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相關文章

498死創新高 日本單日23.1萬例

498死創新高 日本單日23.1萬例

日本5日新增23萬1022例確診,重症患者比前天激增615人,498例病歿創新高。(彭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5日新增23萬1022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重症患者更比前天增加615人。另有近500人病逝,創死亡人數新高。 綜合外媒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今年前3天,日本新增確診人數還維持在7萬至9萬例,4日達到10萬例,昨天竟激增超過,突破23萬例,值得注意的是,重症患者從前天35例增到650例。 至於死亡人數,5日有498人病逝,這也是2018年12月27日的438人之後,單日病歿數最多的一次。 日本全國多處地區確診人數創歷史新高,包含群馬縣、岐阜縣、岡山縣、香川縣、愛媛縣、島根縣、山口縣、佐賀縣、熊本縣、大分縣、宮崎縣、鹿兒島縣等12個縣。厚生勞動省人員推測,由於新年「返鄉潮」與「旅遊潮」帶動人員流動,才會造成疫情在短時間內惡化。 另外,全國重症患者人數持續上升。日本醫科大學指出,去年12月底以來,重症患者床位幾乎額滿,難以再接收新患者。院方相當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武漢肺炎外的其他緊急醫療護理。 院方還透露,附近有醫院接連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即使重症患者病情稍微好轉,也找不到地方可以繼續觀察直到完全痊癒。
自由時報 2023-01-06
能源漲太兇!南韓2022貿易逆差達1.4兆

能源漲太兇!南韓2022貿易逆差達1.4兆

南韓2022貿易逆差創新高。(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加上去年下半年半導體產業面臨庫存調整,晶片價格疲軟,衝擊南韓半導體業出口,加上俄烏戰使能源價格飆高,韓國工業部1日表示,南韓2022年貿易逆差達472億美元(約台幣1.4兆),創下歷史新高。 《韓聯社》報導,由於南韓能源依賴進口,能源高漲使2022年進口額攀升18.9%至7312億美元,貿易逆差達472億美元(約台幣1.4兆),這也是南韓自2008年以來再次出現貿易逆差,規模更是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前的2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4月以來,韓國進口額超越出口,創下自1997年以來,首次連9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與此同時,去年受惠半導體與石化產品的高需求,使2022年南韓出口增長6.1%達6839億美元(約台幣20.9兆),出口同樣創佳績。
自由時報 2023-01-02
一班機52%陽性 義大利對中國強制篩檢

一班機52%陽性 義大利對中國強制篩檢

義大利衛生部長斯基拉奇28日說,他已下令要求所有從中國入境者接受強制的武漢肺炎篩檢。圖為去年抵達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旅客到採檢區接受篩檢。(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疫情升溫之際放寬出入境管制,讓各國拉警報,義大利衛生部長斯基拉奇(Orazio Schillaci)28日表示,他已下令要求所有從中國入境者接受強制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篩檢。率先實施篩檢的倫巴底當局指出,光是一個航班就有超過半數乘客呈現陽性反應。 綜合外媒報導,斯基拉奇週三告訴國會,「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者和過境者」都需要進行強制篩檢,預計將在一項新法規中訂定更多細節。他說,「對於確保監測和識別病毒的任何變種以及保護義大利民眾,這項措施非常重要。」 外媒指出,強制篩檢要求預計會在28日立即生效,而義大利有幾個機場早已開始對中國入境者進行篩檢,包括倫巴底大區(Lombardy)的米蘭─馬爾彭薩機場(Milan Malpensa Airport),檢體已送到中央機構進行分析,確認是否有任何變種病毒。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倫巴底當局週三指出,約半數來自中國旅客的篩檢結果呈現陽性。26日抵達的2個航班,第一架班機92名乘客有35人陽性(38%),第二架班機120名乘客有62人陽性(52%)。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Rome Fiumicino Airport)週三也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入境者進行篩檢,陽性結果的乘客將被隔離在「特殊設施」中。義大利仍有隔離規定,要求任何檢測呈陽性的人隔離5到14天。
自由時報 2022-12-29
中國隱匿疫情 不准登記「死於武肺」

中國隱匿疫情 不准登記「死於武肺」

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大噴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殯儀館大排長龍,逝者死因卻不准登記為武肺。(路透、推特,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政府自25日起不再發布每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數據,26日晚間更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改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同於「蓋牌」之後進一步「躺平」,任由各地淡化疫情或直接造假,令人不忍卒睹。 網路上廣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殯儀館大排長龍,或是在火葬場排隊拿號碼牌等待的影片,據傳還有殯儀館要求染疫死者家屬承諾,其親人非因武肺致死,否則不讓死者火化,就連前往戶政事務所註銷死者戶口,也得排隊。 中央社27日報導,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控訴,他的母親25日在某市立第一醫院病逝,在填寫死亡證明時,由於症狀明顯,他提醒直接死因是典型的「新冠肺炎」,卻被2名醫生質問:「是不是想要鬧事?」 該名網友指稱,醫生說,死亡證明只要寫上「新冠」,就要經過醫院查核,一旦屬實,就得通報當地衛生健康委員會,「你是不想讓你母親火化了嗎?」最後他只能同意死因不要寫新冠,「現在是公開造假,而且逼著你配合造假」,認為「這應該是全國醫院的統一操作」。 自由亞洲電台(RFA)27日報導,有網友拍攝到某地一間殯儀館服務大廳,接待櫃台貼出寫有:「本人承諾,逝者…非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去世,若有隱瞞,願負一切責任」的提醒,被質疑是官方刻意隱瞞疫情死亡人數。 推友「趙蘭健」張貼照片,顯示在北京連註銷逝者戶口也要排隊;而在農村,甘肅、廣西、寧夏、安徽、福建、東北多地的農村得到政府通告:死人就地在規定的土坑共同埋葬,一起火化」,「共同富裕成了共同埋葬 中國出現『萬人坑』」。 RFA引述上海商人「房女士」報導,當地火葬場來不及處理遺體,導致武肺死者家屬將屍體放在家裡,「我跟你說最可怕的事情還不是死人,最可怕的是大量屍體放在家裡1天、2天、3天⋯6天、7天都有,上海啊,全國都有…」。     「趙蘭健」認為,中國新冠的死亡人數,要靠猜和洞察。(擷自趙蘭健推特) 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大噴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殯儀館大排長龍。(路透)
自由時報 2022-12-28
立院初審 違反保密命令罪 改非告訴乃論

立院初審 違反保密命令罪 改非告訴乃論

  將國家核心技術營業秘密外洩 最重判5年 罰300萬元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為保護我國「護國神山群」,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初審通過「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修正草案」,將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改採非告訴乃論,並提高刑責;若將訴訟過程中,受命令保護、屬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外洩者,最重可關五年、罰三百萬元。此外,於中國及港澳犯上述罪行,也適用此一規定。 在中港澳的犯行也適用 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現行規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須採告訴乃論。本次修法改採非告訴乃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罰金大幅提高十倍。 本次修法也引進境外違反秘密保持命令罪,明定於外國、中國及港澳犯罪者,不問犯罪地的法律有無處罰規定,也適用上述規定,以強化營業秘密保護。 考量營業秘密刑事案件具有高度技術與專業特性,且為避免被害人的營業秘密侵害持續擴大,本次修法也將侵害一般營業秘密罪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包含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改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第一審智財法庭審理,以落實專業、妥適及迅速審理的目標。 此外,為配合今年六月總統蔡英文公布「國家安全法」有關國安營業秘密罪的相關規定,若為外國、中國及港澳地區、境外敵對勢力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本次修法也明定,這類案件應由智商法院第二審智財法庭審理,將營業秘密保護提升至國家安全的層級化保護體系。 司法院指出,由於國安法將侵害國安營業秘密刑事案件提升為二審管轄,並規劃遲至明年八月施行,因此,智審法草案必須配合完成修法,否則上述案件的審理程序,將無法依規劃期程施行。 除了上述強化營業秘密保護的相關條文外,本次修法也擴大專家參與審判,增訂查證制度、專家證人制度等規定。
自由時報 2022-12-27
中國多位名人近日猝逝 網質疑:染疫死亡不能說?

中國多位名人近日猝逝 網質疑:染疫死亡不能說?

京劇名伶儲蘭蘭近日猝逝,年僅40歲,外界質疑是確診新冠後死亡。(圖擷取自微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疫情近期升溫,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迄今只公佈少數死亡病例,引起民眾懷疑官方是否「蓋牌」,存在死亡病例「黑數」。近期中國有多位名人突然猝逝,包括京劇名伶儲蘭蘭、設計北京奧運吉祥物的清華大學教授吳冠英等,許多網友均懷疑是確診新冠而亡。 綜合外媒報導,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19日發布訃告,表示儲蘭蘭18日凌晨1點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40歲。而儲蘭蘭突然急病去世,引發各界猜測,儲蘭蘭一位徒弟則聲稱她是「因某流行性肺炎併發症香消玉殞」,而這個「某流行性肺炎」可能就是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 中共官媒《北京日報》報導指出,北京奧運吉祥物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12月20日上午因感染「重型感冒」去世,享壽67歲。官方對於吳冠英死於「重型感冒」的說法在微博引起質疑:「新冠重症吧?」、「新冠都不敢說了」、「『重型感冒』是什麼?」、「這樣死亡一例就不用記在新冠頭上了」、「直接說新冠是說不出口嗎?」、「專有名詞:重感冒」、「好一個重型感冒,新冠牌的是不是?」 除了儲蘭蘭與吳冠英以外,37歲前中超足球運動員王若吉傳出也因為新冠併發症而死,其他還包括中國華僑攝影學會副會長方學輝、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原主任兼黨委書記陳景亮、著名藥劑學家魏樹禮等人都在近日逝世,上述多人死因都是「因病去世」,沒有提到「新冠」二字。
自由時報 2022-12-21
BBC記者發推 北京感染破千萬

BBC記者發推 北京感染破千萬

北京疫情炸鍋,當地政府緊急在體育館開設發燒門診。(圖取自微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北京疫情有多嚴峻?BBC駐北京記者Stephen McDonel 在個人推特上發文稱,當地1家歷史悠久的媒體《The Beijinger》在微信群進行民調顯示,高達70%的受訪者坦言染疫。他自己則研判,疫情席捲整個北京,本週應該上千萬人染疫。 BBC駐北京記者Stephen McDonel 16日連續PO出多篇推文,分析北京疫情現況。他稱,過去10天,擁有2000萬人口的北京至少有4分之3的人染疫,過去一週染疫人數應該有1000萬人。 McDonel說,北京1家歷史悠久的媒體《The Beijinger》在微信群進行民調顯示,高達70%的受訪者坦承染疫。即使這份調查樣本偏向朝陽區及東城區,但似乎符合現況,北京市很難找到沒有染疫的人。 McDonel 直言,這波疫情將讓北京老年人及弱勢族群陷入危險之中,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的長者,他直呼實在太可怕了。
自由時報 2022-12-17
裴洛西:20年前就說過別讓中國加入WTO

裴洛西:20年前就說過別讓中國加入WTO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說,雖然是她最後一次以民主黨團領袖身分在CECC聽證會上發言,但不會是她最後一次為中國人權發聲。(擷取自YouTube頻道「Nancy Pelosi」)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暨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CECC)14日召開聽證會,檢視過去20年來的中國人權狀況,邀請即將卸下眾議院議長一職的裴洛西(Nancy Pelosi)發表談話。裴洛西直言,中國被納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20餘年以來,人權嚴重倒退,也不遵守WTO規範,世界不應再坐視不管。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於2000年成立CECC,致力監督中國人權狀況,每年向總統和國會提交年度報告。而CECC召開聽證會的前一天(13日),中國因不滿美國祭出晶片禁令,向WTO投訴,指控美國的限制行為威脅到全球工業供應鏈的穩定。 週三受邀出席CECC聽證會並發表談話的裴洛西直言,她早在CECC成立的那一年就呼籲別讓中國加入WTO。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健的經濟體,本就有道德義務把貿易與人權相掛鉤,當時美國贊成讓中國加入WTO的人以為,若國際接納中國,有可能會為其帶來一系列改革與進步,但顯然這個想法太過天真,中國(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後的20餘年來,人權狀況嚴重惡化,甚至多次無視WTO規範。 裴洛西呼籲,世界不能再把「生意擺在理念之前」,若因為經濟因素不替中國人權發聲,那也不用想裝聖人去批評其他國家的人權表現。她霸氣表示,這次雖然是她最後一次以民主黨團領袖身分在CECC聽證會上發言,但不會是她最後一次為中國人權發聲。
自由時報 2022-12-15
不甩中國要求補件交「配方」 佳德發聲「始於台灣、深耕台灣」

不甩中國要求補件交「配方」 佳德發聲「始於台灣、深耕台灣」

面對中國要求件交出機密配方的要求,台北鳳梨酥名店「佳德糕餅」發聲,「始於臺灣,也深耕臺灣」,吸引許多網友轉發分享大讚。(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中國無預警禁止我國食品進口,許多食品業者遭殃。面對中國要求件交出機密配方的要求,台北鳳梨酥名店「佳德糕餅」發聲,「始於臺灣,也深耕臺灣」,吸引許多網友轉發分享大讚,卻同時也慘遭其他網友惡意洗負評。 逾萬網友按讚分享 佳德糕餅今(12)日透過臉書發表聲明,針對中國禁台商品輿情,重申該店於臺灣創立,一路走來使用上等食材,把關品質,擁有國內外顧客長期信任,同時也以顧客至上為目標。 佳德糕餅提及,每逢佳節除了本地客喜愛,平時不乏有全球各地代購業者前來,為體諒顧客需求,若需銷往海外,在能力範圍內額外配合海外代購業者順利通關而註冊。 佳德糕餅說明,因僅有一家,為求品質穩定良好,仍以在地經營為主,認為外銷與否,並不影響經營方向。最後強調,「佳德糕餅始於臺灣,也深耕臺灣,做好優質糕餅以及服務顧客,才是本店經營目標」。 聲明曝光後,瞬間吸引上萬網友大讚,超過一千次分享,「支持!!還不買爆嗎?」、「支持台灣製」、「不愧是鳳梨酥第一品牌」、「好店家必須支持」、「用新台幣下架」。 此外,卻也有不少網友網友對佳德Google商家評論留下負評,台獨網紅「徐閉」就貼出一張截圖,寫下「讓大家欣賞一下中國的認知戰多過分,連一家鳳梨酥店都不放過」,截圖畫面中可見網友留下一星評論「貴公司是有什麼了不起的配方」。   佳德糕餅深受國人喜愛,連國外旅客來台都指名要買。(資料照) 有不少網友網友對佳德Google商家評論留下負評。(翻攝自臉書)
自由時報 2022-12-12
100億美元軍援台灣 美眾院通過法案

100億美元軍援台灣 美眾院通過法案

當地時間週四,美國眾議院以350張支持票對上80張反對票,通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當地時間7日公布協商定案版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最引起關注之處仍在於,法案計畫未來5年內,提供給我國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4億元)金援,如今在眾院投票通過,預估下週進行參院表決。 《Defense News》報導,當地時間週四,美國眾議院以350張支持票對上80張反對票,通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預算為8580億美元(約新台幣26.2兆元),比2022財年要高出8%,也比白宮提出的預算目標更高,其中包括要提供台灣和烏克蘭更多的協助,預估下週將進行參院投票。 眾院在該法案中,對參院做出部分讓步,不過眾院軍委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讚揚該跨黨派法案,認為這對於要威懾俄國與中國來說是必要的。報導指出,法案授權在2027財年之前,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協助解決美國對台灣軍售遲滯的問題,美國國會對於如何提供援助還未達成協議。 除了軍事援助外,法案也授權美國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能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並呼籲邀請台灣海軍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
自由時報 2022-12-09
經濟清零!中國2022年餐飲零售倒閉逾200萬家

經濟清零!中國2022年餐飲零售倒閉逾200萬家

中國清零衝擊零售賣場,2022年中國家樂福平均每3天收掉1間。(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清零政策對中國經濟影響甚鉅,2022年以來,190萬家零售企業倒閉,其中,家電大廠國美電器(Gome)遭爆積欠員工薪資,另一間零售巨頭蘇寧易購(Suning)2019年收購家樂福超市後虧損不斷,據傳兩家目前皆已被聲請破產,中國經濟顯然已亮起紅燈。 防疫政策使民眾外出機會大幅減少,衝擊內需市場,餐廳不敵虧損只好歇業,根據統計,截至12月1日,中國已有多達49.6萬家餐飲業倒閉,還有190萬家中小型零售業關門大吉,而國美還拖欠供應商數百萬貨款並積欠員工數個月薪水。 此外,零售超市前景同樣低迷,疫情期間電商當道,傳統賣場持續虧損,截至今年9月末,被蘇寧收購的中國的家樂福超市較2021年減少54家,超越過去3年關店總數49家,平均大約每3天就收掉一家超市,可見清零對零售業者的衝擊之大。 另外,百貨業也迎來一波寒冬,經營14年的重慶大洋百貨10月宣布歇業,烏魯木齊鐵路局西單商場(IU Hotels)11月也選擇結束營業。
自由時報 2022-12-08
英特爾執行長是「側翼」?

英特爾執行長是「側翼」?

汪浩今在臉書上分享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認為,歐美不可能不依賴台灣製造的晶片,並幽默問到「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台積電議題引起熱論,名嘴汪浩今(6)日Po出一張「別擔心台積電去台化,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告訴你不可能」的圖片,並開玩笑詢問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而成大教授李忠憲也幽默回應「被你發現了」! 近期網路上充滿著包含「台積電變美積電」在內的各種傳言,對此幾位大學教授及科技人都表示憂心,李忠憲今日先跳出來喊話認為「美國半導體棄台論是一個假議題」,台灣半導體產業鍊搬不走,因為沒人知道怎麼搬。 此外,科技專家「許美華」也對此提出4個問題,分別為「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大的生產基地?」、「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先進製程的生產基地?」、「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最先進技術的研發基地?」、「在對外投資擴廠的同時,台灣會不會是台積電長期的全球總部?」,盼台積電能正面回應化解社會疑慮。 不過稍早汪浩也分享一張圖片,當中內容為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5月受訪,針對記者問歐美多快可以不必再依賴台灣的晶片,他直接回答「NEVER(不可能)」汪浩在貼文中提問:「這位是李忠憲和許美華的側翼嗎?」不過隨後李忠憲也風趣的留言回應:「被你發現了!」 季辛格當時再訪談中這樣回答,並在主持人追問下再確認,隨後解釋,目前晶片供應鏈80%在亞洲、20%在歐美,如果10年後能做到50:50已經很棒了。
自由時報 2022-12-07
沒必要同情中國人? 香港人諷︰他們不值得

沒必要同情中國人? 香港人諷︰他們不值得

對於中國近期的「白紙革命」,不少香港人對此抱持冷眼相待的態度,甚至直白表示「沒必要去同情和幫助中國人,他們不值得」。(圖擷取自Reddit「HongKong」、@whyyoutouzhele推特,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清零政策」導致國內各地怨聲載道,又因24日新疆烏魯木齊發生一場因封控妨礙救援、造成10人死亡的火災,而正式點燃中國人民怒火,並在多地掀起「白紙革命」抗議。雖然不少人給予聲援,但對許多曾發起並參與多次抗爭的香港人來說,僅是冷冷表示,「沒必要同情中國人」。 先前新疆烏魯木齊因當地政府堅持封控,而釀成10人不幸葬生火海的悲劇,也讓原先就非常不滿清零等防疫政策的中國民眾,紛紛集體湧上街頭示威抗議。根據推特帳戶「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相關推文可看到,上海、北京、武漢、廣州、成都和浙江等地區,有眾多拿著白紙上街抗議的人潮出現的畫面。 而這場抗議的相關資訊,也透過網路散播到世界各大社群體媒體上,並引起多國網友議論。在美國知名網路Reddit論壇的「HongKong」版上,有不少香港網友針對該事發起各串討論,雖然有些香港網友表示支持並會樂觀看待「白紙革命」的後續,但多數香港網友抱持冷眼相待的態度,甚至直白表示「沒必要去同情和幫助中國人,他們不值得」。 對「白紙革命」抱持冷感與不屑的香港網友,紛紛提醒眾人勿忘先前「2014雨傘運動」、「2019反送中」等抗爭,那些中國人是如何嘲諷,甚至掀起「挺港警」用暴力欺侮抗爭者的過往,「在他們成為暴政的受害者之前,他們完全不關心」、「中國人民想要的是一個好皇帝,而不是民主,就這麼簡單」、「香港人追求真正的自由和民主。不像中國人,如果他們吃得好,他們就會反對自由」、「最諷刺的是,他們正在使用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這正是香港人在 2019 年使用的」。 此外,在推特帳戶「李老師不是你老師」27日發布的其中1支影片,內容為上海民眾在烏魯木齊路齊聲高喊「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的口號,就有名網友回應表示,若將該影片分享到微博,民眾輿論會和之前的香港一樣表示,「我支持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對此就有名中國網友回應聲稱,「但是這個跟香港不一樣,香港那次確實是暴民,這次是暴君」。 該名中國網友的「驚人」回應,引起不少人紛紛留言回諷,「不用擔心, 只要多過幾天,你們也會被定性為被外國勢力煽動的暴民」、「對的,你們不值得可憐,我支持中國公安,大白可以快點割韮菜了」、「支蛆沒有一個是無辜的,看著當日冷嘲熱諷香港人的支蛆被社會主義鐵拳痛毆,著實令人暖心」、「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為什麼香港的就是暴民?你們的就是暴君? 你站在什麼道德高地說這話?香港人閒著沒事幹30幾度走上街想體驗一下催淚彈?」。     但是这个跟香港不一样,香港那次确实是暴民,这次是暴君 — Phyrexia????????μ'sic forever!♡ (@Phyrexia96) November 26, 2022   有中國網友聲稱「白紙革命」是中國人民為了抗議暴君,而不像香港人只是單純的暴民。該言論雖然事後被刪除,但在此之前仍有不少人留言回諷該言論。(圖擷取自@whyyoutouzhele推特,本報合成)
自由時報 2022-11-29
上海宣布到滬未滿5天禁止出入餐飲公共場所

上海宣布到滬未滿5天禁止出入餐飲公共場所

    上海市政府宣布加強「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所有抵達當地未滿5天者,禁止進入公共場所。(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逼近3萬大關,上海市政府宣布加強「來滬(上海)返滬人員」健康管理,所有抵達當地未滿5天者禁止進入公共場所。 上海市在22日晚間透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自24日起將對所有抵達上海,且「隨申碼」為綠碼的人員實施新規,將在「隨申碼」、「場所碼」等界面標註「來滬返滬不滿5天」;此類人員在期滿之前,將不得進入公共場所,包括餐飲服務(含酒吧)、購物中心(含百貨店)、超市賣場、菜市場、美容美髮、洗(足)浴、室內健身、歌舞娛樂、遊藝廳、網咖等。 然而,此類民眾仍可搭乘公車、地鐵等大眾運輸工具,到公司通勤上班,也可以去派出所、法院、街道辦事處等政府部門洽公,只是不能進出新規條列的公共場所,「盡量減少疫情擴散風險」。 此外,這些人員除需配合「落地檢」、「三天三檢」要求,還要在第5天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則「隨申碼」、「場所碼」的頁面將會取消標記。 江西南昌跟進上海市,成為第2個發布「外地人員抵達未滿5天不得進入餐館、商場等公共場所」禁令城市。 中國江西南昌也跟進加強防疫,23日透過「南昌發布」官方微博公告,跟進「進入未滿5天者禁止出入公共場所」,且外地進入南昌者,必須在進入的前24小時內,透過「昌通碼」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式提前報備,持續實施「落地檢」、「3天3檢」,未按時完成核酸檢測的人員將被打黃碼。 中國今日總計通報新增2萬9157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即時統計,中國累計確診病例數達337萬1831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1萬5860例。
自由時報 2022-11-23
四叉貓連爆18集高虹安「辦公室小故事」

四叉貓連爆18集高虹安「辦公室小故事」

  網紅「四叉貓」劉宇近日砲打民眾黨獲得巨大聲量。(圖翻攝自劉宇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紅「四叉貓」劉宇近日砲打民眾黨獲得巨大聲量,他昨天(21日)晚間更約了「三個助理」一起喝酒,接著跨夜連PO出18則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的辦公室小故事,讓網友直呼意圖使人不睡覺。 劉宇從昨晚9時許開始在臉書上火力全開,接連PO出高虹安辦公室小故事,一路PO到今天(22日)將近凌晨2時,劉宇PO出的第一篇,內容是高虹安男友Jack找了一個助理負責擋酒,「這個助理除了要幫按摩和做水晶指甲,還得每天把老闆畫成大家認得的樣子。」 接著劉宇火力全開,除了受網友熱議的「可樂文」外,第六篇爆料高虹安某次去見「BB」,搭車回辦公大樓時接獲線報,有一群記者因「翁達瑞」質疑論文,因此在堵她,結果「老闆崩潰在地下停車場躲記者群不敢上去,還叫助理拿文件去地下給她簽,最後急call JACK開車來帶走她。」 除了政治議題外,劉宇還提到,高虹安有一次換了空氣瀏海髮型,結果警衛認不出來而將她攔下,導致高回辦公室後氣噗噗。 至於第18篇貼文,則提到「老闆的辦公室發生『不止一次』性平事件, 所以老闆用黨團名義辦理性平講座」,然而辦理性平講座的理由,則稱是「避免發生林奕華辦公室事件」。 18篇貼文讓網友熬夜「追劇」,不少人留言:「助理們要不要合出一本書呀。感覺可以收版稅補償一下」、「睡醒第一件事,就是跟上連載進度」、「Jack!Help~」
自由時報 2022-11-22
林智堅: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

林智堅: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

  針對范振宗指控,林智堅發文表示,公私分明是他的原則,「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新竹縣長范振宗昨日(19日)前往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造勢晚會助講時,抹黑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與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沈慧虹團隊將提出「妨害名譽」與「意圖使人不當選」告訴。林智堅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公私分明是他的原則,「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 林智堅提到,范振宗在高虹安造勢晚會中說出一些話,像是「林智堅非常不孝,心地不善良。」、「沈慧虹當副市長,妳的市長怎麼貪污,妳看得很清楚。」、「她已經學會了,萬一她當選她就跟林智堅一樣,蛇鼠一窩,同一路的。」林智堅表示,日前他才在臉書說民眾黨用仇恨言語來製造對立、用惡毒言論謀取政治利益,沒想到這些言論已經開始傷害到沈慧虹,甚至還傷害到他的家人。 林智堅指出,在市長兩屆任期內,他的家人都非常低調,市府同仁都能作證,家人沒有在上班時間進到他辦公室過,也從沒有利用市長家人的名義去謀取什麼。林智堅說:「大家也知道我媽是個永遠擔心兒子的人,她知道我生病,想用保溫杯裝個養氣茶給我時,我都會跟她說不要進來辦公室,我出市府跟你拿就好。」 林智堅強調,公私分明是他的原則,甚至這原則讓他家人覺得有點遺憾,自己雖然不捨,但也只能這樣,像是每年兒童節連假是市府團隊最忙的時候,過去也常被自己的孩子消遣「又沒辦法陪他們」。 針對高虹安以及范振宗的言論,林智堅嚴正反駁,他們一再仇恨的言論、影涉貪瀆舞弊的說法,不只傷害他和沈慧虹,也撕裂這座城市。林智堅質疑,高虹安說:「范振宗前縣長,我剛剛直播有看到,我在梳化有聽到范縣長一句話,還有網友想要剪輯出來要流傳出去。范縣長您紅了。」林反問:「這種鼓吹仇恨企圖擴散的言論,是你希望帶給新竹市的嗎?新竹市民反而想問為何你要力邀觸犯貪污圖利罪判刑定讞的范振宗前縣長,為你站台助講?」 林智堅最後則強調:「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我因為工作的因素犧牲了家庭相處時間,居然被作為孝順與否的消遣,更成為高虹安沾沾自喜的話題,我想,面對這樣的候選人,我只能說你真的不適格。」   林智堅  唉,選舉選到這樣,實在令人失望、沮喪,耽誤大家一點時間,把今晚發生的事情和大家做一點說明,我也要對爸媽以及我的家人表示抱歉,又讓你們擔心了。 晚上結束和慧虹的車掃,收到家人的訊息,說范振宗前縣長受邀出席高虹安的造勢大會,就在演講台上范縣長大聲疾呼「一年回去跟他爸爸吃幾次飯」、「林智堅非常不孝,心地不善良。」、「沈慧虹當副市長,妳的市長怎麼貪污,妳看得很清楚。」、「她已經學會了,萬一她當選她就跟林智堅一樣,蛇鼠一窩,同一路的。」家人只說叫我放寬心,因為他們知道最在意家人的我,看到這樣的發言一定又會有情緒。 昨天我也才在臉書上說了重話,說這場選舉民眾黨用仇恨的言語來製造對立也分化新竹市民,用惡意的言論企圖謀取政治利益;沒想到今天這樣的言論已經開始傷害慧虹,甚至傷到我自己的家人。 市長兩屆任期,應該所有的市府同仁都能作證,我的家人都非常低調,沒有在上班時間進到我辦公室過,也從沒有利用市長家人的名義去謀取什麼。大家也知道我媽是個永遠擔心兒子的人,她知道我生病,想用保溫杯裝個養氣茶給我時,我都會跟她說不要進來辦公室,我出市府跟你拿就好。 公私分得很清楚是我的原則,甚至有時候這些原則也讓我家人覺得有點遺憾,失去了一起相處的機會,我自己雖然不捨,但也只能如此,也唯有這樣才能保護家人,也保護市民。講一個令我很有感觸的例子,每年的兒藝節,我老婆總是自己帶著三個寶貝和大家一樣排隊玩遊具,也因為每年兒童節連假就是我們市府團隊最忙的時候,常被自己的孩子消遣說又沒辦法陪他們。 我必須嚴正地向高虹安以及她邀請的貴賓范縣長說,一再仇恨的言論、影涉貪瀆舞弊的說法,不只傷害我和慧虹,也撕裂這座城市,甚至隨後高虹安上台後更沾沾自喜地說道「范振宗前縣長,我剛剛直播有看到,我在梳化有聽到范縣長一句話,還有網友想要剪輯出來要流傳出去。范縣長您紅了。」這種鼓吹仇恨企圖擴散的言論,是你希望帶給新竹市的嗎? 新竹市民反而想問為何你要力邀觸犯貪污圖利罪判刑定讞的范振宗前縣長,為你站台助講? 選舉不能選到失去人性,我因為工作的因素犧牲了家庭相處時間,居然被作為孝順與否的消遣,更成為高虹安沾沾自喜的話題,我想,面對這樣的候選人,我只能說你真的不適格。
自由時報 2022-11-20
美媒:共和黨已取得218席 拿下眾議院控制權

美媒:共和黨已取得218席 拿下眾議院控制權

美國本月8日舉行期中選舉,在歷經多日開票後,多家美媒消息指出,共和黨在眾議院已取得218席,達到掌控眾議院所需的門檻。外界認為共和黨領袖麥卡錫(見圖)可望取代裴洛西成為下一任議長。(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本月8日舉行國會期中選舉,在歷經多日開票後,多家美媒消息指出,共和黨在眾議院已取得218席,達到掌控眾議院所需的門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華盛頓郵報」等美媒都發布消息,指目前共和黨在435席眾議院裡已取得218席,雖然在民主黨的統計數據方面,有208席或210席的不同說法,但共和黨已達到掌控眾議院多數席次所需的218席。至於確切的席次仍有待票數全部統計完畢,未來眾議院議長將由誰拿下,也要等到明年1月眾議院開議才會選出。 在消息傳出後,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週三晚間也公開向眾議院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道賀,並表示「準備與眾院共和黨合作」,拜登也提到,上週的選舉展示了美國民主的力量和韌性,並強調「未來充滿希望,不能陷入政治鬥爭。」。 至於參議院方面,本次選舉有35席次改選,最終由民主黨拿下在參院的多數控制權。由於國會兩院分別由不同黨拿下,美國民眾將迎來一個分裂的政府,拜登政府未來的施政將備受挑戰。 美國本月8日舉行期中選舉,在歷經多日開票後,多家美媒消息指出,共和黨在眾議院已取得218席。(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22-11-17
G20落幕聯合聲明要求俄無條件撤軍

G20落幕聯合聲明要求俄無條件撤軍

  G20領袖16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侵烏行為,並要求俄軍撤出烏克蘭。圖為烏總統澤倫斯基透過視訊方式在G20峰會上發表談話。(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印尼峇里島舉辦的二十大工業國(G20)峰會已於今天(16日)落幕,成員國領袖同日發布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要求俄國無條件撤軍。 綜合外媒報導,烏俄戰爭為本屆G20峰會焦點之一,由於成員國內部對俄羅斯的行動存在嚴重分歧,因此在峰會登場前,各界都認為這次很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未能發表聯合聲明的峰會。不過G20峰會今天結束後,各國領導人還是發出長達17頁聯合聲明,引發熱議。 該聲明涵蓋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等議題。針對已持續近9個月的烏俄戰爭,聲明中表示,雖然中國、印度、阿拉伯、南非等部分國家「持有不同觀點」,但大多數成員國都對俄羅斯予以強烈譴責並祭出制裁,同時也譴責俄總統普廷揚言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威脅,並要求俄軍「完全且無條件撤出烏克蘭」。 另外,過去G20峰會登場時,成員國領袖都會來張大合照,不過本屆峰會卻首次取消這一流程,原因是許多領導人拒絕與俄羅斯代表俄外長拉夫羅夫合影。
自由時報 2022-11-17
蘇納克:中國是英經濟最大威脅

蘇納克:中國是英經濟最大威脅

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參加G20高峰會前表示,中國是對英國經濟安全的最大國家威脅。(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表示,中國是對英國經濟安全的最大國家威脅。蘇納克還表示,英國將考慮提供武器幫助台灣在北京發動襲擊時進行自衛。 蘇納克對與他一起前往印尼峇厘島參加G20高峰會的記者說:「我的觀點是,中國對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構成了系統性挑戰,代表了對我們經濟安全的最大國家威脅。」、「順便說一句,我認為這種觀點與我們的盟友高度一致」。 蘇納克表示,英國保護自己免受這種情況的影響「很重要」,例如通過《國家安全投資法》,該法允許政府阻止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英國公司的投資。 他也說:「但我也認為,中國是全球經濟要角不爭的事實,若沒有與中國對話,我們將無法解決共同的全球挑戰,例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或者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問題」。 蘇納克保留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可能性,他在高峰會前表示,希望也有機會與習近平交談。週一,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舉行備受期待的會談,拜登在會談中反對北京對台灣採取脅迫、和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 對於蘇納克而言,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意味著有必要在貿易利益與對北京的政治動機保持謹慎間取得平衡。英國和中國在人權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尤其是在香港問題上。
自由時報 2022-11-15
送曾聖光最後一程 烏克蘭軍方今辦告別式

送曾聖光最後一程 烏克蘭軍方今辦告別式

台灣志願兵曾聖光戰死烏克蘭前線。烏軍14日將於西部大城利維夫聖彼得與保羅教堂舉行告別式。 (圖:取自烏軍臉書)   台灣志願兵曾聖光戰死烏克蘭前線。烏軍14日將於西部大城利維夫聖彼得與保羅教堂舉行告別式,曾聖光的母親、姊姊及妻子都會出席。非政府組織烏克蘭台灣論壇呼籲到場追悼的民眾攜帶中華民國國旗,送曾聖光最後一程。(政治中心)
自由時報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