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蛋漲價談批評政府

近來,雞蛋價格上漲成為一些政論節目評論焦點。然而,每斤雞蛋批發價上漲二元,每顆雞蛋平均上漲○·二元,這本屬市場機制運作的常態,卻被刻意放大批評,一般民眾聽了,若沒有仔細思索,很容易被誤導。

 

「蛋貴傷民,蛋賤傷農,無蛋更傷」,農產品的供需調控與價格平準,本來就是多方折衝的結果。蛋價上揚,民眾叫苦,蛋價下跌,蛋雞場無法回收成本,若刻意壓低價格,使得蛋價無法反應成本,雞蛋供應減少,反將面臨雞蛋短缺。

有些評論沒有深思論述的邏輯合理性,那種期盼政府進行價格管制的論述,其實是個災難。在自由市場,隨意的進行價格管制,很容易立刻產生供給匱乏的現象。屆時,同一批評論者,會重新從供給不足的角度批評,要求政府提高供給。若一味附和這些評論者,很容易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左支右絀。要批評,怎麼說都可以,蛋貴時,可以捍衛民眾權益,蛋價下跌,可以捍衛蛋農權益,價格平穩時,可以捍衛雞隻的動物權益。難怪有人說,批評政府,根本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如果到常見的便利商店看一下茶葉蛋的價格,就可以知道自由市場是不需要干預的。美廉社的茶葉蛋是一顆十元,兩顆特價十七元,7-Eleven是一顆十元,但某些店舖銷售的是一顆十八元的所長茶葉蛋,全家便利商店是一顆十三元,兩顆特價二十元。這就是自由市場,為了競爭,可以二顆賣十七元,平均一顆八·五元,但也可以賣一顆十八元的所長茶葉蛋。從八·五元、十元、十三元、十八元,各種選項都有,根本不需要去干預,廠商也會自己根據成本結構,以及市場競爭狀況,進行調整。

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是在養雞成本高漲的時候,看看成本高漲的理由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政府可以幫忙的地方。舉例來說,如果是因為禽流感之類的病害,是否可以協助預防,或者補貼因為禽流感而造成的雞隻死亡。如果是因為飼料供應出現青黃不接,可以幫忙看看如何加速進口。如果是大宗物資成本上升,可以看看是否仍降低關稅的空間。這些,都是政府可以做的事情。至於每日的蛋價,最佳的策略,應該是盡量尊重市場機制。

農漁畜牧產品多數靠天吃飯,產量與品質會因為季節與天候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有變化,政府調控總有極限,適度的尊重市場機制,讓生產者可以依據成本結構與收成狀況進行微調,是維持市場秩序的最佳方法。媒體更不要刻意地放大雞蛋漲價問題,造成民眾的預期心理。民眾對於物價將會大幅調漲的預期心態,才是物價上漲的主因之一。

政府的政策,有時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因為缺乏公正理性的聲音,使得有心人可以引導輿論方向,以營造政府施政不當的刻板印象。政府在這一部分,應該加強溝通,讓民眾知悉適當的尊重市場機制,才是健康的市場。

(作者為大葉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