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和安慰

迷信和安慰

我在台大電機系當研究生的時候,李嗣涔校長擔任我們的系主任,他曾經請一個人來演講,這個人當場示範手指識字,還有叫坐在最後面的同學,請他看椅子下面有什麼東西,看完之後用腦波傳給那個演講者,然後他再把它畫在黑板上。

表演相當的成功,那是一張卡通圖案的貼紙。當場系主任和很多同學都不斷地鼓掌叫好,彷彿真的可以用腦波傳導這張圖片。

這樣一所大學怎麼有可能稱得上是好的大學?推廣迷信的教授當了校長,全國高中最優秀的學生集中的地方,找不到一個人起來斥責那種荒謬的演講。完全被馴化,對知識沒有反省力,更可怕的是年紀輕輕的就缺乏激情。

去除迷信這個概念由馬克斯·韋伯借用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理論,大幅批判這種偏差的文化傳統。 祛魅在社會科學中是指在現代社會消去神秘主義(魅惑力),並且把文化合理化。

不要說「舍利子」,「台大」本身就是一種迷信,我考上台大,爸爸的親戚朋友來貼紅紙、放鞭炮,我們家女王常常也講:你就是掛著「台大」招搖撞騙的一群網紅之一,不然匿名看看,誰有興趣看你那些又臭又長的無聊文章?

迷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為了要安慰,不可能針對每件事情都用思考或理性的方式來面對。

真相或安慰?哪種是人類生活中更需要的東西?對於幸運的人來說,真相本身就是一種安慰,考上「頂尖」的大學,找到台積電的工作,當我對喜歡的人說我愛妳,她也回答我愛你。

但我們並不總是那麼幸運,計劃沒過、升等失敗、父親過世、身染重病等等,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當壞消息接踵而至時,我們應該聽真話?還是善意的安慰?

愛和慈悲是否總是讓我們相信真理,還是允許偶爾的謊言?甚至用宗教或信仰來麻醉自己?

真相使人自由,但真的會這樣嗎?人被慾望所驅使,那是我們的本性,慾望沒有盡頭。即使我們放棄任何渴望的東西,對於名利和物質表現超然的態度,缺乏渴望任何特別的東西,我們會開始渴望去渴望,因為缺乏缺乏而感到缺乏。

滿足慾望的那一刻,我們會享受短暫的滿足,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讓位於新的慾望。滿足總是短暫的;痛苦和匱乏是我們存在的底色。慾望得以滿足則感到空虛,慾望不能滿足則感到痛苦。沒有慾望好像可以停留在一個快樂的生活,但我們終究會因缺乏慾望而受苦,我們會感到無聊,再次進入慾望的鐘擺,在痛苦和空虛之間擺盪,永無止境的循環,一直到死才能終結。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個黑暗而令人煩惱的地方。最高的成就不是在這個世界上出類拔萃,而是戰勝這種黑暗和煩惱。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輝煌的人生,不過是欲望的囚徒,只能尋求迷信的安慰。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