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政策 應走出高低階語言的迷思

語言社會學中,有一個「高/低階語言」的概念。簡單來說,高階語言用於正式場合,包括學校教育;低階語言用於非正式場合。台灣在國語運動時期的「方言」,就是低階語言,而高階語言當然是「國語」,也就是中文。有些社會的高低階語言會穩定存在,各司其職,但台灣不是。過去「方言」曾長期遭到打壓,導致快速流失。

解嚴以來,在民間長期努力之下,「方言」這個負面標籤逐漸褪去,並發展為「母語」、「鄉土語言」、「本土語言」。

二○一八年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還進一步成為「國家語言」。這一路的演變,對本土語言雖是很大的鼓舞,但不管地位再怎麼提升,其實還是停留在低階語言的層次。

這幾年台灣社會強調多元價值,語言也是其中一環,且內涵越來越豐富。「國家語言」除了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還有馬祖的閩東語和台灣手語,且客語和原民語還細分多種語言或口音。只是,這樣的多語,只存在於低階語言。且政策論述上多半還是用「本土語言」或「國家語言」這種概括性的標籤,忽略各語言間的差異,以及因資源分配而可能產生的競爭關係。至於中文的絕對優勢,依然不動如山。眾多本土語言始終像便當的配菜,菜單上寫的只有主菜。即使近來配菜的菜色變多,但依然是小格子裡的配菜,且格子沒有變多變大,配菜也不可能變成主菜。

我曾於一門以英語授課的通識課程問學生,「台灣是單語、雙語、還是多語國家?」結果,回答「單語」的全都是外國學生,且這個單語就是中文。從他們在自己國家的台灣駐外單位辦理相關手續開始,就是這樣的印象。有趣的是,台灣學生的回答全都是「多語」。

進一步追問,過去一週內講超過十分鐘的本土語言為何,結果沒有人答得出來,因為他們生活中其實只講中文。學生們直觀地回答,寫實地反映出台灣的語言現實。

日前,政院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國家語言的發展又跨出一步。筆者期許政策規劃者能走出上述低階語言的格局,因為這些亟需復振的國家語言,不應只是配角,也不應只是文化部和教育部的工作。

(作者是師大台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