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永昌)
陳永昌相關文章
沒有白吃FTA與CPTPP
勝選後第一天上午,蔡英文總統第一個公開行程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當天下午則於官邸接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胞弟眾議員岸信夫,明確預示未來四年將延續本屆任期親近相同價值夥伴國家路線,尤其是強化與美、日大國關係,扮演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不可或缺要角。 蔡英文總統12日下午在寓所接見日本自民黨眾議員岸信夫(左三)等訪客。(圖由總統府提供) 與美、日兩國實質關係重中之重,無疑就是簽訂美台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加入日本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前者不僅是後者的領先指標,甚至是先決要件,唯有美國老大哥登高一呼,才能夠示範並支持日、澳、加等美國盟邦面對來自北京當局強大壓力,帶動其他國家跟進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機會。 去年底,超過三分之一美國眾議員參與由「台灣連線(Taiwan Caucus)」發起呼籲展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連署信。美國主流大報《華爾街日報》也於總統立委大選前在社論中建議:「美台夥伴關係,可以從談判自由貿易協定開始。」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大環境十分有利,尤其美中貿易戰逐步升級兩強全面對峙,台灣位居太平洋島鏈核心的戰略價值隨之水漲船高,更是大大加分的有利條件。但是,以川普政府上台後馬上向歐盟、加拿大與墨西哥開徵進口鋼鋁關稅,並要求重新檢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經驗來看,國人千萬不可抱持不切實際過分期待,天真以為地緣戰略天平既然傾向台灣,即可不用付出代價取得對美自由貿易入場門票。面對「在商言商」的川普,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絕不可能是片面的施惠讓利,而是擁有共同價值夥伴國家間彼此互利互惠! 挾總統直選歷來最高票光環再加上新國會新民意,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蔡英文無可迴避,務必把握機會之窗搬開阻擋台灣加入FTA與CPTPP的兩顆大石頭─開放美國豬肉進口與解禁日本福島五縣食品。 美豬與福島五縣食品等兩項食安議題,皆可透過科學驗證與理性討論來尋求共識,但在政治人物相互牽制牟取黨派利益的惡性循環下,淪為黨同伐異的政治燙手山芋,日、韓等國開放使用多年的「萊克多巴胺」(瘦肉精) 遭全面污名化,二○一八年所謂「核食」公投更是民粹凌駕專業的最壞示範。 放行美豬對於台灣農業肯定會帶來衝擊,福島五縣食品公投兩年拘束力期限將於年底屆滿,沒有連任壓力的蔡英文恰是承擔起搬開兩顆大石頭重責大任的不二人選。一旦順利與美、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再配合台商回流產業鏈返鄉,將成為台灣經濟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雙翼,更不用說帶給台灣安全保障上巨大附帶邊際效應,必定會是繼年金改革與同婚專法通過後,蔡英文政府第二任期再一項歷史里程碑式的政績!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20-01-17
兩船液化天然氣看世局
第一艘滿載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大型運輸船,十一月十九日抵達波蘭希維諾烏伊希切港(Swinoujscie),將經由波羅的海沿岸碼頭天然氣接送站,以管道過境波蘭輸送至本身沒有接氣設備的烏克蘭,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因此高調宣布:「美國液化天然氣來了!」而台灣中油公司合作投資的澳洲普陸海域天然氣田,分得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氣,也於十一月十二日抵達高雄永安港。地球遙遠兩端同步進行的兩件事,同樣牽動著敏感的能源安全與地緣政治板塊變動。 「交響微風號」載運普陸氣田首批天然氣,進入高雄永安港(中油提供) 身為歐洲主要能源來源國,俄羅斯能源長期以來一直兼具外交與經濟雙重目的,兩者互為表裡。「中斷供氣」做為經濟制裁的外交工具,在俄羅斯總統普廷掌權後更是變本加厲,選擇使用棒子或胡蘿蔔端看購買國在外交上的親疏遠近,天然氣價格與買方戰略價值劃上等號,對於需要攏絡的國家大方提供超划算優惠價格,而不聽話的國家則可能在隆冬嚴寒季節面對中斷供氣的懲罰。二○○六年三月,烏克蘭國會改選前夕,俄羅斯祭出「斷氣」措施,表面上是兩國天然氣售價問題談不攏,俄方一口氣提出比原售價高達四倍的新報價,矛頭對準反俄色彩濃厚的總統尤申科,「挾天然氣以令烏克蘭」姿態十分明顯;類似僵局在二○○九年與二○一四年一再重演,最後往往驚動歐盟介入協調才有辦法落幕。 向來被視為俄羅斯勢力範圍東歐國家,面對莫斯科掐住油氣通道的能源霸凌,紛紛尋求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過度依賴,唯有致力於「能源供應多樣化」進而達成「能源獨立」,才能掙脫讓莫斯科予取予求的附庸地位。一馬當先的是波蘭,去(二○一八)年十一月與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商錢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簽訂廿四年長期合約,採購總計二九○○萬噸液化天然氣,第一批液化天然氣已經在今年七月底運抵波蘭交貨,是該國能源「去俄羅斯化」里程碑式的一大步。無獨有偶的是,台灣中油公司去年八月也與同一家廠商錢尼爾,簽訂總金額高達二五○億美元的廿五年長期採購合約,預計後年開始每年供應二百萬噸液化天然氣。 受惠於頁岩油氣開採技術革命性突破,美國於二○一六年從原本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轉而晉身出口國,徹底改變全球能源版圖與地緣政治戰略,讓東歐國家找到替代來源,俄羅斯則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出路。二○一四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後,美國與歐盟開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俄羅斯與中國馬上達成「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管道卅年供氣協議,透過架設總長度三千公里管線,將開採自西伯利亞東部氣井天然氣輸送至中國邊境,係俄羅斯歷來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工程。隨著美中貿易戰煙硝不斷升級,普廷與習近平兩人親自敲定的此項「元首項目」更是格外備受矚目,終於在上週正式啟動投產通氣。面對共同對手美國,能源合作讓中俄兩國關係急速增溫。 近期關於新冷戰的討論,是否已然形成壁壘分明兩陣營或者有哪些國家合縱連橫,眾說紛紜。從能源合作版塊觀察,美國把手伸向波蘭與烏克蘭,俄羅斯與中國愈走愈近,地緣戰略與大國博弈的輪廓越來越清晰;而台灣與美、澳能源合作融入印太戰略架構,站在哪一邊也就不證自明了!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19-12-09
善念外交 超越國界
日韓關係近一年來陷入「史上最惡」冰點,南韓國務總理李洛淵上週前往東京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禮正殿之儀」,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接見,李洛淵並遞交南韓總統文在寅親筆信函,被視為兩國破冰對談。特別的是,22日出席登基儀式後,李洛淵專程前往新宿新大久保車站,向十八年前捨身救人的韓國青年李秀賢追悼牌獻花。 2001年1月26日晚間,正在新大久保站侯車的26歲韓國留學生李秀賢,眼見一名酒醉日本男子失足跌落月臺,立刻奮不顧身跳入軌道試圖營救,不幸與跟著跳下的另一名日本男子共三人被急駛而來的列車輾斃。此事大大翻轉日本人對南韓人負面刻板印象,讓長期以來充滿愛恨情仇重重矛盾的兩國關係增添人性光輝,李秀賢這個名字成為日韓和解的象徵。 李秀賢父母收到日本方面慰問金後,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成立「李秀賢彰顯獎學金」,專門提供前往日本語言學校就讀的亞洲學生申請,2002年首次頒授以來,已經累計有來自18個國家約900位學生獲益,其中包括台灣留學生。以其真實故事翻拍的日韓聯合製作電影《無法忘記你》,於2007年六週年忌日當天舉辦特別試映會,明仁上皇偕同美智子上皇后親自出席,慰問在場的李秀賢父母,是上皇夫婦破例頭一次參加民間商業電影首演。而以李秀賢父母為主角的紀錄片《我是橋》今年六月起也陸續在日、韓放映。 李洛淵在兩國關係陷入低潮之際特地安排致意動作,希望營造兩國友好和解氛圍的意圖十分明顯。如同蝴蝶效應一般,來自民間底層的善念,可以帶動國與國之間各方面後續巨大連鎖反應,在台日兩國近年來水乳交融實質關係發展上,也可以看到類似例證。 2011年東日本311大地震後,台灣民眾踴躍捐款超過200億日圓(約台幣68億元),高居世界各國之首,此後,一旦彼此發生災害便相互支援慰問,已經形成一種「善的循環」。許多日本人因此重新認識到台灣是「真正的朋友」,雙方好感度不斷提升,從來台旅行風潮到珍珠奶茶大流行,日本人一波波哈台熱持續不退。 日台交協與台灣日本人會舉行東日本大地震七週年追悼感恩會。(記者呂伊萱攝) 這股暖流也連帶沖垮日本外務省保守官僚牢不可破「恐中症」藩籬,一舉掙脫長期以來惟中國馬首是瞻的桎梏。2012年3月11日,日本官方舉辦首屆「東日本大震災追悼儀式」,由於沒有唱名代表出席的台灣駐日副代表羅坤燦上台獻花,且其座位被安排在二樓一般民間團體區,遭致日本國會議員嚴厲質詢,更被日本媒體批評是忘恩負義。翌年,親台派安倍晉三政府上台後的「東日本大震災二週年追悼儀式」,首度將台灣列入獻花唱名之列,台灣駐日代表座位改安排在外交使節團貴賓席,從此,自前任駐日代表沈斯淳到現任謝長廷,每年3月11日皆獲邀出席官方追思活動,公開唱名後上台獻花,中國則在抗議不成後一直抵制缺席至今。 針對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獲邀列席德仁天皇登基大典,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回應指出:「『即位禮正殿之儀』的出席乃沿襲平成時的前例或參考其他日本政府主辦的儀式之前例。」前者係指1990年11月時任駐日代表蔣孝武出席明仁上皇即位儀式,後者則與過去七年來日本官方「東日本大震災追悼儀式」脫不了干係。一場日本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天災,成為台日兩國大幅親近緊密的轉捩點,是當年捐款廣大台灣民眾絕對始料未及的,再一次充分應驗:「善果從善因生」!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19-10-29
外館國慶酒會的紅布條
十月上旬是台灣各駐外使館代表處最忙碌的日子,一年一度國慶酒會有多少位來賓共襄盛舉,乃至於哪些重要人士出席,往往是反映兩國實質關係發展與外館具體工作成績的櫥窗。所以,諸如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出席致詞,或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母親洋子女士連續三年不缺席,都是來自外交人員長時間耕耘積累的豐碩成果。 各地國慶酒會中,外館竭盡巧思安排節目並佈置現場,無不利用寶貴機會展現台灣文化軟實力。像是福岡辦事處提供目前正風靡全日本的珍珠奶茶,西班牙代表處邀請在馬德里舉行個展的插畫家幾米上台介紹,遭中國取消演出行程的布拉克弦樂四重奏則現身捷克國慶酒會現場演出;觥籌交錯熱絡氛圍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會場高掛千篇一律的紅布條。如果說外交官代表國家門面,突兀的大大紅布條根本無法與台灣美學經濟發展現況劃上等號! 我駐瑞典代表處3日於瑞典歷史博物館舉辦國慶酒會。駐瑞典代表廖東周發表致詞。(取自瑞典代表處Taiwan in Sweden臉書) 根據瑞典媒體《瑞典日報》報導,過去十年來台灣國慶酒會都在斯德哥爾摩喜來登飯店舉辦,在中國大使館強力施壓下,瑞典代表處今年不得不臨時更換場地。這場被中國大使館稱為「嚴重違反國際法的非法活動」,改至瑞典國立歷史博物館有著十七世紀壁畫天花板的富麗堂皇大廳舉辦,因此有當地台僑戲稱,圍堵封殺後的國慶酒會反而升級了,旅居當地鋼琴家現場演奏台灣民謠更是相得益彰。只是,精緻風格雕梁畫棟中突兀綁上不協調的「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紅布條,是讓人不忍苛責的格外刺眼缺憾。 無論是外館人力物力有限、公務體系嚴格預算申請與簽報流程、異國他鄉諸多不便,再加上千頭萬緒庶務有其種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輕重緩急,以上種種顧慮都可以是紅布條文化沿襲多年的合理解釋。只是,值此美學經濟時代,產官學無不致力於提升整體設計產業競爭力,連總統府主導的國慶主視覺都以身作則,過去三年開始大膽延攬新銳設計師操刀,塑造活潑熱情新氣象,位居公務官僚體系末梢神經的駐外使館代表處,也到了應該改變的時刻。 事實上,外交部並非完全自外於席捲而來的設計潮流,像是年初配合美國「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週年,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團隊便設計以TRA三個字母組成鑽石意象主視覺,串穿全年度研討會、酒會與研習營隊等一系列活動。個人建議:國際傳播司應該考慮比照辦理,設計各外館可以靈活運用的一致性國慶酒會主視覺圖像,甚至進一步提供量身訂製的背板大圖輸出後勤支援,讓世界各地國慶酒會恰如其分延伸台灣美學實力。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19-10-16
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
美國《紐約時報》七月底一篇「川普政府被指拖延對台軍售,遭兩黨質疑」報導,針對川普政府遲遲懸而未決總價八十億美元F-16戰機售台計畫,共和、民主兩黨多位國會領袖不約而同強烈批評,強調「台灣防務不能淪為籌碼,用來換取中國獨裁者一個笑臉」。耐人尋味的是共和黨資深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卻未置一詞,其選區南卡羅萊納州正是F-16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新生產基地,意外沒有跟著其他同僚一起公開表態。 時常上全美各大電視網政論節目為川普總統辯護的葛蘭姆,一向被視為川普在國會山莊的親密政治盟友,親台色彩明顯的他更是不吝發聲力挺台灣,最近一次訪台是二○一六年六月蔡英文總統上任不久,在其美國空軍老戰友、已故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侃(John McCain)率領下,搭乘美國海軍行政專機來台祝賀。今年四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F-16生產工廠從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遷至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預估可為當地帶來至少四百個技術職位新工作機會。由見報後峰迴路轉正面結果來看,理當強力捍衛選區利益的葛蘭姆,或許對於整件事的發展早就胸有成竹,才會對F-16軍售案延宕保持緘默。 就在川普證實批准售台F-16戰機三天後,葛蘭姆終於打破沉默、於推特上感謝川普在此「困難時刻」支持台灣,「六十六架最先進F-16戰機可為捍衛台灣與民主提供巨大動能」,他強調「站在台灣這一邊以及跟中國建立更好關係兩者間,並非相互排斥的目標」,更對這批戰機將在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生產製造,特別感到高興。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Tip O’Neill)說過一句傳世名言:「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All politics is local.)畫龍點睛指出地方利益左右整體國家政治走向,千萬不可小覷來自地方政府的助力或阻力。回顧歷次美國對台重大軍售案,照顧軍火生產工廠所在地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往往扮演臨門一腳的關鍵性因素。 一九九二年九月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全力拚連任的老布希總統前往德州造勢前夕,生產F-16的通用動力公司(後來被洛克希德馬丁合併)預告將於一九九四年底裁員德州沃斯堡工廠五千八百人,此一壞消息對選情低迷不振的老布希打擊不小,當時德州民主黨籍州長李察茲(Ann Richards)甚至放話:「不曉得布希總統跟共產中國間有什麼交易,但當德州沃斯堡五千八百名工人要丟了飯碗,我們人民就應該覺醒了。」為了替德州沃斯堡留下數千個工作機會,拿下動見觀瞻德州三十二張選舉人票,老布希最後從善如流,親自在德州沃斯堡宣布出售一百五十架F-16戰機給台灣,總價六十億美元,創下單筆軍售最高紀錄。 越演越烈的美中貿易戰,同樣可以看到來自美國地方政治的掣肘。根據統計,上半年美國農場破產申請比去年同期增加十三%,貸款拖欠率也不斷攀升,儘管川普政府祭出兩百八十億美元財務援助方案,但隨著戰線拉長,恐慌的農民對於貿易戰遲遲無法落幕,開始失去耐心。農業州是川普的大本營,勢必對其連任選情帶來很大壓力,牽制後續談判態度與策略!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19-08-30
兩個澄清 談蔡英文訪美的為與不為
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待遇規格,相當程度確實反映美國政府對台灣乃至於總統個人的支持程度,蔡英文總統此次過境紐約也不例外,期間有兩項澄清特別值得仔細玩味,沒做甚麼反而比做了甚麼更加能夠透露出國安團隊的謹慎自持,守護並鞏固現階段台美雙方前所未見的堅強互信。 首先,行前傳出有意叩關美國首都華盛頓,第一時間蔡英文本人親自出面回應:知道很多人有這樣的期待,不過「這一次可能沒辦法有這樣的安排」。接下來,停留紐約期間,報載「川普政府數位包括助理部長等層級的資深官員,受邀親赴紐約拜會蔡英文」,隨行的國安會副秘書長蔡明彥立刻出面闢謠:此項報導事先未經查證是誤傳,過境期間「不會做一些刻意操作或不必要的新聞上的渲染」。 總統蔡英文出席「友邦駐聯合國常代酒會」,感謝友邦不斷在各種重要國際場域為台灣發聲。(訪團提供)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解開台灣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等五位政府高層訪問華盛頓的歷史桎梏,再加上多位國會議員一再邀請鼓吹,主客觀條件俱成熟到位的情況下,蔡英文成為第一位踏進華盛頓的台灣總統,只是成行時間安排早晚的技術性問題。尤其,李登輝、陳水扁與馬英九等人皆曾經到訪過紐約,儘管蔡英文上任後尚未過境紐約,即使成行也不易突顯與前任者的不同區隔,相對之下,若能直攻最具政治敏感性的華盛頓意義當然格外不同,更可以為即將來到的總統連任選戰大大加分。只是,躁進求成一向不是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的施政風格,不急於擠兌濫用對方的善意與信任,更沒有過度炒作元首外交失焦淪為個人政治秀。 1995年李登輝前總統重返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後,陳水扁前總統挾第一位政黨輪替民選總統光環,2001年首次過境紐約三天兩夜,美方以高規格接待,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親自登機迎接,並密集會見超過20位美國國會議員,惟公開程度與媒體採訪仍受到一定限制;2003年11月,全力拼連任的陳水扁再度過境紐約,領取國際人權聯盟年度人權獎並發表公開演說,與僑胞夜遊哈德遜河遙指聯合國總部大樓,全程幾乎公開活動並開放媒體隨行採訪。只是,陳水扁訪問紐約期間出席海外阿扁後援會成立大會時,公開提議制訂新憲法與推動更改國號公投。從此,扁式「烽火外交」被小布希政府視為「麻煩製造者」,台美互動一度陷入低潮,直到2013年8月,前總統馬英九才能趁「兩岸外交休兵」之便,過境紐約於母校紐約大學演講。 突破以往四次台灣總統紐約行規格,蔡英文做為第一位步入台灣駐紐約代表機構的國家元首,公開出席與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歡迎酒會,巧妙突顯「準訪問」官方意味以及不放棄參與國際組織的決心,這趟紐約之行已經樹立務實外交歷史性里程碑,同時又完全恪遵「零意外」原則,並未帶給全力應對貿易戰的川普政府任何不必要困擾。國人不妨樂觀期待:下一次台灣總統過境美國,落腳地就在華盛頓特區。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祕書長)
陳永昌
2019-07-15
來自華爾街的買辦集團
蔡英文總統曾經批評過國民黨「執政的時候,讓買辦集團主導了兩岸關係」,事實上,美國也有類似情況,川普正打算終結這種現象。 月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G20川習會前,中美貿易戰幕後交鋒暗潮洶湧,來自華爾街的壓力排山倒海湧向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上週批評,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華爾街富豪們,先是不斷放出「貿易戰自傷」混淆視聽論調,又密集穿梭於華府與北京兩地傳話,淪為「沒有註冊登記的外國代理人」。他警告說,川普總統「不需要華爾街的幫助。也不需要高盛的幫助」。 一向主張強硬對抗中國的納瓦羅特別點名高盛集團,頭號目標劍指「溫和派」財政部長努勤(Steven Mnuchin),後者出身高盛集團,積極鼓吹美中貿易戰和平落幕,甚至不惜以停止對台軍售做為交換條件。 另一位則是前財政部長鮑爾森(Hank Paulson),原本擔任高盛集團主席的他,拿下幾個中國大型國企海外上市案賺得盆滿缽盈,高盛光是入股中國最大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就獲利近百億美元。他後來獲小布希總統延攬,任內積極推動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戰略暨經濟對話」機制;做為「擁抱熊貓派」僅次於季辛吉的代表性人物,卸任後仍不時作客中南海,留下累計訪問中國破百次的紀錄。 季辛吉與鮑爾森上週在新加坡首屆「彭博新經濟論壇」同台亮相,再加上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難得出訪露臉,咸信是出自華爾街金融界的精心安排,係今年九月一群跨國金融集團高層風塵僕僕前往北京出席「中美金融圓桌會議」,卻落得雷聲大雨點小徒勞無功後,再度展開新一輪遊說攻勢。 中國滲透、拉攏退休高官,繞過官方搭建以「第二軌道」為名的非正式管道、動員商界人士發聲附和、再通過特定媒體放大聲量,種種伎倆無論是在台灣或美國如出一轍。中國將希望寄託在台灣政壇決策圈以外的邊緣化角色,卻與台灣主流民意更行更遠,如今故技重施,同樣被美國政府看破手腳。 鮑爾森在「彭博新經濟論壇」開幕演說,與他以往公開演講明顯有所不同,說出「中國崛起不僅是對美國的戰略挑戰,而且以美國利益為犧牲品」、「加入WTO後未改變歧視外國企業行為」與「越來越多美國企業放棄在中國公平競爭的希望」等重話,種種直言不諱甚至留下陣前倒戈印象,讓不少觀察家直呼已被「鷹派」納瓦羅同化了! 如果連「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都這麼說,北京當局卻不回歸問題根源,落實市場開放承諾,建立公平競爭環境,只想故技重施,對川普展開溫情攻勢,恐怕終將再一次嚴重誤判形勢。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秘書長)
陳永昌
2018-11-13
«
1
2
3
4
5
6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