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限制的過往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宣布,取消美台交流的所有限制。(路透檔案照)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宣布,取消美台交流的所有限制。(路透檔案照)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卸職倒數十天,對台灣再度送出了一項大禮,他公開宣布:實行了幾十年的美台往來限制自此取消。龐皮歐早不宣布,直到今天才大清倉式的檢討,說明了這件事情的困難以及重大。其所牽動的,當然是美中自一九七九年建交以來的「默契」,就此被一筆勾銷。這個擎天一舉,不論是國民黨擔心的曇花一現,或是執政黨所強調長期推動的結果,事實上都值得擊掌慶幸,也都必須小心鞏固。

一般人可能不了解何謂美台往來限制?簡單地說,就是台灣與美國沒有正式邦交下的非官方往來關係,主要是順應中國的「零和」(有中沒台)要求而來。國民黨在執政時代,一度推動「雙重承認」政策,希望中國在國際間考慮外交休兵的可能性,從來沒有得到對岸一秒鐘的同意。隨著中國的崛起,這套「虐待」台灣的潛規則,不只美國,一直也是世界各國的主流作為,包括:台灣總統與政要不得官式去訪,各國在任高官也不得訪問台灣,台灣外交官不得進入各國總統府或國務院洽公,台灣與各國的雙邊關係要透過受委託的民間性質單位進行等等。

台灣元首第一位帶頭衝撞美台單邊限制的,正是李登輝總統。一九九五年他透過美國國會的力道,迫使柯林頓總統同意發出其訪問康乃爾大學的簽證,就是一個最典型的行動。不過就是回母校去走一趟,既沒到華府,也沒會見美國高官,已經足夠低調,中國事後還是藉端生事,在九五年與九六年,製造台海危機進行報復。

別以為老共這麼胡鬧沒效,這種最惡劣的歧視,總是能淫威得逞。記得九六年三月,柯林頓政府點名台灣國安會前往紐約,與美國國安會進行高層會談時,美國國安會私下就曾經直言不諱地表達各種不滿,例如指責李登輝在康乃爾的講稿太具政治意味;甚至劃出諸多紅線,施壓台灣不得再「冒進」,例如明言不要再透過美國國會議員支持台灣進入聯合國;更嚴肅的是,當時的白宮副顧問柏格要求台灣一年內都不要再推動總統、副總統、院長、副院長四個階層的訪美事宜,若是純粹的過境,再以「個案」考量,等於是下了通牒。

此後的台灣總統,不論是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每次到美國,都要假「過境」之名,但偏偏每位總統候選人在競選前,也都要跑一趟美國,被戲稱是「面試」,美方接待的層級,會面的場合,全都變成了是否得到美國祝福的指標。此等際遇,台灣多少年來全都忍下,也是最殘酷的國際現實。不料,川普這四年,真正是不按牌理出牌,尤其,二○二○年習近平威權主義出了大錯,武肺疫情因制度性掩蓋,失去了防範擴散的黃金期,也給台灣帶來過去這一年不斷好牌的外交平反,本週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即將訪台,以及龐皮歐廢止對台限制,均屬之。

龐皮歐善用自己最後的權力,宣布將美台之間的不平等對待丟進火爐,會就此化為灰燼?或是未來將死灰復燃,成為中國所詛咒的「最後的瘋狂」?一如所有涉外關係的經營,這絕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國際間利益的計算外,也將隨著台灣國力的消長而起伏,後者是唯一可以操之在我的部分,必然要成為台灣朝野共同努力的目標。

一月二十日之後,拜登政府將逐漸展現其亞洲政策究竟何去何從,中國視此為重建中美關係的契機,已是不爭的事實。拜登陸續公布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等陣容,可以不必像川普的第一年因人事不定而動盪,但是台灣需要與之密切磨合,找出一切向前看的雙贏策略,才是考驗的開始。適度的緊張,對台灣是好事,畢竟他們不是龐皮歐與博明。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