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面板 恐將放棄歐洲市場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金融報指出,歐盟對進口的中國太陽能板產品展開「反規避調查」,年底又面臨歐盟對中國太陽能板價格、數量協議的復審,可能導致中國業者放棄歐洲市場,轉進日本、南美等其他市場,並藉北京「一帶一路」戰略開發亞洲新興市場。

  •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太陽能業者接連遭到歐盟反傾銷、反補貼和反規避調查,可能導致其放棄歐洲市場。(美聯社)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太陽能業者接連遭到歐盟反傾銷、反補貼和反規避調查,可能導致其放棄歐洲市場。(美聯社)

藉一帶一路 開發新局

報導指出,近年來美歐接連啟動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使中國太陽能板產業陷入空前危機,尤其當時歐洲是中國太陽能產品出口約7成的最重要市場。迄2013年,歐、中達成太陽能板(含電池及組件)最低價格承諾(MIP)後,才得以終結中國遭重課雙反稅的厄運。

歐盟近年頻對中調查

不料,歐盟5月初正式啟動對中國太陽能板產品的「反規避調查」,懷疑中國業者繞道台灣、馬來西亞等不受歐盟課稅範圍的第三國家、再向歐洲出口,謊報產品為非中國製造,涉嫌逃漏稅、且以低價傾銷。

歐盟本月宣布,中國阿特斯太陽能、中盛光電、昱輝陽光等3公司違反MIP協議,出口價格低於最低價格承諾、向歐洲客戶提供優惠,將課以懲罰性雙反稅、平均約47.6%,且剔除在MIP協議企業名單之外。

報導指出,歐中太陽能產品「價格承諾」協議期限為兩年,今年底到期前,歐盟執委會將對執行情況「日落復審」、決定延長或撤銷MIP協議,促使歐洲太陽能板製造商協會再度申訴,指控中國業者為規避關稅把產品繞道第三地後銷往歐洲,意圖在使MIP協議能夠延續下去。

報導說,中國2013年銷往歐洲的太陽能組件在5GW(百萬瓩)以下,遠不及當初規定的7GW,隨後歐中下修價格承諾,仍無法重振歐洲市場的出口。2014年,歐洲和美國合計占中國太陽能總出口比率降至30%。今年首季,日本、印度、英國、南美等地區對中國太陽能的需求成長。

中國業者也將出走

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表示,歐盟一再以中國太陽能業者不遵守承諾為由,多次對中國業者展開調查,最終的結局就是企業直接放棄歐盟市場。

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晶科能源總裁陳康平都表示,正全球部署「走出去」的戰略,英利布局北京「一帶一路」沿線十幾個國家,晶科在南非、葡萄牙已設立電池組件工廠,擬在東南亞設立第三家。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