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可能是最主要的罪犯

時事看板 57

02/14/2022星期一

 

記得嗎,當川普在2020年接受CBS的60 Minutes訪問時,說他當選後的過度小組(川普大樓)被人竊聽Spied on時,主持人Leslie Stahl立即連聲糾正他,說這是沒有證據的,還說:這是CBS,我們不會將沒有證據的事情在這裡說出來。

當川普任命的司法部長William Barr於2019年在國會作證時,說他有理由相信川普當選後被竊聽時,民主黨跟媒體立即指責他是立場不公正的司法部長,大聲疾呼要彈劾他。

現在經過司法部獨立調查員約翰杜倫John Durham兩年多的調查,終於找到相當的證據,證明川普當選後不僅過度辦公室(川普大樓)被人竊聽,就職後進入白宮還繼續被竊聽(電腦被滲透)。而且有證據證明,這竊聽行動是由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陣營出錢,在幕後策畫,以製造川普跟俄羅斯勾結的證據。

這是相當嚴重的罪刑,如果美國有公正公平的司法制度,希拉里那一夥人應當憂慮,因為依照目前杜倫的報告可以見到,有越來越多的被調查的人出來(在大陪審團前)說話了。這包括被杜倫起訴的三個人在內。他們知道,如果不說話(坦白),他們的罪刑會更重。而希拉里跟民主黨那邊不會幫他們的忙,因為他們將自顧不暇。

杜倫的調查進展緩慢,中間經過一年多新冠病毒的干擾,停頓了好長一段時間,現在可以說如火如荼的進展中。這最新的發展,並非由杜倫團隊的人以匿名方式洩露,(好像以前穆勒小組調查川普通俄時期,每天都利用匿名者將不實消息透露給媒體,當作爆炸性假新聞大作文章。)而是向法院發出起訴書透露的,所以可以相信每一個字都有事實基礎。不過除了少數保守派媒體,所有媒體都集體的漠視這些起訴報告。

在過去兩個多星期,杜倫向法院提出兩份報告,一份是一月25日,一份是二月11日。全部都是基於證人在大陪審團中宣誓作證的證詞,這些報告沒有提出這些證人的名字,都只列出他們的職業職位,或是代號,所以圈內人多數可以猜得出。例如其中一個是FBI的General Counsel (總管律師),可以猜得出是James Baker。他就是最初從其中一個被告,希拉里陣營聘請的律師Michael Sussmann那裏得到匿名報告的人。在其中一份報告中,說「此人」將可能在審訊時作為主要證人。如果這樣,將是杜倫調查的一個重要的(很有地位的)證人。

另外報告中一個關鍵人物,被叫做前任FBI反間組副局長,這個也可以猜到,因為在2015-2018期間的反間組副局長只有Bill Priestap。被列舉名字的這些人,不是已經作證,就是可能即將作證。

另一個是反間組的助理副局長,當時FBI有三個助理副局長,但是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彼得史托克Peter Strzok,這個人過去提過很多次,他寫了無數的短訊,電郵說要確保川普不會當選,即使當選了都要確保他做不長。他也是在川普當選後,負責去拷問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向他套話,之後修改談話紀錄,作為調查他的基礎。後來甚至隱藏這份紀錄,到現在都不交出來的人。相信他也將是重要角色之一。

這些報告中,其他相關人士還有希拉里陣營的一號律師,相信是Marc Elias,他的律師行Perkins Coie就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及希拉里陣營利用來做中間人,安排英國退休情報員史蒂爾Christopher Steele撰寫川普黑材料的律師行。後來這份黑材料成為FBI調查川普的主要證據跟基礎。

現在杜倫更指認了一間以美國為基地的網路科技公司,希拉里陣營利用這間科技公司,滲透到川普陣營,蒐集他們的電腦資料,透過分析,製造川普與俄羅斯溝通的證據。這間科技公司的負責人在報告中的代號是Tech Executive-1。報告中甚至有這些科技人員企圖找到的川普與俄羅斯通訊的種種事實,但是杜倫在報告中說,這些所謂的事實全無證據。(全部都有數據引證)。

如果杜倫列舉的這些人物到時候都是證人,或是證據,所有相關人物都應當受到起訴,你說希拉里,民主黨黨部那些人不該擔心嗎?即使媒體幫他們掩飾,不報導,但是法律起訴不會是隱形的。

據熟悉法律的人士指出,由於杜倫的調查非常仔細,相信短期內會有更多人願意作證,以免自己受牽連,或是罪刑更重。

但是過去一個星期,希拉里不僅沒有收斂,還在高姿態的攻擊紐約時報,因為紐約時報的一個記者引用匿名消息,說川普的白宮將機密文件從馬桶沖出去,(你信嗎?)希拉里說,紐約時報報導這新聞時,沒有趁機幫她洗脫,將川普拿來跟她當初使用私人手機傳發機密文件的事件比較。希拉里的潑辣讓人想起江青,一個貨色。

到現在,川普被指罵了五年多,所有罪名都是無中生有,沒有一件被證明。但是他的對手所犯的罪行,全部都有證人,證據。如果美國有司法公正,我們希望有,全部都會撥亂反正。

大家也應當看清楚,阻礙司法公正的未必只是犯罪的人,媒體可能是最主要的罪犯。

< 資料來源:袁曉輝ritagiang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