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袁曉輝)
袁曉輝相關文章
媒體整肅保守派,讓美國繼續動亂
11/22/2021星期一 威斯康辛州Waukesha渦克夏聖誕遊行發生的汽車輾過遊行隊伍事件,已經知道死了五人,另有四十多人受傷。警方今天發布了嫌犯的姓名布魯克斯Darrell Brooks,原來是有幾十項案底的慣犯,最近的一次是駕車要輾死自己的同居婦人。但是卻在十天前被法官以一千元交保釋放。 這事件凸顯了美國今天的犯罪環境,社會不寧的隱憂。太多惡性慣犯,精神不穩定的人被釋放出來滿街走。這些都是隱形的定時炸彈,隨時會爆開。 據稱39歲的布魯克斯的犯罪紀錄有50頁那麼長。從他的原居地密爾瓦基,到內華達,到威斯康辛,幾乎甚麼罪都犯過:非法持有武器,武器攻擊,毒品,威脅恐嚇,一度甚至要射殺他的侄兒。這樣的人為什麼讓他自由行動,甚至在他企圖用汽車做武器輾死自己孩子的母親之後? 但是最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主流媒體即使在警方發布他的資料後,都避免刊出他的相片及犯罪紀錄,這就是今日媒體的問題。任何案件他們都可以十萬八千里的牽扯出跟白人種族主義有關。但是對於與白人種族主義無關的任何罪案,都避免正視。這勢必會助長更多類似事件發生。 就像雷登豪斯Kyle Rittenhouse案件,保守派媒體從來沒有為雷登豪斯搖旗吶喊,或是支持他的行動。保守派一開始唯一要澄清的就是,他沒有種族主義背景,他不是故意去現場挑釁,「去故意殺死黑人」.....阻止主流媒體製造謠言,瞞天過海。但是現在即使在宣判後,媒體還是繼續這樣說。媒體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整肅保守派,盡管這會讓美國繼續動亂下去。
袁曉輝
2021-11-23
民主黨主政的大城市自食惡果
11/21/2021星期日 美國一些民主黨主政的大城市終於嘗到自食其果的滋味。剛過的幾天,連續有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等城市發生,盜匪集團大規模搶掠的事件。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昨天晚上,有將近80名戴著滑雪面罩的劫匪,手攜武器,闖入舊金山城外一間Nordstrom百貨公司,將店內值錢貨品搶掠一空。之後裝在大袋子中,分別駕著25輛汽車揚長而去。有目擊者說,情況像是電影中的畫面。事後警方只逮捕了少數幾人。 僅在早一天,星期五晚上,另一批數十名劫匪,也都是頭戴面罩,手持金屬武器,闖入舊金山Union Square一間LV高級商品店,將店內貴價商品全數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袋子中,揚長而去。附近的Barberry,Bloomingdales,也都遭殃。因為他們將商店櫥窗打破,附近一些居民跟著進去搶掠,商品散了一地。 星期三,芝加哥西郊的Oakbrook Center Mall的一間LV商店也遭到十多名劫匪打劫。因為事發在白天(下午),所以警衛迅速趕到,損失估計約十萬元,平均每一件商品約三千元。這些劫案的錄影在推特上都被傳播,但是沒聽見有主媒報導。 下面是舊金山灣區Sun Valley Mall一間珠寶店在星期一下午七點半遭到劫匪進去打劫的錄像。警方說,店員原來要阻止,但是劫匪手持榔頭將他們嚇阻。當警察趕到時,他們已經得手逃去無蹤。舊金山是民主黨眾議員議長佩洛西的選區,她在這裡前後當選數十年,對這一切似乎視若無睹。 民主黨左派議員,類似紐約的AOC曾經說:當人們吃不飽,就會偷竊。相信「LV包包」不是用來吃的。 到目前,舊金山Walgreens連鎖藥店已經宣布有大約十間店鋪將永久關閉,因為營業所得彌補不了偷竊跟搶劫的損失。這都因為這些民主黨的州政府及市政府宣佈了對950元以下的盜竊不再起訴。至於這大規模的盜竊行動相信是新的潮流,都因為民主黨Defund the police運動下,對於犯罪行為不再(也無法)嚴格執法。
袁曉輝
2021-11-22
眾議院通過拜登3.5兆的花錢計畫
11/21/2021星期日 正當威斯康辛州雷登豪斯自衛殺人案面臨裁決之際,美國國會眾議院漏夜通過了拜登的為數龐大的社會主義福利花錢計畫,所謂的BBB。共和黨全體反對,民主黨只有一人反對,結果以220-213通過了。現在就要送到參議院等通過。 這議案就是當初高達3.5兆的福利議案,拜登為了爭取他們黨內的支持,聲言已經削減到1.75兆,或是兩個兆。事實是障眼法,因為那些數字大的項目都沒有取消,只在一些花費小的項目上刪減了一部分,就能夠減去一半以上?比如說,特赦境內一千兩百萬非法移民的項目就沒有刪,免費買藥也沒有刪,學前教育由三歲開始也仍然保留,(也就是說,現在教育局由孩童六歲起開始洗腦,將提前到三歲就開始洗腦)。12星期的夫婦兩人生產有薪假期,減到四個星期。增加八萬稅務部IRS職員(公務員工會會員),對每一項超過600元的轉帳都要審核,這明顯不只是針對有錢人的措施。 華爾街日報已經發表分析文章,說即使刪減後的議案,仍然高達四個兆。問題是這議案超過2,400頁,除了專家一般人哪裡能通盤了解。此外,議案中很多「日落條款」根本不可能在三五年後就「截止」,因為以過去的慣例,這些福利補助在實施後,要取消的機會微乎其微。 這議案等到此時才投票,是反對派要求等到國會預算委員會CBO提出報告,究竟會增加多少國債。結果CBO在星期四宣布,即使計算了拜登政府宣稱(稅務部加強審核後)的「收入」,這議案實施後還是會增加3,670億美元的國債。還不要說引起的通貨膨脹壓力。 拜登跟他的同夥一再宣稱,這些錢會「自己付清」,也就是一分錢國債都不會增加,也不會讓年收入低於40萬的國民增加一分錢稅金。如果這是事實,他們真是歷史上最聰明的政客,(或者是最大的騙子),幾個兆花出去會自己付清? 現在共和黨寄望於民主黨參議院內還有幾個清醒的腦子,阻止這個龐大花錢議案通過。但是據說拜登下一個行動就是對這兩位保守派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西尼瑪Krysten Sinema下功夫。讓這來自白宮的壓力,以及所有媒體的壓力,讓他們屈服。 拜登所以要盡一切力量讓這議案通過,是因為他現在一事無成,從阿富汗,邊界危機,通貨膨脹,供應鏈斷裂,汽油短缺,已經被公認是美國歷史上最無能的總統,所以他急於板回一城,讓他歷史留名。何況他們都知道,共和黨幾乎可以肯定會在明年的中期選舉奪回國會多數,到時候他更沒有機會通過任何重大議案。所以即使經過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的失利,還是不肯學習教訓,懸崖勒馬,相反的要繼續推動社會主義的極左議案。民主黨內更有聲音,說拜登要跟羅斯福總統效法,羅斯福就因為通過了大社會主義的福利議案,一直被左傾學者跟政客吹捧。 在這議案投票前,共和黨在眾議院的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 連夜做了八個半小時的演講,打破美國國會議會最長發言紀錄。可惜都沒能阻止這項投票結果。(下圖)
袁曉輝
2021-11-22
媒體報導誤導視聽
11/20/2021星期六 雷登豪斯的裁決昨晚引起不少地方的騷動,因為不少政客跟媒體在努力煽動,紐約,芝加哥,西岸的波特蘭,奧克蘭跟金諾夏都有數百,或是數千人示威,幸而只是零星的暴力以及破壞財物行為。不過聽說他們籌畫在周末會有更大規模的示威行動。 這一次造成雷登豪斯的[審訊引起全國的注意,其實也是媒體跟民主黨一再誤導的後果,極大部分的「新聞內容」narratives,其實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連我這裏都被誤導,事後要修正。但是這些錯誤的前提,直到現在還被一再重複,這些包括: 17歲的雷登豪斯拿著槍,非法的穿州越省道金諾夏去殺死(挑釁)當地的和平示威者。事後我們知道,首先他本身當時就在金諾夏,除了他父親,祖母及堂兄弟姊妹都住在那哩,他自己甚至在當地打暑期工。此外那支槍是合法的,依照法律當地允許18歲以下少年攜帶「長度超過16吋槍管的槍枝」,他的行為全部合法,連檢察官都錯誤的指控他非法攜帶槍械,被法官除去了那一項罪名。 媒體還說他母親開車,帶他拿著槍穿州越省。事實是,他母親居住的地方在伊利諾跟威斯康辛州界不遠處,兩個地方相聚才26英里,開車半小時可以到。在美國穿州越省是家常便飯,也不違法。在美國有多少人住在新澤西州,每天開車到紐約上班的?如果正好是擁有合法槍枝的人,這樣不是每天都犯法? 媒體說雷登豪斯是種族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者,甚至到現在還說他是KKK,事實上他唯一被他們看不順眼的事實是,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己支持Blue Lives Matter (警察生命也可貴),他們就將這一個句子跟白人至上給掛了勾。為了找證據,他們甚至說在pre-trial時,雷登豪斯做了一個象徵白人權力white power的手勢。事實是他的手勢是大家都用的代表OK的手勢(拇指跟食指做成圓圈的手勢)。檢察官甚至拿著西雅圖一份報紙的報導,要將報紙上那張相片說要做呈堂證物,說他支持白人至上主義。一些報導甚至編造謠言說他跟一群右翼組織的Proud Boys一起派對,還一起合唱。幸好法官Bruce Schroeder認為扯得太遠,也不相信金諾夏有一批Proud Boys在活躍,阻止了這件證物。但是媒體繼續不負責任的用這些字眼形容雷登豪斯。(他的律師Mark Richards昨天在宣判後對記者說,如果他知道雷登豪斯有任何政治企圖,他都不會幫他辯護。) Kyle Rittenhouse and defense attorney Mark Richards stand as Judge Bruce Schroeder makes a personal call during Rittenhouse's trial at the Kenosha County Courthouse in Wisconsin. Rittenhouse is accused of killing two people and wounding a third during a protest over police brutality in Kenosha in 2020. (Mark Hertzberg /Pool Photo via AP) 媒體說,雷登豪斯是在當地挑釁示威者。事實是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守護一間車行。但是那些示威者前來挑釁,其中幾個追著他跑了幾條街,將他打倒在地上,一個用腳踢他,一個用滑板skateboard打他,打他的頭打了兩次。最後一個人Gaige Grosskreutz用手槍指著他,直到指到他的臉部他才開槍。「幸好」這些經過都有錄影證明,而陪審團員就是因為這些錄影知道他是被追打的一個,證明了他是自衛。(那最後一個人Grosskreutz除了是非法擁有手槍,還是他自己出庭作證時這樣說,說他用槍指到雷登豪斯面前3-5尺時,對方都沒有開槍,直到接近雷登豪斯的臉部,他才開槍。) 媒體說,雷登豪斯已經成為右派團體的象徵英雄人物,事實是,兩個死者已經被推崇為他們的英雄,掩飾了兩名死者都有案底。第一個死者Joseph Rosenbaum羅森邦除了一再向雷登豪斯挑釁,要殺死他,要他殺死自己,還一直叫他是n---ger,如果雷登豪斯用過一次這字眼,相信他早已經被定罪了。此外羅森邦被起訴強姦了五名9-11歲的男童,其中兩項已經定罪。他還被關入精神病院,但最後都被放出來滿街走,這是最危險的戀童強姦犯。第二位死者也有多次家暴紀錄。相對的,雷登豪斯是消防隊少年隊員,有牌照的救生員,受過救護專業的訓練。完全沒有案底。 到目前還有媒體跟民主黨說,引起金諾夏暴動的事件中,黑人受害者Jacob Blake是在手無寸鐵情況下被警察射了七槍打死了。事實是Blake沒有死,(不過導致癱瘓),而且他當時手上拿著刀,正要刺向那警察。警察兩次用雷射槍都沒有制服他,才開槍。而且當時警方是接報他(對女友)家暴,加上性侵犯的案底正被通緝才前往現場。 媒體的報導集中在種族仇殺,完全是誤導視聽。在法律上,雷登豪斯是自衛。如果一定要說道德,他是要幫助社區上的人保護他們的財物。現代美國人(特別是自由派跟媒體),對於財產的看法已經接近共產黨,財產是資本主義的象徵,公然保護財物的代表資本主義的惡霸。相反的打砸搶燒的那一幫人物,都是他們的同志。 也因為媒體的誤導視聽,很多不明白的人,(特別是海外的媒體)都將這件案子當作是種族仇殺。昨天一位住在巴西的美國媒體人說,當地媒體在報導這新聞時都說,雷登豪斯(一個白人)殺死殺傷了三個黑人卻被判無罪。後來經過他的指正才予以更正。我不知道有多少海外媒體犯了這個錯誤。 最後,雷登豪斯被捕後,法官判他的保釋金高達兩百萬元,但是網上眾籌GoFundMe最初禁止為他籌款,說他涉嫌的是殺人暴力行為。他做護士的母親跟支持的朋友幫他設立網站FreeKyleUSA籌集了四十多萬元,後來發現有兩個金主幫助他,一個是My Pillow (枕頭大王)的Mike Lindell (常看Fox News的人一定知道他,川普的忠實擁護者),一個是童星起家的製片人Rick Schroder,(我在 The Champ 中介紹過他,沒想到好萊塢也有保守派的人敢公開身分)。他們補足了這不足之數。 據報導有民權組織煽動三名受害者及家屬控告雷登豪斯索賠,瓜分這兩百萬元,但是基於法庭證物,未必能夠勝訴。不像九十年代的足球明星辛普森案件(O. J. Simpson),那一次每個人都知道他有罪,陪審團卻判他無罪,所以後來兩個受害人家屬成功索賠三千多萬美元。
袁曉輝
2021-11-21
雷登豪斯五項控罪全部不成立
11/19/2021星期五 威斯康辛州金諾夏Kenosha地區的陪審團員,經過三天多的長考今天下午一點多做出了裁決,Kyle Rittenhouse 雷登豪斯的五項控罪全部不成立。這包括蓄意謀殺,及魯莽危險殺人等等。 其實很多法律專家都做了這樣的預期,因為被告律師提出的證據,證人的證詞都指向這方向。特別是被告雷登豪斯自己的證詞,讓人感到他的誠懇,純真。檢控官又多次失誤。但是經過媒體的詮釋,這樣的結果應當出他們的意外。 要知道這是12名陪審團一致的決定,沒有異議。這一群陪審團員算是勇敢的,他們知道面對的壓力,媒體的攻擊,城市的暴動,甚至全國的暴動… 雷登豪斯聽到裁決時,當說到第三個not guilty時開始激動,到第五個not guilty終於忍受不住激動得哭起來,經過律師的安撫才坐下。真的看得出來,他還是一個孩子。(下面是他在聽判之前及之後的畫面。) 這幾天法院外一直都有群眾聚集,多數是BLM(黑人命貴) 的成員,已經有人憤怒地流淚,有人發出噓聲,不過也有人鼓掌歡呼。預料裁決消息傳出後會有更多人聚集。之後的發展難以預料。我已經聽到NBC的評論員說,這是讓vigilante行為獲得肯定,以後都可以讓人拿槍到街上去自己解決了。CNN就批評美國的槍枝文化,要從憲法第二修正案著手。 去年八月案發時,第一時間出來指控雷登豪斯是白人至上種族主義者的拜登,在裁決多個小時後被問及他是否支持自己當初的言論時,他聰明的說了一句:「我支持陪審團的決定,這表示我們的司法制度在運作。」不過他之後的推特還是表示了對這裁決失望,甚至形容是一項悲劇。可見民主黨內還是對他有壓力。 威斯康辛州的民主黨州長Tony Evers則發表聲明說:沒有裁決可以還給(死者)Joseph Rosenbaum,以及Anthony Huber的生命。…這些都是刺激民眾暴動的不負責任的言論。(這位州長在去年八月暴動開始後,滿城烽煙,卻拒絕了川普總統派國民警衛軍的建議,導致一百多商店及無數輛汽車被焚毀。這一次卻一早向拜登要求派出500名國民警衛軍,不怕刺激民眾擴大暴動的可能。他們民主黨每一步行動都是為了政黨的私利。) 剛剛紐約市長白斯毫也發表聲明,進一步說這裁決是噁心的,說是沒有正義的。說需要更強的法律阻止武力極端派…這樣的言論明顯是要在暴動群眾火上添油,這等於號召群眾到街上暴動,非常的不負責任。攻擊法官,攻擊陪審團都是違反美國司法制度的不智的行為。(下面是法院外部分示威者跟他們的標語。包括要求雷登豪斯全部有罪,而右邊標語牌上的兩幅相片是兩名死者,包括那名被控強姦五名男童的羅森邦,其中兩項已被定罪。) 加州州長紐森說:這(裁決)送出一個訊息,你可以公然違法,攜帶軍事用的長槍到街上射殺人,事後無須負責。連那個因為性侵犯醜聞下台的前紐約州長康莫也不甘後人,說這項裁決是羞恥。他忘了自己的羞恥。還說「我們要團結起來對付這種白人優越主義,以及私人執法vigilante的行為。」 MSNBC的大標題是:這案件是用來保障白人種族主義者去殺人…民主黨國會議員一個個出來說:這裁決是讓白人今後都可以拿槍去解決他們的私憤。 這些都是欺矇那些不熟悉案情的人,製造他們需要的輿論。我希望大家盡可能找出那天Rittenhouse作證的影片來看。那12人陪審團不可能全部都別有居心。
袁曉輝
2021-11-20
MSNBC的記者騷擾陪審團員
11/19/2021星期五 如果你有看美國主流媒體的新聞,18歲的雷登豪斯肯定是拿著長槍,穿州越省去殺人的極右派白人至上主義者,國內恐怖份子。其中MSNBC更是每一個字都咬牙切齒,恨不得他立即被判終身監禁,永不翻身。 為了助長他們這個理論,這間電視台(包括NBC新聞部)這幾天居然企圖騷擾那12名陪審團員。昨天,一輛載著MSNBC記者的新聞車被警方發現,尾隨那輛載著陪審團員的巴士,甚至闖紅燈,將他們截停了。法官Bruce Schroeber聽說事件後,宣布在這案件剩餘的審訊時間,禁止MSNBC的採訪人員進入法院範圍內。真是好事,居然有一個司法界的人員有了脊椎骨了。 其實這案子的陪審團員已經飽受壓力,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成為媒體的針對目標,壓力更是加倍。他們還敢做出正確的裁決?過去幾星期,媒體已經拿這陪審團的族裔大作文章,三番四次說他們都是白人。(星期一在陪審團候選人中抽出的七女五男中,只有一個是有色人種),但是金諾夏就是白人城市,被告跟死傷者都是白人,但是媒體就是要說成是種族衝突。 據被補的MSNBC記者向警方說,他們是聽取紐約NBC總部的指示,要他們這樣做,但強調不是要拍他們的相片,也不是要騷擾他們。那是為的甚麼呢? 法院方面其實已經在陪審團的巴士上的窗戶,都貼了紙張阻止他們的面貌被揭露。當全美國人都知道保護陪審團的身分是極端重要的司法程序時,NBC居然可以做出這樣的行為,可見美國媒體瘋狂到甚麼程度。
袁曉輝
2021-11-20
兩名韓國人做的事
11/17/2021星期三 Kyle Rittenhouse 雷登豪斯一案的陪審團昨天進入長考。每一個媒體都預言,如果雷登豪斯被判無罪,甚至最輕的罪名,金諾夏都會再度進入新的暴動,全美洲的大城市都會出現好像去年夏天一樣的暴動。打砸搶燒,都市出現一片火海。 這都因為,媒體告訴大家雷登豪斯拿著長槍到金諾夏是去找麻煩。是去向那些和平示威者挑釁。他是麻煩製造者,他殺死了兩個人,他必須付出代價。 這讓我想起1991年,一名黑人Rodney King因為酒後駕車在公路上超速被警方逮捕時拒捕,遭到警察毆打事件。因為現場畫面被媒體公開,那是美國第一件類似的警察與黑人社區對立的事件,導致他的審判也是轟動一時。他的案子在次年春天審訊後,陪審團的裁決幾乎免除了所有四名警察的罪名,之後洛杉磯就展開了一個多星期的打砸搶燒的暴動。而且事件中死了六十多人,一千多人受傷。我剛好在事後就到了洛杉磯,朋友開車時盡量避過那些危險地帶,我也見到了一些被焚毀的建築,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在一間韓國人開的超市屋頂,見到有兩名韓國男人手持步槍站在他們超市的屋頂守衛。那畫面出現在和平時期的都市中,讓我永生難忘。(下面是網上見到的,當時洛杉磯的韓國人在屋頂守護店面的畫面。) 其實那兩名韓國人做的事,就是雷登豪斯做的事。見到整條街,整條街的商店被焚毀,幾百輛汽車被焚毀,商戶苦不堪言,他們都希望有人保護他們的商店,財物。雷登豪斯就是當時趕到金諾夏(他父親居住的城市)去幫助的年輕人之一。他帶著槍說是要自衛,而且在當地是合法的。就像我見到的那兩名韓國人,保護他們的商店。那是他們一生的心血。 但是今天,你見到那些媒體的報導,幾十間商店被焚毀,幾百輛汽車被焚毀,都說成是和平示威,反而是雷登豪斯是麻煩製造者。而且被雷登豪斯射死射傷的三個「白人」都是有案底的慣犯。他們根本不是上街為黑人尋找正義。其中一名死者還稱呼雷登豪斯是N---er。這些都是職業鬧事者,都可能是拜登的選民,民主黨的選民,這才是媒體偏幫他們的原因。而雷登豪斯,他憑空跑去幫別人保護財物,又拿著長槍,他肯定是川普支持者,他肯定是白人至上者,他必須有罪。
袁曉輝
2021-11-18
卡美拉的「不稱職」有目共睹
11/16/2021星期二 有關拜登(的白宮)跟副總統卡美拉不合的消息,這幾天在華府鬧得熱烘烘。因為卡美拉的民調支持率比拜登還要低,(拜登的支持率是38%-41%),看你是看哪一個民調,都是低到谷底,但是卡美拉的支持率就更低到28%。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若是總統有事,副總統繼位,但是過去幾個月,華盛頓的權力中心都在交頭接耳,這樣低的支持率,能讓她繼位嗎?為了解決這問題,這幾天甚至有謠言說,拜登計畫(一旦擴充最高法院的計謀成功),就把卡美拉送上最高法院,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騰出副總統的位置。 卡美拉的「不稱職」有目共睹。每次記者問她一個問題她就先大笑一陣,好像每一件事都很好笑。但是左派媒體(其實是極大多數的美國媒體) 幫她掩飾。當有媒體指出她的缺點時,那些媒體就說這些人是基於種族主義racism,以及歧視女性sexism。 直到最近,連拜登政府的第一號啦啦隊CNN都有話說了。CNN有兩名記者在星期日發表了一篇長篇文章:Exasperation and dysfunction: Inside Kamala Harris’s frustration start as vice president,他們訪問了三十多名副總統辦公室的前後任職員,以及相關人員。將卡美拉對於她工作的不滿,都歸咎於:拜登給她的都是不討好的工作,沒有給她重要的任務。又說當她被媒體奚落時,拜登的白宮沒有幫她說話,不像交通部長布提傑Pete Buttigieg在供應鏈失調時,憑空失蹤兩個月,(他跟丈夫領養一對雙胞胎,響應拜登的有薪假期,自己放了12個星期的假。)白宮立即幫他解畫。又說拜登在華府連番協調爭取基建議案通過時,居然不要她參與,將她派去太空總署訪問。而當她做得好時,好像voting right (那項推廣郵寄投票的議案),她自認做得很好,但是拜登又轉頭去忙他的BBB議案,把那選舉議案延後了。 這篇文章也提到卡美拉的管理方式。例如有人說她的部屬沒有幫她好好準備,讓她遇到事務無所適從。事實是這都因為她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失敗,例如她讓家人干預公事,加上遇事做不了主,結果是幕僚及隨從的人事一團糟。據說她在出任舊金山檢控官,以及參議員辦公室都有這問題。她的部屬出面申訴的事最近層出不窮。(早在六月,就有十多位她的職員向Politico投訴,說卡美拉的辦公室經常是混亂不堪chaotic,又說他們遭遇到abusive的待遇,出了事就將責任歸咎在下屬。他們都認為問題的癥結從最高處造成,好多人寧願另謀高就。) 我過去說過,副總統這樣好坐的位置,都能讓卡美拉做得一蹋糊塗。拜登讓她做邊界難民事務的czar,她一次邊界都不去。當有記者問她時,她居然笑著說:我也沒有去過歐洲呀。聽說川普要去了,才匆忙挑了一個沒有闖關的關口走訪了一下。這次去歐洲,人家問她如何解決通貨膨脹時,她說了一大串,證明她根本不懂這問題:物價是在上升…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對每一個人的生活質素都有影響,這是很大的問題,是我們要工作的前提,…不過等我們的Build Back Better通過了,他們就會知道日子好過很多,例如免費托兒,兒童免費…。 CNN的文章雖然目的是要幫助卡美拉,幫她要求給她更好的職務,但是卻讓白宮緊張了,因為若是連盟友CNN都這樣說,可見茲事體大。白宮發言人沙琪Jen Psaki在這文章刊出後的當晚,就發出推特強調:「副總統不僅僅是總統的重要夥伴,還是一個重要的領導。她擔任了許多關鍵性的極重要的挑戰。從(擴大)選舉權,到由根本解決難民問題,到擴充寬頻都功不可沒。」 雖然將卡美拉送上最高法院的想法好像太過激烈,不過遇到這樣一個無能,又不為國民信賴的副總統,(連民主黨內對她都是怨聲載道),這樣做未嘗不失解決辦法。
袁曉輝
2021-11-17
法官也成為左派媒體攻擊的目標
11/15/2021星期一 Kyle Rittenhouse 雷登豪斯的審訊今日進行控辯雙方的結案陳詞,法官Bruce Schroeder在對陪審團的指示中,除了重申允許陪審團增加三項較輕罪名的選項之外,出人意外地取消了原來的第六項控罪:就是被告在案發時「不到18歲,卻擁有危險武器」。 很多人都會奇怪,當時17歲的雷登豪斯拿著一支長槍在街上自由行走似乎是無法無天。事實是,在那天他自己作證時,他就被問到「你說帶槍是為了自衛,為什麼不帶手槍?要帶一隻AR-15?」當時他就說:「法律上我不能帶手槍。」 原來他比控方律師更懂法律。原來威斯康新州的法律允許公開攜帶武器,不過就禁止18歲以下少年攜帶「短於一定長度的槍」,也就是槍管必須超過16英寸,所以手槍不在此限。而檢控官起訴他的罪名就包括他非法在街上攜帶危險武器。今天法官說,因為一開始,檢控官沒有測量這長槍的長度,(而AR15明顯長於16吋),所以今天法官就下令取消這項控罪。這又是對檢控官的一記棒喝。 增加了較輕罪名的選項,雷登豪斯也增加了被定罪的可能性。據說法官星期五對他解釋過這可能。他說他了解。由此可以看出法庭在為檢控官捕鑊。 這一次審訊全部都是公開轉播,重要部分更在幾大電視網直播,可以見到美國司法的公開。但是否公正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將他定罪的壓力這樣大。全美國的大城市都在戒備,一旦Kyle Rittenhouse得不到最高罪刑,大家都肯定另一次的暴動會再展開。好多大城市都取消了警察放假,市中心商店都將門窗用木板封住。金諾夏更在州長命令下,駐守了五百名國民警衛軍。法庭外更是門禁森嚴。 目前所有主媒都站在檢控官那一邊,一年前就已經將雷登豪斯定罪為白人至上主義者,包括拜登總統。雖然三名死傷者都是白人,而且幾乎都有案底,其中一人更非法擁有槍械,但是媒體都將這件案子當作是種族主義案件,將他打做是種族主義者。雖然過去一星期法庭的證詞,都對被告有利。 今天法官指示陪審團時,叫他們不要聽信任何媒體的報導,包括「現任總統,或是前任總統」的評論,這句話也明顯針對拜登的不負責任的言論。不過這法官也成為左派媒體及團體攻擊的目標。有人說他是披著黑色袍子的KKK,有人警告他做不完這一任就完蛋,又警告他的子女都有生命危險。 今天的結案陳詞,檢控官又有很多漏洞,我聽見CNN幾位法律評論員都說被告律師的陳詞相當嚴謹。多數法律專家都認為,在這情況下極可能是hung jury,或是mistrial,甚至判他無罪。但是今天這場官司有多少將純粹倚靠在證據上,多少會受到政治風氣的影響,真的很難說。 其實這案件就是左右兩派對都市安全,財物保護的觀念。今天我聽到檢控官在結案陳詞中說:沒有一樣財物頂得過人的生命。這句話我也同意。但這案子的基本爭論是他是否自衛殺人,而非為了保護財物而殺人。至於說到財物損失,金諾夏兩天內一百多間建築,商店被焚毀,數百輛汽車被焚毀,但是在他們眼哩,這都是正當的示威行動,甚至說是和平示威行動。就像下面這個CNN記者在金諾夏的現場報導,明明後面火焰滔天,打出的字幕(跟記者的說話)仍然要說是和平的Fiery but mostly peaceful protest示威。就像我常說的:他們連自己都要騙。
袁曉輝
2021-11-16
雷登豪斯的審訊
11/14/2021星期日 有關Kyle Rittenhouse 雷登豪斯的審訊,法官將在星期一對陪審團提出相關的指示。據說法官考慮讓陪審團增加幾個選擇,這是對檢控官方面的一個大幫助。因為檢控官原來起訴他兩項一級謀殺罪(蓄意殺人),及一項謀殺未遂,目前看來都已經在法庭中被證人一一擊破。如果陪審團裁決他謀殺罪不成立,他就可以終生脫罪。據說法官在檢控官自己的請求下,考慮讓陪審團增加幾項選項:例如二級蓄意殺人,或是一級過失殺人。(這些都不包含謀殺的字眼,因此他可以避免終生監禁的可能。) 這都證明當初檢控官控他謀殺罪的決定是草率的,按照一般程序,他應當被裁決無罪。但是連法官都知道,如果讓他脫罪,會有甚麼後果。不僅當地(金諾夏)會出現大規模暴動,全美國都會再出現一次好像去年的暴動熱潮。威斯康辛州已經在當地要求調動了五百名國民警衛軍National Guard備戰,美國一些大城市都在嚴陣以待。 事實是,到今天美國人(及全世界的人)在媒體的掩飾下,對於金諾夏當時的情況的了解都是片面的。都將Rittenhouse當作是拿著槍到當地去殺人的。事實是,當地居民真的是痛不欲生,曾經呼籲市民挺身而出保護他們。雷登豪斯雖然住在伊利諾州,但他父親在金諾夏工作及居住,他經常開車半小時到當地停留。而且在那兩天暴動中,有一百多間商店被焚毀,沒被焚毀的也多數被搶掠一空。數百輛車遭焚毀。上百間商鋪(在新冠肺炎肆虐下已經無法支撐,現在更破產,或是結束營業。) 雷登豪斯說他是到金諾夏去保護一間車行Car Source,那間車行有上百輛汽車被暴徒焚毀。這不只是一間車行的損失,也象徵商家的痛心,保險業的損失,以及對經濟的打擊,環保的傷害。但是我見到媒體集中報導的是:那間車行表示,他們沒有要求來自外面的保護。這是新聞報導應有的方向嗎?不是他們去質問那間車行,車行老闆必須做這聲明嗎? 說到被雷登豪斯殺死的兩人,第一個36 歲的Joseph Rosenbaum羅森邦,他不僅當時跟雷登豪斯挑釁,要他對自己開槍,還叫他是n---er。羅森邦除了有家暴,用武器暴力襲擊犯罪案底,還是有11次案底的戀童癖,性侵至少五名9-11歲男童,其中兩項被定罪。此外還有精神病,這些都是媒體幫他隱藏的背景資料。他根本是職業暴動者。他在案發前更將一個巨大的垃圾箱點火焚燒後,推向旁邊一輛警車,那輛警車上當時還有人,幸好有人出來阻止,否則那兩名警員必死無疑。而Rittenhouse到當地就是去幫助減少這些騷動的傷害性。 那個用滑板毆打雷登豪斯的第二名死者Anthony Huber案底比較簡單,他只是在2018年因多次家暴被控。那名被打傷的Paul Grosskreutz也曾因為跟警察衝突登記在案,2016年則因為在酒醉情況下持有武器被捕。此外多次參與暴力示威被登記在案。有人指他與「人民革命」組織有聯繫。他也是在庭上承認,是他先拿手槍對著雷登豪斯,直到在他面前十分接近時,對方才開槍(打傷了他)。 相對被告雷登豪斯則一次案底都沒有,而且是消防隊學員,有執照的救生員,及有執照的救傷隊員。
袁曉輝
2021-11-15
基本的新聞道德需要再提醒嗎?
11/13/2021星期六 自從司法部獨立調查員杜倫John Durham連續檢控了三名牽涉到竄改,造謠者,證明了川普通俄事件是奠基於希拉里集團製造的謊言之後,主流媒體完全不聞不問,唯一例外是華盛頓郵報。這份報紙先是在本月八號由該報的媒體監視評論員Erik Wemple刊出文章,明言杜倫起訴俄羅斯人丹清可的事實,是對美國主流媒體的壞消息,他並指名道姓地提出多個媒體:CNN,MSNBC,ABC,Mother Jones等等,還包括華盛頓郵報自己,說他們當初完全沒有求證,就將那份川普黑材料當作事實報導。 他甚至指名道姓的說MSNBC的Rachel Maddow,甚至在杜倫起訴丹清可之後,還要攻擊杜倫,說他的調查是政治行為,以壓低這調查的可信度及重要性。Erik Wemple說,杜倫的起訴書中,引用了電郵,證人的證詞等等可信資料,相對的,媒體當初那些報導所有的來源只是一個匿名者。 他建議這些媒體,將當初的文章,跟杜倫的報告並列刊登,讓讀者去評價。 Erik Wemple還說,「這些媒體面對的挑戰是,回到過去先求證之後,再發表的原則。就是有任何的懷疑,都要押後不要發表。」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這樣基本的新聞道德,還需要有人再提醒嗎? 華盛頓郵報跟著在昨天再採取行動,除了刊登更正之外,還將過去兩篇跟川普黑材料有關的文章,從網上刪除了。這兩篇文章分別刊登在2017年三月,跟2019年二月。該報總編輯Sally Buzbee同時表示,該報無法對這兩篇文章的確實性負責。 事實是,華盛頓郵報過去四年多刊登的有關川普的「通俄」新聞當然不止這兩篇。而且更正及刪除,只是彌補錯誤的杯水車薪,說實話無補於事。然而即使這樣,卻是這樣多主流媒體中,唯一被採取的行動。過去四年鋪天蓋地的「錯誤」報導,就這樣過了。即使是華盛頓郵報,也沒有跟川普說一個字的抱歉。也許華郵認為這樣就足夠了。 就像今年五月,Facebook才取消了對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中國說法的禁令。這也等於證明川普是對的。但是也沒有人跟他說一聲道歉。我還在等他們甚麼時候更正:亨特電腦事件是俄羅斯特務輸送給川普集團的假新聞。
袁曉輝
2021-11-14
全面的洗腦
11/12/2021星期五 批判性種族主義CRT無孔不入,連科學界都紛紛採取。最近的例子是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這組織最近(十月28日)發出指引,說為了促進醫療平等Health Equity,列舉出一系列的字眼,以後都要避免使用。 這份長達55頁的指引指出,「作為科學界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基於新的revelations以及更深的了解,與時並進,我們的語言也要改變。」這很奇怪,這是說,科學理論也要隨著社會環境改變。就像教育學家最近提出的,數學沒有固定答案,二加二未必等於四。 這份指引中要醫生不再使用的詞語包括:「在美國,低收入者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引中叫大家以後這樣說:「那些收入偏低,加上在目前的銀行制度,地產發展商將貧富階級分區的計畫下,大公司削弱勞工運動力量情況下,被迫陷入貧窮的人,有較大的心血管疾病機會。」 我的天,我一點沒有誇大。下面是原文:People underpaid and forced into poverty as a result of banking policies, real estate developers gentrifying neighborhoods, and corporations weakening the power of labor movements, among others,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有這樣累贅句子的嗎? 這指引中還叫醫生以後不要用好像fairness公平這樣的字眼,要改作social justice社會公益。指引解釋,公平這字眼沒有指出社會上權勢一派過去這麼多年造成的影響。此外也不要使用「個人主義」,「自由市場」一類的字眼,都是權力不平衡下積壓的產物。 AMA的主席Gerald Harmon在自己的博克中解釋,美國醫學界目前普遍使用的詞彙,都反映了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的白人,非同性戀者 heterosexual,體力健全的,性別明顯的,說英語的,基督徒的,美國出生的人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根深蒂固,但只反映社會中最有勢力的一組人。但也同時可以做為武器壓迫其他人。 55頁的指引內容相當豐富,也許有人有興趣找來看。過去說過,CRT除了已經進入各地中小學,成為影響學生的主要教材,連軍隊中(國防部),西點軍校,都成為主要的教學題材。此外一些大公司,WalMart,可口可樂公司等等,全部都在內部指引中要大家學習,注意。這是全面的洗腦,全國的洗腦。
袁曉輝
2021-11-13
美國新聞界無法無天
11/12/2021星期五 非常意外的發現,今晚美國三間電視網的晚間新聞,都以川普的前任顧問班農Steve Bannon被司法部門起訴的新聞做了頭條。真有那麼重要嗎?首先,他只是不理國會的傳票,被眾議院投票通過「藐視國會」行為。過去幾十年(38年),被眾議院通過藐視國會的官員無數,(包括奧巴馬時期的司法部長Eric Holder,川普時期的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都是當國會掌控在對方手中時發生。)但是都沒有被起訴。即使是被起訴,上一次有人因此被定罪是在1974年,也是47年之前。(最高刑期是一年,及一千元罰款。) 其次,班農藐視國會的事件,是因為看得太清楚,民主黨的國會無休止的炒作一月六日國會騷動事件。不管你如何的合作,他們都會無休止鬧下去,根本是要弄到川普體無完膚。你能怎麼合作?現在民主黨的眾議院傳票滿天飛,除了班農,幾乎所有川普時代官員,前官員都被發了傳票。他們根本是要永遠做秀,天天作秀。 我前幾天說了,川普時代的那些官員不僅永久被禁止錄用,在華府沒有工作,每一個人都花了幾十萬元律師費,甚至上百萬元律師費。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政治打壓。 至於這新聞當作頭條新聞更顯示出美國新聞界的無法無天。上星期,司法部的獨立調查員約翰杜倫John Durham才起訴了一名俄羅斯公民,四十多頁的起訴書詳細列明他們用來調查川普通俄的報告完全是虛構的。到現在,這三間電視網的新聞,一個字都沒有報導過。而現在只因為一個前官員不理國會的傳票,就全部當作是頭條新聞? 這也證實了,拜登的司法部長嘉蘭Merrick Garland已經成為拜登的政治工具,美國不再有司法獨立這回事。 有關一月六日的事件,已經逮補了將近七百人。這些人犯的甚麼罪?極大多數是參加川普集會的湊熱鬧的小百姓。到現在他們被全美國遺棄。據說,他們每人都已經花了幾萬,或是十幾萬的訴訟費用。但是網上眾籌GoFundMe以及PayPal都拒絕為這些人籌款。要逼他們死嗎?有一位共和黨議員Marjorie Taylor Greene去看他們,她說,這些人幾乎全部一被捉去就被每天單獨囚禁solitary confinement 23小時,四個月後改為22小時,目前仍然是19小時對五小時。而且如果不宣示背棄川普,(說不承認上次選舉有不合法的事實),就不准他們保釋。 美國目前正面臨天翻地覆的革命時期,但是多數百姓茫然不知。要等這條船完全沉了,就後悔來不及了。記得推廣Let’s Go Brandon的訊息。
袁曉輝
2021-11-13
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11/11/2021星期四 Kyle Rittenhouse的審訊進行到第八天。他就是去年八月,BLM(黑人命貴)暴動分子在全國打砸搶燒最厲害的時候,被控在威斯康辛州Kenosha金諾夏地方謀殺了兩人,槍傷一人的(當時)17歲的少年。 在這案子沒有開庭前的一年多時間,我們見到主流媒體的報導都說他是一個白人種族主義者,從伊利諾州跑到威斯康辛州去特意要殺死那些和平示威者。當時正在競選的拜登也一口咬定他是白人種族主義者。直到這星期的幾位證人的出庭,加上Rittenhouse昨天自己作證的現場轉播,我想很多人才清楚: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一般都認為,讓被告坐上證人台作證,更要被對方的律師交叉盤問是非常冒險的事。但是Rittenhouse昨天的一番證詞得到所有人的稱讚,說他的誠懇,純真,及理性,給他自己做了最好的辯護。(這一點很多成年被告都做不到。) 過去一年多,媒體播出的畫面都是Rittenhouse手持AR15步槍在街上耀武揚威,而且他的年齡讓他屬於非法持有槍械,加上他真的殺死了兩個示威者,又打傷一人(他們全是白人),一開始就將他定了罪。而當地警方在這輿論壓力下,事發後48小時就起訴他謀殺罪名,證明是沒有適當的調查的政治行為。這些都在法律的嚴格要求下,在幾天的證詞下就瓦解了。 事實是,當時全國的打砸搶燒本來已經蔓延到威斯康辛州,雪上加霜的是,當地一名被控強姦的黑人Jacob Blake被一名白人警察射殺的事件發生了,暴動事件就更加嚴重。當地有好幾條街的商戶都被搶掠焚燒。因為BLM針對的是警察,所以警察都躲著不出現。那些未被焚毀的商家呼籲各地市民前來幫忙保護財物。Rittenhouse雖然只17歲,但已經是消防隊的cadet學員,也是執牌救生員,受過全套的救生訓練。他雖然住在伊利諾州,但其實住在威斯康辛州的州界,開車不到半小時就到了金諾夏,就第一個響應前往。其實有人錄影見到,他跟一群年青人一起洗刷示威者在牆上的塗鴉。他在作證時說,他帶了急救箱,也是為了幫助受傷的人。(下圖,他是左起第三人穿綠色衣服,戴白帽者。) 但是在八月25日那天,他在持槍保衛一間汽車行Car Source時,被一群示威者追打,將他打倒在地。據他說當時有人向他丟石頭,其中一人Joseph Rosenbaum (36歲)高舉好像重物一樣的東西丟向他,口中還說:「我要把你的Fxxxing心臟掏出來…我要將你這個Nxxxxr的心掏出來。」這時他聽到身後有槍聲,Rosenbaum這時又來搶他的槍,他說為了自衛他才向他開槍。 第二名死者Anthony Huber (26歲),則是向他衝進,同時用手中的滑板攻擊他時,被他開槍打死。(下圖:當時的畫面,他被打倒在地,有人踢他,有人用滑板打他。) 至於那名傷者,27歲的Gaige Grosskreutz則是向他開槍時被打傷手臂。Grosskreutz是控方的明星證人,他在星期一作證,沒想到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對檢控官不利,讓他成為被告的最好證人。他在被告律師質問下承認自己拿著槍對著Rittenhouse三至五呎時,對方都沒有開槍,直到他逼近Rittenhouse的面前,對方才開槍。這樣的證詞已經大大幫助Rittenhouse。(下圖:Gaige Grosskreutz星期一在庭上作證。) 過去一年多,媒體的報導都是他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川普支持者,拿槍到街上殺人的vigilante killer。他在私人網頁上自稱屬於Blue Lives Matter (警察生命重要)擁護者也都成為罪狀。還說他連手持滑板的人都不放過。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兩尺多長的滑板加上底下的金屬滑輪當然可以打死人。 這幾天的審訊最讓人意外的是,法官Bruce Schroeder一再打斷控方(助理檢察官)Thomas Binger,甚至嚴詞譴責。好像昨天,他譴責Binger的一句話,他對Rittenhouse說:「你從去年事發到如今一年多都不開腔,現在才說這些話。」這句話被法官大大譴責,說他連美國法律的基本原則「被告有保留緘默的憲法權利」都不懂。還有法官禁止將那三名死傷者稱之為受害者victims,因為這名詞具有立場。但如果被告律師可以提出證據,就可以說他們是暴動者 rioters 或是搶掠者 looters,甚至縱火者 arsonists,(這一點我都意外)。今天當被告律師找出來的一名證人Drew Hernandez,他是一名保守派媒體人,當時在場拍了畫面的人,Binger企圖將他的保守派立場揭發時,法官立即叫退陪審團,之後告誡他說,這不是一場政治審訊。其實這法官當年是民主黨的州長任命的。(下圖左是法官,右圖是Rittenhous自己作證時。) 目前多數人相信,Rittenhouse會被裁決無罪,最多也會是hung jury,或是mistrial,這都表示他的謀殺罪被裁決無罪,(只剩下非法持有槍械罪名)。昨天被告律師方面已經要求法官裁決mistrial,但是很多法律專家相信,連檢控官都希望mistrial,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勝訴希望。 其實這根本是一場政治鬧劇。我見到媒體的報導方向,他們可能不會接受無罪的裁決,在暗中助長新的暴動。今天見到連芝加哥警方都已經停止警察放假,擔心會有新的暴動。(事實是,警方也不想起訴Rittenhouse,不少警察暗中捐款給他,其中一人還因此被炒魷魚。)
袁曉輝
2021-11-12
美國人不喜歡白宮的兩位主人
11/10/2021星期三 過去幾個月,拜登的支持率像是受不住地心引力直線往下掉,但是美國主流媒體不聞不問,(不像川普時代,每一間媒體每周至少做一次民調,大張旗鼓的宣揚),直到(在維吉尼亞州長選舉之後)USA Today/Suffolk University第一次發表了他們的民調結果,知道逃不過了。 這項民調證實了,拜登跟副總統卡美拉的不受歡迎度快要到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拜登的支持率低至38%,不支持率高達59%,而卡美拉的支持率更低至28%,負面支持率是51%。這表示今天的美國人極端不喜歡白宮的兩位主人。 還有一個(對他們的)致命打擊是,64%的國民不希望見到拜登再競選總統。與此同時在國會選舉方面有46%的人支持共和黨,只有38%的人表示會選民主黨候選人。除非未來一年有大的變動,共和黨應當可以奪回眾議院,甚至參議院。 也許因為這樣的前景,民主黨內的激進左派更全力推動他們的3.5兆社會福利花錢議案(BBB),因為過了中期選舉,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通過了。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為民主的前提是:你們必須得到選民的肯定的授權才能推動重大議案,現在他們是在參眾兩院極微的差距下推動重大議案。 也基於同樣的考慮,媒體跟民主黨還在日日夜夜繼續打擊川普,因為他們知道民主黨沒有人可以對抗他。一定要在2022/2024年之前打倒他,以免他再出山。現在杜倫調查這樣大新聞他們一句都不提,每次打開電視新聞都是一月六日的調查。
袁曉輝
2021-11-11
美國公路也是種族主義下的產品
11/10/2021星期三 如果你有看星期一美國交通部長布提傑 Pete Buttigieg (下圖) 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你會大開眼界。一位CNN的記者April Ryan詢問他,是否會在未來的公路建築上修改(重建)過去的種族主義道路deconstruct the racism …built into the roadways。從她的問題,我才知道原來美國的公路也是種族主義下的產品。 而布提傑的回答也讓人開眼界。他說:「我也很奇怪,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建築在黑人社區的公路,會將黑白社區分開,或是故意將一個陸橋建得很低,阻止(裝載)黑人及波多黎克孩子的巴士開到沙灘,這些都反映出當時設計上的種族主義。」 這樣驚人的指控我就奇怪居然站得住腳。後來知道出自於一本左派作家羅伯卡洛Robert Caro在1974年出版的(批判紐約市主要設計規畫者Robert Moses)的書The Power Broker,他的很多本書都是以左派理論作軸心,這樣的理論被很多民權組織用來作為指控美國是種族主義國家的理據。事實是卡洛的所謂理論早已經被很多學者反證,被很多人認為是以偏概全,倒果為因的理論,甚至有意的誤導。因為在當時,很多公路橋以當時的工程技術,需要及標準都建造得很低。但就被布提傑這樣的左傾官員以及CNN的記者用來大肆渲染。 然而卡洛卻因為他的一系列左傾著作,獲得兩次的普里茲文學獎,以及多項國家大獎。大大提高卡洛的學術地位。我過去說過,過去幾十年來,普里茲獎都是頒發給左傾的,或是所謂的進步progressive人士,你若不是寫出左傾的文章,肯定難以獲獎。這是今天所有獎項的趨勢,甚至標準。上個月,加拿大出生的一位經濟學家David Card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項,他的得獎理論是基於他在1993年一份報告:提高最低工資不會影響工人及新移民工作機會,或是降低本地工人的工資。事實是,這理論已經在後來被很多份報告駁斥,包括2000年的AEA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基於多年的,以及全國數據做的報告。而 Card 等人只是研究了新澤西一個州的三間連鎖餐館的數據。但是諾貝爾卻在二十多年後找出這份報告給予獎項? 最近拜登總統最愛說的一句話是,他的社會福利花錢議案(BBB)得到17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書面支持,說這計畫不會助長通貨膨脹。你只要知道這些機構怎麼選擇得獎人,就不會奇怪了。
袁曉輝
2021-11-11
四個說謊的大鼻子
11/09/2021星期二 司法部特別調查員John Durham杜倫調查通俄事件始末,我說了很多。今天終於見到當時一再說謊的,民主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謝夫Adam Schiff在ABC電視上受到川普時代的國務院發言人Morgan Ortagus當面對質。 謝夫就是當年彈劾川普的主要指證人,他也無數次在電視上說他有鐵證如山,證明川普跟俄羅斯勾結,甚至說有足夠證據可以讓他坐牢的人。但是今天他說:「我當時就說,所有證詞都應當調查…而且我們不能預知人們會對(川普黑材料的作者)史帝爾說謊。…說調查是一回事,要我們事先預知有些人會說謊是不可能的。」(下左謝夫,右 Morgan Ortagus。) 這真真正正又是一句謊言。川普時代國家情報局主席John Ratcliff一直都說,杜倫調查的這些背景資料,都是他解密給他的,而這些資料在川普時代,他就每一次都跟參眾兩院的各委員會頭頭作了簡報。所以那些民主黨人都完全清楚,但是他們還是要到電視上說謊。 事實是謝夫說謊不只這一次,他在川普第二次被彈劾時,公然說謊自己沒有見過那名告密者。事後發現他跟手下不僅見過那人,還幫那告密者寫報告,結果華盛頓郵報還給了他四個說謊的大鼻子。這些人臉皮厚到無以復加。 另外讓人難過的是,這些官員在電視上說謊不構成犯法,所以他們完全沒有忌諱。而杜倫起訴的三個人都是因為在調查時說謊,他們只要不在調查時說謊,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例如那位俄羅斯研究員丹清可Igor Danchenko,他在被調查時被捉到說謊五次,所以被起訴。但是那個供應假資料給他的民主黨人多藍Charles Dolan,他(跟希拉里陣營串通)不斷將假的川普黑材料輸送給他,讓他交給史帝爾寫成報告,之後透漏給媒體知道,大肆公開,這些行為對川普及共和黨構成嚴重傷害,但是他在被調查時承認自己是編造謊言,所以他沒被起訴。(而且只要媒體不報導,他們全都可以置身事外。) 所以現在杜倫所有的調查都集中在那些人在被調查時說了謊言。而民主黨跟希拉里那班人都是律師出身,他們只要做到平時謊話連篇,只要面對調查員時不說謊,就完全清白。
袁曉輝
2021-11-10
川普總統對同性戀社區的幫助
11/08/2021星期一 剛過的周末,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宣布跟Log Cabin Republicans合作,組成了RNC Pride Coalition,目的是在明年的中期選舉前,發動保守派的同性戀者努力將共和黨送進國會。 Log Cabin Republicans成立了三十多年,他們在經濟問題上,外交問題上,跟很多社會問題上的立場都非常保守。很多人不知道,同性戀社區中有很多每天穿著整齊的去上班,而不是整天到街上去示威,或是公然脫了衣服爭取性開放的。 這項組合是星期六晚,在佛羅里達川普的總部Mar-a-Lago宣布的,有六百名具代表性的同性戀人士出席,川普夫婦是榮譽貴賓。出席的除了RNC女主席Ronna McDaniel,還有川普內閣中的重量級人士Ric Grenell,他是川普任命的駐德國大使,也是後來的情報局副局長,是美國政府第一位公開同性戀的內閣級官員。他也是這一次組合的推動者。 其實大家如果有注意Fox News,在他們每天出現的評論員中,差不多有一成是同性戀者,他們已經成為保守派聲音中的主力。他們不特意隱瞞自己的身分,但也不會大張旗鼓的作為招搖。他們不會每一句話都用來作為爭取福利,打擊政敵的武器。他們有男有女,有猶太人,黑人,亞裔人士,白人, Ric Grenell說的一句話很對:「左派同性戀社區的做法,只會更延遲主流社會對我們的接納。」極大多數人反對同性戀者就是因為他們整天赤裸裸地到街上要別人接受他們,或是違反常理的要爭取男女公用廁所…他說,川普總統對同性戀社區做過的幫助,超過任何一位總統。 11/08/2021星期一 加州一間中學的老師,在給學生的一份問券中,將「白癡」跟保守派人士畫上等號。 這間位於Sacramento 附近的中學Whitney High School的科學教育課程的老師發出的問券有這樣一道題目:在下面的群組中找出全然的白癡a group of complete idiots:A) KKK,B) 佛羅里達(州),C)Fox News,D)德州人。 這樣的題目太明顯是將保守派不僅跟白癡上等號,還將他們跟三K黨掛勾。這樣的教育不是教育,是洗腦。幸好有幾位家長反映到當地的Fox新聞台,但是到現在我沒有聽到太多的反響。 我記得當我在電視台工作時,一次找了一個大約十歲的男孩子來幫我們配音,當電視畫面出現當時的總理Stephen Harper(哈珀總理)時,我們問他知道他是誰嗎?他說他知道,接了一句說:我們老師說他是壞人。 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公立小學(中學)的教師對學生洗腦到了甚麼程度。這是為什麼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都已經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步。做家長的一定要關心子弟每天學了些甚麼,之後做出反應。就像這一次維吉尼亞州的選舉,做出成果。
袁曉輝
2021-11-09
媒體跟民主黨最害怕的就是川普
11/07/2021星期日 星期二民主黨在各州選舉中遭受重挫,但是幾天來見到,美國的媒體將這次的結果都當作是對川普的討伐,把川普當作是真正的落選者。 比如說,在維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當楊金支持率上升時,對手麥考樂一再攻擊他是川普的徒弟,是川普模仿者Trump wannabe,奧巴馬,卡美拉,拜登一個個到維吉尼亞州幫麥考樂站台時,都不斷,重複提川普的名字。拜登更在十幾分鐘的演說,提了川普的名字24次。 但是當楊金當選後,他們這樣說:楊金當選是因為他與川普保持距離,一次都不敢要川普到維吉尼亞幫他拉票云云。有這樣不要臉的嗎? 我知道,華文媒體的新聞來源都來自紐約時報、CNN這一類左派媒體的謊言。一間華文媒體這樣解釋楊金的勝利:楊金當選是因為很多不喜歡川普的選民投票給他。 這就是奧林匹克軟體操運動員式的扭曲解釋。事實是,這句話的應當說法是:楊金除了得到共和黨的基本選票之外,他也得到了原先是民主黨、而不喜歡川普選民的選票。但是經過左派媒體的一過濾,變成:因為選民不喜歡川普,所以投票給他。 這就是過去幾十年,美國媒體一貫的扭曲事實,瞞天過海的手法。楊金不敢提川普,是因為知道你們會借題發揮,引開了選民關切的真正議題。這也是媒體的狠,他們不斷的抹黑川普,讓「川普」變成黑名詞,讓每一個人避而遠之。 今天看幾間美國主媒(NBC,ABC)等的新聞雜誌,全力將星期二的選舉結變成對川普的討伐。加上剛剛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共和黨與猶太人聯合會議中,幾位有志於角逐總統提名的黨內人士出席演講,這些主媒立即在所有有希望人選中挑撥離間,指出大家跟川普劃清界線,又或是沒有人希望川普出馬云云。事實是,目前在GOP黨內,仍有七成支持川普出馬。媒體如此的挑撥,目的只有一個:阻止川普出馬。 好像CNN等就大力吹捧前新澤西州州長Chris Christie,這人是共和黨內的投機者,他也是目前唯一願意公開表態有意角逐者。他最受媒體吹捧的因素是他在州長任內(2012),發生了兇猛的Sandy颶風,奧巴馬前去巡視時,他誇獎奧巴馬提供援助不遺餘力,一夜間媒體不再當他共和黨人,大力吹捧。當然是希望用他來打川普。他應當知道,一旦他真正獲得共和黨提名,媒體就會轉移方向攻擊他了。就像當年的參議員麥坎John McCain。但是共和黨內就是有這樣多投機倒把,受不得媒體吹捧幾句的軟骨頭人士。 媒體這樣花精神宣傳川普不應當出馬,為什麼不花一分鐘檢討民主黨應當由誰出馬?上周一項調查,民主黨內只有36%支持拜登再出馬角逐連任,44%反對。不僅如此,目前民主黨內暗潮洶湧,要換副總統,因為卡美拉的民意支持率低到無以復加,有些低至25%。黑人民權運動打手Al Sharpton甚至出面請求拜登給她一個更好的職務。她可能認為要她負責邊境難民事務,不能讓她發揮,甚至是陷害她。總之這些才是值得探討的新聞,但是媒體完全忽視,卻整天都是川普,川普,穿普。隨時轉台到CNN,都是一月六日的調查,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政治暴動,川普的關係有多少,他該不該入獄等等…… 事實是,媒體跟民主黨最害怕的就是川普,知道他在美國民眾中有無數支持者,隨時一號召就是幾萬人,幾十萬人。他們害怕球場中,賽車比賽中,音樂會中震耳欲聾的Let’s Go Brandon,他們必須在2024年前盡一切能力阻止他,繼續抹黑他。
袁曉輝
2021-11-08
與子女分開都應當得到賠償?
11/06/2021星期六 今天早上拜登在記者會中說的一句話,讓人搖頭嘆息。這個人真的會將美國毀了。 當一名記者(又是Fox News)問他,有關曾經與父母分開的非法入境者是否真的會每個人賠償45萬美元時,他這樣說:「不管是賠多少錢,但是前任政府做下無恥駭人的行為outrageous behavior,凡是到美國的人,不論合法非法,你都會丟掉你的孩子,You lost your child, It’s gone!,(瞪大眼睛) Gone!。他們都值得獲得賠償。」 拜登說這一番話時的憤怒,真的像是真的。這樣將自己前任總統當作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的講話方式,我不知道這樣的政客是否應當有報應。 當初是因為奧巴馬誓言不遣送(非法入境的)兒童出境,所以好多家庭,單身者都帶著兒童闖關。一些人蛇甚至將兒童「出售或出租」給單男人帶到邊界。而美國法律又規定兒童的處置方式必須與大人不同,必須更人道,所以才將大人小孩暫時分開。我記得當時兒童的收容地方除了有臥室,還有遊樂場跟教室,有老師教學。當時民主黨跟人權組織就吵翻了天。事實是,他們不是以人道為出發點,而是要讓所有非法者進來。 今天很多人終於清醒了,民主黨為什麼見到幾萬幾萬非法移民進來,遲遲不採取對策,他們根本是要這些人進來。事實是希拉里開始就說過開放門戶的口號。山德斯一夥更主張完全沒有邊界。而且這些非法移民入境的關口都在德州(或是亞利桑那),他們多希望藉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將這些州變成民主黨的州。 說到子女跟父母分開,拜登似乎忘記了,即使美國人犯法,住到監獄裡也都要與子女分開。分開時間更長久。難道他們都應當得到賠償?
袁曉輝
2021-11-07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