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與自律 疫情下看見的台灣

今年,全球COVID-19疫情每日新增確診數從1月中旬的408萬例降至6月初的54萬例,半年不到就下降7.5倍以上,除了與接種疫苗及各國的防疫策略有關外,比對截至6月15日2000萬以上人口的全球確診人口密度(確診數/百萬人口密度),澳洲約2.55、美國約2.52、南韓約0.037、日本約0.027、中國約0.014及台灣約0.0046,就數據來看,或許自律也是穩定疫情的因素之一。

大家都知道,臺灣機車密度亞洲第一,經統計去(2021)年未戴安全帽約1%(取締數/領有駕照數),相較於許多國家未戴安全帽的10%-90%數據(如2018 年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的中國、印度、南韓、中南美洲、東南亞、中亞),相差近10倍以上;疫情期間買口罩、快篩的人群循序排隊,看起來是件小事,卻也是對別人尊重、「利他主義」的自律行為,可看出台灣自我管理、自發性的樣貌以及平等的價值觀。

台灣在沒有封城下控制住疫情,除了過去對抗大型傳染性疾病的經驗及防疫策略外,和公民社會的自律性也有極大的關聯。(本報資料照)

國內外學者將道德自律,視為良好的品格,包含了自重、自制、謙卑、意志和習慣等成分,並可轉變成為大眾認可、應循規蹈矩遵守的行為規範。2020年初期,台灣面對疫情來襲時,即刻捐贈醫療口罩和其他醫療用品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在沒有封城下控制住疫情,除了過去對抗大型傳染性疾病的經驗及防疫策略外,和公民社會的自律性也有極大的關聯。

根據google發佈的人流趨勢報告顯示,4月初台灣疫情超過百例時,各個公眾場所的人潮,少了62%;餐廳、咖啡廳、購物中心減少43%,住宅區則增加14%,面對疫情變化,台灣民眾會自制,盡量少出門,而轉變成另一種清零與共存病毒的混合生活型態。

當然,病毒清零或共存的結果,常會作為判斷行為責任的依據,然而,同時間的行為卻是異常複雜,事實上,它還內含著許多文化鏡像、行為本質及生活所需的考量。我們不能指望未來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資源及情境,會一直維持穩定狀態,但我們能肯定的是,台灣的善行和自律會產生好的影響,並創造出具有彈性空間的生活模式,在遭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展現出自律,藉此找回力量旋轉逆境,共同對抗Omicron新亞型變種病毒或未來的BA.4株、BA.5株。

(都市計畫技師 )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