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了解曾聖光嗎?

花蓮青年曾聖光戰死烏克蘭沙場,骨灰由家屬搭機帶回台灣,日前在花蓮舉行告別式。(資料照)

曾道雄/追思音樂製作人

烏克蘭軍民等曾聖光家屬從台灣趕至,為聖光作隆重的安魂彌撒,骨灰再由曾母與家屬帶回台灣。(外交部提供)

 

台灣勇士曾聖光在離開我們七七四十九天之後,作家溫紳和財團法人向上文教基金會與基督教福和會等社福藝文人士,於二○二二年十二月廿五日的下午,在埔里的紙教堂,為曾聖光舉辦一個莊嚴隆重的緬懷追思舞蹈與音樂會。

曾聖光二○二二年十一月二日,在烏俄激戰中,於烏東盧甘斯克(Luhansk)前線殉難,成為首位於烏戰中犧牲的台灣志願軍人。烏克蘭人安置好曾聖光的大體,等家屬從台灣趕至,就在烏西獅城利沃夫市(Leopolis)的聖彼德與聖保羅大教堂,為聖光作隆重的安魂彌撒。骨灰再由曾母與家屬帶回台灣。

曾聖光以廿五歲的青春年華,遠赴烏克蘭,為抵抗俄軍侵略而戰死沙場,又代表了什麼意義與價值?我們真的了解他嗎?

勇者上陣,慵懶者坐食(I bravi alla guerra e I poltroni alla scodella)是古羅馬的名諺,曾聖光為自由上陣捐軀之後,國內一些坐食者就流言四起,甚至對他的出征動機多加詆譭,這些當然不屑去辯駁,但它卻是家屬最感傷痛,而一直保持沉默低調的原因。

在我們梳理這個事蹟之後,就逐漸可一窺曾聖光的理念,也能領悟到他見義勇為的精神與價值。曾聖光是阿美族撒奇萊雅的青年,我們原住民是真正的海洋之子,具有率直勇往的熱血!再加上他童少之年與家人旅居貝里斯,通曉英文與西班牙文,具有世界村的國際視野,因此,挺身幫助烏克蘭為自由而戰,對他而言十分自然。

曾聖光不諱言自己也會有恐懼,但他認為恐懼可以用更高的情操加以克服,「如果我只是害怕,我怎麼會來到烏克蘭戰場!」曾聖光不但在戰地出生入死,他並且親自拍攝他們所擄獲的俄國坦克槍砲,和被俄軍用白磷彈轟炸後的城鎮慘狀,他用此宣揚自由的勝利並控訴普廷的罪行。

曾聖光穿著繡有烏克蘭與台灣國旗的臂章上陣,證明他捍衛烏克蘭就形同保衛台灣。當他聽到台海局勢緊張時,就決定返台保護自己的國家!而他也樂於參與國防政策的議題,他當然覺得四個月的服役絕對不足,他甚至認為實戰的經驗,才是役男真正的磨練。

相較之下,那些聽到「青年上戰場」就不敢出來投票的坐食者,大家不知作何感想?九合一選舉之後,有人慶祝,有人在閉門而思他人之過。

今天,我們在追念曾聖光的精神之餘,筆者仍願再以甘迺迪一句不甚中聽的話,用以與國人共勉: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作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作什麼!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曾道雄

曾道雄
聲樂家、歌劇導演;台灣著名男中音,演唱足跡遍及台灣、亞洲、美國以及歐洲各地。 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歌劇工作坊進修,回國後在國立藝專、台灣師範大學開設歌劇課程,並成立台北歌劇劇場,製作歌劇逾二十部。2011年,獲得國家文藝獎(拒絕上台接受馬英九總統頒獎)。2021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