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昌相關文章

直航先行 為台捷全面友好增溫

直航先行 為台捷全面友好增溫

總統蔡英文與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越洋通電,是台灣元首第一次與歐洲國家領導人直接對話。繼雙方國會議長與首都市長互訪後,台捷友好關係全面升級,只欠臨門一腳 - 兩國直航。 早在二〇〇七年十月,台灣與捷克即簽署交換航權協定,惟延遲至今都未開航定期班機,但華航與同聯盟成員捷克航空展開共用班號營運。根據捷克駐台代表史坦格統計,疫情前台灣一年有多達廿五萬人次觀光客前往捷克。受限兩國沒有直航,只能選擇華航或長榮既有航點維也納入境後轉車,或經由杜拜或伊斯坦堡乃至於阿姆斯特丹或法蘭克福等地轉機。 二〇二一年八月,捷克政府贈送台灣三萬劑莫德納疫苗,係交由土耳其航空載運,自布拉格哈維爾機場借道伊斯坦堡再送抵桃園機場。去年七月,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布拉格,同樣是搭乘土耳其航空轉機前往,同年八月底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台,一行近九十人反倒是搭乘華航包機直飛來台。 無論是游錫堃返台後協請交通部促成,或是韋德齊訪台期間會晤華航高層,直航成為台捷雙方一致共識,癥結出在華航商業評估過於保守。早在五年前,華航便考慮過增加布拉格航點後,可以搭配維也納一進一出,台灣旅行團毋須長途跋涉走回頭路,連第五航權也挑定落腳曼谷,有利於擴大吸納日本或東南亞客源。可惜只聞樓梯響,遲遲不見人下來。 游錫堃接見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朗樂(左二),承諾促成台灣與布拉格直航。(立法院提供)   相對於華航原地腳踏,競爭對手則是積極佈局。疫情爆發前,布拉格機場開闢有四條直航中國航線,每週十二航班。連越南越竹航空也虎視眈眈想分一杯羹,二〇二〇年二月獲准開航河內布拉格航線,計畫於同年四月底首航,本地代理商曾經賣力推銷,對台灣旅行業提出具競爭力價格,號召業者包裝河內轉飛布拉格套裝旅遊產品。若非肺炎疫情爆發攪局,越竹航空很可能搶先載走不少台灣客。 台捷雙邊關係屢次增溫,北京當局無不恫嚇採取報復行動,此次兩國總統通話也不例外,再加上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計畫下個月訪台,中國勢必加大霸凌力道,可能會凍結第五條直航航線談判,改以另一東歐國家克羅埃西亞取代,或者進一步限縮中國觀光客前往捷克旅遊。 一旦北京當局抵制捷克旅遊,無形中反而帶給台捷直航更有利條件,同時刺激國人情意相挺前往觀光,華航應該把握時機,加快台北直飛布拉格籌備進度!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3-02-03
戰狼外交不會收兵

戰狼外交不會收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G20與APEC兩場峰會,重返國際舞台,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十二月中旬訪問北京進行破冰之旅,再加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在即,種種跡象透露北京當局有意改善對外關係。內部人事也出現新局,新任外交部長秦剛履新未幾,以流氓無賴般粗鄙言論著稱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失寵調職,彷如「戰狼外交」遭拔牙。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十二月上旬出席阿斯本安全論壇時指出,北京當局審視這幾年來對外關係,應該會清楚意識到「戰狼外交」適得其反,無論與日本釣魚台主權爭議或與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區發生軍事衝突,一再與鄰國交惡的重大外交失敗,重挫中國的國際地位。 同一時間,當時仍是中國駐美大使的秦剛,應邀出席華府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年度晚宴,接受頒獎後發表演講,一開頭便自嘲:謝謝委員會主席對我的熱情介紹,但是漏掉一點,忘記介紹我是「戰狼」。美式幽默引起哄堂大笑,他心知肚明「戰狼外交」背後代表的負面形象。 早在接任外交部發言人前,趙立堅就是中國的「網紅外交官」,一連串挑釁推文爆紅後被重用升官,鼓勵不少外交官跟進,爭相發表咄咄逼人好鬥言論。彭博通訊社記者彼得馬丁(Peter Martin)在《中國的文裝軍隊:戰狼外交的形成》一書分析:中國外交官是穿著西裝的解放軍,擁有軍人般戰鬥精神,跟部隊一樣講究絕對忠誠與嚴格紀律,扮演照本宣科傳聲筒角色。 秦剛曾兩度擔任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可回溯自二○○五年胡錦濤主政初期,當時外交國策仍是延續自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路線,秦剛身上嗅不出戰狼味道。之後外交官集體戰狼化,只是落實習近平「大國外交」路線。高擎民族主義大旗的習近平口口聲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認崛起壯大後的中國,凡事要與西方平起平坐,習近平親自指示「勇於鬥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事無大小皆可借題發揮,扯上國家榮譽與民族尊嚴,隨時做好反擊準備。北京當局宣布報復日本與南韓入境限制措施,就是最好例證。 疫情不透明的中國,不負責任輕率重開國門,日韓兩鄰國要求中國旅客落地接受PCR檢查,北京當局倒果為因抗議歧視,祭出暫停核發兩國公民入境簽證與取消過境免簽等報復措施,還擴大渲染成「辱華」,升級為國家與國家間對抗。戰狼出征,霸凌日韓祭旗,符合習近平政權的外交利益與政治需要。 「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戰鼓響起,「戰狼外交」不會輕易鳴金收兵。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3-01-16
香港製造vs.中國台灣製造

香港製造vs.中國台灣製造

二○二○年六月底《港版國安法》生效後,以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為由,認定香港不應擁有與中國不同特殊待遇,美國前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撤銷香港特殊地位,要求香港進口美國產品標示由「香港製造」更改為「中國製造」。香港啟動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世貿組織WTO裁定日前出爐:美國此舉構成不公平歧視,不符合「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豁免範圍。 (法新社檔案照) 美國向來主張國家安全爭議不屬於世貿組織仲裁範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拒絕接受WTO裁決,不會撤回對香港產品來源標記規定。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批評: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是經中國政府同意,通過基本法確認,由WTO多邊規則確立的;該報社評強調:WTO判決戳穿了「美式國際規則」。 北京當局一根手指頭指責美國時,另外四根手指頭正指著自己!有別於美國政府頒布行政命令光明正大要求變更標記規定,中國經濟霸凌則是偷偷摸摸檯面下小動作不斷。 去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報復措施之一就是刻意刁難台灣產品或零組件通關,先是要求相關文件標註「中國台灣」,再加上三不五時卡關要求加註「中國台灣製造」,若不就範則可能全部退運,廠商往往被迫自我審查默默改標。「中式國際規則」漠視台灣作為世貿組織個別關稅領域締約國身分,混淆視聽把「台灣製造」移花接木為「中國台灣製造」,北京當局所作所為就是典型雙重標準。 香港身處美中兩國地緣政治角力最前端,美國政府暨國會正全面盤點香港特殊待遇地位,取消產地標示「香港製造」只是其中之一。有國會議員提案剝奪香港駐美國經濟貿易辦事處(HKETO)官方地位與待遇;也有國會議員主張,應該減少香港在世貿組織與亞太經合會APEC投票權利。 在央視慶祝主權轉移特別節目中,香港歌手張學友講出一句「香港加油」,遭中國網友攻擊;連香港藝人自我介紹提到「我是香港的」,也被小粉紅出征,留言要求「請把中國加到前面」。「香港」二字淪為敏感詞,「香港人」或「香港加油」會觸動十四億中國人脆弱玻璃心。 美國打算忠實反映香港情勢變遷,北京當局堅持「香港」單獨標示不可動搖,卻將「中國香港」四字無限上綱到民族大義國家尊嚴,還波及「中國台灣」一併納入清算範圍。「中式國際規則」才是一切混亂的來源!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3-01-01
從印尼高鐵出事看台灣高鐵新列車採購

從印尼高鐵出事看台灣高鐵新列車採購

中國一帶一路前進東南亞指標項目印尼雅萬高鐵又出包。試營運中列車脫軌,造成中方技術人員兩死四傷。 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與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一百四十二公里,略短於台灣高鐵台北至台中里程數,預估將原本三個半小時車程大幅縮短至四十五分鐘。上個月中旬印尼峇里島G20高峰會,印尼總統佐科威原本打算安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試乘,最後改為視訊連線見證,事後看來是明智之舉。 工程經費超支為七十五億美元,工安事故頻傳,工程進度嚴重落後,通車日期一延再延,雅萬高鐵狀況百出引起印尼民眾不滿。根據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民調:只有四成三印尼人認為中國投資對印尼有利,將近一半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最具威脅國家就是中國。中國在印尼的強大存在感,反而帶來危機意識,有印尼人異想天開主張回頭找日本參與雅萬高鐵後續第二期泗水段新工程,罔顧系統銜接整合上根本不可能。 回顧雅萬高鐵規劃興建過程,早在二○○五年,日本即醞釀向印尼輸出新幹線技術,當時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線都還沒通車。日本與中國競相推銷高鐵技術輸出,牽動兩國在亞洲勢力板塊位移,雅萬高鐵是日中兩國國力在東南亞消長的縮影。 原本勢在必得的日本,提出總投資金額四分之三,百分之○‧一長期低息貸款優厚條件。二○一五年三月,佐科威上任後首次出訪,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習近平都見過面,接著四月習近平回訪印尼,情勢從此改觀,北京當局提出更具吸引力對案:不要求印尼政府承擔任何財政支持,或是提供債務擔保;換句話說,財政困窘的印尼政府完全零財務風險,日本要求印尼政府擔保方案相形失色。 有別於日本在後續經營上的精打細算,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全產業鏈」輸出的試金石,放眼未來複製移植東南亞乃至於第三世界的龐大商機,再加上印尼作為「不結盟運動」發起國,兩國又沒有南海主權紛爭,大方讓利的北京當局不計代價拿下第一筆訂單,成功跨出高鐵產業「中國標準」第一步。 回頭看看台灣高鐵新列車採購案兩度流標,議價談判攻防過程曝光,日方報價與日本國內價格差距過大,遭誇大炒作成「用飛機價格買火車」。 誠如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所言:「持續安全行駛的台灣高鐵,成為日台友好的象徵」,作為日本新幹線海外輸出唯一成功典範,台灣高鐵是緊緊聯繫台灣與日本的重要紐帶,需要雙方共同守護維持,唯有繼續合作才能台日雙贏。台灣方面有必要拉高決策層次,多方面全力動員促成日本方面重新考慮讓利,新列車採購絕不能變成兩國關係齟齬的破口。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12-22
認識蓋拉格 兼談吳怡農

認識蓋拉格 兼談吳怡農

十一月上旬美國期中選舉,年方三十八歲的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以高達七成三破紀錄得票率輕鬆四度連任。 (彭博)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十月中旬公布《二○二三年軍事實力指數》(2023 Index of U.S. Military Strength),首次將美國整體軍力評等為「虛弱」,蓋拉格出席發布會時示警:美國軍方正面對與台灣息息相關的「最重大危險之窗」(Window of Maximum Danger),身為眾院情報暨軍事委員會成員的他呼籲:美國必須集中資源打造嚇阻中共軍事入侵台灣的力量。同一時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重申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蓋拉格辦公室馬上發表聲明回應:習近平大放厥詞再次表明,中共是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威脅。 投票日前不到一個月,這位來自美國中西部「奶製品之州」的國會議員,沒有返回選區跑攤或站在路口拜票,無論是出席活動、上全國性電視新聞節目乃至於發表聲明,蓋拉格討論的都是國防安全,關心如何保護台灣免於中共武力威脅。 順利連任後,蓋拉格也沒有停下腳步。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可望接任議長,蓋拉格致力履行政見,推動成立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爭取中國政策更大發言權。蓋拉格更向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開出第一槍,他與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聯名投書《華盛頓郵報》:美國應該禁止使用這款「潛在間諜軟體」,以防止洗腦、追蹤並監視美國人;他矢言推動相關立法工作。 自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蓋拉格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擔任情報官,七年服役期間兩度派駐伊拉克,退役後返回母校取得博士學位,於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擔任中東事務專業幕僚後,走上從政之路。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喬許羅金在《天下大亂》一書中披露:蓋拉格轉而關注中國議題,是受到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影響,兩人服役於巴格達期間係同袍。博明待在政府部門,蓋拉格則進入國會,兩人持續密切往來,曾經每個月都要共進早餐討論中國事務。 蓋拉格能說會寫,是共和黨鷹派一顆冉冉升起新星。台灣安全一直是蓋拉格問政重點,本屆任期共提出包括《台灣防衛法案》(Taiwan Defense Act)等四項友台法案。今年二月,蓋拉格以「台灣不能等:美國必須做些什麼才防止中國成功進犯」為題投書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提議成立台美共同防衛司令部,建議美國揚棄「戰略模糊」立場,擴大訓練台灣軍隊並定期派遣高階軍事領袖訪台。 反觀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業門檻高又欠缺回饋選區建設油水,向來是區域立委避之唯恐不及的冷門選擇,往往必須靠不分區或黨團幹部資深立委充人數。對於不會帶來選票的外交國防議題,絕大多數立委興趣缺缺,罕見長期投入累積專業問政能力。美歐澳國會議員接連組團來訪,台灣立委員出面接待餐敘聯誼之餘,可以發揮甚麼實質影響力,幫助外賓掌握台灣第一線民意,實在讓人無法期待,遑論主動出擊巡迴各國遊說,佈建各國國會領袖人脈網絡,成為支援外交部門的有力後盾,以現階段台灣立法院生態,似乎是緣木求魚。 值此地緣政治急遽變化關鍵時刻,台灣需要可以站出來與國際社會直接對話的外交國防專業立法委員。同樣擁有年輕、亮眼外型、傲人學歷以及特種部隊服役等類似優秀條件,威斯康辛可以選出蓋拉格,就看台北市中山松山選民願不願意給吳怡農、也給台灣一個機會了!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12-05
從拳王市長談不投降承諾書

從拳王市長談不投降承諾書

對台灣人來說,克里契科與切列霍夫是兩個陌生的名字。克里契科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市市長,切列霍夫則是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市市長。當俄羅斯軍隊入侵,兩位市長毫不猶豫挺身奮戰。台灣需要有相同勇氣的市長!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市長、前拳擊重量級世界冠軍克里契科表示,他已準備好親手捍衛國家。(法新社、美聯社;合成)     克里契科曾經是重量級世界拳王,與他同為拳王的弟弟瓦拉基米爾拿下四十座冠軍獎盃,名列金氏世界記錄,是拳擊擂臺的傳奇兄弟檔。二○一三退役後,翌年當選首度基輔市長,是一九九一年烏克蘭獨立以來在任時間最長的首都市長。 克里契科父親官拜前蘇聯空軍少將,小時候跟隨父親派駐前東德與捷克斯洛伐克,就讀專門為蘇聯佔領軍子弟設置的學校,更為日後長期在德國發展奠下基礎。二○一九年烏國總統大選,克里契科再度支持同樣親歐盟的前總統波洛申科競選連任,結果由前喜劇演員澤倫斯基爆冷門勝出。無論如何,家庭背景或不同黨派都沒有阻礙克里契科與澤倫斯基一起抵抗入侵的俄軍。他說:「我相信烏克蘭、相信我的國家、我的人民,我沒有其他選擇,我會為國家戰鬥!」克里契科從來沒有把矛頭指向內部,趁機攻擊澤倫斯基來累積個人政治資本。他不斷訪視遭受攻擊地區,為第一線人員加油打氣,問候安慰倖存者,穿梭首都不同角落的身影,已經融入團結烏克蘭力量的一部份。 而位於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市,前蘇聯時期被莫斯科當局一度指定為首都,至今仍是經濟、交通與文教中心。北接俄羅斯,東鄰盧甘斯克與頓內茨克等遭俄羅斯併吞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戰爭爆發後,哈爾科夫曾遭俄軍包圍,當地軍民奮勇抵抗,迫使俄軍持續後撤,改以砲彈轟炸,甚至報復性攻擊電廠等基礎設施;即使整座城市完全陷入黑暗,市長切列霍夫帶領市民堅守到底,毫無退縮。 外交部長吳釗燮先後與克里契科與切列霍夫兩位市長視訊通話,分別援助捐款三百萬美元與兩百萬美元,傳達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關懷與支持。儘管地方首長選舉無涉國防外交議題,但必要的時候毅然挺身而出,尤其本身是否具備高度國際視野與豐厚海外連結,更應該列為衡量市長人選的重要條件之一。 面對中共武力併吞威脅,這次選舉民間社團發起「候選人應簽署不投降承諾書」活動,但藍白陣營市長候選人至今無人簽署。不願意站出來表態的準市長們,將來面對解放軍攻擊、入侵,會不會像克里契科與切列霍夫一樣堅決抵抗、鼓舞市民捍衛家園,選民當然有權問個清楚,並要求表態! (作者為企業專經理人)
陳永昌 2022-11-17
反侵略 台灣不是任何外國的代理人

反侵略 台灣不是任何外國的代理人

  國民黨僑選不分區立法委員質詢,將國軍招募欠佳歸咎於「代理人戰爭」,牽拖台灣年輕人擔心從軍會變成為美國而戰。國防部長邱國正答覆說,國軍是為台灣國家利益而戰,絕不會舉著美國國旗,為美國人而戰。   所謂「代理人戰爭」,其實是「疑美論」與「棋子說」一脈相承的新瓶裝舊酒。無論是表達支持台灣民主自由現狀,或者出售先進武器打造台灣化身刺蝟島,在特定媒體與藍白陣營解讀下,都是超級強權美國在背後操弄,把台灣當成挑釁北京當局的籌碼,任人擺佈做為圍堵中國擴張的傀儡,台灣人被推向火線淪為幫美國賣命的傭兵。 「代理人戰爭」追本溯源來自冷戰時期美國與前蘇聯兩大核武強權,出於對直接正面衝突將帶來相互毀滅結局的恐懼,改以策動或支持代理勢力介入區域衝突,在幕後提供各項資源協助作戰。從韓戰、越戰到中東以阿衝突,背後都有西方民主國家與共產集團兩大陣營身影。 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後,「棋子說」如獲至寶,指控烏克蘭淪為「反俄代理人」,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搧風點火。甚至連克里姆林宮都引以為戰況失利的藉口,宣稱:烏俄戰爭變成一場俄羅斯對上北約的戰爭,美國為首北約不只利用烏克蘭大打「代理人戰爭」,美國實質上早就是參戰一方,美歐正規軍隊出現在烏國境內從事作戰任務。 作為領土被侵略、平民被槍殺、婦女被性侵、兒童被凌虐、電廠醫院基礎設施與歷史古蹟遭轟炸的受害者,烏克蘭人拿起武器抵抗,乃是捍衛生命、保護家園、維護主權的必要舉動,不讓外來強權毀掉自己生活所有一切。如果要問這些英勇的烏克蘭戰士是誰的代理人,無庸置疑就是他們摯愛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的代理人,為自己家人與下一代奮戰到底! 「疑美論」最新變種版本則是烏俄戰爭來自華盛頓當局隻手遮天,美國與北約根本不在意烏克蘭死傷多少人,唯一目的在於拖垮俄羅斯,協助烏克蘭是美國非常划算的投資。即使烏俄戰爭是一場圈套,關鍵仍在於過度自信的俄羅斯總統普廷錯估情勢,沉迷妄想俄羅斯帝國復興,導致超過六萬名俄國士兵喪命! 三連任後大權在握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不會步上普廷後塵,國際社會正提高警覺全力阻止最壞情況重演。兩千三百萬台灣人不是任何外國的代理人,捍衛自身安全與民主生活方式是唯一選擇。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10-30
拜登的新冷戰檄文

拜登的新冷戰檄文

拜登政府十二日公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四十八頁報告有廿三頁提到中國,定位中國是美國在全球面臨的唯一對手,贏過中國則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形同討伐中國的新冷戰檄文,時間點毫無避諱落在中共換屆廿大召開前,不再顧忌北京當局高興與否。 白宮十二日公布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列為頭號競爭者。(美聯社檔案照)     應美國國會要求,每屆政府必須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向各部門下達指導原則,也是對盟國與敵國發出動向信號,更是左右政府財政預算分配的指南。拜登政府原訂今年一月發表報告,因當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箭在弦上,發表日程一延再延。這段時間以來,大幅調整改寫報告傳聞不斷,俄烏戰爭可能逼迫美國戰略重心分散為歐亞兩端並重。 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一面倒聚焦與中國競爭關係,並非先前傳聞不實,更有可能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戰事失利膠著,被拜登政府看破手腳,徹底淪為「衰落的、飽受摧殘的」國家。遏制俄羅斯威脅固然迫切,但重要性遠遠不及把力氣與資源保留用來對付北京當局。 美國前總統川普二○一七年底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點名中國與俄羅斯並列為戰略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喬許羅金在其《天下大亂》書中披露幕後過程:外界誤會官樣文章與戰略文件,川普本人根本不會看,重大決策一概出於高層政治運作。但負責撰寫關於中國章節的博明(Matt Pottinger,時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藉機喚醒官僚體系反思中國政策,將高層政治與中層政策連結,透過重寫官方政策文件,正式授權各部門對中強硬派,給他們彈藥去打仗。 與川普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相較,拜登政府延續並強化抗中路線,進而補強前政府的不足。外交老手拜登不再紊亂指揮,扭轉政府內部多頭馬車彼此制肘亂象,而向來信奉「多邊主義」的他,積極拉攏北約、歐盟與印太盟國圍堵抗中,讓中國失去見縫插針操弄空間。 回應拜登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共官方喉舌《環球時報》社評標題寫道:「缺乏新意卻充滿惡意」。「最高程度惡意」其實就是拜登政府有別以往的新意,而報告嘗試打破內政與外交藩籬,更是新亮點。打破過度依賴中國障礙,拜登政府致力提升美國自身競爭力與經濟韌性,將中國競爭轉化為國會立法動力,投入巨資強化基礎建設與科技產業創新,接著祭出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全面封殺禁令。縝密擘劃後精準出手,使得拜登更讓人信賴與期待。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10-20
也談美國重構「一中政策」

也談美國重構「一中政策」

貴報社論《美國正在重構「一中政策」》,強調美國重新定位台灣地緣政治價值,賦予「一中政策」新內涵,挑戰中國「一中原則」態勢越來越明顯。事實上,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動員眾盟邦以「負責任利害關係人」身份表白或聲援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間接肯定兩岸互不隸屬事實,帶頭與中方「一中原則」脫鉤,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北京當局眼中,「一中原則」是不容質疑或挑戰的金科玉律。一百八十餘個邦交國中,中國不厭其煩在每份建交公報中複誦著「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字句。上海合作組織八月中旬在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舉行高峰會,疫情爆發兩年多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出訪,分別與烏茲別克、哈薩克、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合公報,毫無例外照本宣科:「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無論是「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面臨西方國家全面制裁,或是名列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烏茲別克需索經濟援助,「一中原則」四個字形同討好北京當局的關鍵密碼。俄羅斯總統普廷也與習近平在撒馬爾罕會面,即使未如事前預期發表聯合公報,普廷仍毫無保留迎合習近平所好,發聲譴責美國及其衛星國家以台灣議題挑釁中國。 正因為中南海領導人把「一中原則」當成不可逾越的紅線和底線,一旦美中關係走向全面對峙,華盛頓版本「一中政策」遂成為抗衡北京最強而有力的武器之一。今年五月,美國國務院官網更新台美關係現況,刪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與「不支持台灣獨立」等字眼;美國國務院最新發言則強調:美國從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拜登政府對台灣主權態度由曖昧幽微轉向明朗真實,刻意狠踩北京當局痛腳,中方指控美國掏空虛化「一中原則」其來有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廿六日罕見公開表示,美國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路透資料照)     向來信奉「多邊主義」的拜登政府,態度轉向同樣延伸貫徹至國際舞台。八月初解放軍環台軍演耀武揚威,美日澳三國外長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先後發表聲明,呼籲中共勿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儘管重申「一中政策」維持不變,不過兩則聲明罕見於「一中政策」後加註「在適用情況下」字眼,各國保留在特定情況下是否適用「一中政策」的認定權力,不再放任北京當局片面定義。 短短過去一週時間,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公開對台灣海峽日益緊張局勢表達憂心,南韓總統尹錫悅宣示將盡所有外交努力支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台譴責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挑釁行動。從美國國內串連國際社會,由點而線至面,有計畫性一步接著一步,拜登政府重新定義「一中政策」絕非即興之作!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9-29
習近平助攻台灣政策法

習近平助攻台灣政策法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審議通過《二〇二二年台灣政策法》,共同提案人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形容:這是《台灣關係法》一九七九年生效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性修訂。 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4日以17票對5票通過「台灣政策法」法案,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在表決通過後,稱此法案清楚傳達美方在多面向上對台灣的支持。(歐新社)   《台灣政策法》一波三折。先是七月中旬,共和黨要求更多時間研擬對策而延後;接著八月初,換成行政部門要求踩煞車,向來親近拜登的民主黨參議員莫菲坦承接獲白宮關切壓力,對法案部分內容有所保留,遂以參議院優先處理批准芬蘭與瑞典兩國加入北約議案為由,再度推遲。 白宮方面顯然還是不放心,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上週表示,部分條文令人擔心,會與議員們進行溝通。梅南德茲則回應,與美國行政部門陸續有過多次對話,雙方對法案內容達成不錯共識,在消弭行政部門憂慮的同時,法案仍相當強而有力。果然初審通過後,梅南德茲指出,通過版本在象徵性部分有些微修正,實質內容都保留下來。 八月初二度延期,正值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問台灣。七月底,拜登與習近平通電話時,習近平要求拜登設法阻擋。《華盛頓郵報》事後揭秘:裴洛西明白告訴白宮,只有拜登直接要求或者台灣撤回邀請,才有可能取消行程。裴洛西強調,會勉為其難同意拜登要求,但將對外公開是配合總統要求才放棄台灣行。一旦討好習近平施壓裴洛西的內幕曝光,拜登勢必十分難堪,更會影響十一月期中選舉民主黨選情。最後拜登並未出面要求裴洛西取消訪台。 這則內幕間接證實:裴洛西致電駐美代表蕭美琴確認是否撤回邀請傳聞,不是空穴來風。台灣堅持挺住不退讓,最後促成裴洛西歷史性訪台。如此一來,不免讓人擔心美方行政部門挾怨報復,修理台灣出氣,《台灣政策法》審議通過意外蒙上陰影。 然而,之後北京當局對裴洛西訪台過度反應,解放軍環台演習耀武揚威,激發國際社會對台灣空前同情與支持,習近平將該法案升級為對中共態度的試金石,支持或反對與強悍或軟弱直接劃上等號,間接助攻《台灣政策法》過第一關。 十七票同意五票反對壓倒性結果,《台灣政策法》背後有著來自跨黨派強勁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莫菲參議員與八月中旬甫率團訪台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雙雙投下反對票,行政部門仍持續保留討論協商空間。《台灣政策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這過程適逢台美兩國都有重要選舉活動,中共也準備換屆召開廿大,後續發展有待密切觀察。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9-17
新疆人權報告的聯合國戰場

新疆人權報告的聯合國戰場

貴報社論《「新疆報告」揭露中共犯下危害人類罪》肯定新疆人權報告得來不易。此份報告是不是時代更迭的分水嶺?多年來盤據聯合國體系各組織的中國勢力,終於踢到鐵板?西方世界縱容北京當局視聯合國為禁臠終將成為過去式?答案恐怕不樂觀。 二○二一年九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坦承,新疆人權報告撰寫接近尾聲,再次呼籲中國開放該組織前往新疆實地調查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670753。公布報告承諾一再跳票,遲至今年五月,巴舍萊終於獲准訪問新疆,北京當局以防疫為由隔離封鎖,巴舍萊只能按照安排好的行程走,且禁止外國媒體隨行,全程監控,再加上未發言譴責中國侵犯人權,巴舍萊沒有掌握究責難得機會,反而淪為幫忙粉飾洗白的大外宣工具。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對於無法進入中國新疆獨立調查一事表示遺憾。(路透) 巴舍萊原本對於是否連任一直不表態,或許天真以為新疆之行或新疆人權報告是其爭取第二任期的籌碼,以此向中國示好,在北京當局幕後運作下贏得第三世界國家投票支持。新疆之行後,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批評,心知肚明難以遂行北京當局意志,更無法阻擋新疆人權報告公諸於世,巴舍萊不得不於六月中旬宣布,四年任期結束後不再連任。巴舍萊事後辯稱新疆之行只是訪問,並非調查,這位曾經身為皮諾契特將軍極權統治下政治犯的智利前總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八月卅一日卸任前最後一刻,巴舍萊終於公布新疆人權報告。遲來的正義並非正義,更何況整份四十八頁報告只有指控中國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而非犯下嚴重「種族滅絕」罪行。尤其,刻意拖延到最後關頭,巴舍萊一走了之,沒有立場也不再需要回應質疑,失去對話討論機會,殺傷力限縮至最輕微程度,無異於變相掩護中國。 第五十一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本週召開,新疆人權報告勢必成為討論話題。佔有人權理事會一席之地的中國,正全力動員友好國家輪流發言支持中國,阻止人權報告繼續擴大發酵。二○一九年九月,英、澳、日等廿二國駐聯合國大使聯名譴責中國新疆政策,沙烏地阿拉伯等卅七個國家馬上大動作聯名致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鋒相對表達支持中國新疆政策正面立場。北京當局刻意拉攏穆斯林國家背書,同樣戲碼即將再度登場。 可以預料,人權理事會是美中兩國全面對峙新戰場,懸缺中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繼任人選任命,也難逃同樣命運。中共官方口徑強調,新疆人權報告是美國為首西方反華勢力編造的謊言與假消息,反唇相譏美國少數族裔人權狀況。雙方陣營各說各話,毫無達成共識可能,新疆人權報告卡在癱瘓的人權理事會,新任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怕也跟著難產。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9-11
拿華航購機大做文章 不是笨就是壞

拿華航購機大做文章 不是笨就是壞

二〇一九年二月,美國前總統川普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越南河內舉辦二次會,東道主越南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利用難得機會,送給到訪的川普一份見面禮,兩人共同見證貿易協約簽署,最大一筆訂單來自蓬勃發展越南航空業,一口氣向美國波音公司訂購一百一十架飛機。越竹航空下訂十架787-9 夢幻客機,越捷航空簽約採購一百架737 Max客機,兩筆訂單合計一百五十七億元美金。 越捷航空是越南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也是全球波音737 Max最大買家。早在二〇一六年五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歷史性訪問越南期間,越捷便率先訂購一百架波音737Max客機,是越南航空史上最大一筆訂單,歐巴馬與越南前國家主席陳大光親自出席簽約儀式。川普訪問河內時追加採購一百架,不過是比照前例辦理而已。 後疫情時期國際航空業復甦,越捷與波音於今年七月中旬英國法恩堡航空展中確認,一致同意繼續執行兩百架737Max後續交貨日程,預計提供美國本土廿萬個就業機會,整體產值高達約三百五十億元美金。 無論是歐巴馬或川普,以總統之尊扮演頭號推銷員,利用穿梭訪問世界各國機會為美國拼經濟,把就業機會留在美國本土,從民主政治實務運作來看,根本是稀鬆平常的事。州長或參眾議員賣力招商或推銷,民選政治人物照顧自己選區的企業與選民,完全是分內應該做的事,如果沒有努力促成幾筆訂單或交易,反而是失職不負責任。 即使是不需要對選票負責的習近平,拿大筆商業訂單做為地緣政治籌碼,其實更加得心應手。二〇一五年九月,習近平抵達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第一站西雅圖就是波音公司總部所在地,習近平在波音工廠宣布三百架飛機採購訂單,宛如送給歐巴馬的伴手禮。隨著美中貿易戰升級,兩國關係全面惡化,美國商務部曾指控北京當局從中作梗,阻擋民航公司履行波音公司購買合約。而中國南航等三家航空公司七月初宣布,採購空中巴士公司二百九十二架 A320客機,背後動機無非是報復施壓華盛頓當局,同時以經濟甜頭引誘拉攏歐盟,分化歐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有人拿華航採購十六架波音787-9客機大做文章,如果不是對國際地緣政治懵懂無知,就是別有用心,刻意污名化台美雙邊經貿關係更趨緊密。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9-01
薩德「三不一限」? 韓國政治大戲登場

薩德「三不一限」? 韓國政治大戲登場

南韓外長朴振訪問中國,被視為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以來第一次外交考驗,美國部署終端高空防禦飛彈(薩德系統)議題終究無法迴避,中國外交部片面重申薩德「三不一限」強硬立場,引爆兩國新一回合緊張關係。 朴槿惠政府二〇一六年宣佈允許美國部署薩德系統,中國強烈抗議損害其戰略安全利益,祭出「限韓令」經濟制裁,全面禁止陸客團前往南韓旅遊,韓流偶像明星也遭到封殺。南韓主要財閥之一的樂天集團,與南韓軍方協議換地,提供作為薩德系統基地,淪為頭號抵制目標,旗下百貨與超市被迫全數撤離中國市場。 文在寅接著上台後,主張親中、疏美、反日外交路線,在美中兩強間維持「戰略模糊」,積極與北京修復關係。所謂「三不一限」是指:不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不推進韓美日軍事同盟,並限制已經部署的薩德系統運轉。對於前者「三不」,文在寅對內一貫說詞為純屬立場澄清,並非承諾或協議。完全相反,中國堅持是兩國間承諾,屬於南韓應該遵守的協議,並延用於接手的新政府。 中國外長王毅和南韓外長朴振(左),9日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會談,先碰肘打招呼。(美聯社)     吃定尹錫悅新手上路,中國得寸進尺,在「三不」外新增加「一限」,頭一次公開將限制薩德系統運轉列為南韓承諾事項。從台灣經驗看來,北京當局不過是故計重施,使出虛張聲勢畫設紅線慣用伎倆,意在試探尹錫悅政府的底限,引誘其落入北京當局片面定義「核心利益」陷阱。 競選期間尹錫悅多次表明:部署薩德系統事關國家主權。勝選就任後,尹錫悅矢言放棄前政府不追加部署薩德立場,公開宣示參與由美方主導全球飛彈防禦系統,締結美日韓三方軍事同盟。針對中國片面說法,南韓總統辦公室出面駁斥:薩德系統不容妥協,永遠不會成為談判桌上主題,現有薩德基地八月底將完全恢復正常運作。 當初,為平息北京當局對薩德系統怒火,讓二〇一七年底北京國事訪問風光登場,文在寅是否欺瞞南韓國民,做出屈辱性秘密承諾,南韓大報《朝鮮日報》社論寫道:如果(一限)消息屬實,允許其他國家干涉本國國防設施運轉,創下全世界前所未聞惡例,南韓將連主權國家都稱不上! 文在寅政府後來以環境影響評估等技術性理由卡關,再加上抗議團體封路阻擋基地進出,薩德系統一度陷於癱瘓,實質上無法運作,《朝鮮日報》質疑並非空穴來風。文在寅「三不一限」自我閹割,南韓倒退回卑躬屈膝看中國臉色的朝鮮王朝時代! 上任剛屆滿一百天,尹錫悅民調迭創新低,會不會靠著徹查「三不一限」秘密承諾真相,清算文在寅過度讓步政治責任,一舉反轉施政滿意度,新一齣南韓政壇大戲才掀開序幕。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8-28
讀阿米塔吉分析習近平有感

讀阿米塔吉分析習近平有感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受訪指出:習近平過去十年犯了一連串錯誤,「責任全在他」。從香港國安法、武肺堅持清零到俄烏戰爭支持普廷,接二連三內外失政,淪為帶領中國不斷倒退的「總加速師」。 前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美聯社檔案照)     習近平一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歷史定位深深烙印「麻煩製造者」標記,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過度反應,解放軍環台演習耀武揚威,惡名紀錄再添一筆。與原始盤算完全背道而馳,來自各國強烈反作用力,所有後續效應都朝對北京當局不利方向發展。 美國經濟衰退消息頻傳,面對十一月期中選舉壓力,撤銷中國進口商品懲罰性關稅,一直是拜登政府挽救選情可能政策選項,但在解放軍大秀肌肉後,拜登政府即使是為挽救經濟而降低關稅,也會被解讀是向中國讓步叩頭,政治風險太高,醞釀已久美中和解大戲只能無限期延後。 拿裴洛西訪台借題發揮,實彈軍演成了習近平中共廿大前提升個人威望的工具。美國如果視若無睹,領導角色持續軟弱無力,助長中國氣焰,南韓與新加坡等國家只會繼續觀望游移。美國一再重申的「重返亞洲」政策信用破產,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連帶大打折扣,日本或澳洲也會重新思考軍事上依賴美國是否靠得住。 難怪白宮國安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要出面闢遙:美軍繼續行使在空中與海上通過台海權利,台美雙邊貿易關係強化,接下來數週會有新進展。 解放軍五枚彈道飛彈射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形同日本版「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Moment),就像冷戰時期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帶給西方世界恐慌,加劇日本的安全焦慮,應驗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一再疾呼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警語,勢必加快日本提高軍備能力的進程與速度。中國誇大渲染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宣傳,從此不再具有正當性。 環台軍演促成G7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再度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確保台海和平穩定,行禮如儀重申「一中政策」後,史無前例加註「在適用情況下」字眼。中國一再指控「一個中國」遭掏空鬆動,落入自我實現預言的詛咒。 面對各國聯手圍剿,中國慣性揮動民族主義大旗,指控歐美日仍活在一百二十多年前八國聯軍時代。阿米塔吉分析說:習近平心知肚明,一旦中國內部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有所變化,內心害怕的他,才會刻意對外強硬,虛張聲勢給內部看。如此看來,「總加速師」習近平確實跟當年向全世界宣戰的慈禧太后如出一轍!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8-20
踏實外交之「勢不可使盡」

踏實外交之「勢不可使盡」

二○一五年十月上旬,蔡英文以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身份赴日訪問,行程由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胞弟眾議員岸信夫一手安排,在他全程陪同下前往故鄉山口縣參訪。翌日返回東京後,日本主流媒體紛紛報導:「安倍首相與蔡英文極密會談」! 蔡英文10月7日在日本山口縣,由安倍胞弟、議員岸信夫陪同整日行程。(記者蘇芳禾攝)   當天是蔡英文訪日第三天,中午在首都東急飯店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餐敘,同一時間,安倍也抵達這家位於首相官邸附近的飯店,與岸信夫、山口縣知事村岡嗣政、山口縣議會議長畑原基成共進午餐,巧合的是,這三人正是前一天在山口縣接待蔡英文的東道主。再加上同年七月下旬已故前總統李登輝訪日期間也下榻同一家飯店,當時便傳出李登輝與安倍晉三相約共進早餐說法。種種蛛絲馬跡佐證蔡英文與安倍晉三密會並非空穴來風。 消息傳開後,日本官方否認兩人見面,接近安倍人士的非官方說法則是「無法證實」,即便兩人見過面,雙方也會「堅決否認」;因此,蔡英文與民進黨雙雙否認。當時距離總統大選投票日不到一百天,是蔡英文繼五六月間訪問美國後又一重要國際曝光機會,光是隨行採訪的台日媒體記者就超過四十人。除了向旅日台僑演說募款外,目的無非是為選情造勢加分,展現在日本政壇的人脈與交涉能力。既然如此,當然是越高調越能達到拉抬選情正面效果,但是,無論是事前事後都不讓從中協助安排的日本友人困擾,蔡英文本人或民進黨不曾拿會面一事大做文章! 蔡英文的謹慎自持,獲得日本方面肯定與信賴。蔡英文返台後,岸信夫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指出:蔡英文作風穩健,若勝選執政,台灣不會「天搖地動」。後來蔡英文勝選,岸信夫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再次強調:蔡英文務實且冷靜思考,絕不會過度刺激中國。不急於兌現濫用美、日主要國家善意與支持,更不會「出口轉內銷」,為內政需求膨脹誇大外交進展,即是蔡英文政府一貫「踏實外交」具體內涵。 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安倍晉三家祭,駐日代表謝長廷事後還原幕後過程時寫道:賴清德表現誠懇、自制、低調,是位成熟的政治人物。悼祭是以家屬為中心,家屬視賴清德為親友而享有優遇與特典,但賴清德深知「勢不能使盡」道理,十分自制,以免造成有關單位困擾。 禪語謂:「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蔡英文與賴清德以身作則,都做了非常好的示範;兩國高層高度互信再配合上民間善的循環,台日過去六年來友好親善與日俱增,相信不會因為安倍晉三驟逝而倒退。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7-21
後安倍時代 台日開啟「善的循環2.0」

後安倍時代 台日開啟「善的循環2.0」

東日本大地震一年後的二○一二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政府舉辦「東日本大震災一周年追悼式」,天皇伉儷親自出席,司儀唱名內閣官員與外國使節一一上台獻花。台灣駐日代表處有副代表出席,但被安排坐在企業及團體一般座位區,未與其他使節團同席,也未唱名上台獻花。消息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首相野田佳彥在國會公開道歉。 該年底,安倍晉三帶領自民黨重返執政,二○一三年兩週年追悼活動有了不同安排,駐日代表沈斯淳首度應邀出席,座位就在外交使節團區,在各國駐日使節上台後,司儀特別介紹「今年也邀請駐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出席」,沈斯淳上台獻花。安倍晉三事後在臉書寫道:「台灣捐給日本超過二百億日圓,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是日本的重要友人。去年的無禮對待,傷害許多台灣人的心」。即使中國駐日本大使臨時缺席抗議並延後重要訪問行程,安倍晉三政府絲毫不為所動。謝長廷派駐日本後,援例自二○一七年起連續三年出席追悼活動,直至二○二○年武肺疫情取消追悼會。 以三一一這個悲傷日子為起點,牽繫日台兩國心之絆,從天災危難發生時相互慰問援助,到鳳梨與釋迦遭中國抵制後自發性支持消費,善的循環不斷延續與擴散。在安倍幕後穿針引線下,日本政府五度捐贈台灣疫苗總計三百九十萬劑,並在疫情最緊繃困難時刻伸出援手,善循環昇華到達最高峰。而安倍多次仗義執言「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讓台灣人感念在心。 安倍遭槍擊辭世後,不少台灣民眾有著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所說「就像失去依靠的孤兒」強烈感受,其來有自。蔡英文政府下令各級政府機關學校降半旗致哀,不過是回應強烈民意的應有適當作為。 副總統賴清德十一日代表總統蔡英文與全國人民前往東京,親自送別台灣好友最後一程,只是力行「吃人一口,還人一斗」做人基本道理,因為台灣人絕不想要蒙受忘恩背義的惡名! 九年前,台灣駐日代表出席官方追悼活動,公開與各國使節平起平坐,是安倍晉三突破長期不合理外交框架的重大決斷。而岸田內閣不畏壓力發給賴清德簽證,則是承繼貫徹安倍挺台路線另一項關鍵決策。如果原訂赴日悼念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歧山因此取消行程,只會徒增日台兩國民眾的反感。 前年九月安倍晉三撰寫悼詞,祈求前總統李登輝「化為千縷微風,溫柔守護日本與台灣」。如今再增添安倍晉三的守護,台日間已開啟「善的循環2.0」新篇章。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7-13
間諜車之特斯拉vs.比亞迪?

間諜車之特斯拉vs.比亞迪?

北戴河做為中共高官避暑所在地,每年夏季渡假辦公「北戴河會議」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今年十月中共第二十次全代會牽動高層權力改組,格外引人矚目。外電披露,自七月起,北戴河禁止特斯拉電動車進入,為期至少兩個月。 配備攝影鏡頭與感測器的特斯拉,行進間蒐集沿途街景與路況等即時影像,記錄時間地點路線等車輛與駕駛大數據,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日新月異,掀起一場交通革命,卻成為北京當局眼中的「間諜車」。早在去年三月,中國軍方下令禁止特斯拉進入軍事管制區,後來又傳出公家機關職員的特斯拉不准停放政府大樓內。六月初習近平訪問四川成都,當地警方單單只管制特斯拉進入市區。 一名顧客2月間在密西根州一處特斯拉展示間查看車上設備。(美聯社)     中國各大車廠爭相投入鉅資研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唯獨官方鎖定特斯拉禁行,背後有兩種可能:特斯拉技術最先進,可以蒐集到別家車廠蒐集不到的機密資訊,必須另眼相待;要不然就是特斯拉美國血統始終讓中共不放心,禁行令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陰謀論作祟下的產物。 特斯拉首座非美國本土製造廠其實就落腳上海,二○一九年底投產後,在中國官方威脅利誘下,全力加速零組件國產化,特斯拉上海廠現在出廠車輛高達九成零組件是中國本地生產,創辦人馬斯克再三保證:不會向美國政府提供在中國或其他國家收集的數據,後來更進一步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宣示將中國用戶所有數據留在中國。只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馬斯克種種表態加上具體作為,仍無法消弭中共疑慮。 中國汽車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兩百萬輛大關,其中電動車成長三倍,出口超過卅萬輛,特斯拉上海廠就佔十六萬輛,主要銷往歐洲市場。 若按照中共邏輯:電動車具備先進監控功能,蒐集大量數據有可能流入外國政府手中,行駛在歐洲大街小巷的特斯拉,會讓中共有機會伸手掌握監控數據?如果中國製特斯拉無法讓人放心,透明程度更低的其他中國品牌國產電動車,如何贏得海外消費者信賴? 比亞迪是中國電動車市場中成長最快品牌,旗下電動巴士總交車數量超過七萬輛,於七十個國家四百座城市上路,在日本電動巴士市佔率高達七成,英國總交車數突破一千台,連台北市也看得到比亞迪車體電動巴士蹤影。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的全球各主要城市,敞開雙臂歡迎中國製電動巴士,車上攝影鏡頭與感測器持續不斷蒐集大量數據。兩相對照,是中共官方自己杞人憂天,或是其他國家太過單純天真?值得深思。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7-08
尹錫悅的魄力?!

尹錫悅的魄力?!

南韓總統當選人尹錫悅在交接委員會首次記者會上出人意表宣布:代表南韓最高權力機構的青瓦台,歸還給人民,轉型為對外開放的公園,總統辦公室遷移至六公里外國防部大樓,五月十日上任第一天就會進駐新辦公室。踐行打破威權「廢除青瓦台」政見,尹錫悅說到做到。 但超過四十萬人在青瓦台請願網站連署反對,民調顯示,超過五成民眾不支持;最主要理由就是搬遷至少花費五百億韓元(約十二億新台幣),正值武肺肆虐經濟萎靡之時並非急務。尹錫悅更被政治操弄汙名化為迷信風水,揣測背後動機應是擔心步上歷任總統不得善終厄運。 尹錫悅所提的總統辦公室搬遷提案,過半民眾反對,44.5%民眾希望維持在青瓦台辦公。圖為青瓦台。(路透)   政府內部也有不同聲音,被趕到隔壁聯合參謀本部的國防部公然唱反調,甫卸任的國防部長徐旭批評搬遷計畫操之過急,事前沒有徵詢國防部與軍方意見,還說政權交接敏感時刻匆促搬遷會有國安疑慮。 尹錫悅並非第一個有意更換辦公地點的南韓總統,文在寅競選時也承諾要搬離青瓦台,入主青瓦台後煞有其事提出搬遷時間表,卻遭國安單位以維安理由強烈反對。文在寅五年任期都辦不到的事,出身保守陣營的尹錫悅一上任就貫徹達成,青瓦台開放第一天便湧入兩萬六千人參觀。僅以不到一個百分點選票勝出的尹錫悅,透過堅定執行力,證明自己不會是只有半數選民支持的弱勢國家元首。 三月廿日北韓發射多管火箭彈,向來對北韓持鷹派立場的尹錫悅強硬批評此舉違反兩韓和平協議,前國防部長徐旭卻在國會答詢時表示,火箭彈位置不在協議涵蓋地區,沒有違反協議,再次公開打臉準總統。尹錫悅陣營立刻回擊南韓國防部無異是包庇北韓,上任後,五月廿五日宣布撤換聯合參謀本部議長與陸海空軍參謀長等七名大將,南韓發行量第一的《朝鮮日報》在名為「大將全員換人,必須整頓文在寅政權執政五年裡垮掉的軍隊」社論寫到:尹錫悅新政府上台僅半個月就史無前例進行軍方領導班子大換血,七名上將全數撤換,明確表明要整頓文在寅任內用人唯親與看平壤臉色行事因此垮掉的軍隊,展現進行全面改革的意志。尹錫悅接受CNN專訪時更強調:「討好北韓的時代已經結束」,不再重蹈「為對話而對話」覆轍。 出身檢察總長的尹錫悅,是毫無公職選舉經驗的政治素人,就職前不少人擔心國防外交門外漢的他,無力面對北韓導彈試射與美中對抗升級等棘手難題。但他上任三把火,魄力與決斷力在在讓人刮目相看,後續發展更值得關注。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6-13
美國大使在中國「不務正業」?

美國大使在中國「不務正業」?

美國新任駐中國大使伯恩斯三月廿八日上任,攤開伯恩斯一個多月來公開行程,足以蠡測美中僵局難解。 美國總統拜登二十日正式提名職業外交官、前國務院次卿伯恩斯(美聯社資料照)出使中國。       二零一八年三月美中貿易戰開打,於愛荷華州長任內多次接待過習近平的前任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即使私人交情再好仍然無力回天,二零二零年十月離任。直至拜登提名的職業外交官伯恩斯上任,大使館鬧空城近一年半,是兩國建交四十多年來頭一遭,凸顯伯恩斯接手的是先天欠佳的大環境。 伯恩斯去年十二月中旬即通過參議院任命,受疫情影響遲遲沒有動身,甚至在抵達北京前,更以防疫為由向華府提出「授權撤離」請求,引發外交風波,被解讀成變相抵制北京冬奧,非常不給中國政府面子,為任期揭開不算順利的序幕。 近幾任美國駐中國大使多出身政界,且都擁有相當政治份量。例如首位有華裔血統的駱家輝,係前華盛頓州長與商務部長;布蘭斯塔德則擔任過農業重鎮愛荷華州長十六年,習近平於一九八五年以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身份第一次率團訪美,布蘭斯塔德即出面接待過,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口中「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川普提名他被解讀是釋放善意,最後仍落得不歡而散。事隔多年,美國駐中國大使再度由職業外交官擔任,在當前中美結構性矛盾下並非偶然。 向中國外交部禮賓司長洪磊呈遞到任國書副本後,伯恩斯四月九日與分管北美業務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會面,首度與中方官員正式交換意見。中國外交部官網發布消息,貼出雙方人馬面對面坐在會議室的照片,但對於會談內容隻字未提,連氣氛融洽等場面話都刻意省略,間接透露彼此話不投機的尷尬場面。 與中國官方互動冷淡的同時,伯恩斯則馬不停蹄投入北京外交圈拜會行程。一個多月來,伯恩斯陸續與日本大使、歐盟代表團團長、澳洲大使、印度大使、新加坡大使、紐西蘭大使以及加拿大臨時代辦等人會面,把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五眼聯盟為首的重要盟邦掃過一輪,忠實執行拜登政府印太戰略路線。 伯恩斯卅年前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時負責俄羅斯業務,力挺烏克蘭是其另一項工作重點,像是拜會波蘭大使、接待瑞典大使帶領的北歐暨波羅的海大使團,又與烏克蘭臨時代辦在美國大使館前高舉烏克蘭國旗合影,站在北京土地上盡可能維持與華盛頓當局相同政策步調。 中國網評譏諷伯恩斯「不務正業,身在中國心在外,是來北京跟外國搞聯誼的?」何謂外交官主業或副業,恐難有清楚一致定義,但是伯恩斯接下來如何處理與中國官方與社會的關係,過去個把月一舉一動給出很多線索。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5-09
美國出手 要譚德塞對台灣出席WHA表態

美國出手 要譚德塞對台灣出席WHA表態

第七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五月廿二日登場,美國副國務卿麥肯伊日前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碰面,清楚表達美方支持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立場,並要求繼續推動武肺溯源調查。美國國務院主動發佈相關消息,代表華盛頓當局出手了,尚未收到邀請函的台灣還是有出席機會。 美國副國務卿麥肯伊(左)八日在華盛頓與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會晤。(取自麥肯伊推特)       有別於檯面上經常穿梭訪問各國的副國務卿雪蔓女士,位階相同的麥肯伊分工主管業務為「管理與資源」(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 for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由他代表出面「提醒」譚德塞,事涉美國捐助WHO預算,尤其譚德塞五年任期即將屆滿,本次世衛大會將投票表決其連任事宜。拜登政府關鍵時刻出手,就是要譚德塞對台灣出席大會明確表態。台灣能否沿例以觀察員身份出席,關鍵就在譚德塞發出的邀請函,如果譚德塞不聽「勸告」,美國可能發動盟國不投票支持其連任,扣留會費撥付也是報復手段之一。 對武肺疫情全球大流行究責,美國前總統川普於二○二○年四月十四日宣布凍結對WHO預算提撥,指責譚德塞領導下世衛太過輕信中國數據資料,立場明顯「中國導向」,導致疫情迅速蔓延。美國國會議員立刻聲援,支持扣留預算款項,同時提案展開調查,呼籲直到譚德塞下台後才能恢復對WHO的金援。 川普指出,美國政府支付WHO費用佔其固定預算百分之十四,約美金四至五億元(台幣約一百二十億至一百五十億),中國相對只有十分之一的四千萬美元,來自美國納稅人的經費支持,對WHO運作至關重要。呼籲改革未見具體回應後,川普政府二○二○年七月宣佈退出WHO,預計在一年後正式生效,並揚言另外籌組新國際衛生機構取代WHO。但隨著白宮易主,新總統拜登上任第一天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有一項就是中止退出世衛。 即使重返世衛,拜登政府並沒有放鬆施壓WHO改革暨溯源調查,譚德塞鮮明親中立場也開始有所轉變。WHO去年十月宣布任命組成新專家小組,展開病毒溯源第二輪調查,譚德塞還呼應美方說法聲稱「不能排除實驗室外洩事故可能性」,要求中國公開原始資訊。譚德塞與北京當局漸行漸遠,中國後來意外未表態支持其連任提名,即已透露端倪。 譚德塞會繼續扮演中國操控的棋子,或者幡然醒悟倒向以美國為首西方盟國,台灣能否出席第七十五屆世衛大會,就是最重要觀察指標。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