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膽西進到走向世界

國際媒體《經濟學人》最近報導,美中地緣緊張加劇,迫使全球製造業尋求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為生產基地,台灣等十四國所形成的「亞洲替代供應鏈」(Altasia)逐漸形成,在出口額、技術勞工都與中國勢均力敵,吸引了製造業者移出中國。這一趨勢報導,信而有徵,除了《經濟學人》的整體數字,從台灣產業和經貿發展看,也是如此。

產業移動常連帶引發資金、技術、人力、生產方式流動,也影響貿易、經濟成長、就業等總體經濟。以就業為例,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台灣人前往中國工作的人數連續八年遞減,從二○一一年的四十二萬人,到二○二一年已降為十六萬人,十年減幅逾六成。去中國就業的台灣人明顯減少,反映其經濟社會環境惡化,內外在不確定高升,從產業到個人西進中國的意願明顯降低。

其他經濟指標也有同樣走向。今年一至二月,我國對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市場,出口比重降為三十四.三%,創二十年同期新低。在銀行放款方面,去年金融控股集團對中國貸放金額較前一年降低,占比也從十九.四%降為十六%,金額為三十一季以來最低。相形之下,金控同一時期對新南向國家放款占比二十九.二%,澳洲、越南、新加坡居前三名。

這一趨勢,與二十多年前台灣許多工商業者不顧政府勸阻,大膽西進的狂熱已顯然逆轉。導致這一新形勢的,主要是中國投資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就短期來說,烏俄戰爭、武漢肺炎疫情、美中經貿科技戰爭、通貨膨脹威脅、債務金融動盪、黨國加緊控制經濟,都衝擊其整體經濟。繼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較目標五.五%腰斬而勉強「保三」,今年連剛上任的總理李強都說,要達成五%的成長目標「並不輕鬆」。

長期而言,中國正面臨一九七○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厲的經濟挑戰,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門債務嚴重、房地產業危機四伏、跨國公司難安心經營而考慮撤離、失業率高升、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同時襲來、與美國外交經濟交惡而陷入冷戰邊緣。由於黨國強勢介入與管控,國際間屢屢預言的「中國金融崩解」至今尚未發生,但這並不等於中國可以無限期挑戰正統經濟理論,若無必要制度改革,與日本同樣陷入長期經濟停滯的機率甚大;且其「未富先老」的人口經濟大勢,也可能難以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因生產力和競爭力未顯著提升,無以進入高附加價值市場而登上富裕國家行列。

中國經濟形勢今不如昔,正是台灣近年以實際行動揚棄大膽西進而走向世界的轉捩點。從李登輝總統任內,台灣不少工商業者無視「戒急用忍」的苦口婆心,為了降低成本,也因對共產黨無知與國家認同錯亂,開始把投資及生產活動大量移往中國,陳水扁政府未能落實「有效管理」,其後加上馬英九政府全面傾斜,台灣竟曾把七成投資放在中國這個籃子,出口逾四成到中國,對其經濟依賴程度「有如糖尿病人需要胰島素」。

其間中國吸引包括台資的外資,朝「世界工廠」發展,經濟崛起,壯大軍事及國際政治力量,進而打壓脅迫台灣。鎖進中國的台灣,受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拉低國內價格成本與產業水準,僅台積電等若干科技及本土產業根留台灣,其中以薪資長期欲漲乏力,最讓上班族受傷。台灣把經貿集中投注中國,容或有部分廠商受益,但整體經濟得不償失,產業轉型上進不足。在安全方面,自招以經促統、以商逼政壓力,中國把黑手伸進政媒商,如今飽受認知作戰及內部分化之害,經貿大量投注並壯大敵國,愚不可及。

由於習近平野心暴露,在東海、台海、南海等周邊四處惹事,國際社會高度關切,從烏俄戰爭中警覺的歐盟不再對中國「天真」,歐美許多國家對中國也「戒急用忍」,美國朝野兩黨和民間把中國視為重大威脅,國會議員甚至強調美中競爭是「存亡鬥爭」。自川普時期開始,從關稅下手的經貿戰爭起,繼之以拜登的先進科技管制,台灣在其間都有角色,且受其益。其中,川普的關稅制裁,引發台灣產業和資金回流,也顯現於去年對美國出口增加十四.三%,連續六年成長。後繼的晶片戰爭,台灣舉足輕重,在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也居重要地位,自應妥善把握。

從而,經貿從大膽西進轉為走向世界,以上進為主,南向與西進為輔,強化與美日歐等先進國家夥伴關係,是我國確保安全與繁榮的正辦。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