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欺負台灣人不懂

台灣的那個不稱做消費稅,稱作營業稅。

是向賣方徵收的,簡單說就是有開發票的話就要徵收發票金額的百分之五,它是掛在消費行為上面,只要消費行為產生,不管你有賺錢沒賺錢都要徵收,所以也算消費稅的一種,因為它是跟賣方徵收所以賣方在終端售價需要把營業稅也計算疊加進去以免虧本。

日本是採取跟買方徵收,也就是售價還要再加上消費稅才是消費者應該支付的金額,這樣做看起來麻煩得多,但是其目的在稅率透明,消費者清楚自己付的錢有多少是政府徵稅拿走了,而跟賣方徵收則是消費者比較方便,計算稅金的工作由賣方來做,但是稅率變得不透明,雖然過程不同可是根本上這個稅是由買方支出這一點是一樣的。

而有些人會說『中國沒有消費稅』這就是在鬼扯,中國的確是沒有稱作消費稅的項目,可是那是跟台灣一樣名稱不同而已,同樣的稅中國稱作『增值稅』,不同於台灣他們採取三階段不同稅率,分別是百分之三、六跟十三,按照營業項目跟規模有分別,很多中國人覺得沒有,是因為中國的商家【普遍逃稅】,理論上你在淘寶賣東西,要繳的增值稅就是百分之十三,比台灣高得多。

那這邊就會有人疑問了,以中國那種中低消費品微利結構,這種稅率做生意能賺錢?

就像台灣對於微利商家可以免徵營業稅(免開發票)一樣,中國對於新創跟微型公司也有稅率優惠,一般來說前三年免稅,前五年打折減免,所以中國的中小企業普遍這樣玩:公司營運三年以後就用老婆親戚當負責人成立新公司,接著把公司資產跟業務轉移到新公司,五年優惠期快到以後就把舊公司解散,黑心一點的還把債務跟員工薪資掛到舊公司直接惡性破產,反正公司換了一個牌子而已,原地原班人馬相同業務繼續經營,就是為了逃稅,基本上本來就微利的中小企業如果不逃稅,按照百分之十三增值稅跟百分之二十五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在中國根本不可能賺錢。

那些經常往來中國做生意的,最熟悉的中國遊戲規則就是逃稅,中國是接近歐盟的高稅率國家,可是按照那種稅率繳稅中小企業根本活不了,因此逃稅是他們的生存技能,所以中國做生意的常常自嘲,中國的生意人抓一個槍斃一個基本沒冤枉的,因為中國的法律定到你不犯法基本上是活不下去的。

別欺負台灣人不懂。

< 資料來源:周布雅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