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袁曉輝)
袁曉輝相關文章
美國左派從不檢討自己哪裡出錯
11/05/2021星期五 民主黨在這星期二的選舉中大大失利,他們不知反省,反而變本加厲的攻擊共和黨,共和黨的選民,以及溫和派選民。 這兩天聽到很多民主黨人,以及CNN,MSNBC的主持人,將共和黨的勝利歸諸於「他們很會玩種族牌,用來分化社會。」他們的理論是,共和黨將CRT (批判性種族主義)妖魔化,然後用來發揮白人種族主義。這幾天,聽過不下幾十次的一個名詞dog whistle racism,說反對CRT其實是一種暗語(dog whistle),因為某些人一聽就聽出意思來。他們說,其實學校根本沒有教CRT,但是共和黨拿來作文章,團結白人種族主義。 一個說:他們當選,是因為有太多人「包容」白人優越主義。MSNBC的主持人Joy Reid說,他們白人就是不想學校教種族主義,所以發明了這個論點,嚇走家長,團結白人。她的結論是:「共和黨非常危險,不可以讓他們上位。」 左派網頁雜誌Daily Beast前天刊出一篇專文You Damn Karens Are Killing America,指出維吉尼亞州共和黨候選人楊金所以當選,都因為一群沒有知識的白人婦女投票給他。這又是在沒有辦法在選舉時勝出,就將對方的選民貶低。現在他們左派自以為是的elites,就把自己看不上的女性叫作是Karen。文章中用了很多(不知哪裡來的數據),說百分之62的有大學學歷的白人女性選民,都把票投給麥考樂,但是因為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女性都把票給了楊金,所以白人婦女中,楊金的票數57%還是多過麥考樂。所以他的文章說:你們這些Karens要害死美國了。 這是甚麼樣的自大、無恥? 還有,我在選舉夜提出,維吉尼亞州副州長由共和黨的希爾施winsome Sears當選了,她是牙買加移民家庭出身,加入過海軍陸戰隊,她在當選後的演說一鳴驚人,受到廣泛注意,但是左派媒體(不僅一個字都不轉播),事後還攻擊她。一名黑人評論員,華盛頓Georgetown 大學教授戴森Michael Eric Dyson昨天在MSNBC電視Joy Reid的節目中(下圖)這樣罵她:「她是長著一張黑色嘴巴,但是張開嘴吐出來的都是白人至上主義的話。她像一個說腹語者的娃娃ventriloquist,…」 記得嗎?當共和黨的電台主持人Larry Elder(黑人) 角逐加州州長時,也被洛杉磯時報等人說是一個「黑色的白人至上者」,甚至「黑色的川普」? 這就是目前美國的左派,他們輸了選舉就開罵,戴帽子,要不就調查你,彈劾你,連對方的選民都一起罵進去。從來都不檢討自己哪裡出錯了。
袁曉輝
2021-11-06
西點軍校淪為woke 風潮的犧牲者
11/05/2021星期五 昨天在Fox News晚間的Hannity見到三位年輕女子,他們都是西點軍校的學生,但是最近都因為學校強迫打疫苗而退學。但是造成她們義無反顧的不只這個,而是學校推動的Woke課程。 這三個學生,一個白人,一個黑人,一個棕色皮膚。她們都受不了學校教育的方向越來越走火入魔。其中那個棕色皮膚的Willow Brown說:「我到(西點軍校)是為了服務國家,與敵人作戰。但是我們在課室裡,只是教我們如果更懂得體諒(sensitive),這種woke主義進入西點,確實讓人意外。」 黑人女學生Nickaylah Sampson說,她因為父親是軍人,從軍對她來說是很大的信念,但是學校教的都是白人的憤怒White rage,(白人)極端主義,跟作為一個好軍人一點關係也沒有。白人女子Hannah MacDonald說,因為她在碩士班主修文學,教導一班學生寫作文時,教他們寫批判性種族主義CRT,學生都未必同意這理論,但是都知道這樣的理論可以幫助他們找工作,及得到好成績。她很失望學校這樣教他們,與她的基督教信仰:為別人犧牲生命的理念,背道而馳。她說,西點軍校的教學方向是「培養一批無知的順從者。」 當主持人問她們,如果校方允許她們以測試取代打疫苗,是否願意回去,三個人都說不會,因為這學校目前走的方向太讓她們失望了。 這就是今天的西點軍校,名震全球一百多年的軍校,也淪為woke 風潮的犧牲者。前不久說過,美國國防部長,跟三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都說,美國最大的敵人是白人至上種族主義,所以第一要務是在軍隊中肅清白人極端主義。美國的敵人應當都很高興。
袁曉輝
2021-11-06
美國選舉證明物極必反
11/05/2021星期五 這星期的美國選舉,又證明了物極必反。 明尼亞波里斯(去年發生黑人嫌犯George Floyd死於警察手下的地方),當地選民以56%-44%的比數,在公投中否決了廢除警察局,改以公安部取代的建議。不僅如此,當初投票支持這項議案的四名市議員全部落選。 另外,這個市的市長Jacob Frey雖然也是民主黨,但屬於中間偏左,而這個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原籍索馬里的Ilhan Omar,(她就是眾議院極左的squad的一份子,大力主張廢除警察局的),她推出兩名極左社會主義分子來打倒Frey,結果Frey以七萬票贏了,領先對方一萬五千票。 這是一個證據。 在極左的城市西雅圖,這次市選也扭轉了兩年前的局勢,雖然最後票數還未點清,但是左派候選人明顯都面臨挫敗,那些支持營商及生意人的候選人全部都領先。這包括市長候選人哈瑞爾Bruce Harrell,他比對手,現任市議會主席Lorena Gonzales多出30%的票數。Gonzales就是跟著Defund the police口號起鬨的人,並且一度提出刪減警察經費50%的建議。哈瑞爾則建議加強警力,打擊罪案,以及積極處理過多的街頭露宿者。 至於市議員方面,雖然沒有黨派立場,但是那些曾經支持拜登,支持希拉里的候選人都面臨挫敗。 另外我們提過,紐約市長當選人Eric Adams雖然是民主黨,却是警察出身,他的競選政見也是要增加警員,提高警察士氣。(現任市長白絲毫Bill de Blasio任內刪減了十億警察預算,解散了街頭反犯罪便衣小組。)這些他都要恢復。證明紐約的民主黨都摒棄民主黨內「反警察」的立場。 還有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Portland,這是去年全美國暴動時期受害最嚴重的地區,暴民佔領多條街道,放火燒警察局的地方,之後該市的市議會也多次提出削減警察預算,後果是罪案成倍激增,今年頭十個月就有七百多宗槍擊案,已經是去年全年的一倍以上。謀殺案今年至今也有七十多宗,打破1987年以來的紀錄。所以這城市的市長Ted Wheeler一反過去立場,提出要求市議會撥款七百萬元給他增加聘請警察。要填補那些前一陣子受不了輿論壓力提早退休,或是退出警察工作的人。 這些都是物極必反的證據。 還有我曾提過的,民主黨內左派大老山德斯Bernie Sanders跟黨內的小紅衛兵頭頭AOC,他們力挺社會主義分子India Walton到水牛城Buffalo去打倒現任市長布朗Byron Brown,結果布朗以未提名人身分出來競選,選民如果要選他必須自己把他的名字填上,結果他也贏了。這是對山德斯跟AOC多大的一記耳光?這都應當是頭條新聞的。 還有我們都知道這次選舉,共和黨在維吉尼亞州獲得多麼大的勝利,不僅由商人Glenn Youngkin楊金取得州長的寶座,(擊敗了民主黨內的強人,前州長麥考樂),牙買加移民出身的Winsome Sears也贏得副州長寶座。而在隔壁的新澤西州,共和黨的挑戰者Jack Ciattarelli 現在僅僅以1%落敗給現任州長Phil Mirphy手下,大大出人意外,現在連該州參議院主席的席位也由共和黨取得。而擊敗他的是一位從未參選過的貨車司機Ed Durr。這位毫無背景的家具公司的司機,只是持著反加稅的理念,一家家去敲門,就擊敗了有二十多年參議院議席經驗的Steve Sweeney。他總共的競選費用大約兩千多元,只不過用手機拍了一個宣傳片放到網上,以及用八十多元印了一些宣傳單。(下面是他自己拍的宣傳片) 這些都證明,當選民忍無可忍時,你不用強大的勢力,就可以打倒Goliath。
袁曉輝
2021-11-06
共和黨的聲勢如破竹
11/03/2021星期三 維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終於大勢已定,共和黨的楊金Glenn Youngkin以50.6%勝了前州長麥考樂Terry McAuliffe的48.6%。麥考樂直到今天早上才認輸。 在新澤西州,原來共和黨候選人Jack Ciattarelli西塔瑞利是一點希望都沒有,最初雙方差距是26%,但昨晚開票之後,西塔瑞利Ciattarelli 一直都以六七個百分點領先。直到午夜後還是領先。不過到今天早上,現任州長墨菲Phil Murphy才逐漸追上,目前是49.9%對49.3%。不管怎樣,西塔瑞利可以追到這樣的票數,已經證明共和黨的聲勢如破竹。 維吉尼亞的勝利是甜美的,這是由競選剛開始時的麥考樂領先10%以上,最後兩個月才扭轉局勢的結果。關鍵性的議題是發生在Loudoun County一所中學,一名自稱變性男生,穿著裙子在女生廁所強姦了一名女學生,之後校方居然掩飾事件,宣稱沒有這樣的事。當那名女生父親要在教育局會議中申訴時,卻被以沒有事先登記為由將他逮捕。而那名學生卻被教育局轉學之後,再強姦了另一間學校的女生。這事件導致家長的憤怒。警覺到目前的教育局跟學校的思路,跟學生家長已經相距太遠。他們為了推行變性學生,雙性學生可以使用女生廁所,居然掩飾好像強姦這種罪惡行為。 但是麥考樂仍然不警覺,競選最後期間還將那個全力推動CRT (批判性種族主義)教學內容的全美教師工會主席Randi Weingarten請去為他站台。 我見到主流媒體在報導這件選舉新聞時,從未提到Loudoun County這事件,今天好幾位民主黨人在電視上說,這次選舉結果證明了:楊金的成功是因為他沒有一次提到川普的名字。所以川普這招牌不再是共和黨人要成功的條件。他們永遠有一套扭曲的邏輯,為自己解畫。事實事,麥考樂,奧巴馬,拜登等等,每一次的演說都提到川普的名字無數次,要將楊金跟川普緊緊貼在一起。現在楊金贏了,證明你們的策略失敗。楊金不提川普的名字,也因為不要掉入你們的陷阱。(他提或是不提,都是你們的話題。) 維吉尼亞副州長也由共和黨人,黑人女性的Winsome Sears希爾斯當選。她出身於牙買加移民家庭,昨晚她在楊金之前演說,闡述了他們這移民家庭美國夢的實現。但是注意到CNN完全不轉播。因為左派媒體最痛恨共和黨中有這種成功的黑人。她的丈夫跟兩個女兒在她身後,對她的每一句話都點頭認同(下圖),這是對現在風起雲湧的BLM黑人命貴運動的當頭棒喝。你必須由教育做起,提高黑人地位,而不是到街上去打砸搶燒。但是媒體不喜歡聽這一套。 這兩個州的選舉勢必對拜登以及他推動的議題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那些屬於保守派州份的民主黨眾議員,勢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況,是否會再跟隨民主黨內極端左派的的立場,導致自己在明年中期選舉落選。加上明尼亞波里斯的市民以大比數否決了廢除警察局的議案,那些偏激左派還能夠出來大聲疾呼廢除警察、削減警察經費嗎? 另外在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選民也摒棄了民主黨高層幫他們挑選的一位社會主義候選人華登India Walton,寧願選出一位選票名單上沒有的名字(選民必須自己填寫名字的)候選人布朗Byron Brown。到今早為止,布朗以58.3%領先對方的41.2%。雙方差距是一萬票。(雖然最後結果還有待最後的點票。)下左布朗,右圖華登。 華登是獲得民主黨內左派大老,參議員山德斯,以及偏激左派的頭頭紐約州眾議員AOC的大力支持,在初選中擊敗了連任了四屆的現任市長布朗而出馬。但是布朗不滿這幕後的黑箱作業,逕自參選。選票上沒有他的名字,居然也獲得更多票數,證明選民是真的背棄了民主黨內偏激左派那個小圈子,請問他們全力推動的3.5兆社會福利議案還有前途嗎?
袁曉輝
2021-11-04
今晚有兩個奇蹟發生
今晚有兩個奇蹟發生,不僅僅是維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由共和黨的楊金領先,(前州長麥考樂已經發表了類似認輸的演講,只是沒有真正認輸。)更意外的是,新澤西州的共和黨候選人Jack Ciattarelli都以同樣的比數,領先現任州長墨菲Phil Murphy。共和黨極有可能在兩個州都取得勝利。 維吉尼亞州是在九成以上票數點算之後,楊金以51%比47%領先麥考樂。而新澤西州則是在五成票數點算之後,Ciattarelli也是以51%比47%領先對手。要知道競選之初,墨菲是以26%的差距領先的。可以證明美國全國都在以大幅度背棄民主黨。 維吉尼亞州的副州長選舉,也已經由共和黨的Winsome Sears取得勝利。她曾經是海軍陸戰隊員,也是第一個黑人女子獲選該州眾議員的共和黨員。 不過麥考樂的不肯認輸,有可能代表民主黨要奮戰到最後。因為兩個禮拜前,麥考樂陣營聘請了希拉里過去競選時的律師Marc Elias,有人認為是他要挑戰選舉結果的預兆。Marc Elias名譽欠佳,他就是那個聘請民主黨律師Michael Sussmann的律師行,而Sussmann最近被司法部調查員杜倫起訴,說他偽造證據去告密。 此外,紐約市長選舉已經肯定民主黨的前警察Eric Adams當選。此外,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里斯市民,在公投中,以57%對43%的大比數否定了廢除警察局,以公安部取代的議案。哈哈。 因為奧巴馬,拜登,及副總統卡美拉,以及眾多民主黨參議員都曾經到維吉尼亞州為麥考樂站台拉票,所以麥考樂若是敗選,等於是拜登及聯邦民主黨的落選。卡美拉周末到維吉尼亞州時自己就說:這一次選舉事關明年的中期選舉,是中期選舉的指標云云。所以他們不能事後淡然處之。加上民主黨的社會福利議案等著通過,如果真的輸了兩個州,他們可以不要再夢想他們的Build Back Better議案有機會通過。
袁曉輝
2021-11-03
一張相片勝過千言萬語
11/02/2021星期二 一張相片勝過千言萬語。拜登在昨天的聯合國氣象大會中打瞌睡。他不是只閉了一下眼睛,因為看過video,他是睡了滿長一段時間。中間張開了一下眼又睡了。 本來七十八歲的老人,下午開會時偶爾打一下瞌睡不必太過批評。但是我想,如果是川普這樣,會被炒成多大的新聞? 另外,第一批由中美洲前往美墨邊境的難民大隊日益接近美國。這一批難民人數逐漸增加,已經逼近四千人。這一批難民當初由瓜地馬拉闖關進入墨西哥時我有報導過,但是當時的相片都只見龍頭一小部分,這一張相片就可以看出來,真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長。但是這樣震撼的相片,美國的媒體到現在都不報導。難道這不是新聞嗎?
袁曉輝
2021-11-03
參議員曼欽給民主黨丟炸彈
11/02/2021星期二 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昨天召開記者會,給民主黨丟了一個炸彈,讓拜登的社會福利花錢議案(民主黨的宣傳術語Build Back Better Act)遭遇重大挫折。難以如預期地在本周通過。 西維吉尼亞州的曼欽在記者會說的幾句話值得畫底線。首先他說,這個(從3.5兆縮減到)1.75兆的所謂框架草案是個騙局,因為實際的數字至少要多一倍。這話一點沒錯。我當初就說了,民主黨跟拜登只削減了免費社區大學,以及12個星期的夫婦雙方有薪產假(減到四星期),保留了所有環保項目,赦免非法移民項目,多數的擴大醫療保險項目,房屋補助,托兒跟學前教育等等,這樣就可以減去一半花費?完全是當大家是白癡。當時華爾街日報也發表文章,說這削減後的草案仍然要花費四個兆。 曼欽也指出,新框架草案中的所謂落日條款也是騙人的,那些說是一年計畫的條款,根本不可能在一年後結束。這些也是民主黨用來騙人的話。可惜太多老百姓不用腦,不會思想。 曼欽另一句重話是,基建議案已經通過了兩個多月,但是民主黨內(左派)卻綁架那議案,一定要跟這項議案一起通過。他說這是shell game騙局,重申他不會支持一項「沒有透徹了解其對國家債務、對未來經濟、及國民影響的議案。」 曼欽的炸彈引起民主黨內左派的憤怒,其中密蘇里州的議員Cori Bush立即發文指責曼欽反對這議案的立場是;反黑人,反兒童,反婦女,反移民的。他們並說,曼欽跟亞里桑納州的參議員西尼瑪阻止這議案的通過,是「違反民主,以及操控國家未來」的作法。事實是,他們幾個少數左派議員騎劫基建議案,才是違反民主的作法。 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黨內左傾議員,都宣稱必會在本周內投票,而且相信這議案會通過。拜登今天在格拉斯哥的記者會中也說,他有信心會通過,曼欽會歸隊。這是這個民主黨政府近來的一貫做法,他們總是把話說在前面,先把話說開了,以為就會控制局面,到時自會解決。這做法讓他們近來一再摔跤,摔得很難看,但還是樂此不疲。
袁曉輝
2021-11-03
紐約及波士頓改選市長
11/02/2021星期二 今天在美國,除了維吉尼亞州以及新澤西州的州長選舉引起注意,事實是很多地方選舉也在舉行。其中比較大的城市如紐約及波士頓,都在改選市長。此外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明尼亞波里斯的市民,也要投票是否廢除警察局。 紐約市長的選舉已經沒有懸念,因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勢必會當選。不過這一位Eric Adams曾經是紐約市警察隊長,之後做過紐約州的參議員,他是支持警察的,所以可以說是一位保守派。只不過在這個民主黨人佔極大多數的城市(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比例是七比一),想出頭的都必須是民主黨人。只不過大家要看共和黨候選人Curtis Sliwa的得票率多高。這位Sliwa可能有人記得他,他是在七十年代尾,因為見不慣紐約的罪案蔓延,成立了自衛組織Guardian Angels,當時在全國有很多支持者。好消息是,不論誰當選,那位左傾的市長Bill de Blasio都要下台了。(只是他又考慮競選紐約州長。紐約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波士頓也是民主黨的基地,所以會再度選出一位民主黨人。這一次的必定當選人是台灣移民家庭出身的Michelle Wu,她只有35歲,出生於芝加哥,後來去哈佛念大學定居波士頓。目前她是波士頓市議員。她將是該市第一位女性市長。(下圖左:紐約市長候選人Eric Adams. 右圖波士頓市長候選人Michelle Wu。) 最受重視的是的明尼亞波里斯改選市長,以及是否會廢除警察局的投票,這個城市就是去年發生黑人George Floyd 死於警察之手之後導致全國暴動的地方。之後全國左派(及民主黨人)叫出了Defund the Police的口號。當時市議會就通過議案廢除警察局,現在是將議案交付公投。如果通過,就會以「公安局」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取代警察局。這名詞可能不少華人會熟悉。 此外各州還有很多國會眾議員改選,及地方的參眾議員,市長,市議員及教育局委員等等的改選。
袁曉輝
2021-11-03
NBC民調,六成不滿意拜登
11/01/2021星期一 拜登的無能,終於在國民的腦海註冊了,也反映在多項(主流)民調中。 根據全國電視網NBC一天前的民調結果,有七成(71%)的國民認為,美國正在走向錯誤的方向,只有22%認為方向正確。至於拜登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有六成不滿意,滿意的不到四成。 這項民調還問到,你對拜登擔任總統的知識及經驗是否足夠,有43%認為非常差,45%認為很好。至於他的處理危機的能力,更有47%的人認為很差,認為好的只有37%。他做總統的效率性(能夠做好事情),也是50%認為很差,37%認為很好。至於團結國家,只有28%認為他做到了,50%認為他沒做到。 這項調查更是對民主黨的一記棒頭喝。當問到你對哪一個黨更有能力處裡下列這些問題時,共和黨全部以雙位數的比例佔優勢:邊境安全(共和黨領先27%),通貨膨脹(共和黨領先24%),犯罪問題(共和黨領先22%),國家安全(21%),經濟問題(18%),執政的有效及把事情做好(共和黨領先13%)。 民主黨只在三個議題上領先:墮胎(10%),新冠肺炎(12%),氣候變化(24%)。 另外ABC電視網以及Ipsos Poll也在周末提出他們的民調,顯示拜登政府在多項重要議題上,做出的成績都呈負面,其中槍枝問題,只有39%看好他,阿富汗問題,只有34%,移民及邊界問題,只有31%支持。 要知道這些民調中的選樣都包含了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及獨立人士,而這些主流民調在選樣時,都已經做了不公平的選樣,民主黨人佔多數。過去ABC跟華盛頓郵報承認他們的民主黨選樣多出共和黨9%,NBC則承認他們的民主黨選樣多出共和黨6%。如果除去這些不公平因素,上面的結果應當對比更大。 11/01/2021星期一 拜登的無能是共和黨人,保守派選民,川普支持者一早都知道的。他在去年大選時期躲在地下室,讓媒體跟民主黨幕後黑手幫他競選,保守派選民都看得一清二楚,只有盲目聽信媒體的人蒙在鼓裡。但即使是川普支持者,都可能預料不到,拜登的「天」垮得這樣快。 先是汽油價飆升,川普時代他讓美國能源自給自足,油價跌到兩塊錢出頭一公升,現在漲了60%。將近四塊錢一公升。 因為油價上升導致的通貨膨脹,普遍降低了人民生活品質。一些基本食物漲價都在一成以上。此外汽車,交通費,暖氣及冷氣開支都漲了好幾成。 之後阿富汗撤軍,暴露了整個拜登政府的架構每一個層面的無能:外交部(留下好幾百美國人沒撤走),國防部(留下八百多億美元軍事裝備沒帶走),情報機構(完全沒預料到塔利班會在幾個星期內占領全國),在全世界面前丟臉。而且不僅沒有事先照會盟國,更是先訂下自己的截止期限,再採取行動。出了事就推卸責任。 之後出現一萬五千名海地人闖關南面邊界,凸顯了媒體一再掩飾的邊界危機原來是事實。紙包不住火了,拜登政府不僅沒有對策,他任命的邊界全權大使,副總統卡美拉,更是不見人影。現在新的難民大隊即將一批批開到,第一批將近四千人就將接近邊界了。不知道媒體跟民主黨還能掩飾到幾時。 因為阿富汗丟臉事件,全世界的宵小分子都開始蠢蠢欲動了。自從拜登上台,北韓就開始不斷試射飛彈,包括長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潛水艇發射的水底彈道飛彈。北京方面也在眾目睽睽下一口氣「收復」了香港,現在更加大對台灣的壓迫,不停的派軍機到台灣海峽示威。近來伊朗也開始生產純度高達60%的濃縮鈾,逼近製造核武的能力。這些都是川普任內不可能發生的事。拜登跟奧巴馬一再綏靖伊朗,只要控制伊朗在一年內做不到核武就算成功。這是多麼白癡的想法。 之後是供應鏈的銜接不上。一百多艘貨櫃輪聚集在洛杉磯港口外,等了幾個星期無法卸貨。拜登政府的解釋是新冠肺炎的影響積聚了這麼多的貨輪。但是他自己在兩周前親自去斡旋,說要碼頭工人全天24小時工作以解決問題。事實是沒有進展。因為不只是碼頭工人的問題,碼頭工人不僅工資高,工作條件優厚,更有工會保護。到現在也沒有做到全天24小時開工。貨車司機更是短缺。除了因為工作辛苦,工資不高,更有重重規定,例如沒有公司聘請的貨車司機禁止到碼頭運貨,都是因素。現在佳節即將來臨,許多零售商沒有貨。他們因為新冠肺炎已經損失慘重。加上現在供應鏈的斷裂,沒有生意做不說,每一樣貨品的成本還要再提高。 最近更加上強迫打疫苗的政策,已經受到各階層的反抗。那些上街遊行抗議的已經不少:警察,消防員,教師工會,護士及衛生工作者,學生家長,現在更加上飛行員,已經在各行各業造成職員短缺。不管是否應當強迫注射疫苗,這樣不得人心的措施只會讓拜登更不受歡迎。 加上民主黨內鬥,明明已經由兩院通過的基建議案,硬是被黨內左派綁架,要與另一項高達3.5兆的社會福利議案一起通過。讓全國(跟全世界) 見到他們在同時佔有國會兩院及白宮的情況下,都無法通過一項議案。本來可以關起門自己丟臉的,但是拜登跟佩洛西卻要公開自己設下期限,一次又一次告訴大家,他們可以在某某日前通過。這就像阿富汗撤軍,先訂下期限讓自己過不了關。那有這麼笨的人? 以前分析過拜登跟他手下都是笨人,這裏不再重複。不是他們在我們前做了這一場又一場的好戲,都難以相信。
袁曉輝
2021-11-02
川普出席亞特蘭大世界大賽G4
10/31/2021星期日 前總統川普昨天出席了在亞特蘭大舉行的,美國職棒聯盟World Series總冠軍決賽的第四場球賽,這消息當然又被主媒封殺。今天上網尋找,說的都是他跟一眾球迷在球賽中,做出了tomahawk chop的姿勢。似乎要把他跟這姿勢都做成是對原住民不敬的舉動。 昨晚的比賽是亞特蘭大勇士隊Atlanta Braves跟德州休斯頓太空人隊Houston Astros對壘,結果勇士隊以3-2獲勝,而且在四場球賽中贏了三場,再一場勝利就可以稱冠。 我見到網上的畫面,幾乎所有球迷都起身唱歌及做這姿勢。因為這是勇士隊球迷幾十年的傳統姿勢。所以說,川普是跟這些球迷統一立場。這讓我想起Let’s Go, Brandon這口號,都是草根國民興奮的表現,你越是要禁,就越是蓬勃。(下面是川普夫婦做出的手勢,以及球迷們集體的手勢。) 好多媒體去詢問主辦單位為什麼要邀請川普,主辦單位被迫說是川普主動要求要來,他們「雖然意外,但是當然答應了」。而且川普夫婦是坐在貴賓包廂內。 最近華盛頓美式足球隊Washington Red Skins,以及克里夫蘭球隊Cleveland Indians都在輿論壓力下被迫改了名字。亞特蘭大勇士隊雖然也受到改名壓力,到目前並沒有屈服。而這個tomahawk chop就繼續受到攻擊。 這一類的群眾自發表現越來越洶湧。好像在紐約,由市政府職員,到警察,消防隊,衛生局職員,發起了龐大的反抗強迫打疫苗的行動。上星期一的示威行動有超過五千人參加,許多種過疫苗的也加入示威,因為他們看穿了這項措施不是真正的要堵絕病毒散發,而是政府濫權的第一步。(下面是紐約反對疫苗措施的示威行動,以及示威隊伍通過布魯克林大橋上的情況。) 除了集體行動,也有個別行動。剛過的星期五,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一班飛機的乘客,在機上的擴音器聽見駕駛員這樣說:「…目前天氣晴朗,氣溫約77度,多謝大家搭乘西南航空。歡迎上機,記得Let’s Go, Brandon。」據一名AP (美聯社)記者說,她聽了非常生氣,要衝進機艙去向駕駛員抗議,結果她自己受到服務生驅趕,(而且Let’s Go, Brandon這首短歌已經佔領了暢銷歌曲排行榜的前三名位置,雖然主流媒體繼續抵制,Yahoo更刪除了這首歌在網上出現,都無阻於其通行。) 這不是第一次這句口號在公眾場合出現,本月初在芝加哥奧哈拉機場的擴音機中,有人說:Page Let’s Go, Brandon,(尋找Let’s Go, Brandon先生),說了好幾遍。 我們都記得,西南航空因為駕駛員抗議強迫打疫苗措施,集體怠工,已經迫得該公司削減數以千計的班機。後來導致該公司取消這項措施。現在更多航空公司遭遇同樣的抗議,其中AA這周末就取消了一千五百航班。這些都是草根抗議行動的蔓延。如不妥善處哩,也是內戰開始的一種形式。有如1773年波士頓的一些商人將茶葉倒在港口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袁曉輝
2021-11-01
明年中期選舉的先兆
10/30/2021星期六 維珍尼亞州星期二的州長選舉已經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拜登政府將他們的前途押寶在現任州長麥考樂Terry McAuliffe身上。因為近來全無好消息的拜登政府,迫切需要麥考樂贏這一戰。萬一他競選連任失敗,對於拜登政府將是致命打擊。 麥考樂在四年前的選舉以一成的票數贏差當選,本月初,雙方打成平手。但是本周的fox News民調顯示,共和黨的楊金Glenn Youngkin已經領先8%。即使是華盛頓郵報的民調,雙方也是平手。這對於民主黨而言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 目前顯示,楊金陣容越戰越勇,麥考樂方面就顯示出氣急敗壞。前兩天,麥考樂陣容在網頁上大大推薦一張圖片,說可以證明白人優越主義者出面支持楊金。相片中五名穿著白襯衫,卡其褲,手持火炬的男子,站在一輛楊金的宣傳車前面,象徵他們是2017年維珍尼亞州Charlottesville 種族騷動中的United the Right成員。 事實是,這張相片是偽造的,那五人根本不是楊金陣容的人,(有可能是演員)。在相片廣為傳播之後,受到各方抨擊,一個反川普的組織林肯計畫Lincoln Project出來承認,這相片是他們製造的。林肯組織是一批反川普的共和黨人在2019年組成,這組織過去介紹過,他們被揭發性醜聞(一個創立者藉招募工作之便,勾引男姓青年做同性戀行為,此外幾個高層濫用捐款做私人用途。)但因為他們都肯出面攻擊川普,所以被主流媒體當作寶貝,成天訪問。 林肯組織在這次的維珍尼亞州州長選舉中花了三十多萬元做廣告打擊楊金,支持麥考樂。所以這次林肯組織出面也被認為是跟麥考樂陣營唱雙簧(扯貓尾),極有可能是出來頂罪。否則怎麼可能相片一出現,就被麥考樂陣營大力推廣。 事實是,這次選舉麥考樂陣營沒有可以攻擊楊金的地方,就拿出他們民主黨的舊招牌,扣上種族主義大帽子,還有就是將他跟川普掛勾。雖然川普一早就endorse楊金,但是因為這是藍州,一次都沒有出現為他站台。不過拜登在星期二去幫麥考樂站台時,十幾分鐘的演講,提了川普的名字28次。而CNN每次報導這新聞時也是以川普為主,好像不論楊金贏了或是輸了,他都可以說自己讓他贏的,或是讓他輸的。總之都要找機會損川普一頓,或是拿他出來祭旗。 目前雖然楊金陣容更有動力,但是民主黨的競選機器(組織)不可忽視。他們長期在維珍尼亞州各級政府掌權,他們更有機會操縱每一個階段。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州長選舉是新澤西州,這個州也是傳統的民主黨執政的州份,在競選之初民主黨的現任州長Phil Murphy領先共和黨對手Jack Ciattarelli幅度高達26%,但目前也已經縮小到不到10%,雖然共和黨已沒有機會追上,但選舉結果到時候差多遠,也都值得關注,因為這都是明年中期選舉的一個先兆。
袁曉輝
2021-10-31
民主黨前紐約州長康莫被起訴了
10/29/2021星期五 紐約前民主黨州長康莫Andrew Cuomo終於以性侵犯罪名被起訴了。他必須在下月17日前到警方報到,否則將被逮捕。據紐約州警方指出,他將被按取指紋,拍嫌犯的檔案照,及戴上手銬。 我不是在這裡幸災樂禍,我只是想起民主黨跟左派媒體叫嚷了很多年,要將川普戴上手銬,拍通緝犯的相片,甚至已經製作好了川普穿上橘紅色囚衣的相片,刊登在雜誌的封面。他們處心積慮(調查)了多少年,要製造川普犯罪的證據。但是現在他們的頭號政治明星遭遇這下場。證明了川普過去幾十年是多小心,才能做到這樣的滴水不漏。 指控康莫的十多位女子幾乎全部是民主黨人,及他的下屬。所以不能說是政敵靠害。而這次案件的原告也是他的個人助理Brittany Commisso,她指控他的行為包括:將手伸入她的襯衫去撫摸胸部,親吻她的嘴唇等等。還有一次當他們自拍時,他還用手揉搓她的臀部(下圖就是那張自拍)。 康莫是在州檢察官的深入調查之後,證實確實有非法的性騷擾行為,於八月初辭職。 在那之前的一年多時間,康莫幾乎每天都開記者會,報告他處理新冠肺炎的成績。最初他稱讚川普政府非常盡力,對州政府的需要全部予以配合。但因為民主黨對此不滿意,他開始攻擊川普,挑剔川普辦事不力,沒有配合各州的需要,將紐約州的病患及死亡都歸咎於川普身上,於是他被媒體捧上天。他還出了一本書,陳述自己在處裡新冠病毒是學到的領袖風範,得到五百萬元版權費。之後美國電視界的艾美獎Emmy Awards還頒發他獎座,說他充分利用電視做到宣揚政令的效果。 事實是,紐約州也在調查他,那本書也是下屬幫他寫的。如果他真是處裡肺炎不遺餘力,哪有時間寫書?此外他在新冠肺炎最猖狂時,將數千染病的年老病人發回護老院,以騰出醫院病床,導致設備不足的護老院病毒進一步散播,多死了五千到七千人。事後當聯邦司法部調查時,他叫下屬將護老院的死者人數轉移到醫院死者數目中,這事實也經由州檢察官Letitia James提出報告證實。這是雙重罪刑。 如果這些事都是川普做的?想想下場就不只是穿上囚衣那樣簡單。
袁曉輝
2021-10-30
拜登的背水一戰?
10/28/2021星期四 拜登總統今天中午開記者會,宣布他那3.5兆的社會福利花錢議案(經過連續多月的斡旋),達成了一個framework (草案框架),宣布斡旋成功。但是誰都知道他沒有成功,否則他會用deal,而不是framework。 拜登所以急急忙忙要宣布有「成果」,是因為他要在前往英國出席星期二的氣候高峰會之前有一項成果拿去獻寶。而他今天下午就要前往羅馬出席20國高峰會。(另一個激素是,要在下週二維珍尼亞州長選舉前定案,以幫助他們的麥考樂連任成功。) 據說民主黨(黑箱作業)達成的框架,是將原有的3.5兆縮減到1.75兆。最主要的「犧牲」是,沒有了每個人免費讀社區大學的條款,沒有了12個星期的夫婦雙方的有薪產假(或是減到四星期),全民免費買藥可能取消了,其他的都沒有提,(因為兩千多頁的議案,沒有一個人真的知道內容)。如果是這樣,環保項目獲得保留,赦免一千多萬非法移民也沒有碰,擴大醫療保險項目,托兒項目,等等都沒有碰,你相信能夠縮減到1.75兆的位置? 即使是開源方面,除了重申對富人加稅,公司稅定在15%以上,要那些不繳稅的公司繳稅之外,並沒有細節。誰都知道,美國的稅制一改再改,那些億萬富翁還是可以逃稅。那些既得利益者還是享受各項優惠,苦的還是中產階級。 據說民主黨內的左派由參議員山德斯,到華盛頓州眾議員Pramila Jayapal,都表態說他們不滿意,「還要繼續談」。連CNN的主持人John King都說,拜登堅持要先有成果,所以這是一項賭博,並預言將會collapse崩潰。(下:拜登跟副總統卡美拉的記者會,照例是不回答問題就離開。) Fox News的一位評論員說得非常確切。他說這就像阿富汗撤軍,拜登先定了時間表,再採取行動。註定會崩潰。 而跟這項龐大議案一起被卡住的是那1.5兆的基建議案,那項議案早在八月就在共和黨支持下在參議院通過了,但是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左派堅持要這項花錢議案通過了,才肯就基建議案投票。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要在今晚就這項框架草案在眾議院投票,到目前他們沒有信心在下議院通過,參議院更是艱難。(據說眾議院中多名左派表示不支持,但共和黨人中卻有數位可能支持。) (最新消息:佩洛西剛剛在六點鐘決定,今晚不會就基建議案投票,這表示她知道票數不夠。這表示民主黨內的左派對於今天的框架草案不滿意。最快都要等到下星期。) 為了避免民主黨大大丟臉,他們請出了奧巴馬發表了一項聲明,要大家「支持總統」,佩洛西也對議員逐一請求:不要讓總統難看:: Don't embarrass the president.。還說,拜登的總統(位置)就看這議案了The presidency is on the line.。這豈不是跟世人說,這議案不通過,他這總統就完蛋了?這是背水一戰。 有人說,這都因為拜登的支持率低到幾乎是現代總統最低,所以議員可以不買他的帳。(聽到有評論員說,目前最開心的是卡特總統,因為他被公認是近代最差的總統,現在這位置似乎有人頂上去了。)
袁曉輝
2021-10-29
司法部長嘉蘭一周內第二次接受質詢
10/28/2021星期四 美國司法部長嘉蘭Merrick Garland昨天在參議院接受兩黨議員質詢,這是一周之內先後在眾議院及參議院第二次接受質詢。 這兩次的質詢以昨日最激烈。因為在眾議院的質詢之後,美國全國教育局協會CSBA已經發表了公開信,就他們在九月29日發給拜登的信件做了道歉。那封信中他們指出全國各地的家長對教育局職員及教師做出威脅行動,要拜登啟動九一一之後制定的Patriot Act愛國法,以針對恐怖份子的行動來解決這件事。之後在十月四日,也就是五天之後(中間還隔了一個周末),嘉蘭就下達備忘錄給FBI(聯邦調查局),要他們會同三級地方警察開會,在30日內就學生家長威脅教育局職員的行動提出應對報告。 共和黨議員在昨日的質詢中,一來指責嘉蘭是會同白宮,使用聯邦警力對付關心子弟教育的家長。其次,如果CSBA已經就那封信道歉了,嘉蘭為什麼不取消他的備忘錄指令? 但是嘉蘭還是堅持,他的備忘錄跟教育局那封信沒有直接關係。他甚至說,CSBA的道歉,只是針對他們信中的文字(不妥當)。而家長威脅教師的行為還是存在。 但是共和黨議員質詢指出,CSBA信中列舉的家長的恐怖言行,在20個例子中,有15個只是單純的言語出位,絲毫沒有威嚇作用,其他五個也不具有威嚇性。其中最厲害的一個是,有家長做出納粹的手勢,但是那也是具爭議性的,(看你怎麼解讀。) 引起CSBA信件的一個導火線,是維珍尼亞州Loudoun County的教育局,為了推行變性學生可以使用女生廁所,發生了穿裙子的男生到女生廁所強姦了一名15歲女生的事。事後當地教育局掩飾事件。那名學生的父親要在教育局會議中提出申訴,教育局委員卻堅持沒發生那樣的事。當時還叫警察逮捕了那父親。之後那男生在本月初再度強姦另一間學校的女生。剛好在這個星期一,法官判決那名男生強姦罪名成立,證明事件確實存在。但是嘉蘭的行動顯示,他更關心教育局理事的安全,多過女學生的安全。(下圖:近來美國很多地方的家長,因為反對CRT等等過分極端的教學內容,抗議行動升級。) 共和黨參議員提出的很多其他指控,還包括:嘉蘭利用他的職位,在全國教育局積極推動CRT (批判性種族主義教學),但是他的女婿Xan Tanner有份成立的一間Panorama Education公司,就獲得運作全國數萬間中小學CRT教學的權利。而聯邦政府向這間公司的相關投資經費高達一億元。這是直接的利益衝突。但是在議員多次詢問下,嘉蘭的答覆是這樣的:如果我覺得有利益衝突嫌疑,我會(事先)徵詢(相關的)操守調查。換言之,他不認為這中間有任何衝突。 作為司法部長,共和黨議員問他:是否會就拜登之子出售自己僅僅學習一年的畫作,售價在七萬五千元到五十萬元之間,是否會進行調查?他回答:司法部長期慣例是,對於有可能或是仍在等待調查的事件不予評論。 最近美國的病毒研究中心NIH發表(給國會議員的)信中承認,美國政府給他們的經費,確實用來給武漢研究所做了gain-function相關的研究。但是那位福奇醫生多次在國會中斬釘截鐵,說他們沒有給錢做這樣的研究。當共和黨議員問嘉蘭部長,是否會對福奇展開調查時,他的答案跟上面的問題一模一樣:司法部長期慣例是,對於有可能或是仍在等待調查的事件不予評論。 共和黨議員昨日多次表示,嘉蘭的種種作為讓他們認為他必須辭職。不過對於民主黨,他是一個守護城牆,幫民主黨遮擋所有非法行為,他肯定不會下台。想想看,如果是川普這樣做,川普的司法部長這樣做,今天會是多麼大的新聞。
袁曉輝
2021-10-29
告訴拜登,我們來了
10/26/2021星期二 三天前,經過巴拿馬前往美墨邊界的第一批難民隊伍Migrant caravan衝過墨西哥跟瓜地馬拉邊境之後,浩浩蕩蕩往北進發。這場面之浩大,令人震撼,但是美國主要媒體仍然不當作一回事,沒有報導。 這個隊伍明顯是有組織的,他們一路都有吃有喝。有人高舉十字架,很多還舉了標語,宣稱migrant都有隨處遷徙的人權,爭取migrant的正義。當Fox News問他們為什麼要在此時前往,他們都說是因為拜登的政策。其中一人說:告訴拜登,我們來了。 最慘的是德州,因為看地圖由墨西哥南面前往美國,最接近的邊界就是德州。而現在拜登政府已經完全放棄管制邊界,他們甚至不派一個軍警到邊界圍堵。德州必須自己派出警察阻止每一天的難民潮。 要知道,國土安全部長Alejandro Mayorkas 在九月底才下達命令,指示海關執法人員ICE,今後不可以再只以「非法入境美國」為理由,遞解任何人出境。必須要有其他的理由,這唯一的其他理由就是「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問題是,如果你不監察每一個進來的人,如何知道哪一個是對美國安全有威脅的? 這項命令可能是美國邊界政策的最重大改變,這等於是宣告全世界,美國不再有邊界。(但是加拿大人要進入美國,卻需有打針證明,必須要檢驗過沒有新冠肺炎。) 加上正等待通過的,拜登的寶貝議案(3.5兆花錢議案)就包括了赦免所有非法入境者,這還不會吸引全世界的窮人,想占便宜者,無賴,犯罪分子,毒販全都蜂擁到美國嗎?
袁曉輝
2021-10-27
為全世界解決貧窮問題
10/23/2021星期六 巴拿馬政府警告的那六萬多難民隊伍,已經越來越接近美國邊界了。據說第一批大約兩千人,剛剛穿越了墨西哥南面跟瓜地馬拉交界處。Fox News的記者在那裏(Tapachula City)見到,大批的墨西哥武裝警察,用人海戰術阻擋他們闖關,但是仍然阻擋不了,都已經進入墨西哥境內。 據說他們都是有組織的,因為有人發給他們美國國旗,並且穿上有拜登字樣的汗衫,或是高舉有拜登字樣的標語。這些標語包括:Joe Biden is for all (拜登支持每一個人),We come in peace,America is for everyone (美國是每一個人的)。電視訪問那些人,他們堅定地說,會不計一切進入美國,沒有人可以阻擋我們。一個人說:他們有種就毆打我們的婦女跟小孩。而且他們都經過登記,每一個人的電話上都有二維碼。這是國際性的有組織的大規模人口走私。 (下左,墨西哥警察在南面邊界阻擋非法人群,結果沒有阻擋得住,人群全部闖入。右圖,剛到的非法入境者,在Tapachula City地上畫標語。) 這兩千多流民突破大約四五百墨西哥警察防線,場面非常驚人。之後他們進入Tapachula City,佔據了整條街道,場面都很震撼。但是除了Fox News沒有一間媒體到那裏報導。(Fox News只有video放上網,沒有放相片,所以目前我連相片都很難找到。) 繼這兩千人之後,剩餘的五萬多六萬人也都很快會抵達。但是到現在,拜登一夥還是在談非法移民的root cause,說這些人要到美國都是因為逃避貧窮,暴力,政府貪腐,及天然災害。換言之,也就是要為全世界解決貧窮問題。這是極端的共產主義想法:富有的人將所有的窮人歡迎到家哩,今後大家一起吃大鍋飯。 美國邊界官員的統數字指出,今年到現在已經有一百七十多萬闖關者被截止及登記(除少數外全部放行),估計沒有被攔阻而私自進入的超過四十萬。他們說,這些非法入境者來自160個國家,所以不只限於中南美。他們搜出不少的毒品,也登錄了不少犯罪分子。但是漏網之魚相信更多。 說到放行,最近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揭發,拜登政府利用黑夜時間,將一批批非法入境者用飛機運到其他州份,再用巴士轉運。如果不是怕見不得光,為什麼要選擇黑夜做這事? (下面是紐約郵報上星期在紐約州 Westchester 中轉站的機場外拍到的相片。) 星期四我們都聽見拜登在CNN上面說,他目前都沒有時間到邊境:「我去過(邊境),我知道哪裡,我想我應當去,問題是,我沒有很多時間(做這事),我要去風災地區…不過我太太去過邊境,見過兩邊的情況…」 除非下次大選之後換政府,沒有人會阻止全世界的人繼續蜂擁到美國。
袁曉輝
2021-10-25
「物極必反」的一個例子
10/23/2021星期六 我常說「物極必反」,很多人都認為等不及到那時刻。至少目前嘗到第一顆果實。 美國全國教育局協會(NSBA)昨天晚上發出一封信,為他們在上個月29日致函拜登總統的一封信(對會員)做了道歉。那封信就是申訴一些學生家長恐嚇威脅教育局職員的行為等同恐怖份子,要求拜登政府啟動Patriot Act,以對付國內恐怖分子的規格展開調查。之後不到一星期,司法部長嘉蘭Merrick Garland就下達備忘錄給聯邦調查局FBI,下令他們統籌全國三級政府警察,調查家長的行為。 這備忘錄立即導致各地方的家長會等組織群起反抗,認為是將學生家長關切子弟教育的行為,跟恐怖份子畫上等號。很多家長穿上「我們不是恐怖份子」的汗衫,舉行抗議。雖然主流媒體瞞混事實,但在地方上,這類的行動風起雲湧。 第一個立竿見影的成果出現在維珍尼亞州的州長競選。這個深藍色的州現任州長是柯林頓時代的民主黨全國主席麥考樂Terry McAuliffe,他在競選連任之初領先對手10%以上。去年大選,拜登在這個州也有一成領先幅度。但是自從這封信件及司法部備忘錄事件發生後,這幅度大幅收窄,直到上星期兩人支持度是46%-46%,打成平手,近幾天共和黨的對手Glenn Youngkin楊金更開始領先。(下圖左麥考樂,右楊金。) 這都因為造成NSBA信件的因素之一的事件就發生在這個州的Loudoun County一間中學。一名女學生在學校被一名自稱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學生強姦了。但是教育局隱瞞這件事,當這女學生的父親在教育局會議中抗議時,教育局職員不僅說沒發生這件事,更宣稱他沒有事先登記發言,叫了警察將他強行逮捕。事後卻當作證據,指控他「威脅恐嚇」教育局職員。(見本月13日的時事看板)。之後這男生在四個月後又強姦了另外一名女生。 但是在麥考樂跟楊金的一次競選辯論中,麥考樂卻明白地說了一句話:「我不認為家長有權利告訴教師應當教些甚麼(內容)。」這些都暴露了民主黨跟教育局工會,教師工會的密切關係,甚至將家長甩在一邊,為所欲為。現在終於有部分家長醒覺了,絕地反攻。 美國的教育界已經左傾了半個多世紀,上次大選,擁有170萬會員的教師工會,以及300萬會員的教育局工會將九成以上的捐款都給了民主黨,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拜登。大選後,第一夫人Jill Biden就對他們致謝,還說「Joe不僅會聽你們說話,還會確定你們的聲音被聽見。他會每一天都為你們奮戰。」所以他們敢給拜登直接寫信,所以拜登會指示司法部長立即展開調查。 星期三,國會眾議院傳訊嘉蘭時,共和黨議員問他:你在發出那備忘錄前,有沒有跟白宮聯絡?他說他沒有,但是不知道司法部其他人有沒有。你相信沒有嗎?沒有那封信,司法部如何會展開調查? 現在麥考樂水深火熱,民主黨重量級的奧巴馬今天會到那個州去為他站台,上星期副總統卡美拉已經去過,(雖然未必有用),據說拜登星期二也會去(也不知道是否有用)。總之民主黨害怕了。教師工會這張牌證明了:水可載舟,也可覆舟。 這是物極必反的一個例子。當對方過分囂張時,你就事半功倍。 10/13/2021星期三 每天寫這些事情感覺都像是天方夜譚,但是卻都是事實。 在維琴尼亞州的一個地方教育局Loudoun County Public School Board,六月22日的一次有關變性學生權益的公開會議中,一個女學生的父親史密斯Scott Smith要發表他的女兒在學校廁所中被一個穿裙子的男生強姦的經歷。但是在他未發言之前,教育局叫了警察把他架出去逮捕。 史密斯當時因為拒捕,他被多名警察強行用暴力逮捕,面上流血。不僅如此,後來美國教育局聯會NSBA致函司法部長投訴時,居然用這個例子作為證據,證明越來越多家長威脅用暴力對付教育局跟教師,還說這些家長的行為等同恐怖份子。(我在本月八日的時事看板中有報導),導致司法部長Merrick Garland下令全國警察開會討論對策,(如何對付家長)。 據說那一次的會議,討論的就是學校中變性學生,及性別流動學生的權益問題。首先由教育局的代表發言,說沒有發生過學生被變性學生,或是雙性學生侵犯的事件。而史密斯當時受不了,的確破口大罵那位代表,結果被叫來警察驅逐。此外教育局還說,史密斯事先沒有登記發言,所以禁止他發言。 現在真相大白,這位家長的女兒在學校的女生廁所,被一名自稱是女生的15歲男生強姦,(用她父親的話說是雞姦),他做為父親,只不過要在教育局的會議中提出報告,居然被逮捕?現在真相大白,這個教育局知道事件後隱瞞事實,卻要對付這名家長。現在真相大白,那名自稱是女生的男生居然被教育局放行了,之後他在本月六日,又到另一間學校脅持另外一名女學生,予以侵犯。 史密斯的女兒是五月28日在Stone Bridge 中學廁所中被施暴。史密斯說,他被捕後,當地警方對他的投訴嚴肅處哩,而且警方透過醫院檢驗,證實了他所說的強姦事實,但是教育局就極力掩飾。而當地的檢察官Buta Biberaj對他窮追猛打,卻不去針對那名學生,才導致他在本月初(也就是將近五個月後)有機會再度犯案。而據當地報紙說,這位檢察官就是在國際左傾財閥索羅斯George Soros給錢幫助下,以1%些微之差當選。 現在事件鬧大,這間中學今天才承認事件,但只說那男生將該女子帶到一間空課室,做了不規矩的觸摸。還說當天目擊者可以接受心理輔導。 很多家長會為了家庭名譽不肯出面,這位父親勇敢地出面,卻被打的血流滿面。還被當作恐怖份子的樣板。 10/08/2021星期五 前天我說到,拜登的司法部長下令FBI領導全國警察單位,開會研討如何對付「日益嚴重的」家長針對教育局的威脅行為。這種使用國家警察對付學生家長的行動,主流媒體不僅沒有討伐,甚至跟著附合說家長暴力不容忽視云云。 難得的是主流媒體之一的USA Today昨天刊出社論說,司法部這行為是違反民主的危險行動。這篇社論的作者Nicholas Tampio去詢問提出申訴的全國教育局協會(NSBA),要他們提出證據,證明他們在投訴信件中說的:學生家長的行為「等同國內恐怖主義及仇恨犯罪domestic terrorism and hate crimes的行為。」但是Tampio說,對方提出的證據不過是幾篇新聞報導,其中一篇說一名家長曾經做出類似納粹敬禮的手勢,另外一次,因為家長的反應激烈,他們必須將會議暫停。…難道這樣的行為就拿來跟「國內恐怖主義」掛勾?而司法部就憑這樣的投訴信件,下令FBI展開全國行動?這已經超越了壓制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範圍。更何況這些被壓制的是關心子女教育的學生家長。 USA Today社論中說,家長在教育局的會議中激烈發言,是最基本的民主表現,政府卻要壓制。這讓我想起前幾天,民主黨內溫和派參議員西妮瑪Krysten Sinema所到之處都受到偏激派民主黨人尾隨,甚至追到廁所方格內,還拍了畫面放上網。當Fox News記者詢問拜登時,他的回答是:「這是民主進程中的表現。」所以,學生家長在會議中激烈發言,必須用FBI對付。但是他們的人尾隨到廁所內、叫罵、拍攝影片放上網,則都是可以接受的民主進程行為。 好的是,這件事引起更多家長的憤怒,有家長發起將子女退出公立學校。目前在美國可以的選擇包括(共和黨的州份有的)註冊學校,或是宗教學校,也可以選擇私立學校,或是家長自己教育。其中佛羅里達一位黑人家長Quisha King (下圖) 就因為反對批判性種族教學,大聲疾呼家長集體退出公立教育系統。她說,CRT是重新提倡種族隔離,最終將會摧毀美國這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家。她說:除非你承認白人先天上就更優越,否則不會承認黑人在歷史上長期受到欺壓剝削。
袁曉輝
2021-10-24
難怪白宮幕後黑手阻止他開記者會
10/22/2021星期五 拜登每天逃避記者的問題,因為他知道對於多數的問題他都沒有答案。昨晚他參加了CNN的一次Town Hall,因為他跟民主黨都知道,那是一個最友善的地方,不僅主持人友善,他們選擇的「市民」也都經過甄選,問題都經過潤飾,像是棒球的soft ball。昨晚看過(部分)之後更發現,當他說錯了,或是說不出話時,兩位主持人還會幫他接下去,甚至幫他圓謊。 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說錯了無數的地方。最奇妙的是,當節目還在進行,白宮職員就已經向媒體對他做出更正。這是史無前例的事。 其中最嚴重的失誤就是當被問到:中國已經試射了超高音速的導彈…如果台灣被襲擊,美國是否會防衛(台灣),(大意如此)。拜登的回答是:是的,我們(對台灣)有承諾。當時主持人之一Anderson Cooper追問了一句:你是說一旦中國進攻,你會保衛台灣?他又肯定了一次。 這句話立即引起眾多媒體關注,紛紛向白宮詢問。結果白宮立即就澄清了,說美國在台海衝突的事件上,仍然以「臺灣關係法」為準,也就是在軍事上會全力防衛台灣,但是沒有明說會出兵防衛台灣。 當然北京方面也第一時間作出強烈反應。今早白宮在回覆媒體詢問時也這樣說:總統的話不代表美國在這方面的立場有改變。這就是等於打了拜登這個總統一個巴掌。難怪他總說:「他們」不讓我回答問題,否則我會有麻煩。 這只是其中之一,當拜登被詢問到目前全美國發生的貨櫃輪無法卸貨的事件時,是否會使用國民防衛軍National Guard去幫助,他說:「我的答覆是yes,如果我們沒辦法增加貨車疏運。事實是,我們已經在這方面進行。…要讓這些卡車開始運作。」事後白宮也有人立即解釋:目前聯邦方面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程序,又說這是州政府的決定,而加州到目前沒有提出過要求云云。這又是否認總統說過的「已經在進行」的話。 拜登昨天並且說了很多不實際的話(謊話)。例如他說到邊界移民問題時,他說「我去過了邊界,…也許我應當(再)去,但是實在沒有時間。」事實是,幾個星期前,白宮發言人沙琪在被問到這問題時才證實,拜登(一生都)沒有去過邊界。當時她還跟Fox News的記者爭吵,說「總統去邊界有甚麼作用?能解決問題嗎?」今天當Fox News記者再問她這問題時,沙琪這樣說:媒體有報導過,他在2008年競選時開車經過 drive through 邊界。而且他多次經過邊界到墨西哥。…你說是不是可笑? 很奇怪的是,今天我在白宮網站去找資料時,他們刊登了昨晚的Town Hall的全部對話紀錄,但是就刪除了有關台灣的那一段,以及拜登說他去過邊界的這段話。這肯定不是疏忽遺漏。因為他們連觀眾鼓掌的次數一次都沒遺漏。 拜登昨晚的謊話無數。還有一次他說:「我就職時,全國只有兩百萬人注射了疫苗。」事實是,他就職時剛剛有疫苗十幾天,就已經有將近兩千萬人打了疫苗,而且每間藥廠的第一批及第二批疫苗,都已經由川普政府先付了錢(預定),才讓疫苗這樣快發展出來。他就職那天已經做到每天160萬人打針。 但是我看白宮的「紀錄,這一句話也改了,只剩下:。Remember when I first get elected….and it was 2 million. We had trouble getting people enough people..who wanted to get vaccinated. 如果我不是聽見今天Fox News的(錄影片段) quotation,真的以為他沒有說過那句謊話。 難怪白宮幕後的黑手阻止他開記者會。阻止他回答問題。事實是你去看白宮的紀錄,他幾乎每一句話都是零零碎碎的,沒有一句完整的句子,而且東扯西拉,那一句「我不是開玩笑」說了不下三四十次。只有民主黨的死忠才看得下去,還不停地拍手。
袁曉輝
2021-10-23
只有這樣才能打贏保守派
10/19/2021星期二 一月六日的國會騷動事件還會再發生,而且是民主黨跟媒體的策動,他們會讓同樣的事件再度發生,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打贏保守派。 這就是要製造狗急跳牆的條件。他們現在一步步進逼,等著看再來一次。 我們都已經知道,川普一上台,華盛頓的既有勢力deep state就調查他通俄事件,都因為民主黨跟希拉里聘請一名英國退休特務史帝爾Christopher Steele無中生有的泡製了一份川普黑材料Dossier,FBI就是利用這上面的資料展開調查。後來(川普任內的司法部調查後)發現,中央情報局局長當時就發了備忘錄給FBI局長,說希拉里計畫「泡製」一項計畫嫁禍川普,以便引開對她使用私人電郵傳發公務的醜聞。後來FBI證實這黑材料上面說的事情都是「傳言,酒吧閒話」,不足採信。當國會傳訊史帝爾時,他拒絕出現。(因為他是外國人,可以拒絕)。但是現在事隔多年,美國ABC那位所謂的記者,(其實是柯林頓時期的最高級顧問) George Stephanopoulos,居然對他做了長時間的專訪在黃金時間新聞中多次播放。雖然他承認那份黑材料上的事件「都未被證實」,卻仍然堅持「我百分之百為那上面說的事背書」。他甚至說「他們也沒有證實那些事不存在」,這是先說了一大篇謊言,之後讓你去一一證明你沒做過。例如說,川普召了兩名妓女在莫斯科酒店總統套房的床上小便,只因為那是奧巴馬住過的房間。這你也要川普去證明沒發生過?連Stephanopoulos都列舉他在那報告中許多所謂事實一經查證都是錯誤的。但是這訪問的目的是,Stephanopoulos的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川普如果在2024年競選總統贏了,他會是對美國跟英國的安全威脅?他肯定的點頭說:肯定是。 George Stephanopoulos 這就是這訪問的目的,要阻止川普再當選。如果這訪問的前面都無法證明他寫的報告有一句真話,為什麼要問他這最後一句話?這表示他們還要繼續利用那份憑空杜撰的黑材料繼續打擊川普。你說這樣的行為是不會逼得川普支持者更為憤怒,更多積怨? 還有一件事也發生在這幾天(十月15日),原來拜登的司法部靜悄悄地將被川普開除的前FBI副局長麥凱Andrew McCabe洗脫了,這表示,他除了將會得到150萬元的退休金,甚至討回了他說FBI欠他的20萬元薪水。聯調局大樓甚至會重新放上他的永久名牌。川普當時的司法部長開除他,是因為他不僅在聯調局調查事件時說謊,還將謊言透漏給媒體當新聞發布。(這些我都在共和黨備忘錄終於見天日 中有說明。)任何人對聯調局正式調查中說謊,都要坐牢的。(而且他也是利用那份黑材料,向情報法院申請監聽川普身邊人的主謀,都經過證實了。) 或許有人記得他們用陷阱,要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在非正式調查時說了與事實不符的話,就迫得他在就職後22天辭職,之後調查他四年,讓他抵押房子付律師費的事?相反的,麥凱在被開除後第二天就被CNN請了去做評論員,到現在還天天在電視上攻擊川普。這兩天他甚至在CNN上面說,他的被開除是政治事件,永遠都不應當發生。 這些事,川普的支持者都會知道,這些事天天在發生,你說川普粉絲不會積怨嗎?不會醞釀成下一次的一月六日事件? 我知道這些事的來龍去脈都似乎很複雜,不一定很多人會追蹤,特別是華人。但是這些都會醞釀積壓,不知甚麼時候再爆發。
袁曉輝
2021-10-20
阻止基建議案的是自己人
10/17/2021星期日 阿富汗撤退,邊界危機,似乎都不夠拜登頭疼,汽油價格不到一年上升了四成以上,食物跟家用設施價格都在大幅上漲,通貨膨脹是13年來最高。現在美國消費者又面臨買不到商品的危機,據說這趨勢會延續到明年,所以聖誕購物要及早開始。 新聞中見到將近一百艘貨櫃輪船在洛杉磯外排隊,因為港口設施不足,沒有足夠的貨車司機幫忙輸送,結果都無法正常輸送到商戶那裏。一些大型連鎖公司好像WalMart,Costco,Home Depot,Target都自己租用貨櫃輪船,直接運貨到其他港口,可以預計這些商品要增加多少成本。 交通部長布提傑Pete Buttigieg說,這都因為港口設施不足,更證明國會必須盡快通過拜登的1.5兆基礎建設議案。這就是瞞混群眾。這項議案已經在參議院以69-31票絕大多數通過,表示有19名共和黨參議員都捏著鼻子投了支持票(因為這筆款項中,只有一成是真正的基建經費,其他都是綠色環保支出。)但是回到眾院時,那些極端左傾的民主黨議員不肯批准,他們堅持這項議案要跟那3.5兆的社會福利議案一起通過。而在參議院,除了所有共和黨議員,兩名溫和派民主黨參議員到現在不肯妥協,因為那些激進派一毛錢都不肯削減,堅持3.5兆議案完整通過。拜登跟佩洛西都被那些激進派夾持,只是單方面向那兩名參議員施壓,現在說他們的最新期限是萬聖節,甚至是12月初。到時候看。 美國交通部長布提傑Pete Buttigieg 所以你不能再責備任何一個共和黨人阻擋那項基建議案。現在阻止的是你們自己人。 何況即使是現在就通過基建議案,也是遠水不救近火。為什麼拜登到現在才指示港口相關機構24/7的趕工?問題已經發生了幾個月。白宮發言人沙琪說拜登一上台就成立委員會應對,但是等了九個月才行動? 油價跟食物價格高漲更是危險的隱憂。川普只不過用了三年多時間,就讓美國能源自給自足之外還有剩餘外銷,還將油價壓低到每加侖$2.18。現在平均價格超過$3.20,(一些稅高的州份,好像加州已經超過四元。)上個月拜登更向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提出要求,要那些國家增加石油生產以彌補不足。這等於是要求中東國家,俄羅斯增加石油生產。這等於要各國向他們買油,還不說增加運輸方面的費用及風險。但是他上台第一時間就阻擋了美加輸油管工程,這是甚麼邏輯?(很簡單,都是向山德斯,AOC等這些極左派綠色民主黨低頭。) 油價升高,所有商品的運費都會提高,物價必然上揚。拜登的各項倒行逆施,已經讓人聯想到七十年代的卡特。不過卡特只是無能,不像拜登還有龐大破壞性。他像一個巨大的挖土機,將美國這塊福地連根拔起。
袁曉輝
2021-10-18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