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內地在哪裡?
臺灣為數不少藝人,開口閉口以「內地」稱呼中國。「內地」一詞在沒有指明是哪裡的情形下,竟被普遍認為是指中國,於是就有這群人心目中「預設值」國家認同是什麼的爭議。透過媒體的大量曝光,許多人也跟著用「內地」來指述中國。 臺灣出現「內地」一詞其實從清國時期就開始了,如1847年(道光27)出身江蘇渡海來臺的丁紹儀,所著《東瀛識略》記錄了當時臺灣種種制度與見聞,文中就時常以「內地」和臺灣的制度做對照比較。由許多的清國時期文獻記載不難觀察出,當時「內地」一詞就是講述者自己認定的母國本土之意。 到了日本時代,「內地」一詞更加廣泛被使用,只是指述的對象變成了日本本土。如稱日本人為「內地人」(臺灣人為「本島人」)、與日本本土之間的航線為「內臺航線」,如圖為1934年的臺北州大觀(局部),地圖上就以「內地」代表日本本土。 幾十年過去,臺灣使用「內地」一詞竟然還不能普遍的代表自己,這也顯示了臺灣依然處於主體性喪失、認同混淆的不正常狀態。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10-05
日本時代澎湖郵便局
感謝團友 S.J Hong 分享日本時代澎湖郵便局影像。 澎湖是1895年日軍征臺戰役的序曲,該年三月就在澎湖開辦野戰郵政業務。之後郵便局歷經數次搬遷,於海岸通和棧橋通交叉路口處建新館,1925年8月31日舉辦落成式,所以今年應該是90歲生日了。目前部分建築尚存,由文化部委辦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規畫再利用。 現貌(2015 google map街景): 延伸閱讀: 新竹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8379 高雄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8371 虎尾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863 嘉義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4249 臺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853 基隆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021 臺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123 淡水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27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30
1938中秋明月
圖為1938年10月號《旅と運輸》雜誌封面「中秋の明月」,猜猜背景中的建築是?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26
日本時代新竹郵便局
感謝團友 Silvia Hsu 分享日本時代新竹郵便局影像。 日本治臺初期即在新竹設立郵便局,一開始僅用家屋簡單修改而成,一段時間後已殘破不堪使用。於是在1913年(大正2)在當時新竹廳對面動工興建新郵便局建築,於1914年(大正3)中落成,照片中即約為落成後不久拍攝的影像。 這棟新竹郵便局原位於今新竹市武昌街,現已不存,原址目前改建為武昌郵局。 看到這樣子如歐式城堡般的夢幻郵局,應該沒事都會很想去寄寄信吧 延伸閱讀: 高雄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8371 虎尾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863 嘉義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4249 臺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853 基隆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021 臺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123 淡水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27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18
日本時代高雄郵便局
感謝團友 Silvia Hsu 分享日本時代高雄郵便局明信片。 這棟高雄郵便局原位於今臨海一路與臨海二路交叉路口,二戰時遭美軍空襲炸毀,戰後在原址設立鼓山郵局。 延伸閱讀: 虎尾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863 嘉義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4249 臺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853 基隆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021 臺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123 淡水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27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17
1987陸正綁架撕票案回顧
1987年12月,家住新竹市的小學生陸正(時年9歲)遭歹徒於補習班下課後綁架並要求家屬交付贖金100萬元,家屬依約定交付贖金後無下文。事發將近十個月後臺北市刑大宣告破案,逮捕多人。 但警方偵辦過程以刑求逼供(涉案員警事後遭法院判刑確定),涉案人皆翻供,全案無直接證據,也沒有找到受害者遺體。主嫌邱和順多次被判處死刑,並於2011年遭最高法院駁回上訴,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定讞。而自嫌犯入獄至今,竟已將近30年了。 (圖為1988年中國時報報導) 而壹週刊在9月8日刊出這則報導「【週三坦白講】老刑警放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秘密,退休後他決定講出來」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people/20150908/25590848 內容節錄: ———— 我當警察頭幾年,新竹的學童陸正被綁架,偵查的是其他單位,我們支援,查很久都找不到屍體、兇刀,台北卻宣布破案。主嫌姓邱,被刑求時我在隔壁都聽得到唉唉叫,我們都知道不是他,但不能扯長官後腿啊。他被判死刑,經過幾十個法官還是死刑,後面審的法官不可能給學長姐打臉嘛。這個人還在關,快三十年了,一身病,有檢察官跟我說,大概就是關到死。 姓邱的認罪,他女朋友(另一嫌犯)還向陸爸爸下跪,所以陸爸爸認定是他們,不講你們不知道,那是交換條件,姓邱的想看媽媽,警察說認罪下跪就讓他見媽媽。陸爸爸還說,為什麼姓邱的對案情這麼清楚?攏嘛是警察先跟他講,叫他照著講。 姓邱的很健談,戒護嫌犯時我們會閒聊,我曾經問他,為什麼要認罪?他說,因為警察修理他,只好警察說什麼他都承認,以後到地院再否認就好,檢察官、法官不會打人。他沒想到(翻供)翻不過來。 案子四年前死刑定讞,要槍斃耶,看到新聞,我想,反正現在退休了,沒壓力。我上網找到司改會的電話,打過去說出實情。想不到沒用,法官連傳都不傳我,後來每次執行死刑,我都注意有沒有姓邱的,沒有才鬆一口氣。當刑警二十幾年,爸媽都光榮,只有這件事,我很不甘。前幾天,另一個冤枉的徐自強改判無罪,我在想,會不會還有希望?(撰文:簡竹書) ———— 此篇報導的說法,對照當年的新聞可以說南轅北轍,何謂「真相」?值得我們深思。 希望有關單位能正視此篇報導的內容,儘快給眾多當事人一個交代。 二戰後威權體制時期的臺灣,除了政治犯的冤錯假案,一般刑案也動輒刑求逼供。知名案例如李師科搶劫案中被刑求自殺的王迎先事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B8%AB%E7%A7%91%E6%A1%88)。陸正事件雖發生於解嚴不久後,警方辦案刑求的惡習依然持續。這也讓我們必須認清某些人緬懷的威權時代,是不是如想像「不要去反政府就不會有事」? 延伸閱讀: 臺灣版與妻訣別書 http://www.twmemory.org/?p=8257 「丁窈窕樹」的故事 http://www.twmemory.org/?p=822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10
百年前的防蚊裝備
登革熱疫情來襲,全臺各地開始防蚊大作戰! 而在百年前的臺灣曾被稱為「瘴癘之地」,疾病成為日本治臺初期的棘手問題。後來在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及各種防疫措施實行之下,才逐漸受到控制。 圖為日治時期臺灣營區哨兵的防蚊裝備,長袖長褲手套外加像捕蜂者的頭套,可以想見當時蚊子有多可怕。 延伸閱讀: 臺灣自來水之父 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7%88%BE%E9%A0%93 日本時代臺北舖設水管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6323 1910年代臺北下水道施作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147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06
1936年臺灣人於廈門遭中國警逮捕,由日領事館交涉飭回
圖為日本時代1936年臺灣人在廈門遭中國警逮捕,由日大使館交涉飭回。(1937臺灣日日新報) 當時臺灣人國籍就是日本,當然和對岸的中華民國不一樣。在國外出了事,當然是自己的領事館出面交涉保護國民。 我們和二戰後流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有著截然不同的過去。我們沒有在對岸革命北伐抗戰,不管對過去那段時光的觀感如何,我們有自己的歷史。我們的歷史記憶必須被尊重。 延伸閱讀: 我們的歷史記憶,和你們的不一樣。 http://www.twmemory.org/?p=833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05
我們的歷史記憶,和你們不一樣。
圖為1930年代尾聲,刊載在臺灣發行「まこと」刊物上的漫畫。裡面畫著對岸的國民政府,以增稅的方式壓榨百姓來支持蔣「對日抗戰」。 當時日治下的臺灣人就是看這樣的漫畫。與對岸的國民政府,雙方所屬陣營是敵對的關係。 提這些並非認同日本軍國主義,或是要批判對岸當時的政權如何,而是再怎麼看過去的歷史,臺灣人的歷史記憶就是和遷臺前的「中華民國」不一樣。 流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不能只以其遷臺前的脈絡當成臺灣唯一的史觀,進而抹除我們的歷史記憶,不管那段記憶是甘甜還是苦澀。 相信許多人要的只是最起碼的「尊重」。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04
由紐西蘭選新國旗看在臺灣的中華民國
紐西蘭(New Zealand)正在進行新國旗的討論,徵選了數萬張作品,目前已進入最後四強的階段,預計將以兩階段投票,於2016年決定是否取代現行的紐西蘭國旗。這四張作品都帶有紐西蘭的在地特色,其中三組有象徵植物「銀蕨」,有兩組搭配南十字星象徵地處南半球,另一組則是「KORU」為當地原住民的圖騰。 就如世界上所有正常的投票,有正面也有反面的意見熱烈討論著,有人喜歡也有人覺得設計沈悶或是銀蕨畫得不像,也有人覺得應維持百年來的傳統不應改變大英國協一員的意向。 而在臺灣,也曾就二戰後流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旗幟是否應加以改變進行爭論,反對者認為「國旗不可改變」但事實上中華民國創立後的旗幟是五色旗,過了許久才演變為後來的樣子。也有人諷刺這是史上最囂張的「置入性行銷」,將某黨印記偷渡到國家旗幟上。但就現實而言,目前這個統治臺灣的政權旗幟,上面的確沒有任何臺灣在地的意向。 如果有一天,臺灣也能像紐西蘭一樣熱烈的討論該用什麼圖騰代表自己,到時會出現百合花?蝴蝶蘭?代表原住民的百步蛇?代表海洋文化的鯨魚?勇猛的在地動物黑熊? 相信場面一定會非常熱鬧吧! 延伸閱讀: 不同時期的臺灣代表圖騰: https://goo.gl/RQC59s 紐西蘭新國旗四強出爐: http://www.nbcnews.com/news/world/new-zealand-flag-debate-final-four-designs-chosen-national-vote-n419316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9-02
1931年「中華民國在臺北」
1931年的「中華民國在臺北」 圖為1931年(昭和6),中華民國在日本治下的臺北設立領事館新聞(出自臺灣日日新報)。 當時臺灣隸屬於日本,和中華民國當然是不一樣的國家,中華民國甚至還需要在此設立領事館,服務臺灣境內中華民國籍的僑民。 今年是二戰結束70年,中華民國官方一再只以其遷台前的脈絡視為現今整個臺灣的史觀,讓許多人以為自己的歷史也是跟著在對岸革命北伐抗戰,也因此衍生了臺灣人有無「對日抗戰」、「抗戰勝利」..等等的爭議。 先人用生命歲月寫下的歷史記憶,不管認同或厭惡過去的哪個時期,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將其抹去。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31
1951年焚毀日本時代漫畫公文
這幾天被網友認為是政治洗腦漫畫對特定政治人物歌功頌德的「台灣政治名人傳」流入校園引起軒然大波,就來回憶一下60年前焚毀漫畫的往事。 圖為1951年,中國國民黨政權發文臺灣各地要求焚毀日本時代遺留漫畫,並加強社教工作,多灌輸反共抗俄思想。 從幾十年前焚毀漫畫加強社教到今日的黑箱課綱、洗腦漫畫等爭議,那些焚毀他人置換成自己的威權思想,真的已離我們遠去了嗎? 延伸閱讀: 小一生看這個適合嗎?網友爆政治洗腦漫畫入侵校園 http://www.storm.mg/article/63838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29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文的主張
1913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 弔詭的是,那些逢日必反的人,通常也認同孫文是「國父」。孫文曾親日的數不盡史料,不知道這些人看了會不會內傷? 希望這些人會因此願意理性思考,不管是孫文還是臺灣的日本時代,這些事件背後的時代背景與歷史脈絡。 以及更重要的,尊重不同的歷史記憶。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27
日本時代學生農業實習課程回憶
1917年臺北景尾公學校三年級生農業實習課程老照片,出自台灣日日寫真畫報。 日本時代為了改變本島(臺灣)人較喜文書看輕勞動的傳統觀念,故特別在公學校加入了農業實習的科目,期望能普及農事及建立農業神聖的觀念。之後在許多日本時代的畢業紀念冊,都能看到學生進行農事或耕作的紀念照。小編曾不只一次聽到長輩提到日本時代去上農業實習(或奉仕)的回憶,有些人覺得自己被逼不情願,有些人覺得很好玩,但更常聽到的是親眼看到自己種植的植物從土地上成長感到很感動。當年類似模式的活動還有很多,例如頻繁的植樹活動與儀式,不但綠化了生活環境,也讓參與的人留下長時間的記憶。 這樣子的活動,有形無形中讓參與者建立了與土地的連結,以及對自然感恩敬虔的心。以現在臺灣普遍歷史記憶斷根,在地感情淺薄,也許更該思考有沒有什麼方法來增進土地認同。 當然這樣子的回憶,免不了又會有特定人士冒出來痛罵「皇民餘孽」或是開始膨脹日本治臺殺過多少人。 只是希望讀者思考一下, 我們要積極了解歷史,學習前人在這塊土地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壯大自己,當一個自信昂然挺立的臺灣人, 還是要因為討厭日本,就當一個無論優劣拒絕了解日本時代臺灣經驗的魯蛇?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26
超鬼扯的「30萬在臺日人成為中華民國國民」
前幾天有團友傳來一則在網路瘋傳已久的文,相信也有不少人看過。文中大意為:「二戰後臺灣有30萬日本人放棄日籍,歸順為中華民國國民,之後這群人在臺灣過了好幾代,現在已有約100萬人,這些人以不當言論,歪曲歷史事實,誤導人民視聽,醜化中華民國政府,去「中國化」、去「台灣化」,推行「皇民化」,擁抱日本,是為現今社會亂源」 二戰結束時臺灣人口約600萬,其中約30萬是日本人。該文宣稱的30萬日人歸順,幾乎是二戰結束時在臺日人的總數,意思就是日人幾乎全數留在臺灣成為中華民國國民。這種荒謬至極的講法也有人相信,也難怪臺灣距離合理正常的社會如此遙遠。若您也覺得這種說法很扯,不妨轉分享此文以正視聽。 到底當時日人遣返的情境是什麼樣子?二戰後國民政府對在台日人的政策,除了因技術、交接等需求而留下的「留用日人」以外(初期含留用人家屬接近28000人),其餘一律強制遣返(僅能攜帶兩箱行李及少量現金,其餘財產充公)。到了1947年中,原本含家屬約28000人的留用日人又被大量遣返,只剩下700人左右,到了該年年底,僅餘200多人,後續幾乎全數被遣返(數字來源:1946~1947《台灣省統計要覽》、1947《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當然也有部分日人因不甘財產被侵吞或其他原因選擇潛伏留下,但被逮到也是遣返。後來經歷過1946澀谷事件(臺人在澀谷與日警衝突,造成臺灣仇日聲浪)、1947 228事件….等等,日人留臺意願急遽下降,最終成功低調留在台灣的日人不能說沒有,但數量已非常少了。 在這些強制遣返的人之中,不少是出生在臺灣,在臺灣長大的「灣生」,對他們來說,臺灣才是他們的家。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數不盡的親情、友情、愛情被硬生生斬斷,這樣的時代悲劇,今年被熱烈期待的「灣生回家」紀錄片,將於10月上映,也可以從中去體會那樣的情境是什麼。哪裡會有「二戰後30萬在臺日人成為中華民國國民,現在變成100萬人興風作浪」這種不知怎麼形容的荒謬說法? 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國民黨在其執政績效敗壞,許多救援老梗鈍化後,開始嘗試操作仇日題材以挽救自己搖搖欲墜的政權。 但不管他們設定了如何奇幻的世界觀,撻伐日本人多糟多壞,終究迴避不了的問題是,「請問現在在臺統治的是誰?」 「把別人說得很爛,所以自己爛就沒差」,這樣的魯蛇思想,真的有任何說服力嗎? 圖為 錄製於1945年戰後日人聚集在基隆港準備引揚歸國的珍貴紀錄影片(出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98/7a.html) 延伸閱讀: 《灣生回家》—院線上映集資計劃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8120 超鬼扯的「二戰後30萬在臺日人成為中華民國國民,現在變成100萬人興風作浪」原文: http://www.kmtusa.org/20320251053836427880/c873 台灣近代政權移轉比較 http://www.twmemory.org/?p=4851 1946 澀谷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E%80%E8%B0%B7%E4%BA%8B%E4%BB%B6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23
日本入台時的臺灣風貌(中北部)
圖為日本治台初期的臺灣地圖(局部,中北部),出自1896年的《明治二十九年版臺灣征討史》。 因為繪製的時間距離1895年底日本治理臺灣非常接近,可大致一窺清國時期的臺灣風貌 – 包含各地的地名、物產(米、硫磺、蕃薯、茶葉、樟腦、蓆、芋、石炭…等等)、劉銘傳修築的鐵路 、各地民情(有些地方還寫著「良善」),也標出了「蕃地境界線」的位置(約略相當於清國時期的土牛溝),非常有趣。 延伸閱讀: 土牛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9F%E7%89%9B%E7%95%8C%E7%B7%9A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21
臺灣版與妻訣別書
相信大家都讀過在對岸革命喪生的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前幾天分享了黃溫恭留給愛妻的遺書,和林覺民大義凜然國家民族至上的文字不同。黃溫恭的遺書悲傷中帶著溫暖,他表達自己無法繼續共渡一生的遺憾與抱歉,希望妻子改嫁追尋幸福,希望自己的遺體能捐給醫院研究產生些貢獻,以及對愛妻無盡的愛與思念。 更重要的是,這是真真實實發生在臺灣的人與故事。 小編讀完這封信,眼淚止不住,許多網友來訊認為應推廣成為臺灣版「與妻訣別書」,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 ——黃溫恭的故事——- 二戰後路竹的第一位牙醫師黃溫恭,因加入匪黨案被捕後判15年徒刑,遭蔣介石大筆一揮改為死刑。他在被處決前留下數封感人的遺書給妻子、兒子、兩個女兒和小姨,留給愛妻的信這樣寫著: 留給心愛的清蓮 1953.5.19 夜 永別的時到了。我鎮壓著如亂麻的心窩兒,不勝筆舌之心情來綴這份遺書。過去的信皆是遺書。要講的事情已經都告訴過妳了。臨今並沒有什麼事可寫而事實上也很難表現這心情。我的這心情妳大概不能想像吧…… 無奈只抱著你的幻影,我孤孤單單的赴死而去了。我要留兩三點,奉達給最親愛的妳,來表現我的誠意。 蓮!我是如何熱愛著妳阿……這是妳所知道的。踏碎了妳的青春而不能報答,先去此世……唉!我辜負妳太甚了!比例著愛情的深切 感覺得慚愧…… 蓮!我臨於此時懇懇切切地希望妳好好的再婚。希望妳把握著好對手及機會,勇敢地再婚吧! 萬一不幸,沒有碰到好對手,好機會,亦為環境等而不能再婚的時候,妳也不必過著硬心、寂寞的灰色的生活。我是切切祈禱著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總而言之,妳需要邁進著妳自己相信最幸福的道路才好。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台大醫學院或醫事人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實習屍體解剖學得不少的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以前送回去的兩顆牙齒,可以說就是我的死屍了。遺品也不必來領。沒有什麼貴重值錢的,予定全部送給難友們。謝謝妳的很多小包、錢、及信。對不起。 嗚呼!最後的時間到了…緊緊地抱擁著妳的幻影我瞑目而去……。 再給我吻一回!喊一聲!清蓮! 黃溫恭 但黃溫恭的愛妻終其一生沒有看到這封信,也沒有改嫁。年華老去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無法認得親人,只記得要隨身帶身分證,不然會被警察抓走。 黃溫恭的外孫女,前幾年在機緣巧合及自力救濟之下,才輾轉發現了被中國國民黨政權非法扣留了將近60年的外公遺書。 常聽到有人懷念「戒嚴時期」,或認為「白色恐怖」也沒什麼,也許有這樣想法的人,該把這個故事完整的看完。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好幾個像這樣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8499038256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17
不同時期的臺灣代表圖騰
大家都知道,臺灣過去有許多不同的勢力全面或局部控制著,如大肚王國、哆囉滿、荷蘭東印度公司、東寧國、清國、日本、及二戰後的中華民國,這些勢力有些有自己的代表圖騰(部分不可考),但較正式專屬臺灣的圖騰卻非常少。 小編整理出三個,分別是1895年的臺灣民主國黃虎旗、日本時代的台字章、二戰後的臺灣省徽。 黃虎旗:1895年的臺灣民主國是為了反抗臺灣澎湖將依據馬關條約讓渡日本而成立,有人認為旗幟選擇黃虎是對應於清國的黃龍旗,有龍兄虎弟之意。 台字章:日本時代代表台灣的台字章,為上下兩個三角形,是「台」字變形而成的圖騰。 臺灣省徽:二戰後不明時期設計了「台灣省徽」,看圖猜意涵是台灣被中華民國包圍及植入了XD(不知道官方有沒有公開的設計說明?) 大家覺得,什麼樣的圖騰較能代表台灣呢? 未來我們希望用什麼圖騰代表自己呢? 延伸閱讀: 臺灣民主國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13
「丁窈窕樹」的故事
颱風來襲,許多樹木倒下,街道滿目瘡痍。 其中一棵倒下的樹,位於臺南女中校園內,又被稱為「丁窈窕樹」或「人權樹」,這棵樹有著特別的故事。 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59年前,一位抱著孩子,硬生生被國民黨政權拖出去處決的母親。 當時這位被羅織罪名不得已帶著孩子一起羈押等待判決的母親,有一天被通知有「特別接見」,於是抱著孩子前去監獄大廳。獄卒硬生生的將她們分開,母親就這樣無預警的被拖出去處決,留下孩子瘋狂哭喊著「我媽媽是好人,不要殺死她」。 這位母親到底犯了什麼錯?原來她不過是提醒好友別和心術不正的人交往,結果被心有不甘的人檢舉最後被處決。 她叫 丁窈窕 – 一位在白色恐怖時代被中國國民黨殺害的媽媽。而這不過是當時遍地血腥中的冰山一角。 一位認識丁窈窕的朋友郭振純,因被誣指通匪遭到逮捕,在羈押時藉故以刮鬍刀片割傷自己以便接觸在醫務室內的丁窈窕。丁窈窕自知難逃一死,輾轉將訣別的話與一撮頭髮交給他。郭振純遭遇拔指甲等酷刑都未招供,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過世才特赦出獄。出獄後他將丁窈窕的頭髮用紙袋裝好,埋在臺南女中操場旁的一棵金龜樹下。 這就是「丁窈窕樹」的故事,一棵見證白色恐怖歷史的樹。 近來許多人在緬懷戒嚴時期、懷念威權統治,這些血淋淋的歷史,真的離我們遠去了嗎? 許多知道這個故事的人得知這棵樹倒下後,希望能在原地建一個紀念碑或牌子,讓這件事能永遠被紀念。 請幫忙將這個故事廣泛流傳,大家一起來支持「丁窈窕樹」立碑紀念。 左圖:遭颱風吹倒的丁窈窕樹(戴源甫老師攝影) 右圖:丁窈窕審判及被處決照片(翻攝自民主紀念館) 丁窈窕冤獄完整來龍去脈: http://www.taiwantrc.org/fact_memory.php?index=2 郭振純 將亡友頭髮埋在樹下: https://www.facebook.com/nan.rebellion/posts/150067422684937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10
Death note, 1953, Taiwan
父親節大家回家和爸爸團圓,共度佳節。但你是否知道,在60年前白色恐怖時代初期,有位父親寫了五封遺書和妻子兒女訣別的故事。 這張有如「死亡筆記本」的紙張,是二戰後路竹的第一位牙醫師黃溫恭的判決書,因加入匪黨組織罪名而判刑15年。但蔣介石大筆一揮寫上「黃溫恭死刑 餘如擬」,就決定了這位醫師及其全家人的命運。 黃溫恭被處決前四小時寫下五封遺書給妻子、兒子、兩個女兒和小姨。留給愛妻的信這樣寫著: 留給心愛的清蓮 1953.5.19 夜 永別的時到了。我鎮壓著如亂麻的心窩兒,不勝筆舌之心情來綴這份遺書。過去的信皆是遺書。要講的事情已經都告訴過妳了。臨今並沒有什麼事可寫而事實上也很難表現這心情。我的這心情妳大概不能想像吧…… 無奈只抱著你的幻影,我孤孤單單的赴死而去了。我要留兩三點,奉達給最親愛的妳,來表現我的誠意。 蓮!我是如何熱愛著妳阿……這是妳所知道的。踏碎了妳的青春而不能報答,先去此世……唉!我辜負妳太甚了!比例著愛情的深切 感覺得慚愧…… 蓮!我臨於此時懇懇切切地希望妳好好的再婚。希望妳把握著好對手及機會,勇敢地再婚吧! 萬一不幸,沒有碰到好對手,好機會,亦為環境等而不能再婚的時候,妳也不必過著硬心、寂寞的灰色的生活。我是切切祈禱著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總而言之,妳需要邁進著妳自己相信最幸福的道路才好。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台大醫學院或醫事人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實習屍體解剖學得不少的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以前送回去的兩顆牙齒,可以說就是我的死屍了。遺品也不必來領。沒有什麼貴重值錢的,予定全部送給難友們。謝謝妳的很多小包、錢、及信。對不起。 嗚呼!最後的時間到了…緊緊地抱擁著妳的幻影我瞑目而去……。 再給我吻一回!喊一聲!清蓮! 黃溫恭 但黃溫恭的愛妻終其一生沒有看到這封信,也沒有改嫁。年華老去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無法認得親人,只記得要隨身帶身分證,不然會被警察抓走。 黃溫恭的外孫女,前幾年在機緣巧合及自力救濟之下,才輾轉發現了被中國國民黨政權非法扣留了將近60年的外公遺書。 常聽到有人懷念「戒嚴時期」,或認為「白色恐怖」也沒什麼,也許有這樣想法的人,該把這個故事完整的看完。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好幾個像這樣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8499038256 白色恐怖籠罩臺灣數十年,受害者不計其數。昨日,一位白色恐怖時期(和本文事件無涉),極權加害者的一員,宣布參選總統。他從不曾,為了過去那些不堪的所作所為,誠心懺悔表達歉意。若這樣的價值觀,依然受到許多人的認同,那麼背後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這一段白色恐怖的記憶,應該有必要再一次被喚醒,讓現在的人們了解轉型正義的重要。希望終有一日,我們可以逐漸走過這一段哀傷的歷史並記取教訓。 延伸閱讀: 黃溫恭的五封完整遺書(正常人類看完必哭):https://goo.gl/jFCaH5 無法送達的遺書:http://rrn0227.blogspot.tw/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8-08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三中案二審 12月31日宣判
楊國文
柯獲交保直奔新竹老家過火爐
張文川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