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敏相關文章

國民黨來日恐已無多

國民黨來日恐已無多

  馬維敏 《蘋果日報》總編輯 國民黨全代會後形勢底定。它要非常非常努力,要有很好很好運氣,要對手犯很大很大錯誤,否則國民黨在2016丟掉政權,有幾人意外?自2000年以來雖曾兩度失去政權,但國民黨可沒真覺得輸過,也就不曾從失敗學得教訓,也沒在2008勝選後找到方向,渾渾噩噩一年混過一年,2016的選舉結果,反而可能強迫國民黨出現結構變化,對國民黨,對台灣,都是好事。 國民黨是史上最面貌模糊的政黨。國家定位大方向,它不敢堅定捍衛什麼,也不敢強烈反對什麼;各種重大政策,它常不說清楚,也說不清楚;它不能引領民意,也不願順從民意。這些模糊是由於國民黨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要做什麼,還以為這就是中道與最大公約數,卻不覺自己的面貌已模糊到失去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無論被誰取代,都不會有多大不同。 國民黨總是以安定、現狀去混選票,但到頭來,安定,似乎要仰賴北京恩賜;現狀,蔡英文也說要維持,國民黨於是一無所有了。 政黨只有意識形態會很恐怖,但假如連立場和靈魂都沒了,又靠什麼凝聚人心與組織?蔣經國時代的國民黨,靠反共、白色恐怖和經濟發展;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靠民主改革與黑金分贓;李登輝之後的國民黨,說來說去只剩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也就是只有模糊、否定與停滯,沒有長遠目標,沒有積極變革,老派國民黨追念的永遠是蔣經國,本土國民黨的精神領袖居然還是李登輝。眼前的國民黨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信念也沒有根基,而馬英九既無清晰理念,也無權術膽識,又缺政績,朱立倫、王金平一干大員的表現亦不忍卒睹,國民黨如果這樣都能贏,明天就可以登陸冥王星了。 2000年與2004年總統大選,國民黨雖兩度落敗,可是它把失敗或怪罪於三組人馬分裂藍營,或歸咎於兩顆子彈逆轉選情,致從未深刻檢視它本身病入膏肓的原因,而2008國民黨的再起,明明功勞要歸陳水扁,國民黨卻認為是自己深獲民心,改革當然更失去動機,也錯過最有利時機。 國民黨的政治排場看起來很大,但無樑無柱,整個黨從思想、人才、政見到組織都空洞化,企圖靠聲嘶力竭呼喊團結支撐這個家徒四壁窮得只剩黨產的假豪宅,如今風雨飄搖,定然有人跳船,有人補槍,2016後也將大幅萎縮。但潰縮後的國民黨,才是它的合理規模。輸了,散了,被柯文哲譏笑比阿米巴原蟲還不如的這個黨,或許還有點機會重生。 雖然勝算不大,國民黨當然不該也不會放棄2016大選,不過它的生死關鍵,是在總統大選後如何面對斷手斷腳的局面,沒死的,不走的,先搞清楚自己究竟相信什麼,再明確告訴人民國民黨主張什麼,要往哪走,從中小型政黨的規模出發,否則國民黨來日無多,而且沒多少人會在意它死活。 沒輸過,就不知道怎樣贏。國民黨如果將來想贏,要先搞清楚究竟是怎麼輸的。
馬維敏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