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相關文章

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蓋爾曼

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蓋爾曼

「成功來自好奇心,所以我們不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作為一個出色的物理學家,想像力很重要,一定要想像、假設。也許事實並不是這樣,但是這樣可以使你接著往前研究。創造力是最為重要的,這樣你才可以有新的角度去觀察事物。」 –默里.蓋爾曼 好奇心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動力,殆無疑義。不過一板一眼的科學,需要想像力與創造力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默里.蓋爾曼(Murray Gell-Mann)確實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重要。 今天是默里.蓋爾曼的冥誕,他於1929年9月15日於美國曼哈頓一個移民自奧匈帝國的猶太家庭。 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蓋爾曼,竟然曾經從文學小說與佛學得到靈感。 蓋爾曼讀到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中有一句「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蓋爾曼竟然從中使用了「夸克」(quarks)這個術語。經由對稱性的考量,提出夸克假設,得到實驗證實,使得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美麗、簡單有序的景象得以呈現。 至於蓋爾曼如何從佛學得到靈感?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稱為「八聖道分」。1961年,蓋爾曼與日本學者西島和彥引入強子分類方案。蓋爾曼參考佛教術語「八聖道分」,將此方案稱為「八重道」。該方案現已可由夸克模型得到合理解釋。 1969年,蓋爾曼因在基本粒子的分類及交互作用方面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享有學術聲望的蓋爾曼,在求學的過程中,竟然有一段瘋狂的趣聞:蓋爾曼於1948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物理學學士後,希望能前往普林斯頓大學等常春藤盟校繼續深造,但是卻無法如願,只能到MIT(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為此,他竟然曾經考慮過自殺。他想著,到底要自殺?抑或是去麻省理工學院就讀?他後來意識到,也許先去麻省理工讀書,以後要自殺還有機會,如果先自殺了,就不能再去讀書了。為此,他說出了一句名言「The two operations, suicide and going to MIT, don't commute.」(這兩件事情,自殺還是去讀書,不可交換順序)。這個玩笑開得超級幽默。 蓋爾曼是20世紀後期學術界少見的通才,他涉獵的學科極廣,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除數理類的學科外,他對考古學、動物分類學、語言學等都頗有造詣。他還喜歡觀察鳥類、收藏古董,熟悉古代文化及民俗傳說,甚至了解許多土著文化,他還能流利地使用13種語言。 但是聰明的蓋爾曼,有時卻失之幼稚,他喜歡炫耀自己過人的外語能力,又會嫉妒別人的聰明,科學家竟有著幼子之心!
李筱峰 2023-09-15
「現代地理學之父」洪保德

「現代地理學之父」洪保德

1492年哥倫布的所謂「發現新大陸」,是人類歷史的一件大事。將近三百年後,有一位科學家被稱為「哥倫布第二」。即使不認識他,也不能不要對他刮目相看了!他就是今天的壽星亞歷山大·馮·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 被稱為「現代地理學之父」的洪保德,於1769年的今天(9月14日)出生於柏林(當時屬普魯士王國)。 20歲起,洪保德前往南美洲旅行探險,就當地自然環境包括火山、海洋、植物、礦產、氣候、水文等各方面都進行科學研究與分析,並在當地發現許多新物種;後又於美國和中亞進行科學考察,著有《中部亞洲》,還有30卷的《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 有人說「哥倫布給了歐洲一個新世界。而洪保德提供了關於它的物理,材料,智力和道德方面的知識」。於此可以想見這位「哥倫布第二」在學術上的貢獻! 洪保德認為「自然界為一巨大的整體,各種自然現象相互聯繫,並依其內部力量不斷運動發展。」 維基百科這樣介紹洪保德: 「他開創了許多地理學界的重要概念,如等溫線、等壓線、地形剖面圖、海拔溫度梯度、洋流、植被的水平與垂直分布、氣候帶分布、溫度垂直遞減率、大陸東西岸溫度差異、大陸性與海洋氣候、地形對氣候形成的作用等,並探討氣候與動植物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的關係;此外,他也發現地磁強度從極地向赤道遞減的規律,火山分布與地下裂隙的關係等。」 達爾文稱讚他說:「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旅行科學家。我一直欽佩他,現在是崇拜他。」 洪保德於1859年過世,享壽89歲。逝世後,他的一系列的對科學和自然巨有影響力的論文《宇宙》才出版到第五冊,那是洪保德在柏林大學的一系列演講。
李筱峰 2023-09-14
《華沙的倖存者》荀白克

《華沙的倖存者》荀白克

專制獨裁政權,價值單元化,容不下他們起疑的科學家、哲學家、史學家、藝術家。尤其帶著種族優越主義的獨裁政權,更容不下他們歧視的族群。納粹政權即是迫害或逼走無數菁英的「範例」。 今天要介紹的壽星,就是一位被納粹專制政權逼走的傑出音樂家阿諾.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他於1874年的今天(9月13日)出生於維也納(當時屬奧匈帝國)。 荀白克創作風格被歸類為浪漫派晚期的半音主義,「20世紀第二維也納樂派」。 1911年他開始在柏林和維也納執教。1933年,納粹政權指責他的音樂「頹廢」,是毒害德國青年的垃圾。身為猶太人的他,被趕出他任教8年的柏林普魯士藝術學院。最後旬白克設法逃離德國,移居美國,前後在波士頓和洛杉磯任教。 荀白克始終關注自己同胞的命運,戰後,終於在1947年,完成了控訴納粹暴政的著名作品《華沙的倖存者》(A Survivor from Warsaw)。這部頌歌,旨在向被納粹屠殺的受害者致敬。透過朗誦、男聲合唱,以及管弦樂結合。全長約六分半鐘的這一作品,用朗讀的方式,呈現集中營中的猶太人,在被殺害之前自發地合唱起猶太教的「首麻」音樂的場景。「作品仿佛是作曲家靈魂深處的巨大悲鳴,象徵著一個猶太人的全部尊嚴」。《華沙的倖存者》是荀白克戰後重要的代表作品。完成此作品時已73歲,只花12天,全神貫注而成。 若要簡介荀白克,他是奧地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作家,也是畫家。 《華沙的倖存者》完成的三年後,1951年7月13日,荀白克逝世於美國洛杉磯。  
李筱峰 2023-09-13
余登發 葉秋木 鄭南榕

余登發 葉秋木 鄭南榕

#今天的冥誕壽星有三位深具代表性的台灣人物: 今日壽星之一 余登發,1904年(日本明治37年)9月12日出生於高雄橋頭,台南商業專門學校畢業。二戰後曾任制憲國大代表、高雄縣長。台灣民主運動先驅。1979年被羅織「知匪不報」入罪,引發「黨外」運動的「橋頭示威」,最後引爆「美麗島事件」。 1989年9月13日在八卦寮住宅離奇遇刺過世。 今日壽星之二 葉秋木於1908年(日本明治41年)9月12日出生於屏東,曾就讀日本中央大學。旅居東京期間,成立「臺灣文化同好會」,是參與社會運動的健將之一。回台後曾經營水泥瓦、原木等進口生意。二戰後當選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1947年在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為民請命,3月12日在屏東市三角公園被國民黨軍隊公開處決! 今日壽星之三 鄭南榕生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12日,父親來自福建福州。就讀台大哲學系時,拒修政治性課程「三民主義」,特立獨行。他參與「黨外」民運,創辦一系列「自由時代」雜誌,呼籲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鼓吹台灣獨立。及1986年發起「519綠色行動」,抗議長期的軍事戒嚴;並與陳永興、李勝雄發起二二八平反運動,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因刊載許世楷教授《台灣憲法草案》被控「叛亂」,他拒絕出庭,揚言「你們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1989年4月7日於侯友宜率刑事警察前來拘提時,引火自焚抗議,以身殉道!          
李筱峰 2023-09-12
「愛國歌曲」今安在?

「愛國歌曲」今安在?

  日前我應TIA之邀發表專題演講〈台灣威權時期「愛國歌曲」析論〉。有感於國人應知往鑑來(不是鑑往知來),特將演講要旨分享於此。 我以當年黨國的三一五首「愛國歌曲」歌詞為文本,分析其內容,包括以下性質:一、揭櫫「反共抗俄」「消滅共匪」;二、鼓舞戰鬥意志;三、歌頌蔣介石;四、宣揚中華民族主義的大中國認同;五、眷戀中國舊山河;六、「工具論」的台灣歌頌;七、標舉三民主義;八、歌頌孫文為「國父」;九、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歌頌;十、標榜「革命」;十一、透過情歌的置入性宣傳;十二、宣揚中國歷史文化、歷史人物或中國古詩詞;十三、保密防諜;十四、外交挫敗後的鼓舞;十五、純粹勵志,激勵樂觀進取。 回顧以上內容,沒有一絲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內涵,充滿法西斯主義特色。按法西斯主義包含:領袖崇拜、反共、狂熱的民族主義、強調戰鬥等四大特色。以此四特色檢視當年的「愛國歌曲」: 除了對蔣介石的個人英雄崇拜之外,就是強烈的反共色彩、鼓吹戰鬥意志,要有戰勝必死決心,以及濃烈的中華民族主義。要言之,「反共」與「中華民族主義」是當年「愛國歌曲」的重心。 曾幾何時,當年中國國民黨鼓吹戰鬥與反共的意志,已經煙消雲散。試看當年的愛國歌曲要我們唱著:「男兒立志在沙場…頭可斷,血可淌,」(〈勇士進行曲〉);「為民族,為國家,奮鬥犧牲絕不怕。我們要消滅共匪,復興中華民國。」(〈我愛中華〉);「…投筆從戎效命戰場!」(〈赴戰場〉)「高舉青天白日旗,反共保民上戰場」(〈巍巍阿里山〉);「快快備好戰馬,這場勝戰要打,不惜任何代價」(〈誰都不能欺侮他〉);「一戰古寧頭,再戰大二膽,同仇敵愾消滅匪黨,光輝的八二三」(〈風雨生信心〉)…。當年如此鼓勵青年上戰場,如今卻恐嚇「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首戰即終戰」、「不要挑釁,破壞和平」、「討打」。當年唱著「蔣公,我們永遠跟你走」,現在他們背棄蔣公的反共誓言,卻跟著中共走? 當年這類「消滅共匪」「反共復國」的「愛國歌曲」,今天不僅不再傳唱,幾乎已成不便明言的禁歌。 放棄反共與戰鬥之後,卻仍保留「中華民族主義」,今天軍隊還在唱著「我愛中華」的歌詞。由於當年的「反共」不是以自由民主為基底,一旦放棄了反共,剩下的中華民族主義卻成為國共的共同方程式。 如今「共匪」不再消滅,而「中華」卻成為昔日「共匪」引台入彀的圖騰,正考驗著當今「民主台灣」如何面對「專制中國」的挑戰! (作者為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李筱峰 2023-09-11
今日壽星D. H.勞倫斯

今日壽星D. H.勞倫斯

記得《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嗎?這本曾經備受爭議的小說,不僅在台灣戒嚴時代列為禁書,在英國也曾被視為「淫穢」的色情書刊而遭禁,甚至惹上官司。論者多只看到小說中的性愛描述和鹹濕的床頭話語,而不在乎作者大衛.赫伯特.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寫作的內心世界。 也許趁著今天是勞倫斯的冥誕,我應該幫他辯護幾句。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描寫在一次大戰中受傷失去性能力的一位貴族查泰萊,為了安慰他的妻子在生活上的寂寥,同意妻子找其他的性對象,但必須找貴族。偏偏妻子找到的對象是一名獵場看守工人,這當然讓查泰萊不能忍受。故事情節由此發展開來。衛道者只看到表面的性事,但其實那是以性為背景所表現的階級歧視、對立與適應的議題,這個議題才是小說的重心。 D. H.勞倫斯於1885年的今天(9月11日)出生在英國諾丁罕郡的煤礦小鎮伊斯特伍德。父親是目不識丁的煤礦工人,勞動階層背景,和父母不和諧的關係,提供勞倫斯早年創作的靈感。 曾經在諾丁罕大學接受教師職業培訓的勞倫斯,創作的種類包括小說、詩歌、戲劇、散文、遊記和書信。小說作品中最著名的,除了《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還有《兒子與情人》(1913)、《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0)等。 儘管勞倫斯在現實生活中離鄉背井,但是他的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都以故鄉諾丁罕郡,自然條件惡劣的礦區為背景。 1930年3月2日,45歲的勞倫斯在法國阿爾卑斯省旺克病逝,骨灰由他的遺孀帶到二人曾居住過的新墨西哥埋葬。  
李筱峰 2023-09-11
水平思考的橫井軍平

水平思考的橫井軍平

聽過「水平思考法」這個名詞吧?這是相對於「垂直思考」而言。一般垂直思考,是根據經驗、常識、習慣和邏輯來思考;而水平思考,則擺脫傳統、常識、習慣,和邏輯,推陳出新。一個人如果只會運用垂直思維法,就不可能有創造性。水平思考,不在追求正確性、邏輯性,而是追求豐富性、創造性。 今天要介紹的冥誕壽星,日本遊戲產業人物橫井軍平,就是一個善於發揮水平思考的人。 曾是「任天堂」的要角的橫井軍平,於1941年的今天(9月10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畢業於同志社大學工學部電子工學系。 橫井軍平在大學時,並非學霸人物,成績平平,但是他極富創造力,曾親手製作許多充滿奇思妙想的玩意,在同志社大學工學部博得「天才發明家」之譽。 畢業後,橫井軍平於1965年進入京都小企業「任天堂」,開發設計了Game & Watch、紅白機、Game Boy、Virtual Boy等產品。 橫井軍平曾說:「在產品開發時期,研究者總會想利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製造最棒的商品。但我認為,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對商品而言不是加分而是扣分。利用已經發展成熟,甚至接近淘汰的技術進行水平思考,將它應用到完全不同的領域上,反而容易製造出暢銷商品。」 在任天堂擔任設備維護工時,有一天,橫井利用雕刻機製作了一個木製手,然後再聯接上彈簧。這個發明背當時任天堂的社長看到,社長把橫井叫到辦公室,讓他完成這個作品,再經過改良,成為了半年銷售120萬個的暢銷玩具—超級怪手。這就是具體的水平思考的表現。 橫井也自稱這是「枯れた技術の水平思考」,意思是「被淘汰技術的水平思考」。橫井這個創造,不僅讓橫井升任開發第一部部長,更讓任天堂度過破產危機,不僅兩年內清還八十億日圓的銀行債務,也使公司的資金暴增五十億日圓,這筆資金也成為日後任天堂研發紅白機的主要財源,之後的Game Boy也相繼大賣。 橫井說過:「過了五十歲,就想做自己喜歡的事」,1996年8月15日橫井從任天堂退職。自己成立「株式會社KOTO」。之後參與了萬代的掌上遊戲機WonderSwan的設計開發。 然而隔年,1997年10月4日,56歲的橫井軍平卻在一場車禍中喪生! 2003年,「遊戲開發者大會」追贈橫井軍平「終生成就獎」。
李筱峰 2023-09-10
《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

「藝術一脫離現實,便開始墮落!」 –托爾斯泰 今天是俄國大文豪,《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英語:Leo Tolstoy)的冥誕,他於1828年的今天(9月9日)誕生於莫斯科以南約160公里的一個莊園。 小時候,托爾斯泰雙親就去世,他由親戚撫養長大。托爾斯泰的父親曾參加1812年拿破崙進攻莫斯科的俄法戰爭。托爾斯泰也曾參軍去高加索(1851);後又參加克里米亞戰争(1854)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這些經歷,使他寫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以及後來的《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花了7年的時間完成《戰爭與和平》,成就他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另外《安娜.卡列尼娜》,以及71歲時歷經十年完成的最後一部長篇《復活》,都是他的傳世的經典長篇小說。他在《復活》中,對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會的儀式有激烈抨擊。 托爾斯泰是「非暴力」的基督徒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認為「促使人類達到無階級和國家的進步運動,有賴於每一個個人通過奉行至高無上的愛之法律,摒棄任何形式的暴力,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趨完善。」 他的非暴力和平主義,影響了後來的甘地。1908年,托爾斯泰在給印度人民的公開信中,譴責英國殖民統治,但宣揚「勿以暴抗惡」原則,鼓勵印度人用「愛的原則」拯救自己。在英國留學的甘地大為感動,後來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間,建立了「托爾斯泰農場」。 托爾斯泰因受叔本華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感動,開始逐漸轉向該書所宣揚的苦行禁慾的生活,成為一位素食主義者,托爾斯泰說:「吃素象徵了人類對完美道德的渴望是很真切的。」 然而,誰能想像,這位被稱為「俄羅斯的良心」的托爾斯泰,剛從戰場回來時,曾混跡娛樂圈,酗酒好賭,曾經欠了大筆賭債,而且還染過性病。 他在學生時代也不精於學,16歲時,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與東方語言,但是老師說他「既不懂,也不願意學」,後來他乾脆輟學離校,回家自修。 有很長的時間,托爾斯泰處於精神折磨的狀態,他在《懺悔錄》(1879)中寫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時候。生活停頓下來,仿佛自己不知道該怎樣生活,或該做些什麼;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變得憂鬱……」。 他的憂鬱,可能與他不如意的婚姻有關。他與妻子相處顯然不睦,妻子對他有很多抱怨。包括抱怨托爾斯泰將全部時間拿來寫作,對家庭不聞不問。妻子甚至說「他愛我,但只在夜裡,從來不在白天。」 1910年10月的有一天,托爾斯泰在夜裡離家出走。幾天後(11月20日),他因患肺炎在一個偏僻的車站去世。
李筱峰 2023-09-09
《新世界》交響曲德弗乍克

《新世界》交響曲德弗乍克

聽過〈念故鄉〉這首歌嗎?台灣有很多中小學校,是以〈念故鄉〉的旋律(見下圖簡譜)做為下課「鐘聲」。原來,〈念故鄉〉的旋律,是來自捷克音樂家德弗乍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第二樂章的主題。這是德弗乍克從歐洲應邀去美國出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時的作品(1893年)。1969年人類首度登上月球時,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帶上去的就是《新世界》交響曲的錄音。 今天是這位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德弗乍克的冥誕。1841年9月8日他出生於布拉格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 德弗乍克的曲風經常被描述為「吸收民歌的影響,圓滿地再現一個民族的特色」。他的作品很多,無不呈現出捷克民族音樂特性。他繼承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作者),將此傳統發揚光大到極致。 這位曾任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被歸類為「浪漫主義國民樂派」的作曲家,到了美國之後,也以在地精神的原則,認為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應該是美國音樂的發展基石,認為通過它們將會找到美國音樂自己的風格。他如果有機會再世來台,他對台灣的音樂發展不知會有怎樣的建議? 德弗乍克於1904年5月1日因中風病逝於布拉格,享壽62歲,捷克為他舉行國葬。2005年在「最偉大的捷克人」投票中,德弗乍克排名第八。  
李筱峰 2023-09-08
《詩人列傳》塞繆爾.詹森

《詩人列傳》塞繆爾.詹森

他體型肥胖,其貌不揚,臉上有疤痕,一耳失聰,一眼全盲,說話時還會不由自主地抽搐。在25歲時,他經友人介紹與一位少女相親,最後他卻與這位少女的母親,大他21歲的寡婦結婚。​ 他曾經在牛津大學讀書,但僅13個月就因窮困而輟學。 他期望能當教師和校長,但不順利。他的妻子出錢幫他蓋學校,但學生寥寥無幾,最後學校關門。 然而最後,他被都柏林三一學院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牛津大學也頒給他名譽博士學位。這個成就,完全靠筆耕而來。 他就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傳記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今天是塞繆爾.詹森的冥誕。1709年9月7日他出生於英國史丹佛郡的利奇菲,父親是一位窮書商,因此塞繆爾.詹森自幼博覽群籍。 塞繆爾.詹森一生寫了無數的傳記、詩歌、散文、議會報導...。他早年為《紳士雜誌》撰寫詩文、書評、傳略;1739年,發表諷刺詩《倫敦》,用諷刺的筆觸,抗議政治的腐敗,揭發城市的罪惡,訴說貧窮文人的困苦。此詩奠定了他在英國文壇的詩人地位。1745年為朋友寫的傳記《沙威治的生活》、1752年出版的散文集《漫步者》、1759年出版的他的精神自傳小說《雷塞拉斯》、1773年的《蘇格蘭西部群島的旅行》...,以及最後一本重要著作《詩人列傳》,都是膾炙人口之作。 而讓他贏得更大聲譽及「博士」頭銜的,是他花了9年時間獨力編出的《英文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或稱《詹森字典》。 伯明罕中央圖書館曾有一套他的作品集,包含他的作品,以及關於他的各種書籍共約2000卷。 塞繆爾.詹森強烈反對戰爭,要求給戰俘人道待遇,他要求寬大對待妓女及欠債者;一貫捍衛窮人及被壓迫者;反對歐洲殖民主義,支持黑人和其他土著人民的權利...。 塞繆爾.詹森於1784年去世,安葬於西敏寺。 許多人對他的著作不了解,但是下面他這句名言,應該很熟悉: 「愛國是惡棍最後的招牌!」(原文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 )  
李筱峰 2023-09-07
創設「赫爾館」勞拉·珍·亞當斯

創設「赫爾館」勞拉·珍·亞當斯

致力於社會改革的經濟史學者阿諾德·湯恩比(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的叔叔)過世的隔年,1884年,他的工作夥伴塞繆爾·巴尼特(Samuel Barnett)為了紀念他,發起了一個「睦鄰運動」,在英國倫敦東區最貧窮的地區,建立了一個慈善場所,稱為「湯恩比館」(Toynbee Hall),號召知識青年進住貧民區,為平民服務,改善平民的處境,通過共同生活,平民可獲得教育的機會和爭取政治上的民主平等。 5年後,湯恩比館的睦鄰運動,影響了美國的一位社會學家勞拉·珍·亞當斯(Laura Jane Addams),1889年,珍·亞當斯和伙伴在芝加哥也共同創設了「赫爾館」(Hull-House),成為美國的第一座睦鄰之家。 睦鄰之家提供了救助鄰人的社會福利服務和成為一個社會改革的中心。其設施包含有:成人夜輔校、幼稚園、少年們的俱樂部、公共餐廳、美術館、咖啡館、體育館、女性俱樂部、游泳池、裝訂作坊、音樂學系、劇團、圖書館和工作部門。1893年她們並出版了Hull-House Maps and Papers,描述館內的趣味和方法論。 赫爾館因此成為其他社會工作者的典範。有類似的400多家睦鄰之家遍布全美。 珍·亞當斯還爭取婦女、黑人移居的權利。193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 今天是這位美國社會工作者、社會學家、改革家珍.亞當斯的冥誕。她於1860年的今天(9月6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席達威爾市,她曾在美國和歐洲等地求學,致力於社會學研究。 但亞當斯不喜歡人家稱她為「社會工作者」,亞當斯有一套自己對文化女性主義的解釋,形成她自己的一套社會學概念,她只是在學以致用。 (下圖是美國紀念勞拉·珍·亞當斯的郵票)  
李筱峰 2023-09-06
《中午的黑暗》庫斯勒

《中午的黑暗》庫斯勒

他原本是一個共產黨員,但是看透了蘇聯的「大清洗」,發表一本控訴史達林主義的著名政治小說《中午的黑暗》!他的思想也逐漸趨向自由主義。他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匈牙利猶太裔的英國作家阿瑟.庫斯勒(Arthur Koestler)。 庫斯勒於1905年的今天(9月5日)生於布達佩斯。14歲時移居維也納,後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工程學和心理學。但是他很有個性,竟然在大學畢業前一月,燒掉大學入學許可書,放棄結業考試。 庫斯勒一生曲折離奇,他曾移居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當過德國的報社記者,1938年赴莫斯科採訪後,看破共產黨,所以有前述的《中午的黑暗》一書。 1939年他以倫敦《新聞紀事報》(News Chronicle)記者,報導西班牙內戰新聞,卻被佛朗哥的法西斯軍逮捕,判處死刑,所幸最後獲赦免,這個經驗使他寫下《與死亡對話》。 二戰爆發後,庫斯勒曾被關入納粹佔領下的法國拘留營,最後逃出,輾轉抵達英國,但又再度入獄。經歷過多處牢獄,他說:「英國的本頓維爾監獄是我的最愛。」 1941年到1942年庫斯勒加入英軍,為BBC工作。 1940年庫斯勒出版《中午的黑暗》(台灣曾有譯本《獄中記》)。此小說探討了政治革命的崇高「目的」與所採取的「手段」之間的衝突。擅寫政治小說的喬治歐威爾評價這部小說,說:「其最具價值之處,在於它是一份莫斯科『招供』的解釋,由一個從內部了解極權主義手段的人所寫。」 此書出版的隔年,當時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的胡適,讀到這本書,在日記中這樣寫著: 「讀完了Dardness at Noon。這部小說寫一個蘇俄革命老同志,被「刷新」而關在監裡,受種種拷問,終於自承種種罪名,並在公庭上宣佈自己的罪狀。結果還是槍斃了。……描寫很有力量...」(《胡適日記》1941年8月1日) 1983年3月3日長期受病魔折磨的庫斯勒,和妻子服藥自盡!享年78歲。  
李筱峰 2023-09-05
敬悼 蔡焜霖前輩

敬悼 蔡焜霖前輩

民主前輩蔡焜霖先生87歲那年,青年音樂家艾文為他製作了一片蔡前輩唱歌的專輯。我聽後非常感動,寫了一段感言,如下: 「月兒高掛在天空,光明照耀四方。 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想起了我的故鄉…」 曾經有一位愛讀書的青年,被關在綠島監獄十年。他常常在靜靜的深夜裡,哼着這首歌,想著故鄉,想著親人。 愛讀書的他,也愛唱歌。當年這位愛唱歌的青年,現在已經八十七歲了,健朗的他,依然哼哼唱唱。他的音色不像是八十七歲的聲帶發出來的,雖然他的咬字(不論台語、華語、英語、日語…)沒有舞台上的歌者那般嚴謹,但是他唱的每首歌,卻讓我深深感受到他過去的辛酸血淚,是那般地刻骨銘心,讓我在靜靜的深夜裡,暗自落淚。感謝他,我敬愛的蔡焜霖老前輩! 當然也要感謝青年音樂家艾文的編曲與製作。這真是今昔老少兩代的交融。 以上是我6年前的短文。今天聽到93歲的蔡前輩辭世的消息,悲痛傷心。 前天,我才在我的一場演講《台灣威權時代「愛國歌曲」析論》中提到蔡焜霖前輩,還學他唱了一段:「月兒高掛在天空,光明照耀四方。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想起了我的故鄉…」,今天他卻離開了。 蔡前輩是一位溫文儒雅的長者,對晚輩永遠是謙虛和氣,平易近人。 我第一次與他相識是在我的一場演講上,他坐在台下全場聽我的演講,會後還稱我老師,讓前輩稱老師,愧不敢當!以後每次見面,他都叫我老師。我請他不要這樣客氣,他就是堅持不改口。 毋庸諱言,年少時代醉心魯迅、巴金、茅盾的蔡焜霖前輩,曾因看透國民黨的腐敗,而對紅色中國抱有幻想。他坐了十年國民黨黑牢之後,仍憧憬着紅色祖國,但是中共的對台霸凌讓他醒悟。2004年他終於參加了「228牽手護台灣」,2005年他走入「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的行列。我問蔡前輩:「現在『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裡面像您這樣開始認同台灣的人,有多少?」他笑着說:「大概全都是吧!」 感謝蔡前輩這些年來和我們一起走在回歸台灣的路上,當年指控你是「共匪同路人」的統治集團,今天反而倒向敵營,當起他們的同路人,在威脅台灣。 您的心路歷程,您的辛酸血淚,為台灣的前途提供了明燈。 願前輩在天之靈,祐我台灣!
李筱峰 2023-09-04
「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

「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

2010年左右的物價,一個便當賣10元(不是美金,是台幣),能賺錢嗎?不但不能賺錢,還要賠錢,但是就是有人賣一個便當只收10元!為什麼?「我不是要賺錢,是要幫助附近的工人」,這就是「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的「傻勁」! 他的家人不捨她這麼辛苦,勸她休息,但沒有勸成,次女反而陪媽媽一起賣便當,歷時八年多,莊朱玉女告訴女兒說:「哎呀,戇囝仔,咱有法度贊助別人,顛倒較好咧!」 年近八十歲時,莊朱玉女還在擺攤賣便當,家屬再勸她休息,她卻說:「如果我不去賣的話,那些工人怎麼辦?他們要去哪裡吃?」家屬只好妥協,要她從原本供應三餐,改為只做午餐。 今天就是「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的冥誕,1920年9月4日她出生於澎湖。16歲和丈夫移居高雄。二戰期間,丈夫被派至南洋當軍伕,她就駕駛牛車為業。1945年,夫妻經營台電外線包辦業務,後因丈夫不慎從電線桿上摔下受傷,改到高雄港從事碼頭裝卸業務。1951年,當時她見碼頭工人錢少事苦,便主動提供丈夫公司的碼頭倉庫給工人住宿,還準備餐點免費供應,後來因花費太大,才改為收新臺幣五元,後來又調漲成十元,但無限量供應。原本她在駁二倉庫附近擺攤,後改到鹽埕區公園二路路口底公園陸橋旁,一賣就是半世紀,除了工人之外,很多街友也來吃她的便當。 為了做「賠本生意」,她前後賣了七棟房子還債。有空還去撿回收,賣錢補貼、撿木材當柴燒,鄰居常看她累到推車途中打瞌睡。 開設船運公司、旅行社的長子莊吉雄,受母親感動,決定一肩扛下所有開支,並在澎湖賑米、發放低收入戶慰問金和學生獎學金,租巴士方便離島學生上學。 2015年2月13日莊朱玉女於高雄鹽埕區家中過世!告別式的凌晨即有人前往捻香,有些陌生人在靈堂哭泣,猶如痛失親人。出殯當天,參加的人數超過三千人,送葬行列綿延不絕。  
李筱峰 2023-09-04
「摩天大樓之父」蘇利文

「摩天大樓之父」蘇利文

今天是被譽為「摩天大樓之父」和「現代主義之父」的大建築師路易斯.亨利.蘇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的冥誕。1856年9月3日他出生於美國麻州波士頓。 蘇利文是建築革新的代言人,使建築師重新成為創造性工作的人物。他認為裝飾是建築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內容。他說: 「經過仔細思考與和諧處理的具備裝飾的建築,不可能删除其裝飾而無損於其個性。過去流行的看法好像裝飾是可以隨意取捨、可有可無的,我對此不以為然,我認為裝飾的有無,在設計的最初階段就必須予以確定」。 1889年芝加哥的會堂大廈(見下圖)是他早期的成熟作品之一。 這位美國現代建築(特別是摩天樓設計美學)的奠基人、芝加哥建築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於1924年4月14日逝世於芝加哥。    
李筱峰 2023-09-03
《進步與貧困》亨利・喬治

《進步與貧困》亨利・喬治

1839年的今天(9月2日),在美國費城的一個海關稅務員家庭出生了一個小孩,他後來以主張土地價值所有稅的而聞名。他寫了很多名著,有《進步與貧窮》(Progress and Poverty ,1879)、《土地問題》(The Land Question ,1881)、《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1883)、《土地財產權》(Poverty in Land ,1884)、《保護主義抑或自由貿易》( Protection or Free Trade, 1886 )、《勞動的條件》(The Condition of Labor, 1891)、《尷尬的哲學家》(A Perplexed Philosopher, 1892)、《政治經濟科學》(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98)。 這位經濟學家、哲學家,就是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然而亨利.喬治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他12歲輟學,在商船上當水手,19歲前往加州淘金,進入《舊金山時報》(San Francisco Times )當排字工人,開始研究中國苦力的問題。1879年因《進步與貧困》一書開始聲名大噪。 喬治認為,土地價值稅是最道德和最高效的稅:土地不由任何人創立,是社會共有的公共財產,因而土地稅是最道德的稅;而土地的供給是恆定的,因此對它收稅不會有影響土地生產力或產生無謂消耗等問題,所以土地稅也是最高效的。因此,政府應該用只通過土地價值稅來獲得收入。這項單一土地稅將針對未改善的土地價值(即如果土地處於自然狀態,沒有建築物、景觀等等時的土地價值)。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也曾贊同過喬治的的看法。 然而,亨利・喬治這個曾被形容「最不壞的稅」(the least bad tax)的單一稅主張,卻從未應用於美國。倒是影響了孫文的「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的主張。 1897年,亨利・喬治在紐約競選市長時,突然腦溢血不幸逝世。享年58歲。
李筱峰 2023-09-02
弱化民智的政治口水

弱化民智的政治口水

  國民黨威權統治末期,面對沛然浩蕩的民主浪潮,常以「人民水準不夠,不能實行民主」為由來反對民主化。現在民主已經不能抵擋,他們則利用民主政治的言論自由,不根據事實而亂扣空帽,極盡「反智」、斵傷民智!本文試舉幾個政治口水加以檢視。 過去被指黑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現在反而對民進黨政府扣上「貪污腐敗」的帽子。要檢視哪一黨貪污腐敗,很容易,只要把多年來法院判決的貪污案件拿來比對,哪一黨貪污案件多?一目瞭然。 試就廿多年來國民黨籍縣市長、議長、議員、官員、中常委的貪贓枉法名單,信手列舉如下(依筆畫順):王又曾、王水彰、王世雄、王令麟、王玉雲、王志雄、王素筠、王翔鐘、王滔夫、王銘信、白鴻森、白鷹傑、伍澤元、朱英龍、朱婉清、何信軍、何智輝、何聖隆、余慎、吳宗憲、吳俊立、吳春雄、吳振寰、吳健保、吳清吉、李朝卿、林明義、林春德、林昭賢、林炳坤、林益世、林進春、林隆登、林源山、施治明、涂銓重、張文儀、張宗璽、張明雄、張清堂、張萬利、張榮味、張豐奇、梁柏薰、許財利、郭廷才、郭春貴、陳由豪、陳政忠、粘仲仁、傅昆萁、曾正仁、黃枝成、黃哲諒、黃清漢、楊文欣、廖福本、劉松藩、劉冠軍、盧逸峰、賴素如、簡金卿…。哪一個不是中國國民黨員? 至於黑道人物(如鄭太吉、白狼…等人),以及賄選被判刑或當選無效的案例,還未列入。藍政客在罵民進黨貪腐時,列得出這樣洋洋灑灑的名單嗎? 藍營政客罵本土政府挑釁中共,破壞和平。郭台銘還說小英八年執政造成兵凶戰危。怪哉!當年發誓要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的是誰?古寧頭之戰、大二膽之戰、九三砲戰、八二三炮戰、還有一九五○年代初期派飛機轟炸大陸沿海的,是哪一黨?現在本土政府要與北京政權平等相處,就變成兵凶戰危?中共機艦一天到晚擾台,難道是小英派出來的嗎?要發動戰爭的是中共,你們不譴責,反而辱罵受戰爭威脅的本土政府。 郭台銘說人民「怒不敢言」,簡直錯亂!根據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自由度九十四分(中國九分);《經濟學人》公布二○二二民主指數,台灣全球第十名,為亞洲之冠(中國第一五六名)。紅媒和赤藍政客整天唱衰台灣,暢所欲言,竟說「怒不敢言」。 這些赤藍的政治口水,不憑實據,只貼標籤,是非顛倒,價值錯亂,老鴇罵人色情,流氓罵人太保,真是「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讓一堆無認知能力的民眾,跟著起鬨,弱化民智! 我想起喬治歐威爾的話:「語言的敗壞,導致道德的墮落」! (作者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筱峰 2023-09-01
「最勤奮的博物學家」史溫侯

「最勤奮的博物學家」史溫侯

曾任英國駐臺副領事,且對台灣的自然生態物種有深入調查的博物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 )也是今日的冥誕壽星。 史溫侯(或譯郇和、斯文侯、斯文豪),1836年9月1日生於英屬印度加爾各答,其家族來自英國諾森伯蘭郡。 1854年,他被英國外交部錄用為領事人員,翌年被派往英國駐廈門領事館任職助理。1856年3月,首次前來台灣,於淡水廳竹北香山地區停留約兩週,進行自然史調查及相關採集工作,同時也樟腦的調查。 1858年6月,他乘坐再度來台灣,擔任翻譯人員。他搭乘的英艦自廈門啟程,沿途船上成員登上安平港、枋寮、瑯橋灣、蘇澳、雞籠、滬尾、南岬等沿海地區,史溫侯也深入北投考察硫磺及煤礦,這趟考察行程總共耗時約25日。在蘇澳地區登岸時,他曾探訪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今五結鄉季新村附近)時,被招待參觀聚落中的干欄式建築。 1860年7月至10月,時值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他以英軍翻譯身份前往華北,他以其見聞,寫下《北華戰記》(Narrative of the North China Campaign of 1860)。 1860年底,他獲派為英國駐臺副領事,為英國最早派駐臺灣的外交人員之一,為英國在台外交人員辦公處選址。1861年7月,他於府城附近設立英國領事館;同年12月領事館改設置於滬尾。1864年8月,因為考量滬尾離府城太遠,難以即時接收到重要資訊,因而把英國領事辦公之處搬遷到離府城一天腳程的打狗。 史溫侯在台灣期間,先在南部的府城、北部的淡水考察,留下對於兩地的觀察紀錄及自然史調查與採集記錄。1864年5月,他前往雞籠與噶瑪蘭廳海岸地區(今蘇澳一帶),從事鳥類調查與植物採集工作;同年7月,他前往澎湖廳、鳳山縣等地,進行自然史調查工作,並捕獲臺灣獼猴。 1862年5月因爲身體健康理由返回倫敦休養,直至1864年始返回台灣繼續執行外交工作。 1865年,他被英國外交部擢升為領事。隔年前往雪山附近山區調查水鹿之生態;同年3月,他被任命為英國駐廈門代理領事,因而離開臺灣,輾轉於華南華北任職。 1877年10月28日過世於英國倫敦。 史溫侯一生發表了許多有關台灣動物(含鳥類、魚類、哺乳類、昆蟲)、植物、原住民族群的學術紀錄,並致力於搜集動物活體及標本。他也是最早以科學方法記錄台灣昆蟲的研究者。他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勤奮和最成功的探索博物學家之一」。
李筱峰 2023-09-01
「台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

「台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

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台灣糖業之父」的新渡戶稻造。 1862年9月1日,新渡戶稻造出生於日本岩手縣盛岡市。 新渡戶稻造與磯永吉是日本治台時期少數影響日後台灣農業發展的專家。 新渡戶稻造畢業於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早年曾留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883年於德國哈勒-威登堡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博士。他娶美國人為妻。 1891年,新渡戶稻造曾任札幌農學校的教授。其所著《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一書,有多國譯本,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著作。 新渡戶稻造39歲時,1901年,接受他的岩手縣同鄉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邀約,以台灣總督府技師的身份來臺。他接受後藤禮聘的條件是,每天要讓他午睡一小時。 新渡戶來台赴任之後,花了半年的時間視察全島。在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任內,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深信台灣殖興產業的關鍵就在於製糖產業。 1903年他回到日本,回國後,先後歷任第一高等學校校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他也是東京女子大學的創立者。又出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太平洋國際學會理事長。 1933年10 月,新渡戶稻造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後,在加拿大溫哥華突然昏倒去世,享年71歲。 1984年到2004年間流通的日幣5,000元鈔票的人物,就是新渡戶稻造(見下圖)。
李筱峰 2023-09-01
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桑代克

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桑代克

「大部分的書與其說給我們心理學,還不如說是動物的頌歌。它們都是關於動物的智力,從沒有關於動物的愚蠢。」–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聽過「學習定律」:準備律、效果律、練習律。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透過觀察貓如何從迷箱中逃脫,所總結出的三條學習定律。從貓身上發現『學習是經由嘗試和錯誤中而來的』理論基礎。他從研究動物的實驗中,領會到牠們的學習過程,從而提出他的「聯結主義」理論:刺激-反應公式。 這位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是心理學行為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桑代克,出生於1874年的今天(8月31日)。他終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執教。1949年8月過世。  
李筱峰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