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君相關文章

三接遷台北港 朱立倫昔反對今支持

三接遷台北港 朱立倫昔反對今支持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曝光公文,顯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擔任新北市長期間,兩度發文反對三接遷至台北港。(翻攝自國會轉播)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公投議題延燒,環團昨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應自目前的桃園觀塘移至台北港,經濟部則表示遷港也需拉管線數10公里,將影響海洋與岸邊藻礁,呼籲環團對2地點不應雙重標準。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也曝光2張公文,顯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2017、2018年擔任新北市長時,兩度發文反對三接遷往台北港,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證實此點,並強調只要求遷離,完全沒有辦法克服目前需要天然氣的問題。 環團昨天再次提出以台北港作為三接設置替代方案,僅需要5.5年即可完成,並強調從未反對興建三接,但應蓋在合適之處,呼籲立即停工、評估台北港方案。經濟部則表示台北港遷建離航道太近,不符合安全距離要求,可能造成天然氣卸收工作與既有航線衝突,重新開發則需要11年。 此外,遷移到台北港將拉長達數10公里管線,也將影響沿岸海洋及藻礁生態,建議環團不應對兩地環保要求雙重標準,目前的三接外推方案已完全避開岸邊的潮間帶藻礁。 今天陳亭妃在立院經委會質詢時也曝光兩張公文,分別是新北市政府2017年11月及2018年5月所發,公文內兩度強調當地居民對於在台北港設置接收站將反對並抗爭到底,希望仍按原規劃建在桃園觀塘。陳亭妃也提出公文證明,當初觀塘選址也是馬政府時代敲定。 王美花則證實此點,表示確實是「在馬總統的時候要蓋三接的」,也表示經濟部確實有收到新北市政府兩項公文。 她也強調,台北港既有港區土地已飽合,三接若遷至此地須另找地,還要填海及整地等,且需拉數百公里的海管及陸管管線,會影響沿岸海洋及藻礁生態。環團提出的替代方案需面對新北市政府出具公文反對、在地民代反對等,且當地尚未進行環評,台北港替代方案需時11年,不是環團說的5.5年。 陳亭妃則表示朱立倫為了政治利益,「為了反對而反對不講真正實話,才是把政策擾亂的關鍵」。 她強調朱立倫過去曾說過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又發公文反對三接遷到台北港,新北市自己都不同意了,環團建議時國民黨又說可以;王美花則說,不考慮整體能源及減碳需求,只要求遷離,完全沒有辦法克服目前需要天然氣的問題。 公文內兩度強調當地居民對於在台北港設置接收站將反對並抗爭到底,希望仍按原規劃建在桃園觀塘。(記者黃佩君翻攝)
黃佩君 2021-11-17
大雨持續進帳 全台水庫入流破千萬至1318萬噸

大雨持續進帳 全台水庫入流破千萬至1318萬噸

  水利署與中科院、國防部合作在石門進行人工增雨。(水利署提供)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大雨持續,根據水利署今早最新統計顯示,自27日起一波大雨對全台水庫挹注預計破千萬噸、達到1318萬噸,也超過全台1天所需的883萬噸用水量。其中苗栗以北水庫累計雨量都達到20毫米以上,受挹注最多為石門水庫達430萬噸,1水庫就佔了33%。整體北部有768萬噸、中部有490萬噸,而南部雖僅58萬噸、佔4.4%,但因雨勢挹注,主要水源高屏堰流量今也回升到上看每秒6噸(CMS)。 大雨持續,3天來已挹注全台水庫破千萬噸。根據今早最今預估,目前雨量可為水庫帶來1318萬噸入流,已超過全台1天用水量的883萬噸。 其中最多仍是北部,共768萬噸、佔58%,其中又以日前降幅最多的石門水庫獲挹注最豐,單一水庫就達430萬噸、佔33%,此外翡翠也有190萬噸、寶山與寶二水庫100萬噸。 中部則有490萬噸、佔37%,雖不如北部,但仍對旱象有所挹注。其中以鯉魚潭水庫150萬噸最多,其次是德基也有100萬噸、湖山水庫90萬噸、永和山65萬噸。 南部則為58萬噸、僅佔4.4%,3天來累計雨量都在10毫米以下。其中以南化水庫30萬噸最多,其次是曾文與烏山頭水庫23萬噸。 不過雨勢仍帶來部分助益,高雄主要水源高屏溪攔河堰,流量就自日前的歷史新低3.8CMS回升,今天有望達到5.9、上看6。而甲仙攔河堰流量也回升到近2.5CMS,已引水達20萬噸,預計未來入庫再引水10萬噸。
黃佩君 2021-04-29
外銷訂單連13紅 傳產年增破5成

外銷訂單連13紅 傳產年增破5成

3月外銷訂單概況 整體年增逾卅三% 再創高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天公布三月外銷訂單達五三六.六億美元、年增三十三.三%,再創歷年同月新高。傳統產業更是漲勢驚人,成為電資產品後第二成長引擎;在「雙引擎」推動下,未來外銷訂單月破五百億美元將成新常態。 歷年三月 首破五百億美元 三月外銷訂單不但連十三個月正成長,更是歷年三月首度站上「五」字頭,第一季訂單一四八九.七億美元、季增四十二.九%,也是歷年同季最高。而一改過去成長主力多為電子、資通訊產品,三月傳產接棒,形成「雙引擎」格局,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均創單月新高,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化學品更年增破五成。 電資產品仍然維持疫情後成長態勢,資通信、電子產品年增幅均逾二十%,光學器材則達四十五.二%。 傳產高成長形成三月外銷主要推力。基本金屬為三十一.四億美元、年增五十四.四%,創單月新高以及二○一○年四月以來最大漲幅;機械產品二十四.六億美元、年增三十六.七%,也創單月新高;塑橡膠製品二十八.二億美元、年增六十一.八%,創單月新高及二○一○年二月以來最大漲幅;化學品二十二.二億美元、年增五十一%,是二○一○年五月以來最大漲幅。 傳產訂單需求 量增非價增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傳產訂單需求是明顯量增、非價增,顯示看好預期需求成長;自去年九月以來,除二月年節因素外,外銷訂單都破五百億美元,「雙引擎」也可望持續這種榮景。預估四月訂單金額上看五一五億美元,年增約二十九.八%到三十三.七%間。
黃佩君 2021-04-21
超商再創台灣奇蹟!領3倍券第2天破500萬

超商再創台灣奇蹟!領3倍券第2天破500萬

夜市市場攤商響應三倍券加碼。圖為台中建國市場新隆發醬菜。(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3倍券今起第2天取券,今天總取券人數已破500萬來到527.6萬,除郵局現購達到156.8萬外,超商效率驚人更已有370萬人完成取券,相當於每天消化185萬人流。而之前經濟部估計根據口罩領取經驗,前3天有6成即500萬人領取,但今天就已突破此數字,整體3倍券領券速度比領口罩來得更快。 今天總取券人數來到527.6萬。除郵局再度突破單日量能,自昨天的70萬件增加到88萬以外,超商更突破昨天的單日170萬量能,直達單日196.5萬。也顯示在口罩及昨天首波領取後作業越加嫻熟,台灣「官民合作」已有模式,可掌握每日200萬等級的通路動員。 根據統計,目前所有3倍券銷售已達1366萬,目前已有11%民眾選擇不預購、直接購買,但因取券帶動效果,數位綁定人數也持續增加,今天也來到173萬。而超商取券效率驚人,預購人數中已有36%成完成取券。 而根據口罩經驗,經濟部之前估計前3天約有6成即約500萬民眾取券。但今第2天已突破此數字,顯示整體3倍券領券速度,比領取口罩還要來得更快。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郵局之前每日估計的量能就是70萬左右,事實上首日表現也相當準確;而超商則因據點較多,加上通路也相當配合協助民眾,整體發放效率非常高,今天可再突破首日能量。 而紙本券需求夯,也傳出為因應8月起第2波預購,目前紙本券加印份數將上看2000萬。 據了解,之前協助3倍券分裝的國營事業員工已收到進一步通知,將持續支援到月底,因應增印份數。而之前經長王美花透露,為因應22日起第2波預購取券人潮,確定到20日將加印到1700萬份。 而紙本券使用第2天,網路也傳出「振興券千萬不要折起來,也不能有髒污,否則銀行會拒收,因此店家也會拒收有折痕或汚損的振興券」等說法,造成民眾恐慌。 經濟部今天也特別澄清,表示依兌付要點3倍券只要餘留部分在3/4以上,並且號碼、文字及花紋可辨識的狀況下,有折痕及髒污並不會影響其使用。 經濟部表示,3倍券若是在下列3種情形之1,金融機構仍會受理,且可全額兌付。包括第1種情況是破損,但餘留部分在3/4以上。第2種情況則是破損,但片片能吻合。第3則是污損或燻焦,但號碼、文字及花紋仍可辨認。
黃佩君 2020-07-16
搶衛生紙? 這一卷可以讓你「七卡臣300年」

搶衛生紙? 這一卷可以讓你「七卡臣300年」

沈榮津在影片一開始表示「這幾天國人認真買起來」,說明部分賣場搶購的情形。(圖擷自經濟部影片)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使民眾恐慌爆買,經濟部長沈榮津今拍影片表示,包括衛生紙、泡麵、罐頭廠商都已全力製造加大產能,也鼓勵大家「用新台幣挺台灣製造」。沈榮津說,實地參訪永豐餘及正隆春風等廠商,衛生紙原料、供貨無虞,也已24小時生產;泡麵廠維力、味王產能「已拉高到中元普渡時的水準」,罐頭廠商也全力生產,目前已有3個月存量。 因疫情升溫民眾預期心理影響,近兩日出現爆買潮,民眾掃光各大量販店衛生紙、泡麵、罐頭等物品。行政院長蘇貞昌鼓勵民眾「儘量買」,強調貨源充足,但希望民眾多買MIT產品,也不要忘了買新鮮農產品。 沈部長走訪衛生紙廠,告訴大家原料及供貨無虞,像這樣一大卷衛生紙,裁成小包裝後,可以讓你「七卡臣約300年」。(圖擷自經濟部影片)   經濟部今則針對物資供應狀況向廠商進行調查,沈榮津並親自走訪衛生紙廠,表示貨源供應無虞,並推出幽默的影片,告訴大家「一卷3噸的衛生紙,裁切成小包裝,可以讓你七卡臣約300年」。 包括永豐餘、正隆(春風)等廠商都表示,目前已24小時全線生產,也增加物流配送,永豐餘更強調旗下有中華紙漿,原料也供應無虞。 據了解,目前廠商反映衛生紙銷售量是平常的10倍,但賣場被掃空並非產能不足,主因物流及補貨需要人力;目前各紙廠均已加派物流,將產品直送各大賣場。 而在食品方面,沈榮津則表示泡麵廠維力、味王產能「已拉高到中元普渡時的水準」;此外罐頭廠商也全力生產,目前已有3個月存量。 據了解,目前維力因疫情產能提升到中元節的8到9成;味王則表示淡旺季產能約差10萬箱,目前已直逼旺季。而市佔最大的統一三月份也增加約2成產能,但目前尚未全開仍有餘裕,約達中元節時的7成。 而各廠都表示目前原料供應鏈沒有問題,主要原料如麵粉、樹薯粉、棕櫚油都尚充分,整體供應無虞。 而罐頭食品主要廠商有愛之味、聯夏、東和、泰山等,均表示目前供應無虞,至少可穩定供貨持續三個月。 經濟部長沈榮津在影片最後,感謝台灣製造相挺台灣,更呼應昨天行政院長「貨很夠,盡量買」的說法,請大家從現在開始,多買台灣製造的好產品,「用新台幣挺台灣製造」。 沈部長也歡迎大家用新台幣挺台灣製造。(圖擷自經濟部影片)  
黃佩君 2020-03-20
拚日產千萬片 政府出資2億建口罩產線

拚日產千萬片 政府出資2億建口罩產線

航警局30日會同海關在臺北郵件處理中心執行出口郵件檢查,查獲123件以郵包將口罩出口的案件,總計共33,225片全數由海關沒入,後續將依行政院蘇院長指示,由海關移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做為國內防疫所需。(航警局提供)     人人搶買不敷使用 建60條產線 將躍居全球第二大生產國 〔記者黃佩君、李欣芳/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目前國內口罩日產能約四百萬片仍不敷使用。不少民眾反映買不到口罩,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拍板,將由政府出資近兩億元建立口罩生產線,評估約四到五週後,國內口罩產量將可達到每日一千萬片。經濟部也首度啟動政府緊急採購機制,建立六十條口罩產線,日產能為目前的二.五倍。官員透露,擬採政府購買設備、委託業者生產的模式,希望一個月內開始增產。 蘇揆拍板 最快4週後開始增產 據了解,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經濟部將首創「政府購置設備直接生產」方式,透過第二預備金出資二億元,建立六十條口罩產線。官員表示,經濟部長沈榮津春節後一一聯絡設備及生產商,研擬增產方案,昨正式向行政院報告並啟動,將購置六十部口罩生產機器以建立產線,以每條產線每天十萬片計算,日產能可增加六百萬片。 官員也透露,昨已陸續敲定與設備廠訂單,預估三週後首批機器就會交貨,將把產線設在口罩生產商的工廠,委託其協助製造;目前場地已盤點完畢,相關人力配置仍在協調,若有需要,政府也會給予協助。 官員說明,所有採購均依「政府採購法」第廿二條「遇有不可預見之緊急事故」的緊急採購機制,採直接議價方式以爭取時效。 目前全球口罩生產最大國為中國,占全球產量約五十%。根據中國工信部說法,口罩日產能八百萬片、增產量可到二千萬片左右。台灣在政府介入增產後可達每日一千萬片,相當於中國平日產能,躍居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 國內原料數量足 增至千萬片沒問題 外界擔心口罩需求量大增,原料將短缺。經濟部表示,春節前就持續密切與廠商聯繫,國內不織布原料數量充足,台灣紡織業能量足夠,包括南六與康那香等大廠都是不織布廠商,目前確定增至一千萬片原料沒有問題。 這是台灣防疫能量一大突破,二○○三年SARS期間,台灣也出現口罩短缺情況,當時雖也禁止出口,但日產能僅四十三萬片,不到總人口數二%。這次武漢肺炎爆發時,口罩日產能已達到一八八萬片,經濟部協調廠商輪班增產後,產能更達四百萬片;政府出資建立產線後,日產能足以涵蓋四十二%人口數,較SARS期間增加廿倍。 北市一家醫療器材店貼出口罩等防疫商品售完告示。(中央社)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口罩洛陽紙貴,政府全面徵購口罩,一片都不得對外零售。(記者陳冠備攝)
黃佩君 2020-02-01
政府出資增產口罩 每日1000萬副

政府出資增產口罩 每日1000萬副

武漢肺炎延燒,目前國內口罩產能每日約400萬副仍不敷使用。經濟部除輔導廠商增產外,近期也擬透過出資1億元購置設備、建立60條口罩產線,日產能將提高600萬副達1000萬。圖為超商販賣限量口罩。(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武漢肺炎延燒,目前國內口罩產能每日約400萬副仍不敷使用。經濟部除輔導廠商增產外,近期也擬透過出資1億元購置設備、建立60條口罩產線,日產能將提高600萬副達1000萬,是目前的2.5倍。官員透露擬以二備金購買設備、請業者代為操作等方式增產,希望1個月內能完成增產。 武漢肺炎情勢升溫,目前國內口罩產能約每日四百萬副,經濟部日前表示將輔導廠商提高。據透露,為因應疫情,經濟部將首創「政府購置設備直接生產」方式,透過第二預備金直接出資1億元、建立60條口罩產線,可將日產能拉高到每日一千萬巨量。 官員透露,經濟部長沈榮津自春節結束即一一聯絡設備及口罩生產廠商,研擬購置設備方案,今正式向行政院報告並下單。經濟部將購置60部口罩生產機器以建立產線,根據每條產線每天10萬副計算,共可增加600萬副日產能。 官員也透露,昨已陸續敲定與設備廠訂單,目前預估再三週首批機器就會交貨。後續經濟部將把產線設在口罩生產商工廠中,委託其協助製造;目前場地已盤點完畢,相關人力配置仍在協調當中,若有需要政府也會給予協助。 目前全球口罩生產最大國為中國、佔全球約50%。根據中國工信部資料,中國口罩日產能800、增產量可到2000萬左右。而台灣在政府介入增產後,達到每日1000萬,即相當中國平日產能,可躍居全球口罩生產第2大國。
黃佩君 2020-01-31
口罩統一調度 明起降為6元

口罩統一調度 明起降為6元

行政院昨宣布徵用口罩統一調度,以防止哄抬口罩價格。圖為幼兒園開學,不論大人、小孩入園都戴上了口罩。 (記者方志賢攝)     政府徵用防哄抬 日產能拚600萬片 〔記者黃佩君、李欣芳、吳亮儀/台北報導〕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引發民眾搶購口罩,口罩日產能昨回升四百萬片,經濟部更將協助提升到六百萬片,府院昨宣布向民間業者徵用口罩,統一調度及統一售價,防止哄抬口罩價格。經濟部昨表示,徵用口罩將先分配醫療、公務使用,接著向超商或醫院附近藥局、藥妝店釋出,預計每日釋出二六○萬片,每人仍限購三片、實施到二月十五日,但二月一日起每片售價從八元降至六元。 多數口罩廠商昨恢復正常生產,產能由春節期間每日九十三萬片大幅提高到四百萬片。不過,府院昨表示,將啟動口罩徵用並統一調度,意味市面上無法再購得整盒口罩。 先分配醫療公務 再釋出超商藥局 經濟部表示,徵用對象是醫療及外科口罩,每日徵用四百萬片,其中一四○萬片將先分配予醫療人員及地方政府公務使用;其餘二六○萬片,二百萬片由超商釋出,六十萬片由鄰近醫療院所的藥局、藥妝店釋出。 不過,每人限購三片政策不變,經濟部表示,由於衛福部徵用預計到二月十五日,因此限購政策也會維持到當天,再視狀況滾動檢討。 對於外界批評超商口罩每片八元太貴,經濟部昨預告價格下修,二月一日起將降為每片六元、三片十八元。經濟部表示,前三天供應是由儲備口罩釋出,因年節人力昂貴,定價較高;之後製造商增到十家,與廠商協調後拍板下修至六元。 經濟部也宣布將再幫助廠商提升產能到每日六百萬片以上,昨起協調口罩廠商改為二十四小時、三班制生產,並協助將機器設備用到極致以拉高產能,期間也可能需增聘勞動力等,預估第一波增產後可拉到每日四二○萬片,而在逐家廠商輔導後,最高可拉到五百萬至六百萬片。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也在臉書呼籲,若民眾看到有人在哄抬口罩價格,請打消費者服務專線一九五○檢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公平會每天也派員到市面調查,如有囤積貨物、哄抬價格等行為,可處十萬元到五千萬元罰鍰,還有刑法最高三年有期徒刑。
黃佩君 2020-01-31
美向WTO告中侵權 台灣也加入

美向WTO告中侵權 台灣也加入

中對美301條款提WTO諮商 其他未國家跟進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中國三○一條款備忘錄後,也雙管齊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提出對中國提告,指控中國在專利許可及技術授權方面實施歧視性措施,已進入爭端解決程序,日本及歐盟也分別在四月初宣布加入;據透露,我國經濟部已在五日向WTO提出加入提告,強調因相關諮商程序涉及到台灣重大貿易利益,因此申請加入;至於中國雖在四日針對美方三○一條款向WTO提出諮商,目前尚無其他國家跟進。 我國經濟部已在五日向WTO提出加入提告。(路透) 川普在三月廿二日簽署對中國三○一制裁備忘錄,四月三日公佈懲罰性關稅清單;除單邊對中國制裁外,也於三月廿三日在WTO向中國提告,控訴中國在專利許可及授權方面歧視他國,廿六日宣布進入諮商階段,他國可提出加入。 經濟部官員指出,美國提告主要針對中國對美專利及技術的侵權行為,包括中國禁止外國專利持有者在與中國合資技轉的合約結束後,可維護自身專利並阻止中國使用;以及在引進外國專利時,強制實施歧視及較不利的合約條款,剝奪外商保護自有技術財產的能力等。 日本、歐盟也相繼加入。日本向WTO提出文件列舉四點,強烈表達不滿,強調美國要求諮商的中國相關法規,也是日方長期關切、而未改善者,且日企是向中國技轉的最大出口方,佔中國進口技術的廿%;日方指出,中國在技轉合約上對外國合資者不利條款,已影響許多在中國投資的日企。 歐盟文件也顯示,歐盟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達一千八百億歐元,是中國的一大投資者,但中方關於技轉的歧視性法規,已影響到在中國投資的歐企。 根據WTO規定,利益相關之第三國若要加入,需於十日內提出,台灣趕在四月五日正式向WTO提出加入;官員表示,因美國相關提告的諮商程序,涉及台灣重大貿易利益,而相關法規的解釋釐清,也牽涉到台灣的系統性利益,因此提出希望加入。 日、歐、沙國、烏克蘭 先後申請加入 除日本、歐盟及台灣外,包括烏克蘭、沙烏地阿拉伯也申請加入;根據WTO規定,若美方同意加入後,得將此同意通知WTO的爭端解決機構,但若加入要求未被接受,各國也可自行向中國要求諮商。 中國已在四日針對美方三○一條款向WTO提出諮商,美國需在十日內回覆,其他國家也須於十日內提出加入,但目前尚未有其他國家跟進。
黃佩君 2018-04-09
11月外銷訂單486.9億美元 歷年單月新高

11月外銷訂單486.9億美元 歷年單月新高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11月外銷訂單486.9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1.6%,已連續16個月成長;累計1至11月外銷訂單444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0.2%。經濟部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延續歐美年終銷售旺季氣勢,12月資通訊及電子產品接單仍可維持高檔,可說「陽光普照」,預估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可達雙位數成長,一掃負成長陰霾。 (資料照) 連續16個月成長 根據統計,11月資通訊及電子產品訂單均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其中資通訊產品訂單162.5億美元、年增11.4%,主因蘋果等國際品牌手機上市,加上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帶動筆電、平板等需求增加;電子產品訂單126.5億美元、年增7.6%,主因行動裝置及筆電需求增加,帶動晶圓供應鏈接單成長。 此外,以面板為主的光學器材訂單23億美元、年增5%,主因大尺寸面板價格跌勢減緩,且電視品牌廠促銷帶動需求回升;機械產品訂單20.7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5.4%,主因半導體設備、智慧機械投資增加所致。 林麗貞表示,由於蘋果等品牌手機銷售策略導致需求遞延,訂單將維持到12月,加上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帶動需求,12月資通訊及電子產品接單可望維持高檔,預估12月外銷訂單在485億至495億美元、年增17.6%到20%;此外,預估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在4928億到4938億美元,可望成長10.9%到11.1%。 展望明年,林麗貞表示,今年全球景氣普遍回溫,預估還能延續,但因國際競爭激烈且基期已高,維持正成長已相當不易。不過,由於國際品牌手機等上市延後,今年第4季到明年初都可能是接單旺季;但明年中國將開出面板產能,是否再度出現供給過剩情況,將是不確定因素。
黃佩君 2017-12-21
傳簡訊嗆黃國昌?賴揆:請教議事規則

傳簡訊嗆黃國昌?賴揆:請教議事規則

行政院長賴清德證實傳簡訊給立委黃國昌,強調「特別就議事規則跟他請教。」(資料照,記者胡舜翔攝) 2017-11-21 10:24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立院昨審查勞基法修法,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質疑程序違法,以霸佔發言台方式杯葛11小時。今行政院長賴清德出席「2017能源願景高峰論壇」,表示的確有傳簡訊給立委黃國昌,「特別就議事規則跟他請教。」他強調,他認為昨天議事沒有問題,應該要讓它順利進行詢答,兩人主要是在談這個部分。 立院昨衛環及經委會聯席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徐永明開會後佔領發言台11小時,晚間8點由民進黨立委架離現場,晚間10點才完成詢答散會。徐永明質疑開會正當性,強調雖有60位民進黨立委投贊成票,但僅有58人簽署不復議同意書,質疑不符議事規則。 賴清德今天出席論壇,表示昨天有傳簡訊給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就議事規則跟他請教」。他強調,過去他也在立法院多年,也當過黨團幹事長,對議事規則還算熟悉,「我是認為昨天議事沒有問題,應該要讓它順利進行詢答,主要是在談這個部分。」 財經幫換高雄幫?賴揆:勿「張冠李戴」 而就昨財經人事大異動,第一金控、合庫金和台灣中小企銀3家公股行庫董事長新人事,分別由董瑞斌、雷仲達和黃博怡出任,外界有質疑雖打破財經幫,但「換成高雄幫」。賴清德也反駁是「張冠李戴」,強調這3個新任董事長人選都是一時之選,都非常有經驗,相信他們可以把工作做好;他也表示我希望社會支持他們,也不要輕易給他們掛上任何標籤。 而對慶富案,海軍表示24億元是由其撥款,高層可能不知情,賴清德也回應行政院已做出完整調查,後續撥款問題也已把所有資料移送給法務部,做進一步調查。 網友要求酒駕鞭刑引發討論,賴清德也說,以台灣目前社會當然希望亂世用重典,但是我們是一個民主法治也是重視人權的國家,這個議題社會可以廣泛討論,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方法。但他也強調,若是用新加坡採取的鞭刑,社會上保留的意見會比較多。
黃佩君 2017-11-21
天然氣斷氣致停電 中油總經理請辭

天然氣斷氣致停電 中油總經理請辭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815停電肇因為中油對大潭電廠天然氣供應不慎斷氣,昨中油董事長陳金德除第一時間出面表示「中油將負起完全責任」外,昨晚也親自赴現場進行漏夜調查。而中油總經理劉晟熙昨晚指出,供氣出問題是他經理部門的職責,應由他代表,「將負起所有責任」,意指將請辭負責。劉晟熙也說,此一決定已向陳金德報告。 中油總經理劉晟熙。(記者黃佩君攝) 劉晟熙昨表示陳金德已衝到第一線現場坐鎮,啟動漏夜調查,中油將啟動兩個調查小組,分別為總公司及天然氣事業部,調查氣閥關斷原因。 不過他也透露,由於出事原因在天然氣,「不管如何都是我經理部門的職責,也由我代表」因此他將「負起所有責任」,意指將請辭下台。劉晟熙也說,他已向陳金德報告此事。 劉晟熙為今年一月經中油董事會通過敲定任中油總經理,歷任天然氣事業部副執行長、液化石油氣事業部、油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副總,去年底甫接任轉投資公司國光電力董座,旋即又回中油任總經理。
黃佩君 2017-08-16
不管誰執政 台電都「欠電」

不管誰執政 台電都「欠電」

記者黃佩君/特稿 隨著氣溫飆高,台電供電連亮出兩顆「限電警戒」紅燈,昨甚至瀕臨「限電準備」黑燈,批評及檢討壓力如浪潮般湧向蔡政府,但最「欠電」的是台電。回顧台灣缺電史,不管是誰執政、不管有沒有廢核,都有缺電壓力,甚至限電情況發生。與其瞎扯重啟核四,還不如落實改革台電經營管理。 近年供電危機事件 因缺電恐慌,近來「重啟核電」的聲浪再起,甚至將缺電原因刻意導向為兩台核電機組無法供電。但若將台電長期電源供給方案攤開來看,算一算有多少台電計畫早該上路的機組一再遲到,若非台電及其下包工程單位慣性的無效率及延誤,根本不會出現這次的紅燈。 這計算很簡單,小學程度的加法即可。本來到七月底應上路的機組有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號機、通霄新一號機,全部加起來有高達二三○萬瓩、近七%備轉容量;若這些機組能夠按時上路,就算發生和平電廠電塔倒塌的「天災」,備轉率也應可達九%的「黃燈」;若沒天災狀況下,更可達十三%的「綠燈」,加上需量競價、汽電共生與綠能,應付夏季用電是綽綽有餘。 這次缺電危機,有天災但有更多原因則是「人禍」。台電今年應該上路的機組無一倖免,規劃的二三○萬瓩到了手上卻僅剩四十一萬瓩,等於「買一百趴只給十八趴」,如此經營效率,任何一家民營企業都無法接受,但馬政府縱容了,那蔡政府呢? 再來是荒腔走板的「重啟核電」論調。就算無視於燃料棒把手鬆脫、避雷器毀損修好後,又接著出現馬達線圈高溫的核一一號機與核二二號機等高風險,讓這兩台機組神速般地升載、通過立院報告的法律程序,但也僅有一五○萬瓩容量,對比一再「遲到」的機組,還是少很多。 事實上,就算核電機組多數完好,仍然有可能遇到限電危機。例如二○一五年七月指考兩天,在這種大日子裡,竟包括協和電廠等六部機組同時出問題,減少五%供電,等於「跳掉一顆橘燈」;蔡政府擋在台電前被慘罵,回過頭是否應該「狂電」台電,不應重蹈馬政府縱容的覆轍。
黃佩君 2017-08-09
經部整頓肥貓 旗下法人行政主管3年輪調

經部整頓肥貓 旗下法人行政主管3年輪調

人事不透明 屢傳高薪酬庸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近期政府捐助法人改革呼聲不斷,經濟部旗下有高達卅九個財團法人,其中包括工研院、資策會等台灣研發機構龍頭,但因缺乏革新、人事流動率低阻礙發展,內部考核不透明,過去屢遭外界詬病「肥貓」問題嚴重。經濟部今年表示將啟動法人革新,據了解,目前技術處正擬定改革細項,未來法人機構主管職將強制三年輪調,尤其以行政職為主,希望主管在組織內有更全面經驗,同時也使升遷管道順暢。 經濟部旗下財團法人眾多,包括工研院、資策會等機構高達39個,過去人事不透明,屢有酬庸爭議,經濟部今年將啟動法人革新,杜絕外界詬病的「肥貓」問題。圖為位於新竹的工研院。(資料照) 「財團法人法」目前正在行政院持續協調中,方向定為對政府捐助超過五成的公辦財團法人,將採高度監理。而經濟部旗下財團法人眾多,其中包括資策會、工研院、金屬中心、中興社、船舶中心、外貿協會等卅九個,囊括台灣重要經濟產業研究機構。但過去人事不透明,屢有酬庸問題,加上流動率過低及屢傳高薪、高額獎金等事件,常遭「肥貓」詬病。 經濟部長李世光一月宣示將啟動法人革新,表示將研議法人主管採取輪調職務,官員透露目前正由技術處擬定細節,但大方向已經出爐。 官員表示,目前預計法人機構主管將強制每三年輪調一次職務,並以行政職為主。官員解釋,因法人研發主管常因任務到期就產生變動或改組,因此目前流動率看起來還不錯,但行政主管卻往往有一做近十年者,不利於組織革新。 啟動法人革新 利升遷順暢 官員也說,經濟部轄下財團法人組織往往較龐大,要產生較為適任的管理職,必須同時有行政及研發經驗;若行政主管在同一位置上過久,也不利於人才升遷及培養全面經驗。 目前此人事輪調方向大致底定,將逐步實施。目前尚在研議中的部分是法人業務聚焦,希望目前「研發、輔導與公關」三位一體的法人能夠逐步釐清任務,回歸原本成立初衷,尤其是部分研發法人應回歸到研發功能。但官員也說,目前法人樣態歧異度較高,有的法人業務項目也很混雜,要釐清任務恐還需要一段時間。
黃佩君 2017-04-03
台電重估 3核電廠除役 經費翻倍至6200億

台電重估 3核電廠除役 經費翻倍至6200億

曾遭質疑低估 台電打迷糊仗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台灣三座核電廠明年起陸續除役,台電之前估計六部機組除役經費共六七五億台幣,整體包括核廢最終處置等共需三三五三億元,此數字多次在立院遭質疑嚴重低估,台電均不願表態。據最新版評估,每座核電廠除役就需一四○○億元,加上核一、二廠改室內乾貯及無人島集中式貯存方案,總費用高達六二○○億元,核後端基金根本不足支應,短缺近三千億元恐全民買單,平均每位國民要負擔約一萬三千元。 核後端基金短缺概估 台灣三座核電廠明年起陸續除役,台電最新評估,總費用高達六二○○億元,核後端基金根本不足支應,短缺近三千億元恐全民買單;圖為核一廠。(資料照) 核後端基金 缺口高達三千億 核能除役經費是由核電每度提撥約○.一七元的「核能後端發電營運基金」(簡稱核後端基金)支應,根據台電二○一一年評估,到除役時預計可收到三三五三億元,三座核電廠除役僅需六七五億台幣,加上高、低放射核廢處置等項目,足夠支應一切除役支出。 但此估算遭環團及立委強烈質疑,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就曾質疑核電廠除役花費交代不清,恐根本不夠用。然而台電對此質疑始終未表態,大打迷糊仗,卻自二○一三年起提升提撥率到○.三七元。而依規定,核後端基金每五年須重新估算,並重算每度核電分攤率,台電去年即應更新估算,卻遲未公布。 根據台電最新評估,核後端基金不僅不足支應除役,甚至有高達三千億缺口。據了解,台電最新估算,每座核電廠除役就要一四○○億經費;而核一、二乾式貯存遭新北市卡關,去年原能會要求台電須將乾貯場由露天改為室內式,改建加上鋼桶估計需一二○○億元。 此外,由於低放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因公投卡關,蘭嶼核廢遲未能遷出,台電呈報經濟部將採無人島「暫放」的集中式貯存計畫,也預計耗費八二九.五億。在尚未計入高放核廢料最終處置的情況下,目前除役相關總經費就高達六二○○億元,資金缺口近三千億元,幾與核後端基金相當。 台電擬逐年撥補 恐全民買單 台電表示,由於目前核後端基金認列數明顯不足,未來可能採年金方式,每年挹注一定資金撥補。但以核電除役最長廿五年計算,台電每年須撥補上百億才能填補缺口,未來恐仍陷全民買單。 經濟部指出,核後端基金的確去年就應重估,但目前台電僅在核後端委員會報告過一次,尚未定案,近期就會做決定。而原核後端基金估算尚可因應除役,現因無法估算最終處置衍生的成本,包括乾貯改室內、鐵桶及集中式貯存等新增項目,原規劃恐已不夠支應,但「只要能夠補足錢的方法,現在都有在思考」。
黃佩君 2017-03-06
核能最便宜? 台電自打臉

核能最便宜? 台電自打臉

宣稱發電成本每度0.96元   計入除役成本變2.34元 〔記者黃佩君、林筑涵/台北報導〕核一廠明年進入除役,四年後核二廠也將入列,台灣已進入核能成本「面對期」。台電曾於前年發布新聞稿,嚴詞駁斥當時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對「核能非常貴」的說法,當時台電稱核電每度發電成本僅○.九六元;但在計入除役成本後,台電去年公布的核能發電成本已達每度二.三四元,台電自己賞給自己一個超大耳光。 台電發電成本比一比 算法不同成本增1.5倍 蔡英文二○一四年曾質疑,「核能是非常貴的,很多成本是拿國庫來補貼的」;台電當時以強烈聲明指為扭曲,強調「由於蔡主席為總統參選人,其幕僚欠缺正確瞭解,提供錯誤資訊,造成其發言嚴重扼殺能源政策理性討論空間,對國家發展影響甚大。」 台電並聲稱所有營運費用,包括核能電廠之投資、建廠及營運,皆由台電公司自行籌措,從未支用政府預算,更無國庫補貼之情形。而依據歷年決算資料顯示,核能發電成本確實相對低廉,二○一四年核電每度○.九六元,實為成本最低之發電方式。 比天然氣2.12元貴1成 不過根據台電最新資料,在計入預備除役等成本及去年調高核後端基金提撥率至每度○.三七元後,去年決算每度核能發電已達二.三四元,比天然氣發電的每度二.一二元還貴約一成,而這僅是核能成本曝光的第一步。
黃佩君 2017-03-06
外銷訂單連6紅 海外生產比仍高

外銷訂單連6紅 海外生產比仍高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一月外銷訂單三五九.七億美元、年增五.二%,連續六個月正成長;經濟部統計處處長林麗貞表示,因電子產品推陳出新,加上油、鋼價上漲,二月外銷訂單成長可望上看十五.七%。雖然外銷訂單連六紅,但海外生產比重仍居高不下,一月仍達五十二.四%;其中,資訊通信產品更有高達九十三.七%是海外生產。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 1月外銷訂單年增5.2%,連6個月正成長。(中央社) 一月因碰上農曆春節,各外銷訂單接單項目都較上月衰退,但從年增率來看,除基本金屬外,資訊通信、電子、機械及化學品等,都較去年同月成長;其中,資訊通信及機械訂單為兩位數成長。 在接單地區部分,僅東協六國衰退七%,其餘的美、歐、中國訂單年增率分別正成長四.八%、八.三%、五.五%;對日接單更是二十八個月連續衰退後首次轉正,來到五.三%。 展望二月,林麗貞估計,訂單金額應在三一○至三二○億美元之間,年增率約十二%至十五.七%間,應可保持雙位數正成長。 雖然外銷訂單連六紅,但海外生產比重仍居高不下。根據統計,馬政府執政時,我國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從四十七.九%,一路攀高至前年五十五.一%的史上最高;去年全年微降到五十四.二%,今年一月再降到五十二.四%,仍有高達五成以上訂單是在海外生產,且集中在中國。
黃佩君 2017-02-21
全押中國吃癟 關貿集品網收攤

全押中國吃癟 關貿集品網收攤

商貿平台 以中國市場為目標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在馬政府執政時打出全台灣唯一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的B2B商貿平台─關貿網路「Qtrade台灣集品網」,已悄悄收攤。內部員工透露,當時會成立台灣集品網是因為馬政府政策傾中、中國願意「讓利」。但隨著國民黨在各項選舉失利、且丟掉執政權,中方的讓利變調、合作意願大減,近年來幾乎砍光訂單,員工被迫資遣、退休或轉調其他部門。 關貿網路公司旗下的「Qtrade台灣集品網」,曾號稱是全台唯一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的商貿平台。(取自網路) 關貿網路是財政部轉投資事業,持股約三十六%。關貿前身為於一九九○年成立的「貨物通關自動化規劃推行小組」,主要任務是建置台灣進出口通關自動化系統,協助貿易商以網路完成進出口通關及關稅繳納作業,以加速通關;一九九四年完成通關自動化後,兩年後正式轉型民營化,兩千年成為台股首個上櫃網路公司,二○一一年更轉為上市公司。 關貿公司主要業務除通關、關港貿單一窗口外,還有網路報稅、政府無紙化作業、外籍旅客退稅等,因算是半官方事業,獲利穩定,每年營收約十三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約一.三元;而轉投資中國子公司的「貿鴻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前三年都認列獲利,但近兩年盈轉虧,匯出三千八百萬餘元、帳面價值只剩二千七百萬餘元。 內部員工透露,關貿在二○一○年配合馬政府政策、成立海外業務群,營運「Qtrade台灣集品網」,雖名為「海外」,但業務集中在中國,主要是銷售台灣商品到中國內需市場的B2B商貿平台,提供兩岸貿易商流、貨物物流媒合及跨境收款金流服務等;當初喊出口號是全台唯一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的B2B商貿平台。 近一年中國不下單 沒生意做 員工爆料,自前年底開始,因中國景氣下滑,加上國民黨從地方到中央選舉一路慘敗,中方「風向」變化,合作意願大幅下降,不再「讓利」給訂單,集品網已近一年沒生意可做。 這員工指出,之前關貿內部就有主管建議,針對中國此等片面收回的商業「讓利」作法應有風險意識,但經營階層卻未即時調整,現在只能期待新經營團隊接手後來收拾「爛攤子」。
黃佩君 2017-02-14
江丙坤任董座台日經貿基金會 財務困難解散

江丙坤任董座台日經貿基金會 財務困難解散

2017-02-06  23:39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1994年由政府捐助成立、目前由國民黨大老江丙坤擔任董事長的台日經貿基金會,宗旨為台日聯合進軍中國市場,今傳出因財務困難低調解散,由董事長擔任清算人。該基金會以政府推廣對日貿易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前年起即完全無政府案源,且並無轉投資事業,當時經濟部仍評估可繼續維持,詎料倉促解散。經濟部表示,相關貿易業務不受影響。 由國民黨大老江丙坤擔任董事長的台日經貿基金會,今天驚傳解散清算的消息。(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 台日經貿基金會長期由江丙坤擔任董事長,並由台泥辜家出資,主要業務為推動台日經貿交流合作,以及兩岸簽署ECFA後結合日商進軍中國市場。但近年業務迅速衰退,2014年僅自國貿局接下一起交流案,年收入僅500多萬。 而該基金會2015年起未自政府單位接案,且未有轉投資事業,年收僅10多萬,與財團法人「台日商務交流協進會」共同掛牌經營。前年經濟部評核認為,營運績效值得肯定,建議繼續推動維持,詎料低調解散。 台日經濟貿易發展基金會今登報公告,指出已於第8屆第5次董事會決議解散,並經經濟部同意,選任董事長江丙坤為清算人,於6日正式上任,並請相關之債權人於三個月內攜帶相關證明登記,列入清算範圍。 經濟部表示,基金會前年底即有財務不佳情況,因此決定解散清算,其原本推動台日商業交流及推廣貿易業務,將由台日商務交流協進會承接。
黃佩君 2017-02-07
改革公法人肥貓 經部每3年考核

改革公法人肥貓 經部每3年考核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旗下高達四十一個財團法人,因缺乏革新,人員流動率低,過去常被批評是養「肥貓」。經濟部長李世光昨表示,將啟動法人革新,參考目前工研院模式,高階主管每三年針對其適任性進行審視,觀察與政策方向契合度,續任原則上以兩任為限;預期首當其衝者恐是資策會。 經濟部旗下重要財團法人 新政策影響 資策會恐首當其衝 經濟部旗下政府捐助的經濟事務財團法人,包括資策會、工研院、金屬中心、中興社、船舶中心、外貿協會等四十一個,囊括台灣重要經濟產業研究機構;但過去人事不透明,屢有酬庸情況,流動率過低,加上屢傳高薪、高額獎金等事件,常遭「肥貓」詬病。 蔡政府上台後,在去年十一月已表示將強化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管理監督工作,要求各部會於去年底清查所屬財團法人現況並檢討,及制訂「財團法人法」、規劃整併退場、避免酬庸。 李世光說,經濟部近日將啟動旗下科專計畫跟研發法人革新,希望法人有相對突破及促進研究成果商品化。至於外界關注的人事改革?李世光表示,將用工研院經驗,啟動法人高階主管的考核制度,檢視適任性跟促進人才流動。 他解釋,目前工研院已執行對高階主管三年一次的大檢視,認為適任後才可續任,原則上最多續任兩任;檢視的重點是在於適任性,其中包括與政策方向的契合度,不適任者未必是做得不好,也許是對政策推動不是那麼適合。 李世光也說,未來將推動所有法人都執行檢視制度;法人高階主管的流動有其必要性,才能讓新知出現;若一個高階主管在同一個位子上留得太久,恐會缺乏新的思考,這套檢視制度也可以促進人才流動。 因經濟部旗下法人眾多,據了解,未來推動適用新制度者,改革問題較多的資策會將首當其衝。
黃佩君 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