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曲線:人生的起伏

幸福曲線:人生的起伏

人能夠持續一直努力的活著,有個重要的因素是幸福感,許多會自S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已經是在零以下,所以不想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

每一個人的幸福感曲線都不一樣,有的人在人生的初期是最高峰然後慢慢地往下掉,最低點就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有的人剛好相反在人生的初期是最低峰,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是幸福感最高的那一刻。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起起落落,幸福感的曲線有高有低,而且至少維持在X軸之上,這就是我們的一生。

我很多優秀的系友,幸福感在18歲的時候是一個高峰,在這個地方滿足了社會和家庭的期望和需求。我唸大學時好幾個同學都因為這個事情感到害怕,想說會不會從此就一直往下掉。

當教授以後看到幾個同事,可以一直再創高峰,但在人生最頂盛的時期生了大病,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從人生的最高峰跌到谷底,再也沒有機會往上爬升。

昨天寫那篇文章,說到馬拉松常常看到的標語:只有那些走得太遠的人,才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我自己加上了後半段: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之後,就不要走太遠。

在四季分明的德國,這個有下雪的地方通常比較乾淨,夏天滋生的蚊蠅昆蟲,到了冬天完全消失不見。

下雪的時候讓人特別感到冷靜,在滿天大雪之中一片白茫茫,那種淒美不由得會讓人想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每年秋天的時候就開始害怕冬天要來,這種冰凍的氣候對從海島台灣來的人是一種嚴重的考驗,室內外溫差到達幾十度,我一直不能適應暖氣對氣管的傷害,那種乾燥令人很不舒服。

等到冬天過後的春天,那種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微風吹到臉上,是在柏林的生活中,讓我最難以忘懷的享受,我從來沒有在台灣的任何一個季節或地方得到同樣的那種感覺。

夏天的柏林陽光十分珍貴,那時候全球氣候暖化沒有這麼嚴重,不會像現在變化那麼大,夏天幾乎沒有悶熱的日子,有陽光的日子在大小公園裏面,都有德國人脫光光在曬白肉,一開始好奇,久了也就司空見慣。

我到柏林的第一年冬天遇到白色聖誕節,就在菩提樹下大道,人生第一次看到雪,柏林的冬天非常寒冷,常常在零下十幾度,那時侯我的身體非常不好,在這麼嚴寒的冬天,由室內走到戶外,溫差變化大,常常生病,而且暖氣讓我的呼吸器官感到非常不舒服。我在柏林的冬天過得的不愉快,這也是我最後決定要離開柏林重要的因素之一。

這幾天大家都覺得很冷,我每天幾乎還是穿著短褲到學校,我想當初我如果跑步,說不定就不會離開柏林。

清晨在田徑場跑步很無聊,不斷重複的景色,在很短的時間一直出現,平淡無奇的人生就像這樣。如果沒有季節的更替變化,人生的高低起伏,幸福的感覺從何而來。

尼采:「人必須有混沌,方能孕育一顆舞動的星星。」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