:「我待會讓助教去跟同學説調課。」 她:「理由呢?大家都知道你在廣場。」 我:「。。。」 她:「你要在外面講你的話,就不能 讓人家在學校講你的話。」 我:「。。。」。 她:「走吧!好嗎?現在回家吃個燒餅油條,去上課剛好。要回來,等下了課再回來。細水長流比夜長夢多好。」 我點點頭站了起來,一手抱過還在睡的孩子,一手牽著老婆,三個人在廣場外攔了輛計程車回外雙溪的東吳教授宿。路經士林,還買了燒餅油條和豆漿。 那場野百合學運裏,是我第一次站在近萬個學生、老師面前演講。 我記得,一開場,我就説:「我留德拿到博士回來教書已經三年了。這中間,有人升了副教授,有人升了教授,只有我,生了一個小孩。」 全場哄然。包括我在裏面,我們都感受到,無論多麼有正當性的抗議,都要保留一點讓自己也能喘口氣的空間。這樣,我們就不會陷於謾罵的泥淖裏。至今,我一直盡力保持這個信念。 我岳父蘇北人,岳母出身關外張家口。所以我太太的台語是出社會才開始學的。道地一點的台語,她就聼得很吃力。而我媽媽只會講台語,因此,我老婆聽不懂的,通常就帶著微笑以「是,著(台語的「對」,發音如『趙」』」回應。 大女兒出生幾年後,我媽媽其實等著要抱孫子。但是我和老婆並不急。 有個周末,我和老婆照例帶著孩子回基隆看媽媽。 那天,天氣溼冷,老婆又有點感冒,臉色就顯得蒼白,穿得又有點多,看起來就是有些疲累的樣子。結果,我媽媽和她說了幾句話後就直接問説:「阿你是嗯是有身啊?」 須知這「有身」已屬進階台語,我老婆只聽得懂「大腹肚」的層級。她猜想,婆婆就是在關心她是否身體微恙。於是,老婆就很自然地點點頭説:「是啊!」 沒想到,我媽媽一聽,立刻喜形於色地抓著她雙手,説:「噢,是什麼時準知的?阿就愛ge 休睏,不通甚tiam (太操勞之意)。」 瞬間,老婆知道誤會大了,就趕快解釋。媽媽臉色頓時暗了下來,我伸手把燈打開也沒用。 再幾年,二女兒出生,我媽媽高興得不得了,再沒提抱孫子的事了。 老婆台語不行,思想卻很台。有一次,我氣憤不過,幾乎是漲紅著臉脫口說出「為什麼外省族群都只投國民黨。」 她靜靜地看著我説:「你以為光靠這麼點外省人,國民黨就能撐到現在?」我臉色頓時暗了下來,這回,連燈都懶得開了。 回想起來,從1988年婚後,我和岳父母「政治層面」的關係,從緊張到解涷,老婆一度夾在中間,十分痛苦。 經過將近三十年的轉折,2016年,小英二度參選總統,岳母繼續投給她。這一次,資深老國民黨員、已近百歲的岳父也改投給了小英。 開放後,岳父回過幾次蘇北老家,修了祖墳。幾年前,他仙逝後,就葬在台灣。 岳父蘇北,家父廣東,也埋骨台灣。日久他鄕成故鄕,正是這樣的寫照。 在中共屢屢作勢一副非要吞下台灣的情況下,台灣昨天宣布了將義務役的役期從四個月恢復回一年。 家父是開過店的大廚,我岳父是抗日剿過匪的上校退伍軍人。我相信,中共要真膽敢犯台,而他們兩位若還在世,一定會是:一個舉起菜刀,一個抓起步槍,聯手捍衛這塊他們終結逃難,寄託一身,然後開枝散葉的福地。 而我和我太太,絕對隨侍在側。
謝志偉
2022-12-29
台灣是自由世界的一環
今天一早把台灣義務役從四個月恢復回一年的理由傳給一位在德國政壇喊得出名號的人物看,並附帶説明,中文大意如下: 「過去那幾年,台灣的兩大主要政黨都曾作過縮短役期的決定,主要是向中國展示善意。 結果中國非但不領情,如今習近平反而變本加厲地一再威脅要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國家安全受到如此威脅,台灣迫不得已才恢復一年的役期以保家衛國,並且和美日等盟友共同捍衛我們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 該頭人迅即回以「理之必然,很能了解!」。 俄侵烏之後,此君認為,自由世界必須支持烏克蘭反抗俄國,並多次提醒國際社會習近平可能有樣學樣,趁機侵襲台灣。 之前,有擔心中國侵犯台灣的德籍友人得知,台灣義務役竟然才四個月,咸感不可思議。 再看反對恢復一年役期的人是哪些,我更加確定,此關鍵決定,怎麼看,沒有懸念,都是正確且必要的。 對此爆跳如雷的人,都希望我們不要抵抗,乖乖地等人家侵門踏戶來門口埋地雷。 對了,資料指出,南韓的義務役是18至21個月,以色列是24至30個月,連新加坡都還是兩年。 同樣的資料也顯示,中俄聯手的擴張惡行是整個印太地區局勢緊張不斷升高的原因,而台灣位居第一島鍊的戰略地位恰恰説明了: 台灣是自由世界的一環, 台灣不能失去自由世界, 自由世界不能失去台灣! *** 照片是2016年赴德前在家打包時拍的。胸口上貼著「fragile 」(易碎)指的是我的「心」,不是我的「意志」。 *** 故意洗白中共政權威脅台灣的人,和硬是造謠把台灣說成是美國國家利益之犧牲品的人,重疊度之高,令人詫異與擔憂。 在這些人眼中,台灣政府所有捍衛國土、自由民主價值並表達絕對抵抗「武統」的舉措全都是在「挑釁」中國。 這種説法和我在德國政界、媒體、智庫、民間所聽到、讀到、看到的剛好相反,完完全全的相反!
謝志偉
2022-12-28
半生不熟
試煎牛排,不知要訣,結果煎成半生不熟。 我想起,我這輩子和台灣的關係,其實講起來,也是半生不熟,- 前半生真的和台灣很不熟。 我看著爸爸當年跑船時,在國外留下的一張照片。 想像著,他剛來台灣時,一定也是人生地不熟。 結婚後,落地生根了。 也許,爸爸自此感受到:國語「家」的發音和台語「這」的發音完全一致,不是沒有道理。 這個家是他的全部了。 至於我自己,1982年赴德時,剛服完兩年預官役的我,都已經二十八、九靠三十了,對台灣所知卻是完全不熟到陌生。 校園餐廳裏,幾個漢學系的學生,男男女女,有的也已經去過台灣,知道我台灣來的,過來問東問西,我全部一問三不知。阿就不熟啊! 滿腦子不是秦漢隋唐,就是唐宋元明清,我那時還是中國人,台灣哪須搞得清? 多年過去,我自己也結婚了。 如今兩個女兒都已成年,全都台灣人了。 和大家一樣,台灣也是我的全部了。 它是自由、民主、陽光的化身。 然後,看到報導,面對中國不斷加劇的侵略威脅,台灣四個月的義務役將延為一年。 我想像,明天起,一定會有很多人開始抹黑政府,延續洗白中共的擴張野心。 對台灣這個給了我父親、給了我一個家的福地,它是我們的國,也是我們的家,我們不保護它,誰來保護它? 唯有展現我們捍衛它的決心,才可能阻絕中國侵犯台灣的野心。 而我,看著服役時穿著軍服的一張照片,我告訴自己:有必要時,就再穿上。 為什麼?因為:我們對台灣這個國家的愛 和再厲害的牙醫碰到自己長歪的智齒時一樣: 都是「不克自拔」啊。 *** 背後牆上的字看不清楚,應該是「蔣公」訓詞,諸如「反共才是王道,媚共必是亡道,叛國必抓,附匪必殺」之類的警語吧。
謝志偉
2022-12-27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唯一進入二二八紀念館的將軍沈一鳴
李筱峰
酸蔡英文紅毯短?
曾韋禎
最後兩名真的不意外
Mr.柯學先生
「不好意思,我們的政府造成你們的困擾」
陳怡凱
最後一個中國人總統
鄒景雯
馬的這個、那個
樂子
趕走養雞場,再來靠腰缺蛋
林智群
將軍學長讓我們很難做人
張崇廉
乞丐打了維尼一巴掌
周布雅
扼要敘述228事件
李筱峰
BLACKPINK熱 高雄市民有感
徐嘉欣
媚俗的悲情城市
李忠憲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台灣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