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透過修法重罰假新聞,引發侵犯人權與言論自由倒退的爭議。然而,在批判政府的同時,是時候該檢視新聞媒體的表現,特別是主流電視新聞台,每天所提供的內容到底是不是「真」新聞。
所謂「真」新聞是指,內容是否符合公眾利益或與公共議題有關,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每天都在看「假」新聞。「中秋節要如何把肉烤好」、「酒店名花哪裡找」、「戰鬥民族丟乘客下車」…,這些新聞與公共議題何關,而觀眾每天被餵養的卻是這些垃圾訊息。
近日另則消息,半島電視台公布了二十五分鐘的紀錄片,臥底調查了愛國同心會與統促黨透過台商捐贈取得中國資金,在街頭暴力滋擾,在台灣自由的保護傘下破壞民主;而《紐約時報》揭露彰化碧雲禪寺飄揚五星旗風波,其成員企圖對公務人員挑釁,挑戰台灣法治的紅線。這些事件都正在掏空台灣的民主法治根基,若無媒體報導及深入追查,民眾皆被蒙在鼓裡。
反觀台灣主流電視新聞媒體,每天放送的是荒腔走板的假新聞、無關痛癢的三器新聞(瀏覽器、監視器、行車記錄器)及「記者快來抄」的鍵盤新聞,不加查證即大肆報導,這是怠惰與自瀆,也讓政府有機可乘,想透過法律整頓,執鞭重罰。
媒體自律是新聞做為「第四權」與「無冕王」的可貴之處,若要透過他律,讓政府有機會伸進黑手,也太過淪落了。媒體是永遠的反對黨,「媒體的品質決定政治的品質」,這句話所言不假,特別能映照台灣當前處境。
(作者為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