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話術,該如何拆解?

看著台北疫情壓制不住,7月12日解封看來無望,許多人的火氣也越來越大。

當然,台北市長柯文哲作為地方首長,絕對要負很大的責任。這並不是說中央就無責,而是很清楚的跟全國各縣市比,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享有最多的資源,市府卻只有這等表現,要說只是政爭推諉的結果,柯沒責任是說不過去的。

圖片
柯文哲7月4日在臉書發文稱「國家為什麼放任假消息到處流竄?」暗指自己已成假消息的受害者。(圖片來源/柯文哲臉書)

柯文哲顯然很中意民進黨合作時期的人設

每一個正常的政治人物,宣傳上都會「隱惡揚善」。相對的,政敵當然是反過來操作,這也沒什麼值得特別提的。民主國家的選民,本來就該根據自己的想法,判斷政治人物的施政作為是否有利於自己,然後做出選擇。世上不會有絕對至善與邪惡的人,政治業者也不會有,差別僅在於得失分多寡。

那麼,柯文哲的話術,為何需要拆解?因為不拆解,就會被淹沒在垃圾資訊中。

首先,2014年民進黨禮讓台北市長,柯身邊的文宣操盤與化妝師,皆為綠營派駐。此時的宣傳主要集中在修飾,如何把個人失言轉化成正面語言,將柯的人物設定設成無心機、有話敢言的醫生。在與綠營合作的期間,宣傳手法還不脫傳統政治人物手段,只是特別愛用網路與媒體的連動,製造年輕清新選民相挺的印象。

而隨著不到2年內與綠營關係破裂,身邊人材全部更迭後,就不難看出,柯整體的文宣內容,以及影響輿論的手法,幾乎是一夜翻轉。但作為聯考時代的解題高手,柯文哲顯然很中意民進黨合作時期的人設,以及學到的修飾法,將之視為日後操作的SOP。

柯主攻「器捐抹黑案」是「MG149」的強化版

這套SOP的運用高點,莫過於世大運後正式與綠營分道揚鑣後,柯用來主攻綠營的「器捐抹黑案」。柯的做法,第一步就是完全複製第一任選舉時,反擊藍營MG149的強化版。但這個強化版,與原版相比具有濃厚的惡意,MG149於2014年是國民黨陣營的攻擊主軸。但2018年的民進黨姚文智,甚至國民黨丁守中,都沒有把器捐案當成主打,更不用說全面攻擊。

但柯的作為,是主攻綠營,將所有相關人一概批為器捐案的綠營打手,而被指控的打手,卻在政治業界為惡名昭彰的傭兵。但一般人對此並不瞭解,只能以曾加入黨籍、與誰曾有往來等表面資訊判斷。這也造成了柯與他的網路部隊,將此役反抹政治迫害的成功,當作未來標準文宣戰的打法,也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柯文哲如何走鐘的前因。

到了此刻,柯文哲已經開始習慣用垃圾資訊淹沒選民了。標準作法,就是平日不停的丟出各種議題維持知名度,但怎麼具體落實則完全不提。重點在於維持民眾對於柯有做事的印象,卻不給民眾沉澱思考的時間,更不給政論節目磨刀霍霍的名嘴有機會檢視,就緊接著丟出下一個議題。而在遇到災情時,也是不停用垃圾資訊轟炸,而市府究竟有沒有做好、做到多少,一概不講。

習慣用垃圾資訊淹沒選民、不停丟議題維持知名度

這很類似每天上班打開信箱後,發現有數以百計的垃圾郵件,每封郵件的標題都跟客戶想要傳達的資訊很像,不點開根本不知道哪封是客戶的。你得要花很大力氣,才會發現哪封是真的。最後只能仰賴關鍵字查找,而給予你關鍵字的就是柯的暗示。

一招有用就天天用。

柯怎麼暗示?就是在他每天的話語中,放入「科學」、「專業」、「不談政治」、「執政黨卡我」,這就是被詬病的「標題殺人法」網路版本。先給民眾心理暗示,然後用科學術語包裝,給予大量數字,而這些數字充滿著半真半假的訊息。

遇到反對意見怎麼辦?一律抹為側翼打手即可,簡化支持者的思維,便於圈粉。反正之前有用,那就繼續用,情境匹不匹配就不管了。

但這種垃圾資訊轟炸終有限度,當宣傳與事實相差越來越大後,會有人開始找資料來源,發現狀況並非如此。單純的轟炸到了2020總統大選後也沒用了,原先柯文哲的支持者,除了台北市淺藍外,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不想讓丁守中選上的棄保泛綠,這些人在看到柯組黨後,想盡辦法要拿總統參選票的樣子,幾乎都跑光了。

柯已經放棄從泛綠手上拿票的想法,轉為搶攻泛藍票

既然沒有棄保可以打,也搶不到泛綠的票,那該怎麼辦?不變,繼續照過去的模式加強即可。

柯現在的垃圾資訊轟炸模式,重打政治迫害,回到「綠營鋪天蓋地的卡我」這套器捐抹黑模式。反正只要是罵柯的,能找到一絲跟綠營有關的證據,就用最大火力宣傳網軍側翼,暗示加明言一切皆是執政黨卡柯。

要怎樣讓支持者相信?網路照三餐打就是了,反正媒體偏藍營的一定會幫忙傳播。而這也正好說明,柯已經放棄從泛綠手上拿票的想法,轉為搶攻泛藍票。

柯粉轉柯黑的最大理由,每一代都有所不同,稍有年紀又曉得政治文宣是怎麼回事的人,在柯背刺合作提攜者、缺乏政治信用後就走了,三代以後的柯黑,主要是對於說的比做的多反感,更不要提越來越親中的言論,一步步踏到泛綠支持者的底線。

垃圾資訊轟炸打法只會越來越多,柯文哲太相信過去的成功做法可以複製,也堅信自己夠聰明,可以吸收所有曾合作對象的宣傳法,全部融合成為必勝手段。

這種作法極其短視,發現被騙上當的民眾,絕對不會再給予一絲信任。 

< 資料來源:王立第二戰研所@eoiss.blog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立

王立
王立第二戰研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