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鉤」路上須先「去風險」

八月以來,中國金融地雷連環爆發,號稱「宇宙第一」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的美元債未能如期付息,瀕臨違約,緊接著十一檔人民幣債券也暫停交易;與此同時,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也爆出財務危機。這兩家企業的核心業務皆與房地產有關,所以陷入倒閉困境,乃是中國房地泡沫即將破滅的前兆;而兩家債務猶如天文數字,甚至超越一個中小型國家的GDP,恐有引發全球金融風暴之虞,因此被質疑是「中國版雷曼兄弟」,對台灣可能產生的衝擊,國人應該密切關注。另一個值得觀察的訊號,則是香港首富李嘉誠以七成價格拋售香港一個建案,是否含有看衰中國治理下的香港之政治意涵,也是關注中國經濟者所不能忽視。

碧桂園的開發項目數量是恆大的4倍,若碧桂園違約,事態將比恆大倒閉更嚴重。(彭博)

 

中國疫後經濟解封,本來甚受經濟學家期待,不料中國經濟未見大放異采,反而出現下滑疲態,出口急劇衰退、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內需低迷,通縮跡象日趨明顯,加上房地產、地方債泡沫瀕臨破滅邊緣,外界質疑有重蹈「日本失落三十年」之虞。中國是否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經濟學家辜朝明之理論)症狀,引起中國經濟學界的辯論與省思,儘管正反看法不同,但房地產泡沫能否妥善解決,獲得軟著陸,乃是中國經濟轉折的生死關卡,則是多數經濟學家的共識。如今,經濟解封才約半年,碧桂園、中植系爆發財務危機,則是冰山一角,中國金融危機似乎再也無法掩蓋。中國房地產的經濟規模約佔GDP的兩成五,過去,炒房乃是中國民眾發財致富的管道,一般人早已有房價「只漲不跌」的觀念,於是拚命追漲,造成房價嚴重偏離基本面,一般上班族根本無力負擔,一旦房價下跌,容易造成建商倒閉、爛尾樓、房子遭到拍賣、銀行呆帳等現象。尤有甚者,中國官商勾結猖獗,開發商必須付出鉅額賄款,取得開發案,並以特權向銀行大量貸款,亦即整個產業的運作是建立在金權政治下的超高財務槓桿。另外,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亦來自於土地開發案,更因背後是政府「背書保證」,乃炒作出一種房地產的「非理性繁榮」。在官商勾結下,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規模之龐大令人咋舌,碧桂園公布今年上半年虧損金額將達人民幣四五○億至五五○億元。而其債務規模則達到一兆四千三百億人民幣,在中國數百個城市未交付的公寓約一百萬套,乃典型的「大到不能倒」,一旦倒閉將引發金融、社會災難的企業巨獸。

前年的恆大,今年的碧桂園,其它建商亦是負債累累,股價大都從高點下跌八、九成,資不抵債,等於是「殭屍企業」,顯見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只是開始,不是結束。此際,李嘉誠的香港房產降價三成求售,加總他自二○一三年即大量賣出中國房地產,到二一年,大約出脫十一筆中國資產,總金額達到一一七八億港幣,對照起今日中國房地產危機,李嘉誠對中共統治下經濟下滑似乎有先見之明。不過,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對台灣的影響,應是吾人最該關切的議題,可從兩個方面來探討。首先,台灣銀行對中國的曝險部位快速降低,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今年第二季底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為一兆○一○二億元,「曝險占淨值比重」更由前年同期的三十七.一%降至二十三.九%,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最低,並且連第九季下滑。對此,有國銀業者研判,因為整體趨勢沒變,今年第三或第四季曝險金額可能會跌破「兆元大關」。其二,據金管會調查,台灣金融業在碧桂園爆雷事件中曝險部位約二十一.七億元;「中植系」部分則為零曝險,並未踩雷,可見兩者對台灣金融業的衝擊相當有限。值得嘉許的是,台灣金融業在中國曝險部分雖達一兆元,但業者普遍具有風險意識,放款對象主要是優質台商,合庫金控董事長董瑞斌即表示,包括中國國企、央企及其子公司、民企等,都盡量不往來,主要是「看不懂財報、財報不可信」。由此可見,台灣金融業對中國經濟的風險意識,已內化為業務推動的核心標準,可以有效降低中國金融危機對台灣的衝擊。

台灣與中國經貿深度連結,近來雖然朝降低依賴方向發展,但絕對數字仍然相當高,如對中出口由二○二○年的四十三.九%大幅下降至去年六月的三十六.五%,但中國仍為我出口之第一大國,因此最近仍然面對中共對我出口展開反壟斷調查,揚言中止ECFA的威脅。而許多西方國家的情況與台灣類似,因此它們雖然了解中國對全球安定的威脅及中國不時動用的經濟脅迫,但仍未強調現實上很難做到的完全「脫鉤」,而是著重「去風險」為優先課題。對於台灣而言,與中國徹底脫鉤可能仍有漫漫長路,但在這同時必須做好「去風險」,跟疫情時台灣與中國的謹慎互動模式一樣,才是當前台灣應對中國經濟風險與脅迫的保全之道。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