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綺相關文章

航空業三次罷工的民意變化

航空業三次罷工的民意變化

自從二○一六年華航空姐罷工事件迄今,短短三年台灣航空業已經歷三次罷工,社會大眾的聲浪卻從三年前的聲援力挺,到如今的冷漠以待,何也? 台灣民情普遍敦厚,當華航空姐最初以改善過勞的職場環境為由、機師亦以疲勞駕駛綁著飛安問題,訴諸社會公評時,我們往往以安全至上、珍惜員工的想法,認同資方該給員工合理的對待;同時,更由於台灣長年來勞資地位懸殊,我們也期待華航罷工可以稍稍平衡勞資不對等的情況,促使勞權意識抬頭,間接提升整體的勞動條件。 華航罷工案,引起國人高度關注。(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可惜三年過去,結果是失望的。除了航空業擁有罷工權,大多數的職場勞權依然慘淡,反之工會的訴求一步步高升,從過去拒絕過勞的口號,到今次罷工,癥結點是赤裸裸的津貼利益與董事席次。然而檢視華航跟長榮的財報,就知道航空業並非穩定的高利產業。華航在一四、一五連兩年虧損,一六年EPS賺了一塊後,就碰上罷工事件,此後三年的財報表現遠不如長榮,但好在是公股事業,有政府依靠;惟長榮乃民營機構,更具風險意識,若日後油價飆漲,則又是一筆成本負擔,故怎能任由工會開價索求? 桃園工會無視資方提供的勞動條件已優於多數同業的事實、無視企業經營須多方面權衡利弊,在多次的罷工行動中堅持不比照國外的罷工預告期,以突襲的手段,將數萬名消費者的權益拉扯進談判漩渦,令人感嘆。長此以往內耗傷害,最後賠上的,還是台灣整體的競爭力。 (作者為國文老師、作家)
廖文綺 2019-06-25
比委屈

比委屈

 身為七年級生,對我來說,一個住帝寶、開名車、喝紅酒、開百萬趴的連勝文,其共鳴性實在遠不如行醫數十年勤勤謹謹、救人無數的柯P。但這並非我否定連勝文的理由,畢竟出身無法選擇,人人都有權利嚮往優渥生活並樂在其中,如果因為連勝文的生活令人眼紅便否決他,那豈非歧視權貴了?不欣賞連,選前週末夜給我的感覺最深。連家一家哭成那個樣子,彷彿選個市長令他蒙受到了什麼天大委屈。是,連勝文或許有委屈,但從政這條路誰沒有委屈?依珊放棄加拿大籍很委屈,扁家沒有委屈嗎?為什麼黃睿靚不能在美國生孩子?為什麼只有陳幸妤從高中畢業典禮一直到去牙醫診所工作,要不斷受到狗仔記者的追蹤騷擾?連惠心有嗎?連詠心有嗎?連勝文身體不好還來參政,陳菊、胡志強,他們的身體難道就很健朗嗎?就是跟柯P比,被那樣砲轟帳戶不淨、渾蛋、皇民、官三代,柯P就不委屈?他有哭有叫嗎?所以說,這些事情實在不需要反覆強調。別忘了,要比委屈,政壇誰的委屈比林義雄先生深沉可怕了?連勝文對房價飆漲、勞工問題、貧富不均等問題的態度全加起來,還遠比不上對自己所受到的抨擊來得有感,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支持這樣一個念念不忘自己委屈的候選人?萬一他當選後捐薪又覺得自己很委屈,台北選民豈不是太虧欠他了嗎?(作者為補教國文老師,台北市民)
廖文綺 2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