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變種病毒株知多少?

台灣正為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而煩惱,相對之下,英國也正為印度變種病毒株而頭痛。二○二○年底印度發現突變株B.1.617後,此株已散布到許多國家,包括新加坡、美國及英國等,並成為該地區的主要病毒株。目前已發現三種亞型突變株B.1.617.1(原始突變株)、B.1.617.2及B.1.617.3。科學家急於了解印度變種株的傳染力、對疫苗的敏感度或疫苗逃逸及是否易造成重症。

英國近日印度變種病毒確診暴增,單週新增6959例。圖為英國倫敦街景。(彭博社資料照)

英國近日印度變種病毒確診暴增,單週新增6959例。圖為英國倫敦街景。(彭博社資料照)

 

研究人員定序比較三種印度突變株基因,發現B.1.617.2含有「S-基因標靶」的標記,英國變種株B.1.1.7則缺乏此種標記,科學家用PCR放大此段訊息,即可了解B.1.617.2感染分布的狀況。三種印度變種株中,B.1.617.2在L452R(即棘狀蛋白上第452個胺基酸,白胺酸縮寫L,突變成精胺酸縮寫R)及T478K產生突變,改變棘狀蛋白結構,增加病毒感染能力。目前在英國約五十%的感染源為B.1.617.2,其傳染力比B.1.1.7高五十%。

另一方面,科學家也嘗試探討疫苗對此印度突變種是否仍然有效。在英國五十%的人已接受至少一劑疫苗,B.1.617.2能快速散布,也代表突變種已能逃過疫苗保護。目前仍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疫苗逃避是增加感染的原因。B.1.617.2中L452R及T478K的突變與增加感染及疫苗逃避有關。B.1.617.1中的Q484R突變也能導致疫苗逃避,但B.1.617.2並不擁有此突變點。目前已知接種兩劑輝瑞及AZ疫苗能有效對抗B.1.617.2。

總而言之,科學家已嘗試從各個角度切入,從疫情檢體中逐一抽絲剝繭,以分子細胞學、蛋白質結構、免疫及臨床上經驗,了解突變種的特性及對各個疫苗的反應。病毒無國界,我們不僅要面對未來印度變種病毒的入侵,昨天越南更公布發現英國及印度變異株混合種,更具傳播性,且可在空氣中迅速傳播。我們準備好了嗎?

(作者為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曾任紐約史隆凱特琳癌症紀念醫院、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學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