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近在腳下

遠大前程、近在腳下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30年的文章《為我們的孫兒開創經濟機遇》中預言:到2030年,資本投資和科技進步將使生活水準提高八倍,從而營造出一個每週僅工作15小時,剩餘時間隨心所欲的社會。凱恩斯提出,隨著人們對財富的需求減少,對金錢的過度熱愛將顯現出其噁心之處。

儘管距離凱恩斯的預言期限還有六年半左右,我們生活關注的並非富裕之後的閒暇時間,而仍然是希望能夠擁有更多更多。自1930近百年以來,生產力確實提高很多,但持續不斷的成長依然是資本主義社會主流的想法。

新的手機比舊的更為吸引人,國內生產總值仍是國家生存的重要指標。這如同我們在追求生涯目標時,如何盲目地選擇超出自己的期望,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基準。

昨天晚上的文章寫到:

如果你和我一樣生長在負債累累的家庭,要如何脫離貧窮翻身?

先努力考上第一志願、再努力考上公費留學、再努力拿到德國博士、再努力當到成大教授,然後再找到一個教授的老婆,這樣背上幾千萬的貸款,大概可以在大安區買一個50年老舊的小公寓。

我的結論是:人生真的很累,叫我從來一次自己都受不了,所以才常常說:那些殺不死自己的會讓自己變得更強,但不能拿那些殺不死自己的去要求別人。

我的基期太低、爬的太高,忘記了自己國中一年級寫的作文「我的自願」:希望有一份正當的工作,可以養活自己,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

我不會想說我的同事如果跟我一樣的出身,很難像我一樣。而是感覺自己太過貪心,總是要追求更多更多,停留在某個社會階級,比較不會有歷盡滄桑的感覺。

某些自我實現的夢想一旦成真,反而有巨大的空虛。人生並非只有追求更多,這種追求往往導致身心俱疲。當我們過度追求社會認同,超越自身能力的期望,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人被慾望所驅使,那是我們的本性,慾望沒有盡頭。即使我們放棄任何渴望的東西,對於名利和物質表現超然的態度,缺乏渴望任何特別的東西,我們會開始渴望去渴望,因為缺乏缺乏而感到缺乏。

滿足慾望的那一刻,我們會享受短暫的快樂,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讓位於新的慾望。滿足總是短暫的;痛苦和匱乏是我們存在的底色。慾望得以滿足則感到空虛,慾望不能滿足則感到痛苦。沒有慾望好像可以停留在一個快樂的生活,但我們終究會因缺乏慾望而受苦,我們會感到無聊,再次進入慾望的鐘擺,在痛苦和空虛之間擺盪,永無止境的循環,一直到死才能終結。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個黑暗而令人煩惱的地方。「最高的成就不是在這個世界上出類拔萃,而是戰勝這種黑暗和煩惱」。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輝煌的人生,不過是欲望的囚徒」。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