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日漸逼近,長達十六年的梅克爾總理任期即將劃下句點。我不是德國人,就選舉沒什麼好說,只想以一個臺灣人的角度,談一下梅克爾任期前後,德國在臺灣公眾形象的變化。
就我個人的觀察,梅克爾2005年上任當時,德國在臺灣的公眾形象大體上相當正面,是科學與藝術的國度、深刻思想與精緻音樂的起源、先進法制的領航人(臺灣的法律畢竟深受德國影響,近乎法律人精神意義上的祖國)。「萊茵模式」保護了社會正義與人文價值,與英美的放任式資本主義形成鮮明對比。德國人行事嚴謹、待人公平,諸如此類(下略一千字)。
至於梅克爾行將卸任的今日,以上光環即使還沒有完全褪盡,至少也已大為減色。在許多人眼中,德國仿彿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形成相當可議的公眾形象:藉人權民主之名,行與極權國家暗通款曲之實;受美國保護坐享和平,但又不肯承擔起維護和平的責任,反而還對自己的保護人嫌東嫌西;一邊標榜陳義過高的政策(包括但不限於接納移民),另一邊卻又沒有能力為這些政策買單,總是弄得不上不下、烏煙瘴氣…(下略一萬字)。
以上只是我就個人印象所作的歸納,無可避免會有簡化的成分,就當作是為個人的時代經驗作一個素描式的記錄吧。假如有人的印象不是這樣,那也不要緊,每個人對於時代的體驗都不會一樣,無須互相否定。而且,梅克爾是不是一個好的德國總理,並不取決於臺灣人怎麼看她。
如果要問我,我的想法是什麼?我會說,以上兩種德國形象都不見得全錯,但也都只反映了部分的真實。2005年的德國不見得有第一種形象那麼好,2021年的德國也不盡如第二種形象那麼壞。在兩種形象之間,與其說是德國變了,不如說是時代變了。「梅克爾的德國」宛然就是後冷戰和平的象徵。這個國家的形象轉變,其實也就是反映了後冷戰和平逐漸破產的事實。世異時移,於是就有了不同的好惡愛憎。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幾年前行經德國的一段經歷。當時我跟妻子來到萊茵河谷的美麗堡(Schönburg),旅館在一座小山上,距離山下的車站有段路程。雖然走路要多花一點時間,但反正天朗氣清,我們就順著山徑徒步下山。沿途雜花生樹,綠柳如絲,萊茵河在山下靜靜流動。走著走著,路旁出現一道塗鴉:”Merkel muss weg”(梅克爾必須滾)。
事到如今,梅克爾真的要離開德國總理的職位了,當年的塗鴉者終於如願以償。隨著梅克爾時代終結,這個國家的樣貌將不會再跟先前一樣,不論哪一個候選人繼任皆然。但是,是否會照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變化?殊屬難言。
註:下圖為從美麗堡看岀來的萊茵河。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