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戰力的新一代教召

今年三月起國防部以提升戰備成效、維持後備戰力為由,改成新制教召十四天。第一批教召員報到日,透過媒體看到男女朋友十八相送的畫面,就像小時候看到爸爸在戒嚴時期被派去外島當兵一樣,讓人不禁想問:「是有這麼危險? 」「還是媒體想讓觀眾知道,這是史上最硬的教召?」

首批14天新制教召上周六正式啟動,陸軍步兵206旅為今年第一個驗證單位。(軍聞社提供)

 

想想以前父親的年代,七、八O年代,新兵訓練為期三個月,教召為期二十一天,之後因為台海情勢緩和,慢慢遞減訓練時數,直到現今的四個月兵役。台灣數十年來無戰事,替代役盛行,年輕人當兵吃不了苦,也難耐體能操練,天氣炎熱就收操,戰鬥教練動作要求也不高,訓練時數不足,加上軍中人權抬頭,周休二日伙食超優渥,與九O年代的我輩又差了一大截,難怪乎戰技不夠紮實。

看看國防部公布的教召流程,前三天的適應教育,第四到第十天的射擊和戰鬥教練,第十一天是營備戰任務訓練,第十四天就準備解召了,依照這樣的計畫,真正有操練的時間大約十天,與小孩的童軍營活動相差無幾,「嚴格訓練」或「加強戰技」似乎還搆不上邊。

現代戰爭是科技化的決戰,電腦通訊是工具、遠端監測是手段、真正可以給敵人迎面痛擊的卻是正面交鋒。所以軍人應該有優於常人的體能、戰技、榮譽和信念,後備軍人戰力對我國而言是絕對需要精實的一部分,嚴格訓練體能、強化精神戰力更是刻不容緩。以現役的軍人結構,志願役與義務役的比例,真到戰時恐怕完全不敷使用,義務役形同砲灰無益於作戰。徵兵制是否該因應台海情勢嚴峻而恢復,需要當政者的智慧考量。

(公務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