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服貿」的柯侯郭,既無知又把台灣「重新鎖回中國」

 

2014年,馬英九政府的過度傾中政策以及未經充分溝通、授權下的強行推動《服貿協議》,最終導致了「太陽花學運」的爆發。當時超過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的不僅僅是破壞民主程序的「黑箱」,更是反對「中國因素」藉由馬政府草率並天真推動的「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從而將不受限制地堂而皇之滲透進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包括攸關台灣國家安全的敏感產業與開放制度。 而在近十年後,明明「中國威脅」不但未減,甚至還與日俱增,「重啟服貿」卻成了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與郭台銘3大「非綠陣營」的「最大共識」─也讓2024年的總統大選主軸,開始悄悄變成「台灣繼續走向世界」與「台灣重新走回中國」的對決。

「太陽花」吶喊猶在,柯文哲是「忘記了,還是不敢想起來」?

在此次總統大選中最先拋出「重啟服貿」議題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一下反反覆覆,一下又惱羞成怒;先是說自己「從沒講過要重啟服貿」,接著又主張「要先簽貨貿再簽服貿」,後來又承認自己「對這個議題不十分了解」──讓人看了頭昏眼花,還好意思說「斯斯有兩種、侯侯有三種」之類的揶揄,「柯文哲多重宇宙」到底又有幾種,恐怕他自己也算不清楚。總算,在一片支離破碎的邏輯與前後矛盾的論述後,柯主席拍板定下了「反黑箱,不反服貿」的(目前)最終版本。

柯侯郭身為(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對國際和中國情勢的常識卻如此缺乏,或許還有可以「惡補」的機會─但最起碼令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行為」,三人至少不應該感到陌生吧?(圖:合成)

 

 

但那曾也在立法院公聽會,甚至「太陽花學運」期間現場參與過的柯主席不可能沒有印象的是:當初他週邊的戰友,有多少人是「反黑箱,也反服貿,更反『中國滲透』」的。從印刷出版業者質疑開放不對等將導致出版文化樣貌丕變、電信資通業擔憂引進中資形同「木馬屠城」、農漁業者擔心兩岸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將無法承受中資衝擊,以及包括運動健身、美容美髮、身障照服等產業都有未來可能受中資低價、大舉入侵,以不公平競爭導致行業壟斷及生計喪失的憂心。

更有位醫界的知名人士曾說:服貿就是「螺絲釘戰術」,將讓台灣被「越鎖越緊」─請問如今的柯主席,可有印象當年在台大醫院擔任創傷醫學部主任的柯醫師曾經說過的話呢?還是,一心想取代國民黨成為泛藍新共主的柯文哲,如今也迫不急待要做「馬英九路線」的繼承人,跟侯友宜、郭台銘一起爭寵試圖獲得北京的青睞,而不顧歷史教訓與人民觀感,甚至也要徹底否定過去的自己了呢?

「去風險化」成世界趨勢,侯郭卻想讓台灣走「回頭路」

近十年後的國際情勢變化,早就讓「重啟服貿」失去了推動的理由。如今年G7領袖高峰會聯合公報、歐盟的「歐洲經濟安全戰略」都達成對中國「去風險化」(de-risking)共識,以抵禦中國的「經濟脅迫」行為。

當先進國家多在重新檢討過去經貿關係的對中過度依賴,以致讓中國政府得以利用「經濟脅迫」行為作為遂行其政治與軍事等圖謀的工具時,部分總統參選人反而要讓台灣透過「重啟服貿、貨貿」等方式,重新走回「兩岸經濟一體化」的馬政府時期「回頭路」,不僅是逆世界潮流而行,更對台灣「弊遠大於利」。

而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僅3%,不到前年8.1%的一半,為40年來的第二低,國際企業與中國民企更對其經濟前景有高度不確定感。再加上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21.3%,更有北大教授估計實際上至少有超過5400萬的青年失業人口。 中國自身經濟景況不佳,未來將更仰賴內需市場,且有龐大的「青年失業大軍」要顧及。連對外推動「一帶一路」都大受影響了,那些還在鼓吹中國政府會對台灣慷慨解囊、「大撒幣」推動「惠台政策」者,不是中國「大外宣」產業鏈的一部份,大概就是真的看不清現實的蛋頭鴕鳥─此刻還在期待台灣經濟要依靠中國才能「起飛」,甚至為加深與中國關係不惜要承認「一中框架」與「九二共識」的總統候選人,真的是傻到無可救藥了。

柯侯郭身為(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對國際和中國情勢的常識卻如此缺乏,或許還有可以「惡補」的機會─但最起碼令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行為」,三人至少不應該感到陌生吧?從中共「貿易壁壘調查」、禁止台灣水果與農漁產品進口、暫停中國人來台自由行等,時機都每每挑在台美關係重大進展或鄰近台灣大型選舉前,其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台灣如果繼續「把雞蛋都放在中國籃子」裡,只會給對方更多能拿來對台灣進行政治與經貿施壓的籌碼,不僅對台灣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宛若「不定時炸彈」的隱憂,長期對國家安全更是潛在風險。

蔡賴「繼續走向世界」vs.柯侯郭「重新鎖回中國」

過去「台商對中國投資」占台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在馬政府時期曾高達83.8%,在蔡政府執政六年後已成功降至33.6%。在降低對中依賴的同時,台灣無論是在對美國出口占比(連續6年正成長)、「經濟自由度指數」(全球第4,史上最高)、「世界競爭力」排名(全球第6,連續5年上升)等方面都有顯著成績─在在顯示台灣不僅在降低對中依賴與「去風險化」上的成效,同時在經濟發展與品牌建立上更受國際肯定。民進黨政府過去七年多來的努力,展現這樣的路徑選擇是正確、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也與世界潮流同行的。

因此,台灣未來要做的絕對不是「重回依靠中國的老路」,而是要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建構正常的兩岸交流,並在民主與綜合國力上「壯大台灣」從而「走向世界」─這就是蔡英文政府過去七年來在努力的事情,也是目前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中,唯一看到由賴清德提出的國家發展路線。

當台灣的民主和經濟發展走到今天,主流民意絕對無法接受居然還要走回屈從「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的老路,更無法接受繼續把所有經貿籌碼和優勢都放進「一中市場」、要和中國重啟服貿、貨貿以讓台灣再次「鎖進中國」。台灣未來要做的絕對不是如何重新當「無法對中國停止依賴的台灣」,而是要思考如何能繼續做「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台灣」。2024年大選已經越來越不像是什麼「和平與戰爭」或「綠營與非綠」之爭,而是蔡英文、賴清德的「繼續走向世界」,與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的「重新鎖回中國」之間的選擇。

(台大國發所碩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