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8/12 歌謠作詞家葉俊麟紀念日

8/12 歌謠作詞家葉俊麟紀念日

【8/12 歌謠作詞家葉俊麟紀念日】 葉俊麟先生,1921年(大正10)出生於基隆,自幼喜歡吟唱歌謠。約20歲時於三井物產工作,結識音樂家淺口一夫,跟其學習音樂。之後經歷了戰爭,戰後政權更迭,經濟崩盤困頓,直到1950年代尾聲與洪一峰相識合作,歌詞創作之路終於開始綻放異彩。 葉俊麟先生一生創作的歌詞高達八千多首,除洪一峰外,也催生了許多知名歌手如文夏、陳芬蘭、紀露霞、劉福助、郭金發、葉啟田……等人的經典暢銷名曲。 1998年8月12日,葉俊麟先生因病辭世,逝世前依然堅持完成臺灣各地風景名勝創作系列歌謠。小編聽葉俊麟的作品,最令人感動的除了描寫當時社會現狀寫照,也融入臺灣各地人文景色的描寫,簡單來說就是「感受到百分之百的臺灣」。 反觀在中華民國政權統治幾十年後,新一代的詞曲作家,作品中臺灣元素又佔了多少成分?不難看出在這過程中,什麼東西從我們身邊和心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又是什麼? ————- 曲名:夏天的野柳 作詞:葉俊麟 作曲:葉俊麟 一欉一欉波浪花 相爭顯嬌媚 快樂青春期 也來也來 祝福你我 夏天的野柳 夏天的野柳 欣賞著奇岩怪石 歡樂歌聲響對天 響對天 小姐少爺笑聲甜 也有公婆牽孫兒 增加高貴女王頭石 動人心歡喜 一崁一崁彎石梯 花影紅藍青 初戀好情義 也來也來 造成你我 夏天的野柳 夏天的野柳 欣賞著奇岩怪石 讚美聲音響四邊 響四邊 紅男綠女滿滿是 也有異國的情侶 水花點滴仙履鞋石 幽雅好香味 ———– 延伸閱讀: 葉俊麟歌謠巡迴演唱會最新場-8/13(六)過港社區活動中心 http://www.klccab.gov.tw/news_content.php?id=1700 葉俊麟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E_mbb7PuE&list=PLB-g_JCSvNRgsNeDmCbWbdYsW5szJXTwM 葉俊麟 夏天的野柳原稿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b/83/17.html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8-12
父親節,回顧臺灣父親們的故事……

父親節,回顧臺灣父親們的故事……

父親節,來回顧臺灣父親們的故事…… 路竹第一位牙醫師 黃溫恭 死前留給女兒遺書 「雖然我沒看過妳、抱過妳、吻過妳…但我是和大一、鈴蘭一樣疼愛著妳。」 「春蘭!妳能不能原諒這可憐的爸爸啊? 春蘭!我不久就要和世間永別了。」 https://goo.gl/gVja1r 人手一本暢銷書「新英文法」作者 柯旗化 寶貝女兒長大了,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赴美留學的父親年年寄來的聖誕卡片,地址總是來自臺東? https://goo.gl/cJ0c9t 熱衷改革社會的熱血青年 傅煒亮 槍決前給女兒的聖誕卡,雪人暗示自己即將消失 https://goo.gl/VvyFiD 精通多國語言印尼獨立推手 陳智雄 主張臺灣獨立,持瑞士護照遭中華民國政權跨境逮捕,遭虐殺時昂然挺立高喊「臺灣獨立萬歲」,女兒50年後才收到遺書。 https://goo.gl/CMKfXb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 陳文成 帶著五個月大兒子回臺探親遭警總約談,隔日陳屍臺大校園的統計學天才。 https://goo.gl/BjagTV 「人格者」 林義雄 美麗島事件遭逮捕拘禁時,家中母親、長女、雙胞胎幼女遭亂刀砍殺,僅長女倖存。 https://goo.gl/0M5kEc 日本本土第一位臺籍檢察官 王育霖 戰後偵辦中華民國政權貪官污吏,228事件時當著妻兒的面人間蒸發 https://goo.gl/b4fiH9 #冰山一角說不盡 #轉型正義不能等 延伸閱讀: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許多白色恐怖時期令人心碎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gl/48geFG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8-08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

7月31日,為臺灣電力史重要的一天 【1919年7月31日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 【1937年7月31日 日月潭第二發電所落成】 臺灣電力的記憶,從清國時期劉銘傳在臺北曇花一現的小型發電機路燈實驗,到日本時代終於開啟正式的電力建設,於各地陸續設立發電廠。幾年後用電需求爆增,總督府於是於1910年代開放電業民營,到了1919年臺灣對電力的需求已非民營規模可滿足,故設立了「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於1919年7月31日下午一點半在臺北鐵道旅館臺灣電力總會正式成立,初代社長既不姓劉也不姓孫,而是由被譽為「臺灣醫學衛生之父」的高木友枝出任。「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的主要任務之一,即為開發日月潭水電計畫。 之後在松木幹一郎社長任內陸續完成日月潭第一發電所(1934年6月3日)、第二發電所(1937年7月31日),供應了臺灣近半的電力。松木幹一郎也被譽為臺灣電力之父。 圖: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本社 延伸閱讀: 臺灣的電是怎麼來的? http://www.twmemory.org/?p=8605 快來看看日月潭水電工事有多浩大 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16.html 高木友枝 (林炳炎) http://www.lib.ntu.edu.tw/doc/cg/resources/U_His/academia/no2-ch3.htm 漫談台灣電業的前世今生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4/07/30/%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8A/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4/07/30/%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AD/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5/10/29/%E6%BC%AB%E8%AB%87%E5%8F%B0%E7%81%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8%8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31
臺灣史上第一次高官棄職落跑事件

臺灣史上第一次高官棄職落跑事件

【1661年7月30日 臺灣史上第一次高官棄職落跑事件】 1661年5月,國姓爺大舉入侵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位於臺灣南部的據點,面對不成比例的兵力(兩萬五千 vs 一千多),VOC經歷了海戰陸戰失利、丟失了臺灣本島上的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今赤崁樓),依然英勇死守在大員沙洲上的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安平古堡所在)。 五月中旬,國姓爺幾波由大員市鎮(今安平延平老街一帶)對熱蘭遮城發動攻城失利之後,戰役逐漸轉為長期對峙圍城的局面。 VOC臺灣總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於事發前即不斷警告位於印尼的巴達維亞(Batavia)總部,在中國已混不下去的國姓爺很可能侵略臺灣,卻不被重視。事發後揆一只能苦等援軍,但受到季節風向影響船隻難以自臺灣航向印尼,VOC總部絲毫不知道臺灣發生什麼事,繼續在進行對揆一的權力鬥爭。6月7日,巴達維亞總部決議由科連克(Herman Klenk)為新任大員長官取代揆一,科連克出發後兩天,從臺灣逃出的快艇瑪利亞(Maria)號終於抵達巴達維亞,這時總部才知道事情大條了,但已來不及追回科連克。 7月30日,滿懷希望要來臺就任的科連克抵達安平,遠遠看到烽煙四起的圍城慘狀,決定棄職直接順風向逃往日本。這可能是臺灣史上第一次高級官員棄職落跑事件。 之後的棄職落跑事件,較有名的還有臺灣民主國時期的總統唐景崧、劉永福。 被認為是VOC末代總督揆一對失去臺灣來龍去脈的記錄 《被遺誤的台灣》強力推薦:http://gjtaiwan.com/rt/?id=3 延伸閱讀: 1661臺灣淪陷 http://www.twmemory.org/?p=7119 大航海時代臺灣專屬紀念品【臺灣的紋章 – VOC特製鑰匙圈】 http://gjtaiwan.com/rt/?id=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30
亞洲第一次原子核撞擊實驗於臺灣完成

亞洲第一次原子核撞擊實驗於臺灣完成

【1934年7月25日 亞洲第一次原子核撞擊實驗於臺灣完成】 1928年(昭和3),物理學者荒勝文策來臺就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之後投入原子核實驗,並在臺北帝國大學理化學校舍內建造粒子加速器(今臺灣大學物理文物廳)。 1934年(昭和9)7月25日夜間,荒勝文策團隊成功完成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的實驗,團隊成員木村毅一在門上寫下實驗成功的日期,消息傳出震驚日本學界。實驗的設備與成果,也成為戰後臺大重建粒子加速器的基礎。 延伸閱讀: 荒勝文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92%E5%8B%9D%E6%96%87%E7%AD%96 臺灣大學物理文物廳 http://web.phys.ntu.edu.tw/gphyslab/physmu/nuclear.html 圖左 荒勝文策教授 圖右上 原臺北帝國大學理化學教室校舍 圖右下 臺北帝國大學之粒子加速器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26
1956/7/7 美國大使藍欽與俞鴻鈞主持橫貫公路破土儀式

1956/7/7 美國大使藍欽與俞鴻鈞主持橫貫公路破土儀式

在許多建設橫貫公路的論述中,除了強調榮民付出血汗完成艱鉅工程之外,日治時期的道路前身以及重要的美援挹注往往都被忽略了。 東西橫貫公路,為「1955年度軍援軍用道路計劃」其中一部份,為當年美方在臺推動的重要建設之一。從關鍵技術人員、營造經費、鋼材建材及機具幾乎都來自美援,這也是當時臺灣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 圖為1956/7/7,美國大使藍欽(Karl L. Rankin)與中華民國政權行政院長俞鴻鈞主持橫貫公路破土儀式老照片,照片上方斗大的「中美合作」標誌十分顯眼。 提這些並不是要去計較誰貢獻多誰貢獻少,而是我們都該持平去理解臺灣真正走過的歷史。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http://goo.gl/Z7zQBB),值得每一個想了解戰後臺灣歷史的朋友閱讀。 延伸閱讀: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21
1946年 傳染病大流行

1946年 傳染病大流行

【70年前的此時,傳染病大流行中】 1946年,中華民國政權接管臺灣幾個月,原本已絕跡的各式傳染病又開始盛行,人心惶惶。圖中之新聞,為當年四月發生中國溫州來臺船隻爆發疫情,民報記者詢問「檢疫總所所長」程立對於疫情防治之答覆。程立表示當時臺灣檢疫工作「可以說是停止狀態」「大家要我負責但我才剛到任」並表示「以後一定為本省之衛生工作盡量努力」 不久後疫情大爆發,全臺各地不斷傳出病例,到了七月南部已有三百多人死亡,臺中、臺北、新竹、基隆亦傳出死亡案例,並往東部宜蘭、花蓮、臺東擴散。到八月,光是臺南一地總計就已約四百人死亡,距離大家歡天喜地迎接行政長官陳儀來臺,還不到一年。 幾個月之後,經濟崩盤、民不聊生、官員腐敗、社會不公、治安敗壞、物價飆漲、族群歧視等等因素累積下,引爆了228事件。 延伸閱讀: 1946年布袋爆發霍亂,鎮民被軍警以機槍封鎖隔離,食物飲水耗盡往外逃生竟集體遭射殺,史稱「布袋事件」。 https://goo.gl/06WeW3 【1946年4月15~18日】,The Pittsburgh Press(匹茲堡新聞)「臺灣的悲劇」系列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twmemory/posts/941858032601548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12
1927/7/10 臺灣民眾黨成立

1927/7/10 臺灣民眾黨成立

【1927/7/10 臺灣民眾黨成立】 1927(昭和2)年7月10日,臺灣人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於臺中市新富町聚英樓成立。 延伸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B0%91%E7%9C%BE%E9%BB%A8 圖:劉洋哲繪 臺灣民眾黨幹部本部前最後合影 (蔣渭水歷史留真油畫巡迴展)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11
1977/7/6 第一屆威廉瓊斯盃籃球賽於臺北開打

1977/7/6 第一屆威廉瓊斯盃籃球賽於臺北開打

1977/7/6 第一屆威廉瓊斯盃籃球賽於臺北開打 1970年代,國際已普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代表中國之政權,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不為世界所承認,也連帶造成其佔據之臺灣在許多領域難以與國際正常交流。中華民國政權拒絕改以「臺灣」作為會籍名稱遭國際業餘籃球總會除名,「自我鎖國」籃運形同孤立。在時任國際籃總秘書長威廉瓊斯博士以個人聲望鼎力協助下,將原在南美及歐洲舉辦的瓊斯盃籃賽加入亞洲區並授權中華民國政權舉辦,藉此改善遭國際孤立的窘境,直到1980年代中華民國政權才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義恢復會藉。 2015年,有人在瓊斯盃賽場上掛著「別再說中華台北了,台灣就是台灣」布條,竟被籃球教練顏行書批判「體育是最單純的乾淨聖地,沒想到還是淪陷。」,對為什麼會有瓊斯盃籃球賽的存在毫無知覺。 這些不堪的過去與包袱,即使經歷了政黨輪替,遭不被世界承認之中華民國政權寄生的枷鎖,依然緊套在臺灣脖子上。如此沈重的包袱,臺灣不知道還要幫忙揹多久? 圖為1977年第一屆威廉瓊斯盃籃球賽新聞報導(中國時報)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06
1981.7.3 陳文成教授遇害

1981.7.3 陳文成教授遇害

1981年,時任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的陳文成,返台探親。由於其支持臺灣為主體的立場、贊助黨外雜誌,而被中華民國政權警備總部盯上,於7月2日遭到約談。7月3日清晨,陳文成被人發現陳屍於臺大圖書館旁,據來臺調查之美國法醫魏契(Cyril Harrison Wecht)看法,陳文成遭謀殺,死因為生前高樓墜落,但中華民國官方則宣稱陳是「畏罪自殺」。 事件爆發後,曾衍生美聯社記者遭時任新聞局長宋楚瑜刁難取消採訪證的插曲。30幾年過去,威權體制下站在第一線的執行者依然活躍於政壇,而殺害陳文成教授的兇手依舊逍遙法外。 #轉型正義不能等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04
1928.7.1 烏山嶺隧道貫通式

1928.7.1 烏山嶺隧道貫通式

1928(昭和3)年7月1日,嘉南大圳的重點工程項目「烏山嶺引水隧道」舉行貫通儀式。 由於嘉南大圳水利工程中,官田溪水量不足,無法供應水庫所需,故八田與一技師規劃了「烏山嶺隧道」,將水庫東側烏山嶺山脈鑿穿向另一邊的曾文溪取水。這項重要的工程極為艱鉅,施工時曾挖到石油氣爆炸造成約50人傷亡,八田先生對此深感內疚,之後多次變更設計,歷經7年才將這條水道東西向幾乎沒有誤差的相會貫通。為了慶祝此艱鉅工程完成,在1928年7月1日,於烏山頭展望臺舉辦貫通儀式。當天邀請了貴賓250名,參與工程的人員800多人,在片山州知事致詞後,於下午六點開始晚宴,現場舉辦園遊會及施放煙火。兩年後其餘的工程逐步完工,於1930年4月10日正式通水,源源不絕的水通過這條引水隧道注入水庫中。兩週後(1930年4月25日)於嘉義公會堂舉辦竣工式,自此原本貧瘠的嘉南平原搖身一變成為臺灣的重要榖倉。 當我們享受建設帶來的成果時,也一起來感謝曾經為這塊土地付出心力的前人們吧! 延伸閱讀: 1930.4.10 烏山嶺隧道通水 http://www.twmemory.org/?p=926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Posted in: 人物, 台南 ⋅ Tagged: 八田與一, 嘉南大圳, 烏山嶺隧道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7-01
1950.6.27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1950.6.27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1950年6月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並發表「臺海中立化」宣言。 韓戰的爆發,美國一改原本已放棄逃來臺灣的中華民國政權態度,使得被中國追殺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在美方強大(軍事、金援)力量支援掩護下苟延殘喘。美援也是改變臺灣被中共併吞命運的最重要因素。 被中華民國政權引來的中國惡鄰從此對原本素無冤仇的臺灣威脅不斷,中華民國政權也長期佔據土地,榨取資源與人力寄生於此,臺灣僅能如魚肉般任人宰割吞下這一切,繼續背負著沈重包袱至今。而臺灣在長期黨國思想教育下,許多人對此處境及自己權益的損失渾然不覺。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http://goo.gl/Z7zQBB),推薦給想認識戰後臺灣真實處境的朋友。 延伸閱讀: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圖 美軍航空母艦胡蜂號 USS Wasp (CV-18)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27
1858.6.26 天津條約簽訂,臺灣開港

1858.6.26 天津條約簽訂,臺灣開港

【1858.6.26 臺灣開港紀念日】 1858年6月,清國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其中臺灣三港口(臺灣(安平)、淡水、打狗(高雄))因此對列強開放並允許遊歷、傳教,使得外國人士從此得以進入清國治下長期與國際隔絕的臺灣。傳教士、探險家一一來臺,留下各式各樣的紀錄與故事,對臺灣產生不可抹滅的影響。 圖:天津條約簽訂,出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4%A5%E6%9D%A1%E7%BA%A6#/media/File:Signing_of_the_Treaty_of_Tientsin-2.jpg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26
由臺灣觀點看恢復的七日「國定假日」

由臺灣觀點看恢復的七日「國定假日」

中華民國政權行政院公告之前馬政府時期制定之「勞工國定假日7天刪除案」失效,結果這些恢復的節日幾乎都和臺灣毫無關連,引起批評。其實這是外來殖民政權統治下的現象之一,從語言、史觀、價值觀到節日,都是依他們的立場來制定,很自然的不管是要取消節日或恢復節日,很容易冒出來的都是「他們觀點的日子」。 若想改制定其他「屬於臺灣的節日」,很容易會引來黨國支持者的強烈抗爭,再加上許多屬於我們的人事物記憶早已被抹去,所以長期以來本團只好「自己的節日自己紀念」。但其實臺灣每一天都有屬於我們的故事,包含這七個被恢復的「國定假日」,如果我們不能改放假的日子,就賦予這些日子屬於臺灣觀點的意義吧。 一起來看看七個被恢復的「國定假日」在臺灣觀點下可以是什麼?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23
1895.6.17,日本在臺北舉行始政式

1895.6.17,日本在臺北舉行始政式

【1895.6.17,日本在臺北舉行始政式,開啟日本時代】 1895年4月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5月底日本近衛師團登陸澳底,6月7日和平進入臺北城。 到了6月17日,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於原清巡撫衙門(圖左上)舉辦盛大的「始政記念祝典」,臺灣自此邁入日本時代。日治下每年的6月17日,臺灣都會舉辦始政紀念活動(圖右:1917(大正7)年的始政紀念章)。 臺灣在日本治理下於20~30年間快速近代化,由蠻荒瘴癘之地搖身一變成為舉世驚艷的進步典範,但臺灣各族群也面臨了文化、制度、階級等等劇變的衝擊,在日治中後期甚至捲入軍國主義狂潮與戰爭漩渦之中,各地遭受盟軍瘋狂空襲。二戰結束時,臺灣的建設與住民素養已與對岸有極大落差,遭相對落後的中華民國政權接管,無可避免的悲劇一幕又一幕的上演。 而巧合的是,幾個政權更迭的儀式:臺灣民主國獨立、日本「始政記念祝典」、二戰後盟軍(由中華民國代表)在臺的受降儀式,都在幾乎同一地點舉行,前二者在原清巡撫衙門,該區域後來建設了臺北公會堂(左下圖,今中山堂),也成為二戰後降伏儀式地點。 若有一天臺灣終於要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不妨就考慮在這裡舉行典禮吧!(當然,建築要先改個和我們有關的名字) 歷史時序: 4月17日,日清馬關條約(日淸媾和條約)簽訂 5月29日,前來接收臺灣的日軍近衛師團於澳底(今新北三貂角)登陸 6月2日,日清雙方於基隆外海的橫濱艦上完成臺灣交接 6月3日,日軍迅速攻下基隆幾處據點 6月5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棄職逃亡,並於6月6日喬裝離臺。 6月6日,臺北仕紳共推辜顯榮等人前往交涉迎日軍進臺北城 6月7日,日軍和平進入臺北城 6月17日,日本在臺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於臺北舉辦始政式,日治時期宣告展開 延伸閱讀: 1895.4.17 馬關條約簽訂 http://www.twmemory.org/?p=9335 1895.5.15 唐景崧發表《臺民布告》,開啟「臺灣民主國」序曲 http://www.twmemory.org/?p=9539 一張圖秒懂「臺灣民主國」 http://www.twmemory.org/?p=9545 1895.5.25,臺灣民主國於臺北成立情境 http://www.twmemory.org/?p=9591 1895.5.29 前來接收臺灣的日本近衛師團於澳底登陸 http://www.twmemory.org/?p=9611 1895.6.7 日軍和平進入臺北城 http://www.twmemory.org/?p=9677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17
1895.6.7 日本近衛師團進入臺北城

1895.6.7 日本近衛師團進入臺北城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大清帝國將臺灣澎湖讓與日本,部分臺人無法接受自己即將被割讓,發起「臺灣民主國」嘗試外國勢力介入,看可否最終回歸清國版圖。在此前提下,請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擔任大總統,並於5月25日於臺北舉辦獨立儀式,年號「永清」,從年號到總統人選(前清官員)都透露了民主國成立的本質就是要回歸清國。 5月29日,前來接收臺灣的日軍近衛師團於澳底(今新北三貂角)登陸 6月2日,日清雙方於基隆外海的橫濱艦上完成臺灣交接 6月3日,日軍迅速攻下基隆幾處據點 6月5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棄職逃亡,並於6月6日喬裝離臺。 6月6日,臺北仕紳共推辜顯榮等人前往交涉迎日軍進臺北城 6月7日,日軍和平進入臺北城 圖:《臺北御入城》石川寅治繪製,描繪日軍經北門進入臺北城時的景象。 延伸閱讀: 1895.4.17 馬關條約簽訂 http://www.twmemory.org/?p=9335 1895.5.15 唐景崧發表《臺民布告》,開啟「臺灣民主國」序曲 http://www.twmemory.org/?p=9539 一張圖秒懂「臺灣民主國」 http://www.twmemory.org/?p=9545 1895.5.25,臺灣民主國於臺北成立情境 http://www.twmemory.org/?p=9591 1895.5.29 前來接收臺灣的日本近衛師團於澳底登陸 http://www.twmemory.org/?p=961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07
1956.6.6 阿里山神木遭雷擊起火

1956.6.6 阿里山神木遭雷擊起火

阿里山神木於1906年被小笠原富二郎技師發現,推估樹齡將近3000年,高約50公尺,之後設置圍欄。在阿里山森林鐵道通車後,成為日本時代臺灣人紀念留影的勝地。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全面敗逃臺灣。也許是巧合或當地紅檜遭過度砍伐的原因,不到幾年這棵聳立三千年的阿里山神木,竟陸續遭遇嚴重雷擊。1953年的一場雷擊,已使神木嚴重受傷,1956年6月6日下午的大雷雨,神木竟遭雷擊起火,救火不當下燃燒至隔日仍未熄滅,神木至此恐已實質死亡。 就彷彿中華民國這個名存實亡的流亡政權一般,當局於神木死亡後在頂端植入多顆紅檜樹苗,做出神木依然有綠葉存活的假象,就這樣過了30幾年。但該面對的始終還是要來,1997年,一場大雨神木半側崩塌,隔年原地切割放倒。現在到阿里山,僅能看到放倒在旁的神木殘骸。 圖左:日本時代阿里山神木明信片 圖右:1956中國日報神木雷擊起火報導 參考資料 《永遠的檜木霧林原鄉一阿里山》(陳玉峰著)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06
1930.6.4 臺灣開始實施「齲齒豫防日」

1930.6.4 臺灣開始實施「齲齒豫防日」

【1930.6.4 臺灣開始實施「齲齒豫防日」】 日本時代臺灣隨著快速現代化,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兒童罹患蛀牙比率也愈來愈高,部分地區蛀牙比率竟超過九成。1930年,宣布每年六月四日在臺灣全島實施「齲齒豫防日」,由當時的赤十字社主辦,各地公立醫院及牙醫師支援,推廣蛀牙防治及口腔衛生。牙齒保養得很棒的孩童,還可以接受表揚哦! 上圖:1930臺灣全島實施「齲齒豫防日」新聞 下圖:1935年臺北學童蛀牙檢查 (臺灣日日新報)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05
1912.6.1 臺灣總督府新廳舍動工

1912.6.1 臺灣總督府新廳舍動工

1912年的6月1日,也就是104年前的今天,是臺灣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動工的日子。當天下午一點,在預定地正中央設置了祭壇,由佐久間總督與總督府各局長、土木局員等人,舉辦地鎮祭,開始動工興建。 說起1912年,在長期黨國教育下,多數人大概都會聯想到是成立於對岸的中華民國元年。但是卻鮮少人知道,當時的臺灣人在做什麼?過什麼生活? 以下就條列一下當年的臺灣大事吧! 1912年1月 總督府發布臺灣私設鐵道規裎 1912年1月 臺南瓦斯許可 1912年2月 臺南禁酒會成立舉行大會 1912年3月 林杞埔事件爆發 1912年4月 臺北製氷會社成立 1912年5月 莫那魯道在內的原住民領袖前往日本觀光 1912年6月 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動工 1912年7月 臺灣鐵道會設立 1912年7月 工業講習所(臺北工專、臺北科技大學前身)成立 1912年7月 明治天皇逝世 1912年8月 颱風來襲,臺北大淹水 1912年10月 高砂酒造於屏東創立總會 1912年12月 馬偕醫院成立 延伸閱讀: 1911年10月鄰國發生大暴動時,臺灣人在做什麼? https://goo.gl/nq2mSv 1911年鄰國大暴動革命,臺灣則在進行冰淇淋大戰 https://goo.gl/qr2mSZ 臺灣人幫別人慶生的宿命 https://goo.gl/Skk8Hs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6-01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5.31 臺北大空襲紀念日】 1945年,二戰邁入尾聲。盟軍奪回菲律賓之後,日治下的臺灣也成為頻繁遭受盟軍空襲的目標。5月31日這天,盟軍以一百架次以上的B-24轟炸機攻擊臺北市區,到處陷入一片火海,當場造成約3000民眾死亡,臺灣總督府、臺灣銀行、鐵道飯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法院、車站等建築亦全毀或半毀。當天宜蘭、屏東等地,亦遭受攻擊。而這不過是1945年1月初至戰爭結束前臺灣幾乎天天遭受空襲的其中一日。 而由於二戰後佔據臺灣的中華民國官方始終主要以其遷臺之前的觀點與脈絡灌輸人民史觀,導致相當比例臺灣住民對於二戰期間的記憶消失扭曲,常有人認為當時轟炸臺灣的國家是日本。中華民國政權甚至肆無忌憚的年年以其勝利者姿態在臺灣辦起慶祝活動,絲毫不把這裡住民曾經的傷痛放在眼裡,這也是臺灣人被殖民的悲哀寫照。在這個臺灣歷史上沈痛的日子,我們自己,紀念自己的節日,為在戰爭中逝去的人們哀悼,祈求和平永遠降臨在這塊土地。 臺北大空襲題材的感人漫畫《1945夏末》 http://gjtaiwan.com/rt/?id=18 了解空襲記憶必讀經典《臺灣大空襲》 http://gjtaiwan.com/rt/?id=59 不只有5月31日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12804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