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笛協奏曲》馬水龍

梆笛是哪一個國家的樂器?一般的答案大概會說中國。可是台灣音樂家馬水龍卻說:「其實樂器沒有『國籍』之分,它只是表達情感和意念的工具。」馬水龍教授不同意狹義地以「樂器」來區分所謂「國樂」與「西樂」。

「『樂器』的『民族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以樂器的原產地來劃分西樂與國樂是一種狹隘的觀念。比如說胡琴、琵琶……本來也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胡人的樂器。但是他們在隋唐時被大量引進中原後,歷代音樂家不斷為之譜曲,用它來表達中原漢人的所思所感,它才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面對鋼琴、小提琴…,也是如此。

1981年馬水龍發表《梆笛協奏曲》,以梆笛主奏、管弦樂團協奏,在台灣首演,後來演到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馬水龍成為第一位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台灣作曲家。此後20多年內《梆笛協奏曲》,先後在加拿大、美國、韓國、德國、法國等地演出。

今天是馬水龍的冥誕,他出生於1939年(日本昭和14年)7月17日,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

基隆的土地,給了馬水龍藝術的養分,而兼容並蓄的樂器運用,無論是西方的鋼琴、提琴、或是傳統的梆笛、嗩吶、琵琶……給了馬水龍音樂的廣度與厚度,他的《台灣組曲》與《雨港素描》兩組鋼琴作品,就是馬水龍作品的代表。他採用地方民間素材、北管等傳統音樂為創作底蘊,將值得流傳的傳統融入曲中;從作品中,我們看見台灣的人文與生活,它有著台灣音樂美學,也有著在地的文化精神。

馬水龍幼年受到廟口薰陶的元素:廟宇、龍舞、進香、獅舞與酒宴等等,使他結合五聲音階的現代調性鋼琴表現之民俗宗教音樂意象,以鋼琴模擬廟宇中木魚鐘磬的聲響,以帶有民間音樂色彩的旋律和節奏,刻畫「迎神」、「獅舞」、「元宵夜」的情景,這些音符連結了他成長的故鄉,創作出《台灣組曲》。

有一次馬水龍登玉山,被台灣的山林之美感動,於是用台灣名詩人李魁賢的詩〈無形的神殿〉,創作出他的不朽作品《無形的神殿》。

而《關渡隨想》何嘗不是來自土地的感動?

紐約時報知名樂評家Bernard Holland說:「馬水龍突破了東西方音樂的藩籬,並柔和了東西方音樂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傳統特質,予以平衡處理,成功地表達他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而不落俗套,實為難能可貴。」

馬水龍自己也說:「文化是活的,所以要不斷吸收營養,並將之消化,才會產生新的力量。」

(附記:我向來不鼓勵宮廟,不過宮廟文化讓音樂家馬水龍藝術化,則顯其美;然而,宮廟被中共政治化,拿來統戰台灣,則顯其惡!)

 

 

< 資料來源:李筱峰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