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革命之後的霸凌

資訊科技革命之後的霸凌

網路時代嘲笑他人變成一種行業、一種獲利的工具,這是以往的社會學家難以想像的事情。在資訊科技革命之前,人類文明重大的進展是印刷術的發明,有印刷技術以後才可以傳遞許多的知識,接下來是收音機跟電視的發明,可以讓傳遞知識更加快速和方便。

但這些傳遞的管道和資源有限、可受控制,可以維持一定的可信度和專業知識,一個國家傳遞這些知識的管道,往往控制在所謂精英階層。

因此有學術圈地或是專業知識封閉的現象,但是知識和理念的傳遞有一定的品質和正面。當然也曾經發生過專制獨裁霸佔宣傳管道,例如納粹的宣傳武器戈培爾,但整個人類歷史的進展,主流還是在傳遞正確的訊息,善良的價值觀。

資訊科技的革命把人類的溝通管道成本降低到幾乎為零,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跟全世界發表他的意見,這會造成一種跟以往世界完全不同的文化現象。

努力的人比較多?還是懶惰的人比較多?失敗者比較多,還是成功者比較多?平庸的人比較多?還是優秀的人比較多?

以前人應該很難想像,現在這麼多沒有讀書、也沒有知識的網紅霸佔了整個台灣言論的上空,由他們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現在不只在民主的投票,每個人都是一票,在發言的管道上,每個人所佔據的聲量也一模一樣。背後不受控制的資本主義邪惡廠商投注的資源,再加上中國的統戰,讓台灣陷入了毁滅的危機。

跟毫無人性攻擊礦工老宅一樣,為什麼社會上會有人嘲笑像陳俊翰這樣的人,他儘管面臨重大身體障礙,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學術和職業成就。

1. 努力的人容易遭受嫉妒和討厭。

2. 陳俊翰克服障礙的努力和成就,與大多數人的經驗相距甚遠。

3. 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的人,常被視為破壞了共同基準,引起不滿。

4. 網路社交平台讓極端和負面的想法找到了共鳴。

5. 一些人因為對讚揚努力的言論感到反感,而去嘲笑真正努力的人。

6. 網路上愚蠢或邪惡的言論也能找到大量支持者。

7. 嘲諷社會價值觀念,成為一種快速獲利的方式。

8. 媒體和社交平台上的極端言論,損害了社會的公共信任和價值。

這種現象傷害了社會的基本信任和人性,社會對於努力和成就的嘲笑態度,損害了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和信任。

傳統定義的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沒有什麼太多的武器,尤其在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只能不斷呼籲,發出自己微弱的聲音,此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賺更多的錢成為資本家來背後控制言論?

建立大數據分析資料庫紀錄傷害網紅和無法教化的支持群眾,視為敵人,列為威脅名單?

坐以待斃,等待資訊科技革命的成果,吞噬了我們的自由、民主和人權?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