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苠聲)
林苠聲相關文章
善行與自律 疫情下看見的台灣
今年,全球COVID-19疫情每日新增確診數從1月中旬的408萬例降至6月初的54萬例,半年不到就下降7.5倍以上,除了與接種疫苗及各國的防疫策略有關外,比對截至6月15日2000萬以上人口的全球確診人口密度(確診數/百萬人口密度),澳洲約2.55、美國約2.52、南韓約0.037、日本約0.027、中國約0.014及台灣約0.0046,就數據來看,或許自律也是穩定疫情的因素之一。 大家都知道,臺灣機車密度亞洲第一,經統計去(2021)年未戴安全帽約1%(取締數/領有駕照數),相較於許多國家未戴安全帽的10%-90%數據(如2018 年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的中國、印度、南韓、中南美洲、東南亞、中亞),相差近10倍以上;疫情期間買口罩、快篩的人群循序排隊,看起來是件小事,卻也是對別人尊重、「利他主義」的自律行為,可看出台灣自我管理、自發性的樣貌以及平等的價值觀。 台灣在沒有封城下控制住疫情,除了過去對抗大型傳染性疾病的經驗及防疫策略外,和公民社會的自律性也有極大的關聯。(本報資料照) 國內外學者將道德自律,視為良好的品格,包含了自重、自制、謙卑、意志和習慣等成分,並可轉變成為大眾認可、應循規蹈矩遵守的行為規範。2020年初期,台灣面對疫情來襲時,即刻捐贈醫療口罩和其他醫療用品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在沒有封城下控制住疫情,除了過去對抗大型傳染性疾病的經驗及防疫策略外,和公民社會的自律性也有極大的關聯。 根據google發佈的人流趨勢報告顯示,4月初台灣疫情超過百例時,各個公眾場所的人潮,少了62%;餐廳、咖啡廳、購物中心減少43%,住宅區則增加14%,面對疫情變化,台灣民眾會自制,盡量少出門,而轉變成另一種清零與共存病毒的混合生活型態。 當然,病毒清零或共存的結果,常會作為判斷行為責任的依據,然而,同時間的行為卻是異常複雜,事實上,它還內含著許多文化鏡像、行為本質及生活所需的考量。我們不能指望未來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資源及情境,會一直維持穩定狀態,但我們能肯定的是,台灣的善行和自律會產生好的影響,並創造出具有彈性空間的生活模式,在遭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展現出自律,藉此找回力量旋轉逆境,共同對抗Omicron新亞型變種病毒或未來的BA.4株、BA.5株。 (都市計畫技師 )
林苠聲
2022-06-16
到高雄燈會走一走 體驗不同的文化生活
台灣燈會在高雄舉辦,除了燈光秀及無人機的展演,也體驗了不同場域的鄉土人情,高雄,一個以海洋首都自居的城市,以河海為底、用光機著色,智能渲染的人文特色,讓大家都感受到不一樣的燈會場景。 燈會是一項傳統的民俗文化及活動,傳說始於漢朝盛於宋,從火把節逐漸轉變為元宵節,用月圓點起合家團聚的彩燈萬盞、燃燈放焰的活動中,隨著社會的轉變及新工藝的設計,把形、色、光、聲、味及在地人文、夜市等結合,讓燈光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台灣燈會」自1990年起已舉辦33年,睽違20年後重返高雄舉辦,除了未來亞灣5GAIoT創新園區的駁二愛河場域外,由鳳彩飛舞燦爛點亮衛武營會場的中央燈區,也是絢爛吸睛;周邊隨老樹型高低細膩的佈設木地板,舒適而不揚塵,很難想像17世紀前為馬卡道人狩獵場地、清朝以後的軍隊駐劄、武器的儲備、陸軍步兵訓練中心與後勤補給單位,轉變成了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台灣燈會」自1990年起已舉辦33年,睽違20年後重返高雄舉辦!(截圖自高雄市長陳其邁臉書) 22年來愛河的城鄉風貌改造,以及綠園道的改變,讓狹長階梯式的景觀橋,像一座渾然天成的座位席;重新塑造港市先進通信網絡包圍的辦公大樓,也提供了仕紳化專業人士、經理和「雅皮士」居住的環境和白領工作,高雄雖未必成為倫敦的金絲雀碼頭區、巴黎的拉德芳斯,但破除重工業刻板形式的自明性表徵,燈會讓高雄表現得毫不遜色。 高雄從「鰲躍龍翔」到「鳳彩飛舞」,透過光線明暗交織的幻化,跨越了工業、軍事時空的高牆,也著實利用點亮了昔日重工業的城市秘境,創造都市的價值,但是,未來有哪些文化場域應持續保存,選擇再重新塑造、拆解或改變,相信各位到高雄燈會走一走,會重新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對文化如何展現也會有一些新的想法。 (都市計畫技師)
林苠聲
2022-02-2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