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無論分合,終必走上歧路

馬英九基金會十八日依據藍白合作六點協議公布「民調審視結果」,但因藍白對「統計誤差範圍」與「柯文哲讓三%版本」,以及有效樣本認定,各自表述,因此公布協議版侯柯配勝、民眾黨版侯柯打成平手結果,並不為民眾黨代表接受;加上十五日協議公布後,被民眾黨稱為「不平等條約」,柯文哲更在直播時哽咽,直批「被突襲」,上週日更在造勢場合上宣稱將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身分拚戰到底。看來不論未來協商結果如何,藍白合實質上已經破局了;即便勉強合作參選,也是貌合神離。「藍白合」是否變成「藍白拖」,最後「藍白分」,是喜劇、鬧劇、悲劇,有待觀察。

「藍白合」的出現是一種政治奇觀,因為國民黨與民眾黨不但本質不同,柯文哲更一向鄙視國民黨,曾用「最討厭蟑螂、蚊子、國民黨」、「藍綠都是垃圾」徹底羞辱國民黨,自豪可以「推倒藍綠高牆」;另一方面,國民黨對柯文哲曾經的親綠背景猶有疑慮,而兩黨的政策路線也無重大交集,因此「藍白合」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然而,柯文哲的政治立場一向轉換自如,由最初自稱是「墨綠」,受民進黨力助登上台北市長寶座,再到與綠營徹底決裂,自創民眾黨,如今更因為選舉可以結交藍、黑、紅、統各色人等,可以看出身段非常靈活,與藍營結合不僅不再是不可能,甚至成為變現政治利益的必要策略。更重要的是,雙方找到了一個共同目標︰下架民進黨。加上,在藍白各自參選情況下,民調顯示均無法單獨擊敗賴清德,因此「藍白合」似乎成為取得政權的唯一解方。此外,在外部環境方面,中共並不樂見藍白分裂造成民進黨勝選,顯然也在背後運作,極力促成「藍白合」。然而,影響政治婚姻的因素錯綜複雜,涉及背後大老闆的意圖、政黨、政客的算計,與支持者的感情等。這些基本要素都會造成被「仇恨民進黨情緒」沖昏頭的雙方,在操作上仍必須冷靜面對各自的利弊得失,尤其利益分配一旦被視為對特定一方不公,便可能種下分手的惡果。


「藍白合」的出現是一種政治奇觀,因為國民黨與民眾黨不但本質不同,柯文哲(右)更一向鄙視國民黨,曾用「最討厭蟑螂、蚊子、國民黨」、「藍綠都是垃圾」徹底羞辱國民黨,自豪可以「推倒藍綠高牆」;另一方面,國民黨對柯文哲曾經的親綠背景猶有疑慮,而兩黨的政策路線也無重大交集,因此「藍白合」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資料照)

 

 

因此,為了促成「藍白合」,雙方提出籌組「聯合政府」訴求,並在合作協議中清楚界定,「國民黨主責建設發展、民眾黨主責監督制衡」,無異打著冠冕堂皇的「聯合政府」旗幟,行政治利益之分配。而且,為了自圓其說,還創出了「外部監督沒有用,必須靠內部監督」,與「副手監督總統」的荒謬說法。事實上,我國實施偏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一切行政權最終掌握於總統手中,若欲制衡監督執政黨,最有效的方法是爭取更多立委席次,才是正途,透過部會職位分配不僅不能達到監督制衡功能,反而有政治分贓之虞。尤其,副總統是無權的備位元首,只能安份扮演輔佐總統的本分,若是心存監督之意,豈非存有異心,可能扞格,引發政治風暴。其實,「藍白合」的內在缺憾,主要在於雙方並非因為相同的治國理念而結合,而是基於選舉利益的暫時聯手,只是為了打擊主要敵人而拉攏次要敵人;因此它們對選民的訴求只是空泛的「下架民進黨」,但是取代民進黨之後,到底要帶給台灣人民什麼樣的生活,並沒有清楚圖像與施政路徑。他們不但沒有具體可行的施政願景,而且在毫無具體證據下全面抹黑民進黨的公共政策與作為。就像前疫情指揮官王必勝的感嘆︰「無論是高雄演唱會,還是防疫、綠能、半導體…只要是能讓台灣人有光榮感、認同感的東西,這股勢力都會極盡所能的扭曲污衊它。」換言之,藍白這些年累積的政治能量,大都來自操作「討厭、否定民進黨」的仇恨動員。這種惡意攻詰甚至達到失去理智地步,因此對於無關政黨競爭,卻有益於台灣的事務與成就,仍然一概全盤否定。令人憂心的是,藍白下架堅持台灣主權的民進黨,卻接受「九二共識」,同時以「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製造恐懼感,無異與圖謀台灣的中共合拍,自覺或不自覺成為中共大外宣的協力者。這是藍白始終無法取信多數台灣人民的重要癥結。

「藍白合」要能成功並且長遠發展,必須是基於相同理念的結合,而非謀取政黨、政客利益的算計;故而,他們應該提出具體、完整的治國藍圖,帶給人民希望,而不是對社會灌輸仇恨的負能量。然而,檢視「藍白合」的本質,卻是建立在仇恨動員與短暫的利益結合,尤要者,對於維護台灣主權、民主與福祉,並沒有展現強烈的捍衛意志;這樣政治結盟或許能夠僥倖獲取短暫政治利益,但長遠看來,終究不會成功,更不是台灣之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