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昨天四個學者的反戰記者會之後,記者打電話來,我第一時間回應是這樣: 我覺得反戰基本上是假議題,人真正要的東西不是反對什麼,或害怕什麼,而是要捍衛什麼! 核心的價值是什麼? 我願意捍衛自由、民主、人權這些基本價值,只要有人想要剝奪這些東西,我寧願犧牲一切與之對抗。當然,有人也可以像畜生的一樣的活著,一點也不敢反抗! 許多政治人物或是學者常常講什麼等邊三角形中美等距,很令我驚訝。我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很想到美國去唸書,其實我現在還是,只是來不及了。我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考慮現實,只好跑去免學費的德國唸書。 台灣是一個還沒有正式成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在中美兩大霸權之中,怎樣等距三角形?年輕男女在交往的過程當中,只有條件好的男生或女生才有很多對象可以選擇,才會遇到等距三角形之類的困難決定。 短短才在五年前,台灣現在稱霸世界的半導體產業差一點在習近平和馬英九的共謀之下,被中國併吞。那些連署反戰的學者們不知道中國是敵人,美國是朋友?這種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敵友不分。 早上問了GPT-4 ,中國和美國主要的核心價值有什麼不同?如果台灣條件好,考慮交往的對象當然是要有共同核心價值的人。攤開這五點,包含反戰記者會那幾個人,都一定同意我們台灣跟美國的核心價值太接近了。 如果多數的台灣人核心價值接近美國,少數台灣人核心價值接近中國,這樣要怎麼等邊三角形? ———————————————— 美中主要核心價值的不同: 1.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個人主義,鼓勵自主、創新和自由競爭。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個人應該追求自己的利益,並在此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潛力。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則強調集體主義,著重家庭、團結和社會和諧。在中國,人們普遍認為個人應該為集體利益做出貢獻,並在此過程中保持謙卑和尊重。 2. 權威與民主:中國的政治體系強調權威主義,通常在政府層面上有較高的集中權力。在中國,人們尊重權威和對上級的服從,這被認為是維持秩序和穩定的重要方式。美國的政治體系則強調民主和自由,鼓勵政治參與和多元主義。在美國,人們認為政府應該受到制衡,並尊重個人權利和自由。 3. 傳統與變革:中國的文化體現了對傳統的尊重和維護,尤其是在家庭、宗教和社會規範方面。在中國,人們普遍重視過去的智慧和經驗,並尋求在現代社會中保留這些傳統元素。美國的文化則更注重變革和創新,鼓勵對新觀念和科技的探索。在美國,人們通常擁抱變革,並認為不斷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4. 平等觀念: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平等,無論是在法律、機會還是社會地位方面。美國的立國理念就是追求自由和平等,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去追求幸福,不受歧視或偏見的限制。相比之下,中國的社會結構傳統上比較等級分明。雖然現代中國也在逐步強調平等和公平,但傳統的家庭觀念、社會地位和權力分配仍然對平等觀念產生影響。 5. 競爭與合作: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競爭,認為透過競爭可以激發創造力、提高效率並選擇出最佳方案。因此,美國社會經常鼓勵個人和企業在商業、科技和教育等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中國則在競爭和合作之間尋求平衡。雖然現代中國也擁抱市場經濟和競爭,但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更重視合作和互助,尤其是在團體和家庭中。中國人往往認為,和諧的社會關係和團結合作對個人和集體的成功至關重要。
李忠憲 2023-03-21
中國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中國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美國也是台灣和平威脅之一 這是什麼意思?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聯合國可以決定軍事措施,為此,必須確定侵略行為、破壞和平或——作為最低標準——對和平的威脅。 雖然侵略行為或破壞和平行為很容易識別,但對和平的威脅是一個更模糊的概念。對和平威脅的理解是針對安全理事會決議如果不執行,它本身就會對和平造成一種威脅。 一般對和平的威脅有以下幾項: 1.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交付 2. 不受控制和/或非法的武器移動 3. 轉移資源以資助衝突 4. 恐怖主義 5. 侵犯人權 6. 違反國際人道主義 7. 試圖推翻自由選舉的政府 看不出來美國現在對台灣是做了那一項?總不能說台灣有一群人想要投降統一,美國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交付武器給台灣反中國的侵略,這樣就叫做對和平的威脅。 這些文科的教授應該比我理工科更了解,這些名詞定義的重要性。 說說看,到底是哪一項?如果是第一項或第二項,奇遊團的 mission impossible 任務就要啟動了! 中國不只是對台灣和平的威脅,而且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李忠憲 2023-03-20
不可能的任務

不可能的任務

不可能的任務 我最近一次的馬拉松成績 616,女王 的名馬成績是 436,剛好慢了100分鐘,雖然有山地馬和城市馬的差別,但真的慢了很多,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的跑者,可是我很能夠接受自己的處境。這就是斯多葛的核心價值九個字:「不抗拒、不論斷、不依戀」, 接受並熱愛發生的一切。 有機會跟人談到奇遊團對抗紫光的故事,我都會說:It likes the movie mission impossible,我不是伊森.杭特,而比較像是班吉·鄧恩,而其實這是我最喜歡的人生角色,我擔任過成大計算機網路中心的副主任、國家高速網路中心的副主任,我老是跟我朋友講:我最喜歡當副主任。 當班吉的好處壓力比較沒有那麼大,算起來也有一些貢獻,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伊森面對的問題,享受同樣的刺激。 不可能任務當然有反派,這部電影的反派就是習近平和馬英九,另外當然還是有一些小嘍嘍,但主要就是這兩個人。 當年馬英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半導體產業想辦法上貢給習近平,如果當時紫光成功入股了聯發科技,中國現在IC設計和半導體上面就不會有如此困難的局面,紫光當然也不會倒。昨天討論我們這個核心團體的名稱,我直接講出「反紫光奇遊團」,有成員反駁:紫光已經倒了,我們沒有辦法反不存在的東西。 大家以為三月底馬英九到中國去,只有接受招待和交付未來任務,其實還有一點就是要去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無能,沒有完成他在總統任內對習近平最重要的任務。 晶片戰爭這本書最重要的精華在326頁,講到了紫光的事情:「除了廢除台灣軍隊或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台灣以外,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方式比這種交易更嚴重破壞台灣的自主權了」。 應酬時比較輕鬆的場合,尤其有外國學者來的時候,都會講我跑馬拉松的事情,我都會跟人家講我們家女王比我快了一個多小時(看起來不久之後就是兩個小時了),大家都會哈哈大笑。 我自己是很滿意班吉的角色! 下音樂!噹、噹噹噹….
李忠憲 2023-03-20
基隆人不在乎!

基隆人不在乎!

把捷運對比成賓士,真是很奇怪的邏輯,領一般薪水開不起賓士,才希望有捷運。 相對使用公共交通,賓士的成本顯然要高得多,通勤有捷運可能更方便、更環保、更不會塞車! 不過基隆人不在乎! 開不起賓士,市長也沒有要做公共交通建設!
李忠憲 2023-03-19
奇遊團 SLG的意見

奇遊團 SLG的意見

奇遊團 SLG的意見: 1. 搬動晶圓廠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晶片極其脆弱,穿無塵衣是要保護設備和產品,不像太空衣一樣是要保護太空人。 2. 只要有電的東西就需要晶片,現在幾乎所有東西都需要用電。 3. 全世界的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在台灣,這是個已經無法扭轉的事實,尤其這個事實在習近平掌權的五到十年之內,不可能改變。 4. 對中國來說,買下台灣比打下台灣便宜太多。 5. 對美國來說,保護台灣成本其實是最低的。 6. 台灣如果被攻擊,不止東亞是大災難,造成全世界經濟的重大危機,因為半導體的重要性,甚至世界文明的倒退。 Chris: totally agree! (真巧,我們家女王也叫 Chris)  
李忠憲 2023-03-19
「反侵略 護台灣」聲明

「反侵略 護台灣」聲明

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反侵略 護台灣」聲明 2023.03.18 當前國際局勢的緊張險惡,主因除了來自去年二月俄羅斯在普丁專斷的決定下,以假藉防止北約東擴以及保護烏東俄羅斯裔的理由發動戰爭侵略烏克蘭,造成眾多人民生靈塗炭,並導致國際能源與糧食價格高漲,另一個原因則來自於習近平一人專政下所領導的中國,近年來以戰狼姿態在台海與南海不斷以武力恫嚇包括台灣在內的週邊國家。更不用提及三年前源自於中國武漢的冠狀病毒,在中共當局一開始以刻意隱瞞和失當的處理下擴散全球,為世界帶來長達三年的苦難。 今日世界由於產業鏈的國際分工與糧食能源的供需關係把各國緊密串連在一起,使全球無人能對大國所發動的侵略戰爭置身事外,俄烏戰爭與中國的武力恫嚇猶如兩把巨槌,敲醒了全球民主陣營的國家重新省思國家戰略,除了重建可信賴的產業鏈外,包括美國,歐洲各國,亞洲的日,韓,澳等許多國家,皆積極採取了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與聯結自由民主的國家共同合作的舉措,原因很簡單,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面對來自專制獨裁國家的武力威脅,唯有強化自己的國防力量,隨時做好不畏戰的準備才是嚇阻戰爭保有和平的唯一方法。 從古至今,人們面對發起戰爭與武力脅迫者的立場定義了我們所持的價值理念。在中國對台灣不斷的以戰機軍艦跨越海峽中線並侵入我國的防空識別區,擺出了隨時欲以武力對台發動戰爭的此刻,國內竟出現許多以反戰與和平之名實為反對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者,以及反對台灣強化自身力量,抹黑美國為協助台灣不受侵略所採取的行動,詆毀美國通過的各項友台法案,凡此種種扭曲的荒謬論調,實為以和平包裝投降主義的企圖,也是以反戰之名麻醉民心,削弱抵抗意識,為將來台灣可能遭受的侵略行動鋪路。 為此,我們必須嚴予駁斥。在野百合學生運動三十三週年的此時,為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主權獨立,共同連署此份反侵略聲明,並對所有台灣公民提出以下數項呼籲: 反侵略的決心,才是真和平的實踐之道 維護和平既是每個公民的願望,也是義務,但妄想以反戰訴求就能獲得和平是愚昧天真。和平的真義不是順從與接受霸權侵略者任何要求,當前台灣時時受到中國併吞的威脅,反侵略並強化軍備,使中國不敢動武,才是追求和平者唯一的選擇。反侵略不是愛好戰爭,正因反對戰爭所以必須充分備戰。反侵略不是站在反戰者的對立面,而是站在反戰者的務實面。所有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的人民都應該加入反侵略的陣營。 守護台灣民主,杜絕假中立的姑息心態 台灣實際上已受到中國灰色地帶認知作戰的入侵,各種謠言謬論企圖動搖國人對未來的信心,以及抵抗侵略的決心。在此戰術侵擾破壞下,國人逐漸有假中立和姑息的心態,縱容造謠者甚至不經意地成為傳播者,對於各種明知為謬論者也寬容以待。我們要呼籲國人,守護台灣民主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當今許多言論,在本質上是違反民主價值,否定人民可抵抗與尋求國際結盟之權利,我們若予縱容就會成為使台灣民主淪喪的幫兇。有道德感的公民皆必須極力駁斥謬論,讓團結的民心成為反侵略的基石。 善盡國際責任,今天,我們都是烏克蘭人 烏克蘭人民的勇氣和毅力值得我們的敬佩,他們捍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自尊,為自由和民主而戰,他們的精神也為其他民主國家提供了鼓舞和啟示。在這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盡可能提供各種支援,也應向國際社會呼籲繼續支持烏克蘭人的抵抗。今天,我們都是烏克蘭人,我們要幫助他們維護民主、尊嚴與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唯有履行這樣的國際道德責任,將來全世界盟友也會說,今天,我們都是台灣人。 三十三年前,我們以學生的勇氣,對自由民主的信仰,以及對母親台灣的愛發起了挑戰黨國威權與獨裁體制的野百合學生運動。三十三年後,我們多已成家立業並散佈於各行各業,但此刻我們愛台灣之心只有更加濃烈。我們願以此聲明表達我們守護台灣,不忘初衷的決心與信念,也希望國人能不分族群,彼此凝聚共識,為我們的後代子孫,為我們珍惜的普世價值,一起團結守護台灣。
李忠憲 2023-03-18
理性思考與決定

理性思考與決定

理性思考與決定 看到馬鈴薯轉Ming Chung老師的文,我真的蠻感慨。我被很多人解除朋友毫不在意,但被張老師解友,真的有一些疙瘩。 有不少具有理想特質的人,討厭賴清德,這不能否認。 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賴清德,但他現在是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了,雖然我本來也有其他的期待,可是現實就是這樣。 可能這個世界很多人不像我這樣深刻了解世界的現實,我運氣很好,小時候跟爸爸在垃圾車底下工作過,也在半夜的砂石場看到那種淒涼的景象。 我往往不會帶著這麼多情緒來處理選擇的問題,理性思考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做不出最好的決定其實常常就是任性和不成熟。 我上一則文說到:反紫光運動當中,我有什麼印象比較深刻? 1、我一開始根本不想管。 2、外國媒體記者帶來消息,中國和馬政府已經都說好了,嚇了一大跳,不管好像也不行。 那時候我在1的時候真的非常生氣,蔡英文都當選,民進黨國會也過半了,黨政都在你們的手上,人才濟濟,還要我繼續出來做什麼? 我不搞政治的,我早就有一份令我非常滿意的工作。我送給廖郁賢議員的「隱性反骨」,書上寫的德文格言是: 政治上的成功是基於 10% 的靈感、60% 的汗水和 30% 的陰謀。 ~格哈.德科赫 Der Erfolg in der Politik beruht auf 10 Prozent Inspiration, 60 Prozent Transpiration und 30 Prozent Konspiration. ~Gerhard Kocher 廖議員說自己因為少了那30%,所以失敗,但整個過程還是令她感到非常值得。 這世界就是有個人的部分,有團體的部分,自己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但是每一種工作都得要有人去做,包括政治在內。 在 2 的時候,我知道自己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我人生許多重大的決定基本上都是經過理性的考慮。 早點了解世界醜陋的現實,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如自己所願,重要是要做出什麼樣理性正確的選擇。 賴清德不好,放棄支持台派的動能、甚至不投票,就是選擇其他總統候選人,其他人對台灣來講更是糟糕的不得了。 這跟那些反戰搞不清楚和平、投降或放棄抵抗,是完全一樣的概念。不抵抗就是投降、背棄同志,仔細想想思考一下中國的力量有多大? 理想過高、不抵抗、不投票並不是清高,這些行為不代表不用負任何責任,只是代表自己沒有遵循理性的思考,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不喜歡拋頭露面,喜歡孤獨,從1 走到2,對我來講並沒有像表面像那樣自然而然、那麼舒服! 建議所有的朋友要冷靜下來,不要在那裡看著人家的言論焦躁不安,如果沒有思考的習慣,拿張白紙寫下利弊得失,我想這有助於自己做出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李忠憲 2023-03-18
台灣擁有人類文明以來最大的寶石

台灣擁有人類文明以來最大的寶石

最近晶片戰爭的作者克里斯・米勒跟張忠謀的對談不斷地在我版面出現。 我有在媒體的朋友說:那個晶片戰爭作者。這個人一直說台灣很危險,半導體集中在台灣風險太高。然後台灣又把它奉為上賓請他跟張忠謀對談是怎樣。 那你來台灣幹嘛?告訴台灣你們快要被炸掉?台灣唯一能作為世界領先的產業,現在變成危機所在,莫名其妙。一個年輕小伙學文史的,把資料整理一下變成外行人看得懂的科普文章。然後來說三道四。 張有稍微回他說,為什麼台積電不能/不該遷去美國。張從成本角度,外國人看的是風險。所以說莫名其妙,好端端護國神山,現在變成台灣的負債。 同志們的反應是: *其實我有仔細讀完他的書,他並沒有給我這樣的感覺。 *相反地,書中的基調是一再重複論證半導體的技術困難和對經濟和政治的關鍵重要性。 *話說回來,全世界的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在台灣,這是個已經無法扭轉的事實。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不合理的高風險。 *這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時鐘可以倒轉的話,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會反對這樣的佈局。 *我一直說,台灣是在一連串的,誤打誤撞的事件之後,有一天醒來,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地方。 *的確,懷璧其罪,台灣現在擁有的,是人類文明以來最大的寶石。當然壞人想來搶,好人也當然不會允許壞人來搶。現在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 好消息是,寶石可以被搶走偷走,但半導體廠卻不可能。這東西基本上無法搬家,被毀了之後的重置成本高到人類文明無從評估、無法承受。 至少這個對談看到張忠謀說:「支持美國政策 讓中國半導體發展慢下來」。當初我們四個小教授跟張忠謀不同意見的對話可是上了頭版!
李忠憲 2023-03-17
復仇的心理

復仇的心理

復仇的心理 《基督山恩仇記》講述了主人公厄德蒙德因被陷害入獄長達十四年,出獄後決心復仇的故事。我們對於他的報復行為感到高興,彷彿讀者自己也同時得到了正義和平反,再多的辛苦和苦難都無所謂。 尼采認為:簡單的人缺乏報復的手段,要不是因為世界的限制,不然因為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根據尼采的說法,壞這個詞最初指的是簡單、普通的人,只是與尊貴的人形成對比。善惡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的標準。 就復仇作為人類心理的標準而言,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描述主人和奴隸哲學不同的對待方式,一個低下的人不得不抑制對他所遭受的不公正行為進行報復的渴望,或者用怨恨來壓抑這種渴望;而大師級的人物則有能力憑藉他的優越性,以權力和公開的方式進行報復。對於尼采,厄德蒙德可以說最初處於一個簡單的人的位置,因為他的社會地位和無助而不得不壓制報復,因為他既沒有辦法也沒有力量可以任何方式進行報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獲得了向折磨他的人報仇所需的力量,非常謹慎和有策略地進行報仇。根據尼采的說法,最好報復的時機是直到一個人掌握全部的真理和正義,並且可以平靜地用它們來對付對手:這樣報復與伸張正義是一致的。 正如尼采所強調的那樣,報復是一種生理需要:“誰忍受不公正而不允許報復”,可以說身體和靈魂都會生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描述過報仇,一種外向但被忽略的攻擊性行為會向內轉變,並讓你生病。 在他的驅力理論中,他假設攻擊性和死亡驅力是與生俱來的傾向,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與遵循快樂原則的愛欲並存。如果這種攻擊性既不能經由文化昇華,也不能排泄到外部,那麼它就不可避免地針對個體自身,如果無力保護自己免受折磨,會讓人沮喪,甚至選擇自殺。 復仇不意味著真正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報復行為不能平息自己的怒火,沒有原諒、放手並重新開始,而是與折磨自己的人保持著不祥的連結。生活只為了報復,得不到內心的平靜。
李忠憲 2023-03-17
教授恐怕是第一個要被淘汰的行業

教授恐怕是第一個要被淘汰的行業

我把台灣四個學者反戰聲明,餵進GPT-4,問它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他的答案實在好到太恐怖了,教授恐怕是第一個要被淘汰的行業! 1. 過於簡化戰爭的原因:雖然聲明中提到了美國及北約在俄羅斯家門口挑釁的軍事擴張行為,但並未充分探討其他可能導致戰爭的因素,如地緣政治、民族主義、資源爭奪等。 2. 對美國的單方面指責:聲明中對美國的軍事主義和經濟制裁進行了批評,但未對其他國家(如俄羅斯)進行平衡的評價。這可能讓人覺得聲明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見。 3. 過度樂觀的和平期望:聲明中強調和談是止戰的唯一途徑,並呼籲停止挑釁行為。然而,歷史上的戰爭往往源於多種複雜因素,單純依靠和談和停止挑釁行為未必能夠達到持久和平。 4. 對台灣自主的過度強調:聲明中主張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然而,考慮到台灣所處的地緣政治位置,要在美中兩強之間保持中立可能是一個相對困難的目標。 5. 對國內問題的過度關注:聲明中提到國家預算應該用在民生社福和氣候減緩而非投入戰爭軍武。然而,在國際緊張局勢下,國家安全和國防仍然是重要的議題,不能完全忽視。
李忠憲 2023-03-16
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戰爭片在奧斯卡得了好幾個獎,我看過以前的版本,重拍的這部片我看了兩次,我沒有看過小說,有德國的媒體評論應該要看小說,而不是看電影。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到我爸爸最後的樣子,因為當時疫情嚴重,還有其他家人沒能在場,考慮是否拍下當時的情況,後來決定還是不要,留下最後記憶的印象而非影像。 電影西線無戰事只有寫實暴力的細節描述,似乎利用影像傳達微不足道的訊息,藉由這種方法來暗示戰爭是殘酷的。我想看書有自己的節奏,有停頓和思考,不會情緒完全被導演牽著走。士兵的受傷和死亡提供殘忍的場景,在這樣的背景下,觀眾可以看到個人如何經歷戰爭,而不是體驗任何對戰爭中發生事情的分析,這部電影很少有深刻的對話,自然而然,反正戰爭就這樣,如果我們成為戰鬥的士兵,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現實情況。 觀看4K像素戰爭場面時預期的腎上腺素激增,消費超現實主義的過度暴力。這部片的德文直譯是西邊沒有新鮮事( Im Westen nichts Neues),作戰的雙方打來打去,都在一兩公里的地方來來去去,戰事膠著沒有進展。 看這部電影的感覺也是這樣,我並不覺得這是一部"反戰”的電影,反而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德國"的電影,很能呼應片名 Nichts Neues。戰壕中的死亡在 4K 看起來比以往的版本更好,感覺更加可怕,最後的戰鬥象徵著一場戰爭沒有人贏得勝利,審美表現極致的死亡迫使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 我愛好和平,但反侵略的戰爭中,要被併吞的一方除了抵抗沒有其他選擇。
李忠憲 2023-03-15
朋友與孤獨

朋友與孤獨

朋友與孤獨 上帝:人類的活力太容易萎靡,太貪求安逸,因此我願賜他以同伴來推動,來激發,來創造,一如魔鬼。 ~歌德 浮士德 真正朋友之間,有許多複雜的關係,有同質性,也有異質性的部分,有互相欣賞、支持、協助的部分,也有羨慕、嫉妒、自戀和驕傲的部分,歌德用魔鬼的角色,來形容朋友的關係,的確非常有智慧。 一個人做事很容易氣餒中挫而無法長久,同儕壓力往往是人生當中一個巨大驅動的力量,這是念最好的學校科系,或跟一群傑出的人共同一起工作或從事什麼運動,所能夠得到最棒的、當然也是最恐怖的東西。 朋友是必要的,孤獨也是必要的,有同伴一起跑步是必要的,一個人自己跑步也是必要的。孤獨是魔鬼最糟糕的武器,常常讓人恢復理智,傲慢是孤獨的姊妹,但孤獨是智慧的兄弟。 只有孤獨才有可能自由,如果您可以從人群中淡出,不追逐金錢、陪伴、愛情、榮耀或好奇心,那麼您將擁有自由,這些都無法在寂靜與孤獨中存在。 如果不能獨自一人,我們就是一個奴隸。 您可能擁有至高榮耀的思想和靈魂。但在這種情況下,您是高尚的奴隸或聰明的僕人,您沒有自由。 我們需要朋友,讓他們像魔鬼一般給我們同儕壓力。我們也需要孤獨,孤獨不是寂寞,是最偉大的冒險。 孤獨不會沒有朋友,有朋友也不見得不孤獨!
李忠憲 2023-03-15
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

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

  今天要接待美國來的教授朋友,就是他說兩次縣市長民進黨的大敗都跟台大有關。他說我總是講真話,我想他所謂的講真話不是言論自由下面的講真話,這很多都是謾罵和胡說八道,而是善用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兩者的結合。 我講真話,但不是我想講多少就講多少,而是我敢講多少。 人人都知道講真話的重要,尤其是領導人,總是希望他的部下可以反映真實的聲音,但講真話令人討厭,聽到之後不是舒服的事情。 習近平稱帝以後,下面的主要幹部都是他的核心愛將,再也沒有別的聲音,我想這是台海戰爭最大的風險,因為這樣我總覺得戰爭是時間問題,這是必然的事情。 講真話要付出代價,暴露自己內心的想法被別人掌握,得罪許許多多的人。但講真話有一種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幸福感。 講真話不是會講多少,而是敢講多少,希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敢講的東西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但萬一中國來了以後,應該再也不能講任何真話了,不過至少有一段時間我是很痛快地在講真話,我很幸運地活在台灣空前最好的時機,運用自由之家給台灣94分的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明年之後就不知道了!
李忠憲 2023-03-14
放棄不放棄

放棄不放棄

放棄不放棄 我跑步速度一直都沒有進步,三高肥胖這麼多年,一身都是病的身體,還能夠完賽了28場馬拉松,已經非常感謝。周圍的人紛紛破P B,做高難度的訓練,往符合波士頓馬拉松資格的道路前進,對我當然是有些刺激,但我一直是用斯多葛學派的「放棄」哲學來跑步。 我從小到大很少這樣,沒有路就會拼命找一條路來,如同尼采所說的: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變得更強。但對跑步這件事情,我比較傾向於不能拿那些殺不死我的往事來要求現在的自己。人事時地物一個條件不同就差異很大,即使是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也要有差別的應對方式,這是終身學習和終身思考的重要原則。 我喜歡斯多葛「放棄」的一個小故事: 「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一個人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此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 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這個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感悟:注定無法挽回的痛苦,不如早點放棄!)」 斯多葛哲學的「放棄」(apatheia)指的是一種無情感、無憂慮、無慾望、無恐懼的心態,使人能夠冷靜、理性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和困境。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既然已經有這種放棄的想法,為什麼還會出來搞東搞西,試圖影響國家的未來? 對於國家和個人的道德來說,「放棄」概念在兩者之間有不同的適用。在個人道德上,斯多葛哲學認為放棄是一種重要的態度,因為它可以幫助個人達到無私無我、超越自我、追求智慧和真理的目標,從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和諧。 然而,在國家道德上,斯多葛哲學並不主張放棄,而是認為國家和政治領袖應該對公民和國家的福利和繁榮負責,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和政治事務,並且對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持有高度的責任感。因此,在國家道德上,斯多葛哲學強調積極參與社會和政治事務,而不是放棄。 這就是人生,而人生很多問題都很困難,沒有終身學習和思考,很快就會變成連署「反戰」那四個傻蛋學者,沒有人不會不變笨,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跑步也一樣,我雖然沒進步、也沒有退步,這種狀態需要很多努力,這就是跟自己比較的好處。
李忠憲 2023-03-14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天照大神和Tiffany & Co. 桃園神社我去了好幾次,像這種在台灣感覺像是出國的景點我特別愛去,古坑鄉的海鮮餐廳八斗子,我也去了很多次,進入這些地方感覺有一種異國風情,不像一般的景點。 桃園神社是當初日本帝國外地所設立之神社建築中,保留最為完整者,其園區當前仍保存著本殿、拜殿、參道、社務所等主要設施,大致上仍維持基有原貌,並以其歇山頂、廡殿頂之建築設計以其史蹟的完整性而知名。 看到新聞「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天照大神」等神祇供奉,引起外界批評批悖離忠烈祠精神。桃園市政府民政局發布新聞表示,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引入其他神祇是委外單位辦的文化活動,即將告一段落,日本神祇將由主辦的委外廠商送回。」 全台灣所有的忠烈祠幾乎都是從日本神社偷換來的,當初鄭文燦這個文化園區命名為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已經算很客氣。 文化是國家的根本,不重視歷史排外是自卑的表現,明明本來就是日本神社,天照大神請走了,要改供奉石岡一郎嗎? 台灣的詐騙橫行,妙天妙禪宗教信徒眾多,卻容不下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天照大神。 中華文化就是最會轉進,騙來騙去騙到連自己是什麼人都不知道。 自欺欺人是沒有辦法得到自信,真不知道什麼時代還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女王名古屋馬拉松的獎牌和完賽T裇每年都是Tiffany & Co. 設計的,城市行銷非常成功,Tiffany & Co. 是1937年在美國紐約成立的公司,異國風情和兼容並蓄是城市行銷的重要手段。 桃園神社的天照大神被請走,一個小小的事件剛好展現了黨國文化的精華,什麼事情都是為政治服務,不重視歷史和真相,缺乏自信自卑的不得了。  
李忠憲 2023-03-13
別無選擇,沒有替代

別無選擇,沒有替代

TINA 原則 TINA 是There is no alternative的縮寫,意思為:別無選擇,沒有替代。 就其核心而言,TINA 原則意味著它是一種強制性邏輯。如果你從實際限制的角度思考,你就會讓自己被事物所迫。 一個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對事件做出反應。 任何遵守 TINA 原則的人都不會把目光轉向未來,因為當前的問題太強大了,我們別無選擇。 昨天突然發現台灣怎麼變得那麼強,以前是「好想贏韓國」,現在不止贏韓國(2022年國民所得毛額GNI),甚至還以九比五贏了荷蘭(棒球),以94比9贏了中國(自由指數),自由、民主、人權、防疫、以及經濟狀況都在世界名列前茅。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卻是 TINA,理性思考的人沒有第二個選擇,孟買春秋以前會批評 William ,她追蹤人數眾多的粉絲專頁被搞掉又復活,許多人造謠說是 William 在背後搞鬼,她自己不僅澄清這個亂七八糟的說法,儼然現在就變成一個威廉粉。 台灣會變成這樣,當然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中國要併吞台灣,另外有一個亂七八糟的中國國民黨缺乏智慧、忘恩負義背叛這塊養育他們的土地。充滿仇恨、缺乏勇氣搞不清楚誰是敵人。 有些情況需要替代和快速反應。 一艘陷入風暴的船需要船長做正確的事。那些受到滅絕威脅的人別無選擇,當然也沒有時間。發現TINA之後,不只是調整自己的政治立場,勇敢去接受這樣的結果。就像當初我在知道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帶來的消息之後,知道這是一個TINA的情形,跟自己只能去德國唸書有類似的狀況。 柏拉圖認為勇氣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知識,正確的事情總是與道德正確聯繫在一起:勇敢意味著知道,不僅知道什麼是可怕的,勇敢的人有意識地冒險,而不會被非理性的恐懼所麻痺。對於康德來說,勇氣是思考,他的名言:有勇氣善用自己的理智,這句話是啟蒙運動的座右銘。 我認為每個人最開始的勇氣,就是卡繆定義的「做自己的勇氣」,勇氣象徵著人類在面對世界荒謬時的清醒,與眾不同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這只是意味著有足夠的勇氣做你自己。 幸福的關鍵是自由,自由的鑰匙是勇敢!
李忠憲 2023-03-12
作夢不做夢

作夢不做夢

作夢不做夢 昨天棒球贏了,很多人都很感動,棒球帶給我們很多感情的寄托,舉凡了解這種感覺的政治人物,昨天一定在他的臉書上貼吃義大利麵或披薩的照片。 但如果有個小孩在看棒球的當中,跟他中產階級的爸爸媽媽講:我立志要當職棒選手,我看大部分的父母不是不當一回事,就覺得這是一個頭痛的不好想法,一定要想辦法壓抑或把它從這個小孩子腦海中清除。 高一升高二,我挑了自然組,沒有受到什麼阻礙自然而然,我那時候的知識,也不足以支撐自己選擇去念社會組,高二要升高三的時候就有一些波折。高二的導師跟我講:當醫生是一條最安全的路,然後只有優秀的學生才有資格到第三類去,學校也想辦法把比較好的老師都集中在那三個班級,老師說他自己的小孩也是念台大醫科,他是把我當成像兒子一樣才會跟我囉哩八唆講這麼多話。 後來我當然不如老師的預期,跑去第二類組的班級,人生也遭受了很多的徬徨、挑戰、挫折和痛苦。 我發現許多球迷很奇怪,看球主要是應該是喜歡棒球運動、而不是愛台灣,愛台灣是附帶的,但就我的觀察絕大部分的球迷都是因為愛台灣的這種感情在看比賽。 其他國家有不同問題,台灣把精神寄托在棒球運動上是有歷史因素,但目前還在中華台北與台灣糾葛不清。台灣棒球的發展,我認為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運動?尤其是職業運動」。 台灣並不是沒有強大的職業聯賽,最大的職業賽事就是「升學考試」,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都花盡心力,耗費大量資源在這個職業聯賽之中,從高中選秀到大專杯都是全國注目的焦點,只有少數的家庭,可以接受小朋友花一些時間和才能在音樂、美術和運動上,因為這也能夠開一點外掛,有助於這場比賽,但是如果個小朋友有堅定的意志跟家長說:「不惜代價,我想當職業棒球選手」,我想在台灣沒有幾個家長會開心,更不用說可以盡己之力幫助這個小孩達到夢想。 為什麼會這樣?小孩立志要念第一志願,家長笑嘻嘻高興的不得了,立志要當職業棒球選手,家長卻是愁眉苦臉,大部分直覺的反應一定是潑冷水,而不是支持,因為風險太高了,立志要念第一志願,結果念到第十志願,我們還是非常高興,但是職棒選手、日本職棒,甚至美國大聯盟,不要做夢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許多國家對運動的態度不一樣,美國的高中生表現好的運動員才是風雲人物,成績好的就像「宅男行不行」裡面的人物一樣,常常很吃鱉,只有運動好、成績也好才是最優秀的人才。美國人很多都只有高中畢業,但日子也是過得很好。 德國有許多小朋友一生的夢想是成為德甲的職業足球員,這些小孩從小就踢足球,大約十三、十四歲起,優秀的孩子會進入德國國家青年足球隊,他們所有的時間幾乎都在練球,一天訓練六、七個小時,之後是三、四個小時的體能和重量訓練。大約訓練到二十歲左右,才有可能甄選進入職業足球隊,有80%以上的國家青年足球隊球員無法進入職業隊,每年只能有幾十個優秀的德國年輕人,從幾千幾萬人選出來的足球小天才,他們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 不能進入職業隊的小朋友,會接受職業教育,進入第二人生,雖然沒有辦法實現夢想,但是在生活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很多之後也有非常不錯的第二人生職業生涯。 我們從來不認為自我實現是件重要的事情,許多人的一生隨波逐流,從來不敢有自己的夢想,於是代代相傳,也不許小朋友作夢。立志愈大,努力愈多,對於成功的渴望愈強,失敗的衝擊很可怕;立志不大,自然而然,大多也會一事無成,問題是志向要有多大,什麼是不切實際的目標?沒有人可以給你答案。 我們如果不提供年輕人作夢的空間、健康的心態和面對失敗的哲學,只能世代安穩的做一個社會的奴隸,人生就是冒險,失敗是正常,失敗之後,能不能夠接受,還有沒有路可以走。如果大家都只想走安全的路,沒有夢想,這個社會其實永遠就是這樣。 我想我高二如果聽了老師的話,人生應該會順遂許多,說不定也有可能當教授。但我的專長絕對不會是資訊安全,不了解晶片製造或IC設計是什麼,也搭不上反紫光這輛火山布雷車! 台灣隊昨天擊敗義大利拿下關鍵一勝。(記者廖耀東攝)
李忠憲 2023-03-11
媚俗的悲情城市

媚俗的悲情城市

媚俗的悲情城市 我講「悲情城市」火車上的問題,當然許多人有不同的意見,我不喜歡悲情城市,主要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這個場景。為了兼顧所有人的感情,沒有思考反抗的意義,不服從是需要勇氣,而這種勇氣往往來自於深層的恐懼和理性激盪之後的結果。 抵抗不是匹夫之勇,也不可能瞬間轉換成壓迫者的角色。並不是說反抗者不會成為獨裁者,這不會在事件的當下,而需要時間來腐化單純的想法。 我不喜歡從事政治,因為政治要成功,一般的政治人物通常動機佔10%,努力佔了60%,陰謀需要佔30%,純粹靠運氣、不靠政治鬥爭來超車同志,機率是微乎其微。 我之前講到悲情城市是媚俗,媚俗有時候是種感傷,把一般人的感情和反應當成是自己的感情和反應,廉價但可以很快地得到一般人認同的情緒和撫慰。媚俗是種懶得思考的態度、不重視邏輯事實、不願多次品嚐審視、不求甚解、不從其他的角度看待物品本身,一種直覺懶惰看待藝術的方式。 思考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舉凡生活的大小事都要做決定,這世界的騙局太多,最近也看了「以神為名」紀錄片,人生一輩子的努力常常會毁於一旦,防止被騙更是到時都需要努力的事情。 好奇心、懷疑一切、準確表達、邏輯思考、考慮不同觀點、檢視自己的信仰、系統性和客觀思考是基本原則,追求真理、批判性思、和具有創造力是進階的方法。 智慧使人與眾不同,如果知識是訊息,那麼智慧就是根據知識採取的行動,我們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但永遠不會從中提取任何智慧。 如果你沒有時間,你就沒有辦法思考,思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沒生活忙碌中的人們,只能反應而無法思考。 做的越多,擁有的越多,就會成為更好的人,在思考的世界並不是這樣,無休止的競相去做和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就,會讓人感到困惑和沮喪。當一切都很重要時,我們無法將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分開,你只能挑選,挑選極小部分,做得更少,做得更好。 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世界讓我們陷入困境,要在灰色地帶觀察和思考問題,不將對立的概念視為敵人。 思想上要謙虛,大多數優秀的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知識。這個世界的全部問題在於:傻瓜和狂熱分子總是對自己如此自信,而聰明人則充滿疑慮。 打倒你自己的想法、考慮其他可能性、沒有正確的事情,確定性是智慧的敵人。“正確答案”是停靠點,而不是最終目的地,尋求智慧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旅程。 悲情城市是不是一部好電影?我花了時間看了好幾次,這部電影並不難看,也不是一無是處,但是媚俗,我也思考了好幾次,每次都得到類似的答案。  
李忠憲 2023-03-10
烈士死了,他的統治才開始!

烈士死了,他的統治才開始!

最近大家都在傳:「榮歸烏克蘭」烏軍老兵被俘無懼 高呼口號後遭俄軍處決,對這個影片,聯合國的專員表示應該是真的。 忍一下就好了,為什麼要這樣被槍殺 ?有些台灣人可能是這樣想的,太多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從228的惡夢醒來,也不知道如何做個生命有意義的人。 年輕的時候,到野百合運動的中正廟去靜坐,當然沒有告訴父母,順利離開沒有衝突,沒有看到任何鎮暴警察的影子。 太陽花的時候,情況相當的緊張,連上去看自己兩個在那邊待了很多天的碩士班指導學生,在美國的同學還擔心的提醒我:千萬要小心,但這場運動最後也和平收場。 雖然不知未來是否仍然和平收場,但要保衛台灣就是要靠這些人,那種在威權和法律的束縛之下,不顧一切,真正讓台灣活著的是這種力量。 我一直說台灣跟中國不一樣,從海外留學生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感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人多的是「留美是生活、仇美是工作」,人格分裂是日常哲學。 活得夠久的人都知道,為什麼而活相當重要,會吃飯呼吸、滿足動物的慾望,也可以算是活著,但這樣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願意為自由付出代價的人,動機其實很單純,也不是什麼想當英雄的力量在背後驅使,他們只是不想像蛆蟲一樣的活著,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 自由是不怕失去什麼或實際上沒有什麼可失去,當沒有自由的時候,其實是一無所有! 暴君死了,他的統治就結束了;烈士死了,他的統治才開始! ~齊克果
李忠憲 2023-03-09
抗中與戰爭

抗中與戰爭

抗中與戰爭 最近許多朋友討論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民眾未準備好抗中,文中描述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卻對中國的威脅麻木。直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後,在台灣嚴肅討論中國可能的入侵才成為常態。除了受到中共對台灣進行資訊戰擾亂人心影響,也反映出台灣複雜的歷史與政治背景。 我並不是非常認同,蔣介石在台灣想要反攻大陸幾十年,每幾年都會召集高級將領問說準備好了嗎?我相信沒有一個會說:報告總裁還沒準備好。 蔣介石自己也知道在台灣偏安是他唯一的選擇,但為了維持自己獨裁的地位,只能不斷地上演這樣的戲碼。 台灣要投降或和談的聲音很大,甚至還有中國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在全世界都感到戰爭即將來臨、中國軍事費用超高提升的情況下,公然連署要求台灣政府不要買防禦性的火山布雷車系統。 這些都是事實,但並不表示台灣對於抗中這件事情沒有準備好。如果是2012年馬英九當選的時候這個說法還算正確,和習近平在那個時候就採取現在的策略或更激進的手段,基本上台灣恐怕早就萬劫不復。 2014年太陽花最大的意義在於許多人開始了解不想跟中國統一的人才佔多數,這就是抗中的集結。 我覺得經濟學人的問題應該是台灣還沒有準備好真正的戰爭,準備戰爭並不是件愉快的事情。烏克蘭一開始也沒有人認為他們會這樣去對抗俄羅斯,總統感覺就是一個業餘的,然後輿論跟宣傳也都站在俄羅斯那一邊,大家可以回去看一年多以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時候,許多媒體人是怎麼講的。 打下去才知道原來烏克蘭是這樣,資訊科技革命之後負面和災難的消息常常快速傳播,但是永遠改變不了人想要在什麼樣的體制生活這件事情。 每次黑熊學院的活動很快就爆滿,上次看到針對女性的活動,開放到額滿只有12分鐘。在台灣會積極投降、甚至背叛的不會沒有,但我覺得會拿起槍及抵抗的絕對會超過一千萬人。 現在問題是2024以後我們會選出什麼樣的一個總統? 積極帶大家去和談投降的和平統一?拿算盤算一算這些事情對自己的厲害得失有多大的商人?表面英勇、卻知道躲到哪裡最安全,可以順利升官裝傻的傢伙?開戰就逃走想要成立流亡政府的領袖? 還是可以跟這塊土地共存亡的人? 這就決定這一千萬人的命運!
李忠憲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