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相關文章

《新世界》交響曲德弗乍克

《新世界》交響曲德弗乍克

聽過〈念故鄉〉這首歌嗎?台灣有很多中小學校,是以〈念故鄉〉的旋律(見下圖簡譜)做為下課「鐘聲」。原來,〈念故鄉〉的旋律,是來自捷克音樂家德弗乍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第二樂章的主題。這是德弗乍克從歐洲應邀去美國出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時的作品(1893年)。1969年人類首度登上月球時,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帶上去的就是《新世界》交響曲的錄音。 今天是這位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德弗乍克的冥誕。1841年9月8日他出生於布拉格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 德弗乍克的曲風經常被描述為「吸收民歌的影響,圓滿地再現一個民族的特色」。他的作品很多,無不呈現出捷克民族音樂特性。他繼承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作者),將此傳統發揚光大到極致。 這位曾任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被歸類為「浪漫主義國民樂派」的作曲家,到了美國之後,也以在地精神的原則,認為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應該是美國音樂的發展基石,認為通過它們將會找到美國音樂自己的風格。他如果有機會再世來台,他對台灣的音樂發展不知會有怎樣的建議? 德弗乍克於1904年5月1日因中風病逝於布拉格,享壽62歲,捷克為他舉行國葬。2005年在「最偉大的捷克人」投票中,德弗乍克排名第八。  
李筱峰 2023-09-08
《詩人列傳》塞繆爾.詹森

《詩人列傳》塞繆爾.詹森

他體型肥胖,其貌不揚,臉上有疤痕,一耳失聰,一眼全盲,說話時還會不由自主地抽搐。在25歲時,他經友人介紹與一位少女相親,最後他卻與這位少女的母親,大他21歲的寡婦結婚。​ 他曾經在牛津大學讀書,但僅13個月就因窮困而輟學。 他期望能當教師和校長,但不順利。他的妻子出錢幫他蓋學校,但學生寥寥無幾,最後學校關門。 然而最後,他被都柏林三一學院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牛津大學也頒給他名譽博士學位。這個成就,完全靠筆耕而來。 他就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傳記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今天是塞繆爾.詹森的冥誕。1709年9月7日他出生於英國史丹佛郡的利奇菲,父親是一位窮書商,因此塞繆爾.詹森自幼博覽群籍。 塞繆爾.詹森一生寫了無數的傳記、詩歌、散文、議會報導...。他早年為《紳士雜誌》撰寫詩文、書評、傳略;1739年,發表諷刺詩《倫敦》,用諷刺的筆觸,抗議政治的腐敗,揭發城市的罪惡,訴說貧窮文人的困苦。此詩奠定了他在英國文壇的詩人地位。1745年為朋友寫的傳記《沙威治的生活》、1752年出版的散文集《漫步者》、1759年出版的他的精神自傳小說《雷塞拉斯》、1773年的《蘇格蘭西部群島的旅行》...,以及最後一本重要著作《詩人列傳》,都是膾炙人口之作。 而讓他贏得更大聲譽及「博士」頭銜的,是他花了9年時間獨力編出的《英文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或稱《詹森字典》。 伯明罕中央圖書館曾有一套他的作品集,包含他的作品,以及關於他的各種書籍共約2000卷。 塞繆爾.詹森強烈反對戰爭,要求給戰俘人道待遇,他要求寬大對待妓女及欠債者;一貫捍衛窮人及被壓迫者;反對歐洲殖民主義,支持黑人和其他土著人民的權利...。 塞繆爾.詹森於1784年去世,安葬於西敏寺。 許多人對他的著作不了解,但是下面他這句名言,應該很熟悉: 「愛國是惡棍最後的招牌!」(原文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 )  
李筱峰 2023-09-07
創設「赫爾館」勞拉·珍·亞當斯

創設「赫爾館」勞拉·珍·亞當斯

致力於社會改革的經濟史學者阿諾德·湯恩比(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的叔叔)過世的隔年,1884年,他的工作夥伴塞繆爾·巴尼特(Samuel Barnett)為了紀念他,發起了一個「睦鄰運動」,在英國倫敦東區最貧窮的地區,建立了一個慈善場所,稱為「湯恩比館」(Toynbee Hall),號召知識青年進住貧民區,為平民服務,改善平民的處境,通過共同生活,平民可獲得教育的機會和爭取政治上的民主平等。 5年後,湯恩比館的睦鄰運動,影響了美國的一位社會學家勞拉·珍·亞當斯(Laura Jane Addams),1889年,珍·亞當斯和伙伴在芝加哥也共同創設了「赫爾館」(Hull-House),成為美國的第一座睦鄰之家。 睦鄰之家提供了救助鄰人的社會福利服務和成為一個社會改革的中心。其設施包含有:成人夜輔校、幼稚園、少年們的俱樂部、公共餐廳、美術館、咖啡館、體育館、女性俱樂部、游泳池、裝訂作坊、音樂學系、劇團、圖書館和工作部門。1893年她們並出版了Hull-House Maps and Papers,描述館內的趣味和方法論。 赫爾館因此成為其他社會工作者的典範。有類似的400多家睦鄰之家遍布全美。 珍·亞當斯還爭取婦女、黑人移居的權利。193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 今天是這位美國社會工作者、社會學家、改革家珍.亞當斯的冥誕。她於1860年的今天(9月6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席達威爾市,她曾在美國和歐洲等地求學,致力於社會學研究。 但亞當斯不喜歡人家稱她為「社會工作者」,亞當斯有一套自己對文化女性主義的解釋,形成她自己的一套社會學概念,她只是在學以致用。 (下圖是美國紀念勞拉·珍·亞當斯的郵票)  
李筱峰 2023-09-06
《中午的黑暗》庫斯勒

《中午的黑暗》庫斯勒

他原本是一個共產黨員,但是看透了蘇聯的「大清洗」,發表一本控訴史達林主義的著名政治小說《中午的黑暗》!他的思想也逐漸趨向自由主義。他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匈牙利猶太裔的英國作家阿瑟.庫斯勒(Arthur Koestler)。 庫斯勒於1905年的今天(9月5日)生於布達佩斯。14歲時移居維也納,後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工程學和心理學。但是他很有個性,竟然在大學畢業前一月,燒掉大學入學許可書,放棄結業考試。 庫斯勒一生曲折離奇,他曾移居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當過德國的報社記者,1938年赴莫斯科採訪後,看破共產黨,所以有前述的《中午的黑暗》一書。 1939年他以倫敦《新聞紀事報》(News Chronicle)記者,報導西班牙內戰新聞,卻被佛朗哥的法西斯軍逮捕,判處死刑,所幸最後獲赦免,這個經驗使他寫下《與死亡對話》。 二戰爆發後,庫斯勒曾被關入納粹佔領下的法國拘留營,最後逃出,輾轉抵達英國,但又再度入獄。經歷過多處牢獄,他說:「英國的本頓維爾監獄是我的最愛。」 1941年到1942年庫斯勒加入英軍,為BBC工作。 1940年庫斯勒出版《中午的黑暗》(台灣曾有譯本《獄中記》)。此小說探討了政治革命的崇高「目的」與所採取的「手段」之間的衝突。擅寫政治小說的喬治歐威爾評價這部小說,說:「其最具價值之處,在於它是一份莫斯科『招供』的解釋,由一個從內部了解極權主義手段的人所寫。」 此書出版的隔年,當時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的胡適,讀到這本書,在日記中這樣寫著: 「讀完了Dardness at Noon。這部小說寫一個蘇俄革命老同志,被「刷新」而關在監裡,受種種拷問,終於自承種種罪名,並在公庭上宣佈自己的罪狀。結果還是槍斃了。……描寫很有力量...」(《胡適日記》1941年8月1日) 1983年3月3日長期受病魔折磨的庫斯勒,和妻子服藥自盡!享年78歲。  
李筱峰 2023-09-05
敬悼 蔡焜霖前輩

敬悼 蔡焜霖前輩

民主前輩蔡焜霖先生87歲那年,青年音樂家艾文為他製作了一片蔡前輩唱歌的專輯。我聽後非常感動,寫了一段感言,如下: 「月兒高掛在天空,光明照耀四方。 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想起了我的故鄉…」 曾經有一位愛讀書的青年,被關在綠島監獄十年。他常常在靜靜的深夜裡,哼着這首歌,想著故鄉,想著親人。 愛讀書的他,也愛唱歌。當年這位愛唱歌的青年,現在已經八十七歲了,健朗的他,依然哼哼唱唱。他的音色不像是八十七歲的聲帶發出來的,雖然他的咬字(不論台語、華語、英語、日語…)沒有舞台上的歌者那般嚴謹,但是他唱的每首歌,卻讓我深深感受到他過去的辛酸血淚,是那般地刻骨銘心,讓我在靜靜的深夜裡,暗自落淚。感謝他,我敬愛的蔡焜霖老前輩! 當然也要感謝青年音樂家艾文的編曲與製作。這真是今昔老少兩代的交融。 以上是我6年前的短文。今天聽到93歲的蔡前輩辭世的消息,悲痛傷心。 前天,我才在我的一場演講《台灣威權時代「愛國歌曲」析論》中提到蔡焜霖前輩,還學他唱了一段:「月兒高掛在天空,光明照耀四方。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想起了我的故鄉…」,今天他卻離開了。 蔡前輩是一位溫文儒雅的長者,對晚輩永遠是謙虛和氣,平易近人。 我第一次與他相識是在我的一場演講上,他坐在台下全場聽我的演講,會後還稱我老師,讓前輩稱老師,愧不敢當!以後每次見面,他都叫我老師。我請他不要這樣客氣,他就是堅持不改口。 毋庸諱言,年少時代醉心魯迅、巴金、茅盾的蔡焜霖前輩,曾因看透國民黨的腐敗,而對紅色中國抱有幻想。他坐了十年國民黨黑牢之後,仍憧憬着紅色祖國,但是中共的對台霸凌讓他醒悟。2004年他終於參加了「228牽手護台灣」,2005年他走入「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的行列。我問蔡前輩:「現在『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裡面像您這樣開始認同台灣的人,有多少?」他笑着說:「大概全都是吧!」 感謝蔡前輩這些年來和我們一起走在回歸台灣的路上,當年指控你是「共匪同路人」的統治集團,今天反而倒向敵營,當起他們的同路人,在威脅台灣。 您的心路歷程,您的辛酸血淚,為台灣的前途提供了明燈。 願前輩在天之靈,祐我台灣!
李筱峰 2023-09-04
「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

「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

2010年左右的物價,一個便當賣10元(不是美金,是台幣),能賺錢嗎?不但不能賺錢,還要賠錢,但是就是有人賣一個便當只收10元!為什麼?「我不是要賺錢,是要幫助附近的工人」,這就是「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的「傻勁」! 他的家人不捨她這麼辛苦,勸她休息,但沒有勸成,次女反而陪媽媽一起賣便當,歷時八年多,莊朱玉女告訴女兒說:「哎呀,戇囝仔,咱有法度贊助別人,顛倒較好咧!」 年近八十歲時,莊朱玉女還在擺攤賣便當,家屬再勸她休息,她卻說:「如果我不去賣的話,那些工人怎麼辦?他們要去哪裡吃?」家屬只好妥協,要她從原本供應三餐,改為只做午餐。 今天就是「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的冥誕,1920年9月4日她出生於澎湖。16歲和丈夫移居高雄。二戰期間,丈夫被派至南洋當軍伕,她就駕駛牛車為業。1945年,夫妻經營台電外線包辦業務,後因丈夫不慎從電線桿上摔下受傷,改到高雄港從事碼頭裝卸業務。1951年,當時她見碼頭工人錢少事苦,便主動提供丈夫公司的碼頭倉庫給工人住宿,還準備餐點免費供應,後來因花費太大,才改為收新臺幣五元,後來又調漲成十元,但無限量供應。原本她在駁二倉庫附近擺攤,後改到鹽埕區公園二路路口底公園陸橋旁,一賣就是半世紀,除了工人之外,很多街友也來吃她的便當。 為了做「賠本生意」,她前後賣了七棟房子還債。有空還去撿回收,賣錢補貼、撿木材當柴燒,鄰居常看她累到推車途中打瞌睡。 開設船運公司、旅行社的長子莊吉雄,受母親感動,決定一肩扛下所有開支,並在澎湖賑米、發放低收入戶慰問金和學生獎學金,租巴士方便離島學生上學。 2015年2月13日莊朱玉女於高雄鹽埕區家中過世!告別式的凌晨即有人前往捻香,有些陌生人在靈堂哭泣,猶如痛失親人。出殯當天,參加的人數超過三千人,送葬行列綿延不絕。  
李筱峰 2023-09-04
「摩天大樓之父」蘇利文

「摩天大樓之父」蘇利文

今天是被譽為「摩天大樓之父」和「現代主義之父」的大建築師路易斯.亨利.蘇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的冥誕。1856年9月3日他出生於美國麻州波士頓。 蘇利文是建築革新的代言人,使建築師重新成為創造性工作的人物。他認為裝飾是建築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內容。他說: 「經過仔細思考與和諧處理的具備裝飾的建築,不可能删除其裝飾而無損於其個性。過去流行的看法好像裝飾是可以隨意取捨、可有可無的,我對此不以為然,我認為裝飾的有無,在設計的最初階段就必須予以確定」。 1889年芝加哥的會堂大廈(見下圖)是他早期的成熟作品之一。 這位美國現代建築(特別是摩天樓設計美學)的奠基人、芝加哥建築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於1924年4月14日逝世於芝加哥。    
李筱峰 2023-09-03
《進步與貧困》亨利・喬治

《進步與貧困》亨利・喬治

1839年的今天(9月2日),在美國費城的一個海關稅務員家庭出生了一個小孩,他後來以主張土地價值所有稅的而聞名。他寫了很多名著,有《進步與貧窮》(Progress and Poverty ,1879)、《土地問題》(The Land Question ,1881)、《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1883)、《土地財產權》(Poverty in Land ,1884)、《保護主義抑或自由貿易》( Protection or Free Trade, 1886 )、《勞動的條件》(The Condition of Labor, 1891)、《尷尬的哲學家》(A Perplexed Philosopher, 1892)、《政治經濟科學》(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98)。 這位經濟學家、哲學家,就是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然而亨利.喬治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他12歲輟學,在商船上當水手,19歲前往加州淘金,進入《舊金山時報》(San Francisco Times )當排字工人,開始研究中國苦力的問題。1879年因《進步與貧困》一書開始聲名大噪。 喬治認為,土地價值稅是最道德和最高效的稅:土地不由任何人創立,是社會共有的公共財產,因而土地稅是最道德的稅;而土地的供給是恆定的,因此對它收稅不會有影響土地生產力或產生無謂消耗等問題,所以土地稅也是最高效的。因此,政府應該用只通過土地價值稅來獲得收入。這項單一土地稅將針對未改善的土地價值(即如果土地處於自然狀態,沒有建築物、景觀等等時的土地價值)。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也曾贊同過喬治的的看法。 然而,亨利・喬治這個曾被形容「最不壞的稅」(the least bad tax)的單一稅主張,卻從未應用於美國。倒是影響了孫文的「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的主張。 1897年,亨利・喬治在紐約競選市長時,突然腦溢血不幸逝世。享年58歲。
李筱峰 2023-09-02
弱化民智的政治口水

弱化民智的政治口水

  國民黨威權統治末期,面對沛然浩蕩的民主浪潮,常以「人民水準不夠,不能實行民主」為由來反對民主化。現在民主已經不能抵擋,他們則利用民主政治的言論自由,不根據事實而亂扣空帽,極盡「反智」、斵傷民智!本文試舉幾個政治口水加以檢視。 過去被指黑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現在反而對民進黨政府扣上「貪污腐敗」的帽子。要檢視哪一黨貪污腐敗,很容易,只要把多年來法院判決的貪污案件拿來比對,哪一黨貪污案件多?一目瞭然。 試就廿多年來國民黨籍縣市長、議長、議員、官員、中常委的貪贓枉法名單,信手列舉如下(依筆畫順):王又曾、王水彰、王世雄、王令麟、王玉雲、王志雄、王素筠、王翔鐘、王滔夫、王銘信、白鴻森、白鷹傑、伍澤元、朱英龍、朱婉清、何信軍、何智輝、何聖隆、余慎、吳宗憲、吳俊立、吳春雄、吳振寰、吳健保、吳清吉、李朝卿、林明義、林春德、林昭賢、林炳坤、林益世、林進春、林隆登、林源山、施治明、涂銓重、張文儀、張宗璽、張明雄、張清堂、張萬利、張榮味、張豐奇、梁柏薰、許財利、郭廷才、郭春貴、陳由豪、陳政忠、粘仲仁、傅昆萁、曾正仁、黃枝成、黃哲諒、黃清漢、楊文欣、廖福本、劉松藩、劉冠軍、盧逸峰、賴素如、簡金卿…。哪一個不是中國國民黨員? 至於黑道人物(如鄭太吉、白狼…等人),以及賄選被判刑或當選無效的案例,還未列入。藍政客在罵民進黨貪腐時,列得出這樣洋洋灑灑的名單嗎? 藍營政客罵本土政府挑釁中共,破壞和平。郭台銘還說小英八年執政造成兵凶戰危。怪哉!當年發誓要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的是誰?古寧頭之戰、大二膽之戰、九三砲戰、八二三炮戰、還有一九五○年代初期派飛機轟炸大陸沿海的,是哪一黨?現在本土政府要與北京政權平等相處,就變成兵凶戰危?中共機艦一天到晚擾台,難道是小英派出來的嗎?要發動戰爭的是中共,你們不譴責,反而辱罵受戰爭威脅的本土政府。 郭台銘說人民「怒不敢言」,簡直錯亂!根據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自由度九十四分(中國九分);《經濟學人》公布二○二二民主指數,台灣全球第十名,為亞洲之冠(中國第一五六名)。紅媒和赤藍政客整天唱衰台灣,暢所欲言,竟說「怒不敢言」。 這些赤藍的政治口水,不憑實據,只貼標籤,是非顛倒,價值錯亂,老鴇罵人色情,流氓罵人太保,真是「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讓一堆無認知能力的民眾,跟著起鬨,弱化民智! 我想起喬治歐威爾的話:「語言的敗壞,導致道德的墮落」! (作者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筱峰 2023-09-01
「最勤奮的博物學家」史溫侯

「最勤奮的博物學家」史溫侯

曾任英國駐臺副領事,且對台灣的自然生態物種有深入調查的博物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 )也是今日的冥誕壽星。 史溫侯(或譯郇和、斯文侯、斯文豪),1836年9月1日生於英屬印度加爾各答,其家族來自英國諾森伯蘭郡。 1854年,他被英國外交部錄用為領事人員,翌年被派往英國駐廈門領事館任職助理。1856年3月,首次前來台灣,於淡水廳竹北香山地區停留約兩週,進行自然史調查及相關採集工作,同時也樟腦的調查。 1858年6月,他乘坐再度來台灣,擔任翻譯人員。他搭乘的英艦自廈門啟程,沿途船上成員登上安平港、枋寮、瑯橋灣、蘇澳、雞籠、滬尾、南岬等沿海地區,史溫侯也深入北投考察硫磺及煤礦,這趟考察行程總共耗時約25日。在蘇澳地區登岸時,他曾探訪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今五結鄉季新村附近)時,被招待參觀聚落中的干欄式建築。 1860年7月至10月,時值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他以英軍翻譯身份前往華北,他以其見聞,寫下《北華戰記》(Narrative of the North China Campaign of 1860)。 1860年底,他獲派為英國駐臺副領事,為英國最早派駐臺灣的外交人員之一,為英國在台外交人員辦公處選址。1861年7月,他於府城附近設立英國領事館;同年12月領事館改設置於滬尾。1864年8月,因為考量滬尾離府城太遠,難以即時接收到重要資訊,因而把英國領事辦公之處搬遷到離府城一天腳程的打狗。 史溫侯在台灣期間,先在南部的府城、北部的淡水考察,留下對於兩地的觀察紀錄及自然史調查與採集記錄。1864年5月,他前往雞籠與噶瑪蘭廳海岸地區(今蘇澳一帶),從事鳥類調查與植物採集工作;同年7月,他前往澎湖廳、鳳山縣等地,進行自然史調查工作,並捕獲臺灣獼猴。 1862年5月因爲身體健康理由返回倫敦休養,直至1864年始返回台灣繼續執行外交工作。 1865年,他被英國外交部擢升為領事。隔年前往雪山附近山區調查水鹿之生態;同年3月,他被任命為英國駐廈門代理領事,因而離開臺灣,輾轉於華南華北任職。 1877年10月28日過世於英國倫敦。 史溫侯一生發表了許多有關台灣動物(含鳥類、魚類、哺乳類、昆蟲)、植物、原住民族群的學術紀錄,並致力於搜集動物活體及標本。他也是最早以科學方法記錄台灣昆蟲的研究者。他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勤奮和最成功的探索博物學家之一」。
李筱峰 2023-09-01
「台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

「台灣糖業之父」新渡戶稻造

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台灣糖業之父」的新渡戶稻造。 1862年9月1日,新渡戶稻造出生於日本岩手縣盛岡市。 新渡戶稻造與磯永吉是日本治台時期少數影響日後台灣農業發展的專家。 新渡戶稻造畢業於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早年曾留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883年於德國哈勒-威登堡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博士。他娶美國人為妻。 1891年,新渡戶稻造曾任札幌農學校的教授。其所著《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一書,有多國譯本,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著作。 新渡戶稻造39歲時,1901年,接受他的岩手縣同鄉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邀約,以台灣總督府技師的身份來臺。他接受後藤禮聘的條件是,每天要讓他午睡一小時。 新渡戶來台赴任之後,花了半年的時間視察全島。在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任內,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深信台灣殖興產業的關鍵就在於製糖產業。 1903年他回到日本,回國後,先後歷任第一高等學校校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他也是東京女子大學的創立者。又出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太平洋國際學會理事長。 1933年10 月,新渡戶稻造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後,在加拿大溫哥華突然昏倒去世,享年71歲。 1984年到2004年間流通的日幣5,000元鈔票的人物,就是新渡戶稻造(見下圖)。
李筱峰 2023-09-01
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桑代克

教育心理學奠基人桑代克

「大部分的書與其說給我們心理學,還不如說是動物的頌歌。它們都是關於動物的智力,從沒有關於動物的愚蠢。」–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聽過「學習定律」:準備律、效果律、練習律。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透過觀察貓如何從迷箱中逃脫,所總結出的三條學習定律。從貓身上發現『學習是經由嘗試和錯誤中而來的』理論基礎。他從研究動物的實驗中,領會到牠們的學習過程,從而提出他的「聯結主義」理論:刺激-反應公式。 這位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是心理學行為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桑代克,出生於1874年的今天(8月31日)。他終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執教。1949年8月過世。  
李筱峰 2023-08-31
約翰.根室與拉塞福

約翰.根室與拉塞福

#今日壽星之ㄧ: 「那個著名的政客,曾設法要保住他的雙重面目。」–約翰.根室(John Gunther) 有一年,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在蔣介石的辦公室裡看到一本《亞洲内幕》,裡面寫到,蔣介石元帥的二子蔣緯國少尉,是國民黨元老戴季陶之子,因某種原因過繼給蔣介石。這本書的報導,激發了蔣緯國開始追尋自己的身世。 這本《亞洲内幕》的作者,是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的著名記者,以報導內幕新聞出名的約翰.根室。 約翰.根室於1901年的今天(8月30日)在芝加哥出生。 他一生走訪過世界上很多國家,採訪過政治、社會、商業領袖等各階層人物,以揭露世界各大洲社會政治的內幕聞名。 他從希特勒開始,敘述他周圍的人物,並採訪與納粹德國相抗衡的每一個歐洲國家,分析每一件歐洲大事,寫成了《歐洲内幕》一書,對希特勒着墨甚多。 接著,他完成《非洲内幕》、《亞洲内幕》、《拉丁美洲内幕》、《美國内幕》、《今日俄國内幕》、《澳新内幕》等書。當年被他揭露的許多內幕,今天已不是內幕,而是歷史。 這位內幕新聞專家於1970年過世,享壽70歲。 幸虧他擁有自由的美國的國籍,否則專門揭露內幕的約翰.根室,說不定就會在採訪過程中提早結束生命。 #今日壽星之二: 紐西蘭籍的核子科學之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讀完中學之後,決定爭取尼爾森學院的獎學金,據聞拉塞福獲得獎學金那天,他正在田裡挖馬鈴薯,拉塞福得知考上獎學金,將手中的鐵鍬丟掉說:「這是我挖的最後一顆馬鈴薯了」。他不是對農事無情,而是對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充滿自信。 他後來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剛從紐西蘭到劍橋時,整日埋頭苦讀,被稱作「光會挖土的野兔子」。 這位從「挖馬鈴薯」變成「挖土的兔子」,確實不同凡響,他當時發現世界最長無線電波(2英里)的紀錄,在研究物質放射性期間,他創造了術語α(阿爾發)和β(貝他)射線,又經測定發現β(貝他)射線是速度快、穿透力強的電子。他後來被稱為「核子科學之父」。 拉塞福於1871年的今天(8月30日)出生在紐西蘭尼爾森附近。 1937年臨終前,他仍不忘叮嚀妻子要捐100磅給栽培他的尼爾森學院。      
李筱峰 2023-08-30
「自由主義之父」約翰洛克

「自由主義之父」約翰洛克

「立法機關被獨裁者強制更換,或是立法機關違背了它之所以組成的原意,獨裁者與立法者都犯了叛亂罪!」–約翰洛克(John Locke) 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的啟蒙哲學家約翰洛克,終身未婚,沒有子女,然而他的自由學說,卻為人類的民主政治奠下了根基,比繁衍子嗣更加永垂不朽!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出生於1632年的今天(8月29日)。 他知名的《政府論》一書,是民主政治理論的先驅經典。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易言之,所有的政府都只是人民所委託的代理人,當代理人背叛了人民時,政府就應該被解散。當立定的法律被違反、或是代理人濫用權力時,一個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當政府被宣告解散後,人民便有權再建立一個新的政府,以對抗舊政府的不正當權威。他主張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立。 約近一百年後的美國獨立宣言,幾乎是約翰洛克的論旨的翻版。 洛克是現代政治自由概念的奠基者。對於哲學和政治哲學界的影響既深且鉅,後來的伏爾泰、漢彌爾頓、詹姆斯麥迪遜、湯瑪斯傑佛遜,以及其他諸多美國獨立運動開國元勳都受到洛克極大影響。他可說為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埋下伏筆。 怪不得專制政權都很忌諱約翰洛克,像沒有民意基礎的中共政權,禁止學校老師講授洛克等人的學說。中共對三百四十多年前的洛克自由思想非常害怕,因為一旦人民普遍體會洛克說的「政府的權力應由人民同意而產生」,中共還能一黨專政嗎?再看看洛克說的「立法機關被獨裁者強制更換,或是立法機關違背了它之所以組成的原意,獨裁者與立法者都犯了叛亂罪!」以這句話來看當年操縱「萬年國會」的中國國民黨,以及今天連民選的國會都沒有的中共政權,不都犯了叛亂罪嗎?偏偏他們卻是經常以「叛亂罪」之名剝奪人民的自由或生命!
李筱峰 2023-08-29
評郭台銘政見

評郭台銘政見

#評郭台銘政見: 1.台灣成為亞洲首富。 評語:你的資產有85%放在中國,而不是台灣,對台灣如此無信心,如何讓台灣成為亞洲首富?你乾脆說要讓台灣成為世界首富,不是更好聽? 2.台海未來50年和平。 評語:即使讓你當兩屆總統,也只有八年,憑什麼保證50年和平?你乾脆說「千秋萬世,直到永遠」不是更爽? 3.強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評語:請問您的中華民國有沒有包括全大陸?如果沒有,而只限於台灣,那你是在搞台獨;如果中華民國包括全大陸,你勢必要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捍衛中華民國,這不是討打嗎?這不是挑釁嗎?你每次到北京,就把你那頂繡有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摘掉,如何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4.台灣未來20年內超越新加坡。 評語:一樣,即使讓你當兩屆總統,也只有八年,你發誓期限20年, 比王寶釧苦等18年還長! 5.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百。 評語:這麼客氣?既然要當膨風水雞,何不開高一點,百分之兩百如何? 6.燃燒自己照亮台灣。 評語:你要效法鄭南榕烈士嗎?告訴你,鄭南榕的人生哲學,你是學不來的!在我看來,你是要燃燒台灣,照亮中國!  
李筱峰 2023-08-28
《浮士德》作者歌德

《浮士德》作者歌德

「你要批評周遭的風景,也得先爬上屋頂去觀看。」–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浮士德博士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在魔鬼的引誘下,以自己的靈魂換得魔鬼的幫助,經歷了愛慾、歡樂、痛苦、神遊等各個階段和變化,於生命的最後時刻,領悟了人生的目的。這是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的故事架構。 台灣好像也有這種想和魔鬼交易的政客,到頭來會不會賠上台灣的生命?或者他們本身就是魔鬼? 另外一部讓歌德一夕成名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描寫多情的維特迷戀已有婚約的女人,這幾乎可以說是歌德的自傳小說。不同的是,維特最後自殺,但是歌德則在痛苦與掙扎中繼續煎熬。《少年維特的煩惱》最後變成「老人歌德的煩惱」。 猶如他的愛情與女人一樣繁複,歌德一生的角色也很多元,他擁有很多「家」–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畫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哲學家、植物學家、生物學家、詩人、新聞工作者。 歌德於1749年的今天(8月28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這位一生與女人和病痛糾纏不清的文學巨匠,於1832年病逝,得年83歲。  
李筱峰 2023-08-28
「世界最偉大的乞丐」德蕾莎修女

「世界最偉大的乞丐」德蕾莎修女

「台灣社會,物質富裕,但精神貧窮。」 –德蕾莎修女 異想天開可能是病態幻想,但是如果把所有貧困、病者、被遺棄的人,都當作是「受難基督」的化身,而敬重他們,照顧他們,那是偉大的幻想。德蕾莎修女就是抱著這種幻想,完成偉大的志業,感動世人。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於1910年的今天(8月26日),出生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的史科培城的商人之家。12歲時就立志將來要到外國去傳教,從事救助窮人的工作。 平日生活簡樸,腳上穿著涼鞋,而且還親自掃廁所、洗地板的德雷莎。她走遍各地,她曾「用雙手從垃圾中揀過無數的棄嬰,清洗癩病人的傷口上,抬過街上的垂死的窮人,抱過傷心絕望的孤苦者、緊握過無數臨終時無人過問者的手,並合他們的眼睛,陪伴他們有尊嚴的離開人世。」 從1948年以來,德蕾莎修女為加爾各答街頭的「窮人中的窮人」服務,赤手空拳的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受她的感召而效法她追隨她的人,一天天的增多。全世界五大洲有160多個會院,4000多位修女、修士,還有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和義工,在她創辦的收容之家、孤兒院、養老院、麻瘋病院、愛滋病患之家…服務。當然這樣的機構和組織,都是善心人士被這位「世界最偉大的乞丐」所感動而樂捐的。 1979年她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她說:「我本人不配,我是幫窮苦的人代領這個獎。我很高興貧窮的人,受到應有的注意。希望大家能更瞭解他們,幫助他們。」德蕾莎把全部的獎金都用於貧病者的救濟事業。 1985年1月,德蕾莎修女曾來台灣訪問,蔣經國總統接見她。她直言:「台灣社會,物質富裕,但精神貧窮。」 1995年她曾計劃去中國設立一所仁愛之家,但被中共拒絕。中共說他們國家的社會福利做得很好,不需要外人來幫忙。 1997年9月德蕾莎修女離開人世,留下滿滿的愛,給世間。
李筱峰 2023-08-26
杜聰明與伯恩斯坦

杜聰明與伯恩斯坦

台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誕生於1893年的今天(8月25日),三芝人。 1915取得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回台後曾任台灣總督府醫學校藥理學教授、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是唯一的台灣人醫學教授。是戒治鴉片毒癮的權威,貢獻卓著。 二戰後出任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及台大醫院院長。然而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台灣社會菁英紛紛遭捕殺,所幸他逃亡躲藏約半年,逃過一劫,但是事件之後他的院長職遭解職。 杜聰明也是台灣醫學教育的開拓者,很多著名醫師多出自他的門下。但是其中有很多人在白色恐怖政治下遭處決或監禁。 1954年杜聰明南下創辦第一所私立的醫學院–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 杜聰明身為醫師、醫學教育家,而又擅於書法。他的歷屆學生中,很多人都留有他的墨寶。 1986年2月25日杜聰明以93高齡辭世。 #今日壽星之二: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89年的耶誕節,指揮家伯恩斯坦來到柏林音樂廳,那天的曲目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伯恩斯坦已不知指揮過多少回,但那天他把最後一個樂章〈歡樂頌〉改寫為〈自由頌〉,為了慶祝柏林圍牆倒塌,伯恩斯坦站上指揮台,帶領全世界20多個國家1億觀眾一起歌頌自由! 這位猶太裔美籍著名指揮家、作曲家、作家伯恩斯坦,於1918年的今天,生於美國麻省劳倫斯。1990年過世。  
李筱峰 2023-08-25
「不死的虎將」郭雨新

「不死的虎將」郭雨新

「頑抱信念自由﹐夢迴蒼生無路。孤苦吐盡心血﹐那堪真理幻滅。白髮志強難移﹐徘徊異國滋味。古稀從心所欲﹐惟期民主法治。滿街彩虹豔麗﹐誰知與我無緣。」–郭雨新 1908年的今天,郭雨新出生在台灣宜蘭。父親郭根生是清前秀才。郭雨新14歲時﹐因父親過世﹐家道中衰﹐自宜蘭公學校畢業後便輟學﹐在母校擔任工友。 1924年﹐宜蘭農業職業學校開辦﹐郭雨新以第一名考進該校﹐惜又因家貧,面臨輟學邊緣。幸逢當時台灣鉅富「林本源興殖株式會社」的董事長林松壽旅行到宜蘭﹐獲知郭雨新苦學歷經,頗為感動,於是解囊資助,郭雨新得以半工半讀。農校畢業後,郭雨新考入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前身)習農。帝大畢業時,一篇有關「農業政策」的論文,哄動全校。畢業後﹐旋被林氏延攬在他的公司擔任租務主任重職,一年後躍升為經理。 1939年郭雨新隻身前往上海經商﹐在滬濱住了四年﹐因台北日本憲兵隊長調至上海﹐該隊長過去曾因郭雨新有反日傾向而注意過郭雨新﹐為避免意外麻煩﹐郭雨新乃遠走北京﹐並且舉家同往﹐經商於平津等地﹐直到大戰結束後二年﹐始返台灣。 郭雨新在日治時代沒有顯著的政治活動﹐而以經商為主。 郭雨新的政治生命﹐是在二戰之後才開始﹐而以1948年他正式加入中國青年黨為開端。 1946年5月﹐台灣省參議會成立﹐當時由各縣市選出的省參議員總額30名。到了是年年底﹐國民政府因政治上的考慮﹐與民﹑青兩黨協商結果﹐同意由該黨各遴選三名黨員參加省參議會。1950年5月16日﹐郭雨新以青年黨的身分﹐被遴選遞補為省參議員﹐開始他的政壇生涯。在省參議員任內﹐他率直以言﹐贏得「小鋼砲」的稱譽。因此﹐他的聲譽日隆﹐在青年黨內地位大升﹐身兼青年黨中央委員及台灣省黨部副主席。省參議員之後﹐郭雨新連任第一﹑二﹑三屆臨時省議會(第三屆臨時省議會視同第一屆省議會)的省議員﹐接著又高票蟬聯第二﹑三﹑四屆的省議員﹐前後擔任省級民意代表時間長達22年。 在議會裡﹐他確實以敢言直言見重。郭雨新的問政﹐不僅著重民生問題﹐對於高層次且敏感的國家體制﹑民主法治原則﹐他更擇善固執。因此﹐他不時堅持言論﹑出版自由﹐強調自由民主政治﹐抨擊專制特權的思想與作風。在白色恐怖的政治陰影下﹐他早就大膽地對國民黨的「國庫通黨庫」等黨國不分的現象﹐提出嚴厲批判。郭雨新的諤諤直言﹐使得他與其他四位同樣敢言的省議員─郭國基﹑李萬居﹑吳三連﹑李源棧─被社會上合譽為「省議會五虎將」。 1960年﹐郭雨新參與雷震帶頭籌組的「中國民主黨」組黨行動﹐以實現其建立強有力的反對黨的民主信念。郭雨新與雷震﹑夏濤聲﹑高玉樹﹑許世賢﹑齊世英﹑李萬居同膺「中國民主黨」籌備委員會七常委﹐成為當時在野政治力量重要領導人之一。可惜﹐這個籌組中的反對黨﹐因國民黨以政治手段逮捕雷震等人而胎死腹中。 1973年郭雨新想更上層樓﹐參加增額監察委員的選舉。監委係由省議員投票選舉﹐以郭雨新二十二年的省議員資歷﹐要在過去的同仁中贏得幾張選票﹐在情理上當不困難。然而﹐國民黨卻欲去之而後快﹐透過強力的黨政運作﹐全面封殺郭雨新﹐竟使郭雨新以零票落選。 但郭雨新仍不死心﹐三年後的1975年﹐他披掛參選增額立法委員(選區包括宜蘭縣﹑台北縣﹑基隆市)。他在競選傳單上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狀心未已」來表達他的決心。他提出尖銳明確的政見﹐包括:國會全面改選﹔廢除戒嚴令﹔司法獨立﹔總統﹑省長﹑台北市長﹐直接民選﹔清查國家行庫等等敏感話題。這位以「不死的虎將」自況的郭雨新﹐每場政見會的聽眾都是人山人海﹐然而開票結果﹐郭雨新再度落選。他以80398票﹐居落選者之首。 落選後的郭雨新﹐所受壓力更大﹐他的生意也被全面封殺。在備受政治壓力之下﹐郭雨新決心暫時離開台灣﹐經過國民黨當局的幾番刁難﹐才於1977年獲准出國﹐悄然赴美。兩年後﹐1979年12月﹐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郭雨新滯留在美。 出國後的郭雨新﹐最重要的政治活動是﹐籌組了一個叫做「台灣民主運動海外聯盟」的組織﹐並出任主席。此外﹐1984年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改選總統﹐郭雨新曾在美國宣布競選總統﹐要和與他同齡的蔣經國競選﹐後來不了了之。 旅美期間﹐郭雨新與美國政界人物如國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索拉茲﹑派爾﹑李奇等人略有往來。華府國會山莊上有關台灣政治問題的聽證會上﹐常有郭雨新的蹤影。 1985年8月,78歲的郭雨新因肝臟併發症病逝美國,遺體歸葬台灣。 郭雨新去世的翌年,民主進步黨衝破黨禁而成立,再過一年﹐台灣正式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老先生在天有靈,當知他一生的奮鬥終於開花結果。
李筱峰 2023-08-24
威廉·亨利與亞歷山大·格林

威廉·亨利與亞歷山大·格林

「不論門是多麼的狹窄, 不論罪狀是如何的繁多, 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我是自己靈魂的船長。」–威廉.亨利 有人在醫院住院手術療病,開始寫作吟詠生活及生命;有人被捕入獄,在監獄裡開始嘗試寫作。結果都成為知名的作家。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兩位壽星,就是這樣的兩個人。 英國詩人、評論家威廉.亨利只有一條腿。由於他在12歲時罹患骨結核病。數年後,該疾病蔓延到腿部,醫生宣布拯救他生命的唯一辦法是在膝蓋以下直接截肢。截肢手術在他25歲時進行。1875年,他在病床上寫了一詩《Invictus》,前引的詩句,即出於此。儘管殘疾了,但是他憑藉完好的一隻腳積極生活,從事寫作、評論、編輯。 他出生於1849年的今天,53歲去世。 2009年南非有一部影片講述南非舉行世界盃橄欖球賽期間,當時總統曼德拉如何與國家橄欖球隊同心協力,聯手凝聚國人意志,讓剛擺脫種族隔離制度不久而面臨分裂的南非能夠團結一致。這部電影的片名就是採用威廉.亨利這首詩的名稱《Invictus》,中譯有《打不倒的勇者》。 今天的第二位壽星,也是一位從困境中奮發的作家,他是1880年的今天出生的俄羅斯作家亞歷山大·格林。 格林的父親原是波蘭人,因參加波蘭反抗俄羅斯的一月革命,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刑滿釋放後生活困苦,以致格林在中學畢業後輟學。十六歲以後格林開始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他當過船上的學徒,水手。還遠赴烏拉山區當過淘金工人和建築工人。 格林後來加入了俄國軍隊,但不久參加社會革命黨(社會革命黨號召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開展對專制政府的武裝鬥爭)。格林在團隊中散發傳單,後來離開軍隊到基輔等地進行革命宣傳,於1903年被捕入獄,在監獄裡開始嘗試寫作。 格林由於政治因素,數度入獄、逃獄,甚至曾逃亡至芬蘭。1917聽說二月革命的消息後,立刻來到彼得格勒,此時他對新制度和革命充滿希望。1919年他入伍當信號兵,卻得了傷寒,出院後,高爾基幫他申請到了學術界人士,有了一份工作,生活才恢復正常。 俄國內戰期間,格林在「火線」雜誌上發表文章,並開始創作自己的成名作《紅帆》(1923)。至今,聖彼得堡每年都舉行「紅帆」活動來慶祝節日,這一活動即由格林的小說《紅帆》得名, 格林雖參加政治活動,但是他的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故事多以海洋,冒險和愛情為主題,描繪為了愛情的冒險中的種種奇遇,富於幻想,帶有強烈的浪漫風格和神秘色彩,被稱為「格林奇境」。 但他的浪漫主義風格與當時革命色彩濃厚的文學主流格格不入,所以他的作品很難發表,因此全家仍在窮困中。 1932年格林的回憶錄還在進行之中未完成,卻因肝癌和胃癌去世。 1950年,他的作品被俄共宣判為反社會、充滿資產階級的頹廢。直到史達林死後,他的作品才被重新出版。    
李筱峰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