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認知作戰

 

台灣正在面臨中國系統性的攻擊,包含中國在金門擴張執法權(法律戰),增強海巡的壓力(心戰),以及透過網路影音或統戰系統帶風向(輿論戰,俗稱的認知作戰)。面臨這個「三戰」,台灣可說是毫無抵抗能力,而中國也打算在五二○以前,徹底讓新政府難堪。

今年在國防部的業務報告中,提到「中國官媒」以及「在地協力者」如何在台灣「帶風向」,然而這樣的講法有一個問題—到底誰是在地協力者?目前根本沒有一個標準。最後,這會形成政治人物之間在互扣帽子—隨口一句在地協力者,便會引起對立,最終形成混亂。而這個混亂,正是中國想要看到的。

那要怎麼避免這個對立呢?簡單來說,我們應該對「事」不對「人」。重點不是這個人是不是在地協力者,而是整起事件從頭到尾的操作,可能是中國認知作戰的「分數」有幾分。愈高分,我們就愈需要應對機制,至於參與者是在地協力者(agents),還是只是有用的笨蛋(useful idiots),就不是那麼重要。

要怎麼打分數呢?例如金流是否可疑、散播謠言者的隱蔽、潛伏、或持續程度、目標對象是否為中國所標記等等。我在學界撰寫的報告總共提出八個標準,這些透明的標準,才是建立民主社會的基石。對事不對人,才有辦法讓大家彼此合作、共同抵抗敵人的入侵。

然而,這樣標準的提出,就會讓那些想要製造紛爭、對人不對事的敵人們感到頭痛,因為他們見縫插針的機會變少了。所以,鋪天蓋地對認知作戰相關研究的抹黑,在這幾個月完全沒有間斷,重點就是想要塑造成「民進黨認為,只要反對民進黨的都是在地協力者、都是認知作戰」,然而,我所提出的正正相反,我們想要在透明的標準之下,共同建立一個分數機制,讓執法和幕僚單位有脈絡可循,畢竟敵人在對岸,急著把自己人當敵人,不會讓事情更順暢。情報機關需要做的事,跟抵抗認知作戰要做的事,是不一樣的。

做為政治參與者,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來守護國家與社會。在此是要提醒國人,認知作戰研究不是在抹紅,認知作戰研究是要有系統地「料敵機先」,以此做為社會穩定的機制。

(作者為立法委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沈伯洋

沈伯洋
黑熊學院發起人、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