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武則)
李武則相關文章
侯友宜反台獨像極了馬英九反總統直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談及兩岸關係總是言必稱「反對台獨」,但侯卻昧於台灣主流民意及中共政權對台獨的詮釋;猶如當年馬英九站在台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對立面「反對總統直選」一樣,目光短淺缺乏遠見,唯唯諾諾畏懼權威。 台灣在威權戒嚴統治年代,馬英九選擇依附強權,留學期間站在殖民獨裁者那邊,像歐威爾式老大哥看著台灣留學生,如同現在中共在海外設立「警僑服務站」一樣,記錄著留學生及政治異議者的言行;馬學成歸國位居要津時,不時展現「溫良恭儉讓」以博取獨裁者的歡心與垂愛,又不時揣摩上意打壓民主化浪潮,完全彰顯中國封建時代的性格。 侯友宜長期服務公職,「服從」應該是侯友宜的DNA,執行獨裁者的命令以最極端的手段拘捕爭取言論自由的鄭南榕,侯可能視為是「天職」;即使面對手無寸鐵訴求國會全面改選、終結黨禁、報禁及戒嚴的遊行,都可能被侯友宜視為暴力叛亂事件「依法」拘捕;要升官只有使命必達一途,絕無「槍口抬高一公分」的道理(缺乏良知)。 現在統獨議題的主流民意,根據政治大學選研中心二○二三年公佈的調查,超過九十%的台灣人支持「儘快獨立」、「維持現狀走向獨立」、「永遠維持現狀」及「維持現狀再決定」,僅有不到十%的民眾選擇「儘快統一」或「偏向統一」;不管「台獨」或「獨台」(維持現狀),除了「統一」選項之外,對中共政權而言都是主張台灣獨立。 相信侯友宜對於台灣人的統獨態度及趨勢瞭若指掌,況且獨立是文明發展的根源,代表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光榮與成就,但為何要公開「反對台獨」?一言以蔽之,與馬英九一樣,都是「服從」及「畏懼權威」的DNA,讓他持續臣服於國民黨的保守勢力,沒有勇氣抗衡中共政權;對於兩岸關係的論述只能揣摩國民黨大老及中共老大的意思,台灣人的民意非其考量因素。 侯友宜喝國民黨奶水長大,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又充當獨裁者的「打手」;在台灣人正努力讓國家正常化的時候,侯友宜再度「站在歷史的錯誤面」;當有一天台灣獲得世界主要國家承認時,侯友宜及馬英九們會不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民主自由及獨立自主的DNA?(作者政府前駐美加人員)
李武則
2023-05-29
台海情勢沒嚇跑僑生 卻嚇壞國民黨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日前質詢提及台海情勢恐嚇跑僑生,惟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回以近年來台僑生人數激增,且留台人數逐年攀升;此況除顯示江委員不甚瞭解僑生政策而「誤判情勢」外,或許反應出許多國民黨人內心對台海局勢的不安及對國軍與國防缺乏信心。 江啟臣委員的杞人憂天恐怕不是來自於地緣政治的風險,而是來自於國民黨內部長期瀰漫著「朝共」、「媚共」、「舔共」、「恐共」及「投共」的氛圍所致。早從兩蔣時代之後,國民黨大老星夜趕赴北京「朝共」者絡繹不絕;二○○○年政黨輪替之後,藍營政客及權貴子弟「媚共」及「舔共」爭先恐後搶擔兩岸買辦者,更是前仆後繼;近年因「恐共」而「投共」者則族繁不及備載。 國民黨過去有人明言「不再反共」、有人「為祖國感到驕傲」、有人搶著幫中國推銷疫苗、更有些不知恥的退休老將到北京恭聽皇恩浩蕩,並心悅誠服聆聽中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絲毫無軍人武德及羞赧愧歉之心。 近期國民黨老人馬英九訪中,無視中共的矮化、冷落及嘲笑,可唾沫自乾不敢自稱臺灣「前總統」,卻以「這個」代替曾經的職位;中共搞出武漢肺炎造成全世界七百萬人死亡,馬「這個」卻大讚中國控制疫情「是對整個人類的貢獻」,完全顛覆一般人對「是非曲直」的認知。 許多泛藍政客內心充滿失敗及投降主義,倘兩蔣地下有知,肯定會發出「怎無一人是男兒」的憤慨!國民黨人甚怕習大大御駕親征,又認為美國「備多力分」無暇兼顧台灣,以致面對習大大總展現「溫良恭儉讓」,面對自己人又顯得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看到中共機艦擾台就覺兵兇戰危,各類「和平協議」紛至沓來,卻無人看見西藏下場殷鑑不遠。 委屈的和平絕對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當「低度文明」再度統治「高度文明」的社會,台灣人面對的不只是盧沙野口中的「再教育」,恐怕「二二八事件」會再度上演。 只有實力才能換取和平,只有強大國防才能保護民主。今年來台讀書的僑生人數呈現快速成長,代表海外僑生無懼於江委員所擔心中共對台灣的威脅,突顯的是僑生對臺灣堅定良善治理以實力護民主的信心、及對台灣主流民意「抗共保台」的信心、以及對全球民主同盟共同對抗集權專制政權的信心。 (作者為政府前駐美加人員)
李武則
2023-05-22
國民黨要搞懂行政中立法 不要老是被打臉!
近日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強烈抨擊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藉由視訊會議,針對公投議題設計台商表態嚴重違反行政中立,並要求童振源必須對世界台商道歉及就行政不中立事項進行專案報告,但立委諸公的指控會不會再次「被打臉」? 立法委員監督「公務人員」依法行政、政治中立,不得於上班或勤務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是其職責所在;但眾所周知,立委監督言行「被打臉」事件信手拈來也比比皆是。近期不見曾旅居加拿大多倫多的知名教授翁達瑞即在臉書指出,立委「鄭麗文被蘇貞昌反譏袂見笑,只好吞下去了;高虹安被翁達瑞揭穿論文嚴重抄襲,也就默認了」;因此,費鴻泰、溫玉霞及陳以信等三位立委履行監督工作時,不宜見獵心喜或好大喜功,殷鑑不遠務必要避免重蹈覆轍。 國家「事務官」確實不能違反行政中立。童振源是「政務官」有別於法定機關依法任用、派用之有給專任人員及公立學校依法任用之職員,其為執政黨政策辯護也是天職,就如同總統以降到各部會首長,不管透過實體或線上活動,甚至官員在公辦電視辯論會上為四大公投案表達「不同意」意見也是理所當然,且不曾見過其他在野政黨出面指控違反行政中立,難道國民黨的三位立委就有「真知卓見」,對法規的解讀與眾不同嗎?還是三位立委日理萬機無暇研讀自己政黨執政時期所修訂通過的「行政中立法」,其規範對象並不適用「政務人員」! 公投議題的性質向來就是「對事」,此次公投提案的「反方」是政府,是公投案的當事人,任何執政黨的政務官都應主動說明政策,說服全國民眾及海外僑胞給予支持;童振源身為政府首長回應臺商疑問、或說明政府立場、甚至為政府政策辯護,都是本於政務官職責所在,並無違法疑義,更遑論政務人員並不在行政中立法的適用範圍內;日前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已針對類似情形對外回應,銓敘部亦曾就此節公開澄清說明。 國民黨團或許對政府的說明難以接受,但似乎又無法挑戰現行法規制度,就應思考「急流勇退」之策,是否先考慮撤回搶占媒體版面及搏取社群媒體聲量要求「政務官」進行「行政不中立」專案報告;其次想法「亡羊補牢」,認真研修考試院已推動超過20年的「政務人員法」,嚴訂禁止未來政務官不得從事之政治活動或行為;不宜不明就裡就隨意無的放矢,「竹篙湊菜刀」恐再次被恥笑為「草包」。 台灣從過去黨國威權時代轉型民主化初期,仍經常看到執政黨將政治競爭帶入公務場域影響政府施政行為,國民黨立委諸公對於違反行政中立之行為自然較他黨瞭然於胸;倘今天「見微知著」認為不妥,就要「防微杜漸」以臻至善,或許就能走出這次烏龍事件又「被打臉」的尷尬,也不失引發社會大眾再度關心「政務人員法」的開始。 (作者是旅居加拿大台灣人)
李武則
2021-11-26
海外台商不是黨國時代的線民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田康博言猶在耳:台灣加入CPTPP最大的障礙是「台灣自己斷送這個機會的可能性最高」;近日國民黨立院黨團對僑委會與海外台商一場「視訊會議」提及公投內容的批判,不禁讓海外關心國家未來發展的僑胞感到憂心。 國民黨立委批評僑委會與台商舉辦線上會議談及台灣進入CPTPP議題,濫用行政資源讓台商被迫表態挺萊豬。 其實國民黨團不用小看海外台商。不管藍綠執政,部會首長經常以「不是猛龍不過江,過江的都是猛龍」來肯定台商在國外「獨立自主」拼搏的精神;海外台商不是黨國時代的「線民」,能被迫或被表態或被操作的;與會的台商領袖都只是基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或海外經貿需求、或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關心所做的陳述與呼籲,國內政壇不應借題引發紛爭,造成黨政或內外對立。 台灣不分藍綠都主張全球化的自由貿易。猶記2011年競選連任的總統馬英九,在「黃金10年」政策說明會上,首次將爭取加入CPTPP前身之TPP列為努力目標;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大選的蔡英文也承諾執政後將參與TPP,兩黨對加入TPP成為那場選戰至今雙方極罕見的共識。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反映海外台商渴望台灣加入CPTPP的心聲,台商憂心公投影響加入CPTPP的談話,不應被擴大解讀成行政不中立或戲謔為美國的「利益團體」。 台灣不分政黨都要帶領國人重返國際社會,也都主張要遵循聯合國規範,但在國內卻有政客以操作公投試圖否決國際規則,甚至操作以主觀意志要來推翻客觀的科學根據。海外台商總會長都是久戰商場的老將,不是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或政府首長所能左右,他們明白台灣作為外貿導向的經濟體,「不能什麼都要,卻什麼都不願意開放」!這也是那埸視訊會議,台商領袖無懼被「政治化」,願意表達的重點。 台灣人懂得「食人一口,還人一斗」的道理。當中國機艦擾台時,我們期待美國對兩岸關係展現「戰略清晰」;當中國封殺台灣農產品時,我們期待日本能大量採購幫助台灣農民,當美日希望台灣以國際標準及科學數據來評估萊豬及福島食品進口台灣時,卻有政客想操作以政治公投阻擾正常的國際經貿交流,陷台灣變成一個自私貪婪只顧自己國家的風險。 台灣自己不能成為申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協定的絆腳石,國人更不應該受到非科學、非理性的無謂牽絆或政治操弄;國際經貿交流本來就是強調「 Give and Take」,是一種互相讓步、折衷妥協的過程;談判上的開放或放寬限制,更是一種互惠互利的普世價值;台灣不能濫用「公投」來故步自封、不能濫用「公投」來獲取個人或政黨利益,不能濫用「公投」來損害全民及國家利益,在野政黨或「僑選立委」不應該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作者是旅居加拿大台灣人)
李武則
2021-11-24
台灣華語中心VS.中國孔子學院
國際華語文教學環境,沒有「挑戰」或「取代」的問題,只有面臨退場或淘汰的命運。自從中共於2004年在韓國首爾創立第1所孔子學院以來,即企圖透過漢語傳播及文化交流等「軟實力」策略,傾國家之力壟斷全球華語文市場,並營造美麗文明大國形象;但經各國多年實務証明,中共只是「假孔子之名」,行意識形態滲透之實。 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於1993年首次為中國引進「軟實力」概念,胡錦濤則在2007年將其列入17大政治報告中,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球各地設置孔子學院,期透過主導改變、控制議程及建立偏好來誘使、說服和影響他國達到自已所希望的目的;惟中共專制本質及缺乏開放的公民社會與監督機制,最後將文化「軟實力」操作成各國聞之色變的「銳實力」(Sharp Power);而銳實力的本質是以脅迫、利誘、操控、顛覆遂行其壓制言論及輸出威權意識形態為目的,此注定孔子學院將被掃入歷史的灰燼。 面對中國孔子學院的退場,台灣因應全球華語文學習需求,適時推出「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就是提供服務創造多贏與商機,況且台灣華語文教育在實體、數位教材、教師素質及教學方法上堪稱「質精材優」,以及台灣的多元創新、民主自由、以人為本的價值,再搭配台灣教師所具備的熱情、禮貌、助人、自制、利他、守法等特質,都是台灣向全球推廣華語文教學最佳的優勢。 台灣推動華語文教學已超過60年,舉凡儒學、宗教、藝術、文化、工藝、傳統民俗,均較其他華人地區獲得更完善的保存與發揚;台灣政府結合海外超過1000家正體中文僑校,數萬名正體中文教師,首在歐美地區設置「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不僅可協助海外正體中文學校轉型成為社區華語文學習中心,適時解決僑居國中文師資不足問題,更可發揮台灣特色「軟實力」,將華語學習推向國際。 台灣與歐美民主國家制度相同理念相近,中文學習者與台灣華語文教學服務沒有意識形態的衝突,不需擔心學術自由受到干預或威脅、或言論自由受到壓制、或嚴禁討論人權問題,各國政府更不需擔心情報收集或促進軍事研究等不適當的秘密活動。相對的,台灣的華語文教學著重多元、開放、自由與包容,完全適合在各種生活制度或模式成長的學習者。 台灣是全球華語文學習重鎮,在師資培育、教材編纂、測驗認證、教學組織等都有良善基礎與口碑。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與中共的孔子學院最大的不同,一個是「服務導向」,一個是「政治導向」。前者是政府結合民間提供傳統優質正體華語文教學滿足中文學習需求,各教學中心獨立自主;後者則以國家資本輸出中文教師,在教學方針、教材內容及組織結構都受制於專制政權,純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做服務,是中共對外宣傳與統戰工作的延伸。 全球華語文教學市場預估每年產值約500億美元,有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海外正體中文學校在國際華語文教學市場絕對不會缺席,相信台灣政府會有效評估海外市場對華語教學人才的需求,將「育、選、訓、用、流」進行妥善規畫與執行,並結合海外正體中文教師服務全球華語文愛好者。 (作者李武則,旅居加拿大的台灣人)
李武則
2021-08-17
兩岸關係「像極了愛情」!
兩岸關係猶如男女交往,需要男有情女有意方能結為連理;如果霸王硬上弓,將猶如台灣俗諺所言:「強求的姻緣不會圓,強摘的水果不會甜」。雖然中國對於台灣算是「曾經擁有」,但現在對台灣而言「何必天長地久」,對於天然獨的台灣年輕人更是「不在乎天長地久,也不在乎曾經擁有」!歷史就回歸歷史! 近日據報中國土豪強娶台灣民女之聲甚囂塵上,土豪對外管家在家族會議後揚言兩家必然成親,在嫁娶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土豪跟班更是加碼演出呼應高喊要搶親,土豪粉絲附和:拖越久民女會越神經。但話說回來,土豪憑什麼強佔民女?難道是靠「胳膊粗、拳頭大」,就能目無法紀「恃強凌弱」嗎? 李棟旭(右)在韓劇《Hotel King》扮總經理,接待打扮誇張的中國土豪(中)。 從西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至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高喊「中國人站起來了」,歷經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各朝代土豪財富各有不同、多寡不一。台灣民女在1991年完成「琴棋書畫詩酒花」學業後,因才華橫溢、氣質出眾、溫婉嫻淑、又慧質蘭心,逐漸與中國土豪頤指氣使、盛氣凌人個性,漸行漸遠,甚至格格不入,最終只能與中國土豪說再見,陽光道、獨木橋,各有各的歸途;尤其在1996年第一次由民女家族投票同意與中國土豪畫出「田無溝、水無流」界限,民女終可「自由戀愛」決定自己終身幸福。對於中國土豪對外放話死纏爛打、不時派員騷擾民女行徑,只能女兒當自強,並訴請山娒大叔主持公道! 一個家庭在長期歷史演化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房產,但家庭的財富很少是一成不變的,由於各種原因,家庭可以取得新的收入,也可能因故有所捐失。因此,依法財富取得有各種管道,如創業、孳息、交換、贈與等。現代法律嚴格禁止「偷、搶、拐、騙」,以加害人強行取得被害者的土地與財富,是無效且非法的。如1990年有中東土豪入侵強佔鄰居民女並宣布為其第19個妾,國際社會不僅宣布該土豪的行為無效且授權其組織成員對其進行譴責與制裁。 中國土豪1949年成家立業後,仍肖想台灣民女,不管與山娒大叔所簽訂的三個聯合公報或其他外國朋友的交住文書,主要朋友都不承認(recognize)台灣民女是中國土豪一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也不是中國土豪失散多年的家人。國際社會對台灣民女的普遍共識是:一個擁有「良善力量」、「氣質高雅」、「具經濟能力」、且「樂於助人」,人格高尚獨立的人。 男女交往經常發生落花有意隨流水,但流水無心戀落花。中國土豪需要做的是提升個人質感,拉近與台灣民女的水平,學習做一個紳士;對內要善待、尊重家人、要洗心革命、痛改前非,不能有家暴行為;對外要戒除無視法律的習慣,動不動就出言要脅、怒目相視,一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樣子。
李武則
2021-03-11
剖析「譚同志」與中共路數
世界衛生組織自一九四八年成立迄今,歷任八位總幹事,除中國籍陳馮富珍從不加遮掩為中共謀取國際「政治」利益外,就屬衣索比亞籍譚德塞更可謂「不計個人毀譽」,甘以「譚同志」自許。 譚德塞八日記者會中,公開指責台灣政府縱容網民對他種族歧視和人身攻擊,並要求各界不應將疫情「政治化」;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以疼惜口吻「肯定譚德塞的防疫工作獲得國際認可」,讓譚德塞對於「天朝」的恩寵備感溫馨。 但台灣「辣台妹」也非浪得虛名,政府立即嚴正聲明,表達強烈抗議,要求譚德塞澄清並向我國道歉。美國川普總統更是「凍未條」,批評世衛「以中國為中心」,防疫判斷失準,傳遞錯誤信息,導致武漢肺炎蔓延全球,考慮停止對世衛組織金援。 仔細觀察譚德塞言論,與中共戰略思維沆瀣一氣。首先,以「種族歧視」分化「黑白」或「衣台」、「南北」、「世界」、「貧富」及「剝削」等爭議概念,藉以激起對立、論辯與衝突,從中博取同情及獲得個人「政治」利益。 其次,呼籲各界不應利用新冠病毒贏得政治籌碼,站在道德高度,以「政治」立場打壓反其意見者為「政治化」,完全是「打著政治化反『政治化』」,模仿中共領導人常會以「道德」來描述行事韜略,自己則從不限制自己縱橫捭闔的「政治自由」。 譚德塞是壞,「柿子挑軟的吃」,台灣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他義正辭嚴不要「政治化」,卻對中共政權言聽計從,甚至逢迎拍馬,將世衛組織以「達致全人類最高健康水平」的宗旨拋諸腦後。 中共政權則是惡,先隱瞞疫情,造成全球恐慌;其次「甩鍋」,將責任嫁禍美國;再其次於疫情爆發前全球搜括防疫物資,導致一罩難求;在疫情造假「零確診」後,高價輸出劣質口罩、護目鏡與防護衣,大發「黑心錢」;又以「大外宣」製造「口罩外交」假象,營造「以中國為中心」的強國盛世! 譚德塞是習政權馬前卒,八十二萬網民連署要求下台只是剛剛好而已。習政權以一分抗疫、二分應付國際、七分發展中共勢力,這更是台灣必須鄭重對國際社會發出的警訊! (作者為政府駐外人員)
李武則
2020-04-1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