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應全面檢視國家語言戰略

聯合國世界母語日(2/21)旨在維護人類語言與文明多樣性。行政院應藉此審視國家語言戰略、廢止「閩南語」等歧視性用語,並檢討七十多年來將華語作為通用語的不義政策。

圖為為響應221世界母語日,日前教育部攜手客委會、原民會、文化部,盼這代人努力救回母語。(資料照)

 

 

首先,基於語言使用族群的命名自主權,應尊重台語之「台灣話」慣稱。台灣各族群的自我認同與命名權乃基本權利,不應剝奪。譬如泰雅(Atayal)與布農(Bunun)都意指「真正的人」,此自稱並不否定其他語族都不是人,或只有他們方能「代表真正的人」。更不應荒謬的要求Atayal改名否則會傷害他族情感,或譴責其沙文主義。故文化部不宜侵害基本權利,逕將「台灣話」改為「台灣台語」。至於擔心稱台語為「台灣話」就會減損其他台灣語言代表性的說法,顯然仍預設十九世紀歐洲民族國家的落伍語言觀(法國人應說法語,德語人應建單一國家)早不符時代潮流。

台語之所以稱「台灣話」有其歷史傳統應予尊重。台灣南島語言豐富,卻非都能彼此溝通。反觀台語曾是82%台灣總人口的母語和87%總人口的通用語(1915年總督府國勢調查)。如同台大稱作「台灣大學」有其背景。台灣大學自然不同於「台灣的大學」,更無法代表全台灣的所有大學,但若據此要其改名「台灣台大」則匪夷所思。同樣,台語慣稱「台灣話」有其歷史傳統,林茂生〈新台灣話陳列館〉正是例證。台灣話既不等同「台灣的語言」亦無法代表全台灣所有語言,但若據此妄自改名「台灣台語」而罔顧文化傳統,已屬文化部失職。

第二,教育部應廢止「閩南語」等威權時期歧視用語。台灣本不通行華語,1946年後為提升華語為「國語」而出現「閩南語」與「山地話」等貶抑用詞。華語人常比客語、台語人享有更多就學就業機會。譬如日本師範畢業的台籍教師雖受過良好訓練,卻因不諳華語而就業困挫。反觀蔣介石部隊退伍的老兵,只因會講華語就可到學校教書做校長,此「語言特權」極不公平。華語是台灣各母語復振的天花板。不打破天花板,只爭取每週在校能多一兩堂課,母語教育不會成功。不少家長開始質疑憑什麼要繳稅來消滅自己的母語,而讓小孩學習殖民者的華語。唯有推動「英語與母語」雙語政策才能落實語言平等。國家語言法實施後,教育部仍用「國語課本」指稱「華語教材」已有違法之虞。值得監察院調查。

最後,加速落實「英語與母語」的雙語政策才能維繫民主多元價值與開放知識。我的研究團隊指出,習近平的全球戰略包括壟斷華語知識的解釋權,使全球華語人易受「偉大民族復興」的情感號召與價值論述。一方面,言論自由在中共建政後備受鉗制。但另方面,中國又寡占了國際華文出版與知識生產。大量文本受中共審查(或自我審查)以符共黨意識形態,無可避免減損華文知識的原創與品質。紐約時報指出,長期審查已使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失去自我表達能力。美國之音更發現用當代華文文本訓練出來的ChatGPT在回答天安門事件等議題時已出現有利中共之論述。未來百度Ernie Bot的出現只會使搜尋結果更趨近新華社口吻。長此以往,將使華語文明囚困在封閉的資訊迴路而漸如死水。

台灣人本不說華語。二〇年代漳、泉、潮、汕等移民放棄原鄉認同並新創出「台灣人」族群,但隨著「台灣人」概念擴大,新住民越語與印尼語更豐富了台灣的語言多樣性。因此,為維護民主的價值多元與知識開放,台灣應以「英語」取代「華語」為通用語,讓大腦的知識網路連上更寬廣的全球知識體系,以提高知識經濟的競爭力與對資訊戰的免疫力。至於威權時期「華語即國語」的不義遺緒,已到了全面檢討的時刻。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