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慧相關文章

多報400萬人 北市府遭疑浮報燈會參觀人數

多報400萬人 北市府遭疑浮報燈會參觀人數

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質疑,台北市觀傳局竟浮報台灣燈會參觀人數。(取自何孟樺臉書)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市舉辦,2月落幕,台北市議員何孟樺卻發現,台北市觀傳局竟浮報參觀人數,宣稱1256萬人,達歷年新高,但市府統計的實際數字卻僅800萬人,創下近9年新低,她痛批北市觀傳局竟詐欺成果,浮報數字,把首都的臉都丟盡,要求台北市長蔣萬安道歉、台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下台。 觀傳局說明,燈會期間每日都由指揮中心整理到訪人數統計,其中台北市資訊局提供的「858萬2598人」數據,僅為總數據其中一部分,最終加總數字為1235萬7162人,至於「2023台灣燈會參觀人次逾1256萬」是交通部長王國材在台灣燈會閉幕式致詞所說,觀傳局並不了解人數計算方式,但尊重台灣燈會往年中央與地方合作、統一發佈的慣例,才會以交通部的1256萬作為統一。 何孟樺表示,台灣燈會人數統計最後竟是由台北市資訊局提供,數據詳載每日各燈區的參觀總數,但加總起來僅有800萬人,她甚至還進一步跟資訊局確認資料是否無誤,才發現台北市觀傳局竟好大喜功、浮報成果數據,不僅詐欺全台灣、詐騙台北市民,甚至騙過了自己的主管—蔣萬安。 何孟樺批評,台灣燈會舉辦34年來,首見地方政府詐欺成果的案例,台北市舉辦的台灣燈會,才800萬人前來參觀,不僅創下近9年新低,甚至比台中、高雄、屏東、嘉義、苗栗、雲林、桃園辦的台灣燈會都慘。 何孟樺酸,蔣萬安說要讓全世界看到台北,但全世界看到的,卻是充滿詐欺、浮報、官僚文化的台北,蔣萬安跟觀傳局把首都的臉都丟盡,資訊局願意提供實際數據,難以想像在這背後受盡了多少的施壓,感謝資訊局勇於任事、堅守道德勇氣為市民謀福。 何孟樺要求,蔣萬安應立即出面向市民道歉,並撤換陳淑慧,這種只會作秀、極盡諂媚的爛官,不僅不適任台北市政府,更不配擔任任何官職。
楊心慧 2023-03-20
創綠營最佳得票率 吳怡農雖敗猶榮

創綠營最佳得票率 吳怡農雖敗猶榮

立委補選開票,吳怡農選舉失利,向支持者發表演說後,離去前轉身向支持者致意。(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鄭名翔、楊心慧/特稿 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落幕,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雖惜敗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但在整體藍大於綠的選區結構中,整體得票率仍較上屆提升、並縮小與對手差距,尤其上次落敗的中山區也「由藍轉綠」成功翻盤,王鴻薇靠著國民黨的基本盤險勝,吳怡農則是雖敗猶榮,創下綠營在該區最佳得票率。 吳怡農於二○二○年以新人之姿的高人氣對決前立委蔣萬安,僅以約六個百分點落敗,創下自二○○八年立委改制為單一選區制後,該區民進黨與國民黨間最小差距。長期以來,第三選區基本盤仍為藍大於綠,北松山區更堪稱藍營「鐵票倉」,再加上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敗選氛圍持續影響,吳怡農此次出征面對的是比上一次更艱難的挑戰。 然而,堅持正面選舉的吳怡農最後將勝負差距再度縮小至不到五個百分點,尤其上屆落後的中山區成功翻轉,倒贏王鴻薇八百四十四票,雖仍無法攻克北松山區,但已讓國民黨被迫推出強將,寧願讓王鴻薇背負「落跑」罵名也不敢輕敵,選戰最後更逼使藍營大咖頻頻發出催票令,深怕藍營的內部不滿壓垮蔣萬安本命區。 起步慌亂、飽受落跑罵名的王鴻薇,靠著過去頻打民進黨累積的空戰聲量,選戰延續同樣的「抹黑」策略以穩固藍營基本盤,不願隨之起舞的吳怡農參選登記時便提出三項選舉主軸「強化國家安全」、「提升競爭力」、「與世界接軌」,及兩項競選承諾「正面」與「乾淨」選舉。 吳怡農按照步調走,一路堅持正面選舉,不願隨王鴻薇的攻擊起舞,更不斷拋出政見,包括松機遷移、國防兵役改革、教育、消防人力及配備汰換,在選前更推出台北、基隆及新北市汐止於二○二六年前合併等國家政策級議題,希望以公共政策爭取選民支持。 但民進黨政府敗選檢討慢半拍,一路苦戰的吳怡農得不到更大助力,直到宣布敗選,吳怡農仍微笑面對,反觀勝選的王鴻薇卻不敢高呼歡慶勝選,可見此役,國民黨為求勝選而不惜代價,雖保住國民黨的地盤,但選戰過程已對民主發展寫下一頁負面教材。
楊心慧 2023-01-09
吳怡農提議「台北、基隆和汐止合併」

吳怡農提議「台北、基隆和汐止合併」

民進黨台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提出政見,「2026年地方選舉前,完成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行政區域合併」,2030年縣市長選舉前,完成北北基的合併成立「大台北都」。(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選舉公報寫下「2026年地方選舉前,完成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行政區域合併」,吳怡農認為,行政區重劃才能均衡地方發展,以日本東京、韓國首爾為例,兩個國家分別為1396萬及978萬人,台北市卻低於250萬,需要逐步合併成為「大台北都」,提升首都的城市競爭力,並建議中央成立專責的工作小組或委員會,針對相關的議題進行研討。 吳怡農選舉公報上僅簡單寫下「2026年地方選舉前,完成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行政區域合併」,吳怡農競選總部表示,這議題其實也要開政見記者會,但後來主打國家安全議題,於是就只有在選舉公報上提到此政見。 吳怡農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其實這個議題也和松機遷移有很大的關聯,2030年松機遷移的議題範圍橫跨北北基桃,因此他才會提出2026年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行政區域合併、2030年縣市長選舉前,完成北北基的合併成立「大台北都」的政見。 吳怡農表示,台灣本島共有19個地方政府,人口最多的新北市397.2萬人,最少的台東縣21.2萬人,111年度總預算歲出,最多的新北市1872.33億元,最少的嘉義縣116.62億元,同樣是地方政府,但施政的範圍與規模和財政能力差距非常懸殊。 吳怡農說明,2014年「六都」形成後,更造「富都窮縣」,縣市公務人員職等偏低,人才向「六都」集中,交通、醫療、文化、休閒等公共設施與公共服務,也出現「一國兩制」的現象,行政區域需要重劃才能均衡地方發展;台灣鄰近國家首都的人口,大多在800萬以上,台北市卻低於250萬,只等於其他國家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的規模,人口少代表經濟能量不足,台北市需要逐步合併成為「大台北都」,提升首都競爭力。 吳怡農認為,行政區域重劃台灣社會有高度的共識,但此議題不該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才被提出來,選完了又無疾而終,九合一地方選舉剛結束,中央應成立專責的工作小組或委員會,針對相關的議題進行研討,提出具體合併方案,於每次縣市長選舉前,逐步完成行政區域重劃的工作。 吳怡農表示,在縣市長選舉時,各政黨均有類似的主張或建議,但考量到北北基合併所帶來的政治衝擊,他認為可分兩階段來推動,於2026年縣市長選舉前,台北市先與新北市的汐止區和基隆市合併,新竹縣、市合併的條件已成熟也可同期完成合併;2030年縣市長選舉前,完成北北基的合併成立「大台北都」。 吳怡農強調,台北市與汐止區還有基隆市合併後,人口能增加到300萬以上,並增加一處國際港,可有效擴大經濟發展的潛力與能量,其他縣市的整併,希望能於2030年縣市長選舉前,整併成五至六個行政區,讓整個行政區域的劃分合理均衡化。 民進黨台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左)主張「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行政區域合併」;基隆市議長童子瑋(右)昨天也到台北大直陪吳怡農路口拜票。(童子瑋提供)
楊心慧 2023-01-07
賴清德大讚是愛國志士 吳怡農歸功於台灣社會

賴清德大讚是愛國志士 吳怡農歸功於台灣社會

吳怡農今上午和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在北松山進行車隊掃街,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昨晚和副總統賴清德合體,在中山區松澤宮進行「廟口開講」,賴清德肯定吳怡農是愛國志士,強調一定要支持他進入國會;吳怡農認為,賴清德所看到的是各個世代、台灣所面臨的基本安全的挑戰,台灣社會有這麼多愛國志士讓社會社區更安全,這是台灣最美的地方。 賴清德昨表示,吳怡農愛國到受國際肯定,過去在香港上班,知道中國威脅和一國兩制都不可行,深刻感受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甚至獲得《時代》雜誌2022年次世代百大人物領袖人才獎項。 吳怡農今上午和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在北松山進行車隊掃街,會前受訪時被問到賴清德的肯定,吳怡農表示,非常謝謝賴副總統的肯定,覺得他看到的是我們各個世代、台灣所面臨的基本安全的挑戰,有許多人都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精神、金錢,不管是捐錢還是出力,就是讓我們的家園更安全、美好。 吳怡農接著說,賴副看到的是壯闊台灣聯盟的後盾計畫,有上千人包含學員、教官、志工等投入,大家願意在下班後犧牲自己與家人的時間參與訓練,一起讓社會、社區更安全,他看到的是台灣社會有這麼多愛國志士,這是台灣最美的地方。 吳怡農認為,這是在選舉操作以外,在民間社會看到的是更多和諧,也希望1/8大家發揮這個精神,選擇可以讓我們更團結在一起,選擇更正向的政治文化。
楊心慧 2023-01-05
合體開講 賴︰送吳怡農進立院

合體開講 賴︰送吳怡農進立院

吳怡農昨於松澤宮廟口開講,副總統賴清德(左)站台助講。(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昨上午與民進黨代主席陳其邁合體進行車隊掃街,晚上再與副總統賴清德同台於中山區松澤宮進行「廟口開講」;賴清德力推吳怡農是優秀人才,進立法院可為國家效力,同時批評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剛當選議員就貿然離開崗位,還爽領選舉補助款,忽視投給她的二萬五七二七名選民民意、破壞國家制度。 王鴻薇從議員位子落跑 破壞國家制度 吳怡農昨天上午和陳其邁合體車隊掃街,民進黨北市議員王世堅、陳怡君、顏若芳、張文潔及立委陳靜敏等人陪同,聲勢浩大。在車隊開始掃街前,支持者還到集合點找吳怡農拍照,人氣滿滿。 陳其邁對吳怡農選情表示有信心,認為吳不打口水戰、不抹黑、腳踏實地做事情,嘗試樹立新選舉文化,且面對選擇時都非常堅定,無論是對國家整體發展或自身從政過程,都不會三心二意,大讚吳是最優質候選人。 賴更以吳怡農曾獲得時代雜誌二○二二年次世代百大人物領袖人才獎項肯定為例,喊話選民「國家要持續進步,一定是一代接一代,吳怡農得到時代雜誌二○二二年次世代百大人物領袖人才獎項,那我們還猶豫什麼?」 賴清德也批國民黨,竟徵召剛當選議員、尚未宣誓就職的王鴻薇,使她貿然離開議員崗位參選,如何向民主原則及選民交代?且還能爽領每票卅元的選舉補助款,怒斥王鴻薇「可以忽略二萬五七二七人的重大民意,但國家制度豈能破壞呢?」 賴清德呼籲選民,除全力支持吳怡農外,還要鼎力拉票、提高投票率,才能達成心中追求的理想,因這場選舉不是藍綠之爭,而是價值選擇、民主原則的堅持及對優秀人才的選拔,因此週日務必票投一號吳怡農。
楊心慧 2023-01-05
再批王鴻薇 吳怡農:叫人下台哪算政見

再批王鴻薇 吳怡農:叫人下台哪算政見

北市立委補選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右)昨由市議員許淑華(左)陪同,前往新東街草埔市場掃街拜票,並與支持選民自拍合影。(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將於明年一月八日投開票,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多次要求辯論,但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以避免給王鴻薇更多抹黑舞台為由拒絕;吳怡農昨質疑,對手提出的幾項政見,包含叫別人下台、核二及核三廠延役、監督政府的文宣預算,這些怎麼會是政見呢? 草埔市場掃街拜票  婆婆媽媽熱情合照 吳怡農昨由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市黨部主委張茂楠陪同,上午到草埔市場掃街拜票,吳人氣很旺,不少婆婆媽媽要求合照及握手,並高喊凍蒜。 吳怡農受訪時指出,他在選舉開跑第一週就提出具體政見,包含國家安全、兵役改革、警消人力資源、多語教育、松山機場遷移等,但對手針對政見只有謾罵和空話,他感到遺憾。 吳怡農說,對手提出的幾項政見,包含叫別人下台,但這怎麼會是政見?要核二、核三廠延役,卻無可行方案,怎麼會是政見呢?說要監督政府的文宣預算,但這是立委最基本責任,怎麼會是政見?他認為兩人對這場選舉有不同的態度,對於民主文化提升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王鴻薇網路聲量領先,吳怡農坦言,從選舉第一天聲量就一直落後對手,主要原因為:對手參選已一年多及對手打負面選戰。吳認為惡意操作雖能博取聲量,但社會大眾更期待有建設性的選舉。
楊心慧 2022-12-25
林奕華沒收立委補選 綠營轟機關算盡

林奕華沒收立委補選 綠營轟機關算盡

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昨公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將出任副市長,但明年二月再至北市府服務,立委缺額不須補選引發爭議。圖為台北市長選前記者會,蔣萬安與林奕華互動熱絡。(資料照)   拖到明年2月才接任北市副市長 〔記者陳政宇、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明天就職,內定出任台北市副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卻延至明年二月才上任,因剩餘的立委任期不足一年,依法不須再舉行補選。對此,曾在二○二○年與林競選立委的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昨抨擊,林奕華機關算盡、只為自己,應該即刻辭職,廿五日如期去北市府就職。 不願為大安區服務 還擋別人服務機會 謝佩芬表示,林奕華是大安區選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立委,也是林擔任區域立委的第一任,卻背棄選舉時對選民的承諾,連一任都不願做完就落跑,甚至寧可「沒收補選」,讓大安區整整一年沒有立委為選民服務。 謝還說,既然林奕華無心繼續為民服務,就應該即刻辭職、廿五日如期去北市府就職,而不是如此機關算盡、沒收補選。 「別佔台北市民的便宜,又吃盡大安區選民的豆腐」,謝佩芬批評,林奕華自己不願意為大安區的選民服務就算了,竟然阻擋其他人爭取為大安區服務的機會,這種極大化自己私利、極端自私的心態,心中可還有選民?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受訪分析,林奕華的選區(台北市第六選舉區)是國民黨基本盤,他們預判補選可由藍營輕易拿下,卻以避免補選的方式擇期就職,可能是因為內部初選擺不平,或避免黨內衝突,而進行政治算計的結果。 應即刻辭職 隨著蔣萬安去北市府就職 吳思瑤直指,蔣萬安團隊還沒上任就展現權力的傲慢,尤其林奕華身兼交接小組召集人和副市長,廿五日的第一波就職何其重要,卻因選擇避開內部矛盾,採取技術性沒收補選的方式,視人民利益於無物。 民進黨議員簡舒培也批評,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無視民意,不考量台北市民、大安區民眾的權益,本來副市長要跟市長一起就職,為了要等林奕華,副市長就要空缺一個月,黨內擺不平,就讓林奕華延後上任,讓大安區一年沒有立委,真的十分自私,完全無視民意。
楊心慧 2022-12-24
吳怡農參選後首場街講人氣高 大批支持者聚集加油打氣

吳怡農參選後首場街講人氣高 大批支持者聚集加油打氣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4日捷運劍南路站街講。(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今晚在台北捷運劍南路站舉行首場街講,不少支持者到場聽講,更給予他鼓勵,希望他不要受到抹「黑」影響,吳怡農表示,首次街講就有這麼多人的打氣,他真的相當感動,接下來他將更加努力,不讓支持者失望,爭取更多人的肯定。 吳怡農仍具有高人氣,登記參選後的首次街講聚集了人潮,不少支持者帶著吳怡農上次競選立委的旗子、小物到場打氣,更高喊加油,希望吳怡農不要被近期對手王鴻薇的抹「黑」受到影響。 針對近日遭國民黨抹「黑」,當初開除涉及毒品、詐欺案的北市黨部評委會前召集人趙映光的兒子趙介佑黨籍的事情被放大做文章;吳怡農在受訪時表示,趙介佑犯案後,台北市黨部啟動程序開除,當時趙映光也在黨部擔任黨職,他認為家屬不該繼續留在黨部,最後家屬也離開黨部,但這已是兩年多前的事,應該讓它過去。 吳怡農無奈表示,國民黨現在不斷攻擊,但當時黨內都有做處置及處分,應適可而止,這次選舉重點在於如何讓台灣更安全及提升台灣競爭力,選民對仇恨操作、抹黑政治已相當厭煩,希望能討論政見及政策,打正面選舉。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4日捷運劍南路站街講。(記者塗建榮攝)  
楊心慧 2022-12-04
李建昌:高嘉瑜應離開民進黨

李建昌:高嘉瑜應離開民進黨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李建昌批評,立委高嘉瑜踩著支持者的痛創造自己聲量,應該要離開民進黨。(取自李建昌臉書)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僅贏5縣市,黨內各派系掀起檢討聲量,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等人砲轟黨內側翼,認為是網軍側翼,導致中間選民不投民進黨,但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李建昌則批評高嘉瑜踩著支持者的痛創造自己聲量,認為高嘉瑜應該要離開民進黨。 高嘉瑜日前在政論節目上痛批側翼網軍在選前到處出征,影響了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導致民進黨這次的選舉失利,引起不少民進黨人士不滿,開始批評高嘉瑜。 李建昌表示,他不會做出像是高嘉瑜這樣的行為,先把民進黨支持者的痛再用刀割一次,還自以為在良心的這方,若是要給建言,黨內所有同志都可以在密室好好講,不應該透過媒體或臉書揭露,這是踩著支持者的痛,來創造自己聲量。 李建昌更重話批評,民進黨內「高嘉瑜式」的政治人物,別再這樣傷害黨,應該要有些分寸,並指高嘉瑜是民進黨栽培出來的代表,「如果每個人都和她一樣,民進黨恐早就潰散了」,「高嘉瑜應該離開民進黨」。
楊心慧 2022-11-30
去過「鱸鰻」招待所 柯文哲裝傻

去過「鱸鰻」招待所 柯文哲裝傻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出席南港之心公辦都更新建工程基地祈福。(記者楊心慧攝) 2022/11/17 12:35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警察大學校長陳檡文被爆5年前,與綽號「鱸鰻」的前角頭老大林秉文等人,到地下匯兌業者所開的松勤路「信義88」招待所餐敘,引起各界譁然;《鏡週刊》今爆料,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曾和林秉文到此飲宴,柯文哲今僅表示,「我跟你講,最好不要請柯文哲吃飯,五分鐘就吃完了,什麼都不知道...」 柯文哲被爆下令要求每位立委提供助理予黨部、黨團使用,柯文哲回應民眾黨立院黨團今天上午九點多會召開記者會,面對媒體的追問,僅表示「來來來...上工了、上工了、上工了、上工了、上工了,不願回答媒體問題。」 柯文哲今出席南港之心公辦都更新建工程基地祈福,但因記者會並未安排聯訪,媒體追著柯文哲到處跑,針對被爆曾去過88會館,柯說,「我跟你講,最好不要請柯文哲吃飯,5分鐘就吃完了,什麼都不知道。」
楊心慧 2022-11-17
彭振聲坦承在官邸 反嗆有災害嗎

彭振聲坦承在官邸 反嗆有災害嗎

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資料照)     柯南下跑輔選 副首長沒進應變中心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尼莎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市多處傳出淹水災情,台北市長柯文哲至當天晚間才取消輔選行程,匆匆北返勘災,遭撻伐仍辯稱有SOP,首長坐鎮只是作秀。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也遭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根本沒到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坐鎮,彭振聲昨天坦承「當天在家」,還義正辭嚴反問,台北市有啥災害?就是康樂隧道倒了一棵樹,大家急著看,更反問「看了可以扶樹嗎?不可能嘛!」 許淑華質疑,當天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是消防局長吳俊鴻,照理講市長不在,應該要由彭振聲做指揮官,但彭行蹤成謎,她詢問當天山坡倒塌到底由誰主政,卻得到「各司其職」的回覆,整件事就是人為疏失並非天災造成。 針對當天行蹤,彭振聲昨天承認在家,但他強調︰「我在官邸啊,可以去查啊,這有什麼,去哪裡又怎樣,難道在官邸不能指揮嗎?」彭振聲表示,他當天早上六時十四分就開始處理公務,並不是沒有處理,且當天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為三級開設,消防局長為指揮官,但有相互聯繫掌握北市災防。 彭振聲不滿直呼︰「台北市這次災害,有啥災害?就是康樂隧道倒了一棵樹下來,大家急著去看,這有什麼好看的,救災是實質重要,不是去那裡看,看了有什麼幫助,看了可以扶樹嗎?不可能嘛!」
楊心慧 2022-10-20
學校認證抄襲 簡舒培要蔡壁如辭立委

學校認證抄襲 簡舒培要蔡壁如辭立委

論文案蔡壁如今昔說法對照   「當初鋪天蓋地追打林智堅」 綠委籲民眾黨勿雙標 〔記者楊心慧、陳政宇、王千豪/台北報導〕民眾黨立委蔡壁如的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連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書培的臉書都不放過,德明財經科大認定蔡違反學術倫理,撤銷碩士學位。簡舒培昨表示,蔡壁如原先死不認錯,如今被學校認證抄襲,蔡應該出面道歉、並負責任辭掉立委給民眾交代。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論文也被指控抄襲資策會研究報告,高卻不願面對,但這是不能逃避的。 簡舒培指出,蔡壁如論文抄她臉書內容,蔡壁如本人死不認錯,如今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認定蔡抄襲並通過撤銷學位,蔡不用道歉嗎?簡舒培認為,蔡用抄襲騙取碩士學位,應負起責任辭掉立委,給民眾交代。 「高虹安論文案 應比照辦理」 民進黨北市議員陳怡君質疑,蔡壁如二○一九年才獲得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學位,這年剛好是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名蔡壁如的時間,是否兩人在碩士論文上早已預謀快速取得學位,蔡壁如應出面說明清楚。 民進黨北市議員許淑華也表示,蔡壁如曾說專業問題交給專業判斷,如今德明科大專業判斷確定是抄襲,撤銷學歷,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立委高虹安也應該要比照辦理,交由專業判斷。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受訪表示,這件事就讓民眾黨和柯文哲自己處理,高虹安的碩士論文也被指控抄襲資策會研究報告,高卻不願面對,只能說嘴別人,但這是不能逃避的。 民進黨團副幹事長林靜儀指出,論文議題的熱度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當時無限上綱、鋪天蓋地般追打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蔡壁如是否辭不分區立委,端看民眾黨內部怎麼處理,但柯文哲做為黨主席,必須要出面說明,民眾黨當初以多高的標準檢討別人,就應該以同樣標準對待自己,不能雙重標準。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柯文哲和蔡壁如當時如何羞辱林智堅,大家都在看他們現在要怎麼處理。至於是否辭立委,民眾黨應該想想怎麼對社會交代。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蔡壁如必須要好好對外界說明,也須檢視德明科大學倫會是否有政治力介入、有無政治追殺之嫌。至於蔡是否辭不分區立委,雖然蔡不是參選人,仍希望蔡說明清楚。
楊心慧 2022-10-14
蔣提「深蹲換乘」 陳時中陣營︰生吞活剝外國政策

蔣提「深蹲換乘」 陳時中陣營︰生吞活剝外國政策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日前拋出「深蹲二十下換免費公車票」,引發爭論。圖為羅馬尼亞城市克盧日納波卡公車站,民眾對著機器深蹲二十下,就可免費搭一趟公車。(Sports Festival臉書)   對長輩或肢體不便者不公平 〔記者楊心慧、鄭名翔/台北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前天拋出「深蹲二十下換免費公車票」的概念,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表示,深蹲對於長輩或肢體不便者有困難,不能理解蔣對公車的想法。陳時中競選團隊政策小組總召集人管碧玲點出兩大失誤,蔣不理解北市已有一二八○元吃到飽公車方案,深蹲換車票沒誘因,且在公車站運動,對呼吸健康不妥,酸蔣「看新聞學政策、才會變得好笑」。 管碧玲指出,羅馬尼亞過去有「深蹲換車票」政策,雖然看新聞學政策無可厚非,但放在台北市,變成沒有吸引力的政策,蔣萬安忽略雙北已有一二八○元吃到飽方案。 蔣不理解北市公車已有1280吃到飽方案 管碧玲表示,陳時中常說「好的政策會延續」,雙北一二八○元吃到飽的綠色運輸政策,是普遍公平的政策,不會像「深蹲換車票」恐造成「年齡偏差」和「體能偏差」的不公平。蔣萬安把學來的政策生吞活剝,忽略台北市綠色運輸的政策背景,忽略公車站運動對健康呼吸的負面影響,政策真的不能生吞活剝的移植。 陳時中競選團隊總幹事吳思瑤批評,蔣萬安從「預約公車座位」,到「深蹲廿下換一次免費公車」,顯示蔣公子與庶民生活的極大落差,對弱勢族群欠缺同理心,創造出身障者、長輩族群難以參與的不公平遊戲。 吳思瑤指出,蔣萬安本人欠缺政策專業及判斷能力,對幕僚的政策或外部意見只能照單全收,一再廉價而取巧的「複製貼上」,衍生的爭議可能發生在任何的政策領域上,蔣的盲點將是城市治理最致命的危機。
楊心慧 2022-10-10
推淨零碳排 蔣萬安:深蹲20下免費搭1次公車

推淨零碳排 蔣萬安:深蹲20下免費搭1次公車

  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前)出席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氣候治理,淨零台北」對話。(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黃珊珊、蔣萬安今天同台出席ICDI國際氣候發展智庫舉辦的「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氣候治理、淨零台北》對話」,分享台北市邁向淨零的施政規劃與方針。蔣萬安提出,可透過市民參與實踐淨零碳排,實行在生活上,例如可深蹲20下,換一次免費公車搭乘。 蔣萬安提出2030年減碳50%的目標,針對弱勢者汰換高耗能電器,以租貸買、擴大補助,交通部分透過鼓勵方式推動使用大眾運輸,例如深蹲20下,換一次免費公車搭乘。 陳時中則說,他不像蔣萬安一樣提出50%,認為要務實的做,北市府目前喊40%,自己會超過40%,「由上而下」制訂法規和鼓勵措施來做。 黃珊珊說,市府推動公車於2030年全面電動化,規畫台北市3家焚化爐轉型為生質能源電廠,先前她的政見發表會就提過,台北市淨零碳排在2030年要先減少40%、2040減少65%、2050達到淨零碳排,設置4部分執行。
楊心慧 2022-10-08
蔣萬安酸民進黨沒念咒語不會選舉 陳時中:侮辱台灣人智慧

蔣萬安酸民進黨沒念咒語不會選舉 陳時中:侮辱台灣人智慧

台灣基進黨台北市內湖南港區市議員參選人吳欣岱競選總部開幕,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到場支持。(記者楊心慧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昨天早上酸說,民進黨每次選舉就操作「抗中保台」,沒有念這個咒語就不會選舉。陳時中反擊說,這是侮辱台灣人的智慧,台灣應靠全民保護,台灣人民應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徹底感到這些人沒有抗共意識,未來要怎麼保衛台灣? 陳時中昨晚出席台灣基進黨內湖南港區市議員參選人開幕茶會,被解讀爭取第三勢力支持,相互合作。出席茶會的還有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立委莊瑞雄、資深媒體人馮光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等人,大咖雲集。 陳時中致詞說,要珍惜民主代表的價值,原本對於這次選舉抱有期待,想說會很許多市政的討論,但看起來都是人格毀滅戰,他認為,民主得來不易,若這次選舉,他沒辦法做民主的建設者,也請不要做民主的破壞者,他身切體會到民主的重要性,不會做負面選舉,也不會隨負面選舉起舞。 陳時中笑說,「抗中保台抗到我也不太好」,我們要抗不當的支配者、基本上是共產黨,所以應該是「抗共保台」,本來以為這是標準答案,結果蔣萬安說這是咒語,沒念咒就不會選舉,這是侮辱台灣人的智慧,台灣應靠全民保護,台灣人民應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徹底感到這些人沒有抗共意識,未來要怎麼保衛台灣? 陳時中說,若台灣人對共軍繞台無所謂、讓世界認為我們無所謂,台灣就岌岌可危了,台灣民主得來不易,要選市長的人,對於抗共保台應表達明確態度,這不是口號是基本信念 ,沒有抗共怎麼保台,希望讓這次選舉顯露出民主風範,也監督候選人保衛台灣的意識。 陳時中最後也請大家支持年輕醫生吳欣岱,讓她可以順利進入台北市議會。 熱情支持者與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開心合照。(記者楊心慧攝)
楊心慧 2022-10-08
陳時中深入藍營大票倉 人氣旺

陳時中深入藍營大票倉 人氣旺

陳時中昨上午前往成功市場拜票。(記者楊心慧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選戰激烈,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直攻大安、文山區藍營大票倉,更瞄準菜籃族,一早前往成功市場拜票,從熱食區到生鮮蔬果區,攤攤握手、合照,有店家送上鳳梨、菜頭,盼陳時中能有好彩頭,能夠贏得選戰,陳時中則開心收下禮物,感謝店家給予的支持。 陳時中昨身旁帶領一群「小雞」拜票,包含議員簡舒培、王閔生,以及議員參選人陳聖文、詹晉鑒、趙怡翔等,大安文山選區現任議員及議員參選人全數到齊,展現母雞帶小雞的風範。 大安、文山區一向被視為深藍選區,過去都是藍大於綠,但對於深藍選區,陳時中仍多次前往,昨人氣也不錯,不少攤商眉開眼笑地要求拍照,陳時中則照單全收,滿足支持者願望。
楊心慧 2022-09-28
揭穿柯文哲虛偽人設 簡舒培:明明是俗辣卻演成英雄

揭穿柯文哲虛偽人設 簡舒培:明明是俗辣卻演成英雄

  市議員簡舒培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怒轟根本是「俗辣演成英雄」。(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諷民進黨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明明就是素珠,卻演成林志玲」,再掀歧視失言爭議;柯文哲今赴台北市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批評柯文哲的虛偽人設,過去曾挺多元性別如今卻恐同、剛上任時反中如今卻舔共、曾說和財團吃飯是刀叉吃人肉,如今討好財團,怒轟柯文哲根本是「俗辣演成英雄」。 簡舒培今在議場質詢,以柯文哲批評陳時中「明明就是素珠,卻演成林志玲」照樣造句,指「8年來我們發現,柯文哲原來是俗辣卻演成英雄」、「你的人設明明就是俗辣,結果處處嗆聲」;簡批評,過去柯文哲有85萬人支持,如今卻只是個遇到財團就腿軟的俗辣。 不過柯文哲卻未理會簡舒培,反而問同在議場、和簡舒培同一個質詢小組的議員李建昌:「請問建昌議員,這樣算不算誹謗?還是我就放手跟她打一遍?」李建昌則未回應,簡舒培則痛批,現在是誰質詢誰?如果柯市長認為被欺負、霸凌,有沒有想過拿出素珠、林志玲做比較,素珠沒辦法回應,這就是不尊重人。 簡舒培強調,她今天質詢就是想表達,被人亂罵、霸凌是不開心的,柯文哲應該和素珠阿姨道歉;不過柯文哲則一語不發,沒像以前一樣情緒激動發怒。 市議員簡舒培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怒轟根本是「俗辣演成英雄」。(記者田裕華攝)   簡舒培爆城博會偷藏千萬預算在19局處 花9千萬至今僅6萬人參觀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動用「救命錢」二備金近8000萬元舉辦台北城市博覽會,台北市議員簡舒培發現,北市府竟還藏預算1300萬分散在19個局處,拿原有的業務費配合相關作業,台北城博會實際花費加起來超過9000萬元,且自8月27日舉辦至9月6日,館內參訪人次僅6萬多人,官網累計點擊數75萬人,狂燒錢成效卻不佳,根本沒人想看吊車尾學生的成績、浪費公帑辦台北城博會。 台北城博會先前因動用「救命錢」第二預備金,被各黨議員砲轟毫無財政紀律,後續還被爆砸千萬宣傳成效不佳、北市府在8月初仍拿不出完整的安維計畫、開展後也遭批評不如高中生的作品畢業展,甚至文宣品價格離譜浮報,文宣品採購花198萬,但市價估計卻只需13萬。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赴台北市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簡舒培質詢時指出,2021年研考會動支二備金預算2960萬做先期規畫,今年則動支二備金4900萬,但其實城博會不只砸這些錢,甚至還請環保局、客委會、捷運局、資訊局等,高達19個局處,拿原有的業務費配合相關作業,金額為1萬至300餘萬不等,總共為1305萬2413元,質疑市府藏預算。 簡舒培批評,向市府調閱資料,發現8月27日舉辦至9月6日,館內參訪人次僅6萬多人,官網累計點擊數75萬人,和基隆城博會百萬人次造訪相差甚遠,柯市府辦城博會根本自曝其短、浪費公帑,市政民調最後一名,大家幹嘛來看吊車尾學生的成績? 柯文哲則反駁,台北城博會還沒結束,這次辦的線上資料可以被保留下來,他是節儉的人,至於城博會有沒有內容,他自己曉得,「但妳喜歡講就給妳講吧。」  
楊心慧 2022-09-08
何孟樺轟蔣萬安:不抹黑就不會選舉

何孟樺轟蔣萬安:不抹黑就不會選舉

  台北市內港南湖區議員參選人何孟樺製作「蔣萬安造謠對比圖」,並寫出蔣萬安造謠及事實真相,指蔣萬安不抹黑就不會選舉。(何孟樺提供)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日前提內湖交通解方,台北巿內湖區港墘里長魏景城質疑陳時中提出的解方是「爛牛肉」,陳時中昨出席工程界後援會表示,批評政策要有腦筋專業,卻被扭曲為嗆里長「無腦」;台北市內港南湖區議員參選人何孟樺製作「蔣萬安造謠對比圖」,並寫出蔣萬安造謠及事實真相,指蔣萬安不抹黑就不會選舉。 何孟樺表示,蔣萬安在台北市的選情受到陳時中影響,持續膠著,為突破選戰困境,蔣萬安反而開始用老國民黨的選戰手法,打烏賊戰、轉移焦點,用下流手法抹黑陳時中,先是造謠萬華陳抗人士的動機,現在又是透過側翼,渲染陳時中嗆里長的假消息。 何孟樺指出,藍營側翼瘋狂刷「陳時中嗆里長批評政策要帶腦」,卻分割了前言後語、斷章取義,陳時中的原意其實是提醒其他陣營的市長候選人,提政策或批評政策都要動腦筋。 何孟樺批評,蔣萬安的選戰手法越打越下流,也看得出來背後的國民黨勢力有多麽舉足輕重,看看蔣萬安競選團隊陣容,就知道蔣萬安背後就是有個「保母團」,由費鴻泰、賴士葆之流來控制蔣萬安的一言一行。 何孟樺認為,打烏賊戰並不會讓情勢低迷的蔣萬安東山再起,只會讓大家越來越知道,蔣萬安就是個黔驢技窮的「黨寶」。
楊心慧 2022-08-14
黃珊珊批一天到晚講別人 陳時中:沒在講她

黃珊珊批一天到晚講別人 陳時中:沒在講她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11日前往虎山步道參訪,並接受媒體採訪。(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選戰為內湖交通問題砲火滿天,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前天勸告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選舉不需氣噗噗」,黃珊珊昨反批不要一天到晚講別人,只要不噴口水就不會有人氣噗噗;陳時中今強調,自己並沒有講黃珊珊,而是在講道路。 陳時中今上午參訪虎山步道,並至慈惠堂參香,針對內湖交通問題,他表示,怎樣讓國一能夠暢通,自然就會減低回賭壓力,環東大道裡面可以讓他過了南湖大橋後再北上,內湖到南港相對動脈會通暢,回賭就會減低,市區內都會相對改善。 陳時中指出,內湖交通的壅塞節點很多,從大的先疏通,小地方就會跑比較快,上下班中,上班自動分流比較好,因為下班要接小朋友,時間會比較集中,如何在下班時間即時離開內湖,在匝道快速通關是有必要的。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11日前往虎山步道參訪,隨後並轉往鄰近慈惠堂參香。(記者方賓照攝)
楊心慧 2022-08-11
參觀「備份香港」特展 陳時中︰珍惜台灣自由

參觀「備份香港」特展 陳時中︰珍惜台灣自由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左一)參觀文化總會「備份一座城市」特展。(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前往參觀文化總會「備份一座城市」特展,並寫下「卸下心防就是備份的開始」;陳時中表示,在看展的過程中感觸很深,從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很快整個政局就開始變調,接著是國安法、然後是反送中,他強調如果當初沒有這麼輕易地卸下心防,也許就不用做這些備份。 「備份一座城市」特展是由「備份香港」策展團隊用一二二份香港《蘋果日報》實體報刊、電子檔,與文化總會共同舉辦的展覽,陳時中昨前往參觀,並表示透過觀看從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珍貴的香港蘋果日報備份,回想曾經香港的繁榮美好的時光,更令人珍惜今天台灣的自由。 媒體詢問陳時中寫下「卸下心防」是防衛的「防」,陳時中回應,大家都知道,心理建設如果不足,可能心防就會被突破,心防如果卸下,很多事情就會無奈的發生,很感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蘋果日報頭版刊出「信有明天」,但就在這句話刊出的那一刻,就可預見到廿六年之後的香港。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日前表示,上次大選碰上反送中事件,民進黨政府喊出要挺香港,但到現在立法院各立委提出港澳條例,民進黨仍讓條例躺在立院沒三讀通過。 對此,陳時中回應,用這種議事規則或立院程序來批評他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坦白說應該要把高度提高一點,來到這裡回頭想大家在努力什麼。 陳時中接著說,對於民主自由體制的堅持,以及個人對於自由民主的堅持,相關法規若能夠快速通過當然好,但立法也有相當程序及有所顧忌的地方,不過是否展現對自由民主堅持、對這些施暴的人提出抗議,相信大家會看得很清楚。
楊心慧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