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韋如)
陳韋如相關文章
台大經濟系與國中青春期
關於台大經濟系學生近日引起的爭議,身為全職媽媽,我有話要說! 我認為這些學生是想用標新立異來吸引目光,不是真的會執行競選政見。就像部分網紅、政客或媒體總是用辛辣偏激的言論,來提高點閱率或聲量。然而,卻也暴露出他們長期處於一個性平觀念偏誤的環境。 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正副會長選舉,發生政見內容涉及歧視事件。(資料照) 上個月,國中女兒與我分享了班上的近況,有超過半數的男同學,下課時間在大白板上畫了十八禁的圖像,男同學們群組互傳A圖與A片、開黃腔,早就不是秘密。有些女同學心裡不舒服卻不好意思說,有些則當作沒看到沒聽到。我致電導師是否知情?如何作為?導師回覆如下:「確知有部分同學言行不當,已加強輔導並通知家長。但經過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對這類事件並不像大人想的那麼多,所以對不雅玩笑的反應不大。」這樣的處理,我可以接受但並不滿意。 淡化處理青春期孩子沒有想太多或這只是好玩,難道不是導致現今性平觀念偏誤環境的原因之一? 此外,家裡的大人是否曾有不恰當的言行,或公眾人物出言不遜卻被當成幽默或笑話,而父母對於孩子使用網路的規範模糊,甚至不知道未成年子女的使用狀況等等,都是造成今天已經成年的台大學生做出如此行為而不知輕重的遠因。 至於無限上綱成教育制度失敗、新課綱教壞學生,我認為大可不必,誰都知道人格養成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家庭教育,不必用檢討教育制度的大框架來掩蓋「養不教,父之過」!所有為人父母的成熟大人應該知道,我們不教的,學校會教;學校沒教的,社會會教。而代價,只會越來越大! (作者為全職媽媽,台北市民)
陳韋如
2023-05-26
美豬公投事關重大,請三思
AIT於二○一二年「美國牛肉與萊克多巴胺的事實與數據」報告,與二○二0年「美台農業貿易的事實與數據」報告,揭開了台灣進口美牛與美豬的議題爭戰。 在後疫情時代,台灣憑藉著抗疫成功、全球供應鏈重組與世界氛圍的轉向,漸漸「關鍵轉骨」。以前被國際邊緣化,而今,不但美日等友邦力挺支持,台灣更有機會再創經濟奇蹟,甚至加入國際組織。而走進世界,一切都得依照國際標準,各國之間強調貿易的公平性與對等互惠原則。簡單來說,台灣想賣自己的東西出去,勢必也得買一些別人的東西進來,這是常識!或者試想,跟朋友聚餐,大家都拿出自家的手工菜分享,這時朋友卻說:「你這盤肉有毒!你不要拿出來…」請問,還能繼續往來嗎?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將美豬公投操作成單一食安問題,除了汙名化美豬之外,更沒有考慮到一旦公投通過之後,台灣會陷入什麼樣的困境?當台灣與接連挺台的友邦互信基礎崩壞、無法與國際公平貿易、經濟轉型失敗、再度被邊緣、……那我們的孩子,將面臨怎樣的未來?所以,美豬進口並不是食安議題,而是國際誠信、國際參與的議題!更何況,開放進口,台灣的海關檢驗、產地標示等配套措施早已上路,我們任何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隨著近日再度贈送疫苗,美國於軍事、外交、國際參與上,每每稱呼台灣為『具有活力的民主社會、美國重視的夥伴及可信任的朋友』。我懇請台灣人在年底美豬公投一案,投下不同意票吧! (作者是全職媽媽、台北市民)
陳韋如
2021-11-02
無能、官僚、傲慢!
昨天有長者投書「氣柯市長折騰老人」,我也有話說。 近期台灣進入疫苗的擴大接種,考驗著地方政府執行疫苗施打政策的能力,而專屬於台北市的「魷魚遊戲」,就是預約時段與診所要用搶的、唯一的大型接種站要冒雨排隊,甚至還可能要跨縣市才打得到疫苗,令市民深感無奈與憤怒! 副市長蔡炳坤週五表示,第十二輪COVID-19疫苗接種提供BNT第一劑、AZ及莫德納第二劑,將安排診所全部都打莫德納;BNT則由醫院負責;AZ疫苗都在花博施打。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台北市政府提供) 我實在很難理解,身為首善之都的台北市,各級醫院與基層診所最多、醫療量能最充足,怎麼會已經到第十二輪了,接種政策還是如此混亂?符合第十二輪施打對象的,多數都不是退休人士,有人很難請假,有人下班忙接小孩,這樣的規畫,請問台北市府,有站在市民的角度思考嗎?會不會再發生需要排隊兩個小時才能打到疫苗的情況?或者搶不到醫院診所可以預約的窘境? 我致電向市議員進一步了解,得到的回覆是:「我們向衛生局反應,他們堅持要疫苗分流,怕三種疫苗一起打會打錯!如果市民不方便到花博接種或預約不到診所,可以透過1922預約平台就近到其他縣市施打!」 這就是令台北市民憤怒的無能、官僚與傲慢! 建議台北市政府,怕疫苗打錯要分流,就應該提早規畫,按照行政區安排中大型接種站,或者規畫同一區域相鄰的診所,進行不同的疫苗分流施打,或者,請教一下其他縣市首長們是怎麼安排的,而不是叫市民「就近」去其他縣市接種!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區居民)
陳韋如
2021-10-16
環團能防國民黨操弄?
走進二十一世紀,人類已回不去鑽木取火、秉燭採光的生活,用電成為人類最大的依賴,而與之息息相關的是國家經濟發展。綜觀現今的發電結構,不外乎燃煤、燃氣、核能以及綠能,各國也都努力在其中找尋平衡,希望不阻礙經濟,也能盡量兼顧永續。但是,身為用電的一份子,必須認知到的事實是:沒有一項政策可以完美無缺!不可能要有電用、經濟要成長,而有副作用的卻統統都不要!這樣的邏輯非常類似反美豬反日食,卻要簽FTA或加入CPTPP!燃煤有空污、核能不安全、燃氣壞藻礁、綠能沒效率,當有一天缺電了、廠商出走了,再來指責政府無能! 核能的危害不用多說,日本核災至今都還無法解決其所衍生的問題,同樣身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真有辦法承擔嗎?更遑論處理核廢料的難處! 燃煤發電則是每次選舉都會吵翻天的爭議,PM2.5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名詞,減煤減碳是全民共識,也是這幾年一直努力的目標。 至於已漸趨成熟的綠能發電,在台灣長期被所謂的以核養綠給耽誤,近幾年已有許多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建置,但在綠能達到發電目標之前,需要另一個穩定的供電來源。 原本二○一五年規劃的觀塘第三接收站,達二三二公頃,目前為了兼顧供電穩定與環境保護,修正為「避開藻礁新方案」的二十三公頃,並且只用已開發的既有填地,避開藻礁,不但開發面積可大幅減少九十%,同時採取友善工法,維持藻礁跟潮間帶的生態。 環保團體一向對環境生態有著崇高理想,我予以尊重,但當國民黨與黃士修、王明鉅這類擁核派也加入護藻礁,一切似乎就沒那麼單純了!到底是真心護藻礁?還是操弄公投阻礙國家能源轉型、操弄環保議題藉機重啟核四、甚至操弄民粹獲取政治利益?我們真的都看清楚了嗎? (作者為全職媽媽,台北市民)
陳韋如
2021-03-0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