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 全世界關注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今出席「民主進步黨2024總統副總統暨立委選舉選前國際記者會」,共計有來自28國、128家外媒報名參與。根據外交部1月5日統計,總計有223位來自國外的記者,以及82位外國媒體駐台記者,透過外交部向中選會提出採訪證的申請。這顯示國際高度關注台灣的選舉結果將如何影響兩岸及國際情勢。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今召開選前國際記者會,接受外國媒體提問。(資料照)

 

 

台灣2024大選是民主陣營今年60多個國家大選的首場選舉,自然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從地緣政治來看,台灣位處於印太戰略的關鍵,是中美對抗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從國際產業供應鏈來看,台灣的半導體科技產業也影響到中美科技貿易戰的走向。因此,印太地區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南韓、菲律賓、印度、澳洲、英國、加拿大與歐盟國家,都曾經表達對台海穩定的關切。

自1996年首次全民直選總統以來,對中政策及台灣的認同與定位,始終是最重要的競選主軸。而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越來越高的此刻,台灣的民意究竟向國際民主陣營釋放什麼信號,對於未來台灣的國際地位乃至產業發展,具重大意義。從國際局勢及地緣政治來看,台灣的民意究竟是繼續與美日站在一邊,或是再度傾向經濟陷入困境,並且面臨世界民主陣營圍堵的中國,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

國際媒體一方面擔心,如果親中政黨當選,可能會影響美國未來與台灣軍事合作的作為,造成第一島鏈的破口。另一方面,國際媒體也關心,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如何維持台海的穩定和平現狀,降低區域緊張。如同「在路上」的短片中賴清德所言,台灣會繼續堅持走民主路,與世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堅持民主自由價值;同時也會依照蔡英文路線以及賴清德所提的四大支柱,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願意與中國展開對話、交流與合作。

賴蕭配的策略是拉高層次與格局,定位這場選舉不僅決定台灣的國家走向,也是民主與專制的制度價值之爭。賴清德多次在選舉造勢場合指出,世界都在看台灣人民未來是要走向世界還是鎖進中國?是要堅守民主價值還是向威權低頭?國民黨的策略從5月份,主打戰爭與和平的主軸,但後來證明主流民意不買單,菱傳媒去年12月的民調只有 2.3%認為「兩岸很可能發生戰爭」。近期就主攻民進黨桃花貪腐、萬里老家、高端疫苗等負面選舉策略,試圖極大化「討厭民進黨」的選票。

距投票日僅剩三天,究竟是訴求台灣走向世界的「上架台灣」策略能打動人心?還是主張「下架民進黨」的負面選舉策略奏效,沉默的中間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將做出最後的裁判!

(國立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