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愁與旅情

旅愁與旅情

日本人與我們在各方面有太多的細節不同,其中很明顯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們會認識到自我,以及自我以外的空氣變化,就像日本文學中常常表現出四季變化帶來的人的心情,喜怒哀愁。

日語裡面有一個單詞叫“旅愁”,現代已經不太聽到。照理說你都去旅遊了,具有消費時間與消費金錢的能力,還愁什麼呢?真是富人閑人不知天下窮人的上班忙碌,生活之苦。

旅遊是一種非日常的行為,古時候的日本人常常有一個人出遊的,他們叫“Tabi(旅)”。比如系列電影《男人真辛苦》裡的寅次郎,看似一直在瀟灑出遊,浪跡天涯,其實每次都是與家人一句話不合就吵架鬧翻天,然後憤憤離去的現實逃避行。

還有很多人踏上旅途,甚至是為了做出決定命運和生死的重大決策時,決不是什麼輕飄飄的“出去玩玩”,去哪裡吃碗烏龍麺而已。所以很多人的“旅”,是帶上了滿腔“愁”情的,日語獨特的“旅愁”由此而生,也是中文詞匯中沒有的。

所以要理解日本万事種種,離不開了解日本人的情感世界,他們的喜怒哀愁特征,比如你去問問那麼多的來日本旅遊的人,有幾人會懂“旅愁”的,估計他們都是回答你:“蛤?你在說什麼呀?”

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實日本和日語也在逐漸變化,“旅愁”也漸漸成了一個死語,人們更多的會使用“旅情”。日本昭和天皇夫婦非常喜歡的《知床旅情》這首著名的描写北海道的歌,要是叫《知床旅愁》,人們會說,你都已經是皇上了,還愁啥呢?

不論是“旅愁”還是“旅情”,可能現代人的旅遊總是在尋找美食,或在極其人工的景點滿足踩點打卡式的到此一遊。我都覺得沒有去關注歷史人文的旅遊,是不會產生“旅情”雅致,也很難理解日本人的“旅愁”的。

這真不是一篇無病呻吟的廢文,而是常常有人問我很多日本的“十萬個為什麼”時,我很難簡短答復的原因,因為你不從文化細節上去感受別人的人文和歷史,光靠買張JR-Pass天天趕路,怎麼可能有身心冗余度來感受差異呢?

告訴你,別看日本也到處使用差不多的漢字,漢字與漢字使用者的內心世界是差了很多的。

東京博士 2023年9月21日

(照片攝於2015年9月23日的石川縣加賀溫泉郷的山中溫泉,當地的こいこい祭非常獨特,是由中學生們擔任主角的)

 

 

< 資料來源:東京 博士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東京 博士

東京 博士
在日工作35年的上海人 去年成為自由業工程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