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傅佩芬)
傅佩芬相關文章
我們都是台獨份子
2022年5月15日。南加州爾灣的台灣長老教會正在進行一個溫馨寧靜的禮拜。這一天是重聚的日子,也是走出陰影的日子。沒有人能料想到的是,緊接而來是一場無情的殺戮。 這場殺戮在憤怒與仇恨中開始,在無畏無私的愛與勇氣中終結,留下的是無言的傷痛、悲念以及不捨。 槍手為來自拉斯維加斯的 David Chou(周文偉)。據説他可能有極度的憂鬱症,也有情緒不穩的問題。即使如此,一路深究到底,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犯罪動機是源於「對台灣人社群的政治仇恨,以及對中國與台灣之間政治緊張局勢的憤怒與不滿」。從他擔任「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以及在韓國瑜後援會展示的標語「順勢速追擊,迅猛滅獨妖」一貫的立場看來,強調台灣認同,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人對他來說,不是民主社會多元意見的自然生態,而是有如洪水猛獸、有如寇讎,必除之而後快。 圖為犯下教會槍擊案的David Chou(周文偉)。(法新社、美聯社,合成) 第一件仇恨殺人案,但並非唯一的仇恨暴力案件 這可能是台灣解嚴之後第一起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產生的仇恨殺人案,但並不是唯一的仇恨暴力事件。 從藝人方芳最近的「小孩不講理,就該打個兩巴掌」的言語暴力,回溯到之前的「鄭惠中掌摑鄭麗君事件」、「李前總統靈堂潑漆事件」以及「愛國同心會毆打台大學生事件」,所有這些事件的施暴者動機都來自於仇恨意見不同者,而且他們犯後不但毫無悔意,甚至大有「代天行道」的囂張氣勢。 這些仇恨暴力事件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正在嚴重傷害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 資深藝人方芳曾在年初接受中國官媒節目大吐舔共言論,還請求「祖國」出手教訓台灣,引爆台灣人怒火。(翻攝自《看台海》) 不只是肢體的暴力,鉗制思想的暴力仍然處處可見 最近另外一件較少被關注,但卻同樣值得警覺的事情是:5月9日公共電視召開董監事審查會議,因為國民黨推派的評薦委員投下反對票,被提名的台大教授陳翠蓮遭到否決。國民黨的胡競英審查委員(即影星胡冠珍)認為陳翠蓮的主要作品都在講二二八,這是「撕裂族群價值」。另外一位國民黨推舉的審查委員包正豪認為陳翠蓮的「研究觀點很獨特」,他擔心陳的意識形態會影響到和她不同的人。 雖然不是肢體暴力,但這些暴力的「本質」並無不同!解嚴三十多年後,仍然有不准碰的議題?!研究台灣歷史居然不被允許?!「研究觀點獨特」是學者的基本素養,也是一般學術論文的必備條件,在國民黨的委員眼中卻成為洪水猛獸,無法接受。因為這位學者研究某一個主題,而且有獨特的觀點而否定她,甚至剝奪她擔任董事的資格,這是赤裸裸地踐踏職業自由、學術自由以及言論自由。 日前國民黨的胡競英審查委員(中)(即影星胡冠珍)認為陳翠蓮的主要作品都在講二二八,這是「撕裂族群價值」。(翻攝YouTube) 免於恐懼的權利正在被威脅 這些仇恨事件傷害的不只是學術自由、言論自由,更嚴重的是,他們正在剝奪我們「免於恐懼的自由」。 仇恨的來源:「以國民黨為首的親中勢力從來沒有正視過歷史! 當這些暴力行為發生之後,國民黨照例會嚴正譴責一番。譴責的同時,國民黨從來沒有為這些暴力事件道歉過。似乎這些暴力事件與國民黨完全無關。 但是,追溯到底,這些仇恨的來源正是因為:以國民黨為首的親中勢力從來沒有正視過歷史,即時有零星的「道歉」,卻從來沒有真正檢討過加害者,甚至繼續崇拜加害者。從來沒有認真分析處理過自己的罪行,包括對民主人士以及主張台獨的不同意見者長期的污名化。這次否決研究228且對於長期致力轉型正義的學者陳翠蓮擔任公視董事一事,正表現出國民黨仍然害怕歷史、仍然拒絕面對歷史真相。 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資料照) 不敢面對歷史,失去了既得利益,無法提出願景,只剩下操作仇恨 一個不敢面對自己歷史的政黨,更不可能融入歷史、融入本土。失去了既得利益又找不到理想的政黨,對於這塊土地的未來提不出任何的願景、政見,只剩下抵制、為反對而反對。不但沒有辦法化解歷史的仇恨,甚至以操作仇恨來贏得支持。 方芳、胡冠珍、鄭惠中乃至周文偉都出生在五零年代的台灣,也是黨國長期鄙視台灣本土文化,獨尚中華文化、優遇高級外省人的年代。長期既得利益者在戒嚴後的民主社會失去了特權,「反共仇共」無縫接軌成為「舔共仇台」,尤其痛恨「台獨份子」。 而就在這樣子的仇恨中,周文偉帶著兩把槍、四個汽油彈以及足以殺害所有當場人的彈藥走進了這個以台語傳道,主要成員為台灣長者的教堂。 資深藝人鄭惠中(中)2019年因不滿當時身為文化部長的鄭麗君推動去蔣化、廢除中正紀念堂,竟動手當眾呼巴掌。(資料照) 所謂台獨份子 這些被國民黨長期污名化、被台灣藍營人士包括周文偉視為洪水猛獸的「台獨份子」到底是哪些人呢? 從大部分的民意調查分類來看,台灣統獨的「光譜」大致可以分為: 1)主張台灣應該跟中國盡快統一。 2)主張維持現狀,台灣跟中國有一天應該統一。 3)主張永遠維持現狀。 4)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5)認為台灣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主張台灣應該盡快獨立。 除了主張盡快統一或是盡快獨立的兩群人之外,第二、三及第四類人其實都可以稱為是廣義的維持現狀。而台灣的「現狀」就是一個擁有自己土地、人民、主權與政府的國家,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外交以及軍力,不受中國的管轄。那麼主張「維持現狀」不就是主張「台灣獨立」嗎? 他們、我們都是台獨份子 所以除了第一類人之外,其他所有的人不是主張台灣獨立,就是主張維持現狀,也就是主張「維持台灣獨立於中國」的現狀 — 他們都是台獨份子。國家的憲法明文規定人民基本人權以及民主法治,我們珍視這些人類基本價值並且希望維持這樣子的「憲政體制現狀」,不被中國併吞、改變。所以,我們都是台獨份子。 台灣獨立,天經地義 根據多次的民意調查,這些主張維持現狀(維持台灣獨立於中國的現狀)的人佔了台灣人民的極大比例。那麼為什麼台獨份子仍然像一個隱晦的字眼,許多人仍然不能大聲講出來呢?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中國國民黨長期以來對台獨份子污名化,用洗腦的方式讓「台獨份子等同洪水猛獸」的觀念深植人心。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主張自己的國家主權獨立,不受他國干涉,是天經地義,再自然也不過了。 統獨議題必須成為全民的議題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民進黨政府目前還是以模糊的態度面對這個議題,甚至有意無意間還會在某些論戰中抱怨被冠上「台獨份子」的帽子,等於間接承認這個名詞是負面的。尤其在許多的選戰中試圖避開這個議題,更沒有把這個議題升高到「全民的議題」。 我們清楚知道許多革命並不是一蹴可幾,許多理想也不會馬上達到。我們也可以了解在地緣政治中處於弱勢的台灣,沒有辦法不顧慮中國強鄰的威脅。但是,繼續模模糊糊地避談國家認同、避談統獨爭議,只會讓民眾更加錯亂,讓敵人有辦法趁虛而入,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顛倒黑白,例如:你的護照不是中華民國的嗎?你要選的不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嗎?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民國?為什麼還主張台獨?這些論調好像是在說,中華民國不是由台灣人納稅供養,除了台灣人之外還有其他的人會納稅給這個國家。他們似乎認為中華民國除了四個方塊字以外,還有什麼實質內容,跟中國還有什麼牽扯。 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主張自己的國家主權獨立,不受他國干涉,是天經地義,再自然也不過了。(法新社) 統獨議題牽涉到國家認同以及對於這個國家民主法治、基本價值的認同問題。這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存亡問題。所以,統獨的議題其實是台灣最重要的民生議題,台灣人民終究有一天必須做出決定。許多民間團體努力地提出憲法、國際法的論述,但是這個議題沒有得到國家級的重視,沒有在公開的辯論中被好好的檢視。我們不禁憂心,如果抉擇的時刻到了,這個議題是不是已經被充分的討論,台灣人有沒有辦法做出最明智的抉擇。 往下扎根,全面展開國家定位國家認同的論辯 也許是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問題並不會因為我們不去碰,就自動解決。要化解仇恨,還必須深入的去了解這些仇恨。台灣政治史、憲政基礎、國家認同、國家定位、統獨爭議,包括台灣的國際法地位,在目前的教綱中的深度仍然不足,而且只限於在高中。這些議題在一個對立尖銳的國家,除了應該被列入國高中基本教材內容,加強深度與廣度,更應該鼓勵年輕的學生進行思辨、討論,不要再把這些議題當成是禁忌。台派的政黨更不應該再迴避這個議題,而是在論證、質詢、選戰中勇敢的迎接這個議題。 一場自憤怒仇恨開始的殺戮,被愛與勇氣制止。但是,要終結這個憤怒與仇恨,就必須像勇者一樣,英姿凜然,正面迎向奮戰。 (作者為現任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會長)
傅佩芬
2022-05-22
抵擋納粹入侵的堡壘——邱吉爾的掃帚軍隊
1940 年 5 月,戰雲密布的西歐。 英倫半島的上空,巡邏的敵機引擎聲越來越近,歐陸德軍的坦克車隊正在緩緩向西移動。 此時,希特勒的軍隊已在迅雷不急掩耳的情況下攻佔了荷蘭,比利時,並且揮軍入侵了法國。節節敗退的英軍退至 Dunkirk 的海邊,疲憊而沮喪,彷彿只剩下撤退的力量。 前排由左至右為: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義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1939 年主張綏靖政策的張伯倫與軸心國領導人簽訂《慕尼黑協定》,希望換取和平,最終仍壓抑不住軸心國向外侵略的野心。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成為希特勒下一個目標的英國亟需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全面備戰。問題是武器裝備大量折損,兵力也嚴重不足,如同邱吉爾在下議院所說,英國只剩下「熱血、勤奮、眼淚以及汗水」。 全面廣召民眾支援戰力成為戰爭部長 Sir Anthony Eden 的一大任務。1940 年 5 月 14 日,透過全國廣播他呼籲:「我們需要眾多的國民站出來,年齡在 17 歲至 65 歲的英國民眾站出來,提供所有能提供的協助,讓我們的安全得到雙重的保證。我們將組織一支新軍隊,稱為地方志願軍團(Local Defense Volunteers。後來改名為 Home Guards)。」 他接著說,「這三個字說明了這個軍隊未來的任務:你不會得到任何金錢報酬,你會拿到一件制服和一把槍」。 部長 Eden 的期待是至少可以招募到 15 萬個志願者,最好可以有 50 萬人加入。 但是,甚至在他還沒完全結束廣播之前,各地的警察局前,志願者已經大排長龍。不到 24 小時之間,已經有 25 萬人完成登記。此後的三個月間,總共有 150 多萬的志願者響應了政府的號召。 不列顛戰役中的德國空軍 He 111 轟炸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些志願民兵在戰爭期間協助建造防空洞、路障、巡邏街巷、在要塞站崗、監探敵人動靜。由於武器的缺乏,在演習時,他們拿起了獵槍、手槍、博物館的長矛、甚至掃帚。所以也被稱為「掃帚軍隊」(Broomstick Army)。 「這樣的軍隊有著無比的價值與重要性。」 邱吉爾說,「如果在我們的國家裡,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村落都站著有決心、有防衛能力的民眾,這樣的國家就沒有辦法被輕易的打倒。」 #子非掃帚焉知掃帚之志 #我們將戰鬥到最後一張垃圾被掃出台灣為止 作者為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會長傅佩芬,原載於歐洲台灣協會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傅佩芬
2019-02-28
政治黑手?還是財團酬庸?
這些人急急忙忙地跳出來批判「政治力介入」,除了把批評者打成「政治黑手」之外,試圖把一個法律事件轉化成為一個政治事件,卻無法對大家的質疑提出任何辯解、提出任何反駁。
傅佩芬
2018-01-30
台大從來不是因為校長而偉大!
台大校長遴選風波爭議不斷。資料照片 旅歐校友:傅佩芬/執業律師 台大校方在1月26日非常神速地對台大校長遴選風波作出了聲明,特此摘錄並且評論如下: 一、台大聲明:管中閔在校長遴選作業前已報校核准兼任台灣大哥大獨董,並且得到台大同意。管教授當選後於107年1月12日已請辭該兼職。 評論: 這跟我們在討論的遴選過程有什麼關聯啊? 沒有人在質疑管中閔擔任台灣大哥大的獨立董事的合法性。不過,這段聲明卻再一次提醒大家:管中閔是確定當選校長後、消息見報、引發熱議之後才請辭,不是在選舉前。 二、台大聲明:有關利益迴避之問題,蔡明興委員並不具備不得擔任委員之事由。 評論:大家質疑並且提出許多事實認為蔡明興必須利益迴避。台大的回答居然是短短的「不需利益迴避」。簡單俐落到不行,完全不需要針對質疑作出仼何釋疑?! 三、台大聲明:教育部來函詢及遴選過程似有疑義、瑕疵,本校已分別回復略以:本校校長遴選過程均依法令辦理,殆無疑義。 評論:再一次,教育部來函詢問過程可能有瑕疵,台大的回答就是短短的:「沒有瑕疵」。連解釋都懶得解釋?! 四、台大聲明:教育部來函詢及管教授發表論文似涉不當引用疑義。本校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審議並獲得結論:非正式學術論文,不在敝會管轄之內。 評論:筆者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不予置評。對於一個每年有許多教授學生發表論文的學術單位,希望台大知道自己在作什麼。 我不知道台大是否為一流的學府。但是台大校方這種回應是完全不入流的。台大校方迅速作出如此白目的聲明(或說「非聲明」),民進黨在立法院也迅速撤案。但是,這封聲明台大師生吞得下去嗎? 針對台大校長遴選風波,台大的老師及學生必須站出來,要求詳細調查並且釐清疑慮! 台大從來不是因為校長而偉大。 台大如果在它的歷史上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是因為它有一群追求正義、真理、而且會在必要時刻挺身而出的老師及學生!
傅佩芬
2018-01-29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知道林智堅是怎麼被弄掉的了吧!
詹子藝
不知所云的盧倩儀
翁達瑞
喝過期的牛奶很成功
沈潔
宇昌何大一、浩鼎翁啟惠、蛋荒陳吉仲
吳哲文
藍白營的煽動,損失為台灣努力的人才
呂秋遠
流氓崇拜
陳怡凱
檢察官認證聯合報高凌雲寫假新聞
曾韋禎
他們眼中的彭明敏
玉山社
風向變了,韭菜變大蔥
東京 博士
沒有必要特別放大「搶救台流」的議題
陳怡凱
比較中日紅十字會,立刻原形畢露
東京 博士
弱化民智的政治口水
李筱峰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鯨魚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