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寡信、 敵視、自私─中國社會浮生記

毛澤東讀報 wiki commons

 

共黨中國比傳統社會更沒自由

《老殘遊記》是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遊歷當中的見聞和作為。這個小說對清末社會的矛盾挖掘甚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朝官員誤國,清朝官員害民,獨具慧眼地指出官員們的昏庸常常比貪官更甚。在古代的中國,皇室的管理能力通常只能到達縣的層次,而縣吏就常常與土紳劣豪欺負百姓,但至少當時以國家的力量要全面性管理監督人民是做不到的,這也就形成梁啟超所說的中國只有天下,而沒有中間的社會與國家,所以人民是一盤散沙。但是毛澤東的革命改變了這個模式,中國共產黨可以嚴格控制中國社會,而這就使得中國社會產生變化。尤其習近平的鐵腕治理,就塑造出一個現代的中國社會。

貧富定型化 公共意識稀薄

在習近平的統治之下,中國是一個很嚴酷的社會,政策有時候會突然轉變,而因為新冠肺炎,有時人們的自由就會被限制,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會很容易受到政治的影響,什麼補償金人民幾乎聽不到,能夠依靠的人是少之又少。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自己的身體要自己守護》。

習近平/人民網

 

中國的貧富差距可以說是當然的結果,14億人口的競爭是很激烈的,為了適應環境激烈的變化,追求並確保自身的利益是理所當然的。有錢人會聚集更多的財富,而貧窮人要出頭的空間則是更加看不見。問題不只是貧富差距而已,從以前人們就說:貧富差距已經固定下來。

由於人們不能參與政治,這就使中國人的公共意識變得非常稀薄。在中國,幾乎沒有捐款的文化。除了家庭與親密的朋友以外,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敵人》,這樣的想法在中國社會就變得非常強。有日本人告訴中國朋友說,日本有一句諺語,那就是《有剩餘之物是福》,但是中國的朋友說:《在中國,剩餘的東西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這些只是會不見而已》。中國人會給人們是自私自利的印象,但說穿了,這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必須拼命的理所當然的現象。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在北京,交通擁擠是人們所知道的。當車子紅燈亮之前就進入十字路口時,整個交通就陷入無秩序的狀態。如果問中國朋友說:為什麼要把車子開到十字路口的中間呢?中國朋友會說:能夠走的時候不走,就會損失。

不只是紅綠燈如此,在北京幾乎看不見車輛互讓的情況。因為在中國人的感覺當中,假如讓其他的車先走,自己的車子就永遠無法向前走。

愛面子不輕易認輸

這種使自己優先的想法其實和《面子》不是無緣的。中國的外交當局會說:《讓步就意味著輸》,而這在與美國的外交協商上面,就很顯著地顯現出來。在真正的內心裡,中國是想要跟美國好好談,但卻不擺出讓步的姿態,甚至於應該說是:他們不可以擺出讓步的態度,這其實才是它們真正的態度。因為假如讓步的話,面子就掛不住,這會被看作是與國家的面子有關的大事,特別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子有關的大事情。中國的外交人員會說:《在中國,大家都把眼睛朝上面看,就好像比目魚一般。》看上階層的臉色辦事的氣氛是比以前更強。

相反地,中國假如面子掛得住,無論如何,它就會參與協商、談判。也因為這個文化的特色,外國要與中國協商、交涉,就必須營造環境。此次,對於中美正式的協商之重開,人們可以聽到中國當局的許多人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來中國》,而這不外顯示出是因為美國要來,所以中國的面子就掛住了。

但是要使中國面子掛得住,有時候是要接受中國無理的要求的,因此要找到平衡點是很困難的。當然,因為與中國之間所發生的事情之大小與性質不同會有不同的情況出現,但是事實上,對於外國來說,並沒有選項可讓各國與中國停止來往。因為包括安全保障上的擔憂與經濟上的連結,各國都經常會被要求要與中國保持對話的管道。

駐北京的外國大使館、企業、媒體有時候必須毅然決然地意識到《入鄉隨俗》的習慣而加以因應。這樣的做法不是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而是《會獲利或會損失?是合理或是不合理?》的這種現實判斷居多的緣故。

海外中國人的改變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能夠去海外的中國人增加,他們會接觸到外國的習慣與文化,而注意到在中國的常識與所謂的《正確》並不是絕對的,這樣的人是在增加之中。對於戰狼外交的氣勢凌人感覺羞恥的中國人其實也是在增加中。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其實,中國現在有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現象。那就是中國在硬體建設與高鐵建設上非常努力,在習近平的想法上,這就是讓外國無法在外表與中國相比,而證明中國是世界中的先進強國。但是大家也知道,中國的GDP60%是藏在房屋裡,而過度的濫蓋就使得中國人民損失慘重,有人因此而破產;而中國的高鐵有很多重要零組件都來自日本,只要日本不出口,中國的高鐵就必須停駛。當全世界經濟依存越深而越需對話時,中國卻使中國人民越來越受苦,更以表面的豪華建設要使外國臣服。

< 資料來源:《銳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