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袁曉輝)
袁曉輝相關文章
主流媒體一個字都不提
12/04/2022星期日 推特的CEO瑪斯克公開了第一部分的內部推特,證實推特內部高層跟民主黨勾結,在2020年大選前,全面封殺亨特拜登的手提電腦新聞。兩天了,主流媒體一個字都不提。今天早上看幾大電視網的星期日新聞雜誌,全部是「零」報導,相反的,都用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攻擊川普跟一個反猶太種族主義者共進晚餐的消息。你相信嗎? ABC,CBS,N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全面封殺這新聞。瑪斯克昨天回應一位保守派電台節目主持Clay Travis的相關推文時,發出推特說:紐約時報不過是一份「為極端左傾政客當說客」的報紙。這兩天只見到主媒零星的負面報導,HuffPost大標題說:連共和黨都說這是Nothing burger。如果這不算是smoking gun,那麼過去七年來,你們調查川普每一件至大醜聞時,也沒有找到一個smoking gun,為什麼還轟轟烈烈的鬧了七年之久?每一天都直著喉嚨喊:Bombshell!。 奧巴馬任內的白宮高層Jon Favreau在他的podcast中說:瑪斯克的所作所為是要讓一個有癮患的人尷尬,這樣他可以哄抬推特,賺點錢;MSNBC的主持Mehdi Hasan攻擊幫瑪斯克掛上鏈接的Matt Taibbi,說他是將靈魂出售給魔鬼,「幫一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推動右翼說詞,假裝說是為了真理,與此同時,讓新納粹言論四處開花,可悲。」 另外民主黨跟他們的媒體友人統一陣線的互相約好,都說當時還是川普做總統,所以不應該怪民主黨。大西洋月刊的作家Tom Nichols在推特中說:「作為政治學者,我可以告訴你,2020年拜登不是總統,當時的總統是川普。如果有其他疑問我可以幫忙作答。」 這是很奇怪的事。這跟當時誰做總統有關嗎?這還是政治學者說的話,頭腦渾沌不清。最可笑是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華人) Ted Lieu,他的推特這樣說:「親愛的瑪斯克,我是政府中人,我下令你終止發放這些狗屎shit,你知道你錯在哪裡?推特作為民營(私營)公司,可以說任何話,而且拜登當時不是主政,川普才是2020年的總統。」這不是奇怪嗎?他先是禁止瑪斯克隨便說話,之後又說這是私人公司可以任意說話?我發現你不能跟左派討論,他們頭腦本來就不清楚。 作為世界第一巨富,瑪斯克這樣跟媒體對抗,確實很勇敢,很有義氣。但是不知他能撐多久。我們都見到川普已經是遍體麟傷。美國媒體龍頭大哥紐約時報,星期五才刊登長文,標題是:Hate Speech’s Rise on Twitter Is Unprecedented, Researchers Find。(有研究指出,推特中的仇恨言論前所未有的上升。) 瑪斯克當時回了一句:Utterly false。一點沒錯。這就是他們利用手中的武器(媒體),利用有偏見的研究員,做針對性的攻擊。當他們要採取一項立場時,可以完全沒有底線,沒有規範。但是你這一邊即使有百分百的確鑿證據,他們卻封鎖你。 這一場仗不知該怎麼打。就像跟共產黨打仗,對方完全沒有規則。
袁曉輝
2022-12-04
推特壓制亨特拜登新聞的「過程」
12/02/2022星期五 推特的新老闆瑪斯克Elon Musk 今天下午發放了推特在2020年十月,也就是總統大選前大約半個月時間,如何決定壓制有關亨特拜登手提電腦內容的決策的「過程」。也就是將當時推特高層,如何決定壓制,封鎖這件極大的新聞的過程公開。 瑪斯克將這些資料透過一個鏈接,經由獨立媒體人麥特泰比Matt Taibbi 在他的Substack網路公開。由這些公開的推特可以見到: 推特高層使用一種原來設計用來壓制色情資料的程式,壓制封鎖有關亨特拜登電腦的資訊;最初兩黨都會提出要求,對可疑的資訊進行審核,查禁,但是到後來,極大多數的反應都是針對民主黨的要求;最終決定壓制亨特拜登電腦的決定來自最高層,不過當時的CEO Jack Dorsey 卻不知情;當時推特法律部門的最高層Vijaya Gadde (下圖) 是主要的決策人。她也是瑪斯克一上台就開除的四名主管之一。 由於今天被公開的推特上千,估計很多細節會逐漸見光。 從泰比公開的一些推特內容,可以見到民主黨當時對推特的影響。例如在十月24日,一個推特說,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又送來了新的報告。另一個推特是:拜登團隊Biden team送來更多意見要求,之後是一連串的鏈接,表示要他們跟進查閱,之後不到三小時得到的回應是:已經處理了。 連左傾的娛樂刊物Rolling Stones 都表示:這樣的制度不平衡,因為都是基於「關係」。也就是說,有關係的請求得到回應。 泰比公開的一個推特是兩個最高層的交談,一個問:我很懷疑這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安全,我們真的可以宣布這是公司政策?而當時推特的高級法律顧問Jim Baker回答:「我支持我們需要更多事實來決定,這(電腦內容)是否被入侵,所以我們必須假設需要更謹慎處理。」也就是說,他們並不確定這是被入侵的資料,但是卻因為不確定,所以要壓制。而這個Jim Baker 居然是前任FBI的最高法律顧問,(你如果留心新聞報導)他也是負責調查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的人,後來也是民主黨的人去FBI密告時,由他經手寫「川普通俄」報告展開對川普調查的同一個人。 現在我們知道,FBI,CIA,以及這些科技公司的高層是互相流通的。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確保民主黨掌權。 在這些努力下,在大選前不到一個月時間,壓制了所有有關亨特拜登電腦內容的新聞,這電腦內容可以證明拜登的兒子利用父親的職位,在全世界搜刮了幾千萬美元收入,而且拜登全部知情。他們不僅壓制這新聞,還指控是川普陣營泡製的假新聞。當時就開始整肅川普的律師朱利安尼,甚至令所有媒體封殺他,直到現在他還是黑人物。 2020年大選,拜登只以幾個州的幾萬票勝出。這電腦新聞如果不被壓制,至少可以讓幾百萬人改變投票立場。但是每當共和黨人說2020年大選是被偷的,立即就受到攻擊謾罵。這完完全全是干預投票,干預民主選舉的最明顯的舉動。更是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的最大侵犯。 據最先揭發亨特拜登電腦的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表示,瑪斯克公開的推特可能不是全部,他們相信很多關鍵推特可能還是因為敏感問題,沒有公開。
袁曉輝
2022-12-02
FTX 破產,SBF繼續受訪做名人
12/01/2022星期四 虛擬貨幣交易平台FTX 宣告破產已經三個禮拜,這間公司的前任CEO Sam Bankman-Fried (SBF)還在巴哈馬,美國沒有進行引渡的行動。這兩天SBF頻頻接受美國媒體的訪問,繼續做其名人。最奇妙是,幾次訪問都跟以前一樣,現場有觀眾的節目在座觀眾不時發出笑聲及掌聲。這給人最直接的看法就是:因為他捐款給民主黨,因為他捐款給氣候變化及槍枝管制的團體,所以他即使讓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血本無歸,他仍然是英雄人物。否則你有其他解釋嗎? 在昨天紐約時報舉行的 DealBook Summit峰會中,SBF也是受邀者之一,(其他受邀者還有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美國商務部長耶倫Janet Yellen,Facebook 的渣克柏格等,)主持人Andrew Ross Sorkin問了他一個問題,說是代表一個損失了兩百萬元全部身家的受害者問的:「請問他,如何偷取我的終生積蓄,以及總數一百億美元的投資者的錢?請問他,這是否詐欺?」SBF低頭回答:「我很抱歉,不過我沒有有意的轉移(我們手中的)基金,只是最終,這些錢不如我想像的都tie together了。」他這樣說好像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一副無辜的樣子。之後他說:I've had a bad month. 這時台下在座者發出笑聲跟掌聲。似乎同意他說的,這只是他的人生一段小插曲。 事實是他讓全世界為數百萬的投資者血本無歸。財經界認為這是比麥道夫Bernie Madoff 龐氏詐騙案更要黑暗的詐騙事件,因為麥道夫事件中的受害者多數都是有錢的投資家,將大額投資交給他處理。不像這一次的受害人,極大多數都是小資本的投資者,經由廣告的欺騙引誘,進行股票買賣式的投資。 如果他是共和黨的捐款人,川普的捐款人,紐約時報還會邀請他出席這高峰會嗎? 如果他說自己無辜,他在兩三年內建築起三百多億元的基金,2020年一次捐款一千萬元給拜登競選總統基金。兩年後再捐出四千萬元給民主黨作為中期選舉經費,又將公司設在巴哈馬,如果不是想做壞事,會鑽營這樣多的舖路工作? 今天他接受ABC的早晨節目的訪問(主持人也是移樽就教的前往巴哈馬訪問),也是給他一個機會解釋而已,沒有一句重話。麥道夫有受過這樣的優厚待遇嗎?媒體中沒聽見有人問他從哪裡來的錢,在巴哈馬住在四千萬元的豪宅中。他現在的說詞就是自己是無心的,似乎為未來的刑事調查擺脫責任。見到好多媒體說他現在只有一張信用卡以及幾乎沒有現金了,似乎說他很值得同情。(下面是保守派媒體得到的,他在巴哈馬頂層公寓豪華住所的畫面。) SBF除了自己住在價值千萬元的豪宅,據說他的父母以及他用公司名義,在過去兩年內也在巴哈馬購買了19處房地產,總值超過一億兩千萬元。根據本周才得到的紀錄,這些多數是在海邊的房地產,用途是作為「家庭度假」之用。(下圖為SBF父母購買的一座海邊別墅。) 你們一家人靠FTX獲取重利,之後作為私人用途,現在投資者的錢都不見了,能說不是蓄意詐欺? 到現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還沒有傳出有調查行動的計畫,這樣多民主黨人得到他的捐款的,也都燜不吭聲,只聽到一個(競選德州州長的)民主黨候選人Beto O’Rourke 靜悄悄退回了一百萬元捐款。其他的呢?到現在民主黨還是說:他兩黨都有捐錢。但是連SBF都承認,他的政治捐款中,有92%是給民主黨的,共和黨只占極小數,而且經過查閱名單,得到他捐款的都是曾經支持彈劾川普的參議員。這兩天又聽見說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也得到他的捐款,原來也是反對川普最力的。所以他捐款給共和黨的目的也不過是要打倒川普而已。 川普當初叫口號,要打倒的華盛頓的官官相護,就是這局面。 很多外國的投資者可能過去都不重視美國國內新聞,認為政黨之爭與我無關,但是了解FTX所以發跡這樣快,所以敢於這樣大膽做違法的事,所以可以事後逃避重刑,都因為懂得「與民主黨掛勾」,與當權派掛勾。一個28-30歲的大孩子,一開始就因為懂得跟權貴掛勾,所以步步高升。他自己這兩天都說:他只是不幸被逮到而已。
袁曉輝
2022-12-01
幫兇是否跟兇手一樣有罪
11/30/2022星期三 蘋果公司在本月初,修改了在中國出售的蘋果手機的AirDrop程序,這程序過去允許用戶之間分享手機的內容。但是在本月九號,這項「隔空投送」的功能被嚴格限制,首先只有在用戶的contact名單上的人才能收到訊息。其次必須事先打開這項功能,才能接收,這就大大減少經由陌生人傳遞內容的功能。其次還有一項默認關閉的機制,就是每一次只持續十分鐘,之後就會自動關閉。 蘋果只在中國出售的手機有此功能。過去這項功能在香港2019年群眾抗議行動中被廣泛使用,民眾可以藉這功能傳播示威抗議的訊息即畫面,一次可以傳遞給數以萬計的對象。所以這次的修改大大影響了這一次中國大陸各地針對Covid 清零封城展開的抗議行動。有人解釋蘋果在本月初修改此一功能在時間上只是巧合,但是要知道,就在二十大召開前後,北京各處出現了不平凡的抗議行動,包括被廣泛報導的四通橋抗議事件,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跡象,所以很明顯,蘋果手機的行動是配合了中共當局的迫切需要:壓制未來的抗議行動,阻止人民手上有通訊工具。(下圖取自Fox News 網頁) 就在世界各民主國家對於中國越來越警惕之際,蘋果顯示的是對中共政權的處處維護、配合。過去幾年,蘋果公司的CEO Tim Cook 多次工維護北京政權,稱讚其讓人吃飽飯。(如果說先餓死幾千萬人之後,讓人吃飽了,就是成就,Cook也太看不起中國人了。) 2020年,美國因為George Floyd被警察制伏而死的事件爆發全國暴動,Tim Cook 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譴責美國的「痛苦的」種族歧視歷史,對黑人不公正的司法,甚至對黑人不公正的醫療制度,說蘋果公司要跟黑人緊密站在一起等等。但是現在蘋果不僅沒有站出來支持中國的民眾,反而幫著北京政府壓制國民的通訊自由。 就在同一時間,瑪斯克Elon Musk星期一發出推特說,蘋果公司停止了在推特上的所有廣告,甚至威脅要將推特從蘋果的App平台上剔除。(更新:瑪斯克昨日跟Tim Cook見面,庫克否認會將推特踢出蘋果平台,但是撤除廣告仍然是事實。) 大家可以見到,蘋果現在是站在世界上最獨裁的政權同一邊,與此同時與美國的左翼政權同一陣線,要箝制美國的言論自由。我在網上見到有人問:Tim Cook 是共產黨嗎?這要大家問自己:幫兇是否跟兇手一樣有罪。
袁曉輝
2022-11-30
推特果然新人新氣象
10/31/2022 星期一 瑪斯克剛剛擁有推特,果然是新人新氣象。拜登在星期五又發布了一個不實的推特,過去民主黨的人怎麼說話,推特都不會查證,更會給一個藍色的打勾,作為認可,甚至推廣。但是這一次不到24小時,推特就在拜登的推特下面給了一個「查證」,予以反駁。 拜登在他的「總統地址」Biden@POTUS的推特上是這樣說謊的:讓我給你一個事實。2020年有55間年賺400億元的大公司,但是他們付的聯邦稅是零。我的「對抗通脹法案」將會中止這現象。 之後推特立即在這推特後面加註了一個類似fact-check的內容:上面說的那55間大公司,只有14間賺的earnings超過10億美元,可以算是那項法案管制範圍。LOL (下圖) 你看看,拜登的數字相差多遠!不僅如此,推特還將華盛頓郵報對這推特的審核加註在後面,華郵是這樣查證的:「那55間公司的數字,可能可以probably算是相差不遠(在ballpark之內),不過讀者要知道,那數字也不是根據實際的稅務資料來的,而是根據公司的報告,估計的繳稅額。」你可以見到,即使華郵這樣拐彎抹角的說話,其實也是說明拜登是在說謊。400億元跟10 億元,能夠說是在同一個ballpark?而且55間大公司中只有10間是賺了他說的400億元的40分之一。 以前就說過,拜登每一次說話都是天那麼大的謊言,川普跟他比起來真像是童子軍一樣誠實。 瑪斯克另一項即時改變是,以後用戶要在自己的推特(經過審核)加註那個代表認可的藍色 checkmark,必須每個月另外繳付20元。這真是人心大快。其實這藍色印記 早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幾乎所有自由派言論都會被給予這印記。就像諾貝爾和平獎,普里茲文學/新聞獎,左派捧左派的豬肉獎。 瑪斯克以440億元購買推特,一般都認為是「買貴了」,現在從這地方賺回來,未嘗不是聰明辦法。而且希望今後這個藍色印記不會隨便給。好像剛剛拜登那個大謊言也被給了一個checkmark。這不是最大笑話?
袁曉輝
2022-10-31
RNC 正式控告Google
10/30/2022 星期日 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 一個星期前正式控告Google,說這個搜索引擎又在大選前壓制共和黨的電郵,阻止共和黨利用電郵籌款以及發布訊息。RNC說,他們蒐集了連續10個月的證據,做了紀錄。 RNC主席Ronna McDaniel 指出,自從去年十二月起,共和黨的電郵有九成可以送達接收者的in-box,但是到了每個月月底的2-3天期間,這些電郵幾乎全部(100%) 都被標明是spam「垃圾」,丟到垃圾類別,這樣極大多數收件者不會去查看。 RNC 的指控書指出,月底是籌款及傳達訊息的高峰期,失去這「時間」的優勢,大大影響共和黨的籌款成績。 共和黨提出的數據中,自從九月28日,共和黨的籌款電郵被送到垃圾郵件的高達2,200萬件,其中35.8萬是Get Out the Vote (GOTV)。這些都是關鍵郵件。其中九月28日那天,310萬RNC的郵件被放入「垃圾」箱內,第二天增加到980萬,到了九月30日又有997萬被放到垃圾箱。 Google 被問及此事時解釋,他們沒有過濾郵件的系統,只是依照用戶的習慣做此決定。但是比例上的巨大差距就太過巧合。事實是,共和黨的「懷疑」也已經被北卡羅萊納州州立大學於今年初的一項調查證實。Google確實將共和黨的籌款電郵「不合比例的」放入「垃圾」郵件內。 北卡州立大學的調查還發現,Gmail讓極大多數左傾候選人電郵通過,例如說,只有10.12%的民主黨候選人的電郵被放到垃圾箱,但是共和黨(或是保守派立場)候選人的電郵有77.2%被標明及放到垃圾箱。 這調查發現,Yahoo是比較公正的,這網路將55.2%的所有政黨電郵送入垃圾箱,而兩黨相當平均,甚至對共和黨更偏袒些。 其實Google的極端偏袒不是新鮮事,我這裡也說過很多年了,任何時間你要查閱一件具爭論的議題,首先跳出來的幾十頁都是站在民主黨以及自由派的立場的言論,事件的真相根本找不到,而且先跳出來的都是紐約時報,CNN,華盛頓郵報等的左派言論,除非你特別標明,才會見到 Fox,New York Post 等等保守派媒體的文章。最近保守派網路Real Clear Politics 就12個爭執得很厲害的選區的候選人做了調查,發現Google壓制其中七個共和黨候選人的網頁,就是搜索時在第一頁根本找不到,完全隱藏在後面很多頁之後。而如果是搜索民主黨的候選人,會在第一頁,而且是最前面五六條全部都跳出來,也就是屬於受到被 promoted 的項目。相對另外兩個搜索引擎:Bing,DuckDuckGo就同樣將兩黨候選人放在同一位置,沒有人被壓制。
袁曉輝
2022-10-30
民主黨最新的武器和盟友
10/29/2022 星期六 昨天凌晨入侵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家裡的歹徒,有了更多資料。42歲的David DePape犯案時住在他前妻,一個裸體活躍份子Gypsy Taub屋子旁邊的一輛舊校巴裡。同時住在那裏的還有他們的三個孩子。據鄰居說,這一家人經常做出瘋狂的行為,「你都不知道他門下一步做甚麼。…永遠要進行一些活動activists。」也就是永遠在搞事。 鄰居說,DePape不工作,也不出來,都是Taub 出來買菜。現在他們相信,他或許精神有問題,不過他們也說,DePape並不暴力。(下圖:兇徒所住的巴士,及前妻的房子。) 但他們的三個孩子中,其中Taub的女兒Inti Gonzalez在自己的Facebook中說她的繼父曾經對她跟她的兩個弟弟性侵犯。她記得當她七歲時就開始。後來她13歲時,因為他整天喝酒,她母親將他趕出去。 雖然見到繼父的網頁有很多種族主義言論,以及各種陰謀論,她說她還是真的愛這個父親,因為他有心做好父親,但是他心裡有一個惡魔,連他自己都無法控制。 DePape自己生長於破裂家庭。他的繼父Gene DePape在加拿大說,David DePape 從小就喜歡躲在家裡一個人,玩電子遊戲。 至於保羅佩洛西被襲擊時,何以警方如此快趕到,據說他是在一聽見前門玻璃被打破時,就打了九一一電話,之後他跟這名闖入者的對話就被對方聽見。他並且說了很多故意要讓警方聽的話:你為什麼來這裡?你要對我做甚麼?…九一一接線生聽到就知道有事件發生,並即時追蹤電話來源,及時趕到。有見保羅的傷勢(頭骨破裂),如果遲一些趕到,他可能有生命危險。 這周末本來是共和黨報佳音的時候,好幾個州都頻傳捷報。過去一個多些期,所有重要選區的候選人辯論,幾乎清一色都是共和黨候選人佔優勢,加強扭轉局勢。紐約,密西根,新墨西哥,新漢普什爾州等等,傳統的藍色州分,民主黨都發出告急警報,要勞動前總統奧巴馬在數天之內奔波於六個州去救急。然而這事件給了民主黨一劑強心劑。連本來不敢邀情拜登相助的一些候選人,也願意請拜登跟副總統卡美拉現身,因為他們有了新的彈藥。聽見他們的演講,每一句話都是:我們的民主制度受到嚴重威脅,如果選出共和黨,他們甚麼手段都用得出。佩洛西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更多的一月六日會發生。 一個天體營愛好者,一個加拿大來的無賴漢,成為民主黨最新的武器跟盟友。
袁曉輝
2022-10-29
紅色浪潮會真的出現嗎?
10/27/2022 星期四 目前距離美國中期選舉正式投票日還有12日,主流媒體跟保守派媒體都在提起紅色浪潮red wave,說共和黨掌握兩院的機會加大了。眾議院是沒有話說,保守估計都會比需要的多出20席,參議院的機會也增大了。一些保守派媒體甚至使用red tsunami 形容這次浪潮。 只不過半年前,大家都預期有一次巨大的紅色浪潮。這是基於歷史經驗,執政的政黨在中期選舉時必定會遭受重大挫折,何況拜登的支持率空前的低,「政績」更是乏善可陳。回顧克林頓在1994年的中期選舉,失去52個眾議院席位,八個參議院席位。奧巴馬在2010年的中期選舉更失去63個眾議院席位,12個參議院席位,創下歷史紀錄。所以如果共和黨只能贏得多二十多個眾議院席位,參議院甚至只有五成機會,也就是與原來的席位差不多,算是相當差的成績,也算是拜登相當的成就。(下面是Fox News對於本屆中期選舉做的眾議院席位預計的圖表,預料大選後共和黨可能有215席對民主黨187席的贏面,目前仍有33席是難以預測。) 這都是因為過去幾個月,民主黨利用墮胎議題製造了對共和黨極端不利的輿論世界。這一技倆(在媒體幫助下)相當成功。不過因為通貨膨脹(物價高漲)問題持續,墮胎議題終於敵不過民生問題,共和黨的聲勢才逐漸恢復過來。由此可見媒體的重要性,他們每一天的疲勞轟炸,可以讓選民忘記餓肚子的威脅,也要力捧那個可以讓他們毫無禁忌自由墮胎的政黨。 至於紅色浪潮會真的出現嗎?還是到時候只是紅色小漣漪? 到目前依照多數媒體的分析,共和黨在100個參議院席位中,只能穩拿49席,民主黨穩拿47席,另有四席是toss up。而共和黨必須取得至少51席才算贏,因為在雙方都有50席時,民主黨有副總統的一票這個優勢。(下面是Fox News做的參議院預估圖表,仍有四個選區難以預料。) 現在說那toss up的四個州,看民調都是民主黨領先1-5%。這包括:喬治亞州,賓夕凡尼亞州,內華達州等,我看不出共和黨樂觀在哪裡。雖然我們都知道,目前的民調選樣都偏坦民主黨,一來媒體本來就偏袒,他們的選樣基本上已經是民主黨人多出一兩成,所以民調結果多數先天上已經為民主黨加了分。(記得嗎,2016大選前,多數民調都宣稱希拉里的贏面多出川普17%?結果他們輸了。) 此外,當民調一樣時,就要看政黨的「拉票」能力,也就是拉人去投票的能力。而民主黨在這一方面一向是超人一等。他們黨工人數多過共和黨好幾倍,而且都是受薪的黨工。因為他們在歷史上就多出這些拿政府錢的,所謂幫助黑人(及低收入者)投票的社區服務者。這也是為什麼民主黨鼓吹提前投票的原因,這樣他們多出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去「幫助」選民投票。共和黨從來不在這上面做功夫。 不過也有讓共和黨樂觀的因素,就是共和黨候選人的聲勢是在逐漸上漲中。越接近大選日期,支持率越高,顯示有充分動力。其次在一些原本民主黨的州,即使是深藍色的州,共和黨候選人的支持率都在日日逼近。好像紐約州,奧勒岡州,這兩州的州長都有機會落入共和黨人手中,連帶影響好幾個選區的眾議院議席。如果這預測落實,共和黨在當天晚上就可以見到真正的紅色浪潮。 至於紅色的tsunami,就要所有的天時地利人和一起出現。 共和黨已經為眾議院多數做準備,聲言會在那些委員會傳訊那些人。包括傳召有關亨特拜登及拜登家族的貪腐行為,至少追查那150項可疑的銀行轉帳,追查根源,屆時拜登將無所遁形。此外司法部長嘉蘭Merrick Garland,他甚麼事不做,卻下令FBI 將學生家長當作恐怖份子,嚴加捉拿。此外到川普的Mar-a-Lago家裡突襲搜索,是否有政治目的。還有國土安全部長Alejandro Mayorkas,完全不理邊境安全,放進上百名FBI 通緝的恐怖分子入境,以及足以殺死美國人好幾倍的芬太奴毒品入境。這些都是足以彈劾的罪行。 也就因為這些「聲言」,民主黨那邊的人更將會盡一切努力,贏得這次的選舉。不排除他們用偷,用搶的方式。有時太多事先的聲言也不是好的戰略。 而且,即使贏了眾議院,輸了參議院更將是一大失利。到時候民主黨還是可以否決你眾議院所有的議案。而且眾議院即使真的傳訊這樣多官員,將他們訓斥一番,做出擲地有聲的報告,如果媒體全部不報導,效果還是跟杜倫John Durham委員會的報告一樣,無聲無息。 這一次的美國中期選舉,可能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中期選舉。因為美國的分裂從來沒有目前的嚴重。一次失手,全面淪陷。
袁曉輝
2022-10-27
全面檢討兩年來歇斯底里的反應
10/25/2022 星期二 新冠肺炎期間,學校關閉兩年之後,成績單終於出爐。聯邦教育部昨天發表了學生成績審核報告,針對四年級及八年級的學生成績的考核之後發現,這兩個班級的學生的數學成績,下跌到歷史上最低,而閱讀成績則下跌到30年來最低。 其實這項調查報告的結果不出人意外,因為你讓中小學生兩年不上課,這成績不下降才是奇蹟。 這項報告是根據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計分方式,顯示關閉學校的州,跟提早開放學校的州沒有太大差別,不過最早開放的佛羅里達州,四年級學生的數學及閱讀成績排行都居高,而猶他州的八年級學生成績也極穩定,沒有顯著下降。而這項由拜登的聯邦教育部做的統計,確實性也啟人疑慮。(如果學生成績是因為學校關閉而下降,如何解釋沒有關閉學校的州分,跟關閉學校的州分沒有區別?) 報告顯示,統計NAEP積分,全國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在兩年內下降了五點,由241下降到236,回到1992年水平。八年級學生有四成學生「沒有基本數學概念」,而NAEP積分降了八點,由282下降到274。總分都是500點。這報告顯示,新冠肺炎使到這幾個年齡學童的成績將過去幾十年的進步都抹煞了。 最近各界都在檢討Covid-19期間關閉學校的決定是否正確,很多官員,特別是民主黨人都在推卸責任,甚至撇清說不是自己的決定。事實是當時的新聞報導仍然存在。而拜登上台之後,在教師工會壓力下,甚至教唆 CDC (疾病控制中心) 聽取教師工會的指引,繼續關閉學校。相對的,反對關閉學校及商店的共和黨受到媒體的嚴厲指責。民主黨跟媒體並且創造了 disinformation 的名詞,對於所有不同意他們嚴格關閉商場、學校,注射疫苗的言論都是錯誤的,不實的資訊,全面封鎖。 民主黨另外一項有關新冠肺炎的政策,也受到新的質疑。紐約州最高法院昨天就裁決,凡是過去因為沒有注射疫苗而被開除的,不僅必須重新被聘用,而且要賠償他們失去的薪水。 紐約州民主黨政府,及紐約市政府都是最切實執行這政策的,不少的警察,消防員,軍人,甚至護士,教師都因為拒絕打針而被開除。但是這政策一直受到質疑。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受到新冠肺炎威脅,年輕人幾乎都有先天抵抗力,更有許多已經染病者有了防疫力。但是民主黨為了政治因素,嚴格要求每一個人打針。 目前這項裁決將會被其他州引用做為案例。加上,一個多月前 CDC 已經全面檢討這次應變新冠肺炎的措施,發現有重大過失,並全面改組中。現在證明,兩年來所有歇斯底里的反應,都被迫全面檢討。 除了政治因素,強迫打疫苗更有另一層政治酬庸意味。Covid一開始就證實對年老及體弱者有最大威脅,但是一網打盡的打針要求,似乎對於製造疫苗的公司有獨家好處,其中更以輝瑞公司Pfizer獲益最多。 一開始,拜登政府就向輝瑞公司訂購數以億計的疫苗。不僅要每一個人都打,更要小至五歲的兒童打針,最近甚至宣布五歲以下都要打。不打針不准上學,這根本是與「科學」背道而馳。此外好像今天,拜登自己又打了第三針加強劑,之後還要求每一個人都打。這純粹是要讓輝瑞賺大錢。他自己將近八十歲了,當然應當打,但是白宮最新又買了一億八千萬劑,又付了32億元,說是要全國人都打。 我們都記得,輝瑞在2020年十月已經研發出疫苗,卻隱忍不宣布,直到證實拜登當選時才宣布,拖了兩個月之久。所以這個大大的人情債拜登一定要還。 這些針劑的價格水漲船高,最初一劑是$19.50,而現在據輝瑞指出,在政府不再購買之後,將漲到每一劑美金$110-130,還說有健保償付,所以到時候公眾無須付費。又說依照政府的規定,低收入者也由政府補助等等。這都是欺騙。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說一百多元,就會實收一百多元,總是要有人付。 輝瑞去年已經由疫苗賺了 368 億元,估計今年會再賺 320 億元,這幾個星期,每一次說到汽油價格太高,拜登就指責石油公司賺了錢不還給社會。他為什麼獨獨對輝瑞沒有怨言,而且付錢付得很痛快?
袁曉輝
2022-10-25
氣候變化是西方左派最新的有力武器
10/24/2022 星期一 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是西方左派最新的有力武器,就好像「種族歧視」這口號,他們用了幾十年用來打擊政敵,無往不利。現在用舊了,就換了「氣候變化」的口號。這口號到目前相當成功,西方大部分國家都要仰賴少數幾個獨裁國家,多數是左派政權,得到迫切需要的能源。 氣候變化確實存在,但是跟這般人提出的原因無關,而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更是無稽,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好像電動汽車,一方面還是要靠汽油充電,一方面電動車的行駛有限度。而且最近大家都發現了,電池一浸水就會爆炸,甚至不浸水都會爆炸。還不要說這些電池用過之後是最具毒的汙染物。而所謂的風力發電wind turbine更被發現,大部分的時間因為風力不夠,是靠發動機發動,而這些發動機都是使用燃油的。最新的統計,風力發電機有70%的時間是靠電動發動機在運作。而且這些風力發動機,太陽能發動機,都是使用電池儲藏能源。 然而西方左派提出氣候變化的口號幾十年,今天不只是年輕一代,連中老年人說起氣候變化都是一致口徑,似乎你不同意這四個字,(英文兩個字),就是落伍分子,時代倒退,必須在選票上打倒你。然而這口號叫了幾十年,有幫助嗎?事實是,那些口號叫得最響的人卻是「犯規」最嚴重的人。 今天高高在上叫口號的一群人,看看他們如何「以身作則」,拜登政府的氣候變化特使John Kerry克里,他在拜登上台後被發現已經使用了325立方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每一次出席氣候變化會議,也都是乘坐耗油量極大的私人噴射機。事實是,他跟妻子就擁有一間Flying Squirrel LLC出租飛機公司圖利。 以氣候變化作為私人訴求的影星Leonardo DiCaprio,他自從九十年代就成立基金會,並撥款給各地律師行,專門控告「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的」石油公司。然而他也是出入皆是私人噴射機。他被發現有一次乘坐飛機飛了八千英里,從歐洲到紐約去領取一項有關環保的獎項,之後再飛回歐洲參加一項慈善活動。此外他還擁有一艘高動力的私人遊艇,他也曾被發現乘坐中東阿拉伯酋長國副總理的私人遊艇前往巴西觀看世界盃足球賽。(下:今年七月,狄卡皮歐被見到在法國St. Tropez跟朋友駕駛高動力快艇玩jet-skiing。) Facebook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上次大選私人掏口袋付出四億元,幫助民主黨當選。他被發現在剛剛過去不到兩個月期間,乘坐私人噴射機28次來往美國各地,用去15 萬八千元的燃油。相當於253立方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有著名電影導演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他也被發現自從今年六月底到九月底之間,乘坐私人噴射機十六次,使用了11.6萬美元的燃油,但是他也經常發表言論,批評「世人毫不關切自己對這地球的影響,」讓他想起來都害怕。 這些都是極小的例子。事實是,近年來每一次有關地球暖化,氣候變化的會議,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坐飛機赴會,其中政要及名流,更是毫不遲疑出動私人噴射客機。然而他們對我們的訓話都是:減少開汽車,買電動汽車,攻擊石油公司,甚至攻擊加油站。 但是這「氣候變化」的口號非常成功,他們讓美國及西方不敢開採新的石油,停止興建輸油管,但是卻讓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沙地阿拉伯等國毫無約束的用更骯髒的方式開採。這跟當年的「種族歧視」是同樣作用。因為保守派不願意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就被攻擊不承認有氣候變化這回事。事實是,保守派才是真正的環保分子,因為這存在我們的基因裡。保守派有節儉的本性,不追求奢華浪費,而節儉就是環保第一要素。節儉不是省錢,而是愛物惜物。保守派無須叫口號,就已經做到。就像種族歧視,一個人有博愛的美德,就不會歧視任何人。 然而現代人滿足於叫一些於事無補的口號,幾十年來我們見到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更嚴重。 10/24/2022 星期一 剛剛講過左派最會製造口號,不僅如此他們那種「只有我是對的,」蠻橫態度,已經到了不打死你不罷休的地步。最近他們更開始進行破壞行動。 兩個星期前,兩名暴力環保分子闖進倫敦的國家畫廊,將好幾罐番茄湯澆在正在展示的梵谷名畫「向日葵」上面,然後用強力膠,將自己的手掌黏在牆上,拒絕離去。他們兩人身上穿著的汗衫上面,有大大的標語 Just Stop Oil。 這幅畫作估計價值8,600萬美元。畫廊說幸好傷損不嚴重。 這個叫做Just Stop Oil 的暴力組織自從今年四月展開以來,在各地進行類似的破壞行動。不過這個月似乎集中在英國。兩天後,又是一男一女成為一組,跑到雜貨店去,將櫥櫃中的牛奶全部拿出來,傾倒在地上。(下左,梵谷名畫被倒上番茄湯。下右圖:動物環保組織將牛奶全部傾倒。) 這一群人自稱屬於Animal Rebellion,也是跟氣候變化掛鉤的組織。他們目前針對畜牧業,說畜牧業對氣候變化造成最嚴重的影響,鼓吹完全廢除畜牧業,禁止食肉類。他們主張完全以植物作為糧食。不知道這些頭腦簡單的人有沒有想到,種植蔬菜等植物也是需要大量土地,勢將破壞原始森林,熱帶雨林,也就是所謂地球的「肺」,難道等他們覺醒,也要我們停止吃綠色食物? 昨天在德國一間博物館,也有兩名屬於Just stop oil的環保份子將大量的馬鈴薯泥,拋在一幅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蒙內Claude Monet的畫作上。這幅130年前的畫作Les Meules也是價值連城。之後他們也是將自己用強力膠,黏在牆壁上。還高叫環保口號。(下左圖) 今天又見到報導,有四個Just Stop Oil的暴力男女跑到倫敦的一座蠟像館,將一個蛋糕抹在查爾斯國王的臉上,然後將汗衫上的字樣展示給世人。他們的訴求是,立即停止發出新的開採石油的執照。(下右圖) 這些人為什麼不到委內瑞拉,俄羅斯去抗議?為什麼不去向Leonardo DiCaprio的豪華住宅去抗議?為什麼不到名流每天去吃牛排的餐館抗議?說他們是被左派用來做棋子的「有用的白癡」useful idiot,一點都不錯。
袁曉輝
2022-10-24
CNN,紐約時報等還是視而不見
10/23/2022 星期日 現在已經進入十月尾,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直到星期五夜晚十一點鐘才 (偷偷) 公布了九月份非法闖入南面邊境的人數,這也包括過去一個會計年度的總結人數。證實過去一年總共有237萬人非法闖關,這是自有統計以來的最高人數。這還是經由當局登記的闖關人數,估計沒有被官員發現的人數達到59萬人。 同時公佈的還有:單單九月份就有22萬七千餘人非法進入,這比去年九月的19萬餘人高出三萬多人。比2020年九月的五萬餘人更增加了四倍以上。 另一個令人驚奇的數字是,在這些人之中,經由海關人員查驗到的,屬於 FBI 通緝名單上面的恐怖嫌疑份子高達98人。這還不包括沒有被查到的在內。在拜登沒有上台以前的五年總和才26人。要知道這一類恐怖份子是最會躲藏的,所以漏網之魚肯定多過「被逮到的」好幾倍。 此外,邊界海關人員統計的,過去一年因為偷渡而被發現死亡的偷渡客,高達856人。在過去,像這樣的數字會被媒體大肆報導,因為都是人道危機。但是目前的媒體見到這樣的數字仍然是不聞不問。 CBP的數字中顯示,最多難民來自委內瑞拉,古巴,及尼加拉瓜,(全是共黨國家)。不過這幾日來自委內瑞拉的人數明顯減少,因為拜登政府從本月12日開始實施「遣返委內瑞拉難民到墨西哥」的政策。但是這政策實施以來也有難度,首先墨西哥不願意接收,其次,這些難民到了邊境之後經常拋棄自己的護照,很難確定來自哪一個國家。 德州州長繼續使用巴士將部分難民送到紐約等「庇護城市」,但是民主黨主政的德州El Paso市政府已經停止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拜登政府私下向該市市長Oscar Leeser說項,並給予數百萬元幫助解決問題。事實是,德州只是送了三千多人到紐約市,就受到攻擊說是用難民當作政治皮球。而El Paso市長在短短一個多月就送去一萬四千人,卻從未受到攻擊。(下:在El Paso 被送上巴士的非法入境者。以及在紐約Randall's Island上的帳篷城市。) Oscar Leeser不承認自己早先說過的,是受到拜登政府壓力,只說是因為委內瑞拉難民減少之故。民主黨的團結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紐約市為了安置這些湧到的非法難民,已經在東河河口外的Randall’s Island島上興建了多個巨大的帳篷,但是估計也只能暫時收容一千人。該市過去誇口自己是庇護城市,歡迎所有非法入境者。 目前在美墨邊境,唯一的電視攝影隊是fox News的,他們每天都記錄到川流不息的非法入境者,非常有組織的進入美國。每一個關口:Eagle Pass,El Paso等等,幾乎每一小時最少有兩三百人到達邊境。但是其他媒體根本不到這一帶。今天聽見Fox News記者說,他們最近見到日本的,荷蘭的電視攝影隊也來報導,還詢問他們難民入口地方等等的資訊。可見全世界媒體都知道這裡有新聞,唯獨CNN,CBS,NBC,紐約時報等等還是視而不見。
袁曉輝
2022-10-23
難怪每次投票都幾乎是全票通過
10/23/2022 星期日 中共前領導人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閉幕儀式上,被工作人員強行架走之事,官媒新華社事後在推特發表英文簡短解釋,說他們的「記者Liu Jiawen獲悉胡錦濤堅持要出席閉幕議程,盡管他最近身體不好在復原中。當他在會議期間身體不適時,他的幕僚為了他的健康,陪他到會場旁的房間休息。他現在好多了。」 這樣的解釋甚至不是官方聲明。而且這份英文短訊在國內是完全封鎖的。所有有關胡錦濤被架走的事件,國內一個字都沒有報導。 而且如果你看到未經剪接的事件經過,胡錦濤不是因為身體不適而被架走,因為他在被架走時不願意起身,而且一度要去拿旁邊習近平桌上的紅色文件,習近平當場用手壓住,不給他拿。之後另一邊的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將胡錦濤桌面的文件交給那「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就指給他看,之後見到他還是不願意走,工作人員繼續拉他起身,將他架走。之後我們都見到,他跟習近平說話,習近平冷淡的點頭敷衍。他又在習近平旁邊的李克強總理肩膀上拍了一下,李克強也只是禮貌地點下頭。他就這樣走了。直到閉幕禮結束都沒有再回來。 相信79歲的胡錦濤就這樣被迫離開了他一生的政治舞台。 後來我們知道,新華社短訊中說胡錦濤是被他「自己的幕僚」his staff帶走的也是謊言,經過查證,那兩名工作人員一個是習近平的隨扈,另一位是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丁薛祥的手下孔紹遜。 胡錦濤是習近平的前任,這樣在全世界媒體前羞辱自己的前任,這是另一次獨裁政權政權暴力轉移的黑暗面孔呈現給大家。 為什麼事件會演變成這樣。習近平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在閉幕禮之前欽定了最新一任的中央委員會的名單,而最重要的七名政治局常委中,胡錦濤的人馬一個都未能進入。此外前一屆常委中有四人,連中央委員會都未能進入。明顯是要將「胡集團」趕盡殺絕。這四人是:現年67歲的李克強,72歲的人大委員長栗戰書,67歲的政協主席汪洋,以及68歲的副總理韓正。而這一份新的常委,以及政治局委員名單都要在閉幕前通過,胡錦濤明顯是不同意這份名單,而被架走的。(據說那紅色文件夾內就是這名單。) 難怪共黨國家每一次投票都幾乎是全票通過,因為如果有人不同意,即使是前任最高領導人都要被架走。 看來李克強,栗戰書等人都屈服了,但是壓得住內心的不滿嗎?據說目前在國內,反對當局的聲音越來越大,很多地方出現反政府標語。所以可以預見習近平將有更大的動作壓制反對聲音,否則很有機會再出現一次更大規模的天安門事件。 我對國內情況跟很多人比較起來算是不熟悉,但是我記得胡錦濤時代的中國露出了一線曙光。他當時走的是持續鄧小平的開放路線。當時中共領導層釋放出來的訊息是恢復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及對蔣介石的尊重。哪短短一個時刻,讓人見到中國和平統一的曙光。可惜只是曇花一現。現在習近平的中國是要恢復毛澤東時期的恐怖獨裁統治。中國人的苦難看來又要延續下去。
袁曉輝
2022-10-23
民調及選票有用嗎?
10/22/2022 星期六 最近一個多星期的民調,對於美國共和黨而言是好消息。過去大半年,參議院的選情都是50/50,而且因為對墮胎問題的炒作,對於民主黨更樂觀。過去一兩個星期,民意指標偏向共和黨,讓共和黨擁有參議院議席的機會大增。 不過到目前都沒有人敢打保單。因為過去兩屆大選,搖擺選區的數字大幅上升。過去只有兩三個州是搖擺州,現在有差不多十個州是搖擺州。而參議員的選舉,是全州投票,所以參議員的拉鋸戰在五六個選區中出現。(因為只有35名參議員面臨改選。) 到目前,最難預測的是喬治亞州的對壘:民主黨現任參議員華納克Raphael Warnock,以及共和黨的挑戰者(前足球明星) 沃克Herschel Walker。華納克剛剛在2020年的補選中當選,讓共和黨飲恨失去參議院多數席。而沃克因為是第一次從政,最初的民調一直落後,加上媒體炒作他的醜聞不斷,經常拿來做頭條新聞,所以一直落在後面。但是最新的幾項民調顯示,雙方接近到2-3%的差距,甚至打成平手。 另一個拉鋸選區是在賓夕凡尼亞州,這一區也是兩個新人競逐:民主黨的費特曼John Fetterman,他曾經是Braddock市長。不過在五月黨內初選時心臟病發,情況相當嚴重,所以暫停競選,但仍然獲得提名。不過他目前仍然有說話及表達的困難。他的對手共和黨的Mehmet Oz是著名外科醫生,也曾經是電視紅人Oprah Winfrey提拔出來的著名主持人Dr. Oz,形象及表達能力都好。他是出生美國的土耳其穆斯林,目前仍有雙重國籍。他唯一被費特曼攻擊的是說他不是長期住在賓州。因為Oz在共和黨內提名時競爭激烈,大大影響了起步,不過最新民調兩者已經打成平手46%-46%,也有民調顯示費特曼領先2%。但在獨立選民中,Oz領先對方51%-44%。所以還有極大增長空間。(下面左起:喬治亞州的共和黨沃克,對壘民主黨的華納克;以及賓夕凡尼亞州民主黨的費特曼,對壘共和黨的Dr. Oz。) 另一個角逐激烈的是俄亥俄州,民主黨的眾議員Tim Ryan賴恩,對壘共和黨的非常成功的商人及作家J. D. Vance范思。范思最初也是遠遠落後,但是最近已經追上,甚至領先兩三個以上的百分點。范思,Dr. Oz,跟沃克都是川普當初大力推舉的新人,當他們最初艱苦往上爬時,都被媒體批評是「資歷不夠」,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公開埋怨他們不夠水準,甚至不肯撥款給他們競選。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州是內華達州參議員競選,共和黨的Adam Laxalt 萊克索目前也領先民主黨的Catherine Cortez Masto瑪斯托,由一個百分點到四個百分點不等。Laxalt也是川普大力支持的候選人。(下面左起是俄亥俄州的共和黨人范思,對壘民主黨的賴恩,內華達州的萊克索對壘民主黨的瑪斯托。) 另外還有幾個是現任參議員在艱苦奮戰。一個是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參議員Marc Rubio魯比奧,他已經連任兩屆,而且曾經是總統提名候選人,但是這一次就受到民主黨眾議員Val Demings的嚴重挑戰。媒體炒作他有可能輸,但是最新多項民調他都領先六個百分點以上。 另一個是亞利桑那州的現任參議員,民主黨的(前太空人)凱利Mark Kelly,他在2020年尾才補選當選,還算是新人。本來亞利桑那是共和黨的州,而且目前邊界大開,很多居民都對民主黨不滿,所以給了共和黨挑戰者Blake Masters 馬斯特斯一個出頭機會,他是科技界人才,跟PayPal 的創始人Peter Thiel 有師生關係,他也是川普力捧的候選人。他也是由最初落後15%以上,拉近到目前的不相上下。 馬斯特斯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該州州長選舉,川普大力支持的共和黨候選人蕾克Kari Lake對民主黨的Katie Hobbs賀布絲兩個都是新人,目前蕾克情勢看好,多數的民調都領先。所以她的有利情勢對於馬斯特斯也會起連帶作用。因為投她一票的必然會投馬斯特斯一票。蕾克非常的MAGA,她因為長期在電視界工作,對於媒體的偏頗非常了解,而且迎面揭發攻擊。她也因為貌美,是目前網路上最多人搜尋的大紅人。(下圖是亞歷桑納州州長候選人,民主黨的賀布斯對壘共和黨的蕾克。) 關注美國參議院誰屬的人,大選之夜可以留心這幾個選區。因為共和黨改選的席位較多(21 席對民主黨的14席),所以必須贏得較民主黨多一倍的席位才能取得多數。 另外,這次大選川普雖然不在競選名單上,但是因為他支持的候選人多,而且都是圈外人,所以他們當選與否跟川普很有關係。他們失敗了,很多共和黨人會將責任推到川普身上,媒體更不要說了,那就會對川普的2024年出馬形成阻力。 另外讓我擔心的是,不管民調多麼有利,選舉之夜民主黨的花樣那麼多,民調及選票有用嗎?我知道共和黨的州,好像佛羅里達,喬治亞州,甚至亞利桑那州都已經加強戒備,阻止舞弊,其他民主黨執政的州就很難說了。
袁曉輝
2022-10-22
真是天壤之別
10/21/2022 星期五 川普總統的前任政治顧問班農 Steve Bannon (下圖) 因為拒絕到國會的一月六日調查委員會去接受問話,在七月時被裁決有罪,今天被判刑四個月及罰款$6,500元,罪名是藐視國會。反觀杜倫John Durham以及司法部前任獨立調查員Michael Horowitz 先後調查出,這樣多的民主黨人及FBI官員以違法、欺騙方式編織川普的罪名,長期調查川普,到現在沒有一個人被下獄,真是天壤之別。 說到班農事件,他拒絕去國會接受問話,是因為這個委員會所有九個委員都是反川普極端分子,他們進行的所謂問話根本是一個政治打壓的show trial,花了納稅人幾百萬元,請好萊塢的製作人製作成現場大秀,在全美十幾個電視台聯播。企圖用輿論製造罪名。現在他們強迫你去接受問話,不接受就將你下獄。反觀那些被John Durham杜倫發現無中生有的製造川普罪名的報告,又在調查時說謊的,到現在一個都不必坐牢,還好像英雄一樣被媒體跟民主黨捧成英雄人物。(今天班農的新聞居然被加拿大最左傾國家電視台CBC放在頭條,比加拿大任何新聞都重視,有那麼重要嗎?) 如果班農真的接受問話,而說謊了,他能不被加判刑期嗎? 事實是,過去不少官員都因為拒絕接受國會問話而被指控藐視國會,但是沒有一個被起訴,這包括奧巴馬政府的司法部長Eric Holder,以及克林頓時代的司法部長Janet Reno ,還有不知道多少部長。但是現在班農被起訴還被判刑。班農是40年來第一個被起訴的。還要加一句話,班農在一月六日那天根本不在華盛頓,他只因為曾經是川普的顧問,就要被傳話。 今天這民主黨國會委員會發現這一招(讓政敵坐牢的方式)很有效,更下達新的傳票,下令川普本人到國會去,就他在佛羅里達Mar-a-Lago住宅收藏政府文件,以及他在一月六日國會騷動事件中的責任,接受問話。如果他不接受傳票,又成為一個坐牢的理由。 這是一個新的讓川普坐牢的技倆。他們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都沒有辦法起訴川普,現在民主黨國會面臨瓦解,(中期選舉後民主黨就會失去控制主權),所以要搶在剩下的一個多月時間讓川普下獄。 川普為了各項官司,不知道花了幾百萬,幾千萬法律費用。類似班農的不幸官員也都每一個人花了幾十萬,上百萬元律師費。而民主黨這般人卻是用納稅人的錢實施大整肅。 太多的事實證明了,目前的民主黨根本是一個耍流氓的政黨。這絕不是沒有事實的造謠中傷。
袁曉輝
2022-10-21
最近的選情分析對共和黨更有利
10/20/2022 星期四 美國中期選舉正式投票日還有19天,最近的選情分析對共和黨更有利,一些原本是深藍色的民主黨的州分,出現了紅潮。這讓共和黨非常興奮。最明顯的例子是紐約州,奧勒岡州等原本共和黨毫無希望的州分,現在有希望奪佔。 好像紐約州,當共和黨眾議員Lee Zeldin 一年前剛剛宣布角逐州長時,沒人看好他。當時他跟現任州長Kathy Hochul赫克爾之間的民調差距高達24%。所以充其量是一次熱身運動。但是本周二的最新民調,雙方差距已經拉近到4%。而且這趨勢是持續的。上周的差距是5.3%。Zeldin的競選運動就像龜兔賽跑,他是一步步逼近。而且我們都知道,共和黨的選民多數是隱形的,在民調中不太顯示得出來。實際差距應當更低,甚至不存在。(下圖左為紐約現任州長赫克爾,及圖右的共和黨候選人Zeldin。)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西岸的奧勒岡州,這是一個極端左傾的民主黨州分,自從1982年就沒有選出過共和黨州政府。但是目前共和黨的候選人Christine Drazan支持率37.3%已經超越民主黨的候選人Tina Kotek (34.3%)。這個州目前還有第三位候選人,獨立派的Betsy Johnson,她分去了16%的支持率。 而這趨勢還在持續,最新一個民調給了Drazan六個百分點的贏面。而且這現象也出現在眾議員的選舉,估計共和黨在這幾個州的眾議員選舉也會有所斬獲。 另外在密西根州,民主黨極左州長Gretchen Whitmer惠特莫競選連任,她是民主黨內紅人,一度是副總統熱門人選,但是現在也受到共和黨候選人Tudor Dixon的民意直逼。雖然雙方差距仍有6%,不過已經由當初將近20%大幅滑下。這都因為底特律一些大城市的犯罪事件越益嚴重,以及物價騰貴的影響。 讓共和黨雀躍的近期民調,最明顯的是羅德島州Rhode Island第二選區眾議員選舉,共和黨的候選人,香港移民後代Allan Fung馮偉傑,他現在已經在民調上超越民主黨的候選人Seth Magaziner八個百分點,除非有重大意外幾乎篤定當選。羅德島也是深藍色的民主黨的州,這裡也是自從九十年代就沒有選出過共和黨人眾議員。 這些都是最近一個月的趨勢,顯示美國選民開始覺醒,民生問題比墮胎權利,一月六日國會騷動引發的民主威脅都更重要。紐約時報今天刊出一篇長文警告,預期中的共和黨紅潮畢竟將會發生。這篇題為Democrats’ Feared Red October Has Arrived,內文說,目前所有指示燈都閃著紅色。還說民主黨將錢都押在墮胎議題上的策略,現在證明要為此付出代價。因為在墮胎事務上花的錢跟精力,轉移了在其他問題上的經費,所以沒有好好宣傳拜登政府的「成就」。這位作者列舉的拜登成就,就是他的那一項耗資億萬美元的綠色能源議案,被拜登取名「壓低通貨膨脹議案」。這些左派的腦子可以將拜登的失敗說成是他的成功。 左派媒體已經開始為這紅潮的來臨大大失態。大西洋月刊作者Tim Alberta在紐約時報撰文警告:共和黨如果真的勝出,勢將導致大規模的civic violence 國內動亂,這讓他想到就要尿床;MSNBC的主持人Mehdi Hasan也在節目中預言:共和黨如果出現(控制國會的多數),美國會出現至大規模的,有組織的,重大死傷的衝突。他說「他們贏了,法西斯將在(美國)長期生存,但如果他們輸了,我們可能出現另一次的暴動insurrection,國內恐怖主義,甚至內戰;喜劇演員Kathy Griffin在推特說:如果你們不想有內戰,就投票給民主黨。如果你們想要有內戰,就選共和黨。 這是民主黨用暴力跟內戰威脅選民,但是沒有見到推特有任何行動阻止這些言論。
袁曉輝
2022-10-20
媒體是對美國民主最大的威脅
10/19/2022 星期三 紐約時報昨日刊出一項民意調查,裡面有很多部分是讓民主黨跟媒體很不開心的。其中一項問題是媒體過去一年多來炒得很厲害的:美國民主制度受到嚴重威脅。他們認為去年一月六日的國會騷動事件,是對美國民主的最大威脅,應當受到選民重視,但是在這項民調中,84%的人認為media (媒體)是對美國民主最大的威脅。 這由紐約時報跟Siena Poll共同進行的調查顯示,71%的受調查者承認美國民主面對危機 in danger。而這裡面有84%認為應當歸咎於媒體。其中59%認為媒體對民主是嚴重威脅,25%認為是普通程度威脅。而其中共和黨人自然是對媒體最不滿,95%的共和黨人認為媒體是美國民主的威脅,獨立人士中有83%認為媒體是威脅,連民主黨人中也有70% 認為媒體是威脅。(他們或許以為Fox News是最大威脅。) 以政黨而論,共和黨中有一半人還認為民主黨,拜登總統,郵寄選票威脅到美國民主。民主黨人中則有一半以上認為:共和黨,以及川普前總統威脅美國民主。此外民主黨也譴責最高法院,以及選舉人制度威脅美國民主。 不過對於上面的民調結果,紐約時報沒有刊登在正文中,紐約時報的專文,是以中期選舉前選民對於各項議題的看法作為主題。即使這個重點,也不會讓民主黨高興。 這調查發現,只有7%的人認為,美國民主威脅問題是他們認為此次選舉重要的議題。最多人認為他們最關心的議題是經濟和通貨膨脹,這兩樣加起來佔了44%的重要性,而且被民主共和兩黨的人一致看重。其他包括:犯罪問題,移民問題,都沒有一項超越雙位數字。而被民主黨哄抬的墮胎問題,更只有5% 的人認為最重要。 美國ABC電視台全女性左傾節目The View的極左主持人Joy Bahar明白表示失望:「紐約時報今天發表的民調讓人沮喪,你看,七成的人同意民主受到威脅,但是只有7%的人認為這是重要的議題。我認為太讓人失望了,無從說起。」她說她了解通貨膨脹的重要,但如果以為共和黨上台可以解決問題就太天真。(她忘了,川普在位時汽油價格歷史新低,通貨膨脹更只有1.4%。拜登上台後油價漲了一倍,通貨膨脹漲了六倍。)另一個主持人Whoopi Goldberg 也很洩氣的加了一句:所以我都不相信民調。 還有一點也是紐約時報不願意強調的,當詢問被調查者對於民主威脅有甚麼要(補充)說的,最多人說的是「政府的貪腐」government corruption,比共和黨,以及川普加起來還要多。你說這是不是說的拜登家族?很多受訪者volunteered 指出:他們(官員)忘記了普通百姓normal people;貪汙,貪心,權力和金錢作祟;…這些都不可能說的是川普,川普當時打的口號就是不要忘記小市民。 所以連紐約時報都說,這項民調對共和黨太有利了。
袁曉輝
2022-10-19
左派族群的思路
10/16/2022 星期日 2020年大選前的十月,亨特拜登的手提電腦內容曝光,拜登家族所有貪腐事件都有了證據,那是美國歷史上大選前最大的一次「十月驚奇」。當時除了媒體壓制這消息,更有51位中央情報局前任高官聯名發表信件,說這電腦事件具有所有俄羅斯製造假新聞misinformation的標記,於是所有媒體,以及民主黨(包括拜登本人)都利用這封公開信,作為打壓這事件的武器。 之後一年多,媒體才承認這電腦是真的,但是那51位前任高官,(包括兩位前任中情局局長)都默不作聲。只有一位勇敢地接受了Fox News的訪問。但是他對這件事的抗辯可以說讓人大開眼界,讓大家了解左派族群的思路是怎麼一回事。 這位David Priess 做過多位總統的高級情報顧問,著有有關美國情報作業最全面的書籍,目前也是多間媒體的顧問及評論員。當Fox News主持Bret Baier問他:你當時為什麼簽署那封公開信件?他回答,他們當時以他們專家的背景,都認為這太像是俄羅斯情報系統的手筆,具有俄羅斯干預的標準印記classic earmarks。但是他強調:「我們的簽名不表示我們明確指出這是俄羅斯釋放出來的的misinformation,或是假新聞。而且我們清楚說了,我們不知道這是否俄羅斯的operation作業。這一點後來明顯出現變化。」 貝爾追問他:「五十位國家情報局CIA的前任高官一致指認下,拜登本人都利用你的信件,作為主要辯護,更在他跟川普辯論時,列舉出來說那電腦是俄羅斯的作為。」普里斯這時說:這你們就要去問拜登了。他說:我們只知道這是俄羅斯一貫手法,沒有明說是俄羅斯做的。他甚至再強調:我們當時都說了,不知道是否俄羅斯的作為Russian campaign。 貝爾再追問,你不認為那封信起了很大的作用?普里斯回答:「我不知道有多大作用affected anything,我們不分析美國的政治環境,我們只是指出那件事有俄羅斯情報系統一貫的印記,沒有明說是俄羅斯幹的。因為我們過去見得太多(這類事件)。」 他還說,你們應當去問拜登(他為什麼要那樣說)。問題是,美國的媒體沒有一個人問過拜登,因為他們也是這整個陰謀系統的一部分。
袁曉輝
2022-10-16
只剩下幾天還要「再」傳召川普?
10/13/2022 星期四 佩洛西領導的美國眾議院會期即將結束,十一月的中期選舉之後將會面目全非,共和黨有九成以上把握獲得控制權,所以這一任會期利用苟延殘喘的一絲餘力,在今天再度搞了一壇 (告別式的) 電視聽證會,見到十幾間電視台都轟轟烈烈現場直播了一整天,(包括加拿大的兩間全國電視網)。照樣的扯高喉嚨喊,說有爆炸性新聞:這委員會要傳召前總統川普出席作證。 這就是垂死的掙扎。這屆會期只剩下幾天,這不是作戲嗎?何況你們調查了一年半,每天都說有爆炸性發展,怎麼到現在也沒有足以起訴川普的證據,最後還要「再」傳召他? 大家見到,拜登父子的貪腐事件,到現在也沒有調查的任何消息,但是上週華盛頓郵報突然間承認了:聯邦調查局已經有足夠證據可以起訴亨特拜登了。怎麼搞的?這裡天天說川普鐵證如山,卻無法起訴他。那邊掩蓋的實實的,一點風聲都沒有,現在卻足以起訴了。有腦子的老百姓自己想想吧。 事實是今天繼續在首都法院審訊的有關John Durham杜倫調查的審訊案件,才是真正有爆炸性資料。今天輪到民主黨的一位律師(搞手/黨工) Charles Dolan 多蘭接受問話。因為杜倫查到他的一些電郵做證據,所以他無法不承認自己說了很多謊。從他跟俄羅斯青年丹清可Igor Danchen ko的電郵中知道,丹清可為了提供給史帝爾Christopher Steele (英國一名痛恨川普的退休情報員)有關川普的黑材料,就寫電郵給多蘭,叫他提供一些,多蘭提供的資料中,包括一些有關川普競選經理Paul Manafort曼納福的資料,還說是他跟共和黨圈內人那裏得到的。但是今天他在庭上說,他從未跟共和黨圈內人談過話,這些所謂的資料都是他從有線電視新聞那裏蒐集的。(後來這些資料被用來做為FBI調查Manafort的基礎,後來曼納福被FBI起訴,還被判刑七年。 丹清可就是提供給史帝爾最主要的資料,讓他撰寫了一份川普黑材料,之後出錢的希拉里就經由手下將這資料當作是新聞,努力向媒體推銷,再由FBI當作是媒體證實的證據調查川普。今天杜倫公布了丹清可跟多蘭的電郵內容,證明那些人只是閉門造車製造「假證據」。丹清可其中一份電郵說:「我正在進行一份有關川普的負面資料的計畫,這計畫對我很重要…我們的目標很明顯是在一條路上。」而當天(2016年八月19日),多蘭的電郵這樣回答:讓我針對Manafort挖掘一下,…我確定(川普的新)團隊很希望他出局,再用今天紐約時報的文章,可以向他(心臟)再刺一刀。」第二天,多蘭就回了丹清可一封電郵:「我跟一個共和黨的朋友午餐,他跟圈內人很熟。」於是提供了很多東西給他。多蘭今天在法庭上作證,他承認從來沒有跟共和黨的人說過話,他的資料來源都是新聞報導,特別是幾個有線電視新聞網。 看了這幾天有關Durham主持的審訊,證實了民主黨那般人真的全部是騙子,出口都是謊言。共和黨很難對付他們。因為你必須先天有說謊的基因。
袁曉輝
2022-10-13
鮑爾斯可以當作經典教材
10/14/2022 星期五 佛羅里達坦巴灣Tampa Bay 海盜隊總教練Todd Bowles 鮑爾斯星期三在記者會中,跟體育電台ESPN的一個白人女記者的對話,可以當作經典教材。 這位黑人教練被這位記者Jenna Laine問到:你跟Mike Tomlin是目前這足球聯盟裡面少有的黑人總教練,我有興趣知道,你跟他之間的關係,還有對(另一個黑人教練) Steve Wilks剛剛加入(這陣容) 有甚麼看法。(三位都是黑人教練) 鮑爾斯的回答是,他跟Tomlin有很好的關係,但是他們不看每一個人的膚色。他說:我在這圈子裡有很多很好的白人朋友,我不認為是甚麼大事,我們教練之間職業上彼此對立,這很正常,Wilks 現在有機會做好工作,希望他也做得好。我們不看彼此的顏色。 過去幾年,NFL很少黑人教練,一直都是球壇的話題,現在突然間增加到四位,所以也成為媒體的焦點。這位記者就繼續追問:「你們有好的教練和球員,他們見到你們you guys,他們見到你們跟他們一樣,也許像你們一樣長大,一定代表甚麼。」這樣的問題讓鮑爾斯不高興,他說:「你說you guys,又說look like them,grew up like them,這好像是說我們都是oddballs古怪(特殊)的一群人。」你說這些記者是否自討沒趣? 不過Jenna Laine繼續問:「你是否了解這「(族裔) 代表的重要性」。這給鮑爾斯一個機會回答:「只要你們停止把這(膚色問題)看得很大,其他人也就會跟著這樣(想)。」 鮑爾斯所以會這樣不高興,是因為記者會時海盜隊馬上要跟匹茲堡的Steelers (鋼鐵人隊)對壘,但是記者的問題不問球隊實力,卻只針對族裔問題。 今天很多公眾人物在面對記者時,都只會順著記者的問題回答,慢慢的所有議題都被媒體牽引走向。過去川普面對這一類無理的問題時會頂回去,所以所有媒體都痛恨他,難得有一位足球界教練也會這樣做。這位教練真值得大大推崇。如果每個人都有他的智慧跟勇氣,媒體的力量不會這樣大。
袁曉輝
2022-10-14
人間一大奇景
10/14/2022 星期五 美加媒體今天繼續炒作眾議院有關「一月六日國會騷動」的新聞,加拿大國營 CBC 電視台居然繼續在全國新聞中,第二條的位置報導相關的反應。這是極端違反新聞道德的作法,因為連他們自己都認為,這樣大規模的報導是失敗的,根本沒有效果的。 美國兩間最大的報紙,也是極端反川普的媒體,昨天都刊出專欄,批評這一次的「一六調查」沉悶,全無效果。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Gary Abernathy坦率地說:這次的調查像是一個牧師的一場永無休止的佈道,教堂的信徒心中都在等一下的brunch吃甚麼,他卻喋喋不休。沒有幾樣事比這個更難以忍受。…這就是我們對一月六日委員會的看法。盡管這委員會每一個委員決心要說服每一個人,川普是魔鬼再生,但是底下的人卻已經全無興趣,疲憊不堪,甚至懷有疑慮。 紐約時報也引用數據指出,「一六委員會」經過幾次的全國電視轉播的聽證會之後,對於民意轉向毫無影響。社論版撰稿人Christopher Caldwell引用Monmouth University的調查,證明其立論,說經過整個夏天的努力,民意絲毫未改變。六月時,29%的國民認為拜登的當選是欺騙行為fraud,現在還是29%。六月時,65%的人認為一月六日事件是暴動riot,現在變成64%。 Caldwell 甚至說:「委員會說川普領導政變,事實不是政變,即使你相信是政變,也不是川普領導的。(看了委員會的多次聽證後),感覺到川普在當天只是一直在電視,沒有去爭取話筒,或是動員群眾,發出緊急命令等等的行為。」真難得紐約時報有人說這樣的實話。 他承認川普侮辱了總統辦公室,讓國人難堪,行為不負責,但是他也同時指責這個委員會「過分partisan,他有七個民主黨委員,兩個共和黨委員,而這兩個共和黨委員都是公開對抗川普的…這樣的組織是完成此一調查任務的錯誤的工具。」 就像華盛頓郵報的結論:「現在(這位牧師)說的聲嘶力歇,有甚麼作用?當然是政治作用,從民主黨的立場,完全可以了解。」這表示,整個調查的目的就是製造聲音,製造輿論。 從這幾篇文章,知道美國媒體還是心裡有數,但是他們就是要每天當做大新聞報導。他們不惜自己罵自己,但還是要這樣做。又是人間一大奇景。
袁曉輝
2022-10-14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