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威權治台!促轉會:政治案件7822人次

蔣介石威權治台!促轉會:政治案件7822人次、27.69%遭判死

促轉會統計,蔣介石威權執政時期,政治案件數量總數高達7822人次,大量台灣人民被奪走生命及自由,更有27.69%被判處死刑。(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促轉會規畫中正紀念堂轉型成「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及移除大廳蔣介石銅像。據促轉會研究,蔣介石威權執政時期,政治案件數量總數高達7822人次,大量台灣人民被奪走生命及自由,更有27.69%被判處死刑;而中正紀念堂未興建前,1971年行政院經建會曾考慮於現址設置現代化商業經貿中心,後因老蔣逝世,行政院接受治喪大員會議決議,於台北市中心設立中正紀念堂。

促轉會表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至少可從兩個角度來談,​第一、民主國家不該再用現行的規模與方式紀念威權統治者​。第二、人們如何使用首都市中心的大片空間,反映著不同時代偏重的價值選擇,希望透過討論這個議題,凝聚社會對未來的想像​

​「國家不應耗費如此資源紀念威權統治者!」促轉會強調,​中正紀念堂是因蔣中正過世而打造,各界爭議的焦點多半聚焦在其人其事之上,然而,不論是本會的調查或眾多學術研究早已指出,威權統治時期,蔣中正打造的黨國體制,使黨、政、軍權力高度集中於統治者個人,破壞了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下基本的權力分立架構。​此外,從奪走大量人民生命與自由的軍事審判來看,蔣中正執政時的政治案件數量總數為7822人次,他行使核覆權介入3469人次,其中六成以上是重刑,更有27.69%是死刑。學者研究指出,蔣中正作為政治案件審判過程最高決策者,他對案件的介入也造成下級機關及官員在判決時有「揣摩上意」的傾向。​

​促轉會質疑,面對無數同胞曾經受到的傷害,台灣卻在民主化多年後,仍以公帑養護7.5萬坪規模的紀念空間,我們想要向下一代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促轉會指出,中正紀念堂所在的這塊土地,自1880年代起維持近百年的軍事用途;到了1970年代一度被規劃為彰顯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商業地景」;後來黨國統治下,為打造領袖崇拜的需求,使得這裡成為充滿中國古代宮殿色彩的個人紀念園區;民主化之後,轉型改造的倡議不斷。

促轉會主張,中正紀念堂轉型成「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在改造威權空間 、重構紀念敘事兩大方向上,進行三項具體措施:大廳銅像應予移除、堂體功能及外觀應予改造、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應予破除。應該把「紀念一個人的殿堂」還給人民,堂體建築承載的歷史痕跡,經過重新詮釋與改造後,將能成為更具啟發性的歷史與公民教材。

促轉會研究,中正紀念堂未興建前,1971年行政院經建會曾考慮於現址設置現代化商業經貿中心,後因老蔣逝世,行政院接受治喪大員會議決議,於台北市中心設立中正紀念堂。(促轉會提供)

促轉會研究,中正紀念堂未興建前,1971年行政院經建會曾考慮於現址設置現代化商業經貿中心,後因老蔣逝世,行政院接受治喪大員會議決議,於台北市中心設立中正紀念堂。(促轉會提供)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